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大乘起信论注

马鸣菩萨 造
梁·天竺三藏法师真谛 译

湛然 注

 

道心要坚固久远。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


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

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

熏习力故,无明则灭。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


前言

正文

 

 

前言

一、成佛圣道
二、两种译本
三、本论宗要
四、心的转化
五、真谛俗谛

 

《大乘起信论》(简称《起信论》)是马鸣菩萨集华严经、密严经、胜鬘经、光明经、大集经、楞伽经、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等百部经典之菁华而造,立义精深博大,透彻圆满地阐明了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一切众生从何而来,又怎样修行成佛。

《起信论》是如此系统、全面、准确、而且详明地论说大乘佛法,在中印两国的佛学论著中,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部能够与之比拟

此论译出后,由于教理透辟,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严密,文字通畅,立即为中国佛教各宗所尊奉竞相研习,广为流传,影响极为广泛深远。讲论无数,注疏无数。乃大乘入门必读之经典,如说修行之指南。

注疏无数梁启超云:“本论自出世以来,注释者百七十余家,为书不下千卷,其影响于我国民思想之深厚,可以概见。”(《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

一、成佛圣道

《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本觉,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不觉若离妄想通过离念返本还源,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恢复原来的本觉。”(《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

〔一切智〕知了一切法之总相(诸法实相)的智慧。〔总相、别相〕一切法都有总相和别相这两种相。一切法共有的相,叫做“总相”;各法特有的相,叫做“别相”。法界中的种种事物、现象,各自有相,常用“森罗万象”来形容,这是诸法之别相;诸法的本质(体)是“无”——诸法实相,这是诸法共有之总相。(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自然智〕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一切种智〕佛通达诸法总相和别相的智慧。〔无碍智〕自在无碍的智慧,即佛的智慧。

这段经文讲了三点:

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本觉,这是说众生本觉

二、“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本觉,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不觉,这是说心有两种状态:本觉与不觉。无念(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俱无)是本觉,这是诸佛心(如来藏);有念(妄想)是不觉,这是众生心(识藏)。这两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但不可能同时并存。因为心的无念状态(如来藏),即非有念状态(识藏);而有念状态(识藏),即非无念状态(如来藏)

〔心〕就术语来说,在许多经论中,诸佛和众生的本体是自性,心为其用;而在有的经论中,心既是本体亦是其用,例如《楞伽经》、《修心诀》、《真心直说》等。《起信论》属于后者,心既是本体亦是其用。〔粗念、细念、微细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妄念是粗念;正念是细念,例如念佛人之佛号,禅人之话头;微细念是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无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息灭,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这就是在讲一心二门即:一个心体有两种状态。“门”在这里是种类的意思,例如:本学期有五门功课;“一心二门”就是说心有两种状态,即一心二态:真如态(无念之如来藏状态)和生灭态(有念之识藏状态)。亦称之为真如门和生灭门

无念之如来藏状态〕这里的“无念”,是究竟的无念,即粗念、细念和微细念皆灭。

而且指出,不觉的根源在于妄想,于是如来藏转化成识藏,本觉之佛沦为不觉之众生(其过程详见《三细六粗》一文)。而众生修行成佛,就是离妄想以返本还源,将不觉之识藏恢复成本觉之如来藏。

如来藏、识藏有两种状态:如来藏识藏。如来藏是觉的状态(无念,即粗念、细念、微细念俱无),而识藏是不觉的状态(有念),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佛之心是如来藏,这是觉的状态;众生之心是识藏,这是不觉的状态。众生修行成佛,就是通过离念,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将其识藏转化成如来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佛开示道:如来之藏(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译文: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转化为识藏。)佛又开示道:“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关于如来藏和识藏,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离妄想以返本还源〕严格来说,有念皆妄,这里的妄想包括粗念、细念和微细念。所以,“离妄想以返本还源”,即是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和微细念,而返本还源成佛。

三、“若离妄想通过离念而返本还源,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恢复原来的本觉,这是说离念返本还源成佛。所以,离念是修行成佛的关键和核心这是说,只要离除妄想(微细念灭),便返本还源而成佛。《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微细念灭)。”

〔妄想〕通常,妄想是相对于正念而言,例如佛号是正念,其它念头均是妄想。究竟而言,有念皆妄。在本段经文中的“妄想”,包括粗念、细念和微细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本觉不觉一心二门离念返本还源,形成了大乘佛法的基本构架,透彻地阐明:一切众生从何而来,又怎样修行成佛。

这里,本觉是相对于不觉而言,一心二门是讲心有本觉与不觉这两种状态,返本还源是讲如何由众生的不觉状态回归到本觉状态而成佛。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心之转变:离念离妄想)。这是如来教导众生修行成佛之圣道“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本觉,愚痴迷惑,不知不见不觉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返本还源,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恢复原来的本觉。’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恢复原来的本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

二、两种译本

《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造(详见《起信论的作者》一文),依照“本觉、不觉、一心二门、离念和返本还源”这一大乘佛法之基本构架,以一心二门为核心,具体而且详尽地阐明:众生从何而来(因妄想而堕落为不觉的众生),又怎样修行成佛(离掉妄想以恢复本觉而成佛)以发起大乘正信,令修道目标明确,前进路线清晰,佛种相继不断。转凡成圣,莫不由之。

