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201教材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佛说四十二章经注

湛然 注


经序

第十五章 何为力明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第一章 出家证果

第十六章 舍爱见道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第二章 断欲绝求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第三十二章 断欲去爱

第三章 割爱去贪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第三十三章 破魔得道

第四章 善恶并明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第五章 升堕关头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第六章 忍恶无瞋

第二十一章 逐名丧本

第三十六章 辗转获胜

第七章 恶还本身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第八章 尘唾自污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第三十八章 人命无常

第九章 守志奉道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第三十九章 中边皆甜

第十章 喜施获福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第十一章 无为最胜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第二十七章 无著得道

第四十二章 诸法如幻

第十三章 会其至道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第十四章 何为善大

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前言

《佛说四十二章经》全一卷。后汉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合译。全经共有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这是从三藏十二部中精选出来的释迦牟尼佛语录,是佛法的修学大纲。因此由这两位神异高僧选为传入我国的第一部佛经,其内容浅深、渐顿、偏圆、权实、小大(小乘、大乘)兼具。

由于本注解是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第二阶段“持戒为本”的教材,此时尚未涉及诸法实相、本心、本性等根本原理,所以经文的有些词句没有注释。建议学人在学完第三阶段“般若破妄”,对《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佛藏经》和《真心直说》等经论有了比较深刻的领悟,这时回来更深一步地修学本经。这时,您就会明白:本经(《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佛法的修学大纲,应当常诵常行。


问:《佛说四十二章经》是小乘经典,何言顿、圆、实、大?

答:此言非也。经中许多章句都是在讲最究竟的一乘法,例如: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对于本经之顿渐,清代最著名的菩萨居士彭际清有一段透辟的论述:

是经顿渐兼收。首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又言‘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金刚无住之旨,维摩不二之门,不越乎此矣!

又言‘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夫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所谓自性天真佛也。三世诸佛觉此而已,非有所加也。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养者,识自本心,了法空寂,念念佛出世,念念佛灭度,是为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岂外求哉?此为顿教。

其间罗举四真道、十善行,诃斥欲染,策发净业,警世非常,觉诸幻化,此为渐教。夫欲染不去,则净行难成。净行不成,则本明不发。故反复于断爱去欲之修,以为行道守真之助,而要归于无我。了得无我,心垢自尽,常光现前,是则名为解无为法。

〔四真道〕即四真谛,又云四圣谛。苦、集、灭、道之四谛也。其理真正,故云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云圣谛。〔常光〕佛所具三十二相之一。即常围绕佛身,昼夜恒照之光明。

然而世之人,往往贪著有为,不舍爱欲者,何也?由不知人命无常,世界幻化,以须臾之乐,招长劫之殃。刃蜜炬风,其言绝痛,苟有丈夫之志者,其可不瞿然深省乎?经言:‘佛所言说,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学者于此尽心焉,则五部诸经,俱可得门而入矣!”

〔刃蜜炬风〕爱欲犹如刀口之蜜,灭炬之风。


关于佛法传入我国,以及本经的译出,蕅益大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解》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后汉(即东汉),孝明皇帝永平三年。帝(汉明帝,亦称孝明帝)梦金人,项有日光,飞来殿庭。以问群臣,太史傅毅对曰:“臣闻西域有神,号之为佛。陛下所梦,其必是乎!”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书异记》载:佛诞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时江河泛溢,大地皆动,五色光贯太微。太史苏由卜之,得乾之九五,飞龙在天,是西方大圣人也;后一千年,声教流被此土。王(周昭王)命刻石为记,埋之南郊。后于周穆王时,乾坤震动,有白虹十二道,贯日经天。太史扈多占之,谓是西方大圣人入灭之象。”

孝明帝乃于永平七年,敕郎中蔡愔、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寻佛法。至印度,请迦叶摩腾及竺法兰(皆中印度人),用白马驮经,并携有舍利,及佛之画像。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至洛阳。帝悦,造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

至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道士褚善信等,负情(违背情实而嫉妒)不悦,上表朝廷要求比试。孝明帝乃于正月十五日,大集百官、僧道、士俗于白马寺南门。褚善信等以灵宝诸经置道东之法坛上,孝明帝以经像舍利置道西之七宝行殿上。褚善信等绕坛涕泣,启请天尊,词情恳切,以旃檀柴等烧经,希冀经本完好无损,但却全都化为灰烬。先时所作的升天、入火、履水、隐形等法术,亦皆不应验。而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复覆大众,映蔽日轮。摩腾以神足通,于虚空中飞行坐卧,神化自在。天雨宝花,及奏众乐。时,大众咸喜,得未曾有。

此即佛法入震旦之始也。

〔行殿〕行宫。〔神足通〕亦名如意通,随意变现,飞行自在,一切所为,无有障碍。〔震旦〕古代印度称中国为震旦。

经题

【佛说四十二章经】

本经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是从世尊一代时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简明者,共四十二章,集为一册,阐示出家学道之要义。

