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203教材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佛遗教经注

湛然 注




《佛遗教经》是佛陀在涅盘前对弟子的最後教诫,特地提纲挈领再次叮咛嘱咐如何修持戒定慧,以出离烦恼和生死。藕益大师云:“旭(藕益大师自称,大师名智旭)未出家时,读此遗教,便知字字血泪;既获剃染,靡敢或忘(不敢稍加忘却)。”“依而行之,则是法子;不依所嘱,则是大逆不孝者矣。”(《佛遗教经解》)我等佛子,务必常诵常行,圆成道业,报佛深恩。

〔剃染〕剃除须发,着染色衣,出家为僧。

 

注:为了便于理解和查阅,每段之前贯有编号和标题,均不属于经文。

经名、译者

【佛遗教经】

遗教”,临终的教诫。“佛遗教经”乃是“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之略名,为世尊最后教诫弟子之语,精简扼要地开示如何修持戒定慧,以出离烦恼和生死。

蕅益大师《佛遗教经解》云:“‘遗’者,贻留;‘教’者,训诫。犹儒书所称顾命,亦人世所谓遗嘱也。依而行之,则是法子;不依所嘱,则是大逆不孝者矣。”

〔贻(yí)留〕遗留。〔儒书〕儒家书籍。〔顾命〕帝王之遗诏。〔法子〕凡随顺佛道,为法所资养者,谓之法子。这里“法子”意思是法王(佛)之子。


【亦名“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

亦名“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这是佛将入涅槃之时,简明扼要的教诫。

〔垂〕将入未入之时。〔涅槃〕汉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就叫做“涅槃”。这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即贪、瞋、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尘沙惑〕这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就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无明惑〕这是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分段生死〕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有所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或“不思议变易生死”。〔略说〕蕅益大师《佛遗教经解》云:“夫垂入涅槃,则无复再会;已在中夜,则为时不多。故取要略说,以作最后警策。真不啻一字一血矣!读者可弗思乎?”〔取要略说〕选取最重要的而扼要讲说。〔不啻(chì)〕无异于。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时代,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历史上有三个秦王朝,一个是战国时期的秦国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秦王朝;第二个秦王朝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国主是苻坚;第三个秦王朝是苻坚的大将姚苌弑苻坚而自立,国号亦称秦,后人为了区别于苻坚时的秦王朝,称其为姚秦,亦称后秦。

三藏”,经藏、律藏和论藏。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三藏法师”,就是经、律、论三藏都精通的比丘。

鸠摩罗什(公元343-413年),本印度人,但生长于龟兹(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和沙雅县的中间),出家后,通大乘经论,后秦姚兴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到中国长安,在逍遥园翻译经典,前后所译经论,总共三百八十余卷。秦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示寂于长安,临终集众告别曰:“因法相逢,殊未尽心。方复后世,恻怆可言。自以闇短,谬充传译。所出经论,唯十诵律未及删繁。若义契佛心,焚身之日,舌不焦坏。”言讫而逝。寂后火化,舌如红莲不坏,证示大师所译经典,绝对可靠无误。

一、法会缘起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等五人。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都已度毕。于娑罗双树之间,将入涅槃。这时是中夜,四周寂然无声。佛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蕅益大师云:“夫垂入涅槃,则无复再会;已在中夜,则为时不多。故取要略说,以作最后警策。真不啻一字一血矣!读者可弗思乎?”

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佛成道已,说法四十九年,度人无量,今举最初和最后,以概括自始至终。佛初在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憍陈如等五人最先得度,临入涅槃又度须跋陀罗。

