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西方发愿文注

·莲池大师 著

湛然 注、解

 


〔西方发愿文〕这是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所著的净土发愿文,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发愿文有许多种,唯此发愿文事理详备,最为圆妙,故省庵大师(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云:“余文(其它的净土发愿文)虽可宗尚,而词义未周,独此愿文,义周词备。”又云:“然此愿文,事理周备,行愿深广。诸有智者当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几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为文字语言,音声唱和而已。”(《西方发愿文注》)

〔莲池大师〕(1532-1612年)明代高僧。俗姓沈,名袾宏,号莲池。精修念佛三昧,力阐禅净双修。居杭州云栖山,故又称云栖大师,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一生精修净土,广弘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时至,去城中告别诸弟子及故旧朋友,只言:“吾将他往。”回寺用茶汤供养众僧,告知大众明日将行。七月朔晚,莲池大师示微疾,瞑目无语。城中诸弟子赶到,哀请留嘱,莲池大师启目曰:“老实念佛,莫换题目。”言毕,向西称佛名而逝。世寿八十一,僧腊五十。著述甚丰,主要有《阿弥陀经疏钞》、《云栖法汇》、《竹窗随笔》、《往生集》、《净土疑释》等流行于世。

〔省庵大师〕(1686-1734年)江苏常熟人,讳实贤,字思齐,号省庵,清代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因参念佛是谁得悟,自是机锋迅利,才辩纵横。后于梵天寺,专修净土。晚持佛号,燃指于阿育王山佛前,发四十八大愿,感舍利放光。作《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诵者多为涕下。雍正十一年(1733年)佛成道日,向弟子说道:“我明年四月十四日长往矣。”言讫进关念佛,每天定课念佛十万声。次年四月十二日,出关给弟子开示,侍者请师留偈,大师书曰:“身在花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书毕说道:“我十四日决定往生矣。”十三日结跏跌冥坐,至五更起身沐浴,十四日巳时(上午九时),对弟子说道:“你们要关心生死大事,专心念佛。”言毕合掌向西,随着念佛的音声往生极乐世界。

〔佛成道日〕佛成道的日子。佛降生、成道、涅槃等,都在阳历之五月月圆日

 

本文可分为七章:一、发菩提心,二、忏悔三障,三、立四弘誓,四、求生净土,五、回入娑婆,六、总申大愿,七、回向众生。这七章把净土法门从开始发心,直到普渡众生的修持次第,全都包括无遗。

西方发愿文(原文)

莲池大师 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西方发愿文(注)

开章偈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偈文中,前两句是归命于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导师阿弥陀佛;后两句是发愿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祈求阿弥陀佛加护。

〔稽首〕以头着地,稽留片刻而起,故名“稽首”,表示极为恭敬。〔西方安乐国〕即西方极乐世界。〔大导师〕这里指阿弥陀佛。〔发愿〕在佛前发出庄严的誓愿。发愿人只要发出了这个庄严的誓愿,这就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纲领,身语意就必须遵循而行,切实努力地做到。

一、发菩提心

修持净土法门,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利利他的菩提心。如果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净土,所以愿文以发菩提心开始。《观无量寿经》中,佛言:“欲生彼国(西方极乐世界)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成佛)下化众生的大心。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彻悟大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皆在生死,皆应出离。彼等与我,本同一体。皆是多生父母,未来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理有所亏,心有未安。况大心(菩提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冤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忏除;积劫善根,难已成熟。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终堕偏小。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彻悟大师遗集》)

〔彻悟大师〕(1741-1810年)清代高僧,俗姓马,名际醒,字彻悟。临济宗第三十六祖,净土宗第十二祖,通宗,通教,通净。大师每忆永明延寿禅师,乃禅门宗匠,尚归心净土,日课佛号十万,期生极乐;况且如今末法时代,更应遵承永明禅师之遗风。于是栖心净土,主张莲宗。每日限定仅以燃香一尺的时间会客,其余全是礼佛念佛。大师于禅宗和净宗,皆深得奥旨。律己甚严,望人甚切,开导说法,如瓶泻云兴,当时法门为第一人。每当开演如来救苦与乐之恩德,大师随声落泪,闻者亦莫不涕泣沾衣。永明大师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于此可见矣。大师予知时至,嘉庆十五年二月,诣万寿寺扫祖塔,辞诸山外护。三月还山,命豫办荼毗事物。十月十七日,集众付院务,命弟子松泉领众主持。临示寂半月前,见虚空中幢幡无数,自西而来。乃告众曰:“净土相现,吾将西归矣。”众以住世相劝,师曰:“百年如寄,终有所归。吾得臻圣境,汝等当为师幸,何苦留耶?”十二月十六日,命设涅槃斋。十七日申刻(下午三点),告众曰:“吾昨已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垂接引,吾今去矣。”众称佛号愈励,师面西端坐合掌曰:“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遂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众闻异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慈和丰满,白发变黑,光润异常。二七入龛,三七荼毗,获舍利百余粒。

彭际清《省庵法师遗书序》云:“昔我世尊始成正觉,叹曰:‘奇哉!奇哉!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吾壹不解(我一直不理解)此诸众生于妄想执著,何苦而不离?于如来智慧,又何惮(畏惧)而不证?卒(终于)乃舍父逃逝,长劫漂流,甘为客作贱人,而不知反此?无他故,不觉而已矣!菩提心者,即觉之异名。才觉,则现前妄想执著,全是如来智慧。盖如来智慧无体,以众生妄想为体;众生妄想无体,以如来智慧为体。如水成波,全波是水。从本以来,毕竟当住无余涅槃故。然而觉与不觉之分,断不可以自瞒自昧者也。于此瞿然而思,砉然以解,则菩提心之发,自有沛然(充盛貌)莫御者。此心既发,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现前,又何用他求哉!”