译者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

〔迦叶摩腾〕我国佛教之初传入者。中印度人,生于婆罗门家。幼而敏悟,兼有风姿,博学多闻,特明经律。尝至西印度一小国讲《金光明经》,遂使该国免于刀兵之祸。后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遣蔡愔等于天竺求法。遇之,与竺法兰携经卷与佛像至洛阳,住于明帝为其所建之白马寺。两人合译四十二章经,为我国译经之开始,自此东土有佛法。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八山之道士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上表,请明帝火验佛道二教之优劣。同月十五日,帝集众于坛上,验烧二教经典,道教之书尽成灰烬,而佛经毫无损坏,摩腾与法兰乃出而宣扬佛德,凡见闻者,皆相率归依佛门。永平十六年,示寂于洛阳。〔天竺〕即今之印度。

〔竺法兰〕中印度人。讽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后汉明帝遣使蔡愔等人往西域求佛经,师与迦叶摩腾前往洛阳,与摩腾驻锡白马寺。师年少即通晓汉语,于是译出《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四十二章经》等五部经典,后示寂于洛阳。

 

注:为了便于理解和查阅,下面标题“经序”,以及各章之标题,皆是注释者所加,不属于经文。

经序

这一大段是本经的序文。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世尊在证道成佛后,回顾整个修行的历程,归纳总结出最重要、最关键、最殊胜的要点:离欲寂静。寂静是指内心的寂静。所以,修学佛法的心要是:离欲息念。

〔世尊〕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这里是指释迦牟尼佛。〔成道〕成佛道。

关于离欲,在本经中有很多章节,一再强调。例如:“断欲绝求”、“割爱去贪”、“会其至道”“舍爱见道”、“逐名丧本”“财色招苦”、“色欲障道”、“欲火烧身”、“意马莫纵”、“正观敌色”、“欲火远离”、“心寂欲除”,“断欲去爱”乃至“直心出欲”,等等。在四十二章中,共有十四章(占三分之一)反复强调离欲,特别是要远离财色名利。由此可见,离欲对修道得道的重要性。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恶业由身语意所造,而身语意又是为贪瞋痴所驱使。贪瞋痴中,贪是根。贪不到即瞋,贪瞋蒙蔽了理智,背理而思、而言、而行,这就是痴。由此可知,贪是万恶之源,而欲是贪的驱动力,若要修道,首当离欲。

寂静,就是无想无念。《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又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是一义,所谓离也。何等为离?离诸欲诸见。欲者即是无明,见者即是忆念。何以故?一切诸法,忆念为本,所有念想,即为是见,见即是邪。”《楞伽经》云:“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满无上的智慧——佛的智慧,汉译“无上正等正觉”。

一切众生本来与佛完全一样;现在之所以不同,是佛在觉,众生在迷。迷,就是迷在对境生心。欲望一起,内心骚乱纷扰,随念牵,逐境动,在欲望的驱使下造业受报,生死轮回不已。因此,返本还原之途就是:离一切诸欲,心寂静不动。

离欲——灭苦因,《中峰三时系念》云:“诸苦尽从贪欲起。”寂静——成道果,《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离欲、寂静”,这是全经的纲领,亦是修学佛法的总纲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依此而设。所以,一定要把“离欲寂静”这四字铭记在心,时时警惕检点。


【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鹿野苑〕地名,在中印度的波罗奈国,是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而证道果的地方。〔四谛〕又名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简称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终究灭苦的真理;道谛是说明人要怎样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此四圣谛包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这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这是悟界的因果。〔法轮〕喻佛所说之法,能够碾碎众生的一切烦恼,就好像巨轮能够碾碎一切的岩石和沙砾一样;并辗转传人,好像车轮的旋转,无远弗届。


世尊在家时,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为中印度迦毘罗国王净饭王的长子,母名摩耶,属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牟尼是梵语的音译,意为寂静。

现将世尊自出家到成佛的这一段经历简述如下:

释迦牟尼出家后,曾多方寻访明师,以求大道。他见众多修行之人,或以草为衣,或不食自饿,或翘一足,或卧尘土荆棘之中,或拜日月,或事奉水火,心中大不以为然,知其皆为外道。

后来,释迦牟尼跟从隐居山洞的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学习禅定。前者教他“追随沉思默想步骤”,就能得到“空寂王国”;后者对他宣读“既非心理作用、也非非心理作用的状态”。于是释迦牟尼独处一山洞之中,盘膝趺坐,面壁静心,以求觉悟。春去秋来,终无所得,他明白了这不可能得到启迪,于是改变主意,决定去体验禁欲苦行,以求解脱。

释迦牟尼来到尼连禅河边伽闍山苦行林中,独自在树下结跏趺坐。他身无覆盖,不避风雨,目不瞬动,心不恐怖,摒除一切,全体放下,或限制呼吸,头脑发怵,如针刺骨;或牙舌顶颚,强压内心,汗如泉涌。由于净心守戒,不卧不起,乃至一只大雕在他头一结巢哺雏,粪污其身也听之由之。

