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302教材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心经精解

 

湛然 注释

 

心俱足,不假外求。

 

 

 

心经简介

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其中二十二年讲般若部经典。可以说,般若部经典是全部佛法的灵魂,而《金刚经》是般若部经典的精髓,《心经》又是《金刚经》的精髓。所以,千百年来,《心经》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心经精解》与《金刚经精解》是姊妹篇,故许多内容不再重复,请先阅读《金刚经精解》,这样对《心经精解》就会有更深刻的体悟。

一、心经讲什么

《心经》讲什么?《心经》讲:万法皆空(幻),无所有,不可得。全经举出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等法,以总述“万法皆空,无所有,不可得”之般若要义。这是在讲诸法实相,是第一义谛。《佛藏经》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中,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中,佛言:“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影、如炎。”

〔五蕴〕色、受、想、行、识。〔十八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和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称十八界。〔第一义谛〕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

在佛法中,有相而无实体(如梦中事)者,称为“空”,也就是幻相。佛说‘空’字,乃破世人妄执诸法为实有之颠倒想。《持世经》中,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所以,“空”的意思是:如幻无实。

事物存在,称之为“有”;事物不存在,称之为“无”。但是,除了“有”、“无”之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幻。它如梦中事,相有而实无,于是就用“空”这个概念来描述。《维摩经·弟子品第三》云:“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这一句中,“诸法”是说相有,“究竟无所有”是说实无,相有而实无的这一情形(幻),称之为“空”。

憨山大师对“空即是幻”,有一段深刻的论述:“来书请益,甚是真切。但足下于空幻二字,未得谛当(确当),故于心、境,不无其碍,所以工夫难做。今为足下说破,则了然无复疑虑矣。所谓‘空’,非绝无之空(佛法所说的‘空’,不是空无所有的意思)。......所谓幻者,非变怪之幻,乃‘有而不实’之谓也(佛法所说的‘空’,是‘相有而实无’的意思)。譬若市如弄筒子,撮出许多人物一般。然此筒中,本无所有,而忽然有之,虽有而非真实也。既非真实,即是本无,由本无故说空耳。故曰: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人既非真,岂不是空耶?佛说‘空’字,乃破世人执著以为实有之谓,非绝无断灭之谓也。诚恐世人沦于断灭,复说‘幻’字,以遣其断灭之见。是则一切身心诸法,因幻故空,由空故说如幻耳。”(《梦游集·示周子寅》)

〔弄筒子〕一木箱内放有轴卷的画片,箱上有一排小圆孔(三个孔或者四个孔),孔内有放大镜。顾客交钱后,都把眼睛凑近孔朝里看。那箱子的主人就慢慢地转动箱侧的手柄,于是一幅幅画面就从观者眼前连续地过去。通常,画面是描述一个个的故事。

又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佛告须菩提:我还问汝,随汝意答我。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与幻有异不?受、想、行、识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而本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较这两段经文,亦知“空即是幻”。

二、出苦心药

《心经》脍炙人口,因为它是离幻大法,度一切苦厄。玄奘大师西游取经时,独自穿越八百里黄沙之荒漠,上绝飞鸟,下无走兽,常遇诸魔鬼怪,奇形异状,绕人前后,大师“惟念心经,应声即灭”。这说明《心经》不但义理精妙,而且受持读诵,灵验非常。

众生见闻觉知者,乃是各自业力所现之相,所谓境风吹心海,合业生识浪。痛苦的根源,乃是对业相的执著而起爱憎取舍等习性反应,于是不断地造业受报,轮回生死。修行就是要停止这种习性反应,斩断痛苦的根。《心经》告诉我们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就能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在世度苦厄,寿终了生死,直至圆证佛果。

成语中有“杯弓蛇影”一则,这是汉代应劭(shào)讲述的真实故事:我祖父应郴(chēn)是汲县的县令,夏至那天宴请主薄(掌管文书的佐吏)杜宣,赐酒与他。当时,北边墙壁上悬有一张红色的弓映在杯中,其形如蛇。杜宣既惊怕又厌恶,但因上官所赐,不敢不饮,只好勉强喝了下去。一回到家中,便胸腹痛切,饮食大减,身体急剧衰弱,百般治疗均不见效。后来,应郴因事到杜宣家,见他病重,问其缘由。杜宣只好实说,是因为吞了杯中之蛇而生病。应郴听后,回到家中,百思不得其解:酒杯里怎么会有蛇?忽然瞥见墙壁上所悬的弓,才明白过来。于是命令侍从用车将杜宣载来,仍在原处设酒招待。杜宣见杯中又有蛇,乃大惊。应郴就告诉他:这不是蛇,是墙壁上悬弓之影。于是将酒杯移动位置,便不见弓影。杜宣这才恍然大悟,疑虑消失,沈疴顿愈。(见汉代应劭《风俗通义》)

这个成语的喻意是说:人们常常因其错觉而受苦。同时,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心理对生理的巨大作用。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虚幻的世界中而不自知,被虚幻的欲望驱使着,而挣扎,而受苦,而老,而病,而死;然后又生,又挣扎,又受苦,又老,又病,又死;如是循环不已。人生的真实意义和使命,就是要从这个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众生无始劫来,此心执妄为真,故流浪生死,受苦不断。如今要离妄归真,亦全由此心。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得用心药治,《心经》就是我们的出苦心药。

三、从心而修

从何而修?这是修行人十分关切的大问题。《顿悟入道要门论》精彩地论述道: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问:)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心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问:)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枉费功夫和辛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心经》告诉我们,如何从心而修:依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四、心经译本

心经有七个重要的译本,其中略本两个,广本五个。所谓广本,就是具备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这三大部分;而略本仅有正宗分部分。

两个略本: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402-413年),姚秦·鸠摩罗什译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649年),唐·玄奘译

五个广本:

一、《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738年),唐·法月重译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790年),唐·般若与利言合译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唐·法成译

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847-859年),唐·智慧轮译

五、《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980-1000年),宋·施护译”

现在最流行的译本是玄奘的译本,全经260字。

五、谁讲心经

问:《心经》的经文是谁讲的?