〔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佛的智慧。〔如水成波,全波是水〕如同静水动荡成波,故所有的波其实都是水。静水(水)和动水(波)是一体之二态(同一个东西的两种状态)。静水动荡则成动水而有波浪,波浪平息则动水转变成静水。〔砉(xū)然〕象声词,常用以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等。

〔彭际清〕(1740-1796年)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士,际清是他受菩萨戒的法名。他生于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一个典型的士族家庭 ,父亲和祖父都以科第仕宧。幼年时,即聪颖有智慧。年十六岁时,中秀才,第二年又在乡试中中举人,第三年在京城的考试里中进士,授官不就,以进士之盛名终老于家中。生性极孝,母丧期间,守墓三年。父亲过世时,为他建立念佛道场,又愿以自己平日所诵《华严经》十部、《阿弥陀经》一千部、《金刚经》一千部、佛号一千万声,代父亲回向往生西方净土。后来全部放弃过去所习的学问,专心于佛教经典,著《一乘决疑论》,以贯通儒家和佛教的隔碍。又著《华严念佛三昧论》,以解除禅宗和净土的诤论。并著《净土三经新论》,以畅演以前净土宗没有全部明示的意旨。其编辑的《居士传》、《善女人传》、《净土圣贤录》,随机接引众生,世间多流传而读诵之。又曾经募集黄金万两,以所得的利息,创建佛寺、刊行教典、斋请僧众,并开设‘近取堂’以周济贫穷困乏的人。又设置‘润族田’以赡养贫苦的族群。创建‘釐恤会’以救济寡居的妇人。立‘放生会’以保全众生的性命。如是种种善行事业都各有发愿文,尽皆回向同生西方净土。后在苏州、杭州一带的僧坊,隐居修行有十多年,每日皆有一定的课程。自己事先制定临终丧葬的事宜,使人不必为他立后代子嗣(因其只有女儿)。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秋天,患下痢,入冬之后,精神渐渐衰退,将种种善会的资财,一一交待嘱咐其侄子彭祝华,命令他承继下来,勿使这些善业中断。当时有僧人真清,问他曾经见过瑞相感应吗?彭际清说:“有什么瑞相感应!我的大事在明年正月官府开始办公的那一天啊!”到了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二十日清晨,作辞世的诗偈曰:“出没阎浮尘点身,流离琐尾竟何因?而今蓦直西方去,瞥眼收回万劫春。”然后面向西方正身端坐,持念佛名而安祥解脱。当时果真是那一年年初官府开始办公的那一日,时年五十七岁。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弟子某某,为了普遍救度四恩众生、三界众生、乃至法界众生,而求诸佛之一乘无上菩提道的缘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某甲〕自称之代词。读诵时,应在“某甲”二字处,换上自己的名字。〔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佛门)。〔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诸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

〔三有〕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按:“三有”亦指三界之生死。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这里“三有”当指三界,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云:“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世界,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法界众生〕十方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一乘〕又名佛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无上菩提道〕成佛之道。〔专心持念〕一心一意地称念佛名。〔期生净土〕定生净土。“期”在这里的意思是:必,决定。

二、忏除三障

此段衔接上文。前面虽然立下无上菩提的志愿,念佛求生净土。但是,若被烦恼、恶业和恶报障碍住,净德难成,怎么能够得生呢?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要忏除三障。

〔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是烦恼所引起的障难;业障,是所造恶业所引起的障难;报障,是恶报现前所引起的障难。

 

本段明忏悔之因: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

但又由于自己业重福轻,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深重而智慧浅薄,所以染污之心易于炽燃,而净业之德难于修成。

本段明忏悔之法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今于佛前,殷切盼望阿弥陀佛慈悲加被(保佑),弟子剖心泣血,至诚忏悔:

〔翘勤〕亦作“翘懃”,殷切盼望。〔五体〕四肢及头,意指全身。〔披沥〕披肝沥胆,至为真诚。〔投诚〕投献诚心。〔忏悔〕忏者,自咎既往;悔者,痛绝将来。

本段正陈忏悔

【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无量无边),愿悉消灭。】

我及一切众生,无始劫来,迷自本净之心,于是放纵贪瞋痴三毒,由此而造作染秽之身、口、意三业无量无边,由此而生成之罪恶心垢亦无量无边,以及由此而与众生结下的冤业亦无量无边,惟愿一切全都消灭。

〔旷劫〕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的未来则叫做“永劫”。〔三毒〕贪、瞋、痴。贪是贪爱五欲,瞋是瞋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瞋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名“三毒”,这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悦耳的声音和动听的言辞;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持戒清净,就是要能够控制五根(眼、耳、鼻、舌、身),不为五欲所动。《佛遗教经》中,佛在开示守戒的关键时说道:“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所结冤业〕“所结冤业”四字之前是“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之后是“愿悉消灭”。从文义来看,似应“所结冤业无量无边”,即:“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无量无边,愿悉消灭。”这一情况的出现,有可能是在传抄中脱漏。大师原文不可擅动,谨将“无量无边”四字补在括号中,以就教于诸方大德。