〔佛种〕能生佛果的种子。

本论共有两种译本:一、梁(南朝)·三藏法师真谛译,一卷;二、唐·三藏法师实叉难陀重译,分作二卷。其中,以真谛译本较为流行。本注释采用真谛译本,而称实叉难陀译本为唐译。(详见《大乘起信论(二译合刊)》

为了更容易更深刻地理解《大乘起信论》,建议事先阅读《心、自性、如来藏》《诸法实相》二文,以便对心、自性、如来藏、识藏和诸法实相、无明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本论宗要

本论宗要:离念(离妄想)如前所述,这是如来教导众生修行成佛之圣道通过离念,返本还源而成佛。这回答了大乘佛法的中心议题:众生如何修行成佛?

本论云:“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如来藏)。”又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又云:“自信己性(自信己性本来是佛)知心妄动无前境界(境界现前时,就知道这是自心妄动入无明梦而见,实际上并无当前境界)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以(由于)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成就自然业智,这是返本还源)。”

〔无前境界〕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自然业智〕能知道世间一切因缘差别的智慧。

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此证明无念为成佛之捷要也!意谓不但菩萨修断,以至无念,名为究竟;即凡诸众生,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者,则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无逾此者,故特揭示于此。”又云:“一切染法皆依根本无明而生,根本无明乃最初动念也。以(由于)众生从来未曾离念,故云‘一切染法,皆是不觉之相’。意显若了无念(这是要显明若成就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故此结指最初一念为生死苦本,欲令行人见苦知因,要知离念为修行之要也。”

〔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令其生长;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诸不善法,自然断除。是名修断。

《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传心法要》云:息念忘(亡),佛自现前。”

 

离念,这是如来教导众生修行成佛之圣道《华严经》云: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离念,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华严经(八十卷)·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

离念,也是是佛法实修的中心环节离掉粗念,这是一心不乱的境界,念佛人达到一心不乱,命终就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离掉细念,这是一念不生的境界。随着般若熏无明的一念不生境界之深入,就会明心见性,破除见惑;进一步,就会爱憎俱泯,破除思惑而了生死;更进一步,就会证得无生法忍,于一切色法得自在。当离掉了微细念,即圆证佛果。

〔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无生法忍〕真智安住在“诸法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之理上,不再退堕。〔色法〕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质。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众生的肉体色身,及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乃至第六识所缘之境(法处所摄色),均在色法的范围之内。

《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离念,直至微细念灭),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微细念灭)。”

由此可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但因妄想而沦为众生;只要离掉妄想(粗念、细念、微细念),便还原成佛。

佛言:“善现(须菩提)当知,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学佛随念?谓菩萨摩诃萨修学佛随念时,不应以色、受、想、行、识,思惟如来、应(应供)、正等觉。所以者何?色乃至识,皆无自性。若法无自性,则无所有。若无所有,则不可念、不可思惟。何以故?若无念、无思惟,是为佛随念。”(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二十八·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一)

〔佛随念〕随念忆持诸佛。〔思惟如来、应(应供)、正等觉〕思惟佛。〔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无自性〕无实在之自体,是幻象。

 

问:怎样来离念?

答:通常有参禅和观心这两种方法(详见《参禅法要》《观心》),可选择其中一种来修持。

问:参禅与观心相比较,何者下手比较容易?

答:二者之中,观心看似容易,其实门槛颇高。所以参禅下手比较容易。即便是要观心,最好也从参禅入手,待到有一定离念基础,才来观心。

四、心的转化

本论核心:是讲心的转化,即众生通过修行(离念),由迷返觉,将其众生心(识藏)转化为佛心(如来藏)而成佛。

由迷返觉〕由不觉状态返归本觉状态。

心有两种状态:真如(如来藏)与生灭心(识藏)。如来藏是觉的状态(无念,即粗念、细念、微细念俱无),而识藏是不觉的状态(有念),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佛心是如来藏(真如),这是觉的状态;众生心是识藏(生灭心),这是不觉的状态。众生修行成佛,就是通过离念,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将其识藏(生灭心)转化成如来藏(真如)。

真如即如来藏本论云: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无始以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唐译云:“故说真如名如来藏,亦复名为如来法身。”(关于如来藏和识藏,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须要注意的是,“真如”一词,在经论中频繁使用。但它(“真如”)是多义词:一、指如来藏;二、指法性(诸法实相);三、用来形容“真实如常(真实恒常)”。语言文字中的多义词满足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以有限的词汇来反映无限的客观事物,但也给我们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一多义词在此处的含义。

而在《起信论》中之真如,如上所述,明确指出:在《起信论》中之真如是如来藏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点。

如来藏是觉的状态,而识藏是迷的状态,二者可以互相转化《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世尊开示道:如来之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佛告大慧: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转化为识藏。其注释详见《楞伽经选注》中“迷一心为八识”一节)又开示道:“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憨山大师《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云:如来藏本自清净。第(但)以无始恶习所熏。而为识藏。”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是则迷如来藏而为识藏。”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

在本论中,将心的转化(离念而返本还源)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一、粗念相续不断,名不觉;二、粗念息,万念归一,名相似觉;三、细念息,一归于无,名随分觉;四、微细念息,法身全现,名究竟觉。

 

问:烦恼与妄想是什么关系?