释迦牟尼独修苦行转眼已六年之久,由最初每日食一麻一麦,渐渐至七日食一麻一麦以至于不饮不食起来。终于,他身体变得极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触背脊。

一日,他忽然觉悟到:过度享受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没有办法进趋大彻大悟的法门。于是他决定重新进食,再参玄道。

尼连河边有两名牧牛女子,一名难陀,一名波罗,常赶牛在苦行林边放青。此日见母牛入河洗浴干净,于是挤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满碗,捧到他面前,礼拜奉献。

释迦牟尼接受了供养,发愿说:“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遂即服食。

自此,释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献乳糜。一月之后,体力强健,已回复了昔日的壮实。他又去尼连河中沐浴洗衣,更觉得遍体清凉,光彩焕发。

释迦牟尼放弃苦行生活后,来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密的毕波罗树(又译作菩提树)下坐了下来。他发下誓愿:“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他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静思默想。他的思维追忆着过去的经历,用大智慧观照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经过长时间的思索,进入一种“醒悟”状态,达到“既不知道满意又不知道失望”的情况,似乎错误消失,智慧涌现,黑暗过去,光明到来。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升座之后即圆成菩提道果祥光照跃天地,菩提道果是大乘佛教的出世圣果,凡一面自度以求成佛,一面普度众生脱离苦海的就称为菩萨。

释迦牟尼即将成佛,祥光上冲死亡与欲念之魔的魔宫,魔王想阻挠他圆成佛果,便命令三个魔女前去蛊惑他。

三魔女一名特利悉那(爱欲),一名罗蒂(乐欲),一名罗伽(贪欲)她们盛装严饰,罗饰临风,兰麝馥郁,凌波微步来到释迦牟尼身前,殷勤献媚,桃面嫣然。但释迦牟尼深心寂定,视而不见,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蝶之状,释迦牟尼训诫她们道:“你们形体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贮粪机,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丑状鄙秽,魔女看后,意念一转,羞耻惭愧,匍匐而遁。

魔王见魔女无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召集所属全部魔将魔兵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如蜂如蚁杀向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端坐金刚宝座之上,毫不恐惧惊动。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近处皆纷纷散落。他告诉魔王道:“我所以得成菩萨道是因为从三僧祗无央数劫以来,积集了无量福德智慧,圆满了六度万行。你来攻我,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破灭吗?”

魔王不听劝告,一味蛮横,率众向前,释迦牟尼身放净光,魔众尽皆跌扑。天帝又请菩萨相助,菩萨使法,洪水滔滔汹涌而出,恶魔怪兽尽淹其中,狼狈败退。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弘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释迦牟尼成佛后,即从事说法传教。他知道曾追随伺侯过他的五名侍从,其时正在贝拿勒斯鹿野苑中力修苦行,正待化度,便前往鹿野苑。

在鹿野苑中,释迦牟尼向憍陈如等五人说法道:欲求大道,应防止两个极端,一是享乐纵欲的生活,这是堕落,一是禁欲的苦行生活,这是痛苦。避开这两个极端,行于中道,离欲寂静,能导致智慧觉悟,即可修“八正道”,脱出生死的苦海。五人听后,顶礼拜服。他又向五人说了生灭四谛之法,憍陈如等五人便皈依了释迦牟尼,同时被度为比丘,成为最早的信徒。

他们遵循释迦牟尼倡导的正道修行,不久就修成阿罗汉果。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

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

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

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或生活。

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

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

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便可证得阿罗汉果。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既度此五比丘已,又有耶舍、迦叶、舍利弗、目犍连等一千二百人带着他们的种种疑问来请教佛,并且求佛教导如何修行。世尊开示之后,他们一一开悟。于是合掌恭敬地应诺,如说修行。

〔敕〕告诫、开示。

第一章 出家证果

注:为了便于理解和查阅,每章贯有标题作为科判,不属于经文。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开宗明义,总示修道要旨。

〔识心达本〕识自本心,彻悟自己的本来面目。〔无为法〕即下一章所说的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这是最究竟的“修行”方法。(这里“修行”二字打上引号,是因为此法是非修非证。)亦即第十八章中所讲之究竟道法——“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以及第二十七章所言“精进无为”。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沙门〕汉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这一段是讲修证声闻四果:须陀洹果(初果)、斯陀含果(二果)、阿那含果(三果)、阿罗汉果(四果)。

〔二百五十戒〕比丘的具足戒。〔四真〕即前面所说之四圣谛,修四圣谛有四种果位:须陀洹果(初果)、斯陀含果(二果)、阿那含果(三果)、阿罗汉果(四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至多仅于人界与天界中各往返七次必证得阿罗汉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证得阿罗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即于色界之第四禅天(经文中的“十九天”)中证阿罗汉果,不再来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已断见思烦恼,了脱生死出三界。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下至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三界见思烦恼,虽有许多种类,皆以爱欲为本。爱欲一断,便出苦轮。故喻如四肢一断,决不会再起作用。

〔旷劫寿命〕寿命长久无量(阿罗汉已了生死)。“旷”,极其久远。〔住动天地〕天上人间,随意行住。

第二章 断欲绝求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心源〕心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止观》曰:“结跏束手,缄唇结舌,思想实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

〔悟无为法〕这里所说的无为法就是:“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亦即《金刚经》所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无为法。这是按第一义谛——诸法实相来“修”。虽然修道,但是不著道的相,所以“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是不必经历五十二个阶位,直了成佛的顿法,故云:“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清人彭际清赞曰:“是经顿渐兼收。首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又言‘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金刚(《金刚经》)无住之旨,维摩(《维摩经》)不二之门,不越乎此矣!”