偈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又云: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三、立四宏誓

心中烦惑既已净尽,宿世恶业也已消灭,如果誓愿不坚,修行仍不免退转懈惰,所以要再立下四弘誓愿,以自制其心,确保前面所发大愿的实现。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从今日起,立下深宏誓愿:远离一切恶法,发誓永不再造作;精勤修持无上佛道,发誓永不退转懈惰;发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发誓普度法界一切众生。

〔圣道〕圣者之道,这里是指一乘无上菩提道。〔誓成正觉〕发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圆证佛果。

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云:“此即四宏誓愿也。修行若无誓愿,则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则不生懈怠也。......今言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此依集谛发心。勤修圣道,誓不退惰,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此依道谛发心。誓成正觉,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依灭谛发心。誓度众生,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发心。文虽不次(文字的顺序虽然不同),义无二也(意思完全一样)。”

〔四宏誓愿〕亦名“四弘誓愿”。诸佛有总愿和别愿,四弘誓愿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谛(苦、集、灭、道)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之愿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是缘集谛,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三、法门无尽誓愿学,是缘道谛,而学无尽法门之愿也。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是缘灭谛,而成无尽佛道之愿也。《心地观经》云:“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就有情住持三宝,大海劫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一、“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二、“集谛”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贪爱而造业,于是受苦、轮回。三、“灭谛”是说明息灭诸苦的真理。当所有的苦集(贪爱)都永断无余,无染无著,就不再受苦、轮回,这就是灭谛。四、“道谛”是说明如何永断苦集(贪爱),亦即灭苦之道。四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

四、求生净土

菩提心和四弘誓愿均已确立,烦恼和业障也已净尽,便可修得念佛一心不乱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故最重要的是求生净土,这是中心环节。

〔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有两个层次: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云:“事一心者,历历分明,不昏不散是也;理一心者,默契无生,洞明自性是也。”(《灵峰宗论·梵室偶谈》)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祈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以见到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以游历阿弥陀佛七宝庄严之土,得以受到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速空去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豁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禅观〕即《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十六观,从日观开始,直到九品往生。〔廓然〕空旷貌。〔寂光〕指理智二德。寂者,真理之寂静;光者,真智之光照。悟得此真理和真智之境地,称为寂光田地,即此处所说的“寂光真境”。

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云:

“禅观,谓十六观,始从日观,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观十六,或专一观。言一观者,且指总观,谓观己身坐莲华中,作莲花开合想,莲花开时,弥陀圣众俱放光明,来照我身,水鸟树林,皆演妙法,此名总观。或但观丈六佛相在池水上,垂手提携,己身胡跪华中,亦可。”

“由甘露灌顶,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长。由手摩我头,故烦恼无明顿破。由衣覆我体,故妙心真境现前。”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到了临命终时,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愉,正念分明。舍去业报之身(肉身)时内心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这时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明白地显示在眼前。使见闻到这一往生瑞相的众生,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预知时至〕事先知道往生的时日。〔病苦厄难〕身体的四大不调叫做“病苦”;遇到火灾、水灾、战争、毒药等,叫做“厄难”。〔悦豫〕喜悦,愉快。〔舍报〕舍去业报之身(肉身)。〔圣贤〕五十二阶位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仅断见思惑,称为贤;十地菩萨,称为圣。〔昭示〕明白的显示。

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云:“‘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无病无难故悦豫,无贪无惑故分明。舍所受身名舍报,不忙不乱故安详,坐脱立亡(坐着或站着往生),故云如入禅定。”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

我在那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弹指之间,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内胜莲华中。莲华立即开放,见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听闻微妙法音,闻已,证无生法忍。

〔金刚台〕这是上品上生者的台座。《观无量寿佛经》云:上品上生者“生彼国(西方极乐世界)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弹指顷〕形容时间极短:弹指之间。

〔胜莲华〕内有金刚台的莲华(花)。〔无生忍〕即无生法忍,真智安住在“诸法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之理上,不再退堕。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一切法本来不生,故亦不灭。而众生是非颠倒,妄见有生灭。现在闻妙法音顿开智慧,了知诸法本无生灭,故言“获无生忍”。获得无生忍后即是法身大士,具有广大的神通妙用。


【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于须臾间,承事供养十方诸佛,亲蒙诸佛授记。得佛授记后,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无量百千总持法门(陀罗尼门)等,一切功德,全都成就。

〔须臾〕瞬间。〔授记〕佛对菩萨预先记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以月、光、影为喻,法身如月,报身如光,化身如影。〔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成,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妙观察智”是转有漏的第六识(意识)所成,为佛观察诸法及一切众生根器而应病予药与转凡成圣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转有漏的第七识(末那识)所成,为佛通达无我平等的道理,而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慈的智慧;“大圆镜智”是转有漏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所成,为佛观照一切事相理性无不明白的智慧,此智慧清净圆明,彻见内外,如大圆镜,洞照万物。〔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陀罗尼门〕总持之法。梵语“陀罗尼”,意思是“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例如,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语言,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这是菩萨陀罗尼门。

五、回入娑婆

此时回入娑婆,普度众生,以满普为救度四恩、三有、法界众生之愿。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然后,自性不离西方极乐世界,化身应现娑婆世界,分身无数,如一月千江,遍十方国土。以不可思议的自在神力,种种善巧方便,度脱众生。令他们全都离开染污,恢复自性清净心,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入不退转之位地。

