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403、504教材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禅净要旨

(憨山大师开示录注)

 

湛然 辑注

 

 

绪论:禅净宗师

十七、但离心垢

三十四、离念一着

一、决志出离

十八、慧日除罪

三十五、参禅切要

二、忠义之心

十九、般若之法

三十六、身病禅病

三、在家二众

二十、断生死根

三十七、澄心铭

四、十界唯心

二十一、事不碍道

三十八、费闲歌

五、休心断妄

二十二、参究诀法

三十九、转识成智

六、修悟法要

二十三、念佛是谁

四十、金刚宝戒

七、西来心印

二十四、示修净土

四十一、禅净无诤

八、渐修之法

二十五、念佛切要

四十二、人生如梦

九、空幻二字

二十六、净土真修

四十三、一念回心

十、亲切勘破

二十七、真为生死

四十四、勿堕任病

十一、真修实悟

二十八、要知本有

四十五、一念无生

十二、就路还家

二十九、现前一念

四十六、念佛参禅

十三、离欲妙行

三十、打破漆桶

四十七、明心见性

十四、忍辱为衣

三十一、如何持咒

四十八、降伏其心

十五、破梦出险

三十二、念佛见性

四十九、照破我执

十六、但净其心

三十三、身心妙药

五十、切齿发愤


绪论:禅净宗师

 

一、了义法门

 

二、念佛为始

 

三、五台证道

 

四、弘扬净土

 

五、念佛书经

 

六、念佛精义

 

七、念佛参禅

 

八、精修净业

 

九、指归净土

 

十、往生灵瑞

 

十一、乘愿再来

 

纵观憨山大师一生行谊,与永明大师(净宗第六祖)、彻悟大师(净宗第十二祖)一样,禅、净的修持和弘扬都是彪炳卓著,而且名列《净土圣贤录》,所以既是禅门宗师又是净土宗师。只因憨山大师之肉身与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肉身并列于曹溪,故被误认为仅是禅宗祖师。其实,憨山大师为度学佛人现生了脱生死,处处指归净土,一生都在倡导弘扬净土法门,事理圆明;而且又以身作则,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当之无愧的净宗祖师。

《净土圣贤录》记载:

·德清1546-1623年,明代圣僧)

德清,字澄印,晚号憨山老人,金陵蔡氏子也。母梦观音抱送童子而孕。及诞(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诞生),白衣重胞(白色双层胞衣)。年十九,出家,专心念佛。一夕,梦中见阿弥陀佛现身立于空中,当日落处,面目光相,了了分明。自此圣相炳然(自此阿弥陀佛的圣相光辉明燿),时时在目。寻(不久)至五台习定,发明本有(彻悟心性)。剌血书《华严经》,每下一笔,念佛一声。久之,动静一如。

〔发明本有〕憨山大师三十岁彻悟心性一事,《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记载道:“予独住此(五台山北台之龙门),单提一念,人来不语,目之而已。久之视人如杌(树桩),直至一字不识之地。初,以大风时作,万窍怒号,冰消涧水,冲激奔腾如雷。静中闻有声,如千军万马出兵之状,甚以为喧扰。因问妙师(妙峰大师),师曰:‘境自心生,非从外来。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溪上有独木桥,予日日坐立其上。初则水声宛然,久之动念即闻,不动即不闻。一日坐桥上,忽然忘身,则音声寂然,自此众响皆寂,不复为扰矣。予日食麦麸和野菜,以合米(一合米)为饮汤送之。初人送米三斗(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半载尚有余。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则朗然,自觅身心,了不可得。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自此内外湛然,无复音声色相为障碍,从前疑会,当下顿消。及视釜(煮饭的锅)已生尘矣,以独一无侣,故不知久近耳。”

〔动静一如〕憨山大师三十二岁时,发心刺血泥金(刺出鲜血合上黄金粉来写经),写《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李太后知道了,就赐送金纸给憨山大师写经。次年四月,憨山大师开始写经。写经时,无论点画大小,每落一笔,心念佛一声。一些游山的僧俗到了大师的静室,常常都要寒暄请教,而大师一面应付对答,一面手中不停地抄写着。其中一些高人故旧,大师则延请他们坐上禅床,和他们谈论佛法,与此同时手中仍然不停地写经。大师每日如此,虽然人来人往,接应交谈,却写经不停,心中了无动相可得。许多老宿(年长资深的读书人)听到大师如此情形,都难于相信。一日,老宿们率领了许多弟子来到大师静室,想证实一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在大师身旁故意提问、喧嚷,用种种方法来搅乱,等大师写完一个段落,拿来与原本对照,果真没有丝毫差错,这才确信大师的功夫非同寻常。但他们对此仍不理解,又去问妙峰大师:“憨山大师为何能够一心多用?”妙峰大师答道:“我师兄念佛三昧已臻精纯!”(见《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

万历二十三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憨山大师五十岁),清居牢山(遁迹东海牢山之那罗延窟),李太后命输金造寺(李太后下命送金银给憨山大师在那里建造寺院),赐额曰海印。时,太后数遣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修诸塔寺。朝中权贵与中使有隙(有怨恨)者,令东厂(东厂,明代特务机构,诸事可直接上达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差役)扮道士当时皇帝明神宗崇奉道教击登闻鼓(朝堂外悬之鼓,允许臣民击鼓上闻,谏议或伸冤),以侵占事闻。事连清(事情连累到憨山大师;清,即德清——憨山大师),坐(定罪)私造寺院,戍雷州(流放到雷州从军戍守边防;雷州,广东省西南部之雷州半岛之州府)。清随所至,冠巾说法(因被当局取消僧籍,故穿戴着儒士衣帽说法),又发宏经之愿,疏论楞伽、楞严诸经。

〔事连清〕事情连累到德清(憨山大师)。当时,李太后虔诚信佛,广做佛事,而神宗皇帝因信仰道教,对内使经常为佛事行走,素来憎恶。有一次,太后派内使到东海牢山时,内庭以偶然事故触怒了神宗,又傍及太后。这正给朝内反对太后的权贵们一个下手的机会,他们打算先把送经的内使除掉,然后借用以前方士闹事的流言来打击太后。因此派东厂差役,扮作道士的模样,上殿击鼓呈状,诬告憨山大师侵吞国家库银。皇上一阅,不禁大怒,下旨逮捕大师与送经使者。

四十二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憨山大师六十九岁),奉恩诏,反僧服(恢复僧服)。还过庐山,结庵五乳峰下,效远公(慧远大师)六时刻漏(以六时念佛为定课,六时相当于现在的十二小时),修净业益精。

时有海阳禅人,求授戒法,因问修净土之要。清(憨山大师)曰: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此之法门,乃佛无问自说,三根普被,四众齐收,非是权(权宜)为下根设也。

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以身三(杀生、偷盗、邪淫)、口四(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意三(贪欲、嗔恚、愚痴),此十恶业,乃三途苦因。今持戒之要,先须三业(身业、口业、意业)清净,则心自净。于此清净心中,厌娑婆苦,发愿往生安养(即西方极乐世界),立念佛正行。

然念佛必要为生死心切,先断外缘,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拈匙举箸,折旋俯仰,动静闲忙,于一切时,不愚不昧,并无异缘(心不向它事攀缘)

如此用心,久久纯熟,乃至梦中亦不忘失,寤寐一如,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是为得力时也。若念至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感阿弥陀佛,放光接引,此必定往生之效验也。然一心持名,固是正行。

又必资以观想,更见稳密。佛为韦提希说十六妙观,便得一生取办。今当于十六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的十六种观想)中,随取一观。或单观佛及菩萨妙相,或观净土境界,如弥陀经说莲华宝池等,随意观想。若观想分明,则二六时中,现前如在净土,临命终时,一念顿生(一念倾,顿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此用心,精持戒行,永断恶念烦恼。以此净心,观、念相继,净土真因,无外此者。

又有净心居士者,问:念佛不能成片,请开示。清示之曰: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能念佛成片?且众生无量劫来,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即便今生要修行出世),何曾一念痛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平时都是念念随着情识流转),未尝反省。今欲以虚浮信心,就要断多劫生死,所谓杯水救车薪之火,岂有是理哉(哪有这个道理呢)

若果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头然(燃),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将此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每一念都是佛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不求成片而自成片矣。

此事,全要自己著力。若但将念佛做面皮(装样子),如此驴年无受用时(如此到驴年亦无受用之时,即:如此永无受用之时)。直须勇猛,更莫迟疑。

〔若救头然(燃)〕形容这是刻不容缓、压倒一切的大事。

居庐山数岁,之(去到)曹溪。天启三年十月,示微疾。谓人曰:“老僧世缘将尽矣。”沐浴焚香,危坐(端坐)而逝,有光烛天(有光明照亮了整个天空),年七十八。

〔有光烛天〕《梦游集》中,门人记述当时情景云:(天启三年十月)十一日巳时(上午九时),别张公(憨山大师与入山问安的韶阳太守张公告别)。申时(下午三时)饮水沐浴,焚香示众曰:‘大众当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心端坐而逝。于时百鸟悲鸣,四众哀号不已。星夜毫光烛天,隔山之人,咸疑寺中火也(全都怀疑寺中起火)。三日(逝后三日),面色如生,发长(zhǎng,头发在继续生长)唇红,鼻端微汗,手足如绵。”

一、了义法门

憨山大师《梦游集·云栖大师了义语序》云:至若净土一门,修念佛三昧,此又统摄三根,圆收顿渐,一生取办,无越此者(没有任何法门能够超过它)。”这里,憨山大师明确指出:净土法门是没有任何法门能够超过它的了义法门(究竟圆满的法门)。现将此文摘录如下:

〔三根〕众生善根的强弱有三种:上根、中根和下根。〔顿渐〕顿教和渐教。顿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渐教是逐渐成功的教法。

至若净土一门,修念佛三昧,此又统摄三根,圆收顿渐,一生取办,无越此者。从上佛祖,极力开示,已非一矣。无奈末学,志尚虚玄,以禅为高,薄净土而不为。时当末法,众生垢重,岂得人人皆称上根?以多自欺,而不量己之德器,但随声妄和,曾无实行,岂非自误也耶?嗟乎!宗门久无明眼知识(宗门很久以来就无明眼善知识),莫与正之(所以没有人来纠正这一偏向)。至若义学(有关教义理论之学)之徒,虚事浮谈,多乖实际(大多违背实际),不惟无禅,而教眼不明,亦无甚于今日也。

云栖大师(即莲池大师),蚤(古同“早”)悟唯心,因极力主张净土,以救末法之弊。自建丛林,身教弟子,日夜无替者,几(将近)四十年。故海内缁白(僧俗),信从者众。大师所著弥陀疏钞,发明殆尽(对净土宗旨作了完全彻底的阐发)。至于寻常开示言句,提唯心以阐净土之旨居多。心空居士朱君,为入室弟子。所录此语,目曰了义。诚禅宗之圆鉴,一心之指南,直抉末法翳眼之金篦也(简直就是末法时期令众生瞎眼复明之金篦。〔金篦〕用金篦刮去眼球表面的翳膜,使人瞎眼复明)

在《梦游集·化生仪轨》中,憨山大师又说道:

(九品往生)虽未断烦恼,以但得生彼国,见佛闻法,居不退地,永不落三界生死。从此发愿,再来三界度生,则来去自在,不被生死苦恼羁留。所以永明禅师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是也。此一法门,一生精诚可办,一得生彼,顿脱生死,永出轮回。如此直捷法门,又何患而不修,且薄之耶?然参禅了生死难,念佛了生死易,只要当人一念真实肯切苦心耳。从古生净土者,无量无数,皆世人眼见而不信,又有何法可信耶?今奉劝高明智士,当信自心,不可谬信邪说也。即在法门中,有禅净兼修之士甚多,如永明所说:念佛参禅,参禅念佛。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亦最上之行也。

〔化生仪轨〕度化众生渐次方便之轨则

二、念佛为始

憨山大师十九岁剃度出家,即专心念佛。在《自序年谱》中大师写道:

乃专心念佛,日夜不断。如是未几(这样念了不久),一夕梦中见阿弥陀佛现身,立于空中,当日落处。见其面目光相,了了分明。予接足体(我跪下以两手承接阿弥陀佛之双足,并以自己的头面接触),哀恋无已。复愿见观音势至二大士(又愿见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即现半身(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即现半身)。自此时时三圣炳然在目(自此,三圣光辉明耀,时时在目),自信修行可办也(于是相信自己的修行可以证果)。”

〔三圣〕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三、五台证道

憨山大师三十岁时,在五台山证道,《自序年谱》中大师写道:

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忽然站着入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出定),则朗然(则一片光明),自觅身心,了不可得。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自此内外湛然,无复音声色相为障碍,从前疑会,当下顿消。及视釜已生尘矣,以独一无侣,故不知久近耳(回到屋内,看到饭锅上已生厚厚的灰尘,因独居无侣,无人问时间,不知道过去多久了)。”

四、弘扬净土

憨山大师一生极力弘扬净土。净宗九祖蕅益大师在开示净土是超生脱死法门时说道:况末世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故永明大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我憨翁大师又云:‘今时若有禅无净,奚止十人九错,敢保十一个在。’此皆深慈大悲,真语实语。伏愿:诸仁者!莫堕狂野覆彻;直须痛念无常,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歙西丰南仁义院普说》)

蕅益大师本人对憨山大师也是推崇备至。在其晚年所著的自传中,蕅益大师写道:二十三岁,……决意出家,体究大事。二十四岁,梦礼憨山大师,哭恨缘悭,相见太晚。……一月中,三梦憨师。师往曹溪,不能远从。乃从雪岭师剃度,命名智旭。雪师,憨翁门人也。”

同时,憨山大师与净宗八祖莲池大师莲谊情深。憨山大师《梦游集·自序年谱》云:

四年(万历四年)丙子,予年三十一。春三月,莲池大师,游五台过访,留数日,夜对谈心甚契。”

四十五年丁巳,予年七十二岁。春正月,下双径吊云栖(莲池大师),时缁白弟子千余人,久候于山中。留二旬,每夜小参闻法,各各欢喜,发挥莲池大师生平密行(足见憨山大师对莲池大师知之甚深)。弟子闻之,至有涕泣,谓予发人所不知者(认为我讲的都是众人所不知道的),乃请作塔铭(《云栖莲池宏大师塔铭》)。”

憨山大师所著《云栖莲池宏大师塔铭》感人至深,全文载于篇末。

五、念佛书经

憨山大师《梦游集·自序年谱》云:

五年(万历五年)丁丑,予三十二岁。春,自雁门归,因思父母罔极(无穷尽)之恩莫报,且念于法多障。因见南岳思大师发愿文,遂发心刺血泥金写华严经一部,上结般若胜缘,下酬罔极之恩,以是年春创意。先是,慈圣圣母(慈圣李皇太后,为明神宗嫡母,信佛甚殷,布施甚广,京师人称佛老娘娘)以保国选僧诵经,予僭(僭jiàn,表示自谦)列名。至是(到了那里),上闻书经(皇太后听到了我要刺血泥金写华严经,即赐金、纸以助。明年四月,书经起(开始写经)。”

〔刺血泥金写华严经一部〕刺出舌上的鲜血,和上黄金粉,来书写一部华严经。印光大师云:“憨山大师写经,系皇太后供给纸与金耳。金书之纸,须用蓝色方显,白纸则不显。......如憨山于五台妙德庵,刺舌血研金,写华严经。”(《印光法师文钞·复弘一师书一》)

六年(万历六年)戊寅,予三十三岁。刻意(专一心思)书经,无论点画大小,每落一笔,念佛一声。”

憨山大师《梦游集·示惺初元禅人书经》云:

老人(憨山大师自称)昔住五台,曾刺血泥金,书写华严大经。每于书写之中,不拘字之点画,大小长短,但下一笔,则念佛一声。如是点点画画,心光流溢,念念不断不忘,不错不落。久之,不在书与不书,乃至梦寐之中,总成一片。由是一切境界,动乱喧扰,其心湛然,得一切境界自在无碍解脱门,乃至一切见闻,无非真经现前。”

六、念佛精义

憨山大师经常开示学人念佛,在《梦游集》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梦游集·答德王问》中,对于如何念佛更作了十分精辟的开示,现摘录并注释如下:

 

【于二六时中,单将一声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但只将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舍,乃至饭食起居,行住坐卧,此一声佛,时时现前。】

佛号是了生死出轮回的命根子,须臾不可离,行住坐卧,此一声佛号,时时现前。

这是说:首先,做到念佛不断。

 

【若遇逆顺喜怒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者(这)一声佛,提起一拶,即见烦恼当下消灭。以念念烦恼(以念头来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今以念头念佛来消灭烦恼),便是佛度生死苦处(便是阿弥陀佛度众生了生死苦之处)。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

念头是什么,决定了来生。念烦恼是入生死轮回,念佛是出生死轮回。千万记住:“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

〔拶(zā)〕压榨。

其次,做到念佛消得烦恼。

 

【若念佛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即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则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中作得主,则于临命终时,分明了了便知去处矣。】

然后,念佛佛念到烦恼上作得主,于睡梦中作得主,于病苦中作得主。

 

【此事不难行,只是要一念为生死心切,单单靠定一声佛,再不别向寻思。久久纯熟,自然得大安乐自在,得大欢喜受用,殊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也。】

了生死之心切,自无难事。要在习之以渐,持之以恒,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

七、念佛参禅

长久以来,禅净双方一直争执不下,水火不容。憨山大师站在更高的角度,将禅与净统一起来:念佛即是参禅。憨山大师开示道:

若约唯心净土(若就唯心净土而言),则心净土净。故初参禅未悟之时,非念佛无以净自心,然心净即悟心也。菩萨既悟,而不舍念佛,是则非念佛,无以成正觉,安知诸祖,不以念佛而悟心耶?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烦恼消除,了明自心,即名为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若似菩萨,则是悟后不舍念佛。故从前诸祖,皆不舍净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乃生净土。”(《梦游集·示慧镜心禅人》)

〔念佛即是参禅〕参禅,是要净心以达到悟心。上文云:“初参禅未悟之时,非念佛无以净自心。”“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烦恼消除,了明自心,即名为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安知诸祖,不以念佛而悟心耶?”所以,念佛即是参禅。而且,这样参禅的殊胜处,是不须断尽烦恼即得了生死。因此,念佛是统摄三根,圆收顿渐,一生取办的了义法门。

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瞋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如此日用,动中不杂不乱,梦寐如一。如此用心,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死净土之时节也。”(《梦游集·示凝畜通禅人》)

〔心中不断〕心中忆念不断。〔箭筈相拄〕箭箭相接,首尾相拄。筈kuò,箭的末端。

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然随缘即安命也;第四、要认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厌苦切,然厌苦心切,则欲念自除,不退屈也。以此五诀,单持一念。”(译文: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然而随缘即安命也;第四、要认得真,认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厌苦切,既然厌苦心切,则欲念自除,不退屈也。以此五诀,单持一念。)(《梦游集·与陈剑南贰师》)

、精修净业

憨山大师本人,就是身体力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师在晚年的书信中写道:且惧余日无多,生死心切,闭关绝缘,单提一念,待死而已(尽形寿)。昨于中秋,业已从事(昨日中秋节,我就已经开始闭关绝缘单提一句佛号)。念二十余年,苦海风波。青山白云,时在梦想。今幸一旦遂之,又肯作等闲看耶?今关中(闭关之中)一切禅道佛法,束之高阁,一味守拙(单纯一意地念佛;守拙,这里是指不再参禅研教)。每想古人有昼夜弥陀十万声,今愧衰老,色力不充,自试常能强半。特效远公(慧远大师)六时莲漏(“莲漏”即莲华漏,此是净宗初祖慧远之弟子慧要,以莲华作漏刻在庐山道场计时),以香代花(我以燃香代莲华漏计时)。数月以来,身心自臻极乐。知垂念之深(知道您对我十分关怀),故敢以告(所以冒昧地告诉您)。”(《梦游集·答钱受之太史》)

请注意“数月以来,身心自臻极乐”一语,这是大师晚年念佛境界的写照。

、指归净土

憨山大师不仅自己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极力主张一切法门皆当指归净土。

〔憨山大师不仅自己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憨山大师于天启三年(1623年)十月十三日圆寂,世寿七十八岁。据《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日午十月十三日中午),张公(韶阳太守张三星,入山送紫缙罗禅衣为大师祝寿,十月十二日是大师寿辰)别去,即唤侍者取净水漱口,云:‘今日乃截断葛藤。’仍唤汤沐浴更衣,大众围绕念佛。嘱云:‘汝等勿得惊惶,当依佛制,不得披麻服孝,勿得悲哭,一心念佛。’正申时(下午三点钟),师端坐而逝。是夜,毫光烛天,群鸟悲鸣,缁素哀恸,声撼山谷。化去,端坐三日,面皙唇红,手足緜輭,如入禅定。”这说明憨山大师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梦游集·净土指归序》中,大师写道:“若净土一门,普被三根,顿渐齐入,无机不摄,所谓横超三界,是为最胜法门。从上诸祖,悟心之士,未有一人不以此为归宿者,如龙树(龙树菩萨)、马鸣(马鸣菩萨),极力而称扬之。”“禅家上上根,未有不归净土。”现将此文摘录注释如下:

 

【净土指归,盖指修者归于净土也。吾佛世尊,摄化群生,所说法门,方便非一。而始终法要,有性相二宗。以其机有大小,故教有顿渐之设。末后分为禅教二门,教则引摄三根,禅则顿悟一心。如一大藏经,千七百公案,其来尚矣。】

净土指归,这是指引修行者归于净土也。吾佛世尊,摄化群生,因机施教,所说法门,多种多样。而始终法要,有法性宗和法相宗。这是因为众生根性有大小,故教门有顿渐之设。末后分为宗、教二门。教门则引摄三根(上根、中根、下根),宗门则顿悟一心。如一大藏经,一千七百公案,长久以来,都是在引摄三根和顿悟一心。

〔性相二宗〕法性宗(略称性宗)和法相宗(略称相宗)。 〔一心〕这里是本性、佛性、如来藏之异名。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迷一心而为八识。”又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这是说:如来藏(本性)迷,转为识藏(习性)而有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八个识。《大般涅槃经》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云:“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

 

【若净土一门,普被三根,顿渐齐入,无机不摄,所谓横超三界,是为最胜法门。从上诸祖,悟心之士,未有一人不以此为归宿者,如龙树、马鸣,极力而称扬之。】

至于净土这一法门,普被三根,顿渐齐入,无机不摄,所谓横超三界,是为最胜法门。从上诸祖,证悟一心之士,没有一人不以此为归宿者,例如龙树菩萨和马鸣菩萨,都极力称扬。

〔横超三界〕净土法门是横超三界而了生死,其它法门是竖出三界(断尽烦恼)而了生死。印光大师云:“若论竖出,非力修戒定慧道,断尽烦惑不可。倘烦惑稍有未尽,则三界依旧莫出。况末世众生,善根浅薄,寿命短促,修者纵有亿亿,出者难得一二。以其唯仗自力,是故难得实益。若论横超,但依净土法门,生信发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兼以敦笃伦常,恪尽己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万不漏一,咸得往生。既往生已,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功夫成熟者,固登上品,临终方念者,亦预末流。此则全仗佛力,其利益与唯仗自力者,天渊悬殊。”(《印光法师文钞·横超莲社缘起序》)

 

【说者以为俯提中下,非知净土之旨者。何耶?良以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依正二报,虽有胜劣净秽之殊,皆从一心之所感变。故云“心净则土净”,所谓唯心净土。是则土非心外,净由一心。苟非悟心之士,安可以净其土耶?斯则禅家上上根,未有不归净土者,此也。】

那些议论的人以为净土法门只是为了俯度中、下根人,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净土之旨意。为什么呢?因为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其依报(环境)和正报(身心),虽然有胜劣、净秽之不同,但都是由一心之所感变。心净则感变胜、净之依报和正报;心秽则感变劣、秽之依报和正报。故云“心净则土净”,这就是所说的唯心净土。因此,土非心外,土净全由一心之净。若非证悟一心之士,怎么可以净其土呢?因此禅家上上根人,未有不归净土者,就是这个道理。

〔正报、依报〕正报,指众生的身心,这是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正体,故名正报。依报,身心(正报)依之而住的环境,这也是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如国土、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等。

 

【中下之士,修持净戒,专心注念,观念相续,临终必得往生。虽有去来之相,而弥陀相好,宝树华台,实由自心之所感现,譬若梦事非从外来。至若愚夫愚妇,但修十善,精持五戒,专心念佛,临终必得往生者,此以佛力加持,行人念想增胜。此以胜想,彼以大愿,愿与念接,自心与佛,默尔相应,虽净土之境未现,而往生之功已成,实由自心冥感之力,亦非外也。若十恶之辈,临终业胜,在狱苦事已现在前,但为苦逼极,脱苦心切,极苦之心而成念力,极尽悔心,悔心已极,即此极处,全体转变,一念与佛相应。故佛力加持,应念现前,化刀山为宝树,变火镬为莲池,故此恶辈,亦得往生。然此净土之境,良因自心全体转变之功,实非外得。】

中下之士,修持净戒,专心注念,观、念相续,临终必得往生。虽然有去来之相,而阿弥陀佛相好,宝树华台,实是由自心之所感现,譬若梦事非从外来。至于愚夫愚妇,但修十善,精持五戒,专心念佛,临终必得往生者,这是因为佛力加持,念佛人念想增胜。念佛人以胜想,阿弥陀佛以大愿,愿与念接,自心与佛,默然相应,虽净土之境未现,而往生之功已成,实是由自心冥感之力,亦非外来也。若是十恶之辈,临终业胜,在地狱苦事已经现前,为苦逼极,脱苦心切,极苦之心而成念力,极尽悔心,悔心已极,即此极处,全体转变,一念与佛相应。故佛力加持,应念现前,化地狱之刀山为极乐世界之宝树,变地狱之火镬为极乐世界莲池,故此恶辈,亦得往生。然此净土之境,都是因为自心全体转变之功,实非自外得来。

 

【由是观之,三界万法,未有一法不从心生;净秽之境,未有一境不从心现。所以净土一门,无论悟与不悟,上智下愚之士,但修而必得者,皆由自心。斯则唯心净土之旨,皎然若视白黑矣。以佛体如空,自心空净,与佛冥一,惟假一念愿力庄严,而净土之境顿现,不借功勋,是为上上,殊非浅智薄信者可到也。】

由此观之,三界万法,没有一法不是心之感变;净秽之境,没有一境不从心而现。所以净土一门,无论悟与不悟,上智下愚之士,但修而必得者,皆由自心。如此,则唯心净土之旨,都一清二楚了(皎然若视白黑矣)。因为佛体如空,念佛人自心空净,与佛冥一,惟假借一念愿力庄严,而净土之境顿现,不依赖功果、段位,是为上上法门,完全不是浅智薄信者所能够领悟的。

〔冥一〕混然而不可区别彼此者,称为冥一。〔功勋〕禅林用语,指修行之功果、段位。

 

【中下之士,依观念相续,不为爱缘业习之所倾夺,根虽少劣,而志实上上,且修之惟难,以断爱根为难耳。恶辈往生更难,虽云带业,亦由多生夙习善根内熏所发,根虽恶劣,即一念勇猛之心,超于上上,较彼放下屠刀,便作佛事,又差胜矣。然此万万无一,世人若必待此而求生,谬矣。以愚所观,根无大小,究竟必由向上一念而得成就。故此法门,岂特权为中下而设耶?】

中下之士,依观、念相续,不为爱缘业习之所倾夺,根性虽然低劣一些,而其志实是上上,并且修之颇难,因为爱根难断。恶辈往生更难,虽说带业,也是由于多生夙习善根内熏所发,根虽恶劣,即以一念勇猛之心,超于上上。他们与那些放下屠刀便作佛事者相比较,又略胜一筹矣。然而恶辈临终往生者,此万万人中难得其一,世人若想靠这种办法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以我所观,根无大小,究竟必由向上一念(由迷入觉)而得成就。故此法门,哪里是专为中下根性之人而权设的呢?

〔爱根〕爱欲之烦恼为根本,生他烦恼,谓之爱根。《圆觉经》曰:“轮回爱为根本。”〔向上一念〕心念由迷入觉。

 

《梦游集·示西印净公专修净土》中,憨山大师云:

【世人但知祖师门下,以悟为上。悟心本意,要出生死,念佛岂不是出生死法耶?参禅者多未必出,而念佛者出生死无疑。所以然者,参禅要离想,念佛在专想。以众生久沈妄想,离之实难。若即染想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博换之法耳。故参究难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又何患一生不了生死乎?】

世人只知道祖师门下,是以悟心为上。然而悟心之本意,是要出生死,念佛难道不是出生死之法吗?参禅者大多不能够出生死,而念佛者出生死必无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参禅要离想,而念佛在专想。由于众生无始劫来久沉妄想,要完全离掉,实在是难。若将染想变为净想,这是以毒攻毒,用佛号来取代妄念,此乃置换之法,故为容易。所以参究难悟,而念佛易成。如果真为生死之心切,以参究心来念佛,又何患一生不了生死呢?

、往生灵瑞

憨山大师的一生修行以念佛为始,念佛为终,并以“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净宗第十二代祖彻悟大师云:“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见《彻悟大师遗集》)

《八十八祖道影传赞》记载:憨山大师“丁巳,返庐山建法云寺于五乳峰下,效远公六时刻漏,专修净业。天启壬戌,复住曹溪。癸亥十月十一日,示微疾,沐浴焚香,集众告别。顾曰:今日截断葛藤。端坐而逝。世寿七十八,僧腊六十。……先是乙丑岁,龛归庐山五乳峰法云寺塔而藏焉。崇祯癸未,粤人复奉其龛,归曹溪。历年二十,端坐如生,遂金漆涂体升座,与六祖肉身相望,就天峙冈旧塔院地供养,名曰憨山院,去南华寺半里许。

〔葛藤〕禅林用语。指文字、语言一如葛藤之蔓延交错,本用来解释、说明事理,反遭其缠绕束缚。打闲岔,说废话,叫做扯葛藤。

〔历年二十,端坐如生,遂金漆涂体升座〕憨山大师圆寂后,面色依然如玉般的洁润,嘴唇依然还是那么红泽,手足依然还是那么柔软,就像平时入定一样。弟子们将大师的肉身护送到庐山后,因庐山气候阴湿,侍者福善建造了一座塔院,将大师肉身龛安供在塔上。二十年后,岭南弟子去庐山迎大师归曹溪。到了曹溪,护龛的弟子广成、慈力,见龛内有罅(xià裂缝),就在罅上私自凿了一个小孔向内窥视,见大师肉身端坐如生,于是告知大众,打开龛室,看见大师双趺端坐,如在生时一样庄严,指甲和头发都在生长,肤色依然红润,紫谱罗衣和挂珠还崭新。这时一阵风吹来,衣服忽然如云碎星散,随风飘舞,地方群众把它们掇拾去,作为吉祥的象徵。正在这时,忽然来了一位僧人,请求要用印度保肉体的方法来保护大师肉身征得大众同意后,他就用海南的栴檀香末,涂在大师身上,在外表看来,好似一层油漆一样。这僧人涂毕后,竟自而去。大师在生时,曹溪的一位善信妇女,发愿绣制千佛衣一席供奉大师,她怕口气不净,就用黄绢裹口绣制千佛衣制成后,大师却已圆寂入龛,这件千佛衣就藏在宝林库笥里。现在又取出此衣,披在大师肉身上,虽然经过了二十年,但光彩照人,如新制的一样。封龛圆满后,弟子们就将大师安置在旧塔院供养,并改号为憨山寺,距离六祖肉身所在的南华寺约半里地。弟子们根据供养六祖的惯例,每日早晨用热水香汤一盂,熏大师面出汗,又以毛巾拭干,接著和在生时一样,供给饮食。一周年还要进行一次沐浴。(摘自《憨山大师的一生》

十一、乘愿再来

印光大师云:“憨山宿愿尚未酬,故复示生作截流(行策大师)。呵斥修人天福者,直是阐提旃陀俦(简直就是一阐提、旃陀罗之流)。佛我心性原不异,佛是已成我未修。欲得心佛两无差,当向忆佛念佛求。”(《印光法师文钞·清十祖虞山普仁行策大师》)

〔阐提〕一阐提之简称。即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旃(zhān)陀〕旃陀罗的简称,这里是指邪恶之人。

行策大师1628-1682年,净宗第十代祖师),江苏宜兴人,俗姓蒋,字截流。其父全昌精通儒、佛,与憨山德清有亲交(与憨山大师是知心好友)。德清示寂后五年,全昌梦其杖锡入室而生行策(全昌梦见憨山大师拄锡杖入室而生行策),因名之曰梦憨。及长,父母相继逝,发出世志。年二十三,投武林理安寺箬(ruò)庵问公出家。胁不至席(长坐不卧)者五年,顿彻法源。问公化去,师住报恩寺;遇同参息庵瑛师,劝修净业。又遇钱塘樵石法师,引阅台教,乃同入净室,修法华三昧,宿慧顿通,穷彻教髓。康熙二年,结庵于杭州法华山西溪河渚间,专修净业,因名所居曰莲柎庵(柎,花萼)。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倡兴莲社,学者翕(xī)然宗之(学者一致称颂并跟随他)

著《劝发真信文》曰: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其由来久远)。虽曰功高易进,而末世行人,罕获灵验,良由(都是由于)信愿不专,未能导其善行,以要归净土故也(没有以往生净土为要的缘故)

〔以信愿导行〕以信愿指引行,而且落实在行上。〔以往生净土为要〕对于念佛人,应当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首要大事。

今既广邀善侣,同修净因,若非谛审发心,宁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预斯法会者,须具真实信心。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耳。如是信心,岂为真实?所谓真信者

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

第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矣。

〔理性佛,名字佛〕六即佛之前二位。〔六即佛〕标示凡夫修行直至成佛的六个位次:一、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二、名字即佛,或从善知识处,或由经典中,得闻即心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豁然有悟,故名“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不但解知名字,更进一步依教修观,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故名“观行即佛”。(理慧相应者,理即所观之理境,慧即能观之智慧。应者,相当也。谓境智相当,言行一致。)四、相似即佛,在此位上的行者,于观行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真悟实证,而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名“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这是于十信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证法身,从此成法身大士,其间从初住起,各各破无明,证三德,至等觉共历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这是从等觉,再破最后一分无明,则惑尽真纯,彻证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三德〕一、法身德二、般若德三、解脱德。

第三、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也。

〔感应道交〕众生之感与阿弥陀佛之应,相互交通。

具如上真信者,虽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何况持斋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岂不足充净土资粮。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则一切所作之善),功不唐捐矣。

有漏〕这里是指有漏因:招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果报之业因。〔唐捐〕虚弃。

尝起精进七期,作文以示众曰:

七日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若是真正道流(道流,学道者流),直能体究万法皆如(“如”与法性、实际,皆是诸法实相之异名),无有二相。所谓生佛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净秽不二,苦乐不二,忻(同“欣”)厌不二,取舍不二,菩提烦恼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诸二法,皆同一相,一道清净,不用勉强差排(安排),但自如实体究(自己只是如实地体究:万法皆如,无有二相)。体究之极,与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着衣吃饭,总是三昧;嬉笑怒骂,无非佛事;一心乱心,终成戏论。二六时中,觑毫发许异相不可得,虽则至心偁(同“称”)念,亦同肆口诃骂,虽则精进修持,亦是梦中苦行。如是了达,方是真正学道人,一心精进持名也。

前一心(事一心不乱)似难而易,后一心(理一心不乱)似易而难。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后一心者,上品可阶。然此两种一心,皆是博地凡夫边事(都是凡夫所能行之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学。同堂缁素(僧俗),切勿高推圣境,甘处下劣。各须勤策身心,近则七日内,远则一生中,常作如是信,常修如是行,纵不证克(纵然未能证到与自本心契合这一境界),为因亦强,华宫托品(莲花苞中化生之品位),必不在中下矣。倘或七日之后,置若罔闻,熟处(指情执)毕竟不生,生处(指念佛)依然难熟,无明业习,牵合交缠,仅欲邀功七日,而此七日,又未曾到一心不乱田地,正所谓少善根福德因缘,安望往生彼国?致令金口诚言,翻疑诳妄,是谁之咎乎?同七净众,愿各自审,而诫勉之。

〔博地凡夫边事〕博地凡夫这边的事。博地凡夫,亦名薄地凡夫,指凡夫位。〔薄地〕薄者,逼也。“薄地”,为诸苦所逼迫之地位也,指凡夫之境界。《净心戒观》曰:“薄地凡夫臭身鄙陋,果报卑劣。”

居普仁十三载,至康熙二十一年,七月九日卒,年五十五。时有孙翰者,病死一昼夜复苏。曰:吾为冥司勾摄,系阎罗殿下。黑暗中,忽睹光明烛天,香华布空,阎罗伏地,迎西归大师。问:大师何人?云:截流也(即行策大师)。吾以师光所照,遂得放还。同日,有吴氏子病死,踰夕(第二夜)复活,具言所见,亦如翰言。

赞曰:憨山大师,以夙愿未遂,还来度生,示生为截流大师。宏扬净土,劝人专信愿以导行,精进持名,明第一义。其料拣法门,及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等,竭净宗解行之能事,足为后世之津梁。其西归也,为冥司所敬,事与永明(宋时高僧,净土宗第六代祖)相类。可谓先祖后祖,其揆kuí一也矣(都是相同的啊)

〔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料拣法门〕截流大师著有《料柬法门》一文。〔料柬〕亦作料拣、料简,是拣择的意思。经论中之“料柬”,常常指善能分别选择正法。〔津梁〕渡口和桥梁。这里喻指得度的方法和途径。

正文:憨山大师开示选注

注:以下每一开示之标题,是注释者为了便于理解和查阅所加,非原文所有。

一、决志出离

(《梦游集·示无生禄禅人》)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参师访友,历尽艰辛。心心念念,只为己躬下事未明,忧悲痛切,如丧考妣。若一见知识,如婴儿得母。傥得一言半句,开导心地,如病得药。若一念相当,胸中了悟,如贫得宝。拌身舍命,陆沈贱役,未尝惮劳。若二祖之安心断臂,六祖之坠腰负石,百丈之执劳,杨岐之供众。凡名载传灯光照千古者,无不从刻苦中来。乃至过去诸佛,求无上菩提,舍身命如微尘数;无一类而不受身,无一身而不苦行。百劫修因,故感天上人闲(同“间”),无量供养。乃至末法儿孙,犹受用白毫光中一分功德不尽。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者哉!】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是为了了脱生死大事,决志出离轮回。因此割爱辞亲而出家,参师访友以求道,历尽艰难辛苦。心心念念,只为自己的生死大事未明,忧悲痛切,如丧父母。若一见善知识,如婴儿得母。倘若得到一言半句,开导心地,就如病得药。若一念相应,胸中了悟,就如贫得宝。拼身舍命,默无人知地甘服贱役,绝不怕辛苦劳累。例如二祖慧可之安心断臂,六祖之腰石舂米,百丈之执劳,杨岐之供众。凡是名载传灯录等历代禅宗史传,光照千古者,无不从刻苦中来。乃至过去诸佛,求无上菩提,舍身命如微尘数;无一类而不受身,无一身而不苦行。百劫修因,故感得天上人间,无量供养。乃至末法时期的儿孙,都还在受用释迦牟尼佛白毫光中一分功德不尽。岂有天生的弥勒佛,自然的释迦牟尼佛呢!