〔五十二个阶位〕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有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表示内含十个阶位,以下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果)。〔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心不著修道之相,也不造业。

第三章 割爱去贪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不再矣!使人愚弊者,爱与欲也。】

爱与欲是修道人最粗重的烦恼和障难,贪瞋痴就从这里开始,于是造业,于是受报,于是生死轮回。去爱、欲而受道,这是能否依道而行的关键。蕅益大师云:赞叹头陀胜行,以为证道要术也。

修道人当然都知道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以及自己是在菩提道上。但临境遇缘时,或惑于外物,或牵于业缘,于是背道而行,这就是“使人愚弊者,爱与欲也”。

《吕氏春秋》中讲了一个“齐人攫金”的故事: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第四章 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修十善业道,这是学佛人的基本德行,能断三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苦,是成就人身、天身和一切圣果(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根本。

第五章 升堕关头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人有种种过错,而不自知改悔,以顿息其作恶之心,则自身成为罪恶趋集的地方,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了过错,就立即知晓这是不对的,于是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发汗,渐渐痊愈。

有无改悔,这是升堕的关头,凡圣的分水岭。吾人当时时警惕,勇于改过,善于改过啊!

第六章 忍恶无瞋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恶人听闻到你在行善,就故意来破坏捣乱。对这无理取闹,你要止息心中的不平,不要瞋怒,也不要去责怪他。这样,他想丑化你,结果丑化的将是他自己。

这是以善破恶之妙法。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有人听闻佛坚守菩提正道,行大仁慈救度众生,就跑来骂佛。佛默然不对。等到那人自己都骂得没劲了,停了下来。佛就问他:你送礼物给人,这人不接纳,礼物是不是又退回给你了。那人回答说:是呀,退回来了。佛就说道:现在你骂我,我不接纳,这些咒骂都要在你自身上应现啊!对别人的诅咒,统统都会回归自己,犹如响之应声,影之随形,丝毫不爽。所以,千万别去咒骂他人。

一般人被咒骂,无不怒目相对,甚至倍加还击。而佛不仅泰然处之,而且给他讲说“恶人者,自恶之”的道理,并诫之“慎勿为患”,以除其祸源。佛真是无比的慈悲啊!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恶人害贤者,犹如仰天吐口水,口水吐不到天上去,反而落在自己脸上;又如逆风吹扬尘土,尘土吹不到前面去,反而脏污了自己。不可去毁谤圣贤,因为毁谤圣贤所带来的祸殃必将毁灭自己。

〔坌,bèn〕尘埃,这里作动词。

第九章 守志奉道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博览经论而喜爱道,是不能够领悟道的;只有专志不移地去实践道,才能够明白这是大道啊!

佛法是断烦恼、破无明、证涅槃的大道。如果只是去读、去写、去讲,而不去如说修行,则必然是在名相上下功夫,在玄言妙语上做文章,哪里能够领悟到什么是佛法呢(“道必难会”)。

〔名相〕佛教的名词术语,叫做“名相”。

博闻爱道,而不守志奉道,这是最可惋惜的。因为,“爱道”,这已经跨出了最难能可贵的第一步,而且“博闻”,说明已经具备择法的能力。现在只要拣择最适合自己的法门,专志不移地实修下去(守志奉道),就走上了金光大道。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看见别人弘法,助之以欢喜,此随喜得福甚大。有沙门问道:如果随喜的人多了,人人都得大福,那么弘法所得的福,岂不是被他们分尽了?佛回答道:不会的。弘法所得的福譬如是一个火炬上的火,数千百人各以火炬来点火,用这些火来煮熟食物,驱除黑暗,那点燃了数千百火炬之火依然如故;弘法的福也是这样的。

〔覩〕古同“睹”。

第十一章 无为最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以饮食供养一百恶人,不如供养一善人;以饮食供养一千善人,不如供养一持五戒者;以饮食供养一万持五戒者,不如供养一须陀洹;以饮食供养一百万须陀洹,不如供养一斯陀含;以饮食供养一千万斯陀含,不如供养一阿那含;以饮食供养一亿阿那含,不如供养一阿罗汉;以饮食供养十亿阿罗汉,不如供养一辟支佛;以饮食供养一百亿辟支佛,不如供养一三世诸佛;以饮食供养一千亿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在这里特别强调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无为法)之殊胜。