〔不违安养〕自性不离西方极乐世界。“安养”是西方极乐世界之异名,《无量寿经》云:“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不退地〕不退转之位地,音译“阿鞞跋致”。这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上进成佛,而不会退转。〔刹〕音译差多罗、刹摩,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佛刹”即佛土之意。

六、总申大愿

总申以上所发的大愿。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以上就是我所发的大愿,只要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的大愿亦无有尽时。

七、回向众生

发愿文到此,无论自他、因果、事理,均圆满究竟,故以回向结束。

〔回向〕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独享,而将它回转归向法界众生,与之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愿将此礼佛、发愿与修持的种种功德,回向布施有情众生,总报四重深恩,无有分别地度化三界一切众生离苦。普令法界一切众生,共同圆满成就佛的智慧。

〔种智〕一切种智的简称,即佛的智慧。此智慧能知诸法一相,亦能知种种相无二无别,故名一切种智。

省庵大师《西方净土文注》云:

菩萨修行,必先回向者,以若不回向,则是人天果报,若能回向,则成出世正因故也。回向有三: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云何回己向他?以由众生无始时来所修善业,并为己身及己眷属,今回此心向於众生,以己所修悉施於彼,愿他得利,不求自乐,是名回己向他。云何回因向果?以无始来但为人天福报,不求出世实果,今回此心向於无上菩提,所修善业,悉用庄严佛果,是名回因向果。云何回事向理?若见有众生、诸佛、善法回向种种差别,则事不空。今回此心向於实际,能修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灭,是名回事向理。今言恩有齐资,是回己向他。同圆种智,是回因向果。此二并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种智’者佛之智慧也。谓能知诸法一相,亦能知种种相无二无别,故名种智也。

问:所修善业,虽有若无,名不住相。今一事甫毕,汲汲回向,不已著乎?答:汝言善不住相,为有後报否?若无则堕断灭,若有则虽不求福福还随汝,人天果报,固未免离。云何无著?今以此福回施众生及以诸佛,则成无漏胜因,何著之有?问:回施众生,众生实得利益否?若无利益,则成虚妄;若有利益,则我作他受,焉有此理?答:菩萨福德,与众生共,现在虽无利益,未来成佛,则众生受赐。如弥陀佛国,凡来生者即同佛受用,并由世尊因地作福,回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报,如父财子用,孰曰不可乎?问:回向与不回向,功有胜劣,事有得失否?答:回向则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别;不回向则多福转少,如水灌漏卮(“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须臾即尽。又、若能回向,则心能转福,径往西方;若不回向,则心被福牵,还生三界。是以修净业人,凡有一善,必先回向西方者,盖以此也。问:回向西方则自求快乐,回向佛果,则自求尊胜,由来为己,何与众生?答:苟不为人,则何须作佛?如不因治乱,焉用求王?当知利人必先自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别之有哉?问:众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见善法,将何回向?答:虽知三事俱空,而众生不解,妄造诸业,妄受诸苦,是故菩萨以善法而回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脱之,不废修持因果耳。若执俱空,则反成偏见,堕入二乘断灭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种回向,是菩萨修行要行,不可不知。”

 


【注】解第一义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下面《西方发愿文解》。

 

西方发愿文(解)

·莲池大师 著

湛然


开章偈

一、发菩提心

二、忏除三障

三、立四宏誓

四、求生净土

五、回入娑婆

六、总申大愿

七、回向众生


开章偈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偈文中,前两句是归命于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导师阿弥陀佛;后两句是发愿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祈求阿弥陀佛慈悲加护。

〔稽首〕以头着地,稽留片刻而起,故名“稽首”,表示极为恭敬。〔西方安乐国〕即西方极乐世界。〔大导师〕这里指阿弥陀佛。〔发愿〕在佛前发出庄严的誓愿。发愿人只要发出了这个庄严的誓愿,这就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纲领,身语意就必须遵循而行,切实努力地做到。

一、发菩提心

修持净土法门,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利利他的菩提心。如果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净土,所以愿文以发菩提心开始。《观无量寿经》中,佛言:“欲生彼国(西方极乐世界)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彻悟大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皆在生死,皆应出离。彼等与我,本同一体。皆是多生父母,未来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理有所亏,心有未安。况大心(菩提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冤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忏除;积劫善根,难已成熟。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终堕偏小。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彻悟大师遗集》)

彭际清《省庵法师遗书序》云:“昔我世尊始成正觉,叹曰:‘奇哉!奇哉!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吾壹不解(我一直不理解)此诸众生于妄想执著,何苦而不离?于如来智慧,又何惮(畏惧)而不证?卒(终于)乃舍父逃逝,长劫漂流,甘为客作贱人,而不知反此?无他故,不觉而已矣!菩提心者,即觉之异名。才觉,则现前妄想执著,全是如来智慧。盖如来智慧无体,以众生妄想为体;众生妄想无体,以如来智慧为体。如水成波,全波是水。从本以来,毕竟当住无余涅槃故。然而觉与不觉之分,断不可以自瞒自昧者也。于此瞿然而思,砉然以解,则菩提心之发,自有沛然(充盛貌)莫御者。此心既发,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现前,又何用他求哉!”