〔如丧考妣〕如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悲痛。考,父亲;妣(bǐ),母亲。〔拌(pàn)身舍命〕拼身舍命。这里的“拌”,古同“拚”,舍弃的意思。〔陆沈〕亦作陆沉,埋没不为人知。〔未尝惮劳〕“惮dàn”是畏惧的意思。〔安心断臂〕慧可(初名神光)精研三藏内典,欲求达摩祖师安心,请道甚挚。终夜立于雪中,至天明仍不许入室,于是自断左臂,表求道之至诚,遂面谒祖师而大悟。后受达摩衣钵,继禅宗之法统,为第二祖。〔百丈之执劳〕百丈禅师建立自给自足的农禅制度,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管事的僧人见他年迈还带头劳动,于心不忍,就劝他不要再下地了,并将他的生产工具藏起来。他到处找不到工具,就不吃饭,以贯彻“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则。〔杨岐(qí)之供众〕杨岐北宋临济宗杨岐派之开山祖师,在临济宗六世祖慈明圆禅师座下,亲操执事,百千辛苦,未尝惮劳。〔微尘数〕比喻数量极多。〔犹受用白毫光中一分功德不尽〕《佛藏经》中,佛言:“或有比丘,因以我法出家受戒,于此法中勤行精进,虽诸天神诸人不念,但能一心勤行道者,终亦不念衣食所须。所以者何?如来福藏无量难尽。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舍利弗,如来如是无量福德,若诸比丘所得饮食,及所须物趣得皆足。舍利弗,是诸比丘应如是念,不应于所须物,行诸邪命恶法。”

 

【痛念末法,去圣时遥,法门典刑,已至扫地。吾辈出家儿,不知竟为何事。生来只知惧饥寒、图饱暖。一入空门,因循俗习,游谈终日,捧腹纵情,徒骋六根,备造众恶。不耕而美食,不蚕而好衣。虚消信施,唐丧光阴。竟不知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岂复知因果难逃,罪福无爽?一朝大限临头,如石投水。三途剧苦,一报五千,再得出头,知更何日?兴言及此,痛可悲酸。目击时流,滔滔皆是。望吾人之修者,如披沙拣金,非曰绝无,盖亦鲜矣。】

痛念末法时期,去圣时遥,佛门规矩(典刑),已至扫地。我等出家儿,不知究竟为何事出家。生来只知惧怕饥寒而贪图饱暖。一入空门,仍然依循俗世陋习,游谈终日,嬉笑纵情,徒骋六根,备造众恶。不耕而美食,不织而好衣。虚消信众所施之财物,白白浪费宝贵的光阴。竟不知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又哪里知道因果难逃,罪福果报丝毫无爽?一朝大限(死亡)临头,如石投水,一沉到底。三途剧苦,一报五千劫,再得出头,不知要到何年何月!说到这里,心痛而且悲酸。眼见如此之辈,比比皆是。而期望我们当中之真修者,如披沙拣金,不是说完全没有,但也很稀少了。

〔典刑〕指遗留下来的规范。归有光《跋仲尼七十子像》云:“虽年代久远,典刑具存。”憨山大师《梦游集·示归宗智监寺》云:“唯百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遂为丛林千古典刑。”〔扫地〕丢光。〔因循〕保持旧习。〔捧腹〕捧着肚子。形容大笑,例如:捧腹大笑,令人捧腹。〔三途〕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刀途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处;火途是地狱道,因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三途”,就是三恶道的别名。〔三途剧苦,一报五千〕偈云:“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嗟乎!三界牢狱,四生桎梏,大火所烧,生死险宅,何由能湿猛焰离众苦,至无畏处耶?非丈夫儿具灵根、含夙骨者,不能奋发猛勇,一超直入。汝等幸尔生逢佛法,形寓袈裟,早值明师,六根完具。若不痛念无常,深思大事,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改往修来,昼夜精勤,早求出离。因循度日,纵放身心,大限到头,悔之何及?嗟乎,行矣!其无忘我临岐叮咛之言,以负吾自负也。】

嗟乎!三界牢狱,四生桎梏,大火所烧,生死险宅,怎能够熄猛焰而离众苦,至无畏之处呢?此非大丈夫具灵根、含夙骨者,不能奋发猛勇,一超直入。你们幸运地生逢佛法,披上袈裟,早遇明师,六根完具。若不痛念无常,深思生死大事,念地狱诸苦,发菩提心,改往修来,昼夜精勤,早求出离,而因循度日,纵放身心,大限到头,悔之何及?啊,别了!千万不要忘记我临别时叮咛之言,以致辜负我也辜负你自己啊!

二、忠义之心

摘自《梦游集·促小师大义归家山侍养》

 

【余少读史,窃慕程婴、公孙杵臼之为人。念曰:持此心为人臣子者,可谓不霟hóng所生矣。及长出家,乃曰:吾佛为三界法王,四生慈父,苟能持二子之心为弟子者,可谓不负己灵矣。及读传灯诸祖机缘,见神光之断臂,船子之覆舟,百丈之于马祖,杨岐之于慈明,叹曰:苟忘身为法,若诸老之为心者,何患祖道之不昌,法门之不振乎?】

我少年时读史书,私自羡慕程婴和公孙杵臼之为人。心中念道:持此忠义之心而为人臣和人子者,可说是不辜负这一生了。后来长大出家,又说道:吾佛为三界法王,四生之慈父,若能持二子(程婴和公孙杵臼)忠义之心为佛弟子者,可谓不负己灵(自性)矣。及至读到传灯录中所载诸祖得道机缘,见神光之断臂,船子之覆舟,百丈之于马祖,杨岐之于慈明时,感叹道:如果佛弟子都忘身为法,如像诸祖之忠义心者,何患禅宗(祖道)不昌盛,法门不振兴呢?

〔程婴、公孙杵臼〕晋灵公时,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于是诬告赵盾谋反。赵盾全家三百余口因此被满门抄斩,仅有其子驸马赵朔与公主得以幸免。后来屠岸贾又假传晋灵公之命,迫使赵朔自杀。公主被囚禁于府内,生下一子后托付于赵家门客程婴,亦自缢而死。程婴将婴儿放在药箱里偷偷带走,负责看守的将军韩厥同情赵家,放走程婴与赵氏孤儿后亦自刎。程婴携婴儿投奔赵盾的老友公孙杵臼。此时屠岸贾急欲斩草除根,为搜出孤儿便假传晋灵公之命,要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绝。

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该怎么办。公孙杵臼问程婴:“扶立遗孤和殉死哪件事更难?”程婴说:“殉死容易,扶立遗孤甚难。”公孙杵臼便说:“赵氏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力去做那件难事;我去做那件容易的吧!”程婴于是决定以亲生儿子替换,并向屠岸贾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信以为真,派人搜出婴儿,掷在地上,又刺了几剑。程婴见亲子惨死,忍痛不语。公孙杵臼大骂屠岸贾后触阶而死。屠岸贾心事已了,便收程婴为门客。天下人尽骂程婴卖主求荣,程婴心中滴血,忍辱负重抚育赵氏孤儿。十五年后,当孩子长大成人,程婴告诉实情。赵氏孤儿悲愤不已,决意报仇。此时晋灵公已死,晋悼公在位,程勃将屠岸贾专权横行,残害忠良之事禀明,晋悼公便命他捉拿屠岸贾并处死。赵家大仇得报,赵氏孤儿恢复本姓,被赐名赵武。

程婴见大事已了,就拜别各位大夫,然后对赵武说:“当初下宫之难的时候,人人都能死难。我并非不能,而是要扶立赵氏的遗孤。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承袭祖业,恢复了原来的爵位,现在我要到地下去报告公孙杵臼。”赵武哭泣着叩头,坚持请求说:“我宁可自己受尽辛苦,也要终生报答您,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吗?”程婴说:“不行。公孙杵臼认为我能成就大事,因此先我而死;如果现在我不去复命,他会以为我的事情还没有成功呢。”说罢便自刎而亡。程婴和公孙杵臼的忠义事迹,后世广为传颂,并且编成戏剧《赵氏孤儿》

〔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传灯〕传法于他人,如灯灯相传,心心相印。这里“传灯”,是指《传灯录》等历代禅宗史传。〔神光之断臂〕禅宗二祖慧可,初名神光。达摩大师居嵩山少林寺时,神光请道甚挚。至雪夜,断其左臂,达摩感而许之,改其名曰慧可。后受达摩衣钵,继禅宗之法统,为第二祖。

〔船子之覆舟〕船子即德诚禅师,得法于药山(惟俨禅师),随侍药山三十年。后至华亭,欲得法嗣以报师恩,于是泛小舟,随缘渡日以待来者,因号曰船子和尚。后得夹山付法,为了坚定夹山的信心,决然舍命而作保证,自覆舟入水而逝。《五灯会元》云:“道吾(船子之师兄)后到京口,遇夹山上堂。僧问:‘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无相。’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无瑕。’道吾不觉失笑。山便下座,请问道吾:‘某甲适来只对这僧话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山曰:‘某甲(自称)甚处不是,望为说破。’吾曰:‘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处去。’山曰:‘此人如何?’吾曰:‘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和尚若去,须易服而往。’山乃散众束装,直造华亭。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甚么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甚么?’山曰:‘不是目前法。’师曰:‘甚处学得来?’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一句开悟的话,若执之而不实修实证,则反成困扰。)师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山拟开口,被师一桡打落水中。山才上船,师又曰:‘道!道!’山拟开口,师又打。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山遂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师曰:‘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山曰:‘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师曰:‘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山乃掩耳。师曰:‘如是!如是!’遂嘱曰:‘汝向去(今后)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䦆头(刨土用的一种农具,类似镐)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山乃辞行,频频回顾。师遂唤‘阇黎(即阿阇黎)’!山乃回首,师竖起桡子曰:‘汝将谓别有?(难道你以为还另有更究竟之法吗?)’乃覆船入水而逝(以生命作保证:这就是究竟之法!)。”〔法嗣〕继承法系的人。〔阿阇黎〕轨范师,能教弟子法式者。

〔百丈之于马祖〕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碧岩录》记载:马祖与弟子百丈同游,见野鸭飞过。祖云:是什么?丈云:野鸭子。祖云:什么处去(勘验百丈是否住色生心)?丈云:飞过去。祖遂扭百丈鼻,丈负痛失声。祖云:何曾飞去!丈于言下有省。百丈第一句回答“野鸭子”,如镜映物,这是对的;但是第二句“飞过去”,即是住色生心,随境逐物,没有守护住本心(失掉正念)。所以马祖扭他的鼻子,要他扭转回来守护本心。百丈在疼痛中听师道:何曾飞去?(野鸭是幻,哪有去来?)豁然领悟:“应如是生清净心。”(马祖扭百丈的鼻子,就是要他时时不忘守护本心,而不可随境逐物。)“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不离相,难以悟道,故马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霹雳手段,闪击百丈不悟之心。《五灯会元》云:“师(百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问曰:‘汝忆父母邪(古同“耶”)?’师曰:‘无。’曰:‘被人骂邪?’师曰:‘无。’曰:‘哭作甚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曰:‘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马祖升堂,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杨岐〕宋代袁州杨岐山方会禅师,与黄龙山慧南皆为临济六世慈明圆禅师之法嗣,各立一派,称为扬岐黄龙。

 

【嗟夫!丈夫处世,既不能尽命竭力,以事人主荣名显亲,即当为法王忠臣,慈父孝子。易地皆然,又何屑屑以事龌龊乎?故予自知,有向上事以来,此心翩翩,负超世之思。即处樊笼、游廛市,未尝不置身冰雪,千岩万壑中也。】

嗟夫!大丈夫处世,既不能尽命竭力,以事人主荣名显亲,即当为法王(佛)之忠臣,四生慈父(佛)之孝子。道理都是一样的,无论在家从政,还是出家事佛,都要有程婴和公孙杵臼那样的忠义之心,又何必猥猥琐琐地去干那些私心背义的龌龊事呢?因此我自己知道,自从立志于向上事以来,此心高远,负超世之思。所以无论被关进牢狱,还是处于闹市,自己未尝不是置身于冰雪清寒的千岩万壑之中也。

〔易地皆然〕“易地”,更换位置。“易地皆然”是说:只要人的信仰坚定,即使更换位置使之处于不同的环境(易地),他们的表现也都一样(皆然)。〔向上事〕探求佛道之至极奥理,称为向上极则事、向上关捩子、向上事。〔樊笼〕关鸟兽的笼子,用以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以憨山大师的遭遇来看,是指牢狱。〔廛(chán)市〕市廛,商肆集中之处。

三、在家二众

(《梦游集·示湘潭诸优婆塞》)

 

【佛住世说法,有常随四众:出家二众,曰比丘,比丘尼;在家二众,曰优婆塞,此云近事男,优婆夷,云近事女。以其在家能持五戒,可以近事三宝,堪受法利。故及佛法东来,随时受化,代不乏人,至有明心见性,入祖师之室者。】

佛住世说法,有常随四众。出家二众是:比丘和比丘尼。在家二众是:优婆塞(意思是近事男)和优婆夷(意思是近事女)。因为他(她)们在家能持五戒,故可以近事三宝,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佛法东来中土,随时受到教化的在家二众,代代都有,甚至还有明心见性,入祖师之室而得法者。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或毒品。

 

【近来法道久湮,师承无眼,妄礼三拜,例得一名,即自称为弟子。其实腥腪未吐,素行未改,致生讥谤,全无利益,大为坏法之端,故老人生平未敢轻许。今观湘潭诸弟子,信心笃厚,非泛泛波流,故强允其请。】

近来正法之道久已湮没,师父收徒无眼,随便顶礼三拜,照例即成优婆塞或者优婆夷,便自称为佛弟子。其实荤腥未戒,素来的恶行未改,致遭旁人讥谤,全无利益,实在是破坏佛法之端由,因此老人(憨山大师自称)生平未敢轻易收在家弟子。现在观察湘潭诸弟子,信心笃厚,非泛泛随波逐流之辈,故勉强允许他们的请求。

〔荤〕指五荤,亦称五辛,即五种带有辛味的蔬菜: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和兴渠。学佛人之所以要戒食五辛,是因为五辛中含有极充分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淫火焚身,生啖又易使人增高瞋恚,学佛人一有了欲念和瞋恚,便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妄动无明,造诸恶业了。〔腥〕指肉食。〔腥腪未吐〕这里的“吐”,是唾弃的意思。

 

【但念汝等素未闻法,虽云善人,不知如何是善。今按唯识论,说心所五十一,而善法唯有十一,余皆恶心所也。十一法者,谓信,精进,惭,愧,不贪,不瞋,不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此十一法全具,为纯善人。但少一法,即为缺德。汝等但能依教持此善法,各各究明,时时观察提撕。于何法上有未纯熟,更加切磋之功,务要全美而后已,如此用心是为真实善人。】

但是考虑到你们素来未闻佛法,虽说是善人,却并不知道如何是善。现在按唯识论来说:心所共有五十一法,其中善心所只有十一法,余者都是恶心所。善心所十一法是:信,精进,惭,愧,不贪,不瞋,不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不损恼众生),此十一法全具,为纯善之人。但少一法,即为缺德。你们但能依教持此善法,各各究明其道理和要求,时时观察提撕。于哪一法上尚未纯熟,更加以相互切磋之功,务要全美而后已,如此用心,是为真实善人。

〔心所〕心所有法的简称,也就是为心所有的各种心理现象,共有五十一法:遍行五法,别境五法,善心所十一法,烦恼六法,随烦恼二十法,不定四法。〔行舍〕行是修行,舍是舍弃,即修行人应舍弃我相和法相,亦即行一步舍一步的修善。〔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莲池大师云:“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朱子全书·存养》云:“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

 

【所言善心者,即清净真心也。以一切众生,各各本具如来清净真心,但为恶念染污,故随情造业而不自知。今能观察善心,则一切恶法,自不现前,心自清净矣。】

所言善心者,即清净真心也。因为一切众生,各各本具如来清净真心,但为恶念染污,故随情造业而不自知。现在能够观察善心,则一切恶法,自不现前,心自清净矣。

 

【苟能有志渐渐深观,只参六祖大师开示慧明“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公案,时时参究,是谓向上一路。汝等脚跟下,谁无一尺土?努力前行,必不相赚。若肯归心净土,即依此法一心念佛,则现生可断生死,永绝沉沦。但恐偷心自欺,不能作真实行耳。老人强为汝等作如是说,为怜三岁子,不惜两茎眉,切不可作世谛流布话会也。】

如果能够有志渐渐深观,只参六祖大师开示慧明“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公案,时时参究,这就是向上一路。你们脚跟下,谁无一尺土?努力前行,必不相赚(诳骗)。若肯归心净土,即依此法一心念佛,则现生可断生死,永绝沉沦。但恐偷心自欺,不能作真实行耳。老人勉强为你们作如是说,为怜三岁子,费尽老婆心,不可作老生常谈来领会也。

〔向上一路〕宗门之极处(超圣凡、出生死),谓之向上一路。与“向上一著”同义。憨山大师云:“佛教宗旨,单以一心为宗。原其此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了无纤尘,清净无物,此中本无迷悟生死,圣凡不立,生佛同体,无二无别,此正达磨西来,直指此本有真心,以为禅宗,故对武帝(梁武帝)云:‘廓然无圣。’若能顿悟此心,则生死永绝,只在当人一念顿悟,即名如如之佛,不属修证阶差,不属三乘渐次,此禅宗目为向上一路。从前诸祖所传,即指此心,以为宗极,是名为禅。”(《梦游集·答德王问》)又云:“所以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即为二乘,不悟即为凡夫。若悟而不存,证而无得,即为超圣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梦游集·示妙湛座主》)〔超圣凡、出生死〕这里的生死,是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业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中的圣者,已断见思惑,了脱分段生死。在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老婆心〕老婆婆的心,谓禅师反复叮咛,急切诲人之心。〔不惜两茎眉〕不惜一番苦心。

四、十界唯心

(《梦游集·示徐清之》)

 

【佛说:“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言三界上者,乃出世四圣,谓佛、菩萨、声闻、缘觉也。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谓天、人、修罗三善道,及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也。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

佛说:三界上、下的一切法,唯是一心所作。三界上者,乃是出世四圣:佛、菩萨、声闻和缘觉。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天、人、阿修罗这三善道,以及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因此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之因果,以及依正庄严,全都是由一心之所造成。然而此一心并非别的什么,乃是我们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

〔十界〕十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依正〕依报和正报。世间国土房屋器具等,为身之所依,叫做“依报”;五蕴假合之身,乃过去造业之所感,叫做“正报”。〔庄严〕“庄严”一词在这里是装饰的意思。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身云庄严;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例如,《佛说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观无量寿经》曰:“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心〕佛学中,“心”之一词用得极为普遍,含义甚多,故一定要明白句中所说的“心”其内涵是什么;否则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憨山大师在这里明确指出:十界唯心的“心”,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

〔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究竟生在十法界中之哪一法界,以及所受之正报与依报,这全都是自心念念所作之业而造就。所以,自心念念所作之业是,而生于哪一法界,以及受什么样的正报和依报是。“唯是一心作”之“作”,是造作业因。正如下文云:“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则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由因缘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了无一法当情,生佛平等,即为成佛之因。”

 

【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则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由因缘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了无一法当情,生佛平等,即为成佛之因。】

虽然一切法皆由心作,但并不是随着念头便依次造出来,而是以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为因,受报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这就是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是由因缘而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者、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完全没有情识之分别见,生佛平等无二,即为成佛之因。

〔所作之业〕业有共业和别业。共业是众生共通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报之业;别业是个别众生招感自身果报的业因,如身体不同、苦乐不同等,此乃正报之业。〔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言谈、行为,都叫做业,善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善业”,恶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恶业”。〔流转还灭〕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修道证涅槃,谓之还灭。“还灭”,还归于寂灭,也就是修道证涅槃。

 

【故此一心,广大无外,本来清净,圆满光明。若日用念念悟此,则虽居尘劳,而为出世之人矣,此所以维摩称为不二法门也。居士若能体此而行,则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烦恼情根,应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试此观看,念念觉察。若不能安忍,为烦恼之所障碍,才见起处,即将六祖‘本来无一物’句提起,如金刚王宝剑,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进不退,则顿证大解脱场,又何此外别求佛法哉!】

故此一心,广大无外,本来清净,圆满光明。若日用念念悟此,则虽居尘劳,而为出世之人矣,这就是《维摩诘所说经》所说的不二法门。你若能体此而行,则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烦恼情根,应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试此观看,念念觉察。若不能安忍,为烦恼之所障碍,那么刚见妄念生起,就立即将六祖“本来无一物”一句提起,如金刚王宝剑,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进不退,则顿证大解脱场,又何必此外别求佛法哉!

〔不二法门〕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载有三十三种不二法门。〔本来无一物〕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金刚王宝剑〕斩断一切情执葛藤之利剑。见《临济录》”

五、休心断妄

(《梦游集·示钟衡颖》)

 

【茶陵钟生明性,诗礼世家,往因患难走粤,参予于曹溪。老人晓之以善恶报应因果之说,安其心以归,其难竟解。所以解者,皆非忆想可到,机缘偶会,无心自至。生由是故物无恙,蹈安恬无事之境。然竟茫然不知其故,犹然以生平未惬心快意事,将用心力以图之,若探囊拾芥也。】

茶陵(地名)钟生字明性,生长于诗礼世家,过去因躲避灾祸来到广东,参礼老人(憨山大师自称)于曹溪。老人晓之以善恶报应因果之说,安其心以归,其灾祸竟然化解。之所以化解者,皆非意想可以料得到的,而是机缘偶会,无心自至。钟生于是家资财产平安无损,入于安逸恬适无事之境。但是竟茫然不知灾祸化解的原因,仍然还在盘算生平尚未成就的功名富贵(惬心快意事),将用心力以图之,以为若探囊拾芥也。

〔探囊拾芥〕探囊取物、俯身拾芥,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囊:口袋。芥:小草。

 

【甲寅除日,同存赤刘子,远来相慰,伴予度岁。老人噫嚱而叹曰:子所志,是将涉海渡河而求饮甘泉,泉未必得而渴愈炽,且苦跋涉之劳也。向以因果报应之理喻子,岂忘之耶?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言因果,但言“为善降之百祥,为不善降之百殃”,是以安命定志为诫。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甲寅年除夕之日,同刘存赤远来相慰,伴我过年。老人噫嚱而叹曰:你的打算,就好像是涉海渡河去寻找甘泉来解渴。这样做,甘泉未必能够得到,而长途奔波干渴愈加炽烈,并且枉自遭受跋涉之劳苦也。过去我曾以因果报应的道理来开导你,难道你就忘了吗?善恶感应,其果报迅捷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所以儒家的圣人虽然不明言因果,但说“为善降之百祥,为不善降之百殃”,因此以安命定志为诫。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圣人教人以安命,佛教人以随缘,其道一也。安命,则一毫不必强为;随缘,则一念不容妄想。故佛法教人,一以断妄想为本,妄想乃贪瞋痴种种恶业之本也。即菩萨修行以至成佛,报得天上人间最胜庄严广大福田,皆从断妄想始。以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此所谓自求多福也。】

圣人教人以安命,世尊教人以随缘,其道理是一样的。安命,则一毫不必强为;随缘,则一念不容妄想。故佛法教人,专以断妄想为本,因为妄想乃是贪瞋痴种种恶业之本也。即菩萨修行以至成佛,报得天上人间最胜庄严广大福田,都是从断妄想开始。由于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这就是自求多福啊!

〔自求多福〕《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上说:永合天心,自求多福。)〔永言配命〕永远符合天命。〔永〕永远,总是。〔言〕是语助词,没有意义。〔配〕符合。〔命〕天命。

 

【故示之以偈曰:“世事皆从妄想生,妄心消处业缘轻,不须更觅菩提路,只要当人退步行。”退步者,乃休心断妄之最上工夫也。以人心本来光明广大,为万福之源,但由妄想恶业遮障,故祸日生,而福日减。今苟妄消业断,则一性圆明,受用无边,得受用处,是为真福。是知福由己作者,政(同“正”)非智巧机诈可致耳。且佛以断妄心,则感人天之福。】

故示之以偈曰:“世事皆从妄想生,妄心消处业缘轻,不须更觅菩提路,只要当人退步行。”退步(不攀缘、不企求)者,乃是休心断妄之最上工夫也。因为人之心本来光明广大,为万福之源,但是由于妄想恶业遮障,故祸日生,而福日减。现今如果妄想消而恶业断,则一性圆明,受用无边,得受用处,是为真福。因此知道福由己作,绝不是智巧机诈可以达到的。而且佛教导说:断妄心,则感人、天之福。

〔休心断妄〕休止攀缘、企求之心,断除妄想。

 

【钟生本有功名富贵之镃基,若能直下休心,将前生平所作之业,从头仔细一一捡点,但有亏心伤理一念不合大道处,尽是苦根,一齐吐却。从新别立根本,另作一番工夫,只在“休心断妄,听命俟时”一件,把作标准,潜心自己固有之事业,不必别求一念妄想之事,如此以补前行之失。】

钟生本有功名富贵之才略,若能直下休心,将过去生平所作之业,从头仔细一一捡点,但有亏心伤理一念不合大道处,尽是苦根,一齐舍弃。从新别立根本,另作一番工夫,只在“休心断妄,听命俟时”这一件上做。把“休心断妄,听命俟时”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准则,潜心于自己本有之事业,而不必另求一念妄想之事,这样来弥补以前的过失。

〔镃(zī)基〕才略。〔俟(sì)〕等待。

 

【一旦灾消福至,则功名富贵逼拶将来,亦无回避处,又何用种种妄想攀缘而他求哉!钟生果能谛信不疑,执而行之,则佛果可期,况世缘乎?勉之!勉之!】

一旦灾消福至,则功名富贵紧逼而来,就是要想回避,也无回避之处。现在又何必用种种妄想攀缘去追求呢!(这是说:福,不是妄想攀缘所能追求得到的,而是必须断除苦根、培植福因。福因一旦结果,福报自然降临。)钟生果能确信不疑,执而行之,则佛果可期,何况世间之功名富贵呢?勉之!勉之!

六、修悟法要

(《梦游集·答郑昆岩中丞》)

 

:随自心现流,净除妄想和贪瞋痴的习气。悟: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

〔自心现流〕现行之心念流。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柰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元无实法与人。】

若是讲到此段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虽然这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怎奈无始劫来,爱欲的习气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真心,而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这一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是随顺机宜,破除众生之我执和法执的器具,本来没有实法给人。

〔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启佛之知见,演示佛之知见,体悟佛之知见,证入佛之知见。〔爱根〕爱欲。爱欲为烦恼之根本,故称爱根。〔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元无实法与人〕如来说法如标月指(如标示月在何处的指头),而不是明月(实法)。所以,自己还必须依指见月。《圆觉经》云:“修多罗教(如来所说经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修多罗〕汉译:经,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

 

【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于此用力,故谓之修。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别有可修可悟者。以心体如镜,妄想攀缘影子,乃真心之尘垢耳。故曰想相为尘,识情为垢。若妄念消融,本体自现。譬如磨镜,垢净明现,法尔如此。】

所谓修,也只是随自心现流,净除妄想这一习气。于此用力,就叫做修。这样扎扎实实地修下去,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就叫做悟。并非除此心之外,还别有可修可悟者。因为心体如镜,而妄想攀缘影子,乃是真心之尘垢。所以说想相为尘,识情为垢。若妄念消融,本体自现。譬如打磨铜镜,尘垢除净,则镜体彻露,光明显现,法尔如此。

〔妄想习气影子〕妄想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影子。〔法尔〕天然的、不待造作的意思。

 

【但吾人积劫习染坚固,我爱根深难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内熏为因,外藉善知识引发为缘,自知本有,发心趣向,志愿了脱生死。要把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一时顿拔,岂是细事?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担荷,单刀直入者,诚难之难!古人道“如一人与万人敌”,非虚语也。】

但是我们无始劫来积累的习气染污坚固,我爱根深难以拔除。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内熏为因,外藉善知识引发为缘,知道了自己的本性,发心立志要了脱生死。要把无量劫来,生死根本,一时顿拔,这哪里是小事情呢?若不是大力量的人,全力担荷,单刀直入,要了脱生死,那真是难之又难!古人说道:了脱生死,就如同一人与万人作战。这并不是虚假的话啊!

〔我爱〕爱著自己所妄执的我(五蕴身心)。〔本有〕即本性,亦名佛性。因为本性万德圆满,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譬如矿中之金,暗中之宝,故称为本有。〔根株〕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比喻事物的根本。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以识情抟量,遏捺妄想,光影门头做工夫。先将古人玄言妙语蕴在胸中,当作实法,把作自己知见。殊不知此中一点用不着,此正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

大体上来说,末法时期,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没有在直捷下手处用力,只是在前人的见闻、知解、言语上,以识情来揣度,而压制妄想,在光影门头做工夫。总是先将古人的玄言妙语蕴藏在胸中,当作实法(以为标月之指就是明月),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知见(这是学来的知见,而不是悟来的知见,所以并不是自己的知见)。殊不知,这些知解和玄言妙语,在修悟中一点用不着,这正是所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

〔光影门头〕指见道不真。天上明月喻道,月在水中之光影喻道之流露处。应由光影而仰视天月,而不应以月在水中之光影,便为真月也。憨山大师云:“不从境缘上打炼者,亦只是光影门头事,及临逆顺八风境界,便被摇夺将去,都透不过。”(《梦游集·径山杂言》)〔八风〕“八风”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顺逆境况。“利”是获得胜进,“衰”损失败退;“毁”是背后被人毁谤,“誉”是背后被人称誉;“称”是当面被人称誉,“讥”是当面被人讥讽;“苦”是身心的各种痛苦,“乐”是身心的各种快乐。其中利、誉,称、乐是顺境,衰、毁、讥、苦是逆境。此八法常为世人所爱憎(爱顺境而憎逆境),而且又能煽动人心,故喻之为“八风”。

 

【如今做工夫,先要刬(同“铲”)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谛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即此一念,本自无生。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

如今做工夫,先要铲去知解,单单的的只在一念上做。真正相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即此一念,本自无生。现前种种境界,都幻妄不实,只不过是真心中所现的影子。

 

【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永嘉谓要断相续心者,此也。】

如此勘破后,就在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自何处,又灭向何处?(这就是后文所说的观心之法。)如此著力一拶,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妄念,一拶就粉碎,当下消失。切不可随它(妄念)流转,亦不可相续,这就是永嘉大师所说的要断相续心。

〔觑〕读区,意思是把眼睛合成一条细缝仔细看。〔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永嘉人。出家遍探三藏,精通天台之止观。后诣曹溪六祖,言下契悟,一宿而去,时称“一宿觉”。著《证道歌》一首,又有《永嘉集》盛行于世。

 

【盖虚妄浮心,本无根绪,切不可当作实事,横在胸中。起时便咄(duō,呵叱),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则随他使作,如水上葫芦。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单单的的提此一念。如横空宝剑,任他是佛是魔,一齐斩绝,如斩乱丝。赤力力挨拶将去,所谓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无念也。能观无念,可谓向佛智矣。】

由于妄念,本来无根,切不可当作实事,放在胸中。妄念起时便咄,一咄即消失。切不可去压制念头,否则会跟着它转,如水上葫芦,这个按下去,那个又浮上来,没完没了。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单单的的提此一念(看妄念起自何处,又灭向何处?或者,念起便咄)。如横空宝剑,任他是佛(善念)是魔(恶念),一齐斩绝,如斩乱丝。赤力力地紧拶妄念,这一妄念无处藏身的境界,就是以直心正念真如。(庞居士云:“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正念者,无念也。能观无念,可谓向佛智矣。

〔如水上葫芦〕孩子们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水中按葫芦。半人高的水缸盛了水,三、五个葫芦往里一扔。常常这个葫芦按下去,那个又葫芦浮上来,小心翼翼把十个手指都派上用场,局面似乎为我掌控,一不留神又溃不成军,手忙脚乱,却又其乐无穷。〔赤力力〕亦作“赤历历”,象声词。

关于如何渐修,憨山大师在“渐修之法”一节中说:顿悟之后,必须渐修。然而渐修功夫,也不是有一定的次第。只是日常间,向未起心动念处立定脚根,返观内照。妄念若起,就立即追审此一念:从何处起?追到一念生处,本自无生,则一切妄想情虑,当下冰消矣。但是所忌的是,没有勇猛力,不能够把断咽喉(要害,指一念起处),失去觉照而令妄念相续,则陷入妄想中不能自拔了。

〔起时便咄,一咄便消〕王骧陆先生《简捷禅定之法》云:“炎炎长夏、闷热烦恼之际,人事颠倒、无可排解之时,用一“断”字法:(啪)当下身心,一齐放下!顿如木石相似,一念不起(并此文亦毋著),而又见闻了了。看这是什么?此时善亦不思,恶亦不想,非空非有。如是一分钟,再提起心来办事,于事何碍?于时何碍?只这一下,好处不可尽述。何乐而不一做!再如,欢喜畅快时,身心愉悦、手舞足蹈时,亦不妨断一下。所得利益更不可尽述。又何乐而不一做!每日试行多次,久久自得寂灭轻安之境。那时本来面目自然证得,定慧空三力自然启发。只怕你不肯做。果能忙里偷闲,做一次,熟一次,即可刻刻禅定、时时念佛,可以打成一片。到了末后那一天,自能正念分明。心上的恐怖,身上的痛苦,顿可解脱。因旧债夙业先已陆续还清,并可预知时至(同人中,信而有征者,已有多人矣)。”

 

【修行最初发心,要谛信唯心法门。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多少佛法,只是解说得此八个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圣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两路。一切善恶因果,除此心外,无片事可得。盖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属悟,又何可迷?如今说迷,只是不了自心本无一物,不达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碍,故说为迷。一向专以妄想生灭心,当以为真,故于六尘境缘,种种幻化,认以为实。】

修行最初发心,要确实相信唯心法门。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多少佛法,只是解说这八个字,阐明其中的道理,使每个人都能够相信。总的说来,圣凡二途,只是自心之迷悟二途。一切善恶因果,除此心外,没有一事可得。因为我们的妙性是天然的,本来就不属于悟,又怎么会迷?如今说迷,只是不了知自心本来无一物,没有体悟到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碍住,故说为迷。由于一向专用妄想生灭心来思维计度,并且把它当以为真,故于六尘境缘,种种幻化,认以为实。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详见“转识成智”这一节。

 

【如今发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著。全要将从前知解,尽情脱去,一点知见巧法用不著。只是将自己现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现浮光幻影,如镜中像,如水中月。观一切音声,如风过树;观一切境界,似云浮空;都是变幻不实的事。不独从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虑,一切爱根种子,习气烦恼,都是虚浮幻化不实的。如此深观。】

如今发心要了脱生死,这是返流还源之向上一著。就要将从前知解,全部尽情脱去,一点知见巧法都用不着。只是将自己现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这全都是自心中所现的浮光幻影,如镜中像,如水中月。观一切音声,如风过树;观一切境界,似云浮空;都是变幻不实的事。不单对外境如此,就是自心的妄想情虑,一切爱根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虚浮幻化不实的。要如此深观。

 