答:“妄想”一词有两种含义:一、相对于正念而言,例如念佛法门是以佛号为正念,而其它念头皆是妄想。二、有念皆妄,即一切念都是妄想。前面《华严经》那段经文所说的妄想属于后者,指一切念。

贪嗔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烦恼是由于自心起念缘境而生。所以,起念(妄想)是烦恼之根。息念(离念)就是从根本上来除灭烦恼,这是最直接、最锐利的修行方法。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一切染法皆依根本无明而生,根本无明乃最初动念也。以(由于)众生从来未曾离念,故云一切染法皆是不觉之相。意显若了(若是成就)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故此结指最初一念为生死苦本,欲令行人见苦知因,要知离念为修行之要也。”《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微细念灭)。”《传心法要》云:息念忘(亡),佛自现前。”

息念的过程是由粗到细,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微细念灭,即圆证佛果。

经云:“尔时,如来......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 )

〔令离妄想〕有念皆妄,因为与诸法实相不相应。离妄想就是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微细念灭,即圆证佛果。《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微细念灭)。”

 

本觉之所以沦为不觉而成众生(其过程详见《三细六粗》一文),是由于心不了达诸法实相,以幻为真,因而起念攀缘尘境(六尘)而造业,于是生死轮回不断。返本还源,就是以诸法实相之智慧(正智),摄相归体,息灭诸念(粗念、细念、微细念),直至恢复本觉而成佛。《入楞伽经》云:“楞伽王!汝应远离心意识,如实修行诸法实相。”

〔摄相归体〕将所见所思的一切法,归结于诸法实相:本来无一物。(见《诸法实相观法》〔心意识〕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心、意、识”中,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是指第七识(末那识),识指是其余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意、识”,即是构成识心的八个识:阿赖耶识,末那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远离心意识”是说:远离识心(心、意、识)的运作。(关于识心的运作,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中之“识心的运作过程”一节。)

 

诸法,这是无明梦中事,虽然森罗万象栩栩如生,但只是幻象;诸法实相,是无明梦醒的境界:本来无一物(毕竟空,无所有)。修行,就是要从无明梦中醒来(成佛)。(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

〔诸法〕指无明梦中之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现象。〔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就是实际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诸法)的实际情形。这个实际情形就是:毕竟空,无所有。《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法华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大智度论》云:“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悉名为魔。”又云:“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又云:“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详见《诸法实相》

〔般若波罗蜜〕以般若(妙智)到达涅槃彼岸。《六祖坛经》云:“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意思是离生灭心)。著境生灭(生灭心)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娑婆此岸);离境无生灭(生灭心),如水常通流(如水常通流而无波浪——并非死水一潭),即名为彼岸(涅槃彼岸),故号波罗蜜。”

 

对于宇宙万有,在《大乘密严经》中,佛言:“如梦中色(如梦中的森罗万象)唯想妄见(心起念即入无明梦而见),寤(梦醒)即非有。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在无明梦中,看见男女以及种种事物),成于正觉(成佛,微细念灭)即无所见。”

〔唯想妄见〕其过程详见“三细六粗”一节。〔色〕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正觉〕成佛曰成正觉,这是微细念灭的境界。〔成于正觉即无所见〕“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迷于无明梦,以为梦境真实);诸佛於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无明梦醒)。”

这段经文开示道:宇宙万有是无明梦中事,心起念即入无明梦而见宇宙万有,念灭(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即无所见。(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起信论》中之“三细六粗”就详细地讲述了怎样一念不觉而入无明梦,并在境缘的诱惑和逼迫下,怎样一步一步地堕落成现在情形的众生。以及众生又怎样通过修行,逆转这一过程,因而返本还源,直至无明梦醒而成佛。(详见“觉与不觉”一章中“三细六粗”一节)

 

若要修行,并且能够久远地坚持下去,就必须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因此,对境常自思惟:苦、空、无常、无我。要以觉者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维摩诘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诸法实相)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

〔苦、空、无常、无我〕苦:短暂的人生,有种种苦。空: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无常:世间诸法都是变化不停,生灭不断,例如人都要老、要病、要死。无我:五蕴身心并不是自己。

〔五蕴身心〕五蕴身心中的身是指肉体,心是指六尘缘影。〔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四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由地、水、火、风等四元素组成,故称之为“大”,所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四大在这里指色身。

 

《起信论》中,常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心怎样一念不觉(不达诸法实相)而入无明梦,沦为众生;二、心怎样通过离念从无明梦中醒来,成为佛。

故云:“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入梦);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梦醒)。”

 

在阅读本论时,请随时记住:

念起(入无明梦),境界(梦境)妄现;

念灭(无明梦醒),境界(梦境)消亡。

〔念灭〕粗念、细念和微细念皆灭。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心外之事物)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念起入无明梦),无实外事(这些境界是幻象,因为都是无明梦中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这都是因妄想而入无明梦,于是有所见、有所作;若无妄想——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而无所见,亦无所作)。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粗念或细念或微细念,念念相续),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相续不断),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生则种种法生”,是说心念生而入无明梦,故有种种法出现;“心灭则种种法灭”,是说心念灭(微细念灭)而无明梦醒,则梦中所见之种种法消失。《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五、真谛俗谛