〔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佛的智慧。〔如水成波,全波是水〕静水(水)和动水(波)是一体二态(同一个东西的两种状态)。静水动荡则成动水而有波浪,波浪平息则动水转变成静水。〔砉然〕象声词,常用以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等。

〔彻悟大师〕(1741-1810年)清代僧,俗姓马,名际醒,字彻悟。临济宗第三十六祖,净土宗第十二祖,通宗,通教,通净。大师每忆永明延寿禅师,乃禅门宗匠,尚归心净土,日课佛号十万,期生极乐;况且如今末法时代,更应遵承永明禅师之遗风。于是栖心净土,主张莲宗。每日限定仅燃香一尺的时间会客,其余全是礼佛念佛。大师于禅宗和净宗,皆深得奥旨。律己甚严,望人甚切,开导说法,如瓶泻云兴,当时法门为第一人。每当开演如来救苦与乐之恩德,大师随声落泪,闻者亦莫不涕泣沾衣。永明大师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于此可见矣。大师予知时至,嘉庆十五年二月,诣万寿寺扫祖塔,辞诸山外护。三月还山,命豫办荼毗事物。十月十七日,集众付院务,命弟子松泉领众主持。临示寂半月前,见虚空中幢幡无数,自西而来。乃告众曰:“净土相现,吾将西归矣。”众以住世相劝,师曰:“百年如寄,终有所归。吾得臻圣境,汝等当为师幸,何苦留耶?”十二月十六日,命设涅槃斋。十七日申刻(下午三点),告众曰:“吾昨已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垂接引,吾今去矣。”众称佛号愈励,师面西端坐合掌曰:“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遂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众闻异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慈和丰满,白发变黑,光润异常。二七入龛,三七荼毗,获舍利百余粒。

〔彭际清〕(1740-1796年)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士,际清是他受菩萨戒的法名。他生于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一个典型的士族家庭。幼年时即聪颖有智慧。年十六岁时,中秀才,第二年又在乡试中中举人,第三年在京城的考试里中进士,以进士之盛名终老于家中。生性极孝,母丧期间,守墓三年。父亲过世时,为他建立念佛道场,又愿以他平日所诵《华严经》十部、《阿弥陀经》一千部、《金刚经》一千部、佛号一千万声,代父亲回向往生西方净土。后来全部放弃过去所习的学问,专心于佛教经典,著《一乘决疑论》,以贯通儒家和佛教的隔碍。又著《华严念佛三昧论》,以解除禅宗和净土的诤论。并著《净土三经新论》,以畅演以前净土宗没有全部明示的意旨。其编辑的《居士传》、《善女人传》、《净土圣贤录》,随机接引众生,世间多流传而读诵之。又曾经募集黄金万两,以所得的利息,创建佛寺、刊行教典、斋请僧众,并开设‘近取堂’以周济贫穷困乏的人。又设置‘润族田’以赡养贫苦的族群。创建‘釐恤会’以救济寡居的妇人。立‘放生会’以保全众生的性命。如是种种善行事业都各有发愿文,尽皆回向同生西方净土。后在苏州、杭州一带的僧坊,隐居修行有十多年,每日皆有一定的课程。自己事先制定临终丧葬的事宜,使人不必为他立后代子嗣(因其只有女儿)。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秋天,患下痢,入冬之后,精神渐渐衰退,将种种善会的资财,一一交待嘱咐其侄子彭祝华,命令他承继下来,勿使这些善业中断。当时有僧人真清,问他曾经见过瑞相感应吗?彭际清说:“有什么瑞相感应!我的大事在明年正月官府开始办公的那一天啊!”到了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二十日清晨,作辞世的诗偈曰:“出没阎浮尘点身,流离琐尾竟何因?而今蓦直西方去,瞥眼收回万劫春。”然后面向西方正身端坐,持念佛名而安祥解脱。当时果真是那一年年初官府开始办公的那一日,时年五十七岁。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弟子某某,为了普遍救度四恩众生、三界众生、乃至十方无量世界众生,而求诸佛之一乘无上菩提道的缘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定生西方极乐世界。

〔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成佛)下化众生的大心。〔某甲〕自称之代词。读诵时,应在“某甲”二字处,换上自己的名字。〔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佛门)。〔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诸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

〔三有〕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按:“三有”亦指三界之生死。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这里“三有”当指三界,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云:“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世界,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法界众生〕十方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一乘〕又名佛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无上菩提道〕成佛之道。〔专心持念〕一心一意地称念佛名。〔期生净土〕定生净土。“期”在这里的意思是:必,决定。

二、忏除三障

此段衔接上文。前面虽然立下无上菩提的志愿,念佛求生净土。但是,若被烦恼、恶业和恶报障碍住,净德难成,怎么能够得生呢?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要忏除三障。

〔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是烦恼所引起的障难;业障,是所造恶业所引起的障难;报障,是恶报现前所引起的障难。


本段明忏悔之因。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

但又由于自己业重福轻,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深重而智慧浅薄,所以染污之心易于炽燃,而净业之德难于修成。


本段明忏悔之法。

【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今于佛前,殷切盼望阿弥陀佛慈悲加被(保佑),弟子剖心泣血,至诚忏悔:

〔翘勤〕亦作“翘懃”,殷切盼望。〔五体〕四肢及头,意指全身。〔披沥〕披肝沥胆,至为真诚。〔投诚〕投献诚心。〔忏悔〕忏者,自咎既往;悔者,痛绝将来。


本段正陈忏悔。

【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无量无边),愿悉消灭。】

我及一切众生,无始劫来,迷自本净之心,于是放纵贪瞋痴三毒,由此而造作染秽之身、口、意三业无量无边,由此而生成之罪恶心垢亦无量无边,以及由此而与众生结下的冤业亦无量无边,惟愿一切全都消灭。

〔旷劫〕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的未来则叫做“永劫”。〔三毒〕贪、瞋、痴。贪是贪爱五欲,瞋是瞋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瞋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名“三毒”,这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悦耳的声音和动听的言辞;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持戒清净,就是要能够控制五根(眼、耳、鼻、舌、身),不为五欲所动。《佛遗教经》中,佛在开示守戒的关键时说道:“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所结冤业〕“所结冤业”四字之前是“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之后是“愿悉消灭”。从文义来看,似应“所结冤业无量无边”,即:“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无量无边,愿悉消灭。”这一情况的出现,有可能是在传抄中脱漏。大师原文不可擅动,谨将“无量无边”四字补在括号中,以就教于诸方大德。

偈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又云: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三、立四宏誓

心中烦惑既已净尽,宿世恶业也已消灭,如果誓愿不坚,修行仍不免退转懈惰,所以要再立下四弘誓愿,以自制其心,确保前面所发大愿的实现。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从今日起,立下深宏誓愿:远离一切恶法,发誓永不再造作;精勤修持无上佛道,发誓永不退转懈惰;发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发誓普度法界一切众生。

〔圣道〕圣者之道,这里是指一乘无上菩提道。〔誓成正觉〕发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圆证佛果。

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云:

此即四宏誓愿也。修行若无誓愿,则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则不生懈怠也。此之四宏,依於圆教无作四谛而发,名深誓愿。愿不依谛,名为狂愿。若非无作,亦不名深。言无作者,谓本性具足,四皆无所造作也。天台大师云:由迷理故,涅盘是生死,名为苦谛。菩提是烦恼,名为集谛。由悟理故,生死即涅盘,名为灭谛;烦恼即菩提,名为道谛。

今略释之。生死烦恼是众生因果,菩提涅盘是诸佛因果。然众生诸佛,但有名字。生死、烦恼、菩提、涅盘,亦但有名字。究极而言,只是一心。以由无始迷此一心,全以菩提、涅盘而为烦恼、生死。故於今日悟此一心,即以烦恼、生死而为菩提、涅盘。名虽有二,体则无二。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此即无作四谛也。

问:众生诸佛但有名字则诚然矣。生死烦恼是染秽法,菩提涅盘是清净法,升沈迥异,优劣天渊,云何言亦但有名字邪(古同“耶”)?答:若就事论,诚如所说;若约理论,一一皆无实法。喻如梨园子弟扮作贫儿,身行丐食,意起希求;须臾又扮帝王,身登九五,意生欢悦。有智慧者不应於是而生实想,谓有贵贱高卑之异。生死、烦恼,菩提、涅盘,亦复如是。凡夫谓实,诸佛圣人知其非真。

又问:生死、烦恼不实可也,若菩提、涅盘亦非真实,何须辛苦修证邪?答:所言非真,但破执著,不言修证亦无;若执非真,反成邪见矣。乃有身犯律仪,口谈玄妙,以念佛为愚夫,以修持为著相,此末世聪明人参禅大病,不可不知。

今言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此依集谛发心。勤修圣道,誓不退惰,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此依道谛发心。誓成正觉,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依灭谛发心。誓度众生,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发心。文虽不次(文字的顺序虽然不同),义无二也(意思完全一样)。

云何依於苦谛发心?谓观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恼,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早度生死,亦度无量众生得出生死。’生死即所观苦谛,因观生死故愿度脱,是名依苦谛发心。

云何依於集谛发心?谓观众生为贪欲、瞋恚、愚痴邪见之所恼害,不能自拔,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自断烦恼,亦断众生无量烦恼,令得解脱。’烦恼即所观集谛,因观烦恼过患故欲断除,是名依集谛发心。

云何依於灭谛发心?谓观诸佛已灭烦恼,得解脱乐,具有无量神通自在;而诸众生不觉不知,妄受诸苦。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勤修方便,得大涅盘寂灭之乐,亦令众生同得此乐。’涅盘佛果,即所观灭谛,因观佛果,故有希求,是名依灭谛发心。

云何依於道谛发心?谓观六度万行恒沙法门,具有无量称性法乐,而诸众生不习不修,妄造诸业。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精勤修学无量法门,亦令众生修学是法。’法门即所观道谛,因观法门,故愿修学,是名依道谛发心也。

然此只是事相,若知理性具足,则四皆无作。云何无作?谓众生是假名,度无所度;烦恼无实性,断无所断;法门元具足,学无所学;佛道本现成,成无所成。此名无作四宏誓愿,依於无作四谛而发也。”