【凡一念起,决定就要勘他个下落,切不可轻易放过,亦不可被他瞒昧。如此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别扯玄妙知见巧法来逗凑,全没交涉。就是说做工夫,也是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说参禅提话头,都是不得已。公案虽多,唯独念佛审实的话头,尘劳中极易得力。虽是易得力,不过如敲门瓦子一般,终是要抛却,只是少不得用一番。】

凡是一念生起,就一定要勘他个下落,看他起自何处,又灭向何处?切不可轻易放过,也不可被他瞒过而陷入妄想中。这样来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另外扯些玄妙知见和巧法来凑合,全都是毫不相干。就连说做工夫,这也是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说参禅提话头,也都是没有办法才用它。公案虽然多,唯独念佛审实的话头,在烦恼中极易得力。虽是容易得力,也不过如同敲门瓦子一般,最终是要扔掉的,只是在开始阶段,少不得要用它一番。

〔古人说参禅提话头,都是不得已〕对此,虚云老和尚说:“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工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或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治,难以生效。”(《参禅的先决条件》)〔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敲门瓦子〕在地上捡一块瓦片来敲院门,门开后就扔掉;“瓦子”,碎瓦片。

 

【如今用此做工夫,须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决不可犹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又嫌不玄妙。者些思算,都是障碍,先要说破,临时不生疑虑。】

如今用此话头(念佛是谁)做工夫,必须要信得过,靠得定,咬得住,决不可犹豫。不可以今日这样,明日又那样;又恐怕不得悟,又嫌它不玄妙。这些思虑盘算,都是障碍,所以先给你说破,到时候就不会生疑虑。

 

【至若工夫做得力处,外境不入,唯有心内烦恼,无状横起。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闷,或起种种障碍,以致心疲力倦,无可柰何。此乃八识中,含藏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现出来。此处最要分晓,先要识得破,透得过,决不可被他笼罩,决不可随他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但只抖擞精神,奋发勇猛,提起本参话头。就在此等念头起处,一直捱追将去:我者里元无此事,问渠向何处来?毕竟是甚么?决定要见个下落。如此一拶将去,只教神鬼皆泣,灭迹潜踪。务要赶尽杀绝,不留寸丝。如此著力,自然得见好消息。】

如果工夫做到得力处,外境不入,唯有心内烦恼,无缘无故突然四起。或者欲念横发,或者心生烦闷,或者起种种障碍,以致心疲力倦,无可奈何。这是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无量劫来的习气种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现出来。这是最紧要的关头,自己一定要心中有数,先要识得破,透得过,决不可被它们笼罩,决不可由它们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但只是抖擞精神,奋发勇猛,提起本参话头(念佛是谁)。若是欲念烦恼还盘旋不去,就在这些念头起处,一直紧追下去:我这里本来并无此事,问它自何处来?毕竟是个甚么?决定要见个下落。如此一拶下去,只教神鬼皆泣,灭迹潜踪。务必要赶尽杀绝,不留寸丝。如此著力,自然得见好消息。

〔渠〕他。〔潜踪〕消失无踪。

 

【若一念拶得破,则一切妄念,一时脱谢,如空华影落,阳焰波澄。过此一番,便得无量轻安,无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处,不为玄妙。及乎轻安自在,又不可生欢喜心。若生欢喜心,则欢喜魔附心,又多一种障矣。】

若一念拶得破,则一切妄念,一时脱落,如空华影谢,阳焰波澄。过了这一关,便得无量轻安,无量自在。此乃初学得力处,不可视为玄妙。至于轻安自在,又不可生欢喜心。若生欢喜心,则欢喜魔附心,又多一种障碍了。

〔空华〕病眼者,见虚空有华,虚空原无华,只是病眼之妄见。这是以空华譬喻幻象。“华”,古同“花”。〔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鹿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幻象;大乘十喻之一。〔初心〕初发心学佛。

 

【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话头用力不得处,观心照不及处,自己下手不得。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尘。从上佛祖心印秘诀,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来,持此咒心,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然佛则明言,祖师门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此须日有定课,久久纯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应耳。】

若是阿赖耶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这时,参话头不得力,观心又照不见,自己下不了手。就必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因为诸密咒,都是佛之金刚心印。我们持念咒心,就如同手执金刚宝杵,遇物则碎之如微尘。从前佛祖心印秘诀,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来,持此咒心,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然而佛则明言开示众生,祖师门下恐落常情,故对此秘而不言,非不用也。密持咒心必须每日有定课,久久纯熟,得力甚多,但是不可希求神应。

〔咒心〕诸咒中之精要者。在《楞严经》中,佛说楞严咒已,称之曰咒心。经云:“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觉。……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

 

【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证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将去,逼拶到水穷山尽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然后即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识,妄想情虑,皆镕成一味真心,此证悟也。】

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顿悟渐修),有先修后悟者(渐修顿悟),因此悟有解悟与证悟。若依佛祖言教而明心者,是解悟。解悟者,多落于知见,在一切境缘上,多不得力。这是因为心与境还是对峙状态,未能融会,因此对境遇缘即被牵缠,多所障碍,这是相似般若,而不是真参。若是证悟者,则是从自己心中,踏踏实实地(将观心工夫或者参禅工夫)做下去,逼拶到水穷山尽处,忽然一念(微细念)顿歇,彻底了悟自心,就如像十字街头遇见自己父亲一般,一眼就认出来,不会怀疑是不是。这种境界,如人饮水,冷热的状况只有自己知道,也没法告诉他人。这才是真参实悟。然后就以悟处来融会心与境,净除现业流识,将妄想情虑,全都镕成一味真心,这就是证悟。

这一段是说:禅宗修行有两条路子,顿悟渐修和渐修顿悟,其开悟(见性)之含义亦有所不同,顿悟渐修之悟是解悟,渐修顿悟之悟是证悟。《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若因悟而修者,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者,即是证悟。”

 

【此之证悟,亦有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识窠臼(kē jiù),顿翻无明窟穴,一超直入,更无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证者深。其余渐修,所证者浅。最怕得少为足,切忌堕在光影门头。何者?以八识根本未破,纵有作为,皆是识神边事。若以此为真,大似认贼为子。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于此一关,最要透过。】

此之证悟,也有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工夫(单单的的只在一念上做),打破八识窠臼,顿时掀翻无明窟穴,一超直入,更无剩法。这是上上利根之人,所证者深。其余之渐修,所证者浅。最怕的是得少为足,切忌堕在光影门头以为究竟而不更进。为什么呢?因为八识的根本无明未破,纵然有所作为,也都是识神(识心)这边的事。如果就以此为真,简直就像认贼为子。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生死之根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堕在光影门头这一关,千万要透过。

〔打破八识窠臼〕打破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缘境生心这个老套子——这是大澈大悟的境界。“窠臼”,现成格式、老套子。〔根本无明〕又名无始无明,即自性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认贼为子〕《圆觉经》云:“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识神〕识心。识心又名缘虑心——攀缘六尘而起之心。

 

【所言顿悟渐修者,乃先悟已彻,但有习气,未能顿净。就于一切境缘上,以所悟之理,起观照之力,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绵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更为得力。】

所言顿悟渐修者,乃是先已经彻悟,但是犹有习气,未能顿净。于是就在一切境缘上,以所悟之理,起观照之力,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这又全是以绵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来的,就更为得力。

〔本智〕即根本智,又名无分别智,是佛菩萨亲证真如契于诸法实相的真智。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凡是利根而信心勇猛的人,他们修行都肯下苦工夫,其事障易除,而理障难遣。此中病痛,下面略举一二。

〔事障、理障〕贪、瞋、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以此事本来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更无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实。盖由吾人知解习气未净,内熏般若。般若为习气所熏,起诸幻化,多生巧见,绵著其心,将谓玄妙,深入不舍。此正识神影明,分别妄见之根,亦名见刺。比前粗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细流注生灭,亦名智障,正是碍正知见者。若人认以为真,则起种种狂见。最在所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因为此事本来就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曾增一丝一毫),但不是旧时行履处(悟后眼光雪亮,不被见闻觉知瞒昧,故于境缘上对待处理不同旧时,不再著相)。”所以,更无玄妙。工夫若到家,自然平实。但是由于我们知解习气未净,内熏般若。般若为知解习气所熏,以识情抟量,就生起诸多幻化,而产生种种虚妄的玄妙见解,缠裹其心,却自以为玄妙,深入不舍。哪里知道这正是识神影明,分别妄见之根,又叫做见刺。它比以前的粗浮妄想不同,此乃是微细流注生灭,又叫做智障,正是障碍正知见者。若自己误认,以为是真实境界,则起种种狂妄之见。这是修行中最为忌讳的。

 

【第二、不得将心待悟。以吾人妙圆真心,本来绝待。向因妄想凝结,心、境、根、尘,对待角立,故起惑造业。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单单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与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将去。若工夫到处,自然得见本来面目,何须早计?若将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死根株。待至穷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绝待真心,将谓别有故耳。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厌,多成退堕。譬如寻物不见,便起休歇想耳。】

第二、不得将心待悟。因为我们的妙圆真心,本来绝待。向来因为妄想凝结,心与境、根与尘,相互对峙,故起惑造业。如今修行,就只在一念上做工夫。放下身、心、世界,单单提此一念(观心或参禅)向前,切莫管他悟还是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地做下去。若是工夫到家,自然得见本来面目,何须预先计度?若是将心待悟,即此待悟之心,便是生死根本。如此待到驴年马月,也不能悟。这是因为不了知绝待真心,还以为别有甚么的缘故。倘若待悟之心不除,则易生疲厌,多成退堕。譬如寻物寻不见,便起休歇想。

〔绝待〕绝诸对待。对待是双方对立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恶等等。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与绝对同义。

 

【第三、不得希求妙果。盖众生生死妄心,元是如来果体。今在迷中,将诸佛神通妙用,变作妄想情虑,分别知见;将真净法身,变作生死业质;将清净妙土,变作六尘境界。如今做工夫,若一念顿悟自心,则如大冶红罏,陶镕万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来果体;即此妄想情虑,元是神通妙用;换名不换体也。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门,则取舍情忘,欣厌心歇,步步华藏净土,心心弥勒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碍正知见。转求转远,求之力疲,则生厌倦矣。】

第三、不得希求妙果。因为众生之生死妄心,本来就是如来果体。(自性迷是众生,自性觉是佛。)如今自性在迷,就将诸佛之神通妙用,变作妄想情虑和分别知见;将真净法身,变作生死业质;将清净妙土,变作六尘境界。如今做工夫,若一念顿悟自心,则如造化之大红炉,陶镕万象。即此身心世界,本来就是如来果体;即此妄想情虑,本来就是神通妙用;换名不换体也。正如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门,则取舍之情忘,欣厌之心歇,步步是华藏净土,心心是弥勒下生(成佛)。若如先就安心欲求妙果,则此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障碍正知见。愈求妙果,离证道就愈远,求之不得而力疲,则生厌倦了。

〔大冶〕比喻造化。

 

【第四、不可自生疑虑。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绝见闻知觉。脱去故步,望前眇(古同“渺”)冥,无安身立命处。进无新证,退失故居。若前后筹虑,则生疑心。起无量思算,较计得失。或别生臆见,动发邪思,碍正知见。此须勘破,则决定直入,无复顾虑。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处,更加精采,则不退屈。不然,则堕忧愁魔矣。】

第四、不可自生疑虑。凡是做工夫,一旦放下身心,屏绝见闻知觉。既已离开了熟悉的旧路,在新路上向前望去,又陌生渺茫,没有个安身立命处。向前没有新证,后退又失掉故居。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前后筹划顾虑,则生疑心。于是起无量思算,计较得失。或者别生主观之见,动发邪思,障碍正知见。这一条必须勘破,而决定直入,不再有顾虑。一般来说,当工夫做到做不下去的时候,正是得力之处,应当更加抖擞精神继续做下去,如此则不会退屈。要不然,则堕忧愁魔矣。

〔精采〕神采;精神。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谓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顿歇,忽然身心脱空,便见大地无寸土,深至无极,则生大恐怖。于此若不勘破,则不敢向前。或以此豁达空,当作胜妙。若认此空,则起大邪见拨无因果,此中最险。】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当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顿歇,忽然身心脱空,便见大地无寸土,深至无极,则生大恐怖。对于这种情境若不勘破,则不敢向前。或者将此豁达空(一切都空),当作胜妙境界。若认此空为胜妙境界,则起大邪见,不再相信因果,这是最险的一关。

〔拨无因果〕否定因果。“拨”,废弃。《楞严经》云:“拨无因果,一向入空。”

 

【第六、决定信自心是佛。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元虚,则本有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遍,无欠无余。更莫将心向外驰求,若舍此心别求,则心中变起种种无量梦想境界。此正识神变现,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第六、决定相信自心是佛。然而佛没有别的佛,自心即是。因为佛之真法身,犹若虚空。如果证悟到妄想原是虚妄,则本有之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遍,无欠无余。更不要将心向外驰求,若是舍此心而另外别求,则心中会变现出种种无量梦想的境界。这正是识神变现的幻象,切不可作奇特想。要知道我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是起心动念,就背离了法体。

 

【第七、须知妄想元是虚妄。今之做工夫人,总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虚妄。将此妄想,误为真实,专只与作对头。如小儿戏灯影相似,转戏转没交涉,弄久则自生怕怖。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抛向一边。此如捕风捉影,终日与之打交滚,费尽力气,再无一念休歇时。缠绵日久,信心日疲。只说参禅无灵验,便生毁谤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堕之心,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无他,盖由不达常住真心,不生灭性,只将妄想认作实法耳。者里切须透过,若要透得此关,自有向上一路。】

第七、须知妄想原本虚妄。现在做工夫的修行人,都不知道自心妄想,原本虚妄。将此妄想,误以为真实,专门只与它作对头。这就如像小孩子玩灯影相似,愈玩愈不相干,玩得久了则自己都被灯影吓着了。(这是说:若将妄想误为真实,而与之作对,就像小孩子戏弄自己在墙上的影子相似,不但妄念没有息灭,反而愈弄愈怪,弄久了还以为是魔而生怕怖。)又有一等怕妄想的人,恨不得一把捉了,抛向一边。此如捕风捉影,终日与它打滚,费尽力气,再无一念休歇时。这样厮缠日久,信心会愈来愈疲惫。于是就说参禅无灵验,便生毁谤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堕之心,此乃初学之通病也。这没有其它缘故,都是由于没有了悟常住真心,是不生不灭,而将妄想认作实法。这里一定要透过,如果透得过这一关,自有向上一路。

 

【第八、只须离心意识参,离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处,不管是善是恶,当下撇过,切莫与之作对。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但将本参话头,著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佛皆挥。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如脱韝之鹰。二六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干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处也。】

第八、只须离心意识来参,离妄想境界而求。只要有一念生起,不管它是善还是恶,当下就撇过,切不要与之作对。真实相信自己心中,本无此事,只是将本参话头,用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恶念)来魔斩,佛(善念)来佛斩。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坚韧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迟疑。只要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这些妄想缠绕,如脱韝之鹰,自由飞翔。二六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被牵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此乃是初学第一步工夫得力处也。

〔心、意、识〕心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指第七识(末那识),识指其余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脱韝之鹰〕如解开脚扣而脱离皮制袖套之鹰,譬喻不再受拘束;韝gōu,古代射箭时戴的皮制袖套。

 

【已上数则,大似画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语耳。本非究竟,亦非实法。盖在路途边,出门一步,恐落差别岐径,枉费心力,虚丧光阴。必须要真正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所谓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其所行履,可以日劫相倍矣。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心方便,也须从者里透过始得。】

已上所言数则,简直就像画蛇添足,只不过是一时之方便语罢了。本非究竟,亦非实法。因为您已上路,唯恐您出门这一步走错,误入歧途,枉费心力,虚丧光阴,不得已讲了这一番话。修行,必须要走一条真正的成佛之路(一门超出之妙庄严路)。如果路子正确,方法也正确(行步平正,其疾如风),那么进展之疾速,就像原来须得一个大劫的时间,现在仅须一日就达到。总之,佛祖向上一路,并不是一定要走多远的路程,花多长的时间,才能够证果。这在初学起步时,也必须明白这个道理才行。

〔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楞严经》云:“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三昧),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楞严经》的全称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首楞严〕佛所得三昧之名。〔行履〕行走。〔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传心法要》云:“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七、西来心印

(《梦游集·示萧玄圃宗伯》)

 

【入道,先要了悟当人心体,本来光明广大,包含无外,弥满清净。圣凡不立,不为身心世界之所拘碍,此即向上一路,西来心印,唯此而已。】

入道,首先要了悟自己的心体,本来光明广大,包含无外,弥满清净。圣、凡不立,不为身、心、世界之所拘碍,这就是向上一路,达摩祖师西来之心印,唯此而已。

〔西来心印〕《祖庭事苑》云:“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印〕又称作“佛心印”。佛陀之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之真理,如世间之印信,故称为心印。

 

【既能悟彻此心,则于日用应缘,一切境界,如镜现像,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如此,则凡所施作,皆从真心实际中流出,一一皆真实不朽之事业。不但与日月争光也,较彼区区迷夫妄想,机械所为者,岂可同日而语耶?】

既能悟彻此心,那么在日用应缘中,一切境界,如镜现像,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如此,则凡所施作,皆从真心实际中流出,一一皆是真实不朽之事业。这不但与日月争光,比较那些区区迷惑妄想,而机械所为者,岂可同日而语呢?

 

【此段光明,人人具足,本无欠阙。但以我见坚固,凡有所作,必以为己功,执所见为必是,是非交错,终无一定之论。所以然者,以无廓然大公之心,而欲建千秋不朽之业,难矣。】

自己心体之光明,人人具足,本无欠阙(同“缺”)。但是因为我见坚固,凡有所作,必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且固执自己的见解一定是正确的,于是是非纠缠交错,终无定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廓然大公之心,而欲建千秋不朽之业,这是很难实现的。

八、渐修之法

(《梦游集·示萧玄圃宗伯》)

 

【吾人心体,本来圆满光明。即今不能顿悟,不得现前受用者,盖因无量劫来,贪瞋痴爱,种种烦恼,障蔽自心。故渐修之功,不可少耳。沩山云:学人有能一念顿悟自心,但将所悟的,净除现业流识,是名为修。不是此外,别有修也。】

我们的心体,本来圆满光明。之所以现今不能顿悟,不得现前受用者,是因为无量劫来,贪瞋痴爱,种种烦恼,障蔽自心。故渐修之功,不可少耳。沩山(沩仰宗初祖)云:学道人有能一念顿悟自心者,只要将所悟的,净除现业流识,这就叫做修。不是此外,别有修也。

 

【若学道人,但求顿悟便了,将谓无功可用,此则习气深潜,遇境窃发,久则流入魔界矣。然渐修之功,亦非有次第。但日用中,向未起心动念处立定脚根,返观内照。于一念起处,即追审此一念,从何处起?追到一念生处,本自无生,则一切妄想情虑,当下冰消矣。然所忌者,无勇猛力,不能把断咽喉,不觉相续,则流而不返也。】

如果学道人,只求得顿悟便以为大事已毕,不须再修,如此则无始劫来的习气深深地潜藏在阿赖耶识中,遇境即暗中发作,久而久之则流入魔界矣。所以,顿悟之后,必须渐修。然而做渐修功夫,也不是有一定的次第。只是日常间,向未起心动念处立定脚根,返观内照。每当念起,就立即追审这一念:从何处起?追到一念生处,本自无生,则一切妄想情虑,当下冰消矣。但是所忌(害怕)的是,没有勇猛力,不能够把断咽喉(要害,指一念起处),失去觉知而令妄念相续,则陷入妄想中不能自拔了。

〔魔界〕又云魔道。《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一念起处〕一念初起之时。

 

问:我也领会到憨山大师所讲的“返观内照”,是修行之妙法,但是尝试了许多许多次,始终下不了手。怎么办?

答:“如说修行”实修课程“觉知念佛”和“觉知禅”的“前行”阶段,是念佛、观心和参禅的共同基础。你先按“前行”部分来修,当“觉知心念”功夫已深,即可开始修此妙法。

问:“返观内照”一法,这里是用于顿悟之后的渐修。我还没有开悟,可否按此法来修?

答:可以。将此功夫做到一念顿歇,彻见本来面目,便是证悟。这便是渐修顿悟的路子。

九、空幻二字

(《梦游集·示周子寅》)

 

【来书请益,甚是真切。但足下于空幻二字,未得谛当,故于心境,不无其碍,所以工夫难做。今为足下说破,则了然无复疑虑矣。】

来书请益,甚是真切。但足下于空、幻二字的含义,还没有真正明白,故于心、境,不无其碍,所以工夫难做。今为足下说破,则清清楚楚,不再有疑虑了。

 

【所谓“空”非绝无之空,正若俗语谓“傍若无人”,岂傍真无人耶?第高举著眼中,不有其人耳。所谓“幻”者,非变怪之幻,乃有而不实之谓也。譬若市如弄筒子,撮出许多人物一般。然此筒中,本无所有,而忽然有之,虽有而非真实也。既非真实,即是本无,由本无故说空耳。故曰: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人既非真,岂不是空耶?佛说“空”字,乃破世人执著以为实有之谓,非绝无断灭之谓也。诚恐世人沦于断灭,复说“幻”字,以遣其断灭之见。是则一切身心诸法,因幻故空,由空故说如幻耳。】

所谓“空”并非绝无之空,正如像俗语所说“傍若无人”,哪里真的是傍边没有人呢?只不过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到别人而已。所谓“幻”者,也不是变幻莫测之幻,而是有而不实的意思。譬如街头上的弄筒子,里面突然出现许多人物一样。然而此筒中,本来没有,而忽然有了,虽然是有却并非真实的。既非真实,即是本无,所以是由本无而说是“空”。故曰:譬如幻化人,并非没有幻化人,而是说幻化人不是真人。人既非真,岂不是“空”吗?佛说“空”字,乃是为了要破除世人执著以为诸法实有,而不是说诸法绝无、断灭。却又恐怕世人以为“空”是“空无一物”的意思而沦于断灭,于是又说“幻”字,以排除其断灭之见。因此,一切身、心、诸法,因幻故说空,由空故说如幻耳。

〔弄筒子〕一木箱内放有轴卷的画片,箱上有一排小圆孔(三个孔或者四个孔),孔内有放大镜。顾客交钱后,都把眼睛凑近孔朝里看。于是箱子的主人就慢慢地转动箱侧的手柄,一幅幅画面就从观者眼前连续地过去。通常,画面是描述一个个的故事。〔佛说“空”字〕在佛法中,有相而无实体(如梦中事)者,称为“空”,也就是幻象。佛说‘空’字,乃破世人妄执诸法为实有之颠倒想。《持世经》中,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在描述事物的存在时,除了“有”、“无”之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幻象,如梦中事,有相而无实体,并非真实存在,就用“空”这个概念来描述。《维摩经·弟子品第三》云:“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这一句中,“诸法”是说相有,“究竟无所有”是说实无,相有而实无的这一情形(幻),称之为空。

 

【此二字相须而观,则顿见其妙。所言空,即幻有以观空,名曰真空。所谓有,乃本无之幻有,名曰妙有。由真空故,心非断灭;由妙有故,境是无生。境既无生,则心何取著?心既非断,则妄念何存?妄念不存,将何心而取境?境本是幻,将何境而牵心?斯但心不取境,而心非断灭;境不牵心,而境自如如。心、境如如,于何不乐?此所谓“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者。】

此空、幻二字应当对照来看,则顿见其妙。所言空,是就幻有之相以观其体本空(名曰“真空”)。所谓有,乃本无之幻有(名曰“妙有”)。由于真空之故,心非断灭;由于妙有之故,境是无生。境既无生,则心有何取著?心既不取著,则妄念何存?妄念不存,将以何心而取境?境本是幻,又将何境而牵心?心只是不取著境,而心非断灭;境不牵心,而境自如如。心、境如如,两不相扰,于何而不乐?此所谓“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者。

〔心、境如如〕“如如”一词,通常是形容不变不异。在这里“如如”是指心与境各行其是,不相干扰牵连。〔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这是毗舍浮佛(过去七佛之第三佛)传法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但只看破如幻不实,名曰若无。而灵心独照,妄心顿歇,名曰亦无耳。是所无者妄心耳,岂绝无真心哉!何以为妄心耶?境执著不化者是。何以为真心?不取身心境界之相,了了常知,灵然寂照者是。如此用心,有何挂碍?故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正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爱憎何由起?”】

在“前境若无心亦无”这一句中,看破了前境如幻不实,故名曰“若无”;而灵心独照,妄心顿歇了,故名曰“亦无”。所谓“无”是说无妄心,哪里是说连真心也没有了!什么是妄心呢?于境执著不化者是妄心。什么是真心呢?不取身、心、境界之相,了了常知,灵然寂照者是真心。如此用心(用真心),境有何挂碍?故《楞严经》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正是禅宗四祖道信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爱憎何由起?”

〔自心取自心〕《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斯则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物既不能碍人,人又何碍于物耶?世人所以不得自在者,唯其不达心境无生,如幻不实耳。若了达一念无生如幻,则一切苦乐忧患,得失爱憎,取舍情状,当下瓦解冰消矣。故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此所谓“一念顿到佛家”,非虚语也。】

这样一来,只要情不附物,物又怎么会碍人呢?物既不能碍人,人又何碍于物呢?世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就是由于不了达心和境都是无生(本来就没有),如幻不实。若是了达一念无生如幻,则一切苦乐忧患,得失爱憎,取舍情状,当下瓦解冰消矣。故《圆觉经》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此所谓“一念顿到佛家”,非虚语也。

 

【足下但观一切妄念起灭处,一切境界起灭处,无非是幻化不实,则心自然不奔境,境自然不牵心矣。往来应缘,则一念虚明,灵然独照,照见现前身心,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空中云,如野马阳焰。如此把定金刚眼睛,再莫动转,任他一切境界,触之即消。凭他甚么妄心,一觑便灭。如此用心,又有何妄心可以自扰?又有何妄境而可撄心者哉!】

足下只要观一切妄念起灭处,一切境界起灭处,无非是幻化不实,则心自然不奔境,境自然不牵心矣。往来应缘,则一念虚明,灵然独照,照见现前身、心,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空中云,如野马、阳焰。如此把定金刚眼睛,再莫动转,任他一切境界,触之即消。凭他甚么妄心,一觑便灭。如此用心,又有什么妄心可以自扰?又有什么妄境可以缠绕心呢!

〔野马〕全称“野马泉”。这是在沙漠或旷野中,当热气之游丝或尘埃现于远方时出现的一种幻象。当走近了,此幻象即消失。〔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

十、亲切勘破

(《梦游集·将之雷阳舟中示奇侍者》)

 

【佛祖教人于生死中,顿证无生法忍,且每怪其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此语如对市人说梦事,闻者非不明目张胆,但未证真耳。要之,所说非所闻,所闻非所见也。古人贵实证者,直欲于生死法中,亲切勘破而已,非别有奇特处也。尝见小儿怕鬼者,每于夜中行,恍然一物随之,大生惊怖。虽慈母善谕本无,亦未之信,必待其自信不疑而后止。苟自至不疑之地,纵假鬼怖之,将一笑而释矣。】

佛祖教人于生死之中,顿证无生法忍。而且每每叹息他们为什么于无生(本来未生)中,妄见生灭。这些话,听到的人未尝不感动激励,但他们自己并没有亲自证实,就如同对街上人说离奇的梦中事一样,都实在难以相信。总之,所说的“生而无生”的道理,并不是他们向来所听到过的;即便是所听到过的,也不是他们亲眼所见到过的。所以,难于真实相信。古人崇尚实证无生法者,就是要在生死法中,亲自真切地勘破而已,并非另有什么奇特处也。曾经看见怕鬼的小孩子,常常在夜间独行时,总觉得后面有什么东西跟着,非常惊吓。虽然慈母善于解释,告诉他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跟着,他也不会相信。必定要等到他自己证实,真实相信没有之后,才知道这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自己吓自己,他在夜间独行时,才不会觉得后面有什么东西跟着。如果他对“没有鬼跟着自己”这件事已经完全相信不疑,即便有人假扮鬼跟在后面来吓他,他也会一笑了之。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真智安住在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上。“不生不灭”是说:一切法如梦中事,本来未生,故亦不灭。《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余昔游塞上,同健儿乘马夜行。道傍一石,马忽见而大惊,几堕地。尔乃顿辔,奋力鞭策,绕石周行数十匝,仍引熟视良久,方纵逸而去,马自是遇物皆不惊。余因是知道,人游生死险道,历境验心,必如是而后已。是故,华严以善财表证。其所历百城,参多知识,至于刀山火聚,亦迟回待劝而后入。及入之,果得清凉大解脱门。此其策马绕石,令其熟视之谓耶?】

往昔我在边关游历时,同一健儿乘马夜行。路傍有一巨石,健儿的马忽然见到,以为是怪兽而大惊,几乎将他掀翻在地。于是他勒住马,然后奋力鞭策,使马围着巨石绕了几十圈,又停下来领着马让牠注目细看了许久,知道这没有什么可惊怕的,然后才放开缰绳,纵马奔驰而去。从此以后,这匹马不管遇见什么东西都不再惊吓。我因此而知道,人来往于生死险道,历境验心,也必须这样才行(策马绕石,令其熟视,直至不疑不惊而后已)。所以,《华严经》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来显明如何实证。善财童子经历百余城,参见了许多位善知识,当他参见胜热婆罗门,面对刀山火聚,也还是惊疑不已。经过再三劝勉,才敢进入。进入之后,果然得到清凉大解脱门(实证刀山火聚乃是幻象)。岂不就是“策马绕石,令其熟视”而亲切勘破吗?

〔塞〕边界上险要地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讲到,善财童子次第南游,参见五十三位善知识。〔刀山火聚〕这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九参,参见胜热婆罗门之事:善财童子参见胜热婆罗门时,见其四面火聚,中有刀山,高峻无极。胜热婆罗门登上这刀山,然后又投身入大火聚中。这时,善财童子向他顶礼,合掌而立,恭敬地说道:圣者!我已经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是不知道如何学菩萨行,如何修菩萨道,我听说圣者您善能诱诲,愿为我说。胜热婆罗门说道:善男子!现在你若能上此刀山,投身火聚,则诸菩萨行悉得清净。善财童子心生疑惑:投身进去,岂不就没命了吗?莫非是魔现菩萨相,诱我堕入恶道,障碍我修学?于是惊惧不已。这时候,有一万位大梵天王、一万位他化天王、一万位化乐天王、一万位兜率天王、一万位夜摩天王、一万位帝释(忉利天之主)、一万位龙王、一万位夜叉王、一万位乾闼婆王、一万位阿修罗王、一万位迦楼罗王、一万位紧那罗王,以及无量欲界诸天子,都相继出现,在虚空中唱言,叫善财童子不要疑虑,给他作证说胜热婆罗门是大善知识。经过诸天神依次劝勉,善财童子才生起信心。“尔时,善财童子,得闻如是种种说法,心大欢喜,踊跃无量。于婆罗门所,发起真实善知识想。头顶礼足,恭敬合掌,唱如是言:‘我于大圣善知识所,生不信心,而怀疑惑。唯愿圣者,容我悔过。’时,婆罗门即为善财而说偈曰:‘若有诸菩萨,顺善知识教,一切无疑惧,安住心不动。彼当决定得,诸佛自然智,降魔坐道场,广度无边众。’尔时,善财即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间,即得菩萨善住三昧;才触火焰,又得菩萨寂静乐神通三昧。”

 

【由是观之,佛祖殊无他长,盖能熟视世闲(间)相者耳。世人所惊怖者,非生死祸患乎?佛祖乃欲令人于中证无生忍,且又明言于无生中妄见生灭。噫!此果何谓哉?苟非熟视自到不疑之地,吾意虽慈尊善谕,殆亦难免惊怖也。】

由此观之,佛祖并没有什么别的长处,只是能够看清楚世间相是幻,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世人所惊怖的,无非就是生死祸患吧?佛祖就是要让人在生死祸患中实证无生法忍,并且又明言: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妄见生灭。噫!这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不是自己注目细看直到不疑的地步,我认为虽然有大慈大悲世尊的谆谆教导,一旦面临生死祸患,大概也难免惊怖啊!

 

【余比以宏法罹难,上干圣怒,如白日雷霆,闻者掩耳。自被逮以至出离,二百余日,备历苦事不可言。从始至终,自视一念欢喜心,竟未减于平昔,观者莫不惊异为非常。然而生死祸患,他人故为余惊矣;及视余不减欢喜心,乃又惊。余不惊其所惊,而人惊其所不惊,是或有道焉!】

我近来因为宏法而遭受到陷害,皇上震怒(大师因宏法遭谤,皇上震怒,被捕下狱,严刑逼供,生死未卜),如晴天霹雳,闻者掩耳。自从被逮捕直到流放离京,二百余日中,备历苦事,不可言喻。从始至终,自视一念欢喜心,竟然未减于往常,看到的人莫不大为吃惊。然而突如其来的生死祸患,他人因此为我而吃惊;及至看到我不减往常的欢喜心,就更为吃惊。我并不为人们吃惊的生死祸患而吃惊,而人们却为我不吃惊而吃惊,或许里面有一定的道理吧!

 

【奇侍者,不远三千里赴难,问余于幽狱。已而荷蒙圣恩,贬窜岭南。奇乃伴行舟中,遂书此为别。嗟乎!生死险道,正在所惊,其无闻我欢喜心如梦事耶?异时验子于寂灭场中,无以今日之言为梦语。】

奇侍者(姓奇的侍者),从三千里外赶来拯救我的危难,慰问我于大牢之中。不久,我荷蒙皇上圣恩,未判死刑而充军岭南。奇侍者于是沿途送我,直到去雷阳的船上。现在他要回去了,于是我就写下这一段话作为告别。嗟乎!生死之际,这正是人们所惊怖的啊!而听到我身受酷刑面对死亡时,欢喜心丝毫不减于往常,岂不像是在听人说离奇的梦中事吗?他日你在寂灭场中,自会验证到我所说的都是真实语,不会以为今天我所说的是梦话。

〔侍者〕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予以服侍者。〔寂灭场〕证得无生法忍的境界——妄穷真露,寂灭现前。

十一、真修实悟

(《梦游集·示妙湛座主》)

念念不放过,便是真修;念念透得过,便是实悟。

 

〔念念不放过〕每一个妄念,都不要让它滑过(不被它瞒昧)。〔念念透得过〕每一个妄念,都不要被它笼罩,不听随它调弄,不当作实事。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是知古人参求,只在生死路头讨端的、求究竟,非离此外,别于纸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当作奇特事也。】

从前古人出家,本是为了了脱生死这件大事。就是佛祖出世,也特地是为了开示此事(了脱生死)而已。并不是于了脱生死大事之外别有佛法,也不是于佛法之外别有什么了脱生死。(这是说:佛法就是要了脱生死,要了脱生死的才是佛法。这里的生死是指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轮回息”,是了脱分段生死。在这里,憨山大师特别强调了脱分段生死,因为这是修行人当务之急。)由此可知,古人参求只是要在生死关头找个究竟的出路,而不是离此之外,在纸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另有什么奇特之事。

〔生死大事〕了脱生死这件大事。这里的生死,是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端的〕底细,根由。〔十二教〕指一切经教。经教的内容总分为十二类,故叫做十二分教,亦称十二部经。

 

【所以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即为二乘,不悟即为凡夫。若悟而不存,证而无得,即为超圣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

所以达摩祖师从天竺(古印度)来,立定宗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修行只在于了悟自心,因为此心是一切圣凡和十法界依报正报之根本。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此心即为二乘,不悟此心即为凡夫。如果悟而不存于心,证而不以为有所得,即为超圣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

〔不立文字〕禅宗之悟道,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大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

 

【近代学人去圣逾远,不见古人真实行履,向日用现前境界,生死岸头,一一透过。即此日用,不离一法,不住一法,处处不轻放过,便是真切工夫。即此目前一切声色、逆顺、爱憎境界,一一透得过处,便是真实悟门。即此悟处,头头法法,便是真实佛法。非是听座主,撞钟击鼓登华座,开大口学野干鸣,侧耳低头闭目披衣时,方为佛法也。所以善财童子南历百城,参礼佛刹微尘数诸善知识,故得开悟尘尘刹刹诸解脱法门。】

近代学人离圣人遥远,没有见到古人的真实行持——向日常现前境界,生死岸头,一一透过。就是在日用中,不离(不躲避)一法,不住(不住著)一法,处处不轻易放过,这便是真切工夫。就此目前一切声色、逆顺、爱憎境界,一一透得过(不被迷惑、不为所转)处,便是真实悟门。就此悟处,每一物每一事,便是真实佛法。而不是听讲经说法者,撞钟击鼓登法座,开大口学野干鸣(妄说真理),侧耳、低头、闭目、披衣(座主接引点悟学人的动作)时,方为佛法也。所以善财童子南游,经历百余城,参礼了佛刹微尘数的善知识,在实践中,悟得尘尘刹刹诸解脱法门。

〔透得过〕不为尘境牵缠、操控。〔头头〕每一桩,每一件。〔座主〕讲经说法者。〔华座〕莲花座,这里是指讲经说法之法座。〔野干〕狐之一种。“野干鸣”是“狮子吼”之对称,用来比喻修行未臻成熟而妄说真理。〔佛刹微尘数〕形容数量极其众多。〔尘尘刹刹〕《华严经》中所说的境界:一一微尘之中皆现无数佛刹(佛国),而一一佛刹中又有无数微尘,一一微尘中又现无数佛刹,重重无尽。这里“尘尘刹刹”是用来形容数量极其众多。

 

【然法门固无论,即善知识,安得有刹尘之多多耶?殊不知“刹刹尘尘”者,乃吾人日用妄想念虑情尘也。苟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情根固结处,爱憎交错难解处,贪瞋痴慢种种习气难消磨处,就于根本痛处札(同“扎”)锥,一一勘破,一一透过。如此便是真实知识,当下即登无碍自在大解脱无上法门。舍此外,更有何知识可参?更有甚奇特法门可入耶?】

然而,法门姑且不说它们,就以善知识来说,怎么可能有佛刹微尘数那样多得不得了呢?殊不知所谓“刹刹尘尘”者,是指我们日常中的妄想、念虑、情尘也。如果能够于日常起心动念处,情根固结处,爱憎交错难解处,贪瞋痴慢种种习气难消磨处,就于根本痛处扎锥,一一勘破(如梦幻),一一透过(斩断妄想)。如此便是你的真实大善知识,当下你就得到无碍自在大解脱无上法门。舍此之外,哪还有什么善知识可参?哪还有什么奇特法门可入呢?