答:是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讲的。当时,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众弟子围绕。观自在菩萨深修般若波罗密多法,照见五蕴皆空。这时舍利弗向他求教,于是观自在菩萨作了以下开示(即略本心经)。释迦牟尼佛出定后,认可观自在菩萨所说,欢喜赞叹。

此见《心经》的另一译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唐·法成译)。其经文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薄伽梵”是诸佛通号)住王舍城鹫峰山(灵鹫山)中,与大苾刍(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舍利弗),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

问:说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有何依据?

答:鸠摩罗什大师的心经译本《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云: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这说明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

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大意

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修持妙智离幻甚深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证悟到身(色)和心(受想行识)都是幻相,因此安然度过一切苦难灾殃。

〔般若波罗蜜多〕以般若(妙智)到达涅槃彼岸(成佛)。《六祖坛经》云:“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 (意思是离生灭心)。著境生灭(生灭心)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故将“般若波罗蜜多”释成“妙智离幻”。

于是对舍利弗说道:

舍利弗!身(色)是幻相,心(受想行识)亦是幻相。

舍利弗!这一切法都是幻相(是诸法空相),实际上并无所生,亦无所灭;无垢染,亦无清净;无增益,亦无损减。

因此,幻中(空中)实际上没有身心(无色,无受想行识);没有六根(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六尘(无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就是说并没有十八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没有缘觉所修之十二因缘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没有声闻所修之四圣谛法(无苦集灭道);没有菩萨所修之六度法(无智;六度以般若为首,故以智来代表六度);所有这一切,身心、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等等,皆不可得(亦无得)

十八界六根、六尘和六识合称十八界。〔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般若〕这是梵语,意思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而是洞悉人生宇宙真相的妙智,是自性的正智。《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四》云:“般若是诸佛母,住是般若中,能具足诸佛法。”

由于一切皆不可得的缘故以无所得故,菩萨依妙智离幻(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因而心无有挂碍。无有挂碍的缘故,便无有恐怖,于是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直了成佛(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皆依妙智离幻(般若波罗密多)的缘故,而圆证佛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妙智离幻(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力咒,是大光明咒,是无上之咒,是无与伦比之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妙智离幻咒。即说咒曰:离幻呀,离幻!离幻到彼岸。大家都离幻,速速证涅槃(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注释

经 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题中,“般若波罗蜜多心”是别题,而“经”是通题。所谓别题,就是只有这部经才有的。而所有佛经经题的最后一字都是“经”,这是一切经题所共有的,称为通题。

般若”,汉译为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而是洞悉宇宙人生真相的妙智:一切事物都是梦幻泡影。《大智度论》云: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

“波罗蜜多”,旧译:波罗蜜(尾音“多”字未译出)。意思是到彼岸,即由凡夫之此岸,通过了断二死,而到达彼岸成佛。

〔二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三界内,凡夫肉体上的生死,称作分段生死;三界外,菩萨每一意境的转化,恰如一度生死,称作变易生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

“般若波罗蜜多”,从经文来看,本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是修行法门。例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菩提萨埵(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以般若(妙智)到达涅槃彼岸。《六祖坛经》云:“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故作为修行法门来说,“般若波罗蜜多”的含义是“妙智离幻成佛”(离幻行)。《六祖坛经》云:“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般若)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梵文是Prajñāpāramita-hṛdaya-sūtra。其中“心”(梵文hṛdaya)之一词,指心脏,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意识心的“心”之梵文是citta),故“心”在这里是精要、心髓的意思。本经是将内容甚为庞大的六百卷般若经浓缩,成为表述“诸法皆空”之简洁经典(仅260字),因此是整个般若体系的精华、核心。“经”者径也,道路的意思。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意思是:妙智离幻成佛之要道。

但是,由于经中“心无挂碍”而“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心”,乃吾人现前一念之心也,亦即《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讲之心:“心如流水不暂住,心如飘风过国土;亦如猿猴依树戏,亦如幻事依幻成;如空飞鸟无所碍,如空聚落人奔走。如是心法本非有,凡夫执迷谓非无;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所以,这一念之心是修行的关键,修行就是修心。《华严经》云:“无上菩提,以心为本;心若清净,一切善根,皆得圆满,无上菩提,欲成则成。”《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证菩提道。”在本经中,“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就是教导我们如何修心,度一切苦厄,直了成佛。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在修行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心经》是修心之径路(捷径)”,故把《心经》当作“心之径”、“心之经”来受持。而把经题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理解成妙智离幻成佛之心,于是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含义就成了:妙智离幻成佛之心法。

〔正徧知〕即正遍知,佛陀十号之一。佛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

 

问:《多心经》与《心经》有何关系?

答:本经的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世间流布简称《心经》。梵语pa^ramita^一词,罗什大师的音译没译尾音,是“波罗蜜”;而玄奘大师的音译是“波罗蜜多”。于是有的人误解,以为“波罗蜜”和“多”是两个词,甚至将“多”作禅定之定字解,于是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为《多心经》(例如《西游记》之“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多心经》),这种称法是错误的。

译 者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唐代三藏法师玄奘,奉皇帝诏命翻译。

〔三藏法师〕“三藏”,经藏、律藏和论藏。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三藏法师”,就是经、律、论三藏都精通的比丘。〔玄奘〕玄奘大师(602-664年),是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奉诏译〕玄奘大师奉唐太宗之命而翻译本经。

玄奘大师於隋朝仁寿二年出生,少时跟随二哥长捷法师住洛阳净土寺,学习佛法。十一岁时(613年)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十三岁时(615年)洛阳试经度僧,因考试成绩优异,虽然年幼而破格入选。其后听景法师讲《涅槃》,从严法师学《摄论》,升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敬。