〔饭〕以饮食供养。

为了便于理解经文,有些名词须解释一下。熟悉这些名相的读者,请即略过。

〔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须经历五十二个阶位。“乘”是运载的意思,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之彼岸去。菩萨乘度众生多,故名大乘;声闻乘、缘觉乘度众生少,故名小乘。〔声闻乘〕闻佛音声和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声闻乘有四种果位:须陀洹果(初果)、斯陀含果(二果)、阿那含果(三果)、阿罗汉果(四果)。证阿罗汉果,即了脱生死出三界。〔缘觉乘〕修十二因缘,其最高果位为辟支佛果。自凡夫至辟支佛,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覩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人有二十件很难做到的事,称之为二十难:贫穷者布施难;豪贵者学道难;牺牲性命而赴死者难;得见佛经难;活在有佛在世的年代难;忍得住美色和欲望的诱惑难;见到喜好的东西不去追求难;被侮辱不生瞋心难;有权势而不滥用难;触遇到事情而心不为所动(无心)难;广学而且博究难;除灭贡高我慢难;不轻视未学之人难;心行平等没有分别难;不谈论是非难;遇见善知识难;见自本性来修学难(见性学道难);随缘随份来教化众生难;见境心不动难;擅长于因人施教的善巧方法(方便)难。

佛在这里列举二十难事以为劝诫。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邪法而修行正法的人。〔见性学道难〕在事相上修学易,见自本性来修学难。然而见性学道,实为圆顿之法。蕅益大师云:“不见现前一念心之实性,决不可以学无上道。”(《佛说四十二章经解》)〔本性〕即禅宗所谓本来面目。

第十三章 会其至道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沙门问佛:要以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够得宿命通,才能够了解通达至上之道?佛回答道:净其心,守其志,即可领悟至道。犹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去除心垢,本具神通自然显发,当得宿命通。

〔宿命通〕能知过去世生命,和做过什么事情的神通,为六神通之一。〔至道〕至上之道,即一佛乘。〔一佛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净心〕去除情识分别。

第十四章 何为善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得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回答道:得道而守真我者是最善,志与道相合(一致)者为最大。

〔得道〕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为道,行三学而发此智云得道。〔三学〕戒学、定学、慧学。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恶业;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发现真理而断愚痴。修此三学,可以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得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名为“三无漏学”。

〔守真〕《宗镜录》云:“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

第十五章 何为力明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沙门问佛:何者最有力?何者为最明?佛回答道:忍辱为最有力,因为不怀恶的缘故,并且安乐健康。忍辱者不怀恶,必为人们所尊敬。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因为心垢灭尽者,自未有天地起,直至今日,十方所有的一切,都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这可以说是最明啊!

〔安健〕安乐健康。〔逮于今日〕至于今日。〔一切智〕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

第十六章 舍爱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覩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人怀有爱与欲,因而不见道者,犹如澄清的水,用手搅浑,众人都来映照,却没有人能够看见水中的影像。人就是因为爱与欲交错起伏,令心浑浊,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之垢除尽,则道可见矣!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见道者,犹如手持火炬,入于暗室中,黑暗立即消失,而只有光明独存;学道之人证悟真理(见谛),其无明即灭,而自性之光明常存矣!

〔见谛〕证悟真理。声闻乘要在须陀洹以上才能见谛,菩萨则要在初地以上才能见谛。〔初地〕指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的第一地。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言:吾法是:念此无念之念,行此无行之行,言此无言之言,修此无修之修。领悟者近于道,迷此者就远离道矣!究竟之真理(道),不可言说(言语道断),超越一切事物(非物所拘),才涉有无,便隔霄壤;方入思惟,即非道矣。

世尊开示:念、行、言、修,皆须离相,超越有无,这才是我所传授的佛法。

〔会〕会得之意,能于义理了解通达。〔言语道断〕究竟之真理(道),不可言说。〔非物所拘〕究竟之真理(道),超越一切事物。〔须臾〕顷刻;瞬间。

本章与第二章“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都是在论说究竟之道法——无上道。

《传心法要》云:“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观天地,明白这是梦幻泡影。观世界,明白这是梦幻泡影。观自本性,此即是觉(菩提)。如是知,如是识,就能够疾速得道啊!

这是遣相归性的观法,常如此观,得道疾矣!

〔非常〕即无常。〔无常〕一切诸法,虚幻无实,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灵觉〕即本性。〔菩提〕汉译为“觉”。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有各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应当常自观念:身体的肌肉皮骨、五脏六腑等等,虽然各有其名,一旦人死,四大分散,于中觅我,了不可得。我都没有,何况其他!所以一切都是虚幻的啊!