十二、就路还家

(《梦游集·示真遇禅人》)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参访知识。幻人以幻业迁讹至岭海,禅人因得来参。顷辞往普陀礼达观师,授以毗舍浮佛偈,复持来五羊。】

禅人真遇(这位禅人名叫真遇),生长于卢陵,弃妻、子而出家,乐于远游之行,立志要游遍天下名山,参礼诸善知识。幻人(憨山大师自称)由于幻业的迁流变化而被放逐到岭海,禅人因此得来参见。不久辞往普陀,参礼达观大师(即紫柏尊者,尊者常以毗舍浮佛偈教人),授以毗舍浮佛偈,又持着此偈来到五羊(广州)求教于我。

〔岭海〕指两广地区。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故名“岭海”。〔毗舍浮佛偈〕毗舍浮佛为过去七佛之第三佛。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这是说:身、心、世界皆幻。

 

【幻人于幻化场中,作如幻佛事,开诸幻众,说如幻法门。禅人作礼请益,幻人乃依如幻三昧,为说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而开示之曰:】

幻人(我——憨山大师)于幻化场中,作如幻之佛事,开示诸幻众,而说如幻之法门。禅人作礼求教,于是幻人依《圆觉经》中世尊所讲的如幻三昧,为他解说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而开示道:

 

【善哉!佛子,当善思惟。一切诸佛依幻力而示现,一切菩萨依幻力而修持,一切二乘依幻力而趣寂,一切外道依幻力而昏迷,一切众生依幻力而生死。若夫天宫净土依幻力而建立,琼林宝树依幻力而敷荣,铁床铜柱依幻力而施设,镬汤罏炭依幻力而沸腾,鳞甲羽毛依幻力而飞潜,蠢蠕蛸翘依幻力而动息,以极三世诸佛之所证,六代祖师之所传,总不出此幻网三昧。禅人安得而逃之耶?】

善哉!佛子,你要善自思惟。一切诸佛皆依幻力而示现,一切菩萨皆依幻力而修持,一切二乘皆依幻力而趣寂,一切外道皆依幻力而昏迷,一切众生皆依幻力而生死。至于天宫净土,皆依幻力而建立。琼林宝树皆依幻力而敷荣,铁床铜柱皆依幻力而施设,镬汤罏炭皆依幻力而沸腾,鳞甲羽毛皆依幻力而飞潜,蠢蠕蛸翘皆依幻力而动息,乃至于三世诸佛之所证,六代祖师之所传,都不出此幻网三昧。禅人你怎么能够在幻网之外呢?

在本书中,憨山大师常以诸法实相开示学人。所以,最好是在学完“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的“般若破妄”阶段中,《金刚经精解》、《心经精解》、《六祖坛经精解》、《佛藏经选注》和《真心直说精解》这五门课程之后再来阅读,就容易理解了。

 

【汝试谛思,何因而落生死?何因而入母胎?何因而汩没爱缠?何因而愿出沉沦?何因而发足超方?何因而参访知识?何因而履名山登福地?穿丛林,入保社,今年而南海,明年而五台,后年而峨眉,汝将遍历寰中,纵经尘劫,穷尽十方微尘国土,承事十方诸大知识,总皆不出幻化门头,非究竟真实处也。】

你认真地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会有生死?因何而入母胎?因何而沉溺在贪欲爱缠之中?因何而愿出轮回?因何而四处云游?因何而参访善知识?因何而履名山登福地?你穿丛林,过乡村,今年到南海,明年游五台,后年访峨眉,哪怕是你遍历天下,纵经尘点劫,穷尽十方微尘数的国土,承事十方诸大善知识,都超不出幻化门头,所以这不是究竟真实处也。

〔汩(gǔ)没〕埋没,沉溺。〔爱缠〕《瑜伽经》云:“于内于外所起贪欲,于爱行中,应知其相,是名爱缠杂染。”〔超方〕用“迹充率土,而趣超方内”之典故,意思是:足遍四海,心超尘世。《汾阳无德禅师语录》云:“若不进步,不可有自然释迦天然弥勒,所以发足超方,入圣阶梯。”〔保社〕旧时乡村的一种民间组织,因依保而立,故称保社。〔寰中〕宇内,天下。〔尘劫〕即“尘点劫”、“三千尘点劫”,意思是: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便下一点,墨完了,而所经过的世界又全部碎为微尘,再以每一微尘当作一劫来计算,这是时间非常久远的比喻。

 

【然虽如是,唤作迷头认影。不妨就路还家,苟能一步踏断幻结,则无边幻网,一时顿裂;无涯幻海,一时顿枯;无量幻业,一时顿消;无边幻行,一时顿得;无量幻生,一时顿度。此则是名以幻修幻,所谓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者也。其或未然,则纵经三生六十劫,以文殊为父,观音为母,普贤为师,而欲恃此亲因,以求出生死事,远之远矣!汝谛思惟,其无谓我为幻化人,非真实语也。参!参!】

虽然这样地劳苦奔波,心力交瘁,还是叫做“迷头认影,无状狂走”,非究竟真实处也。你应当就路还家(而非劳苦奔波去寻求善知识)才是,如果能够就路还家(在自己起心动念处做功夫)一步踏断幻结,则无边幻网,一时顿裂;无涯幻海,一时顿枯;无量幻业,一时顿消;无边幻行,一时顿得;无量幻生(幻化的众生),一时顿度。这就叫做以幻修幻。所谓“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者也。如果你不这样修(就路还家,踏断幻结),那么纵然经过三生六十劫,以文殊为父,观音为母,普贤为师,而欲意仗这一亲因,以求了生死,那是远之又远啊!你要认真思惟这些道理,切莫以为我是幻人,所说的就不是真实语也。参!参!

真遇禅人将自己的修证寄希望于善知识,于是不辞辛劳,云游四海,遍访名师。憨山大师就他持来请教的毗舍浮佛偈,以如幻三昧开示于他,要他就路还家(在自己起心动念处做功夫),踏断幻结。并特别点醒道:别说名师、大善知识,就是依仗文殊为父、观音为母、普贤为师之亲因,以求了脱生死,那都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自己在起心动念处做功夫,踏断幻结,才能够了脱生死。

〔迷头认影〕迷失自己的头而认取镜中影象。比喻迷失本性,不见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是用《楞严经·卷四》所载之譬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一日以镜照面,于镜中得见己头之眉目而喜,返观己头,却不见眉目,因生大瞋恨,以为魑魅所使,遂无状狂走。此系以自己之本头比喻真性,镜中之头比喻妄相。喜见镜中之头有眉目,比喻妄取幻境为真而坚执不舍;瞋责己头不见眉目,则比喻迷妄背真。《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云:“诸祖相继,至于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语言,岂不是先圣方便之道?自是当人不信,却自迷头认影,奔逐狂途,致使竛竮(líng píng,形影孤单),流浪生死。”憨山大师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是指出真遇禅人不在自己起心动念处做功夫,却心外求法,奔走四方之误。〔就路还家〕万松老人云:“若能就路还家,便得转身归父。不见道,一念回光便同本得。”〔幻结〕结,是系缚的意思,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众生的身心,使不能解脱,永沦生死,故称之为“结”。幻结,是说结是幻象。〔三生六十劫〕声闻乘修行证果的时间。最快者三生证得最高果位,最迟者六十劫证得最高果位。

十三、离欲妙行

(《梦游集·示如良禅人》)

 

【佛言:“剃除须发,而作沙弥,离欲寂静,最为第一。”是知欲乃生死路头第一大事也。故切呵之,戒之,离此便得安隐(同“稳”)快乐。众生所以沉沦苦海,不得速登彼岸者,独欲为过患耳。】

佛言:“剃除须发,而作沙弥,离欲寂静,最为第一。”由此可知,欲乃生死路头第一大事也。故佛切呵之,切戒之,离欲便得安稳快乐。众生之所以沉沦苦海,不得速登彼岸,全都是欲之过患啊!

 

【佛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且三界为一切众生所依止之宅,而以欲为基址。尘劳聒聒,皆此为喧闹耳。今欲一离依止,便无所谓破三毒、出三界、破魔网,尔时如来一大欢喜。是知五欲不离,三界难破,我如来悲愁可知,要求寂静解脱,难矣。】

佛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则苦无所依。而且三界为一切众生所依止之宅,而以欲为根基。之所以烦恼喧扰,不能够寂静,都是因为欲的缘故啊!若是一旦离掉欲,烦恼诸苦即无依止,便无所谓破三毒、出三界、破魔网,这时世尊大为欢喜。因此知道,五欲不离,三界难破,我佛之悲愁可知,而要求得寂静解脱,难矣!

〔基址〕基础,根基。〔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婉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身体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能够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

 

【如良少小出家,多方行脚。今遇老人,发菩提心,授沙弥戒。志修离欲行,此则愿出生死第一妙行也。第恐志不坚,行不力耳。佛言:“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当决定志,直至成佛而后已,此乃真志离欲行也。】

如良少小出家,多方行脚。今遇老人,发菩提心,授沙弥戒。立志修离欲行,此则愿出生死第一妙行也。但是恐怕他志不坚,行不力,所以作了以上开示。佛言:“久受勤苦,乃可得成。”所以应当立决定志,直至成佛而后已,这才是真正立志修离欲行也。

十四、忍辱为衣

(《梦游集·示法锦禅人》)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门。更为开导之曰:永嘉大师有言:‘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是知忍之一行,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

法锦自言瞋恚习气甚重,老人(憨山大师自称)因此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门。更为他开导说道,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由此可知“忍”之一行,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

〔忍辱〕忍受各种侮辱恼害而没有嗔恨之心。“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所以,忍辱至为重要。《维摩经·佛国品》云:“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

 

【故我师释迦老子,生生世世,为提婆达多之所谤害,至于今生出世。种种破法,无所不至,甚而杀害其命者非一。及法华会上为其授记作佛,且曰:我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胜妙功德,皆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之所成就。岂非以忍之一行,为成佛之要行耶?又云:昔我于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

故我世尊,生生世世,被提婆达多所谤害,而至于今生今世。提婆达多之种种破法,无所不至,甚而要杀害世尊性命也不止一次。及至法华会上,世尊为其授记作佛,并且说道:我之所以证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胜妙功德,都是由于提婆达多善知识的迫害所成就。这岂不是说明“忍”之一行,是成佛之要行吗?世尊又在《金刚经》中说道:往昔我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那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

〔提婆达多〕佛之堂弟,出家学神通,身具三十相,屡屡迫害佛陀。〔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世尊(我师)得见然灯佛授记成佛,皆因多劫曾为忍辱仙的磨炼。与世人完全相反,佛是以受辱为好事情,因为百炼方能成钢,忍辱方能磨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得见然灯佛〕世尊往昔为七地菩萨时,遇然灯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而登八地,然灯佛即为之授记云:往后九十一劫,名曰贤劫,汝当得佛,号释迦牟尼。〔授记〕佛对菩萨预先记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贤劫〕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的大劫,因在此大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

 

【由是观之,一切众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无上菩提,福慧庄严,皆以无我而至。以我与物敌,故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则众苦集;众苦集,而生死长矣!是皆从我之所致。甚矣,我之为害!譬如严城坚兵,岂易破哉!】

由此观之,一切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苦,都是因为有我而成立;无上菩提,福慧庄严,皆以无我而证得。以我为中心,则与其他人对立,于是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生。于是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则众苦集;众苦集,而生死轮回就没完没了!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个“我”所造成的。我之为害,是多么严重啊!但是要破我执,譬如是去攻打精锐重兵防守严密的城堡,岂是容易攻破的呢!

〔有我〕以色身(四大)为自身,以思想(六尘缘影)为自心。〔无我〕不是以色身(四大)为自身,以思想(六尘缘影)为自心;而是以法身为自身,灵知为自心。〔以我与物敌〕以我为中心,与他人相对立。这里的“物”,是指自己以外的人。

 

【老氏有言,曰:柔胜刚,弱胜强。此盖忍行之初地也。众生恃其我见,坚牢难破,所以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违不能安,一饥一寒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净,斯皆不知忍之之方,徒增我见之执耳!所以佛教诸弟子修和合行。又曰:苦法忍,苦法智。又曰:无生法忍,八地乃得。是知从生法忍忍至无生,则妙行圆,佛果成矣!忍之一行,岂浅浅哉!故曰:凡有所作,皆当忍之。】

老子《道德经》曰:“柔胜刚,弱胜强。”这是忍行的初步阶段。众生所持之我见,坚牢难破,所以一言之逆都不能受,一事之违都不能安,一饥一寒都不能耐,一念之欲都不能净,这都是不知道忍行的方法,只是不断地增强对我见的执著啊!所以佛教导诸弟子修和合行。又说道:“苦法忍,苦法智。”又说道:“无生法忍,八地菩萨才证得。”由此可知,从生法忍,一直忍而成就涅槃(无生),则妙行圆满,佛果成矣!“忍”之一行,哪里是微细之事啊!所以说:凡是有所作为,都要能够做到忍。

〔我见〕又名我执。妄执五蕴身心为自己。《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例如以东为西、以南为北等等),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违不能安,一饥一寒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净〕这是说不能忍者。忍,就是要做到:言逆能受,事违能安,饥寒能耐,欲起能净。〔和合〕和合有理和和事和。理和是证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证此共同选择的寂灭之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苦法忍〕于欲界诸苦,慧心安住于真如之理。〔苦法智〕缘观欲界之苦谛所得之无漏智。〔生法忍〕在无生法忍之前的种种忍,称为生法忍。

 

【是则,举心动念处以忍试之,举足动步处以忍先之,折旋动容处以忍持之,喜怒哀乐处以忍验之。如斯,则心有不敢妄动,身有不敢妄作,事有不敢妄为,情有不敢妄发。故老氏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即忍之异名。由“不敢,为天下先”,故忍为成佛第一行。】

因此,举心动念处,要以忍来检查;举足动步处,要以忍走在前面;待人接物处,要以忍来对待;喜怒哀乐处,要以忍来堪验。这样一来,则心不敢妄动,身不敢妄作,事不敢妄为,情不敢妄发。因此老子《道德经》说:“不敢率性(任性)而为,为天下之最上者。”“不敢”,即是忍之异名。由于不敢(忍)是为天下之最上者,故忍为成佛最首要之行(第一行)。

〔折旋〕举止。〔动容〕脸上出现表情。

 

【如此,则忍大而我小,故忍能衣被于我,亦能衣被于物,自利利他之德无出此者。故曰柔和忍辱衣,谓是故也。禅人求法语,故余题之曰:忍辱为衣。禅人勉而行之,其无以为口头话,且又无以此博饭具也。】

如此,则忍大而我小,故忍能像寒衣在严冬中一样地庇护我,也能够庇护其他人,自利且利他之德,没有超得过忍的。所以说,要以柔和忍辱为衣,就是这个道理啊!法锦禅人来求法语,因此我将这段开示题之曰:忍辱为衣。法锦啊,你要勉而行之!切莫以为这是老生常谈,又切莫以此作为博取名闻利养的器具,而是要躬身履行。

〔忍辱衣〕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衣。〔口头话〕常挂在嘴边的套话。〔博〕换取。〔无以此博饭具〕憨山大师在这里语重心长地告诫:参学明理,是要躬身实践,切莫自己不做,却以此教导他人而作为博取名闻利养的器具。《论语·宪问》曰:“古人之学为己,今人之学为人。”《论语注疏》曰:“古人之学,则履而行之,是为己也。今人之学,空能为人言说之,己不能行,是为人也。范晔云:‘为人者,冯誉以显物;为己者,因心以会道也。’”〔冯誉以显物〕凭誉以显于物(他人),即沽名钓誉的意思。“冯”,古同“凭”,凭借,依靠。“物”,自己以外的人。

十五、破梦出险

(《梦游集·示明哲禅人》)

 

【余被放之四年,己亥夏,讲《棱伽新疏》于五羊之青门旅泊庵。禅人不远数千里,参余于瘴乡。余视其谨悫,命典斋食,且将令知三德而调六和,摄一心而修万行也。禅人唯命是听,勤力半载余矣。适饮瘴烟,浸染成疾。自视四大不支,难堪众务。乃乞度岭北,寻乐地以休养。辞行,老人因而勉之曰:尔岂以苦乐为异地,死生有彼此哉?殊不知四大为假借,苦乐为幻场,死生为夜旦;亦不知心乃众恶之源,身为众苦之本也。】

我被流放的第四年,己亥年的夏天,正在五羊(广州)之青门旅泊庵讲《棱伽新疏》。明哲禅人不远数千里,来参礼我于瘴乡。我见他厚重朴实,就指派他负责斋食,并且开示他,让他明白负责斋食,具三德调六味,也是摄一心而修万行。禅人严遵我的教导,勤力工作已经有半年多了。恰因瘴气的缘故,浸染成疾。自认为色身不能够支持,难以担当众多的事务。于是请求去五岭以北,寻安乐之地以休养。他来辞行,我因此而劝勉他说:你怎么会以为苦地和乐地是不同的地方,而死与生有那个和这个的区别呢?却完全不知道这是假借四大以为身,苦地与乐地为幻现的舞台(幻场),死与生不过是幻场之夜晚与白天交替而行;也不知道心是众恶之源,而身为众苦之本也。

〔瘴乡〕南方有瘴气的地方。〔瘴气〕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简称瘴”,如“瘴疠”,“毒瘴”,“瘴雨蛮烟”。〔谨悫〕厚重朴实;“悫què”,读确。〔典〕主管。〔三德而调六和〕佛临涅槃时,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备办种种饮食,其食甘美,具有三德六味。至后世,成为寺院饭食时所念之供斋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三德:轻软、净洁、如法;六味:苦、酸、甘、辛、咸、淡。

 

【原自迷心为识,执妄为身,颠倒死生,出没苦道,曾不知几千万劫。譬如梦驰险道,怖畏张惶,求脱而不能,欲离而不得。忧愁悲楚,望救无门,疲顿精神,暂息无术。自谓终堕沉沦,尔乃甘心汩没矣。又安知极力而呼,猛然勃跳,而大觉之,则向之悲楚辛酸,皆成笑具。以今既觉,与向之求脱,何异天壤哉!】

众生原来是由于迷一心而为八识,妄执四大而为身,于是颠倒死生(以幻为真),出没苦道,已经不知道有几千万劫了。这种情形,就如像梦中奔驰于险道,恐怖慌张,想要摆脱而不能,想要离开而不得。忧愁悲楚,望救无门,只有拼命地逃跑,精疲力竭,想要喘息一下都没有办法。自以为没有活路了,于是只好认命了。又哪里知道你只要极力呼叫,猛然跳起,梦就醒了,向来在梦中的悲楚辛酸,都成了笑谈。以现今噩梦醒来的乐境,与自己在噩梦中逃跑的苦境相比较,真有天堂与地狱的不同啊!

〔尔乃〕于是。〔汩(gǔ)没〕沉没。

这一段是说:众生无始劫来,因迷惑颠倒而生死轮回,出没苦道。这就像做噩梦一样,以为这些惊恐和苦难是没有办法彻底解脱的,只好无可奈何地逃避,逃避不了只得忍受。却不知道,你只要大声呼叫,猛然一跳,梦就醒了,哪里还需要逃避和忍受呢?一旦梦醒,你才发现向来在梦中的惊恐、苦难和望救无门而甘心忍受,真是可笑。现在梦醒后心旷神怡的乐境,与向来在梦中拼命逃避、逃避不了只得忍受的苦境,真是天渊之别啊!

所以解脱之道,不是在轮回梦中东躲西逃,而是从迷梦中醒来!

 

【即尔而观,今之病苦呻吟,作去就求脱之想,正若梦中事耳。不能自呼而觉,余为大呼而汝犹不知。是薾然长夜,终无惺眼之时矣。柰何以幻妄而甘苦辛,认梦想而为真宅?今既遇呼而不觉,舍此而谁又呼之耶?嗟嗟!蒙冥颠倒长夜,欲求睹慧日之光,如今日之缘者,难之难矣!尔试思之,忽然猛省,回头转脑,生死情关,顿然迸裂,便是破梦宅出险道之时也。】

就你现在的打算来看,现今之病苦呻吟,作去就(“去”,离开此地瘴乡而度岭北;“就”,另寻乐地以休养)求脱(寻求脱离病痛的苦境)之想,正如梦中事。你自己不能够大声呼叫猛醒过来,而我大声呼喊要叫醒你,你也不知道。这样一来,只好在漫漫的长夜里疲困无奈地挣扎,终究没有睁眼醒来的时候了。为什么你要执幻境为真而甘心受其折磨,认梦宅为自己真正的家呢?现在既然遇到我大声呼叫你,你都还不觉醒,舍此之后谁又会大声呼喊来叫醒你呢?可叹啊!可叹啊!在这昏黑颠倒的漫漫长夜中,要想见到慧日之光,如同今日之机缘这样,难之又难啊!你仔细想想,若是忽然猛省,回头转脑,则生死情关,顿然迸裂,这便是破梦宅出险道之时也。

〔薾ěr〕疲困。〔柰何〕同“奈何”,这里的意思是:为什么。

十六、但净其心

(《梦游集·示舒中安禅人住山》)

 

【舒中禅人,将诛茆南岳,请益山居法要。老人因示之曰:夫道不在山,而居山必先见道。见山忘道,山即障根。见道忘山,触目随缘,无非是道。此古德名言,永嘉之谛训也。子今志欲居山,是见道而后居耶?是居之而后见道耶?若见道而后居,居则有住,住则道非真道。若欲居山而后见道,道本无住,住则道不在山也。子将以何为道,而又何所居也。】

舒中禅人,将于南岳结茅棚修道,请开示山居之法要。老人因此开示道:道不在山,而居山必须先要见道。见山而忘道,山即障道根源。见道而忘山,触目随缘处,无不是道。这是古德之名言,永嘉大师之谛训也。你现在打算居山,是见道后去居呢?还是居之而后见道呢?若是见道后而去居山,居则有住著,住著则道非真道。如果想居山而后见道,道本无住著,住著则道也不在山中。你将以何为道,而又何所居呢?

〔诛茆〕即诛茅,芟除茅草,引申为结庐安居修道。〔南岳〕亦作“南嶽”,五岳之一,即衡山,在湖南省中部。

 

【子徒以山为山,殊不知日用现前,身心境界皆山也。教云:生老病死,四山所逼。又云:五蕴山;又云:人我山;又云:涅槃山。然涅槃,心也;人我,境也;五蕴身心,乃生老病死之窟穴也。梵语涅槃,此云寂灭。幻妄身心境界,总属动乱,原其本致,则真妄不二,动静皆如。但以迷悟之分,故有圣凡之别。迷之则涅槃而成生死,悟之则生死而证涅槃。是知五蕴人我之山,元是涅槃安宅也。斯则一切圣凡出生入死,未尝不居此山,而子之寝处长夜于此久矣,夫何今欲居之耶?】

你独独以南岳为山,殊不知日用现前,身心境界全都是山。教中云:“生老病死,四山所逼。”又云:“五蕴山。”又云:“人我山。”又云:“涅槃山。”然而,涅槃,是心;人我,是境;五蕴身心,乃是生老病死之窟穴也。梵语“涅槃”,汉言寂灭。幻妄身心境界,总属动乱,推究其本源,则真妄不二,动静皆如。但是因为迷悟之分,故有圣凡之别。迷之则涅槃而成生死,悟之则生死而证涅槃。由此而知五蕴、人我之山,原本是涅槃之安宅也。因此,一切圣人凡夫出生入死,未尝不居此五蕴、人我之山,而你寝处轮回长夜中一直在住山,为什么还要去住山呢?

 

【若以欣厌取舍,为入道之资,是犹避溺而投火也。故曰:我欲逃之逃不得,大方之外皆充塞。又曰: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入道之要,唯在歇狂心,泯见闻,绝知解,忘能所,息是非,寂灭此心。政不在逃形山谷,饱食横眠,恣懒怠,长我慢,为道妙也。梵语头陀,此云抖擞,以其能抖擞客尘烦恼耳。但净其心,是诸佛道,子其勉之。】

如果以欣厌取舍之心,来作为入道之凭借,就如像避溺而投火也。故曰:“我欲逃之逃不得,大方之外皆充塞。”又曰:“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所以,入道之要,唯在歇狂心,泯见闻,绝知解,忘能所,息是非,寂灭此心。政(正)不在于将色身逃到山谷,饱食横眠,恣意懒怠,增长我慢,却还以为此乃道妙也。梵语“头陀”,汉言抖擞,是因为他能够振作精神去除客尘烦恼。但净其心,这就是佛道啊!愿你精勤行之。

〔我欲逃之逃不得,大方之外皆充塞〕“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所以入道之要,唯在歇狂心,而不在逃形山谷。若是狂心不歇,就是逃到大地之外,那里也是充塞着烦恼。宋·释重显《送善暹首座》诗云:“我恐逃之逃不得,大方(大地)无外皆充塞。茫茫扰扰知何极(没有穷尽),八面香风(奢靡淫逸的风气)惹衣裓(衣襟)。”〔大方〕古时认为天圆地方,故以“大方”指大地。

十七、但离心垢

(《梦游集·示刘存赤》)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

 

【顷予投老南岳。甲寅冬暮,茶陵刘季子,远来参叩。雪夜围炉,寒灯相照。因问子一向如何用心?对曰:昔蒙和尚开示,偈云:“莲华火里生,世人谓希有;不是火生莲,惟在心离垢。”每看此话,于末句颇得受用。老人深喜,因示之曰:子于心离垢一句得力,此语不虚,亦不易到。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

不久之前我告老来到南岳。甲寅年冬暮,茶陵的刘存赤,从远方来参叩。我俩雪夜围炉,寒灯相照。于是我问他:你一向如何用心?他回答说:“昔蒙和尚开示,偈云:‘莲华火里生,世人谓希有;不是火生莲,惟在心离垢。’每次读到此偈,于最后一句‘惟在心离垢’,颇得受用。”我听了非常欢喜,因此向他开示道:你于心离垢一句得力,此话实在,但也不容易做到。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

〔和尚〕吾师的意思,是僧徒对其亲教师的尊称。〔莲华火里生,世人谓希有;不是火生莲,惟在心离垢〕火中生出莲花,世人都认为非常稀有珍贵;然而最为稀有珍贵的不是火中生莲,而是心离幻垢。

 

【繇(古同“由”)是观之,众生与佛本来无二,所谓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但心净即佛,心垢即众生。生佛之办不远,只在心垢灭与不灭耳。以此心本来清净,但以贪、瞋、痴、慢、五欲、烦恼,种种业幻,垢浊障蔽,故名众生。此垢若净,即名为佛,岂假他力哉!】

由此观之,众生与佛本来无二,所谓心、佛、众生,这三者无有差别。只要心净,就是佛;心垢,则是众生。众生成佛的路途并不遥远,只在于心垢灭与不灭而已。因为此心本来清净,只不过由于贪、瞋、痴、慢、五欲等烦恼,种种幻业,垢浊障蔽,故名为众生。此垢若是除净,即名为佛,哪里是假借他力呢!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佛和众生,这三法从根本上来说无有差别。心净(心清净),此心即是佛;心垢(心染污),此心即是众生。〔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有六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瞋是瞋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憍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瞋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贪瞋痴慢疑称思惑,五不正见称为见惑。统称见思惑或者见思烦恼。〔十使〕又名十惑,或十根本烦恼,即:一、贪,贪爱五欲;二、瞋,瞋恚无忍;三、痴,愚痴无明;四、慢,憍慢自大;五、疑,狐疑不信;六、身见,执取五蕴根身;七、边见,执取常断二见;八、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九、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十、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前五者称为五钝使,后五者称为五利使,“使”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流落于生死。

 

【无柰一切众生,无始业障深厚,烦恼坚固,难得清净,必假磨炼之功,故有参禅念佛看话头种种方便,皆治心之药耳。譬如镜光本明,以垢故昏,必假磨炼之药。然药亦垢也,以取能去其垢,故镜明而药不存矣。又如真金在矿,沙石垢秽,必须烹炼之法,金精而无用其炼矣。众生心垢难离,必须工夫精勤调治,垢去心明,故说众生本来是佛,非一向在烦恼垢浊之中,妄自称为佛也。】

无奈一切众生,无始劫来业障深厚,烦恼坚固,难得清净,必须借助磨炼之功,故有参禅、念佛、看话头等种种方便,这都是治心之药耳。譬如镜光本明,因为有了污垢所以昏暗,必借助磨炼之药(古时铜镜以磨镜药打磨除垢)。然而药也是垢,只不过因为它能去垢所以才用它。因此,镜明则不用药了。又如真金在矿,必须将沙石垢秽除去,才能够得到纯金,所以必须使用烹炼之法。当纯金已经炼成,就不再使用烹炼之法了。由于众生心垢坚固难离,必须做工夫,精勤调治。待到垢去心明,工夫也就不必做了,于是就说众生本来是佛。并非一向在烦恼垢浊之中,而妄自称为佛也。

 

【参禅看话头一路,最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者稀。一以根钝,又无古人死心;一以无真善知识决择,多落邪见。是故念佛参禅兼修之行,极为稳当法门。若以念佛一声,蕴在胸中,念念追求审实起处落处,定要见个的当下落。久久忽然垢净明现,心地开通。此与看公案话头无异,是须着力挨排始得。若以妄想浮沉,悠悠度日,把作不吃紧勾当,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若以悠悠任妄想为受用,此则自误,不但一生,即从今已去,乃至穷劫,无有不误之时也。】

参禅看话头这条路,最是明心(去除心垢)之切要,但近代下得了手的人就很少。一方面是因为根钝,又不像古人那样死心塌地做工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真善知识正确指导,多落邪见。所以,念佛参禅兼修之行(参究念佛),是极为稳妥的法门。其方法是:念一声佛,蕴在胸中,追求审实佛号的起处和落处,念念如此,定要见个确切的下落。久而久之,忽然垢净明现,心地开通。这与禅宗看公案话头无异,必须尽力绵密地精进用功才行。若以妄想浮沉,悠悠度日,把这体究念佛当做不要紧的事,那么一辈子也得不到受用。若以悠悠任随妄想为受用,此则自误,不但误了今生,从今以后,乃至穷劫,没有不误之时也。

〔此与看公案话头无异〕这与禅宗看公案话头无异。在《梦游集·示昭凡庸禅人》中,憨山大师云:“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如永明教人,审实念佛的是谁。即此一无字、谁字,便是断生死命根之利剑也。然此参究审实,只是觑此无字、谁字,起从何处起,落向何处去。只看者(这)一念起落处,要见起灭根源。若参到极则处,将一念生灭妄想迸断,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详见《参究念佛》)〔挨排〕紧密排列。这里是指绵密精进地做功夫。

 

【子向于念佛法门有缘,试着实究审。果在烦恼垢浊之中,一声佛号如水清珠,以此受用;但非彻底穷源耳。经云:如澄浊水,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子只将此佛语默默自验,万无一失。若得到真离垢处,如经云:明相精纯,不为客尘烦恼留碍。如此,不惟弥陀接引,即十方诸佛,亦皆同声称赞矣!】

你一向与念佛法门有缘,你就用这着实究审的方法来念。工夫深了,在烦恼垢浊之中,一声佛号即如水清珠,佛号一举,妄念全消。如此颇得受用,但非彻底穷源耳。经云:“如澄浊水,沙土自沈(同“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你只将这一段佛语,默默自验,万无一失。若得到真离垢处,如经云:“明相精纯,不为客尘烦恼留碍。”到了这一境界,不仅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就是十方诸佛,也都同声称赞啊!

〔水清珠〕《中峰三时系念》云:“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则浊水亦随之而澄湛。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

 

【幸与子穷年雪夜,此段泠淡家风,世所希有。苟不负此嘉会,但从此去,念念不离,泠淡中便是离垢一条径路。步步著力,必有到家真解脱时也。】

很高兴与你在这年终雪夜,有此一段家风,这是世间所希有的。若要不辜负这一美好的聚会,从此以后,你就要念念不离,着实究审,中便是离除心垢的一条捷径。工夫步步著力,必有到家真解脱之时也。

〔泠líng〕清凉。〔泠〕清凉恬淡。

十八、慧日除罪

(《梦游集·示董智光》)

 

妄想乃诸业之因,不被妄想所驱使,则无造业之因。若能于妄想起处一念斩断,则旧积业根当下消除。

 

【董生斯张,生长富贵之室,早发求出生死之心,盖夙习般若胜缘内薰之力也。先参云栖大师,授净土法门。顷参老人于双径,愿受优婆塞戒。且自发露罪业深重,愿求出苦之要,用何修习以灭罪愆。老人因示之曰:】

董斯张,生长于富贵之家,早就发心要了脱生死,这是过去生中修习般若胜缘内薰之力也。先参莲池大师,传授净土法门。不久又来参礼我于双径,愿受优婆塞戒。并且发露自己罪业深重,愿求出苦之要方:怎样修习以灭除罪愆?因此我开示道:

〔优婆塞戒〕“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塞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

 

【学人即知罪根深重。古德教人:“随时消旧业,切莫造新殃。”佛为业重众生,开忏悔一门,最是出苦方便,偈曰:“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为正行,此外皆助方便也。】

你既然知道自己罪根深重,须当遵循古德教导:“随时消旧业,切莫造新殃。”佛为业重之众生,所开示的忏悔一门,最是出苦之方便,偈曰:“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这是正行,此外都是助行。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就如同太阳消融霜露,念实相(慧日)就能够消除众罪。《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业障海〕如大海一般深广的业障。〔端坐念实相〕后文云:“无物之心,是为实相。”〔无物之心〕心中对事对物没有念想,故一念不生之心,即是无物之心。


【众生自性与佛平等,本来无染,亦无生死去来之相。但以最初不觉,迷本自性,故号无明。因无明故,起诸妄想,种种颠倒,造种种业,妄取三界生死之苦。是皆无明,不了自心,随妄想转。如人熟睡,作诸恶梦,种种境界,种种怖畏,众苦难堪。及至醒来,求梦中事了不可得。是故众生堕在无明梦中,随妄想颠倒,造种种业,自取诸苦。醒眼看来,诸颠倒状岂可得耶?】

众生之自性与佛平等,本来没有污染,也没有生死去来之相。但是由于最初不觉,迷本自性(入无明梦),这就是无明。因为无明的缘故,起一切妄想,于是种种颠倒,而造种种业,妄取三界生死之苦。这都是无明,不了悟自心,而随妄想牵转。如人在熟睡中,作诸恶梦,种种境界,种种怖畏,痛苦不堪。待到醒来,求梦中事了不可得。众生也是这样,堕在无明梦中,随妄想颠倒,造种种业,自取诸苦。醒眼看来,这种种颠倒状哪里还有呢?


