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观念念即住
湛然 问:“观念念即住”,这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说:当返观妄念时,妄念便止息了。这里的“住”,是止住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倓虚大师的《影尘回忆录》,是对观心入手功夫非常生动的描述。现摘录如下: “打禅七的时候,隔四天要考问一次工夫。去的时候,要穿袍褡衣持具,到班首师傅,或到方丈和尚那里,拍!拍!拍!三弹指,请进屋里去,问讯展具,礼佛三拜,长跪合掌。问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见地境界实话实说,这时也有说‘空’的,也有说‘有’的,其说不一。末了班首师,总要打几香板,呵斥一顿!‘饭桶!好好回去再参!’就这样,轮班一个一个的都去考问。工夫用的不相应不如法,还都得要挨香板。有一次,我到谛老那里去请教,顶完礼之后,他老先问:‘你用的功夫怎么样?’‘没别的!’我说:‘最初坐的时候,妄想直起,像海里的波浪一样,前浪逐后浪,后浪逐前浪的不断,抑制也抑制不住,心里很著急。后来我不抑制它,反而用观照力来观它,观看妄想究竟从何处起,这样一观,妄想就没了,没了又起,起来再观。时间长久,慢慢的妄想就不起了,心里也很恬静很自然了。’‘嗯—’谛老说:‘你算会用功咧!就这样好好回去修吧,以后可以不用再来。’ “我见别人去考问功夫的时候,总要受几句呵斥!挨几下香板才回来,我这一次到谛老那里去,把自己用功的方法一说,也没受呵斥,也没挨香板,就回来了。这在口里虽然不说,心里当然是很高兴!以后就用这观妄想的法子去修。有一次坐晚二板香,觉得刚盘上腿子不久就开静了,后来经邻单的告诉我,一支大板香,早已坐过了。在这一支香里,虽觉得时间没多大工夫,可是觉得身心很恬适,很如法,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受用,无形之中,从性地里流露出来两句话,就是:‘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最初我对这两句话,并不敢认为就是对,后来去问谛老,谛老给印可了。” 问:“觉妄妄皆真”,是什么意思? 答:“觉妄妄皆真”是说:当觉照到妄心状态时,妄心就转化成真心状态了。倓虚大师继续说道: “本来天台宗用功,是观第六识(意识)现前一念心。最初观的时候,不要怕起妄想,也不要心里著急,想去(除)妄想。如果有妄想的话,可以去找妄想,观妄想,像抓贼一样,看看妄想究竟来从何处来,去从何处去。因为妄是由真而起的,没有妄,就没有真;没有真,也就没妄,要求真,必须从妄中去求。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最初虽是妄心,观来观去,就成真心了。不然哪里还另外有个真心?要知真心不离妄心,妄心不离真心。真妄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所以最初用功的人,不要怕有妄念,有妄念时,用能观智去观,这妄念就住了;同时觉照这妄心就是真心,并没离开妄心另有个真心。” 〔真妄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这是说:妄心和真心是一体二态。“二”,是说二态(妄心和真心,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不二”,是说体一(妄心和真心,是同一个心体)。〔一体二态〕同一个心体 (自性),当处于有念状态时,称为妄心;处于无念状态时,称为真心。 〔真心、妄心〕自性之用,名为心。所谓“性为体,心为用”,自性是心之体,心是自性之用。心有两种状态:一、本心,即心之本原状态,灵明洞彻,卓然独立。二、识心。识心又名缘虑心——攀缘六尘而起之心,即佛在《圆觉经》中所说的“六尘缘影”。其特点是分别计度、欣厌取舍。起心动念、见闻觉知(这里的“知”是分别之知),这都是识心在起作用。本心又名真心(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识心又名妄心(这里的“妄”是妄动之妄,乱也)。真心是觉,妄心是迷。修行是息妄显真,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