〔转法轮〕“法轮”喻佛所说之法,能够碾碎众生的一切烦恼,就好像巨轮能够碾碎一切的岩石和沙砾一样;并辗转传人,好像车轮的旋转,无远弗届。因此,佛讲经说法,救度众生,叫做“转法轮”。〔阿若憍陈如〕阿若是名,憍陈如是姓。〔须跋陀罗〕须跋陀罗为佛陀入涅槃之前,最后受教诫得道之弟子。得道之时年已百二十岁,聪明多智,闻佛说八圣道,即于其夜出家受戒,净修梵行,入夜未久,即成阿罗汉,并于佛陀之前先取灭度。〔娑罗树〕属于龙脑香科常绿大乔木,树干可割采龙脑香。龙脑香是高级天然香料,十分名贵。虔诚的佛弟子常用龙脑香油点佛灯,常用娑罗树心材点香敬佛,令佛堂满屋清香。在印度、泰国等国,人死后用木材焚烧尸体,富裕高贵的人家,常用娑罗树作燃料。〔娑罗双树〕据诸经之记载,释迦牟尼佛于拘尸那揭罗城外将入涅槃时,其卧床四边各有同根娑罗树一双,其树每边一双中之一株,因悲伤而惨然变白,枝叶、花果、皮干皆爆裂堕落,逐渐枯萎,另一株则尚存,故此双树亦称四枯四荣树,或非枯非荣树。以此之故,遂有东方双树为“常与无常”,西方双树为“我与无我”,南方为“乐与无乐”,北方为“净与不净”等之譬喻。〔中夜〕古印度计时,是将一昼夜分为六时:昼三时和夜三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所以“六时”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现代的二十四小时。中夜大约相当于晚上十点到清晨二点。

二、以戒为师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汝(你)等比丘,于我入灭之后,应当尊重、珍惜和恭敬波罗提木叉(戒)。这如同黑暗中遇到光明,贫人得到财宝。汝等当知,这就是你们的大导师,如同我在世亲自教导你们一样。

蕅益大师云:“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不能持戒,则同堂犹隔万里;苟能持戒,则百世何异同时。金口诚言若此,奈何舍此别求!”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意思是:每持守一条戒,就已经种下一分解脱的因,就已经能从当下的烦恼获得解脱;不持戒则为烦恼所缚,如果能够时时留心、处处持戒,那就时时解脱、处处解脱。“波罗提木叉”为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是修学科目中最重要的核心规定,所有僧团成员都应遵守。後世将波罗提木叉的内容收集一处,就形成《波罗提木叉经》,又称《戒经》,是律藏的核心。

三、持戒之相

【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殖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

佛在教诫持戒之相时,讲了四个“不得”:

一、持净戒者,不得做生意买卖、安置田地舍宅、畜养人众(非奴婢地位之人)奴婢畜生,不得种植庄稼、储蓄财宝,所有这些都应当远离,如避火坑。

二、持净戒者,不得砍伐花草树木、垦土掘地,不得为人调制汤药、占卜看相、观星算命、推算历法,以上这些都不应做。要勤劳节俭,不非时食,而清净地生活。

三、持净戒者,不得参与世俗事务、为人作使传信,不得施用咒术、调制仙药、交结权贵、轻慢同修(同参),所有这些都不应作。当自端心,保持正念以求解脱。

四、持净戒者,不得包藏自己的缺点错误、显示神通炫耀惑众,于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要适量知足,不应蓄积。

〔时食〕指日中一食,即早晨天亮之后,到中午日正当中之前,可以乞食和进食,名为“时食”。正午之后,到第二天早晨未明之前进食则名“非食”。〔亲厚媟慢〕轻慢同修(同参)。“亲厚”,指关系亲密者。“媟(xiè)慢”,亦作“媟嫚”,轻薄、轻慢。〔四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趣得供事〕取得供养物品。“趣”,通“取”。〔略说持戒之相〕蕅益大师《佛遗教经解》云:“戒体惟一,所谓无作;戒相至多,所谓五篇七聚。今举恒情最易犯者言之,故名‘略说’。”

〔五篇七聚〕比丘戒與比丘尼戒,通常分為五篇七聚,也就是五等罪行的七項罪名。〔三业〕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瞋、痴等之动念。

四、解脱之本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戒是正而且顺的解脱之本,故名之为处处解脱(波罗提木叉)。因为依此净戒,得生禅定,及灭苦之智慧。

因此,行人若欲正顺解脱,必以此戒为本。因戒而生定,因定而发慧,定慧无不从戒而生。

〔生诸禅定〕生禅定。这里“诸”是语助词,无实际意义。

五、持戒功德

【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因此之故,比丘当持净戒,不可毁弃或违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具有一切善法;若无净戒,诸善之功德皆不得生。所以应当知道,戒为第一安稳(隐,同“稳”)功德住处。

蕅益大师《佛遗教经解》云:“是中凡有五劝:一、‘当持净戒’,是劝不失自体。二、‘勿令毁缺’,是劝不舍方便。三、‘能有善法’,是劝常集功德。四、‘若无净戒’等,是劝知多过恶。五、‘安隐功德住处’,是劝住安隐处,勿住不安隐处也。”