〔试经度僧〕古时,朝廷为控制僧尼人数,保证僧尼素质,禁止私自出家而设的度僧制度。规定出家者,必须通过考试佛经合格后,才准予剃度。

后来,玄奘大师又去各地参学,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其才能倍受称赞,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由于深感多年在各地求法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后并入法相宗)和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违,因此渴望得到总赅(gāi,包括)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汇贯通一切,於是决心前往印度求法。

因得不到唐朝发放的过所(护照),所以始终未能如愿以偿。627年(25岁),玄奘大师毅然由长安私自出发,冒险前往天竺(今之印度)。在异常险恶困苦的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於到达天竺。

 

 

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

 

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奘大师跟随并请教过许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过的寺院,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他向该寺的住持,印度佛学权威戒贤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及其余经论。戒贤是护法的徒弟,天亲菩萨的再传弟子。在贞观十三年,玄奘大师曾在那兰陀寺代戒贤大师讲授《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此后,玄奘大师还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玄奘大师不仅佛法造诣甚深,而且精通梵语,所以屡次参加宗教辩论大会,均获胜利,声望日隆。应戒日王的邀请,主持曲女城法义无遮辩论大法会,称扬大乘教义。到会者有十八国的国王,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罗门、外道义解之徒二千余人,那烂陀寺僧千余人。大师当论主,开示会众。并且宣称:“我所说如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以谢。”等待了十八天,结果无人敢於出来辩难,因此不战而胜。散会时,会众莫不皆大欢喜,叹未曾有。于是名声鹊起,威震全天竺,被当时大乘行者誉为摩诃耶那提婆(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誉为木叉提婆(解脱天),戒日王礼拜他为师。

643年,玄奘大师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645年,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情慰劳。652年,玄奘大师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日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1962年,在该寺内建立了玄奘大师纪念馆。大雁塔成为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归国译经的建筑纪念物。

在唐太宗大力支持下,玄奘大师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者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玉华宫内,将众多经卷译成汉语。这些佛经后来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

玄奘大师依翻译佛典与对经文的阐释而开创了中国法相唯识宗,其学说深深地影响了其他诸多宗派。

大师一生所翻经论,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八卷,其中包括《大般若经》六百卷,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中国佛教经过玄奘大师的西行求法,穷本探源,已得佛法的全部精义,从此昌盛于中国。

大师於麟德元年二月五日(664年2月5日)圆寂,葬於白鹿原。送葬者数万人,皇帝(唐高宗)哀恸大哭,三日不上朝。

玄义

玄义”,是在注解经文之前,先阐明本经所诠释的深妙义理,这是一经之纲要。令读者先识总体,后研经文,纲举目张,易于把握领会。

本经的中心思想(玄义)是:离幻出梦。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中,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这是说一切诸法皆是幻相,如梦中事。实际上,一切众生都因沉迷在无明梦中而有众苦诸难,所以离幻出梦,这是佛法的核心,也是般若波罗密多的真义,是《心经》的要旨。

《圆觉经》中,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注释详见《圆觉经精解》

《楞严经》中,佛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本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菩萨实证身心是幻相,于是觉醒而出苦。又如:“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言离幻出梦。

《金刚经精解》中,对无明梦以及如何离幻有详细的论述。

 

注:以下文中标题是注释者所加,不属于经文。

一、五蕴皆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修持妙智离幻成佛法门甚深时,在慧光三昧中照见身心皆幻,因此安然度过一切苦难灾殃。

行”,是妙智离幻。“深”,指行的功夫和程度。“照”,是指用本性中的智慧之光去观照。

众苦无所不在。而苦是源于贪爱,贪爱是源于执著五蕴身心为“我”。只要对五蕴身心有所执著,就必然有痛苦,执著得愈深,痛苦也就愈大。故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异。但由于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身心(色受想行识)为自己(我相),故生爱恶取舍等情。于是随情造业,随业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

〔观自在〕自在——自主地存在。众生无始劫来,被境缘和妄想所牵、所转,流浪生死,不得自在。观自在就是破除境缘和妄想这一幻相,做到不随念转,不为境牵,心无挂碍,而自主地存在。有人问广钦老和尚:“打坐要从何学起?”老和尚回答说:“从观自在学起。”(见《无处不自在的水果法师》一文。)〔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之别名。佛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自受用——成佛道,一个是他受用——度众生。观自在菩萨是以自受用为名,观世音菩萨是以他受用为名。鸠摩罗什大师的心经译本《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云:“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五蕴〕亦名“五阴”。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色蕴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印光大师云:“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涅槃经》云:“临命终时,眷属哭泣。其人惶怖,不能自持。一生善恶,俱现目前。暖气尽后,过去五阴灭,现在中阴生。入胎之后,现在中阴灭,未来五阴生。譬如灯生暗灭,灯灭暗生,相续不断。”毗舍浮佛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五灯会元》)〔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无境则无心,无心则罪福灭。罪是恶业,福是善业,皆是轮回因。〔中阴〕中阴身,又名中有,即人死后尚未投胎之前,有一个微细物质形成的化生身来维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阴身。此中阴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经过七番生死,等待业缘的安排,而去投胎。

〔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与幻有异不?受、想、行、识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色不异幻,幻不异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世尊,受、想、行、识不异幻,幻不异受、想、行、识,识即是幻,幻即是识。......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垢有净不?不也,世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生有灭不?不也,世尊。”仔细阅读这一品经文(详见《附录:幻学品》),即知《心经》中的“空”是“幻”的意思。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沉沦苦海六道轮回的根源就是妄执身心实有。《圆觉经》中,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众生造业、受报、轮回,就是由于妄执这个五蕴身心是实有而且是我!当体即空观,首当观此。

〔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楞严经》云:“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译文:你们应当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之所以生死相续,都是由于不知道常住于自己清净光明之本性,而去用妄想,以为身心是我,于是逐境造业;此妄想不真,故有生死轮回。)