现将《起信论》中常用之诸法实相以及真谛和俗谛,介绍如下:

诸法实相,是第一义谛。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

〔第一义谛〕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

诸法实相又名真谛而森罗万象的一切诸法(无明梦中所见)名俗谛

〔二谛〕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诸法之事相——无明梦中之森罗万象。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即诸法之实相——毕竟空、无所有,这是无明梦醒之境界。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无明梦醒而成佛。(详见《诸法实相》古德云:“若有若空(这里的“空”,是空无),皆是世谛;非有非空,始是真谛。”龙树菩萨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俗谛,二、第一义谛真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中论·观四谛品》)

〔若有若空(这里的“空”,是空无),皆是世谛;非有非空(这里的“空”,是空无),始是真谛〕‘说有说无,皆是世谛’:在论说无明梦中事时,是相对于有来说无,相对于无来说有。例如:牛有角,兔无角。‘非有非空,才是真谛’:在诸法实相(真谛)中,根本就没有相对之有或无,而只是绝对的无。

空之一词,有二义:一、空无,也就是没有,例如“若有若空”一句中的空。“若有若空”,即是“若有若无”的意思。二、虚幻,例如《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的空,就是虚幻、幻象的意思。(详见《心经精解》)在阅读时,须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究竟是哪一种意思。

〔无〕无之一词,有二义:一、相对的“无”,这是相对于有而说无,例如:牛有角,兔无角;这是俗谛中之无。二、绝对的“无”,即《六祖坛经》中所说“本来无一物”之无;这是真谛中之无。在阅读时,须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究竟是哪一种意思。

 

对于一切诸法,经论常从俗谛(无明梦中事)和真谛(诸法实相)这两个角度来论述。故时说有,时又说无(或空)。

例如:《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都要度化他们成佛);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如此度化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成佛),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际上,并没有众生得度成佛这回事)。”(注释详见《金刚经精解》)其中:“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就俗谛而言;“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就真谛而言。“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空,菩萨度众生必是悲空双运。

又如,《中峰三时系念》云:“生而无生,法性湛然(清澈明净);无生而生,业果俨然(栩栩如生)。”

其中,“生而无生,法性湛然”,是就真谛而言;“无生而生,业果俨然”,是就俗谛而言。

〔生而无生,法性湛然〕诸法万象虽然不断地生起,但这都是无明梦中事,其实并未曾生,故法性湛然。〔法性〕诸法之本质(体性)也,乃诸法实相之异名(别名)。〔无生而生,业果俨然〕究竟而言,诸法万象虽然本未曾生,但对于迷在无明梦中的众生而言,梦中的森罗万象,和所造之业(因)及所受之报(果),都是极其真实的。〔俨然〕栩栩如生。

又如,僧肇《物不迁论》云:“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译文:猛风吹倒山岳而常静,江河竞相奔注而不流,尘埃飘流鼓荡而不动,日月经巡天空而无升落。)

句中之“旋岚偃岳”、“江河竞注”、“野马飘鼓”、“日月历天”,这是就俗谛而观。然而,以真谛来看,旋岚、江河、野马和日月根本就不存在(本来无一物),哪里还有什么偃岳、竞注、飘鼓、历天呢?故以常静、不流、不动、不周,来否定偃岳、竞注、飘鼓、历天。《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释详见《心经精解》

〔旋岚〕又云毗岚,译曰:大猛风。这是劫灾时之大猛风。〔劫灾〕坏劫末期所起的火、水、风三灾,此三灾荡尽整个世界。〔旋岚偃岳〕劫灾时之大猛风吹倒须弥山。〔野马〕喻指尘埃。此言青春(春天)之时,阳气发动,遥望湖泽草野之中的尘埃,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

 

问:佛法讲迷悟。我的问题是:谁迷,谁悟?以及迷什么,悟什么?

答:迷是心(自性)迷,悟是心(自性)悟。迷什么?迷宇宙万有为真。悟什么?悟宇宙万有是幻。譬如人在梦中,以为梦中事是真,这是迷;一旦梦醒,明白梦中事是幻,这是悟。实际上,宇宙万有就是一场无明梦。众生迷,以为万有是真,为其所转;诸佛悟,明白万有是幻,如如不动。《维摩诘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诸法实相)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

〔为其所转〕于是起惑造业,生死轮回无穷无尽。

 

注:以下正文中的标题,是辑注者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所加,不属原文。

正文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造论的开始,照例有归敬颂,归敬三宝,祈求加被,并表明造论之目的。

“归命尽十方”一句,是总说归敬。

“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等三句,归敬佛宝。

〔最胜业遍知〕业,是身口意之所作。佛之身口意所作,都极其殊胜究竟,所以名“最胜业”。“遍知”,赞佛智圆满,世出世间的一切法,性相因果,无不彻了。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等三句,归敬法宝。

“如实修行等”一句,归敬僧宝。

〔归敬〕和归依的意思一样。自归依佛、法、僧,即是将自己的身心,归向于三宝,以三宝为自己的归宿处。身心融合于三宝中,依著三宝的启导去修行前进。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等最后四句是造论的目的。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大乘)信根,是故应说。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论曰:有法能大乘正信,是故应当论说。此论说共有五个部分个部分呢?一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劝修利益分。