〔四宏誓愿〕亦名“四弘誓愿”。诸佛有总愿和别愿,四弘誓愿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谛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之愿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是缘集谛,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三、法门无尽誓愿学,是缘道谛,而学无尽法门之愿也。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是缘灭谛,而成无尽佛道之愿也。《心地观经》云:“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就有情住持三宝,大海劫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一、“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二、“集谛”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贪爱而造业,于是受苦、轮回。三、“灭谛”是说明息灭诸苦的真理。当所有的苦集(贪爱)都永断无余,无染无著,就不再受苦、轮回,这就是灭谛。四、“道谛”是说明如何永断苦集(贪爱),亦即灭苦之道。四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圆教〕大乘究竟圆满的教法,为天台所立四教(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中之第四。〔无作四谛〕为天台宗智顗大师所立,此系圆教之说。主张迷悟之当体即为实相,大乘菩萨圆观诸法,事事即理,而无有造作。无作四谛是:一、苦谛,观五蕴、十二入等法皆即真如,实无苦相可舍。二、集谛,观一切烦恼惑业,性本清净,实无招集生死之相可断。三、灭谛,观生死、涅槃,体本不二,实无生死之苦可断,亦无涅槃寂灭可证。四、道谛,观诸法皆即中道,离边邪见,无烦恼之惑可断,亦无菩提之道可修。〔实相〕所谓“实相”,就是真实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情形。《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五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十二入〕即六根与六尘。〔九五〕指帝王位。“九五”是《易经》卦爻位名,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后来因此以“九五”指帝王位。

四、求生净土

菩提心和四弘誓愿均已确立,烦恼和业障也已净尽,便可修得念佛一心不乱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故最重要的是求生净土,这是中心环节。

〔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有两个层次: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云:“事一心者,历历分明,不昏不散是也;理一心者,默契无生,洞明自性是也。”(《灵峰宗论·梵室偶谈》)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祈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以见到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以游历阿弥陀佛七宝庄严之土,得以受到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速空去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豁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禅观〕即《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十六观,从日观开始,直到九品往生。〔廓然〕空旷貌。〔寂光〕指理智二德。寂者,真理之寂静;光者,真智之光照。悟得此真理和真智之境地,称为寂光田地,即此处所说的“寂光真境”。

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云:

“‘禅观’,谓十六观,始从日观,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观十六,或专一观。言一观者,且指总观,谓观己身坐莲华中,作莲花开合想,莲花开时,弥陀圣众俱放光明,来照我身,水鸟树林,皆演妙法,此名总观。或但观丈六佛相在池水上,垂手提携,己身胡跪华中,亦可。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醒或睡,皆得见佛,若不观想,则见佛为难。问:观中见佛,得无魔事否?答:参禅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现,此则心境相违,名为魔事。念佛人本自观佛,佛随相现,此名感应道交,非魔事也。然须了知所见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无,不可取著,若生取著,则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金色身是正报,宝严土是依报。‘历’是经历,‘宝严’者七宝庄严也。”

由甘露灌顶,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长。由手摩我头,故烦恼无明顿破。由衣覆我体,故妙心真境现前。

宿障’指惑、业、苦三障。‘善根’即戒定慧根。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指见思惑。於第一义谛不了,名曰无明,指根本惑。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显现。今二惑顿空,故开悟现前也。圆觉是能证智,寂光是所证理。‘现前’者,洞然明白也。”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到了临命终时,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愉,正念分明。舍去业报之身(肉身)时内心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这时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明白地显示在眼前。使见闻到这一往生瑞相的众生,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预知时至〕事先知道往生的时日。〔病苦厄难〕身体的四大不调叫做“病苦”;遇到火灾、水灾、战争、毒药等,叫做“厄难”。〔悦豫〕喜悦,愉快。〔舍报〕舍去业报之身(肉身)。〔圣贤〕五十二阶位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仅断见思惑,称为贤;十地菩萨,称为圣。〔昭示〕明白的显示。

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云:“‘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无病无难故悦豫,无贪无惑故分明。舍所受身名舍报,不忙不乱故安详,坐脱立亡(坐着或站着往生),故云如入禅定。”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

我在那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弹指之间,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内胜莲华中。莲华立即开放,见到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听闻微妙法音,听闻后,即证无生法忍。

〔金刚台〕这是上品上生者的台座。《观无量寿佛经》云:上品上生者“生彼国(西方极乐世界)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弹指顷〕形容时间极短:弹指之间。〔胜莲华〕内有金刚台的莲华(花)。〔无生忍〕即无生法忍,真智安住在“诸法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之理上,不再退堕。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一切法本来不生,故亦不灭。而众生是非颠倒,妄见有生灭。现在闻妙法音顿开智慧,了知诸法本无生灭,故言“获无生忍”。获得无生忍后即是法身大士,具有广大的神通妙用。


【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于须臾间,承事供养十方诸佛,亲蒙诸佛授记。得佛授记后,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无量百千总持法门(陀罗尼门)等,一切功德,全都成就。

〔须臾〕瞬间。〔授记〕佛对菩萨预先记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以月、光、影为喻,法身如月,报身如光,化身如影。〔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成,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妙观察智”是转有漏的第六识(意识)所成,为佛观察诸法及一切众生根器而应病予药与转凡成圣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转有漏的第七识(末那识)所成,为佛通达无我平等的道理,而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慈的智慧;“大圆镜智”是转有漏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所成,为佛观照一切事相理性无不明白的智慧,此智慧清净圆明,彻见内外,如大圆镜,洞照万物。〔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陀罗尼门〕总持之法。梵语“陀罗尼”,意思是“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例如,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语言,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这是菩萨陀罗尼门。

五、回入娑婆

此时回入娑婆,普度众生,以满普为救度四恩、三有、法界众生之愿。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然后,自性不离西方极乐世界,化身应现娑婆世界,分身无数,如一月千江,遍十方国土。以不可思议的自在神力,种种善巧方便,度脱众生。令他们全都离开染污,恢复自性清净心,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入不退转之位地。