六、当制五根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驭五根,不要让它们放肆乱跑,而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要手执鞭杖看住牛,不让牠跑去吃人家的苗稼。如若放纵五根,不仅五欲将炽燃无涯,不可控制;亦如骑上恶马,不以缰绳来驾驭,必将害人坠于深坑。被贼劫害,只是苦了这一世;若是受到五根贼祸,将累世遭殃。五根为害甚重,不可不慎!因此,有智慧的人总是紧紧地控制住自己的五根而丝毫不放松,如同防守盗贼一般,不让它们有机可乘;即便一时疏忽大意,五根入于五欲,也要及时抓回来。

佛在开示如何住戒以及住戒功德之后,紧接着开示守戒的关键:“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欲〕对色、声、香、味、触的欲求。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悦耳的声音和动听的言辞;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持戒清净,就是要能够控制五根,不为五欲所动。

颜子之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亦是严制五根不入于五欲。“礼”是行为准则,儒家有儒家的行为准则;而佛子的行为准则,即是波罗提木叉(戒)。

〔颜子〕颜回,孔子的学生。他善用克己工夫,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七、制心一处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此五根者(眼、耳、鼻、舌、身),心是它们的主人,因此你们应当好好在制心上做工夫。散乱之心的可怕,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就连漫天大火也没有它那样可怕。这就像有人端着一碗蜜,洋洋自得地往前走,只顾看着碗中的蜜,却看不见面前的深坑。又像没有铁钩来制驭的狂象,驰骋奔逸;又像跑进树林的猿猴,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心稍有散乱,就要立即折伏(收回来),无令放纵。放纵此心者,即丧人善事;将心制之一处,则无事不办。是故比丘,你们应当勤苦精进,驯服你们的心。

这是说:心为五根之主,指使五根,故欲制五根,首当制心。

〔当好制心〕应当好好在制心上做工夫。〔狂象无钩〕以“狂象”喻心之狂迷,“无钩”喻失去控制。《涅槃经》云:“心轻躁动转,难捉难调。驰骋奔逸,如大恶象。”又云:“譬如醉象狂騃,暴恶多欲杀害。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钩斫其顶,即时训顺,恶心都尽。一切众生,亦复如是。”〔騃,ái〕痴也。〔善事〕人天善法及出世善法,总名为善事。〔折伏汝心〕这是说,心是臣仆,不可放纵,更不可让它做主,而是要自己来主宰心,驾驭心。故修行是修心——驯服心,即牧牛行也。

八、无得多求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汝等比丘,接受饮食供养,当如服药,仅仅是为了维持身体,故不可求好嫌坏。取得饮食是为了支持身体,除去饥渴。接受供养,当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其色香;比丘亦当如是,受人供养,在取得自己之所需的同时,还要避免施主烦恼,不可多求而伤害施主的善心。这就像有智慧的人,是根据牛的体力来决定其负荷,不可让牠过度劳累。

〔受诸饮食,当如服药〕药以疗病,食以疗饥,只要能够疗饥就可以了,而不要去贪求色香味。〔趣得支身〕取用来支持身体。“趣”,通“取”。“支”,支持。

九、勤心修习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汝等比丘,白天应勤心修习善法,不要把时间空过了;初夜和后夜,也不要荒废。中夜应当默诵经语而入眠,以保持正念不失。不要因为昏睡眠的缘故,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指死亡)之熊熊大火,正在烧掉这个世间,必须早求自度以出离生死,不要贪图睡眠啊!诸烦恼贼常在窥伺谋图杀人,它们比你的仇家还要阴险毒辣,哪可沉睡而不警觉呢?烦恼在你心中,有如毒蛇睡在你的卧室里,必须以持戒之铁钩尽快将它除掉。烦恼睡蛇除掉之后,方可安眠;若未除掉而安眠者,是无羞耻之人!知耻是最为庄严的衣服,能防御种种诱惑的侵袭。知耻又如铁钩,能制服如狂象之心,不去做非法事。因此随时随地都要保持知耻,不可暂失。若离开知耻,就会失去种种功德。知耻之人,则有善法;若不知耻,则与禽兽无异也。