〔度一切苦厄〕因为,一切苦厄都是身心的感受,觉悟并实证了身心是幻相,即不再受苦厄。佛言:“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第三》)〔苦厄〕苦难灾祸。

执有,则情生而苦起;破有,则情亡而苦灭,度一切苦厄。

〔执有〕妄执身、心、世界为实有。

修学《心经》,首先要在“不住境生心”上做功夫,在生活中体悟一切境缘皆是幻相,梦作梦受。“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待到功夫得力,心就定下来了,般若自生,烦恼业障日消。有时,若被前尘往事搅扰不堪,当即收敛心神,恭诵《心经》,业相自灭。

憨山大师云:“惟此般若经一部,单说一空观,故为入大乘之初门,为菩萨修行之妙法。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故菩萨利生(利益众生),以智慧为首。所谓‘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然此空观一门,虽载八部般若之中,其实捷要,只在心经一十四行,业已该(包括)尽。心经一卷,又单在‘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已尽其义。此一句之中,若下手做工夫,又只在‘照’之一字而已,此最简最要之法门。”(《梦游集·化生仪轨》)

〔方便〕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方便”是相对于“实相”而言。〔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这里的方便是指以种种善巧来利益众生。“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的意思是:住幻(无慧)来利益众生,即遭受系缚;离幻(有慧)利益众生,即解脱自在。所以,菩萨要有智慧地利益众生(“菩萨利生,以智慧为首”)。故菩萨度生(度化众生),应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详见《金刚经精解》〔灭度众生〕度众生成佛。《维摩经》云:“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植众德本〕通过利益众生积集种种功德。〔化生仪轨〕度化众生渐次方便之轨则。

二、色不异空

以下直至经文结束,都是观世音菩萨所讲。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观音大士对舍利弗说道:舍利弗!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照五蕴皆空:色(身)不异于幻,幻不异于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受想行识(心),也都是这样。

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中,“佛告须菩提:......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与幻有异不?受、想、行、识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舍利子〕即舍利弗,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舍利”是他母亲之名,“弗”汉译为子。舍利弗是音译,在译经中亦有音意合译而译为舍利子。

〔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如是观照〕心经之宋译本《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云:“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观照〕以智慧来观察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说色身是幻相,与幻(空)完全等同,因为从本质来说,都是无所有。《佛藏经》云:“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译文:一切诸法之相,都是同一个相,这个“相”就是:无。)

一般来说,“色”是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这句经文亦适用于它们——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都是幻相。但是,经文在这里是进一步阐明“五蕴皆空”,这里的“色”是五蕴中之色蕴,专指色身。

问:“色不异空”,这容易理解,因为色蕴是幻相。但是“空不异色”,却难于理解,难道一切幻相都是色蕴吗?

答:色空不异,是就本质(实相)来说。就无明梦中而言,色蕴只是一切相中的一部分,因此一切相包含色蕴,而不等同于色蕴。但就诸法实相而言,《佛藏经》云:“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由于都是什么也没有的一相,所以不存在谁包含谁的问题,而是彼此无有差别(不二不异)。《信心铭》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详见《信心铭注》

问:如何观照?

答:般若观照有两个环节:明理(非有非无的中道义理)和实行(悲空双运的离幻行持)。明理是解,实行是行。若要般若观照有实际效果,就必须解行相应:依理作解,依解起行。江味农《金刚经讲义》云:“读经闻法,要在深自儆惕(戒惧),以佛所说者为镜,时时处处,用以自照(用来对照自己的身语意是否与佛所说一致,一致即觉,不一致即迷)。不观不照,迷何由觉?是即所谓依文字,起观照也。观照功久,则皇皇然(堂皇盛大貌),儆惕之心自生,是即始觉也。亦理体本具之正智初开也。如是不退不懈,观照之功,日深日醇。则所谓始觉者,先如初生之月,渐渐光多闇少;以至于月轮圆满,光辉焕然,则性体显现。即是始觉合于本觉,而亦无始本之分也。当知所谓成佛者无他,觉性圆明而已。”

虚云老和尚说:“达摩祖师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行解相应就是,说得到行得到。......莫被境转。如牧牛,要把稳索子,牛不听话就给他几鞭。常能如此降伏其心,日久功深,就有到家消息。”(《虚云和尚方便开示》)

《传心法要》云:“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说心是幻相——精神现象(受想行识)与幻(空)无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省略的说法,详说即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幻,幻不异行,行即是幻,幻即是行;识不异幻,幻不异识,识即是幻,幻即是识。

这段经文,更进一步阐明身(色)心(受想行识)皆是幻相。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云:“幻不异色,色不异幻,幻即是色,色即是幻;幻不异受、想、行、识,识不异幻,幻即是识,识即是幻。”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十二》云:“色不异幻,幻不异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与幻有异不?受、想、行、识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由此可知,《心经》中的“空”,就是“幻”。

 

这一段经文进一步阐明上文所说“照见五蕴皆空”。“色”是身相,人人执之为我,有了我便有我所,于是以我为中心同他人他事他物对立起来,这是我执之根本,最为难破。故入观之初,先观此身四大假合,本来不有,当体全空。如果自性不为此身之所禁锢,则生死去来,了无挂碍,名色蕴破。

色蕴若破,则受、想、行、识四蕴可渐次深观,例如:受不异于空,空不异于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如此等等,一一破之。

在《圆觉经》中,普眼菩萨启请佛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开示道:“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默然静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奢摩他〕汉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

空”在许多经文中是幻的意思,如梦中事有相无体,但常常被误解为空无(没有),特别是二乘人。凡夫执相(执有),二乘人灭相(执无),皆是著相,落于二边。这一段经文既破凡夫执相,又破二乘灭相,显中道义。