〔摩诃衍〕汉译:大乘。〔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运载的意思,例如车船,可以载人到达目的地。佛法可以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所以譬喻佛法为乘。使求灰身灭智的有余涅槃之教,因其不究竟,称为小乘(声闻乘、缘觉乘);使开一切智的无余涅槃之教,因其究竟,称为大乘(菩萨乘)。〔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了分段生死,谓之有余涅槃;了变易生死,谓之无余涅槃。

大乘是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道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十地与等觉才是修习位;妙觉是究竟位。

 

本论(《起信论》)共分五个部分:一、因缘分;二、立义分;三、解释分(内分:1、显示正义;2、对治邪执;3、分别发趣道相);四、修行信心分;五、劝修利益分。

本注各章在原文五分中之分属,如下表所示:

 

原文五分

本注章目

一、因缘分

造论因缘

二、立义分

大乘法义

三、解释分

1、显示正义

2、对治邪执

3、分别发趣道相

 

一心二门、觉不觉义、识藏相用、染净熏习、真如相用

对治邪执

发心趣道

四、修行信心分

修行信心、修行五门、专意念佛

五、劝修利益分

受持利益

 

一、造论因缘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

问:由于什么因缘而造此论?

【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答:此因缘有八种。哪八种呢?一、总的因缘,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而不是求世间之名利恭敬;二、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三、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大乘法树立起不退信心;四、为令善根微少众生,发起修习信心;五、为示修行方便,消除罪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六、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心过和二乘心过;七、为示专念方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蒙阿弥陀佛教导,信心不再退失转变;八、为示利益,劝其修行。有如是等因缘,故造此论。

〔凡夫心过〕凡夫心之过失恋著世间,没有出世间心。〔二乘心过〕二乘心之过失,是厌弃世间,独善其身,不能起大悲心,修广大行。

【问曰:修多罗(这里指佛经)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问:佛经中有此法,何须重说?

【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

答:佛经中虽然已有此法,但由于众生根机和心行不等,受解之因缘也不相同,故应论说。

【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若是如来在世,众生根利,能说之人(佛)色身、心量和行业殊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不同种类的众生都能够领会受持),则不须再论说。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但在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在这种情形下,应造此论,以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教化众生,普度众生。

、大乘法义


(一)大乘法

(二)大乘义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大乘(摩诃衍),总说有两个方面。哪两个方面呢?一、大乘法;二、大乘义。

(一)大乘法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所言大乘法,即是讲说一切众生都有的这个心。此心摄持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故依于此心而显示大乘之义趣。

此心摄持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慧明法师云:“凡圣不出一心,善恶皆由心造。心佛则佛,心魔则魔。”《心地法门》《六祖坛经》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众生〕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中,除佛之外,其余九界,皆名众生。〔世间法〕世间一切生灭无常的事物。〔出世间法〕又名出世间道,即出离世间了生死证佛果之道法。〔义趣〕意义和旨趣。

《十善业道经》云:“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此法会中的佛、大菩萨、大比丘、天、人、阿修罗等),及大海中(及大海中的一切动物),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无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详见《十法界图说》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意)、言谈(语)、行为(身),都叫做业。善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善业”,恶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恶业”。

《起信论》中所说的心,即《六祖坛经》中所说的自性。自性有迷与觉两种状态。《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性觉,称为本性;自性迷,称为识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同样,《起信论》中所说的心,也有迷与觉两种状态。自心迷,即是众生;自心觉,即是佛。自心觉,称为真如(亦名如来藏);自心迷,称为生灭心(亦名识藏)。众生修行成佛,就是自心由迷转觉的过程,即返本还源所以《起信论》全篇,都是在讲一切众生都有的这个心,讲它怎样由真如(如来藏)起念(迷),转化成生灭心(识藏)而沦为众生;又怎样通过离念(觉),将生灭心(识藏)还原成真如(如来藏)而成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言:“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所以,心觉即得解脱,心迷则被缠缚。得解脱还是被缠缚,皆由自心。(详见《观心》一文)因此,修行就是修心。故《大乘入楞伽经》云:“诸佛教(传授)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又云:“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证菩提道。”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此心之真如态(如来藏),即显示大乘法之主体;此心之生灭态(识藏),即显示大乘法之相和用。

〔体、相、用〕体,是本质;相,依于体而外现之现象与特质;用,作用。

(二)大乘义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

所言大乘义,有三个方面。

下面阐明大乘义,有三个方面:体大,相大,用大。这三个“大”,是相对于小乘义而言。

体,是本质;相,是所现的德能;用,是实际效用。

大乘法之体大、相大和用大,是比较于小乘法而言:

大乘法具诸法实相之第一义谛,而小乘法没有,故称之为体大。

大乘法中,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而小乘法没有如来藏这一圆满究竟的义理,故称之为相大。

大乘法能度众生成佛,而小乘法最高果位是阿罗汉、辟支佛,故称之为用大

【云何为三?】

哪三个方面呢?