【即今现在无明梦中,如何能得消旧业?须是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的信自心本来清净,不被妄想颠倒所使,则诸业无因,以妄想乃诸业之因也。此何以故?由无始来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种种业。业习内积八识田中,以无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恶种发现业芽,是为罪根,一切恶业从此而生。】

那么,现今已在无明梦中,如何能够消除旧业呢?就必须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确信自心本来清净,不被妄想颠倒所驱使,这样便无造业之因,因为妄想乃是诸业之因。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无始劫来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种种业。这些业习累积在阿赖耶识(八识)中,又以无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恶种生发出业芽,这就是罪根,一切恶业都从此而生。


【今欲旧业消除,先要发起大智慧光,照破无明,不许妄想萌芽,潜滋暗长。若能于妄想起处一念斩断,则旧积业根当下消除。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照稍迟,则被他转矣。若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念念觉察,念念消灭,此所谓“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以无明黑暗,唯智慧能破,是谓智慧能消除也。】

如今欲消除旧业,首先要发起大智慧光,照破无明,不许妄想萌芽,潜滋暗长。若能于妄想起处一念斩断(凛然一觉),则往昔累积的业根当下消除。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照稍迟,则被它(妄想)转矣。若能于日常起心动念处,念念觉察,念念消灭,这就是“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因为无明黑暗,唯有智慧能破,这就是智慧能消除众罪也。

 

【若昼夜不舍,勤勤观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处,穷究了无生起之相。看来看去,毕竟不可得。久久纯熟,则自心清净无物,无物之心是为实相。若常观此心,又何妄想可容、积业可寄耶?如此用心,是名观照三昧。】

你要昼夜不舍,勤勤观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处,穷究了无生起之相。看来看去,妄想毕竟了不可得。久久纯熟,则自心清净无物,无物之心是为实相。如果常观此清净之心,又有什么妄想可容,什么积业可寄存呢?如此用心,名叫观照三昧。

〔若昼夜不舍,勤勤观察〕这里的“若”是你、汝的意思。例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此句出自柳宗元之《捕蛇者说》,译文:更换你捕捉毒蛇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你认为怎么样?)〔无物之心〕一念不生之心。

 

【若自心烦恼粗重,无明障处不自觉知。如此则古德有教学人参究,即将念佛审实公案,正当著力。提起一声佛号,横在胸中,即便审究这念佛的毕竟是谁?如是随提随审,并不放空。将此疑团,横在胸中,如己命根,更不放舍。一切动静闲忙去来坐立,唯此一事,更无余事。如此用心,才见妄想起时,就将此话头一拶,则当下粉碎,一切妄想,自然扫踪灭迹矣。以此话头,如日轮当空,无幽不照。只恐心力懈怠,不肯着实提撕,故不能敌妄想耳。若敌得,妄想消处,便是旧业消灭时也。舍此一著,便向心外别求,则诸佛出世,亦无忏悔处。此在自力,非他力可代也。】

若是自心烦恼粗重,无明障处(妄念起时)自己不能够觉知到。要是属于这种情况,则古德有教学人参究的法门,就是将念佛审实公案(念佛是谁),来截断妄想。方法是:提起一声佛号,横在胸中,随即审究这念佛的毕竟是谁?如是随提随审,并不放空。将此疑团,横在胸中,如自己命根,更不放舍。一切动静闲忙、去来坐立,仅此一事,更没有其它的事。要如此用心,才见妄想起时,就将此话头一拶,则妄想当下粉碎。这样来参究,一切妄想自然扫踪灭迹矣。因为,这个话头,如日轮当空,无幽不照。只恐怕自己心力懈怠,不肯著实提撕,因此就不能够敌住妄想。若是敌得住,妄想消处,便是旧业消灭之时也。舍此一著,便是向心外别求,那么诸佛全都出世,也没有忏悔处。此事全要自己着力,非他力可代也。

 

【若恶习强胜力不能敌者,在昔佛有明诲,若修行人,习气不除,应当一心诵我无为心佛所说心咒,此实格外方便也。以各人藏识潜流,习气深厚,智力不到。不到之地,必须仗佛心印以密破之。譬如难破之贼,必请上方之剑。此须早晚二时,自取方便,唯以参究工夫,为第一义耳。】

若是恶习强胜,参究也敌不住妄想,那么在往昔,佛就有明诲:“若修行人,习气难于拔除,应当一心诵我无为心佛所说心咒。”这实在是格外的方便也。因为各人藏识潜流,习气深厚,智力到达不了。不到之处,必须仗佛心印以密破之。譬如对于难破之贼,必须请上方宝剑。这必须早晚二时,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时间,定课持诵。总之,要以参究工夫为主。

〔心咒〕为陀罗尼之总称。陀罗尼为如来心中最胜之法,故称心咒。《楞严经》中,佛言: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此心咒即是:“摩诃萨怛多,般怛啰。”〔上方宝剑〕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宝剑,表示授于全权,可以先斩后奏。

 

【老人以此指示,大似与盲人拄杖子,其实行在己躬,非师友可代也。以居士志归法门,故名之曰福觉,要以觉照为行本也。字之曰智光,非智慧光,又何以破痴暗耶?但须觉照不昧,智光现前,便是了业障出生死之时节也。】

我这番指示,就像给瞎子一根盲杖,其实际履行,全在自己,非师友可以代替也。因为你立志修行,所以给你取名叫福觉,意思是要以觉照为修行之本也。表字叫智光,因为若非智慧光,又怎么可以破除痴暗呢?只要做到觉照不昧,智光现前,便是了业障出生死之时节也。

〔己躬〕亲自为之。〔字〕表字,人的别名,以表取名的意义或品性德行。例如:姓刘,名备,字玄德。在使用上,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十九、般若之法

(《梦游集·示邓司直》)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自性。此体本来无染,故曰清净。本来不昧,故曰光明。本来广大包容,故曰虚空。本来无妄,故曰一真。本来不动不变,故曰真如,又曰如如。本来圆满,无所不照,故曰圆觉。本来寂灭,故曰涅槃。】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定以般若为本。般若是梵语,华言智慧。因为这智慧,乃是我们本有之佛性,又名自心,又名自性。此心体本来无染,故曰清净。本来不昧,故曰光明。本来广大包容,故曰虚空。本来无妄,故曰一真。本来不动不变,故曰真如,又曰如如。本来圆满,无所不照,故曰圆觉。本来寂灭,故曰涅槃。

 

【此在诸佛圆证,故称为大觉,又曰菩提;诸佛用之,故为神通妙用。菩萨修之,名为妙行。二乘得之,名为解脱。凡夫迷之,则为妄想业识。发而用之,则为贪瞋痴爱骄谄欺诈。造之为业,则为淫为杀为盗为妄。所取之果,则为刀为锯为铁为磨,乃至镬汤罏炭种种苦具,皆从此心之所变现。】

此心体,诸佛已经圆证,故称为大觉,又名菩提;诸佛用之,故为神通妙用。此心体,菩萨修之,名为妙行;二乘证得,名为解脱。此心体,凡夫迷之,则为妄想业识。发而用之,则为贪瞋痴爱、骄谄欺诈。造之为业,则为淫为杀、为盗为妄。所取之果,则为刀为锯、为铁为磨,乃至镬汤罏炭等种种地狱刑具,皆从此心体之所变现。

〔苦具〕地狱所用之刑具。〔皆从此心之所变现〕都是由于此心知见立知而入无明梦所现之梦境。《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正若醒人无事,种种乐境,皆在目前。少时昏睡沉着,忽然梦在地狱,种种苦具事,一时备受辛酸楚毒,难堪难忍。正当求救而不可得时,堂前坐客,喧哗未息。随有惊觉,呻吟而起。视其欢娱之境,居然在目,而酒尚温,肴尚热也。枕席之地未离,苦乐之境顿别。要之,乐向外来,苦从中出。由是观之,天堂地狱之说,宛然出现于自心,又岂为幻怪哉!是皆迷自心之所至耳。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又曰: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

正如像清醒的人,悠游自在,种种乐境,都在目前。一会儿昏睡入梦,忽然梦在地狱,种种苦刑,一时全都受尽,辛酸楚毒,难堪难忍。正当求救而不可得的时候,堂前宾客,还在谈笑风生。忽然惊觉,呻吟而起。视其欢娱之境,居然在目,而酒尚温,肴尚热也。未离枕席,而苦乐之境完全不一样。总之,乐向外来,苦从中出。由此观之,说天堂地狱,宛然出现于自心,又有什么难解呢!这都是迷了自心所造成的。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又曰:“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

〔自心取自心〕《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憨山大师云:“何以为妄心耶?境执著不化者是。何以为真心?不取身心境界之相,了了常知,灵然寂照者是。如此用心,有何挂碍?故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正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爱憎何由起?’”(《梦游集·示周子寅》)〔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究竟生在十法界中之哪一法界,以及所受之正报与依报,这全都是自心念念所作之业而造就。所以,自心念念所作之业是,而生于哪一法界,以及受什么样的正报和依报是。“唯是一心作”之“作”,是造作业因。憨山大师在(《梦游集·示徐清之》)开示道:“佛说:“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言三界上者,乃出世四圣,谓佛、菩萨、声闻、缘觉也。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谓天、人、修罗三善道,及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也。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则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由因缘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了无一法当情,生佛平等,即为成佛之因。”

 

【以此观之,岂独佛法说一心。从上圣贤,乃至一切九流异术,极而言之。至于有情无情,无不从此一心之所建立,但有大小多寡善恶邪正明昧之不同,所用之各异耳。故曰: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鳞甲羽毛,普现色身三昧。此皆般若之真光,吾人自心之影事也。吾人本有之心体,本来广大包容,清净光明之若此。目前交错杂沓,陈列于四围者,种种境界色相,又皆吾心所现之若彼。吾人有此而不知固可哀矣。】

以此观之,并非只有佛法说一心。上自圣贤,下至一切九流异术,都在极力宣说。至于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无不从此一心之所建立,但是有大小、多寡、善恶、邪正、明昧之不同,这是由于心体之用各个不同。因此说:“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鳞甲羽毛(鱼鳖鸟兽),普现色身三昧。”这都是般若之真光,我们自心之幻影也。我们本有之心体,本来广大包容,是如此的清净光明。而目前交错杂沓,陈列于四围者,种种境界色相,又都是我心显现成那个样子。我们有此无所不能的心体而不自知,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九流〕先秦到汉初,有法、名、墨、儒、道、阴阳、纵横、杂、农九种学术流派,后来泛指各种流派。〔异术〕指不同的学说。

 

【而且误取自心,以为贪爱之乐地。目悦之于美色,耳悦之于淫声,鼻悦之香,舌悦之味,身悦之触,心悦之法,又皆自心所出。又取之而为欢为乐,为贪瞋痴,为淫杀盗妄,而造作种种幻业,又招未来三途之剧苦。如人梦游而不觉,可不大哀欤!】

我们不仅不知自有的心体,而且又妄取自己心中的幻影,作为贪爱之乐地。目悦色尘、耳悦声尘、鼻悦香尘、舌悦味尘、身悦触尘、心悦法尘,喜悦所有这些自心所现的幻象。并且攫取它们而为欢为乐,为贪瞋痴,为淫杀盗妄,而造作种种幻业,又感招未来三恶道之剧苦。就如像人迷在梦中而不觉醒,真是可悲之至啊!

〔欤〕表感叹语气。

 

【以其此心与诸佛同体无二,历代祖师悟明而不异者,独吾人具足而不知如幻。子逃逝而忘归,父母思而搜讨之。所以释迦出世,达磨西来,乃至曹溪所说三十余年,诸方流衍千七百则指示于人者,尽此事也,岂独老卢。即老人今日为司直所说者,亦此事也。司直与诸现前共闻见者,亦此事也。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知此一事外,皆成魔说,为戏论耳。是则诸佛全证若不出世,则辜负众生。诸祖悟之而不说法,则辜负诸佛。凡有闻者,而不信不解不受不行,则辜负自己。负众生者慢,负诸佛者堕,负自己者痴。斯则佛祖可负,而自己不可负,以其本有而不求,具足而不善用,譬如持珠作丐,可不谓之大哀欤!】

众生之心体与诸佛之心体没有两样,历代祖师已经证悟了这一点,只有我们虽然具足而不知自己迷在幻象中。就像孩子逃逝而忘归,而父母四处寻找一样。所以释迦牟尼佛出世,达摩祖师西来,乃至曹溪六祖说法三十余年,各地方流传千七百则公案指示于人者,都是像父母在找回自己的孩子,而不仅只是六祖惠能(老卢)。就如我今日为你所说的,也是此事(要你回家)也。你与诸现前共闻见者,也是此事也。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由此可知,除了此事之外,都是魔说,都是戏论。因此,诸佛圆满证得此心体若不出世,则辜负了众生。诸祖证悟此心体而不说法,则辜负了诸佛。凡有闻者,而不信不解、不受不行,则辜负了自己。辜负众生者是我慢,辜负诸佛者是退堕,辜负自己者是愚痴。此则诸佛、诸祖可辜负,而不可辜负自己,因为放着自己本有无所不能的心体而不求,具足万能万德而不善用,这就像身怀如意宝珠却去讨口,真是可悲之至啊!

 

【司直今者,身婴尘海,心堕迷途。忽然猛省,回头寻求此事,是犹持珠之子,耻与丐者为伍,心心向人求自足之方。老人顿以此法直指向渠,俨若指示衣底神珠,原是司直固有,亦非老人把似,以当人情世态也。】

司直你现在身缠尘海,心堕迷途。忽然猛省,回头寻求此事,也就是像身怀如意宝珠的人,耻与乞丐为伍,心心向人求教自足之方。我立即以此般若之法直指心体,就好像指示衣底神珠,原是你本来就有的,并不是我拿来当人情。

〔渠〕他,这里是指本有的心体。〔衣底神珠〕一人衣里系有无价宝珠而不自知,于是游走四方,过着艰难贫困的生活。事见《法华经·譬喻品第三》。

 

【然此如意宝珠,随求而应,种种事业受用境界,无不取足。至若求其随应之方,又在司直自心善巧精勤,尅(同“克”)苦之力耳。若果能自肯,极力自求,一旦豁然了悟,则将山河大地鳞介羽毛,与夫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及尧舜周孔事业,一口吸尽,不假他力。否则依然一梦想颠倒众生耳,又何以称为大丈夫哉!】

然而这如意宝珠,是随求而应,种种事业受用境界,无不具足。至于如何求得其随应之方,又在于你自心善巧精勤,克苦(刻苦)之力了。如果真自己能够下定决心,极力追求,一旦豁然了悟,则将山河大地、鳞介羽毛,以及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和尧舜周孔事业,一口吸尽,不假他力。否则依然是一个梦想颠倒的众生耳,又何以称为大丈夫呢!

〔尅(同“克”)苦〕刻苦。“尅”同“克”,“克苦”同“刻苦”。〔一口吸尽〕这是彻悟之境界。永嘉大师《证道歌》:“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传灯录》载:“襄州庞居士蕴参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则与汝道。’居士言下顿悟。”

 

【司直,司直,宁可上负佛祖,下负老人,万万不可自负、负君、负亲也。老人今日所说般若,皆从上佛祖心地法门,即与六祖大师最初所说,不差一字。第最初闻者,唯尔一人。既以一人而当昔日千二百众,老人欢喜不禁,故亦为说般若之法。如吾佛祖所云:如为一人,众多亦然。邓生持此自利利他,未必不为广长舌也。】

司直啊,司直,宁可上负佛祖,下负老人,万万不可自负、负君、负亲也。老人今日所说般若,都是佛祖从前所传的心地法门,与六祖大师最初所说,不差一字。但最先听到我讲此般若之法的,唯有你一人。既然能以一人而当昔日一千二百人的听众,老人欢喜不禁,因此也为你说般若之法。如我世尊所云:“如为一人,众多亦然。”你持此讲话以自利利他,未必不为广长舌也。

〔千二百众〕佛说法时的常随众一千二百人。〔广长舌〕佛三十二相之一,佛舌广长,而且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这里是喻指善能演说佛法。

二十、断生死根

(《梦游集·示冯延龄》)

 

【学人向道,第一要怕生死,次要知生死根。生死根者,即日用现前种种憎爱、取舍、我慢、贪瞋痴业是。既此是生死苦根,发心要断,更无他术,只是起时就照见,定不容他起。当不起处,则当处消灭,消灭时更不相续。如此用心,念念不放过,心心不昧。其知自灵,知若灵,则触境境不牵心,观心心不附境,心境不到,则生死无容寄矣。如此用心,不必别求玄妙!】

学人决志修道,第一、要怕生死;其次,要知生死根。生死根者,即日用现前所造种种憎爱、取舍、我慢、贪瞋痴业是也。既然这是生死苦根,发心要断,更没有其它方法,只是起时就照见,一定不容它起。当其不起,则当处消灭,消灭后更不许相续。如此用心,念念不放过,心心不昧。你要知道自性(自灵)才是自己,如果知道自性是自己,则触境境不牵心,观心心不附境,心与境搅不到一起,则生死无处可寄矣。如此用心,不必别求玄妙!

〔不昧〕不糊涂。〔其知自灵〕你要知道自己的自性(自灵)。“其”在这里表示祈使。众生之所以生死轮回,是由于妄执五蕴四相为我,故造种种憎爱、取舍、我慢、贪瞋痴业。《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如果识破五蕴身心不是自己,而自性才是自己,则种种憎爱、取舍、我慢、贪瞋痴无从而起。〔知若灵〕知汝灵。这里“若”,意思是:你,汝。例如:若辈。〔五蕴〕色受想行识。

问:上文说“你要知道自性才是自己”,这个“你”是谁?

答:这个“你”是自性。无始劫来,自性迷,妄执五蕴身心为自己,于是造种种憎爱、取舍、我慢、贪瞋痴业,而经受生死轮回,被囚禁在三界牢狱之中。现在自性要了断生死轮回,从三界中解脱出来,就不可再站在五蕴身心的立场上来想、来行,而要站在自性解脱的立场上来想、来行。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等四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二十一、事不碍道

(《梦游集·示朱素臣》)

 

【士人学道,多以读书为妨碍。老人曰:读书何碍道?但不读书时,多被无端妄想扰乱。若就闲时,能摄心一处,把断妄想不行,心心在道,念念不忘。如此则学道时多,读书时少也。】

读书人学道,大多以为读书会妨碍修行。老人曰:专心读书怎么会妨碍修道呢?问题是你不读书时,却往往被无端妄想所扰乱,这才是妨碍修道的主要原因。如果空闲时,能够摄心一处,把断妄想不令连续,心心在道,念念不忘。如此一来,则学道的时间多,读书的时间少也。

〔士人〕儒生,读书人。

读书时,心是专于一处。而且一天当中,不读书的时间又多于读书的时间,只要不读书的时间都能够摄心一处,妄不相续,那么学道的时间又多于专心读书的时间。一般而言,工作时专心工作,其余时间全在修道,总是制心一处,道业自然成就。

 

【老人尝示学人:当要念头起处,即看破。事未至时,莫妄生。果能如此用心,则妄想自断,外事自然无扰,道力自强,工夫必易就耳。】

老人曾经开示学人道:应当在念头起处,就立即看破。事情还没有到来时,就不要妄自生事。果真能够如此用心,则妄想自断,外事自然无扰,道力自强,工夫必易就。

二十二、参究诀法

(《梦游集·示沈止止》)

 

【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入。古云:‘学道,志当归一。’吾所谓一者,一其志耳。今既知参究功夫,即将所参公案,横在胸中,不论闲忙动静,迎宾待客,日用云为,一切处提撕,不得放过。放过则被境扰,扰则生厌,厌则但有求闲之心,无念道之心矣。】

学道不宜繁杂,繁杂则头绪多,头绪多则心思纷扰,心思纷扰则挂碍牵缠(忧),心有挂碍牵缠,则不能入道矣。古人云:“学道,志当归一。”一者,一其志耳。现在既然知道了参究功夫,就要将所参的公案,横在胸中,不论闲忙动静,迎宾待客,日常言论行为,一切处都要提撕,不得放过。放过则被境扰,境扰则生厌,厌则只有求闲之心,而无念道之心矣。

〔志当归一〕这里的“志”,意思是:意。《说文解字》曰:“志,意也。”〔云为〕言论行为。〔公案、话头〕“公案”之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之案例。禅宗将历代高僧之言行记录下来,作为禅修者之指示,久之亦成为一种思考之对象,或禅修者之座右铭。此种言行录一如政府之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想,供人研究,并作为后代依凭之法式,故称公案。此一风气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行。公案中大多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者,称为“话头”。例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一对话即为一则公案,而“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对公案之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师家以言语示予学人之公案,称为话头公案。通常而言,公案不可以逻辑推理或一般常识来解释,这是因为禅家之精神乃超越言诠、思量者,故师家每藉公案之“非逻辑性”来触发学人分别意识之外的深层直觉,以帮助学人体证真性。公案之运用有五个方面:(一)作悟禅之工具,(二)作考验之方法,(三)作权威之法范,(四)作印证之符信,(五)作究竟之指点。〔师家〕有学德之禅师,可担当修行僧之指导者。

 

【心志归一,则百事可做。凡用心处,只在念头起处著力。起即看破,看破即当下潜消,更不相续,被他掉弄,是参究诀法。故曰: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此正易处细处下手,便觉省力。若舍此更待闲时静时方做工夫,如此则尽此生,无入道之时也。】

心志归一,则百事可做。凡用心处,只在念头起处著力。妄念若起,立即看破,看破它就消失了;绝不要让它相续,被它摆弄;这是参究的要诀。所以说是: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这正是易处细处下手,便觉省力。如果舍此更待闲时静时才做工夫,那么尽此一生,也没有入道之时也。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指上文“只在念头起处著力”。除习气破无明难,修行证果事大,而“只在念头起处著力”,其事易而细,于今“只在念头起处著力”,自能除习气破无明、修行证果,故云“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沉生,但就一念上做,不必向外驰求。即礼佛持咒,也只在一念信力上做。总之,种种方便,皆是摄心之法耳。】

沉生(即憨山大师所开示的学人沈止止),你只就一念上做工夫,不必向外驰求。即便礼佛、持咒,也只在一念信力上做。总之,种种方便,皆是摄心之法耳。

〔信力〕五力之一。〔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五根〕这里的“五根”,是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二十三、念佛是谁

(《梦游集·示性觉禅人》)

 

【古德参究机缘尽多,唯有“念佛的是谁”一则审实话头,最易得力。禅人今日发心参究,但将此一则公案,时时提撕。】

古德参究机缘虽然很多,但是只有“念佛的是谁”这一则审实话头,最容易得力。禅人今日发心参究,就将这一则公案,时时提撕。

 

【先将身心内外一切妄想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没可放处,即深深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四字历历分明,急著眼看。看得少不得力,又提一声佛。】

先将身心内外一切妄想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没有可放处,即深深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四字历历分明,急著眼看。看得稍不得力,又提一声佛号。如此进行。(这是参究的前行。)

 

【有力便下疑情,审问者念佛的是谁?审之又审,毕竟是谁?看得才有昏散现前,即便快著精彩,又提又看,又审又疑。疑到疑不得处,胸中如银山铁壁,立在心目之间,如此便是话头得力时也。若到此得力处,正好重下疑情,于日用一切时、一切处,念念不移,乃至久久梦中,一似醒时一般。若用力到此,决不可退堕。忽然疑团迸裂,自然顿见本来面目。】

如果即念即看的功夫已经得力,即在无念中下疑情,审问这念佛的是谁?审之又审,毕竟是谁?看得才有昏沉、散乱现前,便立即抖擞精神,又提又看,又审又疑。疑到疑不得处,胸中如银山铁壁,立在心目之间,如此便是话头得力时也。若到此得力处,正好重下疑情,于日用一切时、一切处,念念不移,乃至久久梦中,也如像醒时一般。若用力到此,决不可退堕。忽然疑团迸裂,自然顿见本来面目。

 

【若肯发此决定之志,操不退之心,但只一念直直行将去。切不可求速效,切不得将心待悟。若工夫绵密,自有打破时节也。】

若肯发此决定之志,操持不退之心,但只一念直直行将去。切不可求速效,切不得将心待悟。若工夫绵密,自有打破时节也。

 

【如上所说参究一节,最是易为省力。是要放得下,提得起,靠得定,疑得切,不拘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都是用心的时节。六祖云“若论此事,轮刀上阵,亦可做得”,此之谓也。禅人有志,真为生死,便从此一路下脚。】

如上所说参究一节,最是易为而且省力。关键是要放得下,提得起,靠得定,疑得切,不拘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都是用心的时节。六祖云“若论此事,轮刀上阵,亦可做得”,此之谓也。禅人有志,真为生死,便从此一路下脚。

二十四、示修净土

(摘自《梦游集·示修净土法门》)

 

【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惟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以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恶业,乃三途苦因。】

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所以现今修行净业,一定要以净心为本。而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因为身三(杀生、偷盗、邪淫)、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和意三(欲、嗔恚、愚痴)这十恶业,乃是三恶道(三途)的苦因。

〔十恶业〕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口业: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业:贪欲、嗔恚、愚痴。

 

【今持戒之要,先须三业清净,则心自净。若身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净。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净。意不贪不瞋不痴,则意业清净。如此十恶永断,三业冰清,是为净心之要。】

今持戒之要,先须身口意三业清净,则心自净。若身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净。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则口业清净。意不贪、不瞋、不痴,则意业清净。如此十恶永断,三业冰清,此乃净心之要。

 

【于此清净心中,厌娑婆苦,发愿往生安养,立念佛正行。】

然后于此清净心中,厌娑婆世界之苦,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立念佛正行。

 

【然念佛必要为生死心切。先断外缘,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以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拈匙举箸,折旋俯仰,动静闲忙,于一切时不愚不昧,并无异缘。】

然而,念佛必须要了脱生死之心真切。首先做到心不向外攀缘,然后单提一念,将一句阿弥陀佛当作命根子,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拈匙举箸(指吃饭时),折旋俯仰(指一举一动),动静闲忙,于一切时都不被妄念调弄(不愚),也不被妄念瞒过(不昧),并且不攀缘它境(并无异缘)。

〔生死心切〕了脱生死的心真切。世人可分成三类:第一类,不知道可以了脱生死,也不打算了脱生死,这是没有了脱生死的心;第二类,知道可以了脱生死,也想了脱生死,但是不愿意下苦功夫修行,更不原意舍弃世间欲乐的享受,这是了脱生死的心不真切;第三类,愿意下苦功夫修行,愿意舍弃世间欲乐的享受,把了脱生死视为头等大事,视为人生的意义和使命,这是了脱生死的心真切。〔先断外缘〕首先做到心不向外攀缘。〔折旋〕转身。〔俯仰〕低头和抬头,亦指一举一动。〔不愚不昧〕不被妄念调弄,也不被妄念瞒过。

 

【如此用心,久久纯熟,乃至梦中,亦不忘失。寤寐一如,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是为得力时也。】

如此用心,久久纯熟,乃至梦中,也不忘失。日夜皆是如此,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是为得力之时也。

〔寤寐wù mèi〕醒和睡。常用以指日夜,例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雎》)

 

【若念至一心不乱,则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则感阿弥陀佛放光接引,此必定往生之效验也。】

若念至一心不乱,则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于是感阿弥陀佛放光接引,这是必定往生之效验也。

二十五、念佛切要

(《梦游集·示念佛切要》)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

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法门,原本是要了生死大事。所以说: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为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念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道生死根本,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本,又如何了得生死?

〔根株〕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比喻事物的根本。

 

【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爱欲之过也。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直至今日。翻思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耶?如此爱根种子,积劫深厚,故生死无穷。】

什么是生死根本呢?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由此可知爱根乃是生死之根本。因为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都是爱欲之过。推究此爱根,不是今生才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才有的,乃是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死亡)受身(投胎),都是爱欲令其流转,直至今日。回想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呢?如此爱根种子,无始劫来积累深厚,因此生死无穷尽。

〔爱根〕爱生业果,故曰爱根。

杨次公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广钦老和尚说:“如果情执不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如果恳切至诚,放下万缘,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万缘牵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万年还是在三界内。”因此,得生极乐世界的要诀是:断其爱而一其念。

〔杨次公〕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宋代人,初好禅宗,参天衣怀禅师大悟。熙宁末以母忧(母亲去世)归,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大力提倡,并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临终时,见金台从空而至,即说偈而逝。〔断其爱而一其念〕断其爱根而专一其念佛之念。

问:杨次公临终说偈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捨,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偈中“将错就错”是什么意思?

答:对此,印光大师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中开示道:“‘将错就错’者,若彻证真性,则用不着求生西方,求生仍是一错。未证而必须要求生西方,故曰‘将错就错,西方极乐’。莲池大师《往生集》,于‘杨公传’后,赞曰:‘吾愿天下聪明才士,咸就此一错也。’”

省庵大师云:“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幽溪大师云:“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而不得生,矧(shěn,况且)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为此不一之念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盖爱有轻重厚薄,正报依报。历举其目(种类),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不可枚尽(没法一一列出)。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放舍不下),爱也。有一爱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不归于一,则不得生。”

 

【今日方才发心念佛,只望空求生西方,连爱是生死之根的名字也不知,何曾有一念断着?既不知生死之根,则念佛一边念,生死根只听长。如此念佛,与生死两不相关。这等任你如何念,念到临命终时,只见生死爱根现前,那时方知佛全不得力,却怨念佛无灵验,悔之迟矣。】

今日方才发心念佛,只是望空求生西方,就连爱是生死之根这件事都不知道,又何曾有一念断着?既然不知道生死之根是什么,则念佛一边念,而生死之根(爱根)却任随它生长。如此念佛,与了脱生死两不相关。用这样的方法,任凭你如何念,念到临命终时,只见生死之根(爱根)现前,那时方知念佛全不得力,却怨念佛无灵验,悔之晚矣。

 

【故劝今念佛的人,先要知爱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日用现前,在家念佛,眼中见得儿女子孙,家缘财产,无一件不是爱的,则无一事无一念不是生死活计,如全身在火坑中一般。不知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直如正念佛时,只说念不切,不知爱是主宰,念佛是皮面。如此佛只听念,爱只听长。且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看,这一声佛果能敌得这爱么?果然断得这爱么?若断不得这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以爱缘多生习熟,念佛才发心甚生疏,又不切实,因此不得力。】

因此,奉劝现今念佛的人,先要知道爱是生死根本。如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如现前在家念佛,日常眼中见到儿女子孙,家缘财产,没有一件不是爱的,则无一事无一念不是生死活计,如同全身在火坑中一般。却不知道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就如正念佛时,只说念得不真切,却不知道箇中原因——爱是主宰,念佛是皮面。这样来念,佛只管念,爱只管长。而且,就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看,这一声佛号果真能够敌得这爱么?果然断得这爱么?若断不得这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因为爱缘是多生以来熟透了的,而念佛是才发心的非常生疏,又不真切实在,因此不得力。

〔爱缘〕情爱之缘。《宝积经》曰:“诸烦恼中,爱缘所合,此最为重。”

 

【若目前爱境主张不得,则临命终时,毕竟主张不得。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之时也。何必待到腊月三十日,方才了得?晚之晚矣!所谓:“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堕妄语矣。故在家出家,但知生死心,便是出生死的时节也,岂更有别妙法哉!】

若是目前爱境都做不了主,则临命终时,毕竟做不了主。因此奉劝念佛人,第一要晓得为断生死之心切。晓得了要断生死之心切,就要在生死根(爱根)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之时也。何必待到腊月三十日(临终),方才了得生死?若是那时才想到要了生死,则晚之晚矣!所谓:“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堕妄语矣。因此,在家出家,只要有知道生死之心,便是出生死的时节也,哪会更有别的妙法啊!

〔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目前都是生死活计,目前了得这些生死活计,即是在了生死(生死空)。

二十六、净土真修

(《梦游集·示凝畜通禅人》)

 

【佛祖修行之要,唯有禅净二门,兼以万行庄严,是为正修行路。比来学人参禅者,多被邪师过谬,引入邪见稠林,堕我慢魔,增外道种,是大可忧。况十无一人,得解脱处,似此不唯自误,亦且误人,可不惧哉!是故老人,极力主张,净土真修。】

佛祖修行之要,唯有禅净二门,兼以万行庄严,这是正修行路。近来,学人中的参禅者,多被邪师误导,引入邪见稠林,堕我慢魔,增外道种,非常令人忧虑。更何况这些“导师”十人中没有一个人,自己得到了解脱。像这样的人来教导学人中的参禅者,不仅自误,亦且误人,可不惧怕吗!(学人被误导,而断法身慧命,这是十分可惧怕的事;这些未证而妄为人师者,不仅自断法身慧命,而且要背误导众生的因果,更可惧怕。)因此之故,我极力主张,学人应当真切地修净土法门(净土真修)。

〔比来〕近来。〔过谬〕意思是行事失当,这里转引为误导的意思。

 

【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不知念佛之妙,故多错误耳。且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瞋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

世人不了解净土法门,都轻视为寻常,不知道念佛之妙,故多错误耳。而且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在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瞋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首尾相拄,中间没有一毫空隙处。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

〔箭筈相拄〕箭箭相接,首尾相拄。筈kuò,箭的末端。

 

【如此,日用动中不杂不乱,梦寐如一。如此用心,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死净土之时节也。若但口说念佛,心地不净,妄想不除,只道念佛不灵验;如此纵到三生六十劫,亦无出头分。尔其勉之!】

这样,日用动中不杂不乱,梦寐如一。如此用心,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死,往生净土之时节也。若但口说念佛,心地不净,妄想不除,只道念佛不灵验;如此纵然到三生六十劫,也没有出头之分。你一定要自勉啊!

二十七、真为生死

(《梦游集·示无知鉴禅人》)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生死大事,要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是苦本,身是苦聚,必要发心修行。求出苦之道,先须看破现在身心境界。当观此身,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成形。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如此看破,则不为此身谋求种种受用之乐。】

出家人,首先必须要知道,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生死大事,就要知道世间一切诸法,皆是苦本,身是苦聚,必须要发心修行。求出苦之道,首先必须看破现在身心境界。应当观此色身,乃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成形。四大各离,现在这个妄身,当在何处?如此看破,则不为此身谋求种种受用之乐。

 

【次要看破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以此妄心,造种种业,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即此一念,便是生死苦本,切不可随他妄想流转。日用密密观察,妄想起处,就要看破,当下消灭;切不可随他相续,攀缘往而不返。若观察不定,无巴鼻时,但将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紧紧抱定,念念不忘。有此话头作主,但见妄想起处,即提起佛来,是为正念现前,则妄念不待遣而自消矣。】

其次要看破现前的见闻知觉,全都是妄想用事,全不是真心。用此妄心,造种种业,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即此一念,便是生死苦本,切不可随他妄想流转。日用密密观察,妄想起处,就要立即看破,当下消灭;切不可随他相续,攀缘牵流而不返。若观察不定,没有可把持之处时,但将一句阿弥陀佛作话头,紧紧抱定,念念不忘。有此话头作主,只要妄想一起,就立即提起佛号来,这是正念现前,则妄念不待遣而自消矣。

〔巴鼻〕可把持之处,即现代所说的“抓手”。

 

【如此二六时中,密密用心,唯此一念为主,其余一切妄想皆为客。客主若分,久久纯熟,则妄想自消,真心自显矣。禅人若果有志为生死大事,但以此一念为真。其余世间种种伎俩,作诗写字,乃至攀缘、交游、放浪,皆是颠倒痴迷之事也。若不慕实行,专事虚浮,纵放六情,游谈无根,空丧光阴,不唯虚生浪死,抑恐恶业难逃,千生百劫,无出头时也。】

二六时中,如此密密用心,唯此一念(念佛之念)为主,其余一切妄想皆为客。客主若分,久久纯熟,则妄想自消,真心自显矣。禅人若是果真有志为生死大事,就只以此一念为真。其余世间种种伎俩,作诗写字,乃至攀缘、交游、放荡,都是颠倒痴迷之事也。若不注重实际行动,而专事虚浮,纵放六根,东游西逛、谈天说地(游谈无根),空丧光阴,不仅虚生浪死,更恐怕恶业难逃,千生百劫,没有出头之时也。

〔六情〕即六根。旧译经论多译六根为六情。因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皆具有情识,故称六情。

二十八、要知本有

(《梦游集·示宽两行人》)

 

【昔人为生死行脚,今人但行脚而不知生死,可哀之甚也,所谓日用而不知者此耳。其过在不知本有,若人知有,便知自重。知自重则不随物转,而能转物矣。诗有之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要知非金刚心地,靡不为物所转者。既为物转,则随他去也,可称行脚衲子乎?】

古人是为了脱生死而行脚,今人只是行脚而不知了脱生死,这是极其可悲的,这就是日日行脚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啊!其过失在于不知本有之金刚心,如果人知道本有之金刚心,便知自重。知道自重则不随物转,而能转物矣。《诗经》曰:“我心匪石(我心不是石头),不可转也。”要知道不是金刚心者,没有不被物所转的。既然为物所转,则随物去也,能够称为行脚僧吗?

〔行脚〕禅僧为了求道而到处徒步旅行。〔本有〕即金刚心。憨山大师《梦游集·菩提心愿文跋》云:“一切圣凡,皆本自住金刚心地,具足如来不思议智。”憨山大师在《金刚经》的注解(《金刚决疑》)中说道:“金刚心乃佛修因证果之本心。今出世教化众生,全用此心。今教菩萨以金刚心为本修因,为入大乘之初门。”“今将引昔小乘发大乘心,特以此金刚心地为本修因。”〔匪〕不是。〔衲子〕又叫做衲僧,是禅僧的别称,因禅僧常常穿一衲衣而游方各处。

 

【宽两自北而南,来慰余数矣。不为艰难道路、饥寒困苦所转,老人但知其脚跟劲,故称为铁脚。今见其心不移,故复以铁肠二字美之。然铁肠乃老人所知,其行脚事定非尔所知。若稍知行脚,便不恁么蓦直去也。老人愍其愚,而恐其所不知,故复以此书发付,再行脚去。若此后摸索鼻孔不著,他时异日,定难似今日相见也。】

宽两禅人自北而南,来参礼我已经好几次了。你不被艰难道路和饥寒困苦所转,老人就知道你的脚跟劲非同寻常,故称你为铁脚。现在见到你心志坚定不移,又再美称你为铁肠。然而你是铁肠坚定不移,这是老人所知,而行脚之理,你就一定不知道。因为,如果你稍微知道行脚的道理,便不会只管这么来来回回地走。老人怜悯你的迷昧,而且恐怕你不知道行脚的意义何在,因此又写此信交付与你,再行脚去。如果此后你都还摸索不著本有,他时异日,一定难以像今日之相见也(凡圣两隔)。

〔鼻孔〕指本有。《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云:“父母未生前,鼻孔在什么处?”