〔执相〕执诸相为实。〔灭相〕连相都否定掉。〔中道〕既不执相,亦不灭相,而是智慧地用相却不为相所用:以幻离幻,这是自觉;以幻度生,这是觉他。不执不灭,空悲双运,乃中道义。

“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破凡夫执有。由于凡夫妄执身心为实,而作千秋百岁之计。殊不知此身心虚假不实,为生老病死所迁,念念不停,以至老死,所谓“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夫不知身心是幻相,故晓之曰“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身心是空(幻相)。

“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破二乘人执无,废相守无,执著于无。这样虽能了却分段生死,出离六道轮回,但是法执未除,尚有变易生死,并非究竟。故晓之曰“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令其既悟真空,亦契妙有,明体达用,圆融无碍。

在明白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之后,观音大士又恐学人还将五蕴与五蕴空当作两码事,仍持二见。所以紧接着又开示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由此而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在讲如何入不二法门时,说道:“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解释:一般人以为色与色空为二,实际上色即是色空,并非要色灭之后才是色空,因为色之性本来就是空;受想行识也是这样的,例如,一般人以为识与识空为二,实际上识即是识空,并非要识灭之后才是识空,因为识之性本来就是空。证悟这一道理者,不再有色与色空、受与受空、想与想空、行与行空、识与识空等等对立,这就是入不二法门。

憨山大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直说》云:

“苟如此观,知色不异空,则无声色货利可贪,亦无五欲尘劳可恋,此则顿度凡夫之苦也;苟知空不异色,则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不动本际而作度生事业,居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此则顿超外道、二乘之执也。

“苟知色空平等一如,则念念度生不见生之可度,心心求佛不见佛果可求,所谓圆成一心,无智无得,此则超越菩萨而顿登佛地彼岸者也。

“即此色蕴一法能作如是观,则其四蕴应念圆明。正如‘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诚能如是,则诸苦顿断,佛果可至。彼岸非遥,只在当人一念观心成就耳。如此之法,岂非甚深者哉!”

〔灭定〕灭尽定的简称。〔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证得此定即了分段生死而出三界。〔心所〕心所有法的简称,也就是为心所有的各种心理现象。〔九次第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灭受想次第定。〔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下至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

三、诸法空相

〔空相〕幻相(幻现的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弗!这一切法都是幻相(空相);实际上并没有生和灭,垢和净,增和减。

〔是诸法空相〕这一切法,是幻相(幻现的相)。〔空〕在佛法中,有相而无实体(如梦中事)者,称为“空”,也就是幻相。佛说‘空’字,乃破世人妄执诸法为实有之颠倒想。《持世经》中,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在描述事物的存在时,除了“有”、“无”之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幻相,如梦中事,有相而无实体,并非真实存在,就用“空”这个概念来描述。《维摩经·弟子品第三》云:“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这一句中,“诸法”是说相有,“究竟无所有”是说实无,相有而实无的这一情形(幻),称之为空。所以,“空”与“幻”是同义词。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用语中,“空”是内无所有的意思,例如:这个房间是空的。〔不生不灭〕本未有生,故亦无灭——什么也没有。《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此“不生亦不灭”的四句偈文,发明真空第一妙谛,凡佛经均不外此意。本来无一物,哪有生灭可言呢?

这一段是在讲诸法实相:一切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因此,它们实际上“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一切事物、现象。〔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就是实际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诸法)的实际情形。这个实际情形就是:毕竟空,无所有。《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中,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持世经》中,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法华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关于诸法实相的详细论述,见《诸法实相》一文。)

在般若经典中,与本段相类的经文,比比皆是。例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奉钵品第二》云:诸法实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故,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亦不见生,亦不见灭,亦不见垢,亦不见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垢有净不?不也,世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生有灭不?不也,世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九十五》中,佛言:“善现,色毕竟空,故不生不灭、不染不净,受、想、行、识毕竟空故不生不灭、不染不净,由此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体悟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能够平等地看待一切,无有爱憎得失,不再挂碍。法本不生,何喜乎得?法本不灭,何患乎失?心能平,则自然不惊、不怖、不畏,超然入自在之境。

四、空无所得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因此,在这幻现的森罗万象中,实际上既没有身心境缘(世间法),也没有缘觉道法、声闻道法和菩萨道法(出世间法),一切皆空,了不可得。

这段经文是说:一切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因此,在幻相中实际上并没有身(色),也没有心(受想行识)

〔是故〕上一句“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讲了诸法实相——诸法的实际情形是什么也没有。由此推出下面的结论:实相中无五蕴、无十八界、无十二因缘、无四圣谛、无六度万行;这一切皆无可得。因此句首用“是故”。〔空中无色〕在幻相中,实际上没有色。

《圆觉经》中,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本经此句是说实际上并没有五蕴,下文接着讲:实际上并没有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也就是说:五蕴空,六根空,六尘空,六识空,十二因缘空,四圣谛空,六度空。这就是《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五蕴空、六根空、六尘空、六识空,这是凡夫法空,故离凡夫法。十二因缘空,这是缘觉法空;四圣谛空,这是声闻法空;六度空,这是菩萨法空;故离圣人法。所谓皆空皆离,“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幻相中实际上并没有六根、六尘,乃至十八界。

五蕴十八界(身心境缘),这是六道凡夫的挂碍;无五蕴十八界,这是破凡夫的我执。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十八界〕是六根、六尘及六识的总称,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眼界”是十八界中的第一界,“意识界”是十八界中的最后一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总括地说无有十八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幻相中实际上并没有十二因缘法。

这是破缘觉的法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说十二因缘亦是幻相。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十二因缘〕这是说明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这是生死的根本)、(造作诸业);(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具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人形)、(出生为人与外境接触)、(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对境生爱欲)、(追求造作)、(有者业也,能招感未来果报,故名为有);(再受未来的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条,是以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这三世的起惑、造业、受生、老死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其中,无明、行,是过去世造的业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遭受的果报;爱、取、有,是现在世造的业因;受直到老死,是未来世遭受的果报(见下图)。观十二因缘是缘觉的修行方法。〔缘觉〕禀佛教法,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其最终果位为辟支佛。