〔不违安养〕自性不离西方极乐世界。“安养”是西方极乐世界之异名,《无量寿经》云:“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不退地〕不退转之位地,音译“阿鞞跋致”。这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上进成佛,而不会退转。〔刹〕音译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佛刹”即佛土之意。

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云:

问:菩萨化他,不于净土而于秽土者,何也?答:以净土中人有善无恶,化度则易;秽土恶多善少,化度则难。难,故大悲增长,行愿坚牢;易,故悲心不深,行愿不广。大弥陀经云‘此土修行一日,胜于西方净土修行一劫’者,盖谓此也。又,此娑婆是本昔受生之处,有缘必多,化度宜急。所以生净土后,必先回入。又问:迳在此土化导,有何不可,何须舍此趋彼然后回入?答:若不舍此,则堕落有分,化导何从?若不往彼,则自利未能,利他安保?喻如贫人未见帝王,未蒙官职,则自尚饥寒冻馁之不暇,又焉能周给邻里乡党乎?故知,不愿度生则已,愿则必求西方。不生西方则已,生则必须回入。又问:适欲往生,又欲回入,得无进退踌躇,志不决定邪?答:先期自利,故愿往生;后愿利他,故须回入。发心虽在一时,行事则有先后。若不先发此意,一生净土,回入则难,其如四恩三有何?故知,未得往生,决无复入胞胎之念;既生安养,决无不来化导之心此正明决定。何谓不定邪?(所以,在还未往生之前,已决不生起再入胞胎之念;生到极乐世界后,即决无不回娑婆化导众生之心。这恰是志向决定,怎能说不定呢?)”

问:西方不退,设使回入娑婆,还有退否?答:如上所明,三身四智种种现前,加以弥陀护念诸佛摄受,焉有退失之理?喻如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菩萨度生,所以必欲求生西方而后回入者,良由于此。”

六、总申大愿

总申以上所发的大愿。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以上就是我所发的大愿,只要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的大愿亦无有尽时。

省庵大师《西方净土文注》云:“如是大愿,总结前文。‘世界无尽’等,是举例我愿(无尽)句总显无尽。如云:世界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众生不可尽,业及烦恼不可尽,我愿不可尽;若四种可尽,我愿乃可尽。问:何故发此无尽不愿邪?答:以由心无尽故,随心所发誓愿,亦无有尽。又‘世界……’等四,并由心具,纵然成佛,亦无可尽之理。又问:愿既无尽,成佛何时?答:所言成佛,只是识得自心究竟不生耳。至於三十二相,方便施为,本非真实,尚何成与不成之可论哉?”

七、回向众生

发愿文到此,无论自他、因果、事理,均圆满究竟,故以回向结束。

〔回向〕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独享,而将它回转归向法界众生,与之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愿将此礼佛、发愿与修持的种种功德,回向布施有情众生,总报四重深恩,无有分别地度化三界一切众生离苦。普令法界一切众生,共同圆满成就佛的智慧。

〔种智〕一切种智的简称,即佛的智慧。此智慧能知诸法一相,亦能知种种相无二无别,故名一切种智。

省庵大师《西方净土文注》云:

菩萨修行,必先回向者,以若不回向,则是人天果报,若能回向,则成出世正因故也。回向有三: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云何回己向他?以由众生无始时来所修善业,并为己身及己眷属,今回此心向於众生,以己所修悉施於彼,愿他得利,不求自乐,是名回己向他。云何回因向果?以无始来但为人天福报,不求出世实果,今回此心向於无上菩提,所修善业,悉用庄严佛果,是名回因向果。云何回事向理?若见有众生、诸佛、善法回向种种差别,则事不空。今回此心向於实际,能修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灭,是名回事向理。今言恩有齐资,是回己向他。同圆种智,是回因向果。此二并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种智’者佛之智慧也。谓能知诸法一相,亦能知种种相无二无别,故名种智也。

问:所修善业,虽有若无,名不住相。今一事甫毕,汲汲回向,不已著乎?答:汝言善不住相,为有後报否?若无则堕断灭,若有则虽不求福福还随汝,人天果报,固未免离。云何无著?今以此福回施众生及以诸佛,则成无漏胜因,何著之有?问:回施众生,众生实得利益否?若无利益,则成虚妄;若有利益,则我作他受,焉有此理?答:菩萨福德,与众生共,现在虽无利益,未来成佛,则众生受赐。如弥陀佛国,凡来生者即同佛受用,并由世尊因地作福,回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报,如父财子用,孰曰不可乎?问:回向与不回向,功有胜劣,事有得失否?答:回向则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别;不回向则多福转少,如水灌漏卮(“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须臾即尽。又、若能回向,则心能转福,径往西方;若不回向,则心被福牵,还生三界。是以修净业人,凡有一善,必先回向西方者,盖以此也。问:回向西方则自求快乐,回向佛果,则自求尊胜,由来为己,何与众生?答:苟不为人,则何须作佛?如不因治乱,焉用求王?当知利人必先自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别之有哉?问:众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见善法,将何回向?答:虽知三事俱空,而众生不解,妄造诸业,妄受诸苦,是故菩萨以善法而回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脱之,不废修持因果耳。若执俱空,则反成偏见,堕入二乘断灭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种回向,是菩萨修行要行,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