〔善法〕顺理益人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三学〕戒学、定学、慧学。“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诠,能防止人们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恶业;“定”即禅定,经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静虑澄心;“慧”即智慧,论藏之所诠,能使人们领悟真理而断愚痴。修此三学,可以由戒得定,由定发慧,最终获得无漏道果,所以三学又名为“三无漏学”。〔无漏〕漏者烦恼之异名,无漏即没有烦恼。〔六度〕亦名六波罗蜜,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的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之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蚖〕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十、无令瞋恨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你,当自摄心,不生瞋恨;亦当护口,莫出恶言。若是放纵瞋恚心,则妨碍自己的道业,而失去功德。忍之功德,持戒和苦行都比不上。能够做到忍辱的人,才可以称为有力之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地忍受恶骂之毒有如饮甘露者,不能够叫做入道之智慧人也。为什么呢?瞋恚之害甚大,能破一切善法,破坏好的名声。今生乃至后世,人人都讨厌你。应当知道瞋心比猛火还可怕,要时常防护,不要让它生起。劫掠功德之盗贼,没有比瞋恚更厉害的。在家人(白衣)在五欲之中,非修道人,无法自我控制,他们瞋怒,尚可原谅;而出家之修道人,本已离欲,却怀瞋恚,这是万万不可的。这就像在清冷静谧的白云中,起了霹雳火闪,这是很不应该的啊!

〔节节支解〕将身体切割成碎块。《金刚经》中,佛说道:往昔在因地修行时,被歌利王节节支解,而不生瞋恨。〔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入道〕舍世法入佛道也。犹言出家。〔甘露〕甜美的露水。《注维摩经》云:“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

蕅益大师云:“以我心而持戒,则报仅在人天;以无我而行忍,便成出世大道。犯而不校(不计较),譬如海阔天空,一任鸢飞鱼跃,故名‘有力大人’。”

十一、疾灭憍慢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汝等比丘,要经常摸一摸头,提醒自己:我是为了求道而舍弃世间的财富、名誉和地位,自甘居人之下,着坏色衣,持钵乞食以自活;哪里还可以再起憍慢而障道呢?有了如此领悟和见解,一旦生起憍慢,就要立即消灭。增长自己的憍慢,就连世俗的在家人(白衣)都不应当,更何况自己是出家之修道人,为了解脱的缘故,自愿降低身份而行乞呢?

〔坏色衣〕僧衣也。《翻译名义集》曰:“梵云袈裟,此云坏色衣,言非五方正色。”〔应器〕又名应量器,即比丘乞食时所用的铁钵。

偈云: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度过春秋。

〔为了生死事,乞度过春秋〕为了了却生死大事,乞食度人,春去秋来,年复一年。

十二、质直为本

【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汝等比丘,谄曲(曲意逢迎)之心,与道相违。因此,你们应当正直其心。要知道,谄曲只是为了欺诳自己和他人,对于修道之人来说,这是绝对不容许的。因此你们应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质直〕质者正也,“质直”就是正直。正直之心,无谄曲也。佛道在于悟达众生本有之天真,此心乃是万行之本。〔端心〕端正严肃己心。

蕅益大师云:“逢迎希合之言,名谄;随境逶迤之念,名曲。谄则不质,曲则不直。只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决非入道者所有也。直心是道场,心言直故,永无诸委曲相。设非正念真如,岂得名‘端心’哉?”

十三、少欲无患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应当知道,多欲之人,因为多求利的缘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苦恼之患。只要少欲即无此患,就已经应该修习做到少欲,更何况少欲还能生诸功德,成就无量圣善法呢!少欲之人,则不会以谄曲之心来迎合他人之意,也不为五根所牵引去贪著五欲。修持少欲者,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故心胸开阔,舒坦自然,无所忧虑畏惧。无论甚么情况下,总是足足有余,而不会感到匮乏。能够做到少欲的人,则可证入涅槃。这就是为什么要少欲!

十四、知足安乐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若欲脱离种种苦恼,应当作知足观。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然睡在地上,也觉得安乐;不知足者,虽在天堂,也不会满足。不知足者,虽然富有,却总是感到匮乏;知足之人,虽然贫穷,却总是感到富有。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而造业受报,为知足者之所怜愍叹息。这就是为什么要知足!

〔安隐〕安稳。“隐”,同“”稳。

少欲是对外无求,知足是内心充实。

十五、独处闲居

【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者,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远离!】

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而安乐,应当远离喧闹,独居一处。独处寂静之人,为帝释等诸天神,所共敬重。因此,应当舍离自己的徒众和其他人众,空闲独处,思惟灭苦之本。若乐于在人众中者,则会染受众人之烦恼;譬如大树,许多鸟聚居在上面,则有枯萎断折之忧。这样,就被世间束缚住,而淹没在众苦之中,就像衰老的象陷溺在泥沼中,不能够挣扎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要远离愦闹!