 



无苦集灭道;”——幻相中实际上并没有四圣谛法。

这是破缘觉的法执。

〔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简称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终究灭苦的真理;道谛是说明人要怎样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此四圣谛包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这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这是悟界的因果。四圣谛是声闻的修行方法。〔声闻〕闻佛声教,依四圣谛而修证真空,其最终果位为阿罗汉。

 

无智;”——幻相中实际上并没有六度法。

这是破菩萨的法执。

〔无智〕智,即般若智,意指无菩萨之六度万行。菩萨六度万行,是以般若(智)为导,故以为有行有智,有众生可度,有佛果可得,不免著此波罗蜜行相。《金刚经》云:“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所以,最究竟圆满的菩萨行是悲空双融: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亦无得。”——以上(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法、四圣谛法、六度法皆无可得。

亦无得”,是总括前面所说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法、四圣谛法、六度法,都是幻象,皆不可得。对凡夫而言,无身心世界的一草一木可得(更何况荣华富贵等等);对缘觉而言,无缘觉道亦无缘觉道果(辟支佛)可得;对声闻而言,无声闻道亦无声闻道果(阿罗汉)可得;对菩萨而言,无菩萨道亦无菩萨道果(佛)可得。

〔无智;亦无得〕心经的另一译本《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宋·施护译)云:“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由此可知,“亦无得”,是总括前面所说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法、四圣谛法、六度法,都是幻象,皆不可得;而不仅仅是对“无智”而言。〔无所得,亦无无得〕“无所得”,是就体而言;“亦无无得”,是就相而言。所以“得”是有相无体之幻象。

世尊在《佛藏经·净见品第八》中,详细讲述了他曾于过去历侍许许多多的佛,皆因他有所得故,不获受记,直至锭光佛(又译作定光佛、然灯佛)时,悟无生忍——于法实无所得,乃得受记:“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不记我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八千佛,皆号定光,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皆不记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值六万佛,皆号光明,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亦不记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值三亿佛,皆号弗沙,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四事供养,皆不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得值......。如是展转,乃至见定光佛,乃得无生忍,即记我言,汝于来世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受记〕亦即“授记”,佛对菩萨预先记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无生忍〕“无生法忍”之简称。“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

《金刚经》中,“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然灯佛〕又译作燃灯佛、普光佛、锭光佛。〔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世尊往昔为七地菩萨时,遇然灯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而登八地,然灯佛即为之授记云:往后九十一劫,名曰贤劫,汝当得佛,号释迦牟尼。〔贤劫〕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的大劫,因在此大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

《圆觉经》中,佛言:“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又云:“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第三》中,佛言:“无佛,亦无佛道。”

凡、圣的执著,皆根源于欲有所得。而事实的真相是: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迷,就是迷在得失心上,所谓得失惊心。得失心息,即大自在。

 

以上是说:五蕴十八界凡夫之我空,以及出世三乘之法(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空,皆不可得。

五蕴、十八界空,绝凡情(破我执,断烦恼障);出世三乘之法空,去圣解(破法执,断所知障)。

〔我执〕妄执身心、世界实有。〔法执〕妄执佛法实有,以为有法可行、有道可修、有果可得。有法执,即有变易生死。〔二障〕烦恼障与所知障。一、烦恼障,由我执(人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一切诸惑,发业润生,烦扰有情之身心,使在六道中生死轮回,而障出世之果。二、所知障,由法执(法我见)而生,以无明邪见覆盖慧解,而障碍菩提之果。

〔三乘〕“乘”指交通工具,这里是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法门。佛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相应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除尽我执,即了分段生死,出三界;除尽法执,即了变易生死,证佛果。

五、心无挂碍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由于万法皆空(幻),无一可得,于是菩萨依妙智离幻,故心无挂碍。无挂碍之故,则无有恐怖,远离念念分别的颠倒梦想,直至圆证佛果(究竟涅槃)。

离幻:不取不念。《起信论》云:“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

〔菩提萨埵(duǒ)〕汉译为“觉有情”,即菩萨。〔心无挂碍〕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挂碍之有?做到了心无挂碍,则在世安乐,命终解脱。〔远离颠倒梦想〕这里“梦想”即指妄想,形容妄想有如做梦一般,虚幻不实。既然一切都空无所得,则起心动念皆是颠倒,所以用“颠倒”来形容妄想。〔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既无所得,即无所失。得失皆无,有何挂碍?关键是要真正悟到:无所得。若仍然心有挂碍,那还是患得患失在牵缠,就必须依般若波罗蜜多(妙智离幻)来做功夫。

〔远离念念分别的颠倒梦想〕执相为真,而起分别念,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因。所以每当分别念生起,就要立即“如理观察,勘破其幻”(这是观察自觉),不受困扰和牵缠,离幻而觉,这就是了生死脱苦海的真实功夫。如果分别念起,还念上生念,相续不断,被妄想笼罩,那就落入幻网,造业受罪,生死轮回。

〔如理观察,勘破其幻〕人生犹如南柯一梦,千万别当真。最最要紧的是:觉,从迷梦中醒来。从轮回梦中醒来,就了生死;从无明梦中醒来,就圆证佛果。〔从迷梦中醒来〕其方法是:不取(不逐取)、不舍(不排斥)、不念(不思虑)要把这“三不”功夫做得纯熟,行住坐卧,动静一如,打成一片。