四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的枝干是坚性的地大;体内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

人一死,身体溃烂无存,骨肉归地,湿性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此时身在哪里!所以身体并不是你。《修心诀》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自性),盖天盖地。”那盖天盖地长存之灵才是你。既然身体不是你,依此而立之身心世界有何可贪?有何可瞋?人生不过是在做轮回梦。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从这个梦中醒来。

第二十一章 逐名丧本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如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人随着自己的情识和欲望,而追求名声;待到名声显著时,则身已故矣!贪图世间之常名而不学道,枉费功夫,空劳形骸。追求名声犹如燃香,虽然人们闻到香味,而香本身已经烧成了灰烬!而追求名声的恶果还不仅此,当你向前逐名,危及今生以及来世之火,正在后面熊熊燃烧呢。

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塚一堆草沒了”,是说功名空幻;“牵黄犬出东门,岂可得乎”,是说名著位高而身危。

〔常名〕世俗妄执之名望权势,以为这是永垂不朽的。〔危身之火〕“危身之火”有两重意思:一是今生争名夺利所带来的后患,一是因此造业而带来身后的后患。其实,最大后患还在于,因为把精力和时间耗费在追求名声上,而耽误了学道、了道,待到能够再闻佛法,又不知哪生哪世了!〔牵黄犬出东门〕秦二世时,丞相李斯为赵高所忌而加以陷害,被腰斩于咸阳市,并夷(诛杀)三族。临刑谓其子曰:“吾欲与若(你)復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三族〕父族、母族和妻族。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对于财、色,人们总是穷逐不舍。这就像刀刃上的蜜,只有那么一点点,不足一餐之美;而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刃上之蜜”喻财、色,“小儿”喻不知利害之愚人,“割舌之患”喻祸及今生来世的恶果。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祸,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人被妻子、儿女和舍宅系缚,比在牢狱中披枷带锁还要厉害。牢狱尚有刑满释放之日,而妻子、儿女却永远离不开心头。只要有了对异性的情爱,哪里会畏惧劳苦艰险!即便有被老虎吃掉的祸患,也都心甘情愿,这就像投入泥沼自己把自己淹死。这样的人就叫做凡夫。若是透得过这一关,即是出离尘世的阿罗汉。

妻、子、舍宅甚于牢狱,患同虎口,当速速远离。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爱之欲莫过于对女色的欲求。色欲之大,无与伦比。幸好这样强大的欲望只有色欲一个,假如还有同色欲一样其大无外的另一欲望并存,那么世上就没有一人能够得道了。(这是甚言色欲为害之烈。)

《楞严经》中,佛言:“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西方直指·永嘉集淫戒》云:“宁近毒蛇,不亲女色。何以故?毒蛇杀人,一死一生;女色系缚,百千万劫。种种楚毒,苦痛无穷;谛察深思,难可附近。经云:若更有一惑如淫欲,大地众生无一人得道。”

〔楚毒〕古代炮烙之刑。通常泛指酷刑,亦用以比喻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情爱之欲于人,犹如执持火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西方直指·永嘉集淫戒》云:“(女色)败德障道,为过至重;应当远离,如避冤贼。是故智者观之,如毒蛇想,宁近毒蛇,不亲女色。”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天神献仙女给佛,想要坏佛道心。佛对她们说道:你们这些装满秽物的臭皮囊,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赶快走开!不要让我恶心。于是天神更加尊敬佛,因而向佛乞求道法。佛就为他解说,于是天神证得须陀洹果。

第二十七章 无著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学道者,犹如一段木头漂浮在河中,顺流而行。只要不被两岸绊住,不被人取走,不被鬼神遮拦,不被洄流圈住,而且不腐败,我保证这木头一定流入大海。学道之人,只要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扰乱,精进无为,我保证此人必定得道。

〔寻〕沿着,顺着。〔娆(rǎo)〕扰乱。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切莫相信你的心思(意),你的心思不可相信。千万要小心谨慎别与异性接触,接触则祸生。证阿罗汉果之后,才可以相信你的心思。

〔意〕心思,心所计虑也。

凡夫的心思总是迷惑颠倒,就像灯蛾扑火,人怜悯它,把它赶走,稍不留意,它又扑上去,直至烧死。灯蛾之被烧死,并非火的缘故,而是它自己的心思(意)错误所致。人与异性接触而自投火炕,也是这个道理。众生自无始劫来,就只因恣情率意,生死轮回不已。意之误人,可谓大矣!

证阿罗汉果之后,才可以相信你的心思”,是因为阿罗汉已断见惑与思惑,不为错误的心思和习气所左右。

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污。想其老者为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千万要小心谨慎别看女人,也不要同她们说话。如果情况必须同她们说话,就要端正心态,正念思惟:我身为沙门,现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淤泥所染污。对于老者就想这是我的母亲,长者就想这是我的姐姐,少者就想这是我的妹妹,稚者就想这是我的女儿。因而生起度脱她们出尘世之慈悲心,这样就能够息灭恶念。

这是远女防过、生善灭恶之法。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学道之人,犹如裹着干草,火来必须赶快躲避。学道人见了令自己生起欲念的东西,就要如草避火,赶快离得远远的。

学道人于欲,应修远离行,勿为欲火所焚。《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有人犯淫不止,欲自断男根。佛对他说道:若断男根,不如断心。心如长官,长官若说停止,他手下的人也都会停止。若邪心不止,断男根有什么用处呢?佛为他说偈道:欲望生自你的意念,意念生自你的思和想,若是思和想都停息,那么一切事物都诱惑不了你,你也就不会起欲望而邪行了。佛说:此偈是迦叶佛所说。

这是说:断欲须从心断。

〔功曹〕官名。汉代郡守有功曹史,简称功曹,除掌管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的政务。 〔思想〕思和想。这里,“思”,是思念的意思;“想”,是想要的意思。〔非色亦非行〕二心各寂静,就会证悟到女色和邪行都是幻象。这是就诸法实相而言。

第三十二章 断欲去爱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人由于爱欲而生忧虑,由忧虑而生怖惧。若舍离了爱欲,有何忧虑?有何怖惧?