二十九、现前一念

(《梦游集·示孙诜白》)

 

【无明生死根株,只在现前一念。如人周行十方,尽生平力而不已者,将谓已涉千万途程,殊不知未离脚跟一步也。是知历劫妄想迁流,生死轮转,实未离当人一念耳。】

无明生死根本,只在现前一念。如像一人周行十方,尽生平之力而不休止,自以为已经跋涉千万里途程,大概离目的地不远了吧?殊不知这目的地从未离开自己脚跟一步。由此知道,历劫妄想迁流,生死轮回,而菩提实未离开此人一念耳。

〔菩提〕汉译:道,觉。即断烦恼而成就涅槃之理。

 

【若能日用现前,见闻觉知,念念生处,著力觑破,生处不生,则历劫生死情根当下顿断,其实不假他力也。佛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岂虚语哉!老人指示“父母未生前”一句,著力参看,他日当有自信之时也。】

若是能够于日用现前,见闻觉知,念念生处,著力觑破,令生处不生,则历劫生死情根当下顿断,其实并不假借他力也。佛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岂虚语哉!老人指示你“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来面目”一句,著力参看,他日当有自信之时也。

〔父母未生前〕轮回中,投胎之前是中阴身。而这里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是说当初第一次“投胎”之前。

三十、打破漆桶

(《梦游集·示昭凡庸禅人》)

 

【庸禅人,往参老人于五羊,尝示以无生之旨。顷来谒匡山,见其为道之志弥笃,而参究工夫未纯,以未把作一件真实大事耳。老人因示之曰:古人学道,第一要为生死心切,不是要求玄妙道理也。所言生死者何?即吾人日用现前,种种尘劳境界中,遇境逢缘,若逆若顺,内心习气引发现行,起爱憎取舍等,种种妄想分别心也。】

庸禅人,往昔参礼我于五羊,曾示以无生之旨。不久又来匡山参礼我,见其为道之志愈加坚实,而参究工夫未纯,这是因为没有把参究作为一件真实大事的缘故。我因此开示道:古人学道,第一要为生死心切,而不是要去追求玄妙道理。那么生死是什么呢?生死就是我们日用现前,种种尘劳境界中,遇境逢缘,逆境逆缘或顺境顺缘,由内心习气引发现行,而起爱憎取舍等种种妄想的分别心也。

 

【以念念攀缘,起善恶等种种业行,都作未来生死根株。以妄想无涯,故生死无际。所以众生长劫流转,生死苦海,无出头时,良由不知自心之过也。故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古今学道人,有志出生死者,单要求明自心耳。以此心一向粗浮,如沸汤烈焰,未常一念清冷,故古人权设方便,将一则公案,教学人念念提持参究。】

因为念念攀缘,而起的善恶等种种业行,都是未来生死之根本。由于妄想无涯,故生死无际。所以众生长劫流转,生死苦海,无出头之时,全是由于不知自心之过也。故云:若不了自心,如何知正道?古今学道人,有志出生死者,单单要求明自心耳。由于此心一向粗浮,如沸汤烈焰,未常有一念清净,故古人权设方便,将一则公案,教学人念念提持参究。

 

【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如永明教人,审实念佛的是谁。即此一无字、谁字,便是断生死命根之利剑也。然此参究审实,只是觑此无字、谁字,起从何处起,落向何处去。只看者一念起落处,要见起灭根源。若参到极则处,将一念生灭妄想迸断,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到此便将佛祖向上鼻孔,一时尽在自己手中。从此识得本来人,更不疑张三李四,恰元来是自己本命元辰。如是有何玄妙可求,又何必向他家屋里求耶?】

例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又如永明大师教人,审实“念佛的是谁”。即此一个“无”字、“谁”字,便是断生死命根之利剑也。然此参究审实,只是觑此“无”字、“谁”字,起从何处起,落向何处去。只看这一念起、落之处,要见起、灭之根源。若参到极则处,将一念生灭妄想迸断,打破黒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到此便将佛祖之佛法要旨(向上鼻孔),一时尽握在自己手中。从此识得本来人,更不疑是张三还是李四,却恰恰原来是自己之本有(本命元辰)。如是有何玄妙可求,又何必向他家屋里求耶?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传心法要》云:“若是个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阿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阙。到这里,说甚么阎罗老子,千圣尚不奈尔何!不信道:直有遮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颂曰: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翻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紧把绳头〕以牧牛为喻。

〔打破漆桶〕打破黑漆桶,即打破根本无明(无始无明)。〔向上鼻孔〕佛法要旨。〔本命〕人之本命星。〔元辰〕人之生年。

 

【然此一著,若不是最初发心为生死切,任你做尽伎俩,都是鬼家活计。纵有一知半见,都是魔说;凡有所作,皆是魔业。可惜百千万劫,难遇一段大事因缘也。禅人果有志此事,直须将自己胸中从前世谛,伶俐聪明知见,及种种妄想,一齐折合,归向到一念上做。将一句话头,作横空宝剑,斩断从前妄想,如斩乱丝。果能如是下毒手,做苦切工夫,若无真实悟处,则从上佛祖,皆堕妄语矣。所最忌者,唯是无真实心,只将参禅做面皮说好看话耳。】

然而这一著(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倘若不是最初发心就真切地为了脱生死而扎扎实实地参究(而不是将参禅做面皮、说好看话),任你做尽伎俩,都是鬼家活计。纵有一知半见,都是魔说;凡有所作,皆是魔业。可惜了这百千万劫难遇的一段大事(了脱生死)之因缘也。禅人果有志此事,直须将自己胸中从前世谛、伶俐聪明知见,以及种种妄想,一齐折合,归向到一念上做。将一句话头,当作横空宝剑,斩断从前种种妄想,如斩乱丝。果真能够如是痛下毒手,做苦切工夫,若无真实悟处,则从上以来佛祖,皆堕妄语矣。所最忌者,唯是无真实心,只将参禅做面皮、说好看话耳。

〔世谛〕世间的真理,又名俗谛、世俗谛。

三十一、如何持咒

(《梦游集·示玄机参禅人》)

 

【禅人以持明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明,乞老人指示。】

禅人以持咒为专行,已经有三十年,还没有开悟,乞老人指示。

〔明〕陀罗尼的别名,“持明”就是受持真言,也就是持咒。

 

【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之路,方便多门,归源无二。即参禅提话头,与念佛、持明,皆无二法。第不善用心者,不知借以磨炼习气,破除妄想,返以执著之心,资助无明,故用力多而收功少耳!】

老人因此开示道:佛说修行之路,方便多门,目的地都是同一个(归源无二)。因此参禅提话头,与念佛、持咒,都是为了返本还源。但是不善于用心的人,不知道借助话头、佛号或咒语来磨炼习气,破除妄想,反而以执著之心来参话头、念佛或持咒,资助无明,所以用力多而收功少啊!

〔归源〕返本还源。〔第〕但。

 

【此事如用瓦子敲门,只是要门开,不必计手中瓦子何如也。以吾人无量劫来,积集贪瞋痴爱杂染种子,潜于藏识之中,深固幽远,无人能破。圣人权设方便,教人提一则公案为话头,重下疑情,把断妄想关头,丝毫不放。久久得力,如逼狗跳墙,忽然藏识迸裂,露出本来面目,谓之悟道。若是单单逼拶妄想不行,何必话头?即婆子数炭团,专心不二,亦能发悟;况念佛、持咒,有二法哉?】

此事如用瓦块敲门,只是要敲开门,而不必去管手中瓦块是什么样子。因为无量劫来,积集贪瞋痴爱杂染种子,潜于阿赖耶识之中,深固幽远,无人能破。佛权设方便,教人提一则公案为话头,重下疑情,把断妄想关头(“把断妄想关头”,这是关键),丝毫不放行。久久功夫得力,如逼狗跳墙,忽然阿赖耶识迸裂,露出本来面目,这就叫悟道。既然单单是要逼拶妄想不行,又何必一定要话头呢?即便老婆婆数炭团,只要专心不二,也能开悟;更何况是念佛、持咒呢?

〔藏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的识,即阿赖耶识。〔有二法哉〕岂有二法哉?是说念佛、持咒与话头都一样是为了逼拶妄想不行,直至明心见性。

 

【禅人持明三十年不见效者,不是咒无灵验,只是持咒之心,未曾得力。寻常如推空车下坡相似,只管滚将去,何曾著力来?如此用心,不独今生无验,即穷劫亦只如此。及至阴境现前,生死到来,依然眼花撩乱,却怪修行无下落,岂非自误自错耶?】

禅人持咒三十年来不见效者,不是咒无灵验,只是持咒之心,未曾得力。而是把持咒当成寻常事,如像推空车下坡,只管顺着滚下去,何曾著力来着?如此用心来持咒,不独今生无效验,直到穷劫也都无效验。待到临终,生死到来,依然眼花撩乱,却怪修行无下落,岂不是自误自错吗?

 

【禅人从今不必改转,就将持咒的心作话头,字字心心,著力挨磨,如推重车上坡相似,浑身气力使尽,不敢放松丝毫,寸寸步步,脚跟不空。如此用力时,只逼得妄想流注,塞断命根,更不放行。到此之时,就在正著力处,重下疑情,深深觑看,审问只者用力持咒的,毕竟是个甚么?】

禅人从今之后不必改转另修别的法门,就将持咒的心念作为话头,字字念念,著力挨磨,如推重车上坡一样,使尽浑身气力,不敢丝毫放松,寸寸步步,脚跟不空。如此用力时,只逼得妄想流注停歇,阻绝意根攀缘法尘(塞断命根),更不再放行。到此一念不生之时,就在正著力处,重下疑情,深深觑看,审问只这用力持咒的,毕竟是个甚么?
〔妄想流注〕妄想之生灭迁流。〔塞断命根〕阻绝意根(末那识)攀缘法尘。〔到此之时〕即功夫已经做到一念不生之时,亦即《六祖坛经》中,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的“正与么时”,重下疑情,深深觑看“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觑来觑去,疑来疑去,如老鼠入牛角,直到转身吐气不得处。如此正是得力时节,切不可作休息想,亦不得以此为难,生退息想。及逼到一念开豁处,乃是电光三昧,切不可作玄妙欢喜想。从此更著精彩,拌命做去,不到忽然藏识迸裂虚空粉碎时,决不放手。若能如此持咒,与参禅岂有二法耶?所以道:“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便可证明。即亲见佛祖,亦不易老人之说也。】

觑来觑去,疑来疑去,如老鼠钻入牛角,直到转身吐气不得处。如此正是得力时节,切不可有休歇的想法,也不可以此为难,生起后退、停下来的想法。当逼到一念开豁处,这是电光三昧,切不可作玄妙欢喜想。从此更加抖擞精神,拼命做去,不到忽然阿赖耶识迸裂虚空粉碎时,决不放手。如果能够如此持咒,与参禅岂有二法耶?所以道:“俱胝和尚只念三行咒,便能够被称为超越一切之人。”这就是证明。即便亲见佛祖,他们所说的道理也与老人完全一致。

〔老鼠入牛角〕老鼠钻入牛角,一层一层地啃肉,愈啃愈窄,转不过身来,有进无退。〔俱胝〕指唐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因其常诵俱胝佛母陀罗尼(准提咒),故人们这样称呼他。〔三行咒〕这三行咒是: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

nā mó sà duō nán,sān miǎo sān pú tuó,

俱胝喃。怛侄他。

jù zhī nán, dá zhí tuō,

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ǎn, zhé lì zhǔ lì, zhǔn tí suō pó hē.

 

憨山大师这一开示,阐明了参禅、念佛和持咒而明心见性的共同规律。这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万念归一。即参禅的只有话头、念佛的只有佛号、持咒的只有咒语,而别无它念的境界,通常称为粗念歇息,亦称功夫成片。第二阶段,一归于无。进入一念不生,寂而照、照而寂的境界,称为细念歇息,亦称功夫落堂。第三阶段,微细念歇,而明心见性。第三阶段的修法是:在一念未生前,深深觑看:如何是本来面目?天童圆悟禅师之参禅偈云:“一念未生前,试看底模样。”《六祖坛经》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如此拼命做去,一旦微细念歇,本来面目彻现而明心见性。

〔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此时自性呈现本性状态。〔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

三十二、念佛见性

(《梦游集·答袁沧孺使君》)

 

【知老居士,为己躬下一著,决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当急时也。但参究工夫,一向都说提公案话头,若大慧禅师极力主张。是知从前禅门悟心者,皆从提话头工夫做出。但于中用心,有多不同。今时说提话头更错,用心甚远,以只知提起,不知放下为要妙。】

知道老居士,为自己了脱生死(为己躬下一著),决志甚急。这是念生死事大,应当急啊!但是参究工夫,一向都说提公案话头,如大慧禅师所极力主张。由此可知从前禅门悟心者,都是从提话头工夫做出。但此中用心,却有许多不同。现在人说提话头更错,用心离道甚远,因为只知道提起,不知道放下方为要妙。

〔大慧禅师(1089-1163年)〕宋代杭州径山之佛日禅师,名宗杲。大悟后,乃嗣圜悟禅师之法,分座说法,由是丛林归重,名振京师。靖康元年(1126),赐紫衣,并得“佛日大师”之赐号。绍兴七年(1137),应丞相张浚之请,住持径山能仁寺,诸方缁素云集,宗风大振。绍兴十一年,侍郎张九成至能仁寺从师习禅,偶论议朝政;其时秦桧当道,力谋与金人议和,张九成则为朝中之主战派。秦桧大权在握,竭力斩除异己,师亦不得幸免,于十一年五月褫夺衣牒,流放衡州(今湖南衡阳),其间集录古尊宿之机语及与门徒间商量讨论之语录公案,辑成“正法眼藏”六卷。绍兴二十年,更贬迁至梅州(今广东梅州),其地瘴疠物瘠,师徒百余人毙命者过半,然师犹以常道自处,怡然化度当地居民。绍兴二十五年遇赦,翌年复僧服。二十八年,奉敕住径山,道俗慕归如旧,时有“径山宗杲”之称。师辩才纵横,极力倡导公案禅法,其禅法被称为“看话禅”(即以考察公案、话头而求开悟之禅法),此与宏智正觉之“默照禅”相辉映。晚年,住径山,四方道俗闻风而集,座下恒数千人。宋孝宗归依之,并赐号“大慧禅师”。隆兴元年八月微恙,十日亲书遗奏,又书遗偈,掷笔委然而入寂,世寿七十五,法腊五十八。

 

【古人放下一著,最为入道要说。是知提之一字,乃是放下处为提,不是只想著话头为提也。马鸣云:“心体离念,等虚空界。”又云:“离念境界,唯证相应。”以心体本来离念,今人不知离念为正念,故执持提起一心,是以转增迷闷耳。】

古人放下一著,最是入道要说。因此知道提之一字,乃是放下处为提(关键!),不是只想著话头为提也。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云:“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又云:“离念境界,唯证相应。”因为心体本来离念,今人不知道离念为正念,因此执持提起一心,所以转增迷闷耳。

 

【何以放下处为提起?只如以阿弥陀佛为话头,当未提佛时,先要将外境放下,次将内心一切妄想一齐放下,次将此放下的一念也放下。放到无可放处,方于此中,著力提起一声佛来,即看者一声佛,从何处来?今落向何处去?把定金刚眼睛,一觑觑定,觑到没著落处,又提又觑,又追到一念无生处,便见本来面目也。】

怎样才是放下处为提起呢?就如以阿弥陀佛为话头,当未提佛号时,先要将外境放下,次将内心一切妄想一齐放下,次将此放下的一念也放下。放到无可放处,方于此中,著力提起一声佛号来,即看这一声佛号,从何处来?今落向何处去?把定金刚眼睛,一觑觑定,觑到没著落处,又提又觑,又追到一念无生处,便见本来面目也。

 

【初则用心觑追,追到一念两头断处,中闲(间)自孤,更向此孤处,快著精彩直追,忽然迸裂疑团,则本来面目自现,即此便是一念真无生意也。学人但得此一念无生现前,则一切处得大受用,乃是出生死的时节也。】

开始则用心觑、追,觑、追工夫深了,即会出现前念已灭而后念未起,中间是孤明历历的无念状态,更向此无念处,抖擞精神直追,忽然迸裂疑团,则本来面目自现,即此便是一念真无生意也。学人只要得此一念无生现前,则一切处得大受用,这便是出生死的时节也。

〔一念无生现前〕憨山大师《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云:“看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彻见本性)。则身心世界,当下平沈,如空华影落(空华幻影息灭),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从上佛祖,自受用地,无二无别。”〔前后际断〕前念后念顿断。〔平沈〕亦作“平沉”,沉没、隐没。

 

【近世不知向放下处,求离念一著,死死执定话头,故返增障碍;加之更起种种思想,先存玄妙知见,此是障道根本。即老居士参究心虽切,以未经说破放下一著也。只被玄妙习气影子作障碍故,不得受用耳。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著最省力。当此省力处做,则日用念念,即真实受用也。高明省之。】

近世人不知向放下处,求离念一著,而死死执定话头,因此反而增加障碍;加之更起种种思想,先存玄妙知见,这是障道根本。即使老居士参究心虽然真切,因为未经说破放下一著,只被玄妙习气影子障碍的缘故,不得受用耳。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著最为省力。当此省力处做,则日用念念,即真实受用也。我说这番话,敬请明察。

三十三、身心妙药

(《梦游集·示王子颙(yóng)》)

 

【世人一向在幻妄身心境界上作活计,从生至死,未曾一念返觉自心本来面目。由其不觉,故不知其病根所在。以水火相违,四大交攻,是为身病。妄想攀缘,爱憎取舍,是为心病。然身病药石可治,而心病则无药可治。佛为世医王,及调治众生心病,种种方便究竟,单以觉破妄想无性,为回生妙药。】

世人一向都在幻妄身心境界上作活计,从生至死,未曾有一念返觉自心本来面目。因为自己不觉,故不知自己的病根所在。由于水火相违,四大交攻,这是身病。妄想攀缘,爱憎取舍,这是心病。然而身病药物可治,而心病则没有药物可治。佛为世上医王,及至调治众生心病,种种方便究竟中,单单以觉破妄想是虚幻的(无自性),为回生妙药。

〔药石〕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砭石〕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或石片。

 

【学人要求安乐法门,先须识破身非我有。但看父母未生前,何曾有此血肉之躯?及四大分离,即今此身更向何处安立?如此时时观察,久则忽然一念觉破,即不为此身所苦,是为治身病之妙药。】

你要求安乐法门,必须首先识破色身非我本有。其方法是:就看父母未生我之前,何曾有此血肉之躯?及至死亡到来,四大分离,现今这个色身又向何处去安立?如此时时观察,久则忽然一念觉破,便不为此色身所苦,这就是治身病的妙药。

 

【一切病元皆从妄想心生,只须日用念念观察。凡一切善恶念头起处,即是病根发现。直须当念著力,就在起处观察,看他毕竟从何处起?毕竟是谁起灭?及至妄想灭时,定要追察毕竟灭向何处去?如此追究到起无起处,灭无灭处,是谓起灭无从,则心体安然,得大自在。】

一切心病原本都是从妄想心生,只须日用间念念观察。凡一切善恶念头起处,即是心病之病根出现。一定要当念著力,就在念头起处观察,看他毕竟从何处起?毕竟是谁在起灭?及至妄想灭时,一定要追察毕竟灭向何处去?如此追究到起无起处,灭无灭处,这就是所说的起灭无所从来,则心体安然,得大自在。

 

【如此把断要关,则前后不续,中闲一念自孤。即此一念独立处,久久纯熟,则妄想病根自拔。一切心垢,亦无地可寄矣。是为治心病之妙药也。】

这样来把断要关,则前念与后念不相连续,中间一段自然孤立。即此一段孤立处(无念的间隙),久久纯熟(无念的间隙相连成片成段,直至长久地一念不生,动静一如),则妄想病根自然拔除。一切心垢,也无处可寄了。这就是治心病的妙药啊!

 

【子颙切志向上事,但差在言语文字中求,不知向自己心地上求。以自心妄想,已是病根,又将他人言语把作实法,是谓重增一重障碍耳。从今但直觉破自心妄想,不被牵转。但看妄想起处,决不可相续。佛言:‘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无外得。如此用心不退,即此现前自心,便是大安乐解脱法门。】

子颙深切地有志于向上事,但是差就差在于言语文字中求,而不知向自己心地上求。用自心妄想在言语文字中求,就已经是病根,又将他人的言语当作实法,就更增加了一重障碍。从今日起,但径直觉破自心妄想,不被它牵转。其方法是:就看妄想起处,决不可让它相续。佛言:‘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不从外而得。如此用心(但看妄想起处,决不可让它相续)而不退歇,即此现前之自心,便是大安乐解脱法门。

〔向上事〕探求佛道之至极奥理,称为向上极则事、向上关捩(liè)子、向上事。〔胜净明心〕《修心诀》云:“而此清净空寂之心,是三世诸佛胜净明心,亦是众生本源觉性。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详见《修心诀精解》

 

【老人因请益,詺其名曰福觉,以其觉乃第一无量之福也。其勉之哉!】

我因子颙前来求教,赐其法名曰福觉,因为觉乃是第一无量之大福也。你要全力以赴向上事啊!

〔詺〕古同“名”,命名,取名。〔法名〕出家为僧或是皈依三宝时,师父所赐给的名字。〔勉〕用尽所有力量而为。例:“尔其勉之。”(《左传·昭公二十年》)

三十四、离念一着

(《梦游集·示了心海禅人》)

 

【吾人出家,单为生死大事。操方行脚,参师访友,只为决择己躬下向上一路,不明不已,故善知识单以此事示人。近来法门寥落,诸方罕闻此风,行脚到处,但鼓粥饭气息而已。老人寓灵湖兰若,了心禅人来参。入门见其有衲僧巴鼻,似非寻常粥饭者。今将返伏牛,拈香请益。】

我们出家,单为生死大事。云游四方,参师访友,也只为找到自己明心见性的路子,若不找到决不罢休,因此善知识也单以此事(明心见性的路子)开示学人。近来法门寥落,诸方罕闻此风(很少听到善知识以明心见性的路子开示学人),行脚所到之处,但鼓粥饭气息而已。老人寓灵湖兰若,了心禅人来参礼。入门见其有衲僧巴鼻,似非寻常粥饭者。今将返回伏牛山,拈香请求开示。

〔巴鼻〕意谓可把持之处。〔粥饭者〕但吃粥饭而不认真修行之人。云:“陆侍御入僧堂。乃问:如许多师僧。为复是吃粥饭僧,为复是参禅僧?”(《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拈香〕燃香。

 

【老人示之曰:方今海内禅林,第一赖有牛山苦行,非诸方可及。学道之士,苟能拚舍身命,一生定不空过。但日用工夫,单提一念话头,最为绵密。所以不得超脱得大自在者,以一向死守话头,念念不舍。不知参禅最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离念一着。所以系念反为念缚,不得超脱大自在地耳。】

老人开示道:如今海内禅林,幸亏是有伏牛山之苦行,这是各地方禅林所不能及。学道之士,若能够拚舍身命,这一生一定不会空过。然而日用工夫,以单提一念话头,最为绵密。之所以不得超脱得大自在者,是因为一向死守话头,念念不舍。而不知参禅首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而在离念一着用功。所以系念反而为念所缚,不得超脱大自在地耳。

 

【禅人此番入山,幸仗规绳大众夹持,正好随场下手着力。但于念念中,看觑念未起处。由在离念一着,久久,忽然念头迸断,心境两忘(通“亡”),如脱索狮子,自在游行。他时再见老人,决不似今日眉目动定也。】

禅人此番回到伏牛山,幸好可以凭借伏牛山的苦行规矩和苦行大众来磨砺自己,正好随场下手着力。只于念念中,看觑念未起处。由于是在离念一着上用功,久而久之(唯存看觑的一念),忽然念头(看觑的一念)迸断,心境双亡,如脱索狮子,自在游行。他时再见老人,决不会再像现在动定无主的样子了。

〔规绳〕规矩绳墨,比喻法度。〔心境两忘(通“亡”)〕心境两亡。这是能所双亡的境界,能看觑之心与所看觑之境一齐泯灭,亦即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三十五、参禅切要

(《梦游集·示参禅切要》)

 

【禅门一宗,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传之旨,以棱伽四卷印心。是则禅虽教外别传,其实以教应证,方见佛祖无二之道也。】

禅门一宗,为传佛心印,本非小事。它开始于达摩祖师自天竺(古印度)来,立单传之旨,以《楞伽经》四卷印心。因此,禅虽然是教外别传,其实是以教(如来言教)来印证,方见佛与祖师无二之道也。

〔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或印定之义。禅宗不立文字,不依言语,只以心传心,以佛心印定众生心,证不二相。〔单传〕单独相传、纯一相传之意。禅宗传教,不依语言文字,采取一人对一人,触机而发,传其心印之法,此称为“单传心印”。《碧岩录》云:“达摩遥观此土(中国)有大乘根机,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

 

【其参究工夫,亦从教出。《棱伽经》云:“宴坐山林,上中下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此实世尊的示做工夫之诀法也。又云:“彼心意识,自心所现自性境界虚妄之相,生死有海,业爱无知,如是等因悉以超度。”此是如来的示悟心之妙旨也。又云:“从上诸圣,转相传受,妄想无性。”此又的示秘密心印也。此黄面老子教人参究之切要处。】

禅宗的参究工夫,亦出自经教。《楞伽经》云:“宴坐山林,上中下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这实在是世尊真切开示做工夫之诀法也。又云:“彼心意识,自心所现自性境界虚妄之相,生死有海,业爱无知,如是等因,悉以超度。”这是世尊真切开示悟心之妙旨也。又云:“从上诸圣,转相传受,妄想无性(妄想是虚幻的)。”这又是世尊真切明确开示秘密心印也。这是释迦牟尼佛教人参究之切要处。

〔黄面老子〕指释迦牟尼佛,因释迦牟尼佛的身相现金黄色。〔如是等因悉以超度〕这段经文是:“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无量刹土诸佛灌顶,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诸善知识佛子眷属。彼心意意识自心所现自性境界虚妄之想,生死有海,业爱无知,如是等因悉已超度。”

 

【及达磨示二祖云:“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此达磨最初示人参究之要法也。传至黄梅求法嗣时,六祖刚道得本来无一物,便得衣钵,此相传心印之的旨也。及六祖南还示道明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此是六祖第一示人参究之的诀也。】

及至达摩祖师开示二祖慧可云:“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是达摩祖师最初开示学人参究之要法也。传至五祖求法嗣时,六祖刚道得“本来无一物”,便得衣钵,此相传心印之的旨也。及至六祖南还时,开示惠明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哪个是你(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是六祖示人参究之的诀也,开参究之先河。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是说:外,放下万缘;内,心不去攀缘境;心,要如墙壁无有缝罅,万法莫入,也就是说境不能牵动心;这样,才可以入道。〔黄梅〕指禅宗五祖弘忍,因居黄梅山东禅院,故称黄梅。〔道明〕即《六祖坛经》中的惠明,因六祖开示而大悟,尊六祖惠能为师,为避讳师名中的“惠”字,而改名为道明。〔先河〕《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古代认为黄河是海的本源,帝王祭祀时,先祭黄河而后祭海。后用“先河”称首先创导的事物。

 

【是知,从上佛祖只是教人了悟自心,识得自己而已,向未有公案话头之说。及南岳青原而下,诸祖随宜开示,多就疑处敲击,令人回头转脑便休。即有不会者,虽下钳锤,也只任他时节因缘。至黄檗始教人看话头,直到大慧禅师,方才极力主张,教学人参一则古人公案,以为巴鼻,谓之话头,要人切切提撕。】

由此可知,从前佛祖只是教人了悟自心,识得自己而已,向来未有公案话头之说。及至南岳、青原以后,诸祖随宜开示,多就疑处敲击,令人回头转脑便了。即便有不会(不悟)者,虽然敲打磨炼,也只任随他时节因缘。至黄檗禅师开始教人看“无”字话头,直到大慧禅师,方才极力主张,教学人参一则古人公案,以为巴鼻,谓之话头,要人切切提撕。

〔南岳、青原〕六祖惠能下出南岳(怀让禅师)和青原(行思禅师)二大法统。南岳之法流有临济宗,青原之法流有曹洞宗。〔钳、锤〕打铁的工具;修行常常被比喻成百炼成钢;这里的“炼”是锻打。通过反复锻打,除去铁胚中的杂质,改善其金相组织,而成为品质优良的钢器。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宝剑,就是这样千锤百炼制成的。〔黄檗〕唐代断际禅师希运,幼于福州黄檗山出家,后参江西百丈山海禅师而得道。后居洪州大安寺,海众奔辏。相国裴休镇宛陵,建大禅苑,请师说法,师酷爱黄檗山,因以黄檗名之。有《传心法要》传世。《传心法要》云:“若是个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阿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阙。到这里,说甚么阎罗老子,千圣尚不奈尔何!不信道:直有遮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颂曰: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翻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赵州〕唐朝赵州从谂禅师。〔猛著精彩〕抖擞精神。“精彩”,神采;精神。〔紧把绳头〕以牧牛为喻。〔巴鼻〕意谓可把持之处。

 

【此何以故?只为学人八识田中,无量劫来恶习种子,念念内熏,相续流注,妄想不断,无可柰何。故将一则无义味话,与你咬定,先将一切内外心境妄想,一齐放下。因放不下,故教提此话头,如斩乱丝,一断齐断,更不相续,把断意识,再不放行。此正是达磨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的规则也。不如此下手,决不见自己本来面目。不是教你在公案语句上寻思,当作疑情,望他讨分晓也。】

这是什么缘故呢?只因为学人第八识田中,无量劫来恶习种子,念念内熏,相续流注,妄想不断,无可奈何。故将一则无义味的话,与你咬定,先将一切内外心境妄想,一齐放下。因为放不下,故教提此话头以此一念敌万念),如斩乱丝,一刀齐断,更不相续,把断意识,再不放行。此正是达摩祖师“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的规则也。不如此下手,决不能够见自己本来面目。而不是教你在公案语句上寻思,当作疑情,指望它来讨分晓也。

 

【即如大慧,专教看话头,下毒手,只是要你死偷心耳。如示众云:“参禅惟要虚却心,把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如欠人万贯钱债相似。昼三夜三,茶里饭里,行时住时,坐时卧时,与朋友相酬酢时,静时闹时,举个话头:‘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只管向个里看来看去。没滋味时,如撞墙壁相似,到结交头,如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要汝办一片长远身心,与之撕挨。蓦然心华发明,照十方刹,一悟便彻底去也。”此一上(上面这番话)是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不是教你向公案上寻思,当疑情,讨分晓也。如云“心华发明”,岂从他得耶?】

就如大慧,专教人看话头,下毒手(向贪瞋痴和妄想下毒手),只是要你死尽偷心(向外攀缘之心)耳。例如他示众云:“参禅惟要虚却心(空却心),把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如欠人万贯钱债相似。昼三时夜三时,茶里饭里,行时住时,坐时卧时,与朋友相酬酢时,静时闹时,举个话头:‘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云:无。’只管向个里看来看去。没滋味时,如撞墙壁相似,到结交头,如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如老鼠入牛角,有进无退,便会见到结局)。要汝办一片长远身心,与之撕挨(作长期打算,下定决心,以全身心来参,须臾不离,不悟不休。《禅宗无门关》云:“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蓦然心华发明,照十方刹,一悟便彻底去也。”上面这段话是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它的意思是:只是要你用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而不是教你向公案上寻思,当作疑情,讨分晓也。例如所说的“心华发明”,岂是从其他处(有念之处)得到的吗?

〔偷心〕指参禅时,对内外境产生虚妄分别的识情作用。此识情“能劫夺自家无上法财“,故称为”偷心”。中峰大师云:“何谓偷心?乃识情之异名也,能刦夺自家无上法财故。”(《中峰广录·山房夜话》)〔六时〕古印度将一昼夜分为六时:昼三时和夜三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这样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倒断〕将事情的因果是非关系或某种结局弄清楚。〔妄想流注〕妄想之生灭迁流。〔妄想流注不行〕妄想流注停息。

 

【如上佛祖一一指示,要你参究自己,不是向他玄妙言句取觅。今人参禅做工夫,人人都说看话头,下疑情。不知向根底究,只管在话头上求,求来求去,忽然想出一段光景,就说悟了,便说偈呈颂,就当作奇货,便以为得了,正不知全堕在妄想知见网中。如此参禅,岂不瞎却天下后世人眼睛?】

以上佛陀和祖师的一一指示,是要你参究自己,而不是向他玄妙言句上取觅。今人参禅做工夫,人人都说看话头,下疑情。却不知道向根底参究,只管在话头上求(思量、卜度),求来求去,忽然想出一段光景,就说自己悟了,于是说偈呈颂,就当作奇货,便以为证得了,正不知全是堕在妄想知见网中。如此参禅,岂不瞎掉天下后世人眼睛?

 

【今之少年,蒲团未稳,就称悟道,便逞口嘴,弄精魂,当作机锋迅捷,想著几句没下落胡言乱语,称作颂古。是你自己妄想中来的,几曾梦见古人在?若是如今人悟道这等容易,则古人操履,如长庆坐破七个蒲团,赵州三十年不杂用心,似这般比来,那古人是最钝根人,与你今人提草鞋也没用处。增上慢人,未得谓得,可不惧哉!】

今之少年,蒲团还没有坐稳,就称自己悟道,便逞口舌,弄精魂(识神),当作机锋迅捷,想著几句没下落的胡言乱语,就称作颂古。这都是你自己妄想中得来的,几曾梦见古人在?若是如今人悟道这等容易,则古人的行持,例如福州长庆惠棱禅师坐破七个蒲团,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似这般相比,那么古人是最钝根人,给你今人提草鞋也不配。这些增上慢人,未得谓得,可不惧哉!

〔操履〕行持。〔未得谓得,可不惧哉〕未得谓得,这是大妄语。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以诳愚人,以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甚重,死后当入大地狱。

 

【其参禅看话头,下疑情决不可少。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只是要善用疑情,若疑情破了,则佛祖鼻孔自然一串穿却。只如看念佛的公案,但审实念佛的是谁,不是疑佛是谁。若是疑佛是谁,只消听座主讲阿弥陀佛,名无量光,如此便当悟了,作无量光的偈子几首来。如此唤作悟道,则悟心者如麻似粟矣。苦哉!苦哉!】

要参禅看话头,下疑情是决不可少的。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只是要善于用疑情,若疑情破了,则与佛祖鼻孔自然一串穿却。就如看念佛的公案,但审实“念佛的是谁”,不是疑佛是谁。若是疑佛是谁,那么只消听座主讲阿弥陀佛,名无量光,如此便当悟了,作几首无量光的偈子来。如此便叫作悟道,则悟心者如麻似粟矣。苦哉!苦哉!

 

【古人说:“话头如敲门瓦子,只是敲开门要见屋里人,不是在门外做活计。”以此足见依话头起疑,其疑不在话头,要在根底也。只如夹山参船子,问云:“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山拟开口,师便一桡打落水中。山才上船,师又云:“道!道!”山拟开口,师又打。山大悟,乃点头三下,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若是夹山在钩线上作活计,船子如何舍命为得他?此便是古人快便善出身路也。】

古人说:“话头如敲门瓦块,只是敲开门要见屋里人(本性),不是在门外做活计。”由此足见依话头起疑,其疑不在话头,要在根底也。就如夹山(善会禅师)参船子(德诚禅师),船子问道:“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你怎么说?”夹山欲要开口,船子便一桨打落水中。夹山才爬上船,船子又道:“说!说!”夹山欲要开口,船子又打。夹山大悟,乃点头三下,说道:“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若是夹山是在钩线(喻话头)上作活计,船子如何舍命为他?此便是古人快便善出身路也。

〔离钩三寸〕离话头处参究。憨山大师《梦游集·径山杂言》云:“咬定话头,不是要明话头;只借话头发疑,斩截妄想。其参究须离话头处参究,下得疑,方得力。古德云:‘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前人志之矣(前人已经标志出来了)。疑至情识不到,语言不通时,拶逼极处,迸出些子光影,谓之电光三昧。正好进步,不得欢喜。若认此为是,则得少为足,贴体都被者(这)点光覆住,不复能出。过后发出,都被所使矣。”〔船子如何舍命为得他〕详见前面“二、忠义之心”中关于船子的注释。

 

【在昔禅道盛时,处处有明眼知识。天下衲子参究者多,到处有开发。况云:不是无禅,只是无师。今禅家寂寥久矣,何幸一时发心参究者多,虽有知识,或量机权进,随情印证。学人心浅,便以为得,又不信如来圣教,不求真正路头,只管懵董(懵懂)做,即便以冬瓜印子为的决。不但自误,又且误人,可不惧哉!】

在昔日禅道兴盛之时,处处有明眼善知识。天下衲子参究者多,到处都有开悟的。况且说:不是无禅,只是无师。今禅家寂寥久矣,何幸一时发心参究者多,然而虽有知识,却又量机权进,随情印证(以情识来印证)。学人心浅,便以为得,又不信如来圣教,不求真正路头,只管糊里糊涂地做,于是便以冬瓜印子为真实的印可(为的决)。这样不但自误,又且误人,可不惧哉!