【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一、体大。是说在大乘法中,一切法之实相,真实恒常地(真如)平等,无有增减。

〔真如平等〕真如在这里用来形容“真实如常(恒常)”。“一切法,真如平等”是说:一切法彼此没有不同。唐译云:“一、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就俗谛而言),性恒平等(就真谛而言),无增无减,无别异故。”无有增减〕没有哪一法比另一法在数量上、品质上更多或者更少。这是就诸法实相而言。(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释详见《心经精解》

小乘法是以“三法印”来印定。三法印是: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而大乘法是以“实相印”来印定,实相印又名诸法实相印。由于诸法实相已经涵盖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故称为“一法印”或“一实相印”。

大乘法以说诸法实相之义理为本,离开诸法实相而说法,皆为魔说。智者大师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之印证,即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是魔说。”(《法华玄义》)又云:“诸佛觉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只令众生得此实相,唯为此事出应于世,曾无他事。除诸法实相,全皆名魔事。”(《法华文句》)

小乘法没有诸法实相这一圆满究竟的义理,故称之为体大。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二、相大。是说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德。

〔性功德〕本具之功德,亦名性德。

小乘法没有如来藏这一圆满究竟的义理,故称之为相大。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三、用大。是说大乘法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善因果,这是一切诸佛本起因地所乘的教法,一切菩萨也都乘此教法到达如来地(成佛)。

〔本起因地〕当初在因地时。〔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

声闻乘最高果位是阿罗汉,缘觉乘最高果位是辟支佛,而大乘最高果位是佛,故称之为用大。

、一心二门

 

(一)心之真如门

 

(二)空与不空

 

     1、如实空

 

     2、如实不空

 

(三)心之生灭门

 

〔门〕事物的分类,例如:分门别类;这学期有五门课;等等。〔一心二门〕这是说心有觉、迷两个门类(两种状态):一、真如门(真如态),这是觉;二、生灭门(生灭态),这是迷。

心之真如门(真如态)是如来藏,心之生灭门(生灭态)是识藏。(关于如来藏和识藏,详见《心、自性、如来藏》)此心与诸法实相相应,即是真如门;与宇宙万有(无明梦中的森罗万象)相应,即是生灭门。(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心之生灭〕心念之生灭,即粗念、细念、微细念之生灭。如来藏是没有心念生灭的状态,被简言成“不生不灭”;而识藏是心念生灭的状态,被简言成“生灭”。所以在阅读经论时,要注意分辨该处的生灭与不生不灭,是指法的生灭与不生不灭,还是指念的生灭与不生不灭。古人行文简洁,不仅常把名词、短语的字数缩略,而且也常把主语、连接词省略。以这种方式翻译和写作出来的经论,现代人很不适应,所以我们在阅读时都要留心,避免错解。

关于“心”之一词,在许多经论中,诸佛和众生的本体是自性,心为其用;而在有的经论中,心既是本体亦是其用,例如《楞伽经》、《修心诀》等。《起信论》属于后者,心既是本体亦是其用。

心之真如状态即是本性、本心状态,而其生灭状态即是识性、识心状态(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在《起信论》中,心之真如是指如来藏。《起信论》云: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又云:“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由此可知,真如即是如来藏,心性无动(微细念灭)即是如来藏。

 

由于在经论中,“真如”一词有的地方指如来藏,有的地方又指诸法实相,有的地方还作为形容词。为了叙述上的明确、易解,并与《楞伽经》保持一致,本注释将心之真如态称为如来藏,心之生灭态称为识藏。(如来藏与识藏,详见《楞伽经选注》

 

要注意的是:在经论中,“真如”一词用得十分普遍。既指如来藏,也用指诸法实相,还用来形容“真实不虚,如常不变”。遇见时,应根据上下文来辨别其具体含义。

《佛学常见辞汇》云:“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

 

心有二态(“一心二门”):心之无念(粗念、细念、微细念皆无)状态,名为真如(佛心);心之有念状态,名为生灭心(众生心)。如下图所示:

 

 

修行,就是通过离念(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将众生之生灭心(不觉)转化成真如(本觉),返本还源而成佛。

《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这是本觉,是真如门,即如来藏),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这是不觉,是生灭门,即识藏);若离妄想(这是返本还源,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恢复原来的本觉。”(《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憨山大师云《观楞伽经记》:“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迷一心而为八识。”永明大师《宗镜录》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大乘入楞伽经》云:“意(末那识)从赖耶(阿赖耶识)生,识(其余六识)依末(末那识)那起,赖耶起诸心(代表八识整体之阿赖耶识生起种种心念),如海起波浪。”这是说:如来藏纯是一心,没有识。如来藏迷,就转化成识藏,而识藏是由八识(阿赖耶识,末那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组成。其转化过程是:如来藏不觉,转化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派生出末那识,末那识又再派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个识。这八个识的总体,称之为识藏。由于阿赖耶识派生出其它七个识,所以又常常以阿赖耶识代表八个识这一整体。阅读时,要注意分辨该处所说的阿赖耶识,究竟是单指第八识,还是指八个识这一整体。

〔识藏〕识藏(生灭心)是由八个识组成。这八个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缘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时,所产生的感知。其中,眼识是眼根缘色尘所产生见的感知,耳识是耳根缘声尘所产生闻的感知,鼻识是鼻根缘香尘所产生嗅的感知,舌识是舌根缘味尘所产生味的感知,身识是身根缘触尘所产生触的感知,意识是意根(末那识)缘法尘所产生思的感知。法尘(又名业种子、种子)储存于阿赖耶识中。
 