所以,要从焦虑不安中解脱出来,当断欲去爱。

第三十三章 破魔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学道人,犹如一人与万人作战。打仗时,战士披挂铠甲出城门迎敌,或者意志怯弱,或者半路而退,或者格斗而死,或者得胜而还。沙门学道亦如打仗,应当坚持其心(不意志怯弱),精进勇锐(不半路而退),不畏前境(将生死置之度外),破灭众魔,而得道果(得胜而还)。

《中峰三时系念》云:“诸苦尽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欲退悔。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一位沙门夜诵迦叶佛的遗教经,其声悲苦紧促,觉得学道太难太累了,想放弃修行。佛就问他:昔日你在家时,职业是什么?他回答道:我爱弹琴,以弹琴为职业。佛问道:琴弦调得太松会怎么样?回答道:不成声调!佛问道:琴弦调得太紧会怎么样?回答道:一弹就断了!佛问道:琴弦调得松紧合适会怎么样?回答道:各音阶又准又好听!佛就开示说:沙门学道也是这样,身心若调得适当,松紧合宜,这样修下去,就可以得道。学道如果太猛太急,则人就疲惫。人如果疲惫,则心烦意乱。若是心烦意乱,即思退悔,想不再修行。若不再修行,罪业就会愈来愈多而堕落了。你只要把身心调得适当,清净安乐,就能够稳步前进,长久地、有效率地修下去,这样就不会退转了。

〔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

孔子对于紧张和松弛也有一段开示,子曰:“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这段话是说:一直紧张而不松弛一下,这是善于治理国家的周文王和周武王也无法办到的;相反,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和周武王也不愿这样做的;只有劳逸结合,宽严相济,使工作和生活有节奏地进行,这才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国家的办法。

所以修道应当是连绵不断,水滴石穿。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如同锻铁成器,通过锤打去除里面的渣滓而成为器具,器具就精致耐用。学道之人,去除心垢的染污,行为就清净了。

所以,修行要修心,去除心垢。

〔如人锻铁,去滓成器〕现在炼钢,是用化学方法去除铁水中的杂质而得到钢。然后用钢坯锻打成器具。古时是将铁坯烧红锻打,反复进行,去除里面的渣滓来得到钢,所谓百炼成钢。以农具和武器而言,钢的就比铁的锋利耐用得多。所以,古时锻铁成器,不仅要锻打成需要的形状,而且要在锻打的过程中去除里面的渣滓,所谓“去滓成器”。

第三十六章 辗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萨心,无修无证难。】

人离开三恶道,成为人难。既得为人,不是女人而是男人难。既成为男人,六根完好难。六根都完好,生中国难。既生中国,逢着佛在世难。既逢佛在世,遇见佛法者难。既得遇见佛法,兴起信心难。既兴起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萨心(即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六根完好〕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完好是指没有瞎、聋、哑、肢残等生理缺陷。〔中国〕指古印度所说的“中国”,位于恒河中游之地带,是文明中心地。〔菩提心〕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无修无证〕即前面所讲最究竟之一乘道。〔一乘道〕成佛之道。

本章是说:修道人良缘难逢,千难万难,如今好不容易走到发菩萨心这一步,当修最究竟之道。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佛弟子虽然离我数千里,若忆念我的戒律,必得道果。在我左右者,虽然常常见到我,若不顺我的戒律,终不得道。

即便侍佛左右,若不精严持戒,仍不得道,何况末世。由此可知精严持戒之重要。

第三十八章 人命无常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他回答道:数日间。佛说:你还没有悟道。又问另一沙门:人命在几间?他回答道:饭食间。佛说:你还没有悟道。再问另一沙门:人命在几间?他回答道:呼吸间。佛赞叹道:很好,你悟道了!

〔呼吸间〕呼吸之间就可能断命,所谓出息不保入息。

本章明示:人命无常,出息不保入息,所以学道人务必惕厉精进,抢在死亡到来之前成就道业。

第三十九章 中边皆甜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的一切,都应信顺。譬如食蜜,中间和边上都是甜的;我所说之经也是这样。

佛在这里语重心长地告诫: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今有执小(小乘)谤大(大乘),执大谤小,执事拨理,执理拨事者,皆违佛旨者也。

就像学数学,有人觉得算术太低级,要直接学代数,甚至觉得代数也不够高级,要直接学微积分。结果会怎么样呢?下了许多功夫,背得一些代数或者微积分的术语名词和公式,于是沾沾自喜,以为我会代数、我会微积分了。但是能够用它们解题吗?既然不能够用它们解题,学来有用吗?