〔愦闹〕混乱喧闹。〔闲居〕独居一处。〔帝释〕忉利天的天主。〔帝释诸天〕帝释等诸天神。〔己众他众〕“己众”,谓师徒同学。“他众”,指外人场合。〔思灭苦本〕思惟从根本上来灭苦,远离苦因。〔老象溺泥〕就像衰老的象陷溺在泥沼中。“老象”,是譬喻外缘缠绕而疲惫不堪。


闲居十德

一、无男女境,无爱欲心;二、无杂言缘,无妄语愆;

三、无敌对人,无斗诤畏;四、无是非友,无赞毁误;

五、无见人失,无谈他过;六、无随逐属,无眷属嗜;

七、无对面人,无礼仪烦;八、无来临客,无飨应营;

九、无交众情,无好衣望;十、独修妙行,更无他妨。

十六、当勤精进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汝等比丘,若勤奋精进地修道,则没有一事可以难倒你们。因此,你们应当勤奋精进,就像小水滴不断地滴,则能滴穿石头。若修行人之心常常懈怠荒废,这就像钻木取火,木头还没有钻热就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样钻钻停停,停停钻钻,虽然想要钻出火,火是钻不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要精进不懈!

〔数数〕屡次;常常。

水滴石穿,全凭持续不懈之功。

十七、不忘正念

【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汝等比丘,寻求善知识的教诲,寻求善信们的护助,都比不上不忘正念。不忘正念者,则诸烦恼贼不能够侵入。因此,你们应当常常摄持正念在心。若失掉了正念,则失去了诸功德。若正念力坚定强大,虽然入于五欲贼中,亦不为其所害,就像披着铠甲进入敌阵,而无所畏惧。这就是为什么要不忘正念!

〔不忘念〕不忘正念。〔正念〕正法之念,例如念佛人之佛号,持咒者之咒语,参禅者之话头。《大乘起信论》云:“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

不忘正念,为一切行之上首。

十八、摄心入定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汝等比丘,如果能够收摄散乱的心念,则能止心一境而得定。心在定中的缘故,就能够明鉴世间之生灭法相。因此,你们应当常常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乱。就像爱惜水之农家,善于治理堤塘;修行人也是这样,为了爱惜智慧水的缘故,善修禅定,令智慧水不漏失。这就是为什么要摄心入定!

蕅益大师云:“心既在定,则如杲日当空,明照万象,故即能知世间生灭法相。”

〔定〕止心一境,不使散乱,曰定。〔生灭法相〕世间之相无它,唯是生而灭、灭而生、生生灭灭、灭灭生生之现象而已,故曰生灭法相。

十九、不失智慧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无天眼,而是明见人也。是名智慧!】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不会贪著。因此,必须常自省察,不令智慧有失,如是则于我佛法中,能得解脱。若不是这样,既非出家修道人,又非在家学佛者,什么也不是啊。充实的智慧,则是度老病死大海之坚牢宝船,亦是无明黑暗中之大明灯,是一切病者之良药,是砍伐烦恼树之利斧。因此,你们应当通过闻慧、思慧、修慧来增益自己的智慧。如果此人有智慧之观照,虽然尚无天眼,亦是明见之人也。这就是为什么要不失智慧!

〔实智慧者〕“实智慧”,充实的智慧。“者”在这里是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闻思修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禅定能生智慧。

二十、戏论乱心

【汝等比丘,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汝等比丘,谈闻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然已经出家,实际上并未脱离世间的束缚。因此,你们须当立即舍离乱心之戏论。如果你们想要得到寂灭之乐者,务必善于灭除戏论这一祸患。这就是为什么要“不戏论”!