要注意的是:在经论中,“八识”一词有时是指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有时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七识”一词有时是指前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有时是指第七识(末那识)。遇到此二词时,须要根据上下文来仔细分辨究竟是何义。

 

在经论中,常常用水的静和动这两种状态,来譬喻心的两种状态(二相):水之湛寂清澈的状态喻心之真如态(如来藏),而水之波起浪涌的状态喻心之生灭态(识藏)。因此,如来藏和识藏是一体(喻之以水)之二态(喻之以水的静态和动态)。

大乘佛法就是讲:心怎样转迷(生灭态)为觉(真如态),而由众生修行成佛。——这也是本论的中心议题。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为了开显演示大乘正宗本义,将一心之法从两个方面(二门)来论述。哪两个方面呢?一、心之真如门;二、心之生灭门。此二门皆各总摄(摄持)一切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此二门(心之真如门和心之生灭门)不相离的缘故。

〔正义〕正宗本义。〔二种门〕两个门类,两个方面。〔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二种门皆各总摄(摄持)一切法,真如门总摄(摄持)一切法之体(实相),生灭门总摄一切法之相、用。〔二门不相离〕心之真如和心之生灭是心的两种状态,彼此转化而成,并非互不相干的两码事。


由以上开示可知,众生之心是识藏(心之生灭态),诸佛之心是如来藏(心之真如态)。修行,就是通过摄相归体而息灭粗念、细念乃至微细念,将识藏(心之生灭态)转化成如来藏(心之真如态),于是由众生而成佛。这就是大乘之正宗本义,也是本论的中心思想。

〔摄相归体〕通过事物的种种相而领悟其体性——诸法实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又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注释详见《金刚经精解》

一切法既有相亦有体,所以必须从体和相这两个方面来把握,才是完整的了悟。一般人迷于相而不知体,二乘人知体却又忽视了相,皆偏执于一边。大乘法是既知体亦知相,而且摄相归体,这便是返本还源之道。

(一)心之真如门

心之真如门〕心之真如状态,这是讲如来藏(真如)。

〔真如〕即如来藏。本论云:“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无始以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唐译云:“故说真如名如来藏,亦复名为如来法身。”(关于如来藏,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一心二态〕心有两种状态:真如(如来藏)与生灭心(识藏)。真如是觉的状态,而生灭心是迷的状态,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佛心是如来藏(真如),这是觉的状态;众生心是识藏(生灭心),这是迷的状态。众生修行成佛,就是将其识藏(生灭心)转化成如来藏(真如)。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心之真如态(如来藏),即是大乘法(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之体,这是因为它没有念之生灭。

〔一法界〕一相法界,亦即不生不灭、如常不变的理体(诸法实相)。〔理体〕万有之本体(诸法实相),亦名理性。〔总相〕一切法都有总相和别相这两种相。一切法共有的相,叫做“总相”;各法特有的相,叫做“别相”。法界中的种种事物、现象,各自有相,常用“森罗万象”来形容,这是诸法之别相;诸法的本质(体)是“无”——诸法实相,这是诸法共有之总相。

〔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一法界大总相”,即诸法实相。一法界大总相法门,即诸法实相法门,这就是大乘法。《大智度论》曰:“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智者大师《法华玄义》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之印证,即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是魔说。”于《法华文句》中又云:“诸佛觉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只令众生得此实相,唯为此事出应于世,曾无他事。除诸法实相,全皆名魔事。”《佛藏经》云:“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又云:“诸法实相,毕竟空寂,即是佛道。”〔心性不生不灭〕心之本性(真如态)没有念之生灭。〔心性〕心之本性,亦即如来藏(真如),又名自性清净心。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一切诸法,皆因妄念(入无明梦)而现森罗万象(犹如病眼妄见空华),于是就有种种差别;若离心念(微细念灭,于是无明梦醒),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觉后空空无大千)。

〔空华〕空中之华(花)。病眼者,于虚空幻见有华(花)。虚空原来无华,只是病眼之幻见,这是譬喻妄心所计度之诸相是幻象。《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传灯录》云:“一翳在眼,空华乱坠。”〔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若离心念”是说微细念亦灭,于是无明梦醒,则无梦中之一切境界之相。《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明梦里,明明有六道轮回;无明梦醒,湛然无一物,根本就没有大千世界),就是描述这样的境界。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这犹如人在梦中,有种种境相现前;等到醒来,一切梦境也都消失了。众生依妄念而入无明梦,于是起种种妄境,当妄念息灭而无明梦醒,于是种种妄境灭,也是这样。所以世间一切法种种差别之相(生灭、垢净、增减),不外是依我们的妄念而有;若是微细念灭,证悟到诸法实相,一切境界相也都没有了。而且,不但醒来梦中的境相是没有的;就是在梦中,这些境相又何曾真实?《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释详见《心经精解》