〔南柯()〕朝南的树枝。〔南柯一梦〕唐人李公佐曾经写过一篇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相传在唐德宗贞元七年九月,东平郡人淳于棼(fén)与友人在自家门前的大槐树下饮酒,他因为喝了太多而醉得不醒人事。被两个朋友送回屋後,恍惚中作了一个梦。在梦中他被大槐安国国王招为驸马,当了南柯郡太守,广受人民爱戴。不但享尽了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子女也都有很好的发展和归宿。後来公主因病过世,於是淳于棼罢去南柯郡太守的职位回到国都。过了一段时间,国王察觉他心中闷闷不乐,於是要他回家乡探望亲人。淳于棼回到家後,发现自己竟仍旧睡在东厢房。送他回来的两个紫衣使者於是大声呼唤他的名字,他才从梦中清醒过来。醒来後,看到家里的仆人拿着扫帚在打扫庭院,之前送他回屋的两个朋友正在洗脚,太阳还没有下山,喝剩的酒也还放在东窗下,一切都没有改变。没想到才作一会儿梦,却好像经历了一辈子,於是他将刚才的梦境告诉了两个朋友,并且回到大槐树下。他们发现树下有个蚁穴,挖开一看,穴中布置竟如同梦里所见的大槐安国一般。自此他从这个梦,领悟到荣华富贵的虚浮,和人世的变化无常,从此一心向道。後来这个故事被称为“南柯一梦”,用来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观察自觉〕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大乘入楞伽经》)

〔离分别见〕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云:境缘无好丑(境缘没有好、还是不好),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心如果不强去分别是好、是不好),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由此可见,是觉还是迷,是佛还是众生,全在于心。这个心,即是人们日常思虑之心,此心可为善,可为恶,成佛由他,做人亦由他,堕地狱亦由他。《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证菩提道。”

〔正徧知〕即正遍知,佛的十种尊号之一,意思是真正遍知一切法。〔以无所得故〕无得则无失,既无得失,有何挂碍?〔菩提萨陲〕菩萨的梵文全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由于诸法虚幻而不可得,菩萨于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离幻行)而修,故心无挂碍。“般若波罗蜜多”是离幻行——不住相生心,不为境转。圭峰大师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颠倒梦想〕病眼见空华,复邀空果。〔远离颠倒梦想〕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金刚经》一开始,就示现佛的日常生活“著衣、持钵、乞食、还至本处、饭食、收衣钵、洗足、敷座而坐”,从外表看,与大众无异。但是,佛过的是觉的生活: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而凡夫过的是迷的生活:心随境转,造业受报。故称之为“颠倒梦想”。六祖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究竟涅槃〕直至成佛。

众生无始劫来,皆以幻为真,颠倒梦想,故生死轮回,受苦不断。现在知幻即离,故心无挂碍。无挂碍之故,就无有恐怖,不再妄认恶梦为实,所以度一切苦厄,直至圆证佛果。

心无挂碍”,这是实证空性。受持《心经》的核心,就是证空性,要体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而背尘合觉,不染不著、无依无住,才有真实受用。魔由心生,就是因为把幻相当真。一旦证知虚假,心即如如不动。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果如是,便能度一切苦厄,便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圆觉经》云:“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又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空性〕真如(诸法实相)之异名。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性,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之实性跃然而显,此实性即称之为空性。〔二执〕我执和法执。我执又名人我执,即执著人有一个实在的我体;法执又名法我执,即执著一切法都有其实在的体用。〔背尘合觉〕“尘”,即是六尘。“背尘合觉”就是离弃对尘境的妄想执著,而契合本觉。〔本觉〕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体本来觉了,离诸妄念,故名本觉。

 

问:怎样才能够证空性呢?

答:必须在境缘中亲切勘破,自至不疑之地。在《梦游集·将之雷阳舟中示奇侍者》中,憨山大师说道:

“佛祖教人于生死中,顿证无生法忍(‘无生法忍’,真智安住在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上),且每怪其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此语如对市人说梦事,闻者非不明目张胆(闻者未尝不感动激励),但未证真耳。要之,所说非所闻,所闻非所见也。古人贵实证者,直欲于生死法中,亲切勘破而已,非别有奇特处也。尝见小儿怕鬼者,每于夜中行,恍然一物随之,大生惊怖,虽慈母善谕本无,亦未之信,必待其自信不疑而后止。苟自至不疑之地,纵假鬼怖之,将一笑而释矣。

余昔游塞上,同健儿乘马夜行。道傍一石,马忽见而大惊,几堕地。尔乃(于是)顿辔奋力鞭策,绕石周行数十匝,仍引熟视良久,方纵逸而去,马自是遇物皆不惊。余因是知道,人游生死险道,历境验心,必如是而后已(策马绕石,令其熟视,直至不疑不惊而后已)。是故华严以善财表证(所以,《华严经》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显明如何实证),其所历百城,参多知识,至于刀山火聚,亦迟回(迟疑,犹豫)待劝而后入,及入之果得清凉大解脱门(实证刀山火聚乃幻相)。此其策马绕石,令其熟视之谓耶?(岂不就是使他“策马绕石,令其熟视”亲切勘破吗?)

“由是观之,佛祖殊无他长,盖能熟视世闲(间)相者耳。世人所惊怖者,非生死祸患乎?佛祖乃欲令人于中证无生忍,且又明言于无生中妄见生灭(诸佛於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妄见生灭)。噫!此果何谓哉?苟非(如果不是)熟视自到不疑之地,吾意虽慈尊善谕,殆(大概)亦难免惊怖也。

“余比(我近来)以宏法罹难,上干圣怒(憨山大师因宏法遭谤,皇上震怒,被捕下狱,严刑逼供,生死未卜),如白日雷霆,闻者掩耳。自被逮以至出离(流放离京),二百余日,备历苦事不可言。从始至终,自视一念欢喜心,竟未减于平昔,观者莫不惊异为非常。然而生死祸患,他人故为余惊矣;及视余不减欢喜心,乃又惊。余不惊其所惊,而人惊其所不惊,是或有道焉!奇侍者,不远三千里赴难,问余于幽狱。已而荷蒙圣恩,贬窜岭南,奇乃伴行舟中,遂书此为别。嗟乎!生死险道,正在所惊,其无闻我欢喜心如梦事耶?异时验子于寂灭场中((他日你证得无生法忍时(于寂灭场中),自会验证到我所说的是真实语。〔寂灭场〕证得无生法忍的境界——妄穷真露,寂灭现前),无以今日之言为梦语。”(以上开示之注释,详见《憨山大师开示录注·亲切堪破》

问:证空性的意义何在?