修学佛法是要伏烦恼、断烦恼、分破无明、圆证佛果,以了二死(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佛的教法也是这样设置的。“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法无高下,应机者妙。”所以学道人一定要对症服药,学以致用。如果自己烦恼未伏、未断,却对佛一再教诫的“断欲去爱”嗤之为小乘,不屑一顾,而去奢谈性理之道。这岂不是连算术、代数都没学,却要去学微积分吗?这样学来,腊月三十到了管用吗?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异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异生死者,圆证佛果。〔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沙门行道,不要同拉磨之牛一样,身虽行道,心却未行。心道若行,何用身行?

所以,修行贵修心,行道在心不在形也。

心道若行,何用身行”,这是对“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而言。倘若还没达到心境两空,则当心行为主,身心并行。即以改过而论,有事改、理改和心改。对这三者的关系和运用,《了凡四训》云:“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修道之人,如牛负重行于深泥沼之中,即便已经非常疲倦,也不敢有丝毫松懈,连左右都不敢看一下,直到出离了淤泥,才可以停歇。沙门当观情欲之险甚于淤泥,只有专心一意念道,目不旁瞬,勇往直前,出离情欲,方可免苦啊!

〔苏息〕停歇。

第四十二章 诸法如幻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我看待王侯之位,如过隙之尘。看待金玉之宝,如碎瓦块。看待洁白的绸衣,如烂布。看待大千世界,如一粒诃子(诃黎勒果,像橄榄)。看待阿耨达池的水,如涂足油。看待各种方便法门,如一堆幻化的珠宝。看待无上乘,如梦中之金银财宝。看待佛道,如眼前空华。看待禅定,如须弥山巍然不动。看待涅槃,如人梦醒。看待倒与正,如六龙(喻六根)起舞,首尾相换而已。看待平等,如一真法界的实际理地。看待佛法的兴隆教化,犹如四时之树木,春生夏荣,秋实冬落,循环不已。

本章于经末,阐明佛眼平等看待一切,以破众生之法执。

〔法执〕妄执诸法实有。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持世经》)〔过隙尘〕过隙之尘。形容其微不足道而且时间短暂,如同细小的缝隙前飘过灰尘。〔瓦砾〕碎掉的砖瓦石块。〔纨素〕精致洁白的绢绸。〔敝帛〕破布。

〔大千界〕即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它是一位佛所教化的区域。一座须弥山加上四大部洲,称为一小世界。集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因其三次称千,故一个大千世界又名“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汉译为妙高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极高极大,诸山不能与之相比,为诸山之王。〔四大部洲〕在须弥山四周有四个大洲,东边的叫东胜神洲,南边的叫南赡部洲(我们所住的世界,就在这个洲),西边的叫西牛货洲,北边的叫北俱卢洲。〔诃子〕即诃黎勒果。《本草》曰:“诃梨勒,树似木梡,花白,子似栀子。主消痰下气。来自海南舶上,广州亦有之。”

〔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阿耨池之水(贵),如同涂足之油(贱),彼此没有差别。〔阿耨池〕即阿耨达池,称为无热恼池,周围凡八百里,以金、银、琉璃、颇梨(相当于此方之水精,有紫白红碧四色)等四宝装饰其岸,其池金沙弥漫,清波皎镜。〔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无上乘,犹如梦中之金银财宝。〔金帛〕黄金和丝绸。泛指钱物或贵重的东西。〔无上乘〕至高无上的教法。蕅益大师云:“无上乘,虽云是最实事,然皆众生性具之理,心外无法,故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梦中金帛,岂有实物可得哉?”

〔视佛道,如眼前华〕种种佛道,为对凡情;凡情不生,佛道何有?所谓“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也。〔空华〕空中之华(古同“花”),譬喻幻象。病眼者,见空中有华;虚空原本无华,只是病眼之错觉。《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视禅定,如须弥柱〕须弥出海,风浪不能漂动;禅定持心,境识不能迁惑。然而须弥如幻,禅定亦幻。〔须弥柱〕即须弥山,以“柱”来形容庞大无比的须弥山,是与前文“视大千界,如一诃子”相应。〔视涅槃,如昼夕寤〕生死如长夜,无明所缠,故昼夕咸寐;涅槃如永日,智慧开朗,故昼夕咸寤也。〔视倒正,如六龙舞〕流转生死,惟是六根;安乐涅槃,亦惟六根。背觉合尘名为“倒”,而实无减;背尘合觉名为“正”,而实无增。故但如六龙(喻六根)舞,不过首尾相换而已。

〔视平等,如一真地〕视诸法平等,即如一真地。〔一真地〕证悟一真法界的实际理地。〔一真法界〕唯一真实的法界,也就是佛的法界。诸佛平等的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有非空,离名离相,无内无外,唯一真实,不可思议,谓之“一真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