〔戏论〕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徒然乱心耗时、不能增进善法之言论。

二十一、舍诸放逸

【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汝等比丘,对于上述种种功德法,都应当一心修持,舍除各种放逸,如同远离怨贼。我这大悲的世尊,所说利益于解脱之法,皆是究竟之道,你们一定要勤而行之。或于山间,或于空泽中,或在树下,或闲处静室,都要系念所受之法,勿令忘失。应当常常勉励自己,精进修持,不要白白浪费一生,而空自后悔。我就像良医,知道你们的病而告诉 治病药方,至于服与不服,这就不是医生所能够负责的。我又像极好的向导,带领你们走解脱之金光大道,而你们却不听从,这就不是向导的过失了。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二十二、四谛摄尽

【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无得怀疑,不求决也。尔时,世尊如是三唱,人无问者。所以者何?众无疑故。 】

你们如果对于苦集灭道四谛还有什么疑惑,可以马上发问,切勿疑惑,而不求解答。那时,世尊如是大声问了三遍,却无人发问。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没有疑问了。

〔四谛〕即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一、“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二、“集谛”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说明苦因(人生的痛苦从何而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贪爱而造业,于是受苦、轮回。三、“灭谛”是说明息灭诸苦的真理。当所有的苦集(贪爱)都永断无余,无染无著,就不再受苦、轮回,这就是灭谛。四、“道谛”是说明如何永断苦集(贪爱),亦即灭苦之道——八圣道。四圣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世人即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坏苦是偶而出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八苦〕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怨憎之人会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五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

〔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和生活;六、正精进,即正确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圣道,便可证得阿罗汉果。

 

【时,阿那楼驮,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

这时阿那楼驮,观察众人之心,而禀告佛说:世尊!即使月可令它热,日可令它冷,佛所说四谛法不可令它有什么变异。佛说“苦”,这是真实之苦,不可变成乐;“集”是真实之苦因,更没有别的什么苦因;若要“灭”苦,就一定要灭“集”这一苦因;灭“集”这一苦因之“道”,实在是真实之道,不会还有其它什么道。世尊!我们这些比丘,对于苦集灭道四谛,已经肯定不再有任何疑惑了。

〔阿那楼驮〕即阿那律,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著称。

二十三、一何疾哉

【于此众中,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闻佛所说,即皆得度,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若所作已办,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

阿那楼驮继续说道:在场的大众中,尚未断烦恼者,见佛灭度,一定悲痛感愁。若是初入法门者,闻佛以上所说,都会得度,因为聆听了上述开示,犹如黑夜中有了电光,明见解脱道路。若是所作已办的阿罗汉,已经渡过苦海,不再轮回,他们在想:世尊为什么这样快就灭度了!

〔所作未办〕指初果、二果、三果之人,烦恼尚未断尽。〔所作已办〕阿罗汉烦恼已断尽,了脱生死,故云所作已办。

阿那楼驮讲了在场大众的三类人的情况:一、所作未办者,因为思惑尚未断尽,故有悲感。二、初入法门者,闻佛以上所说,已经明见解脱的道路,都会得度;三、所作已办的阿罗汉,因见思惑断尽,故无复情爱悲感,他们在想:世尊为什么这样快就灭度了!


二十四、法身常在

【阿那楼驮虽说是语,众中皆悉了达四圣谛义,世尊欲令此诸大众皆得坚固,以大悲心,复为众说: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阿那楼驮虽然说了以上的话,在场大众也全都了达四圣谛义,世尊欲令他们都能够得到坚固的道心,便以大悲心,再为大众开示:汝等比丘,不要悲痛忧恼。即便我住世一劫,最后亦当入灭;聚会而不离别,这是不可能的。自利利他之法,你们都已具足,便可依之修道。如果我再久住,也没有什么益处了。应当可度的,无论天上人间,我都已经度了;而未当度者,我都为他们种下了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辗转行道,度己度人,这就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

二十五、世皆无常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闇。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是故当知,世间一切都无常,有聚合必有离散,勿怀忧恼,世间的现象都是这样。所以,你们应当勤奋精进,早日求得解脱,以智慧之光明,灭除一切愚痴无明之黑暗。世间实在是危险脆弱,没有坚牢长久者,我今日得入灭,如除去恶病。此肉身是应舍之身,它是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淹没在老病生死的大海中;哪有智者,得以除灭这肉身,就如同杀死怨贼,而不欢喜呢!

二十六、最后叮咛

【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汝等比丘,常当专心一意,精勤求得出离生死之圣道,一切世间之动、不动法,都是败坏不安之相。你们停止讲话,不要再说了,中夜时分快过去了,我必须进入涅槃。以上,是我最后的教诲。

〔动、不动法〕欲界为动法,色界、无色界为不动法,虽有动静之殊,总属无常无我,不可不思出离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蕅益大师云:“最后教诲,是正显遗训,住持法中最胜最要。呜呼!末后殷勤,悲心极矣!为弟子者,宜何如镂骨铭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