答:证得空性,心不取境,在世度苦厄,寿终了生死。憨山大师被捕入狱,遭受严刑逼供,生死未卜,人皆惊怖,可是大师“一念欢喜心,竟未减于平昔”。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并且证悟到,浮生是梦,所以不惊不怖。

问:如何做功夫?

答:觉幻息妄。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破幻妙法——任尔空华乱翻,我自巍然不动。

〔念起即觉〕妄念一起,就要马上醒悟过来:这是幻相!〔觉之即无〕一旦醒悟过来了,心自无念。

问:《心经》流通本是“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为什么这里标点成“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答:玄奘大师所译的《心经》经文,并无标点。标点符号是后人为了阅读方便,根据文义加上去的。如果标点成“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那么意思就是:菩提萨埵以无所得故,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这样一来,逻辑不够清晰。经义是:菩提萨埵由于无所得,于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由于依般若波罗蜜多,于是心无挂碍。故以标点成“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为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离幻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妙智离幻,不为所转。《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汉译:无上正等正觉——成佛。

 

问:如何受持《心经》?

答:经云:“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受持《心经》的关键,是在“心无挂碍”上。因此,要随时随地勘验:是否是心无挂碍?如果心有挂碍,这就说明还把某些幻相妄执为真,就要从这里悟入。《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是虚假。”《圆觉经》云:“见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要不断地体悟,不断地离幻,不断地勘验。《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做到了心无挂碍,在世度苦厄,寿终了生死。

六、是大神咒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由此可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力总持,是大光明总持,是无上之总持,是无有能与其相等之总持,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无所不包,谓之“大”;无所不通,谓之“神”;无以复加,谓之“无上”;无与伦比,谓之“无等等”。

〔无等等〕形容最尊、最贵而无有与之相等者。〔咒〕梵语陀罗尼,汉译为咒,即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语。“陀罗尼”意思是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由于般若波罗蜜多是苦海神舟,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令众密持,以收速效,直趋彼岸。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去呀!去呀!到彼岸去。大家都到彼岸去,速证无上菩提。

“揭谛”,意思是“去”;“波罗”,意思是“到彼岸”,这里“彼岸”是指涅槃;“僧”,意思是“大众”,“菩提”意思是“觉”,这里“菩提”是指佛之无上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萨婆诃”意思是“速疾成就”。

〔揭谛、揭谛〕译文:去呀,去呀。〔波罗揭谛〕译文:到彼岸去。〔波罗僧揭谛〕译文:大家都到彼岸去。〔菩提萨婆诃〕译文:速证无上菩提。

按照本经经义——离幻出梦,这里的“去(揭谛)”就是离幻,“到彼岸去(波罗揭谛)”就是到涅槃彼岸去(出无明梦)。《圆觉经》云:“见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故将般若波罗蜜多咒意译成:

离幻呀,离幻!

离幻到彼岸。

大家都离幻,

速速证涅槃。

对于此咒,圣一法师在其《心经讲记》说道:“密是无可解,亦不被人知。佛门中有很多人依显教修行,亦有依密教修行,例如大悲咒、楞严咒等,都不可以解释。若有以解,不称为密,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讲不出,解不来,唯有自己知。不过今天我将此咒的意义约略说出来:揭谛、揭谛——去、去。波罗揭谛——到彼岸去。波罗僧揭谛——大众到彼岸去。菩提萨婆诃——迅速成就证菩提。”

 

附录:幻学品

(摘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

 

【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的这一段经文,与《心经》内容很接近,两相对照,能更深入地理解《心经》之经义。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当有人问言:“幻人学般若波罗蜜,当得萨婆若(“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读“否”)?幻人学禅那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持戒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学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只限于佛所有的十八种功德法,因为只限于佛,不与三乘共有,故名“不共法”)及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之智),得萨婆若不?”我当云何答?

〔慧命须菩提〕《胜鬘宝窟》云:“慧命者,以广大甚深之慧为命故,名慧命也。如经言‘慧命须菩提’、‘慧命舍利弗’也。”〔胜鬘宝窟〕又作《胜鬘经宝窟》,隋代吉藏(549-623年)撰,共六卷。〔胜鬘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之略名。此经旨趣以一乘为宗,与《妙法莲华经》同。《妙法莲华经》广说,此经略说。〔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详见《大念住经注》

佛告须菩提:我还问汝,随汝意答我。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与幻有异不?受、想、行、识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于汝意云何?眼与幻有异不?乃至意与幻有异不(此言六根与幻有异不)?色乃至法与幻有异不(此言六尘与幻有异不)?眼界乃至意识界与幻有异不(此言十八界与幻有异不)?眼触乃至意触,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眼与好恶之色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眼触受;此言六根对六尘时所产生的触受),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于汝意云何?四念处与幻有异不?乃至八圣道分(即八正道,八条圣者的道法。修此八正道,便可证得阿罗汉果)与幻有异不?不也,世尊。

于汝意云何?空、无相、无作与幻有异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檀那波罗蜜与幻有异不?乃至十八不共法与幻有异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幻有异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色不异幻,幻不异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世尊,受、想、行、识不异幻,幻不异受、想、行、识,识即是幻,幻即是识。世尊,眼不异幻,幻不异眼,眼即是幻,幻即是眼,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亦如是。世尊,四念处不异幻,幻不异四念处,四念处即是幻,幻即是四念处;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异幻,幻不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幻,幻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垢有净不?不也,世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有生有灭不?不也,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