〔衲子〕又叫做衲僧,是禅僧的别称,因禅僧多穿一衲衣而游方各处。〔开发〕发明心地,即开悟。〔冬瓜印子〕用冬瓜皮刻的信印,喻指虚假不实的印可。〔信印〕作为凭证的印章。〔的决〕定罪的意思,这里指师家对学人证悟境界的印可。

 

【且如古之宰官居士,载传灯者,有数人而已。今之尘劳中人,粗戒不修,浊乱妄想。仗己聪明,看了几则古德机缘,个个都以上上根自负,见僧便斗机锋,亦以自己为悟道。此虽时弊,良由吾徒一盲引众盲耳。老人今遵佛祖真正工夫切要处,大家商量,高明达士,自有以正之。】

而且如古之宰官居士,载于《景德传灯录》者,仅有数人而已。今之在家人(尘劳中人),粗戒不修,浊乱妄想。仗着自己的小聪明,看了几则古德机缘,于是个个都以上上根自负,见僧便斗机锋,也以为自己真的悟道。这虽然是当世的弊病,但也是由于我等一盲引众盲耳。老人今遵佛祖真正工夫切要处,与大家商量,高明达士,自有以正之。

〔宰官〕周代冢宰的属官,后来泛指官吏。〔冢宰〕周官名。为六卿之首,亦称太宰。〔机锋〕禅宗用语。指问答迅捷锐利、不落迹象、含意深刻的语句。“机锋”之本义是弩弓上的机牙和箭锋,禅宗用以比喻敏捷而深刻的思辩和语句。禅家多用机锋之言,在对答中验证对方的悟道程度。

三十六、身病禅病

(《梦游集·示颛(zhuān)愚衡禅人》)

 

【向上一路,乃出家人本分事。古人发足超方,只要究明此事。近代以来,概不知出家为何事,安可望为古人乎?】

向上一路,乃是出家人本分事。古人行脚云游天下,只是要究明此事。近代以来,出家人都不知道出家为何事,哪里可以期望他们达到古人的境界啊?

 

【颛愚衡禅人,初依五台空印大师,听习经论。久之,遂尽屏去,单提一念切究本分事。万里南询,过曹溪,谒老人请益。老人谓此事若不放下身心,苦切根究到水穷山尽处,终无下落。纵到水穷山尽处,古人谓之静沈死水,又谓之玄妙窠窟。若不回头转脑,则面前如铁壁银山相似,只是得力时,不是受用处。古人用心,不是死到底,须是死中发活始得,要在回机转位。所以道:‘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大千世界现全身(诸法实相)。’学人到此,只索转身别行一路,方不被他作障碍。禅人唯唯,作礼而别,乃就诛茆(诛茅)南岳。】

颛(zhuān)愚衡禅人,最初依五台山空印大师,听习经论。这样修学了许久,后来决心全部放下,单提一念,切切参究以明心见性。不远万里南来求道,过曹溪,谒见老人(憨山大师自称)请求开示。老人说道:此事(向上一路)若不放下身心,苦切根究到水穷山尽处,终无下落。纵然到得水穷山尽处,也只是古人所谓之静沈死水,又名为玄妙窠窟。若不回头转脑,则面前如铁壁银山相似,只是得力时,不是受用处。古人用心,并不是死到底,必须是死中发活才行,关键是在回机转位。所以道:‘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但未究竟,百尺竿头重进步,大千世界现全身。’学人到此,只应转身别行一路,方不被他作障碍。禅人恭敬地答应,作礼而别,去南岳除芟除茅草搭棚修道。

〔向上一路〕宗门之极处(超圣凡、出生死),谓之向上一路。〔苦切根究到水穷山尽处〕刻苦地参究到稳定地一念不生。〔回头转脑〕由保入任。〔保任〕保护和任运。悟(见性)后起修有保和任两个阶段:一、保。保护自心,不跟境界跑,以伏烦恼。二、任。任运自心,不跟境界跑,以断烦恼。〔任运〕任心自然运作。

〔死中发活〕这是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须是死中发活始得〕必须是大死之后转入大活才可以。(详见《绝后方苏》)〔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维摩诘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注释详见《能善分别诸法相》)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能善分别诸法相”,是没有爱憎取舍地区分诸法相。而通常所说的分别心、分别见,是持有爱憎取舍来区分诸法相,这是轮回因。〔爱憎取舍〕贪爱、憎恶、逐取(追逐、求取)、斥舍(抗拒、排斥)。〔不动人〕“不动”,念头不动(不起念),即一念不生。“不动人”,一念不生之人。

【未几,老人亦曳杖而至。询禅人,则为病魔所挠,业经宝庆就医。老人闻之叹曰:‘禅门下衰,真实为生死的学人,最为难得。今斯人而有斯疾,岂龙天厌薄法门乎!’丙辰春三月朔,风雨夜半,忽禅人冒雨冲泥而至。老人相见,大喜曰:此岂病夫所能耶?睹其眉宇,津津爽气,是知其疾已瘳八九。】

没过多久,老人(我)亦曳杖而至南岳。询问颛愚衡禅人的情况,才知道他为病魔所挠,已经去宝庆就医治疗。老人闻而叹息道:‘禅门衰落,真实为生死的学人,最为难得。如今此人而患此疾,莫不是龙天诸神厌薄此法门而不加以护佑!’丙辰年春,三月初一,半夜狂风暴雨中,忽然颛愚衡禅人冒雨冲泥而至。老人与他相见,大喜说道:这哪里是病人呢?睹其眉宇,津津爽气,因此知道他的病已经好了八九分。

 

【因再拈香请益,老人特示之曰:子之病魔,乃子之大善知识,为助道因缘,子知之乎?切以众生之病,病在有我。以执我故,一切烦恼众病以之而生。病生,则苦必随之。自古及今,无有一人不病是者。唯知病病之人,不为病耳。且四大假合,聚必有散,纵使不病,何尝不病哉?若了病不病者,则病不能病之矣。子知今日之病,不知多生劫劫,病病至今日矣。子若不了今日病,则从此已去,不知病之底止也。】

于是他再次拈香请求开示,老人特别为他开示道:你的病魔,乃是你的大善知识,为助道因缘,你知道吗?众生之病,病在有我。以执我的缘故,一切烦恼众病得以而生。病生,则苦必随之。自古及今,没有一人不是因此而病者。唯有知道病之所以为病之人,才不会为病所病。而且四大假合,聚必有散,纵使不病,又何尝是不病呢?若了悟到病的缘由是有我,而不执我的人,则疾病就不能够病他了。你知道今日之病,却不知道多生以来劫复一劫之病,患“有我”病一直到今日。你若不了悟今日“有我”之病,那么从此以后,永远不知道如何来终止病患。

〔病病〕前一“病”字是动词,后一“病”字是宾语。

 

【子知生死之病,而不知要出生死之病,大有过于生死之病也。夫何故?古人以参禅不出阴界,堕于识情窠臼,纵有妙悟,皆成我见。以执四大为我,病尚可医;今离四大复执有我,此病则医王束手,最难调治。诸佛诸祖特特出世,单为治此一种膏肓之病,费尽多少心力,求肯服药而瘥者,几何人哉?】

你只知道生死之病,而不知道要出生死之修行也有病,而且还要严重得多难治得多。为什么呢?古人认为参禅不出阴界,堕于识情窠臼,纵然有妙悟,都是在成就我见。因为执四大为我,病尚可医;今离四大复执有我,这个病就是医王也束手无策,最难调治。诸佛诸祖特特出世,专为治此一种膏肓之病。虽然费尽无量心力,然而肯服药而病愈者,又有几个人呢?

〔阴界〕五阴和十八界;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十八界是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膏肓之病〕指绝症。〔瘥(chài)〕病愈。

 

【禅人身病已瘳,切不可被禅病侵也。云门谓法身有两般病。其言透过法身,若法执不忘,己见犹存,亦是病,极言认执之病也。禅人将前所蕴一切玄言妙语,及参禅执守功勋,一齐唾却,只到一点恶觉恶习不留,定不被他养成病根,直使佛祖无立脚处。岂不见善财童子,南询百城,参五十三大善知识,各授一种法门,到头只落个与法界等,与虚空等,何曾有实法系著耶?又不见毗卢遮那,法身非身,而托普贤妙行为身。普贤无行,但以众生之行为行。故曰:菩提所缘,缘苦众生,若无众生,则无菩提。此从上佛祖出世之真榜样。】

禅人(你)身病已愈,千万不可被禅病所侵袭。云门(文偃禅师)说法身有两种病:透过法身,若法执不忘,己见犹存,也是病,这是竭力陈说认执之病。你一定要将以前所蕴一切玄言妙语,及参禅执守功果(功勋),一齐抛弃(唾却),直到一点恶觉恶习不留,决定不被他养成病根,直使佛祖无立脚处。岂不见善财童子,南询百城,参五十三大善知识,各授一种法门,到头来只落得个与法界等,与虚空等,何曾有实法系著呢?又不见毗卢遮那佛,法身非身,而托普贤妙行为身。普贤无行,但以众生之行为行。故曰:菩提所缘,缘苦众生,若无众生,则无菩提。此从前佛祖出世之真榜样。

〔法身有两般病〕云门曰:“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堕在法身边是一;直饶透得,放过即不可。子细(仔细)点检将来,有甚么气息亦是病。”〔功勋〕指修行之功果。〔毗卢遮那〕毗卢遮那为法身佛,卢舍那为报身佛,释迦牟尼为应身佛。“十佛名”中,有:“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十佛名〕每日粥、饭二时所应唱念的佛名,又作“食时十念”。“十佛”乃大约之数,实际唱念的不止十佛。〔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老人因谓禅人:四大病身,非病魔不能治;禅病刺心,非众生不能治。从今日去,只将身如大地等,则病魔潜踪。心与众生等,则我见不立。我见不立,则禅病自消。以心不自心,则本不生。不生,则一法不立。苟一法不立,又有何法而作知见障碍哉!古人云:舍情易,舍法难。禅人舍身即舍情,舍见即舍法。情法两忘,岂不为大无碍解脱之人哉!嗟予老矣,再晤为难,禅人勉之。】

老人因此对禅人说道:病四大色身这个病,离开病魔就不能治;禅病刺心,离开众生不能治。从今日去,只将身如大地等,则病魔潜踪。心与众生等,则我见不立。我见不立,则禅病自消。因为心是因色而有,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是本来不生的。既然不生,则一法不立。若是一法不立,又有何法而作知见障碍哉!古人云:舍情易,舍法难。禅人舍身即舍情,舍见即舍法。情法两忘,岂不为大无碍解脱之人哉!我今老矣,难再相见,你要努力啊!

〔四大病身,非病魔不能治〕病四大色身这个病,离开病魔就不能治。因为病魔令人了悟色身是幻,并非自己,而四大病身的根是妄执色身为我(有我)。正如憨山大师在前面的开示:“子之病魔,乃子之大善知识,为助道因缘,子知之乎?切以众生之病,病在有我。以执我故,一切烦恼众病以之而生。”〔心不自心,则本不生〕心是因色而有,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是本来不生的。马祖云:“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灯会元》)

三十七、澄心铭

(《梦游集·澄心铭示丁右武》)

 

澄心的关键是无我相。

 

【真性湛渊,如澄止水;憎爱击之,烦恼浪起。】

本性湛然渊深,如澄静之止水;憎爱搅动,烦恼浪起。

 

【起之不休,自性浑浊;烦恼无明,愈增不觉。】

起之不休,于是自性浑浊(于是自性处于昏迷状态);由于自性浑浊(昏迷),烦恼无明,愈加增长而不觉。

〔愈增不觉〕愈增而不觉。若是觉,则烦恼无明不能够增长。

 

【以我取彼,如泥入水;以彼动我,如膏益火。】

我相一立,即有彼此,犹如泥沙掺入净水,自性愈加昏迷;以对彼的爱憎来牵动我,犹如添油于火中,使烦恼无明之火更加猛烈,熊熊燃烧。

〔膏〕灯油。〔彼〕他人和外境。

 

【彼乱我真,乱实我生;我若不生,劫烧成冰。】

彼乱我真性(本性),其实乱是由“我”(我相)而生;“我”若不生,劫火成冰。

〔劫烧〕坏劫时所发生的大火灾,烧到初禅天,一切都变成灰烬。

 

【是故至人,先空我相;我相若空,彼从何障?】

由是之故,至人首先要空掉我相;我相若空,彼(他人和外境)怎么能够成为障碍呢?

〔至人〕达到至高境界的人。

 

【忘我之功,在乎坚忍;习气才发,忽然猛省。】

做忘我的功夫,关键在于坚毅安忍;习气才发,就猛然觉省。

 

【省处即觉,一念回光,扫踪绝迹,当下清凉。】

省处即是觉,一念回光返照,习气便扫踪绝迹,当下清凉。

〔省处即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首先应以这三条为纲,切切实实地做智慧观照功夫,看破、放下。圭峰禅师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清凉寂静,挺然独立;恬澹怡神,物无与敌。】

清凉寂静,挺然独立(不与万法为侣);恬澹怡神,物无与敌。

〔物〕自己以外的人和环境。〔物无与敌〕既然不与物对立,自然就不会被物击败。这是超越万物的境界(不与万法为侣)。

三十八、费闲歌

费”,费力费时;“闲”,没用。费闲,就是花了精力和时间而无实际果效,即通常所说的做无用功。在《费闲歌》中,憨山大师指出修行中白费精力和时间的误区,以及如何走出误区。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给别人讲道容易自己奉行难,杂念不除总是闲(白费工夫);世事尘劳常挂碍于心,深山静坐也枉然。

〔体道〕躬行(亲自实行)正道。讲道而不亲自行道,就不能够真正体悟道,若是误导了学人,对人对己都会造成很大的恶果。〔总是〕全都是。〔总是闲〕全都是没有用的。〔徒然〕白白地,枉然。例如:徒然劳神费力。

 

【出家容易守规难,信愿全无总是闲;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规难,信愿全无总是闲;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出家也枉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瞎修炼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瞎修炼也枉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枉然。

〔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情性攀缘〕以情识和习性来攀缘造作,还误以为是在修行。

 

【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听闻开示容易真心奉行难,侮慢师尊总是闲;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枉然。

〔贡高〕自以为高人一等。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工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工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枉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闭关容易而在关中认真实修难,不肯踏实地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关也枉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念佛容易而信实之心难,心口不一(心不信实:口中在念佛,心中却在想别的事)总是闲(都是白费功夫);口念阿弥陀佛心中却在想别的事,喉咙喊破也枉然。

〔信实〕诚实、不欺骗的意思。“信心”,信实之心;心口不一即伪。所以,下一句就是“心口不一总是闲”。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两手、两膝和头)虚悬(没有敬心)空费力,骷髅(无心之躯壳)磕破也枉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而不奉行,这是空费力气,日诵万卷也枉然。

三十九、转识成智

(摘自《梦游集·示周旸孺》)

 

〔转识成智〕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成所作智。

【周子请益法相宗旨,老人因揭六祖《识智颂》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周子祈请开示法相宗之宗旨,老人因举六祖之《识智颂》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周子〕“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法相宗〕大乘八宗之一,因为是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又因依于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又名“唯识宗”。〔八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性宗)、法相宗(唯识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为了便于理解憨山大师下面之开示,先将《六祖坛经》中六祖所开示的《识智颂》解释如下: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大圆镜智,其性清净;平等性智,心中无病;妙观察智,见闻无功;成所作智,如同圆镜。

〔大圆镜智性清净〕大圆镜智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所转。阿赖耶识含藏着无量业种子,对受想行识起着污染作用。现在转识成智,不再污染,故云“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平等性智是第七识(末那识)所转。末那识的主要功能就是思量计度,这是导致生死之大病,现在转识成智,不再思量计度,故云“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是第六识(意识)所转。意识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与相应的五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相对时,起分别作用,现在转识成智,只是观察,不再分别,故云“见非功”(见时亦无分别之功)。〔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是前五识所转,成智后只照前境而不分别,故云“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第六识和第七识是在因地上转,前五识和第八识于果地上(成佛时)自然成就。这个转(转八识成四智)只是转其名相(状态)而体非有二(无实性),若于(第六识和第七识)转识成智之处不留情,果断地转、坚决地转(这就是日用间做功夫处),即便在滚滚红尘中亦如龙潜深渊,蛰伏不动,总是处在龙定中。

〔果地〕相对于“因地”而言。即依因地之修行而得的果位。这里果位是指佛果。〔繁兴〕兴起甚多,这里是指万象纷然。〔那伽定〕“那伽”义译为龙。“那伽定”就是“龙定”,如龙之潜伏深渊,蛰伏不动。〔若于转处不留情〕无丝毫凝滞地转,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繁兴永处那伽定〕虽然置身于万象纷然的滚滚红尘里(繁兴),总是处在龙定中。

 

下面继续本章正文:

【此八句,发尽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数宝算沙之徒,贪多嚼不烂,概视此为闲家具,曾无正眼觑之者,大可悯也。】

《识智颂》这八句,发尽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那些在名相术语上兜圈子、无真实修行的人(数宝算沙之徒),贪多嚼不烂(不识箇中真味),都视此为闲家具,未曾正眼细看过,实在是大可怜悯也。

〔数宝〕数他人之宝,指没有真实依教修行,而只是在口头上卖弄的人。〔算沙〕入海不去拾宝,却去数算沙粒,指沉陷于名相术语,而不通过实践去悟道的人。

 

【咸谓六祖不识字,不通教,何以道此?殊不知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以唯心故,三界寂然,了无一物;以唯识故,万法枞然。盖万法从唯识变现耳,求之自心,自性了不可得。所以佛祖教人,但言心外无片事可得,即黄梅夜半露出“本来无一物”。即此一语,十方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尽在里许,擘不破,故衣钵止之。即二派五宗,都从此一语衍出,何曾有性、相之分耶?】

他们以为六祖不识字,不通经教,怎么可能揭示性、相之根源呢?殊不知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就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因为唯心之故,三界寂然,了无一物;因为唯识之故,万法俨然,森罗万象。由于万法皆从识所变现,求之自心,则万法之体(自性)了不可得。所以佛陀和诸祖教人,不过是说心外无片事可得,亦即惠能所言“本来无一物”。就此一语,十方三世诸佛和历代祖师所言,全在里面,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五祖传衣钵与他。即便是二派五宗,也都是从这一句衍化出来,何曾有过性宗和相宗之分呢?

〔盖万法从唯识变现耳〕《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云:“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黄梅夜半露出“本来无一物”〕惠能说出“本来无一物”这一佛法要旨,五祖因此而夜半传祖位与他,故曰:黄梅山夜半突然冒出个“本来无一物”的祖师来。〔黄梅〕黄梅山。禅宗五祖弘忍的东禅寺所在的黄梅山。〔二派〕五祖之下有二派:北宗神秀和南宗惠能。这两派的分水岭,就是是否悟到“本来无一物”这一真理。〔五宗〕六祖之下有五宗(亦称五家):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性宗、相宗〕即法性宗与法相宗。一、法性宗(即八宗之中的三论宗),略称性宗。破万法之相,而显万法空寂之真性。二、法相宗(即唯识宗),略称相宗。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为一切染净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广分别名义,故名法相宗。

 

【及观《识智颂》,略为注破。若约三界唯心,则无下口处。因迷此心变而为识,则失真如之名,但名阿赖耶识,亦名藏识,此识乃全体真如所变者。斯正所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乃真妄迷悟之根,生死凡圣之本。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既云藏识即阿赖耶,而又云常住,则本不动也。然所动者非藏识,特境界风耳。】

现以《识智颂》来阐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理。若就“三界唯心(三界所有,唯是一心)”而言,则无下口之处。因为迷此心(真如)变而为识,则失真如之名,但名阿赖耶识,亦名藏识,此识乃全体真如所变者。这正是所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乃真妄迷悟之根,生死凡圣之本。《楞伽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经文中,既言藏识(即阿赖耶识),而又言常住,则藏识本来不动也。所以动者并非藏识,而是境界风。

 

【偈云“前境若无心亦无”,是则取境界者,非藏识乃生灭心耳。此生灭心强名七识,其实是八识之动念,所谓生机。若此机一息,前境顿空,而六识纵能分别,亦无可寄矣。若前五识原无别体,但是藏识应缘之用,独能照境,不能分别,故曰同圆镜。其分别五尘者非五识,乃同时意识耳,故居有功。若不起分别,则见非功矣。】

偈云:“前境若无心亦无。”因此,取境界者,非藏识乃是生灭心。此生灭心勉强命名为第七识(末那识),其实这是第八识(藏识)之动念,所谓生机。若此生机(第八识之动念)一息,前境顿空,而第六识(意识)纵然能够分别,亦无可寄矣(也没有什么可分别的)。至于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原无另外的体,它们只不过是藏识应缘之用而已。这前五识只能够映现尘境,不能够分别,故曰“同圆镜”。能够分别五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者,并非前五识,而是与前五识同时生起的第六识(意识),故曰第六识居有功。若它(第六识)不起分别,则“见非功”矣。

〔若此机一息〕若此生机(第八识之动念)一息。上文讲到“其实是八识之动念,所谓生机”“机”,事物变化之所由。

 

【由是观之,藏识本真,故曰性清净,其过在一念生心,是为心病。有生则有灭,惟此生灭,如水之流,非水外别有流也。但水不住之性,见有流相,有流则非湛渊之水明矣。故楞伽二种生住灭,谓相生住灭,流注生住灭。此二种生灭,总属藏识。生灭不灭,则前七识生;生灭若灭,则唯一精真,其真如之性自兹复矣。复则识不名识而名智,故曰心无病。】

由此观之,藏识本真,故曰性清净,其过失是在一念生心,是为心病。有生则有灭,惟此生灭,如水之流,非水外别有流也。但是此水有不住之性,而有流相,有流则非湛渊之静水就很清楚了。故《楞伽经》中说诸识有两种生住灭:相生、住、灭和流注生、住、灭。这两种生灭,都属于藏识。生灭如果不灭,则前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生;生灭如果灭,则前七识灭,唯有藏识这一精真,其真如之性自此恢复。既然恢复了,则识不名识而名智,故曰“心无病”。

 

【六祖大师所颂,约转八识而成四智。大圆镜智藏识所转,平等性智七识所转,妙观察智六识所转,成所作智前五识转,以妄属藏识之用,故真亦同圆镜。然六七二识因中先转,五八一体至果乃圆。如此观之,识本非实,而妄有二用,故曰但转名言而已,换名不换体也。且此体不在禅定修行,唯在日用一切,圣凡同时转之,唯在留情不留情之闲,故有圣凡迷悟之别。周子有志于此,谛向日用转处著眼,试定当看。】

六祖大师所作的颂,是讲转八识而成四智。大圆镜智是藏识所转,平等性智是第七识(末那识)所转,妙观察智是第六识(意识)所转,成所作智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转,因为前五识是藏识之妄用,现在转成智故与藏识所成之智同为圆镜。然而第六识和第七识是在因地中先转,前五识和第八识是一体要到果地(成佛)才转成智。如此观之,八识本非真实,而妄有生灭与不生灭之二用,故曰但转名字而已,换名不换体也。且此体之转化不在于禅定修行,唯在日用间一切起心动念处来转。凡夫与圣人(初地以上的菩萨)都是在起心动念处转,究竟是在转智成识还是在转识成智,只在于留情还是不留情,因此而有凡圣、迷悟之别。周子您有志于此,认真向日用转处着眼,且把细看:是在正转(转识成智)还是在反转(转智成识)。

〔转名言而已,换名不换体也〕这是说八识与四智是一体之二态,就像冰与水看似截然不同,所以有“冰”的名称和“水”的名称,其实它们只是H₂O的两种状态——一体二态。当冰融化成水时,名称变了,而体仍然是H₂O,所以是“转名言而已,换名不换体也”。〔圣凡同时转之,唯在留情不留情之间〕圣众悟,对贪瞋痴不留情,所以在转识成智;凡夫们迷,对贪瞋痴情有未舍(留情),所以反着干,在转智成识。〔圣〕从凡夫修到成佛,共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惑在,称为贤;初地以上的菩萨,息妄契真会正,称为圣。

四十、金刚宝戒

(摘自《梦游集·示洞闻乘禅人》)

 

【洞闻法乘,夙负上根。初脱尘缘,遇水潦鹤。顷觉其非,遂弃去。入天目山,与性融首座辈,结庵居之,切磋己躬下事,坚忍数载。复参达观禅师,亲近有日。以厌喧求寂之念未忘,遂辞去,隐于罗溪。兹特谒老人于瘴乡,求心地法门。】

洞闻法乘禅人,素具上等根性。刚出家时,拜兰风为师。不久发现此人所讲的不是正法,于是弃之而去。入天目山,与性融首座等,结庵居之,切磋己躬下事(生死大事),坚忍数载。又参礼紫柏大师,亲近有日。因为厌喧求寂之念未忘,于是辞去,隐于罗溪。现在特来谒见老人于瘴乡,求心地法门。

 

【老人遵《梵网经》,为授金刚宝戒。乘五体投地,如泰山崩,为法之勤,一至于此。老人以久饮瘴烟,四大违损,乃闭关却迹,习静以休。乘亦礼拜归山,请授戒法。】

老人遵《梵网经》,为授金刚宝戒。法乘五体投地作礼,如泰山崩,为法之殷勤,一至于此。老人因为久饮瘴烟,四大违和亏损(生病),乃闭关却迹,习静以休养。法乘亦拜辞归山,于是请授戒法。

〔水潦鹤〕指铁嘴兰风。本文末之原注云:“洞闻初礼铁嘴兰风为师。此云‘水潦鹤’者,指兰风也。”。〔金刚宝戒〕即《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又作一心金刚戒。即本有无作之一心性戒,一得而永不失,具有无比之大用。《梵网经》云:“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戒〕防禁身心之过者。

 

【因示之曰: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与一切众生鳞介羽毛,乃至地狱三途,以极空散销沈,靡不眉毛厮结,不隔纤毫。其所同者,金刚心地;所异者,情想爱憎耳。由佛祖善用其心,故转秽邦成净土,化刀山为宝林,即剧苦辛酸,皆为极乐真境。此无他术,盖于此心中情想不生,爱憎无寄。譬如净目,彻见晴空,又何颠倒幻华,自生起灭哉?众生返此,无怪乎种种颠倒,自取其咎耳。】

因此开示道: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与一切众生,飞禽走兽,乃至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以及无色众生,无不眉毛厮结,没有纤毫的差异。其所同者,金刚心地;所异者,情想爱憎耳。由于佛祖善用其金刚心,故转秽邦成净土,化刀山为宝林,即便剧苦辛酸,也都成为极乐真境。此无他术,而是于此心中,情想不生,爱憎无寄。譬如净目,彻见晴空,又怎么会颠倒而见空华,自生起灭呢?众生完全相反,用情想爱憎为心,无怪乎种种迷惑颠倒,而妄见空华生生灭灭,此乃自取其咎耳。

〔空散销沉〕指无色众生。无色者,无有形色也。此类众生,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眉毛厮结〕同体相连。《无门关》云:“赵州和尚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无门(即无门慧开禅师,《无门关》一书的著者)曰: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透得过者,非但亲见赵州,便可与历代祖师把手共行,眉毛厮结,同一眼见,同一耳闻,岂不庆快!”〔无门关〕宋代禅僧无门慧开因学人请益,遂将古人公案,作敲门瓦子,随机引导学者。随手抄录,不觉成集。书中共举古来著名公案四十八则,再加颂与评唱而成。〔金刚心〕即本性。憨山大师《梦游集·菩提心愿文跋》云:“一切圣凡,皆本自住金刚心地,具足如来不思议智。”憨山大师在《金刚经》的注解(《金刚决疑》)中说道:“金刚心乃佛修因证果之本心。今出世教化众生,全用此心。今教菩萨以金刚心为本修因,为入大乘之初门。”“今将引昔小乘发大乘心,特以此金刚心地为本修因。”〔幻华〕即空华,喻幻象。《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佛祖怜愍此辈,特特出世一番,并无剩法与人,不过直指此心,令一切众生,当下知归。故毗卢老子,初坐菩提场,亦不过宣明过去十方三世诸佛此戒法耳。千华台上,叶叶释迦,亦不过禀明诸佛此心,宣传此戒法。即四十九年摇唇鼓舌,波波挈挈,为人委曲周旋者,亦不过普令众生,信受此戒法。及至末后拈花,天人瞪目而不知者,亦只迷此心戒耳。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乃至二十八传,递代授手;达磨西来,神光立雪,无言无说;盖亦分明直指此心戒耳。】

佛祖怜愍这些颠倒迷惑的众生,特地出世教化,并无别法与人,不过直指此金刚心,令一切众生,当下知归。故毗卢舍那佛,初坐菩提场,也不过是宣明过去十方三世诸佛此金刚宝戒而已。千华台上,一叶一世界,每一世界之释迦牟尼佛,也不过是禀明诸佛此心,宣传此戒法。即便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悉心导领,为人反复阐明者,也不过是要普令众生,信受此戒法。及至最后拈花示众,天、人瞪目而不知者,也只是迷此心戒(金刚宝戒)耳。金色头陀(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乃至西天禅宗二十八传,代代亲传,以及达摩(中土禅宗之初祖)西来,神光(二祖)立雪断臂,无言无说,也都分明直指此心戒耳。

〔拈花〕《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释迦牟尼佛,请佛说法。释尊拈花示众,并不说法。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意,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释迦牟尼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这是禅宗的开始。

 

【展转六传,至老卢俗汉子,柴担下闻《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盖乃顿悟此戒,不从人得,不因师授,性自具足者也,又更有何奇特哉?及至黄梅印正,即解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此黄梅老人,亦不柰伊何,只得无语归方丈。即三更密付,大似乌豆换人眼睛,岂此外更有奇特哉?】

中土禅宗辗转六传,到了惠能,柴担之下闻得《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是立即顿悟此戒,不从人得,不因师授,自性本来具足,又更有何奇特呢?及至黄梅(五祖)印正,即解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此五祖也奈何不了他,只得无语归方丈。即便三更密付衣钵,也大似乌豆换人眼睛,岂此外更有奇特哉?

〔老卢俗汉子〕即六祖惠能。惠能俗姓卢,当时尚未出家,故称他为俗汉子。

 

【从此儿孙满目,遍满寰中,得之者死,失之者生,千七百人,鼓簧播弄,亦不过递相发明此心地法门,岂此心外别求妙悟耶?若离此外别求,即堕外道邪径。故《梵网经》云:“卢舍那佛心地,初发心中所诵,一名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故五十五位进修,未见佛性,皆堕涂(同“途”)程。及至末后等觉位中,乃云:“是人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到此直入佛性海中。”】

自此(从六祖开始),禅宗儿孙满目,遍满天下,得之者情想死,失之者无明生,千七百人(指千七百公案),鼓簧播弄,也不过是互相发明此心地法门,哪里是此心之外别求妙悟呢?若离此外别求,即堕外道邪径。故《梵网经》云:“卢舍那佛心地,初发心中所诵,一名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故五十五位进修,未见佛性,皆堕途程。及至末后等觉位中,乃云:“是人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到此直入佛性海中。”〔五十五位进修〕即大乘五十五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四加行〕大乘修道的过程,在十回向和十地之间,尚须经过四加行,作为晋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即修四寻思观,可得四如实智。所谓“加行”,即欲入修道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的意思。〔鼓簧〕吹笙。簧,笙管中的铜叶,借指笙,用来比喻巧言善辩。〔干慧地〕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

 

【由是观之,从凡入圣,成佛作祖之要,舍此金刚心外,岂复更有剩法耶?是知此戒不易悟,悟则名为住位;不易行,行则名为行位;不易通,通则名为向位;不易净,净则名为登地位;不易忘,忘则名为入佛位矣。】

由此观之,从凡入圣,成佛作祖之要,舍此金刚心外,哪里还有其它途径呢?于是知道,此戒不易悟,悟则名为十住位;不易行,行则名为十行位;不易通,通则名为十回向位;不易净,净则名为十地位;不易忘,忘则名为入佛位矣。

〔五十二位〕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

 

【法乘今日,诚当自揣:以何心为出家?以何心为参师访友?以何心为乐求佛法?以何心而愿受此戒?苟得其心,则三世诸佛,历代祖师,普及一切众生,一齐向老人一毛端头放光动地,则汝二六时中,与诸圣凡眉毛厮结也。此则是名真持戒者。否则险,险则堕。参!参!参!(原注:洞闻初礼铁嘴兰风为师。此云‘水潦鹤’者,指兰风也。)】

法乘啊,你今日认真扪心自问:自己是以何心为出家?以何心为参师访友?以何心为乐求佛法?以何心而愿受此戒?如果得到此心,则三世诸佛,历代祖师,普及一切众生,一齐向老人一毛端头放光动地,则汝二六时中,与诸圣凡眉毛厮结也。此则是名真持戒者。否则险,险则堕。参!参!参!

〔一毛端头〕《华严经》云:“一毛孔中入正定,一切毛孔从定出;一切毛孔入正定,一毛端头从定出。”这是“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的境界。憨山大师《梦游集·复涿州石经山琬公塔院记》云:“是以吾佛世尊,于旷大劫,观十方界,无芥子许,不是舍身命,为众生故,而求此法处,刚求而得之,即于一毛端头现宝王刹,一微尘里转大法轮。”

四十一、禅净无诤

《梦游集·示慧镜心禅人》

 

【吾佛说法,以一心为宗。无论百千法门,无非了悟一心之行。其最要者,为参禅、念佛而已。而参禅乃此方从前诸祖创立悟心之法,其念佛一门,乃吾佛开示三贤、十地菩萨,总以念佛为成佛之要。十地菩萨,已证真如,岂非悟耶?然皆曰:不离念佛、念法、念僧。】

吾佛说法,以一心为宗。无论百千法门,无非是了悟一心之行。其最要者,为参禅、念佛而已。而参禅乃此方从前诸祖创立悟心之法,其念佛一门,乃吾佛开示三贤、十地菩萨,总之是以念佛为成佛之要。十地菩萨,已证真如,难道没有开悟吗?然而他们都讲:不离念佛、念法、念僧。

〔三贤〕大乘修道的过程,从凡至圣的五十二位中,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诸位菩萨,仅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惑和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所以只称为“三贤”,或“地前菩萨”。〔三惑〕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五烦恼,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就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无明惑是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在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中等,无明为细。

 

【善财参五十三善知识,第一德云比丘,即单授以念佛解脱门。及至末后,参见普贤,为入妙觉善知识,乃专回向西方净土云:“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由是观之,即华严为最上一乘,而修称法界行,始终不离念佛。十地圣人,已证真如,尚不离念佛,而末法妄人,乃敢谤念佛为劣行,又何疑参禅、念佛为异耶?是阙(同“缺”)多闻,不知佛意,妄生分别耳。】

善财童子参五十三位善知识,第一位德云比丘,就单单授以念佛解脱法门。及至最后,参见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为入妙觉之善知识,他专门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云:“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由此观之,即便华严三昧为最上一乘,而其修法称之为法界行门,也都始终不离念佛。十地圣人,已证真如,尚且不离念佛,而末法妄人,乃敢谤念佛为劣行,又何疑参禅、念佛为异耶?是孤陋寡闻,不知佛意,妄生分别耳。

〔华严三昧〕佛华严三昧之略称。又名华严定,乃普贤菩萨所入之禅定。此三昧是统摄法界,包容一切佛法之大三昧。〔法界行〕《华严探玄记》在解释华严三昧体性时,说道:“法界行门心海为体。以等持广大,以无限量故。”

 

【若约唯心净土,则心净土净。故初参禅未悟之时,非念佛无以净自心,然心净即悟心也。菩萨既悟,而不舍念佛,是则非念佛,无以成正觉,安知诸祖,不以念佛而悟心耶?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烦恼消除,了明自心,即名为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若似菩萨,则是悟后不舍念佛。故从前诸祖,皆不舍净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乃生净土。此是古今未决之疑,此说破尽,而禅净分别之见,以此全消。即诸佛出世,亦不异此说。若舍此别生妄议,皆是魔说,非佛法也。】

若就唯心净土而论,则心净土净。故初参禅未悟之时,非念佛无以净自心,然心净即悟心也。菩萨既悟,而不舍念佛,是则非念佛,无以成佛,又安知诸祖,不以念佛而悟心呢?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烦恼消除,了明自心,即名为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若似菩萨,则是悟后亦不舍念佛。故从前诸祖,皆不舍净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乃生净土。禅净之诤,这是古今未决之疑案。按如上所说,此疑尽破,而禅净分别之见,从此全消。即便诸佛出世,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若是舍离此说而别生妄议,那都是魔说,非佛法也。

四十二、人生如梦

《梦游集·答杨元孺元戎》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烧煮。若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苟能当下一念清凉,顿见大地皆冰,自不在身心世界中作归宿也。此从上大力量人,游戏生死场中,能转尘劳作佛事,化烦恼作菩提者,特仗渠一只冷眼、一片冷心肠耳,更有何神通妙用哉?】

古人云:‘热乱场中虽然事事搅心,但也经受不起冷眼观之。’由于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所以出入其中者,没有不被烧煮的。若要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只有冷眼人才能够办得到。要是能够冷眼观世间,观到当下一念清凉,则顿见大地皆冰,自然不会把身心世界当作归宿也。自古以来大力量人,游戏生死场中,能够转尘劳作佛事,化烦恼作菩提者,也就是专仗他一只冷眼、一片冷心肠啊,哪还更有什么神通妙用呢?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特仗渠一只冷眼,一片冷心肠耳〕这是说:心空境自空,万法无缚,本自解脱。《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两句经文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冷眼;“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冷心肠。本句中,“渠”是“他”的意思。

 

【此言甚易知,甚难见。且如佛祖单以‘诸法如梦’一则语,为出世要路。而世之智愚,例皆能言人生如梦耳。其语虽似,其意则非。其实未曾真真实实,一眼观破人生如梦也。若果觑透,则自然能与一切荣辱利害、得失是非关头,掉臂而去矣,又谁敢撄其锋哉?】

此言(‘热乱场中,难当冷眼’)甚易知,而其真谛甚难见。就像佛祖单以‘诸法如梦’一则语,为出世之要路,但有几人见其真谛呢?而世间之智者和愚人,照样都会说‘人生如梦’。话虽然都是一句‘人生如梦’,而智者和愚人话中的意味却全不相同。愚人虽然口中在说,其实未曾真真实实,一眼观破人生如梦也。若是果真觑透,则自然能够在一切荣辱利害、得失是非的关头,转身而去,又有谁阻挡得住呢?(鲤鱼脱却金钩去,摇头摆尾不再来。)

〔掉臂〕甩动胳膊走开——不顾而去。

 

【其实就中,无甚玄妙。至于最初一步,不无其方。吾人处世,先要将梦中事,试举向目前,细细观察。定要的的,看到不觉发一大笑处。到此,则顿觉寻常说‘如梦’话头,迥然不同矣。即将一同处,一念转将目前境界,置向梦中细细观察。看到昏沉沉重颠倒时,忽然猛觉来。如此,则回观生平,向来历过一切种种境界,谛实求之,了不可得。了不可得处,即是诸佛祖师出生死第一关也。】

其实这里面,并没有甚么玄妙。至于要迈出最初一步,也不是没有一定的方法。其方法是:我们处世,先要将此梦中事,试举在眼前,细细地观察。一定要真真切切地看,一直看到不觉哈哈大笑为止。到此,则顿觉寻常所说‘人生如梦’这句话,有着迥然不同的意味。就将此哈哈大笑之悟处,一念转向目前境界,将它放在‘人生如梦’这个框架中,细细观察。看到昏昏沉沉、颠颠倒倒时,忽然猛地觉醒过来。如此,则回观生平,向来经历过的一切种种境界,即便想要把它们当真,也了不可得(也完全办不到)。此了不可得处,便是诸佛祖师出生死第一关也。

〔看到不觉发一大笑处〕憨山大师《醒世歌》云:“生前费尽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不知如何是下场)。”

〔休得争强来斗胜〕人之一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即过。其结果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死后两手空空,而争强斗胜所造恶业之报,却要如影随形地跟随来生来世。 因此,休得争强来斗胜,而且要将那些争强斗胜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修行上以了生死。〔百年浑是戏文场〕人生百年全是一场戏。〔顷刻一声锣鼓歇〕片刻这戏就唱完了(锣鼓歇)。

四十三、一念回心

《梦游集·与刘存赤》

 

【吾人多生积劫,五欲淤泥,七情业火,深而且炽。豪杰之士,靡不为其陷溺烧煮。求一念回心,了不可得,况望其生远离心,求出苦道,专念栖心于净土乎?此又不独莲出淤泥,而又根从火发也。何喜如之!】

我辈多生累劫以来,五欲淤泥和七情业火,渊深而且炽烈。豪杰之士,没有不被它们陷溺、烧煮。即要求得一念回心,也是了不可得,更何况期望他们生远离心,求出苦道,专一念佛栖心于净土呢?而您能够专一念佛栖心于净土,则不仅只是红莲出五欲淤泥,而且是植根于七情业火之中。真是令人欣喜之至!

〔五欲〕对色、声、香、味、触的欲求。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吾人欲出生死者,要知生死之根。欲求净土之本,殊不知净土之本,即生死之根也。是在此心一念转变之闲(间)不遗余力耳。愿公谛于日用现前境界,妻子团圞之际,朋友交接之闲,义利交攻之处,喜怒未发之前,预先着眼觑定,真真实实,谛谛当当,要见如何是生死根,即当极力拔之。】

我辈欲出生死者,一定要知道生死之根。您信中说想要知道修净土之本,殊不知修净土之本,就是拔除生死之根也。而拔除生死之根,就是在于此心一念转变之间不遗余力啊!愿您仔细在日用现前境界,妻、子团聚之际,朋友交接之间,义、利交攻之处,喜怒未发之前,预先着眼觑定,真真实实,清清楚楚,要见到如何是生死之根,并立即极力拔除。

〔生死之根〕憨山大师《梦游集·示冯延龄》云:“学人向道,第一要怕生死,次要知生死根。生死根者,即日用现前种种憎爱、取舍、我慢、贪瞋痴业是。既此是生死苦根,发心要断,更无他术,只是起时就照见,定不容他起。”〔团圞luán〕团聚。〔谛谛当当〕分明。

 

【然而吾心本净,其所以秽浊者,实此根株之弊垢也。苟能力拔其根,则净土不求至而自至矣。所谓‘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脱’者,正此谓也。若于根本一念觑透,则日用头头,无非解脱之场,尽归极乐之境。斯实身虽未到莲华内,先送心归极乐天矣。】

然而我心本净,其所以秽浊者,实在是此生死根株之弊垢也。如果能够力拔其根,则净土不求至而自至矣。所谓‘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脱’者,正此谓也。若于根本一念觑透,则日用间每桩每件,无非解脱之场,尽归极乐之境。这真是,身虽未到莲华内,先送心归极乐天。

〔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脱〕出自《楞严经》。意思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只要其中一根返原,整个六根都会得到解脱。这里喻指只要生死之根一拔除,则整体解脱。

四十四、勿堕任病

《梦游集·与关主修六逸公》
 

【昨来一场惑乱,想已平贴。此事不是挟带做得的,要须斩断命根处下手,一直做将去。更不当佗如何,我又如何,才有丝毫存在胸中,便被佗掉弄矣。今日此段因缘,乃百千劫求不得的,若是早有今日之缘,则不流浪到今日矣。今日幸有此大因缘,岂可轻易放过?】

近来一场惑乱(指后文所说的“白日见鬼”),想已平贴。此事(闭关)不是夹杂中做得的,必须从斩断命根处下手,一直做将去。更不要管他如何,我又如何,才有丝毫杂念存在胸中,便被它掉弄矣。今日此段闭关因缘,乃百千劫求之不得的,若是早有今日之缘,则不至于流浪到今日矣。今日幸有这一大因缘,岂可轻易放过?

〔佗tuō〕表示第三人称。

 

【百年光阴顷刻耳,偷此三年工夫,眨眼便过。咬定牙关,转头便是。得做且做,待三年后,凭佗如何,纵不悟道,也了此学道初心。乃是出生死第一步,又岂可出门便打退鼓也!从此着实放下,更莫管佗如何。就是刀枪剑戟中,也须放身命,况平地白日见鬼作颠倒想耶?切莫狐疑,直须斩断,快著精彩,不可被佗缠绕也。】

百年光阴顷刻耳,抽出三年时间来闭关,眨眼便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咬定牙关,转头(回心转意)便是。得做且做,待到三年期满才出关,随便它怎么样,纵然不悟道,也了此学道初心。此乃是出生死第一步,又岂可出门便打退鼓也!从此着实放下,更莫管它如何。就是刀枪剑戟中,也须放下身命,何况平地白日见鬼便作颠倒想耶?切莫狐疑,直须斩断(狐疑),抖擞精神,不可被它缠绕也。

〔偷〕抽出时间,例如:偷空儿。偷暇。偷闲。

 

【又,久雨苦人,不能遣讯,此心未常一念放下也。知公安居寂静,身心泰然,妄念久自销落矣。但当妄念销落之中,自一轻安快活,不可以轻安为受用也。若以此为得,则从此堕于任病,只图幽幽绵绵,以无事为妙。殊不知此病最毒,久久抱守,则毫无增进,潜长无明,流注业识,命根不断,终是以唾擦死水银,绝无用处。】

又,久雨苦人,音讯阻绝,惦记之心未常一念放下也。知您安居寂静,身心泰然,妄念久自销落矣。当妄念销落之中,自会轻安快活,但切不可以轻安为受用也。若以此为得,则从此堕于任病,只图幽幽绵绵,以无事为妙。殊不知此病最毒,久久抱守,则毫无增进,潜长无明,流注业识,命根不断,终究是以唾擦死水银,绝无用处。

〔任病〕《圆觉经》云:“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对此,憨山大师注释道:“此示任病也。然此任病,乃狂解之人,悠悠任性,纵放身心,自谓无物无碍,得大解脱,返借口本无生死可断,本无涅槃可证,以为放逸之资,非真知见善知识也。若依此等之人,则堕狂妄,故说任性为病也。”(《圆觉经直解》)〔唾(口水)擦水银〕这是所谓长生不老丹的“秘方”,实际并无效验,故憨山大师在这里用作绝无用处的譬喻。
 

【当此妄念销落时,正好著力提持话头,切切参究,重下疑情。若疑情得力,靠定话头,昼夜审究,愈究愈深,终有冷灰爆豆之时。若认定无事,不起疑情,终非真实工夫也。高峰语录,正好为师,且不作玄妙道理会也。勉之!勉之!】

当此妄念销落时,正好著力提持话头,切切参究,重下疑情。若疑情得力,靠定话头,昼夜审究,愈究愈深,终有冷灰爆豆(打破漆桶,彻见本来)之时。若认定无事,不起疑情,终非真实工夫也。《高峰语录》,正好为师,但是不要作玄妙道理会。勉之!勉之!

〔高峰禅师〕讳原妙,宋嘉熙戊戌生,参云岩钦于北涧而得法。元世祖至元己卯,上天目西峰,入张公洞,题曰死关,不出户者十五年。学徒参请,无虚日。有《高峰语录》盛行于世。

四十五、一念无生

摘自《憨山大师梦游集·与鲍中素仪部》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捷径。】

承您来信讲到自己近来做工夫一事,于本地渐有入处,并且希望我告诉你秘密一语,作为明心见性之捷径。

〔本地〕对于所现之化身,而称能现之本身为本地。这里指本性,即禅家所谓的本来面目。

 

【原夫此事本来无密不密,但在当人一念上做。即看话头一著,亦是不得已而用之。但要一识破日用现前知觉之心,尽是妄想用事,纵有道理玄妙之知见,尽是识神影子,皆心意识边事。总之不曾了知离心意识一著,故凡举心动念,都落妄想窠臼耳。所以佛云: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此即马鸣所言:一切众生,从本以来,未曾离念。】

从根本上来说,此事(明心见性)本来就无所谓秘密不秘密,其关键是要在自己当下一念上做。即便看话头一著,也是不得已而用之。只是要一力识破日用现前知觉之心,尽是妄想用事,纵有道理玄妙之知见,也尽是识神影子,皆心意识方面的事。总之不曾了知离心意识一著,故凡举心动念,都落在妄想这个老套子中。所以在《楞严经》中,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也就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所说:一切众生,从本以来,未曾离念。

〔心意识〕心为集起之义,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意为思量之义,指第七识(末那识)。识为了别之义,指第六识(意识)。〔窠臼(kē jiù)〕老旧模式,老套子。〔性净明体〕性本清净的明妙之体。从语法结构来说,“性净明体”是同位语,用来修饰“真心”这一名词。“性净”:性本清净,无系缚染污。“明体”:明妙之本体。〔轮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离轮回。〔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是知众生日用种种妄想,究竟只是一妄念耳!然此一念,即是最初起迷之源,从无始至今,但只是此一念,更无第二。即心意识,总属一念上起,惟今做工夫,能将此一念看破,则一切妄想情虑,当下冰清矣!此所谓离念相者,等虚空界。】

由此可知,众生日用种种妄想,究竟只是一妄念而已!然而这一念,即是最初起迷之源,从无始至今,就仅仅是此一念而已,更无第二。即便心意识,也总是在这一念上起,因此现今做工夫,能将此一念看破,则一切妄想情虑,当下就烟消云散了!这就是《起信论》所说的:离念相者,等虚空界。

 

【然因众生,祗见得心中妄念,纷纷纭纭,如此之多,其实不知只是一念。今无奈妄念纷纭,故古人教人,提一话头做工夫。究之即话头亦是妄念,以但将此一念话头,堵截杂念,归之于一。若穷究此一念,深深觑之,觑来觑去,原无起处,本自无生。若一旦了悟一念无生,则永劫情根,当下顿脱,此名为悟,非是别有玄妙可悟也。】

然而因为众生,只见得心中妄念,纷纷纭纭,是如此之多,其实不知只是一念。如今无奈妄念纷纭,故古德教人,提一话头来做工夫。究竟来说,即便话头也是妄念,但是用此一念话头来堵截杂念,使其归之于一。若穷究此一念,深深觑之,觑来觑去,原无起处,本自无生。要是一旦了悟一念无生,则永劫情根,当下顿脱,此名为悟,非是别有玄妙可悟也。

〔其实不知只是一念〕如一猴在林,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跳来跳去,似乎有许多猴各在树上,其实只此一猴跳得甚快而已。故息妄之法,就是把此猴拴在正念这棵树上,做到万念归一,然后一归于无。〔使其归之于一〕观心、看话头都是在做万念归一的功夫。

 

【惟今老居士做工夫,提话头著力处,只看此一念著力,深深追究,忽然看见此一念本无生处。若了得一念无生,则从此一切念念皆无生矣,此六祖所谓无住生心也。若求玄妙,便是有住矣!】

希望老居士如今做工夫,提话头著力处,只在看此一念上著力,深深追究,忽然看见此一念本无生处。若了得一念无生,则从此一切念念皆无生矣,此六祖所谓无住生心也。若求玄妙,便是有住矣!

 

【如此直捷处,最为有力,不在多求知见。此中一字用不着,只是先要将胸中一切妄想知见,一齐放下,放得心中空空地,洒洒落落,一丝不留,看他一念起处,便著力追究。如此是为单刀直入,更不容思前算后、种种计较。才有思算,远之远矣。】

如此直捷处,最为有力,不在多求知见。此中做工夫一个字也用不着,只是先要将胸中一切妄想知见,一齐放下,放得心中空空地,洒洒落落,一丝不留,看他一念起处,便著力追究。如此是为单刀直入,更不容思前算后、种种计较。才有思算,离明心见性便远之远矣。

 

【老居士有志此事,试如此下手何如?】

老居士有志于此事(明心见性),试如此下手何如?

四十六、念佛参禅

《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者念佛的是谁。再提再审,审之又审,见者念佛的毕竟是谁。

所谓念佛审实公案,就是单提一句阿弥陀佛作为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觑究)这念佛的是谁?再提再审,审之又审,要见这念佛的毕竟是谁?

〔念佛审实公案〕又名参究念佛,参“念佛是谁”。〔即下疑情,审问者念佛的是谁〕审问是深深觑究,而不是用意识心去思量卜度。憨山大师云:“今云参究念佛,意在妙悟(明心见性)者,乃是以一声佛作话头参究,所谓念佛参禅公案也。......但提起一声佛(佛号)来,即疑审是谁?深深觑究,此佛(佛号)向何处起,念的毕竟是谁?如此疑来疑去,参之又参,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明心见性)。”( 《梦游集·答湖州僧》)

 

如此靠定话头,一切妄想杂念,当下顿断,如斩乱丝,更不容起,起处即消。唯有一念,历历孤明,如白日当空,妄念不生,昏迷自退,寂寂惺惺。

如此靠定话头,则一切妄想杂念,当下顿断,如斩乱丝。更不容妄想杂念复起,若是再起,则在起处将它消灭。唯有话头这一念,历历孤明,如白日当空,妄念不生,昏迷自退,寂寂惺惺。

“唯有一念,历历孤明”,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

 

永嘉大师云: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惺惺寂寂是,惺惺乱想非。谓寂寂不落昏沉无记,惺惺不落妄想,惺寂双流,沉浮两舍。

永嘉大师说道:‘寂寂而惺惺是正确的,寂寂而昏沉(无记)是错误的;惺惺而寂寂是正确的,惺惺而乱想是错误的。’就是说:寂寂而不落于昏沉,惺惺而不落于妄想,惺寂双行,沉浮两舍。

〔寂寂〕无念。〔惺惺〕神志清醒。〔无记〕昏沉。〔沉浮两舍〕“沉”指无记,“浮”指妄想。

 

(觑究)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

如此修持,觑究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念后念断,中间自孤。(这是一归于无的境界。)

〔前后际断〕前念后念顿断。《净影疏》曰:“有为之法,前后相起。前为前际,后为后际。”《宗镜录》:“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照体独立〕离妄绝相,照体(自性)独立。〔物我〕外物与己身。〔如〕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此本性极难用语言文字来形容,故借“如”字来做代表。本性即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易、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都同一相(诸法实相),故名为“如”。〔直造心源〕直抵本性。“心源”在这里指真如本性。

《宇宙万有本体论》云:“前后际断,心行路绝。一念万年,永永觉照。惺惺寂寂,无妄无惛,明明历历,有体有用。精进不懈,直至无生。瓜熟蒂落,冷暖自知。”(译文:前念后念断,心行之路绝。长久地保持着这一念不生的状态,永永觉照。惺惺而寂寂,无妄念不昏沉;明明历历,有体有用。精进不懈,直至无有生灭。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则身心世界,当下平沈,如空华影落,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从上佛祖,自受用地,无二无别。

忽然打破黑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彻见本性)。则身心世界当下隐没,空华幻影息灭,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这与从上以来佛陀之自受用地,完全一样(无二无别)。

〔平沈〕亦作“平沉”,沉没、隐没。〔光明藏〕光明之宝库,指如来之身。《思益经》云“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

“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这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到此境界,不可取作空见。若取空见,便堕外道恶见。亦不可作有见,亦不可作玄妙知见。但凡有见,即堕邪见。若在工夫中,现出种种境界,切不可认著,一咄便消。恶境不必怕,善境不必喜,此是习气魔。若生忧喜,便堕魔中。当观惟自心所现,不从外来。应知本来清净,心中了无一物,本无迷悟,不属圣凡,又安得种种境界耶?

到此境界,不可取作空见。若取空见,便堕外道恶见。亦不可作有见,亦不可作玄妙知见。只要有所见地,即堕邪见。若在工夫中,现出种种境界,切不可当真,一咄(呵斥)便消。恶境不必怕,善境不必喜,这是习气魔。若生忧喜,便堕魔中。当观一切境界唯是自心所现,不从外来。应知自心本来清净,原无一物,本无迷悟,不属圣凡,又哪里会有种种境界呢?

 

今为迷此本心,故要做工夫,消磨无明习气耳。若悟本心本来无物,本来光明广大清净湛然,如此任运过时,又岂有甚么工夫可做耶?】

为迷此本心,所以要做工夫,消磨无明习气罢了。若悟心本来无物,本来光明广大清净湛然,如此任运度日,又哪有甚么工夫可做

 

【今人但信此心,本来无物,如今做工夫,只为未见本来面目,故不得不下死工夫一番,方有到家时节。从此一直做将去,自然有时顿见本来面目,是出生死永无疑矣。

今人但信此心,本来无物,如今做工夫,只未见本来面目,故不得不下死工夫一番,方有到家时节。从此一直做将去,自然能够顿见本来面目,了生出死永无疑矣。

四十七、明心见性

摘自《梦游集·示沈大洁》)

 

如何参究即念佛,念佛即参究耶?如今参究,就将一句阿弥陀作话头,做审实工夫。将自己身心世界,并从前一切世谛俗习语言佛法知见,一齐放下。就从空空寂寂中,著力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正当提起时,就在直下看觑,审实此念佛的是谁?重下疑情,审之又审,疑之又疑,如驴觑井。

如何参究即念佛,念佛即参究将一句阿弥陀话头,做审实工夫。将自己身心世界,以及从前一切世谛俗习语言佛法知见,一齐放下。就从空空寂寂中,著力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正当提起时,就在直下看觑,审实此念佛的是谁?重下疑情(这里所说的‘疑情’,是集中精神去看觑、觑究:念佛的是谁?),审之又审(这里所说的‘审’,是看觑、觑究),疑之又疑,如驴觑井。

〔世谛〕又名俗谛,是世间真理的意思,亦指世俗人所知的道理。〔如驴觑井〕就像驴子傻呆呆地看着井水,譬喻超越情识分别地觑。《曹山录》云:“师(曹山本寂元证禅师)问德上座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应底道理(应当怎么来说这个道理)?’德曰:‘如驴觑井。’山曰:‘只道得八成。’德曰:‘和尚作么生(和尚,您怎么说呢)?’山曰:‘如井觑驴。’”

 

觑来觑去,疑来疑去,疑到心思路绝处,如银山铁壁,无转身吐气处。是时忽然磕著触著,真无生意(本性),忽然猛的现前。时则通身汗流,如大梦觉,到此方信生即无生,无生即生,参即是念,念即是参。回头一看,始知向来,如在含元殿里觅长安也。

觑来觑去,疑来疑去,疑到心思路绝处,如银山铁壁,无转身吐气处。忽然磕著触著,本性(真无生意)忽然猛的现前。时则通身汗流,如大梦觉醒,到此方信生即无生,无生即生,参即是念,念即是参。回头一看,方才知道一来,如在含元殿里觅长安啊!

〔真无生意〕指本性。憨山大师云:“初则用心觑追,追到一念两头断处,中闲(间)自孤,更向此孤处,快著精彩直追,忽然迸裂疑团,则本来面目自现,即此便是一念真无生意也。学人但得此一念无生现前,则一切处得大受用,乃是出生死的时节也。”(《梦游集·答袁沧孺使君》)〔如在含元殿里觅长安〕含元殿是唐朝都城长安中的皇宫之正殿,“如在含元殿里觅长安”,譬喻本来是佛而觅求作佛。

 

如此做工夫,最怕将心要悟。才有要悟的心,便是拦头板也。只管一直做将去,不计工程。即到做不得时,则打起精彩,又从新做起。又,切不可贪求玄妙。即有一念暂息,寂静欢喜,切不可当作好处,直须吐却。切不可将佛祖玄言妙语来作证当作佛法,又不可堕在无事甲中,以此为得。

如此做工夫,最怕将心要悟。才有要悟的心,便是拦头板也。只管一直做将去,不计工程。即便做不得时,打起精神,又从新做起。又,切不可贪求玄妙。即使有一念暂息,寂静欢喜,也绝不可当作好处,直须吐却。切不可将佛和祖师之玄言妙语来作证当作佛法,又不可堕在无事甲中,以此为得。

〔拦头板〕遮住视线的木板,譬喻要悟的心,便是遮住见道的障碍。〔无事甲〕无所事事的甲壳,指无妄想、亦无觑究之空心静坐。法演禅师云:“须是猛著精彩,提个话头,昼参夜参,与他厮捱。不可坐在无事甲里,又不可蒲团上死坐。若杂念转斗转多,轻轻放下,下地走一遭,再上蒲团。开两眼,捏两拳,竖起脊梁,依前提起话头。便觉清凉,如一锅沸汤,搀一杓冷水相似。如此做工夫,定有到家时节。”(《佛祖纲目》)

 

总之一切圣凡迷悟都不管,单单只是追求一念下落。追到赶尽杀绝处,久久自见本来面目,如十字街头见阿爷,更不向人问觅也。看来此事,元是人人本分上事,更无甚奇特处。道人真真实实为生死大事,试从此下手,决不相赚。

总之一切圣凡迷悟都不管,单单只是追求一念下落。追到赶尽杀绝处,久久自见本来面目,如十字街头见阿爷,更不求证这是否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也。看来此事,原本就是人人本分上事,更没有甚么奇特处。道人(修道之人)要是真真实实为生死大事,试从此下手,决不骗你

〔如十字街头见阿爷〕如十字街头看见自己的父亲,一眼便认出来。譬喻确知这就是本来面目,没有谬误。〔赚〕诳骗。

四十八、降伏其心

(《梦游集·示玉觉禅人》)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憨山大师自称)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特求开示,云何降伏其心?老人示之曰:学人修行,为生死大事也。以心中念念不停,故生死不断。欲实为了生死,必要把一切万缘,尽情放下,放得干干净净。然有无始习气种子不得干净,必须参一话头。纸上都有,但不知下手工夫难易诀法,必须参善知识,开示方便,是他行过的晓得易入处。】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来到黄梅紫云山参拜我。他们说道:自己心中妄想,念念不停,犹如野马,特地请求开示,云何(怎样)降伏其心?我对他们开示道:学人修行,是为了脱生死这一大事。由于心中妄想念念不停,故生死不断。欲实为了脱生死,必须把一切万缘,尽情放下,放得干干净净。然而还有无始来的习气种子不得干净,必须参一话头。这些书上都有,但却不知下手工夫难易之要诀,必须参拜善知识,请求他开示方便,因为他自己走过这条路,所以晓得易入之处。

 

【如六祖昔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开悟。世人不知,当了玄妙道理会。元不是玄妙,因昔有住,今闻无住,故当时放下而得开悟。有何玄妙?如永明大师,昔以念佛用心,不能造入,后于韦驮前拈阄,得‘念佛参禅’。世人以禅当作道理讲,殊不知禅乃是自心,经云‘不生不灭’是也。欲明生死大事,知戒律尊崇,决不敢犯,先要信力肯心坚志,把玄言妙理世事人情,都要放下。】

就如六祖惠能昔日听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开悟。世人不知究竟,于是当作玄妙道理来领会。这原本没有什么玄妙,因他昔日有住,如今听闻到《金刚经》说要无住,故当时放下,而得开悟。这有何玄妙?又如永明大师,昔日由于念佛用心,不能够深入进去,后来在护法神韦驮菩萨像前拈阄(jiū),得‘念佛参禅’。世人总是把禅当作道理来讲,殊不知禅乃是自心,经云‘不生不灭’是也。欲明生死大事,当知戒律尊崇,决不敢犯,首先要信力、肯心、坚志,把玄言妙理和世事人情,都要放下。

〔造入〕深入进去。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李虚己侍郎,字公受,少从江南先达学作诗,后与曾致尧倡酬(以诗词相酬答)。曾每曰:‘公受之诗虽工,恨哑耳。’虚己初未悟,久乃造入。”

 

下面,憨山大师具体讲述“念佛参禅”这一方法:

【此参禅一著,元无有玄妙奇特。此事极拙,汝肯信否?若果肯信,但把从前妄想一齐放下,不容潜生,缓缓专提一声阿弥陀佛,着实靠定,要观此念从何处起,如垂纶钓于深潭相似。若妄念又生,此因无始习气太重,又要放下。切不要将心断妄想,只把脊梁竖起,不可东想西想,直于妄念起处觑定,放下又放下,缓缓又提起一声佛,定观这一声佛毕竟从何处起。至五七声则妄念不起,又下疑情,审这念佛的毕竟是谁?世人把此当作一句说话,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如妄念又起,即咄一声,只问是谁?妄念当下扫踪灭迹矣。】

此念佛参禅一法,原无什么玄妙奇特。此事极为质朴无巧,你们肯相信吗?若果真肯信,但把从前妄想一齐放下,不容暗暗滋生,缓缓专提一声阿弥陀佛,着实靠定,要观此念从何处起,如垂纶钓鱼于深潭相似。若是妄念又生,这是因为无始习气太重,又要放下。切不要将心去断妄想,只把脊梁竖起,不可东想西想,直于妄念起处觑定,放下又放下,缓缓又提起一声佛号,定观这一声佛号,毕竟从何处起?这样念、觑五声、七声佛号后,则妄念不起,又再下疑情,审究这念佛的毕竟是谁?世人把佛号当作一句话来念,殊不知要如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若是妄念又起,即咄一声,只问是谁?妄念当下扫踪灭迹矣。(这便是降伏其心之妙法。)

〔纶(lún)〕钓鱼用的线。

 

【佛云:‘除睡常摄心。’睡时不能摄心,一醒就提起话头。如此,不但坐如是,行住茶饭动静亦如是。在稠人广众中不见有人,在诸动中不见有动,如此渐有入处,七识到此不行。如此日夜靠定,不计工夫,一旦八识忽然迸裂,露出本来面目,便是了生死的时节,方不负出家之志。但参禅之时,不要求悟。任他佛来祖来魔来,只是不动,念念单提行将去,中间再无疑难。如是绵绵密密,心心无间,日用著力做去,自有下落。】

佛云:‘除睡常摄心。’睡时若不能摄心,一醒就要提起话头。如此提起话头,不但坐是这样,行、住、茶、饭、动、静,也都是这样。在稠密众多的人群之中不见有人,在诸动之中不见有动,这样便渐有入处,第七识(末那识)到此不行。如此日夜靠定,不计工夫,一旦八识(阿赖耶识)忽然迸裂,露出本来面目,便是了生死的时节,方才不负出家之志。但是参禅之时,不要去求开悟(因为求开悟之心便是妄想)。任他佛来祖来魔来,只是不动,念念单提地行将去,中间再无疑难。如是绵绵密密,心心无间,每日著力做去,自有下落。

〔稠〕多而密。〔七识到此不行〕到了这时,末那识不再去攀缘法尘。

四十九、照破我执

(《梦游集·示说名道禅人》)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智,生死难出。然此般若,非向外别求,即是吾人自心之本体,本自具足。故今修行,但求自心,更不别寻枝叶。】

名道学人,来参拜老人(憨山大师自称)于曹溪,我特地为他阐发解明《金刚经》中金刚般若宗旨。因为我们修行,若不依仗般若根本智,难出生死轮回。然而此般若根本智,并非向外去求别的什么,它就是我们自心之本体,本自具足。因此,如今修行,但求自心这一根本,更不要另外去寻求别的枝枝叶叶。

〔我执〕执著身心是实有,而且以之为我。〔金刚般若〕“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而是洞悉人生宇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妙智,是自性的正智。“金刚般若”,是形容般若犹如金刚,无坚不摧。《大智度论》云:“般若是诸佛母,住是般若中,能具足诸佛法。”〔根本智〕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的无分别之真智,因它是能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

 

【佛祖教人,只是返求自心,故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以我自心,元是般若光明,本来无物。但因一念之迷,故日用而不知。但知有此幻妄之假我,即不知有本来常住法身。】

佛和祖师教人,只是返求自心,故开示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开示道:‘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本来无一物)。’因为我之自心,原来就是般若光明,本来无一物。但因一念之迷,故日用而不知。只知道有身心这一幻妄假我(这就是我执,执幻妄身心为我),则不知有本来常住法身。

〔沙门〕汉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意思是:若人识得本心,则一切皆无(就不再执著于森罗万象)。《起信论》云:“知心妄动(知道这是心在妄动),无前境界(实际上并没有现前这个境界)。”

 

【即今要悟本来法身,即就日用现前,六根门头起心动念执著我处,当下照破,本来无我。无我,则无人。无人,则了无众生。众生既空,则生死根绝。生死既脱,则无寿命。是则四相既除,一心无寄,岂非无住之妙行乎?】

如今要悟本来法身,即就日用现前,六根门头起心动念执著我(执著身心)处,当下照破,本来无我(本来就没有身心这个假我)。无我,则无人。无人,则全无众生。众生既空,则生死根绝。生死既脱,则无寿命。如是,则四相既除,一心无寄,岂非无住(不住于相)之妙行乎?

〔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妄执五蕴身心为实有,并以之为“我”而生心,例如得失、逆顺、荣辱等等。〔人相〕妄执对方、他人是实有而生心,例如爱恶、是非、高下等等。〔众生相〕这里“众生”是指人群,例如按照亲疏、好恶、友敌、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地区、种族、肤色、国家等等来区分的人群,众生相就是妄执这些人群为实有而起分别心。〔寿者相〕妄执寿命实有,而计较其长短。迷惑众生最为关切者,莫过于寿命,故将寿者相从我相中分出来,单立一项。

 

【若不能当下了悟,只将六祖本来无物一语,置在目前。但见一切境缘,对待生心之时,便是我执。就此执处一照照破,则当下情忘(通“亡”),对待心绝,即是无我。无我则无人,人我既空,则日用身心,了无挂碍。】

若是不能当下了悟,只将六祖‘本来无一物’这句话,置在目前。但见一切境缘,对待生心(爱憎取舍)之时,这便是我执。就此执著处用‘本来无一物’一照照破(不取不念),则当下尘情消亡,对待心绝,即是无我相。无我相则无人相,人我既空,则日用身心,全无挂碍。

〔无我相则无人相〕人相是相对于我相而言,我相不立,则人相不生。〔根株〕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比喻事物的根本。

 

【以日用逆顺境界,皆是生死路径。若境界看破,了无挂碍,则生死根株,亦从此倒断矣。如是,岂非善修般若无住之妙行乎?禅人有志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此外别求,即落外道邪径矣。】

因为日用逆顺境界,都是生死路径。若将境界看破,全无挂碍,则生死根本,也从此斩断了。如此,岂非善修般若无住(不住于相)之妙行吗?禅人有志要出生死,必须以此为第一义。除此之外去别求什么,即落外道邪径了。

五十、切齿发愤

(《梦游集·示欧生伯羽》)

 

勤奋刻苦,方法正确,坚持不懈。

苦心人,天不负。

 

【尝谓一切圣凡,靡不皆以志愿成就世、出世业。是知吾人有志于性、命者,志出生死;有志于功名富贵者,志入生死也。】

古德云:‘一切圣凡,无不皆以志愿而成就世间、出世间事业。’由此可知,凡有志于法身慧命者,立志出生死(在证悟法身上取得卓越成就);有志于功名富贵者,立志入生死(在生死幻场中取得卓越成就)。

〔性、命〕众生之本性与慧命,亦即法身慧命。

【吾师有言:‘广大智海,变而为生死业海;宝明妙性,昧而为贪瞋痴慢生死之业性。’由是观之,吾人之性,真妄之源既已不二,苟知由贪瞋痴而入生死,即可用贪瞋痴而出生死矣。】

本师有言:‘广大智海,迷而为生死业海;宝明妙性,昧而为贪瞋痴慢生死之业性。’由此观之,真妄之源既然同一(自性迷,是众生;自性悟,是佛),如果知道怎样由贪瞋痴而取得功名富贵,即可知道怎样利用贪瞋痴而出离生死轮回。

〔苟知由贪瞋痴而入生死,即可用贪瞋痴而出生死矣〕成就修行与成就功名,都是要勤奋刻苦,方法正确,坚持不懈。因此说,如果知道怎样由贪瞋痴而取得功名富贵,即可知道怎样利用贪瞋痴而出离生死轮回。庞居士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及第〕考取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刻苦〕能在枯燥、乏味、艰苦的大运动量训练中坚持下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生命需要磨练,要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方法正确〕这一点很重要。方法若错,古德喻为:磨砖不能成镜。〔即可用贪瞋痴而出生死矣〕这是以幻灭幻,幻尽真现。

【谚语有之:‘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余居常每念:勾践因会稽之耻,志复吴仇,乃卧薪尝胆二十余年,衣不重彩,食不重味,竟灭吴以霸。】

谚语说:‘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经常每每念及:勾践因会稽之耻,立志灭吴复仇,于是卧薪尝胆二十余年,恶衣粗食,最终灭吴而称霸天下。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毒,凶狠。憨山大师引用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要对自己凶狠——这是修行能否成就的关键。中峰大师云: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详见《第一方便》)〔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重(chóng)彩〕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重(chóng)味〕吃饭时有两种以上菜肴。

卧薪尝胆的故事:

吴王夫差为了报父仇,率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的数万部队被消灭,最后只剩下五千人,被吴军大军围困在会稽。勾践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仆伺候您,请您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和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吴王为了羞辱勾践,因此派他去看墓、喂马。越王心里虽然愤怒,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恭敬地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这样来赢取吴王的欢心和信任。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三年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柴草堆上。为了时时刻刻不忘报仇复国,就在屋梁上悬挂一只苦胆,坐下、卧下、吃饭之前,都要去舔尝。进出房间时,门外的士兵都要问他:“勾践,你忘了三年的耻辱吗?”他立刻恭敬地回答说:“不敢忘记。”

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自己则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与民女一样纺线织布。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来自四方各国的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官民。于是上下一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终于民富国强,兵精粮足。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人民,训练军队。

而吴王夫差盲目地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谗言,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过了九年,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吾学道人,视历劫生死,幽囚困辱于三界牢狱,岂直会稽之耻?贪瞋痴慢,夺吾妙性之光,破我涅槃之宅,岂直吴仇?吾人怡然如饴,而与之嬉戏游宴于其闲,略无惭耻奋恨之心,可谓大不知本矣!其自视也,可称大丈夫哉?伯羽有志于此,当为切齿。】

我等学道人,比照看看:历劫生死,幽囚困辱于三界牢狱,何止于会稽之耻?贪瞋痴慢,夺吾妙性之光,破我涅槃之宅,何止于吴国之仇?我们却怡然如饴,而与之嬉戏游宴于其间,毫无惭耻奋恨之心,可说是大大不知根本!自己可以检视,这样能称为大丈夫吗?伯羽,你既然有志于法身慧命,当为之切齿发愤!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于;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于;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于。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出离三界为目的。〔怡然如饴〕就像吃糖一般地喜悦。〔游宴〕游乐宴饮。

 

 

参考阅读:

梦游集

禅净宗师-憨山大师

憨山大师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憨山大师的一生(新版)

憨山大师法语

憨山大师年谱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