修行,这是在无明梦中修,以幻修幻。其目的是:幻尽梦醒。所以修行就不能够离开无明梦中的事相来修,但同时也不能够迷于事相而妄执为实(因为若是妄执为实,则无明梦永无醒时),所以要摄相归体。在修行中,常有两种偏差:一、执有,迷事相为实,而被所转;二、偏无,否定事相,而落于断灭。正确的是既不执有、又不偏无的中道,既要认真地修六度万行,同时又要不著相。所以在经论中,常常同时从无明梦中事相(俗谛)和诸法实相(真谛)这两个角度来阐述。如果没有把握住这一点,便常常疑虑丛生:为什么一会儿说有,一会儿又说无?究竟是有还是无?实际上,“有”是就无明梦中事相(六尘境界)而言,所谓“森罗万象,生灭俨然”;“无”是就体性(本质)而言,这是诸法实相,所谓“湛然无生,诸法一相”

〔中道〕不偏于无,也不偏于有,非无非有,亦无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因此(对于无念之真如),一切法无始以来,就没有言说相,没有名字相,也没有心缘相,它们毕竟平等(同是:无),无有变异,不可破坏。而与离一切法之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相应的心,便是没有念之生灭的心(唯是一心),故名为真如(如来藏)。

〔心缘〕起心攀缘尘境。〔尘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境。〔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这是在讲与真如(如来藏)相应的诸法实相。《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详见《诸法实相》一文)〔一心〕《探玄记》云:“一心者,心无异念故。”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由于一切言说,都是假名无实(假名而有,并无实体),只是随着妄念而有,实不可得。所说的“真如(如来藏)”,也没有相,是言说之极(不可再加以言说来描绘阐述),而以“真如”一词来遣除其它所有的言说。此真如体,无有可遣,因为所见全都是一切法之实相的缘故;亦无有可立,因为所见一切法皆不二平等的缘故。当知于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的缘故,如此之心名为真如(如来藏)。

〔假名〕虚假的名字。诸法无实,本来无名,是人给它们假设了名字。《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因言遣言〕以此名来遣除其它的言说。〔如〕不二平等,曰“如”。

这一段是开显心之真如态与诸法实相相应: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问:如果真如(如来藏)是这样,无可言说,无相可念,那么一切众生,怎么样随顺,才能够得入这一境界呢?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答:若是知道一切法,虽然是在说,而实无有能说与可说者,虽然是在念,也实无有能念与可念者,这就是随顺。若是离于念,即名为得入真如(如来藏)境界。

本论云:“若能观察,知心无念(无念,并且觉知到那个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即得随顺进入真如状态)故。”

由此可见,离念、无念是何等重要!

对此,憨山大师云:此证明无念为成佛之捷要也!意谓不但菩萨修断,以至无念,名为究竟;即凡诸众生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者,则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无逾此者,故特揭示于此。”又云:“一切染法皆依根本无明而生,根本无明乃最初动念也。以(由于)众生从来未曾离念,故云‘一切染法,皆是不觉之相’。意显若了无念(这是要显明若成就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故此结指最初一念为生死苦本,欲令行人见苦知因,要知离念为修行之要也。”(《大乘起信论直解》)《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令其生长;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诸不善法,自然断除。是名修断。

(二)空与不空

在佛法经论中,“空”之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幻象,例如《心经》(详见《心经精解》)。二、指空无(没有)。在本节中,“空”是指空无(没有)。

在这一节中,以如实空如实不空来论说如来藏(心之真如态)是幻象。如来藏就体而言,是如实空;就相而言,是如实不空。也就是说,就诸法实相而言,如来藏是如实空;就无明梦中而言,如来藏是如实不空。所以,如来藏是幻象。

这就像你在梦中有老虎追来,惊恐万分,拼命逃跑,这是如实不空。待到醒来回想梦中事,不禁哑然失笑:哪有什么老虎?这是如实空。所以,这只老虎是幻象。

关于如来藏是幻象,详见《楞伽经选注》中“无我如来藏”一章。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复次,此真如(如来藏)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哪二种义呢?一、如实空,这是由于真如(如来藏)能究竟显其实相的缘故;二、如实不空,这是由于真如(如来藏)自体具足无漏之性德的缘故。

〔无漏〕清净没有烦恼。漏者,烦恼之异名。〔性功德〕本具之功德,亦名性德。

如实空,是就诸法实相而言,如来藏是毕竟空、无所有(“究竟显实”)。如实不空,是就无明梦中而言,如来藏是确有其事,具足无漏之性德。(关于诸法实相和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1、如实空

如实空,是就诸法实相而言,如来藏是毕竟空、无所有(“究竟显实”)。《圆觉经》云:“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大乘入楞伽经》云:“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

下文中的有、无和一(同一)、异(差异)是无明梦中的有、无和一、异,例如:牛有角(这是“有”相),兔无角(这是“无”相);所有的桃树是同一种树(这是“一”相),而桃树与李树是不同种树(这是“异”相)。这都是对有说无、对一说异。

然而,就诸法实相而言,如来藏根本就没有无明梦中的“有”或“无”之相,也没有“有”和“无”共存之相;没有“一”或“异”之相,也没有“一”和“异”共存之相。于是用“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来描述。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所言空者,是说真如(如来藏)无始以来,与一切染法(指一切无明梦中事)不相应的缘故。说真如(如来藏)离掉了森罗万象(一切法差别之相),这是由于真如没有虚妄心念的缘故。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当知真如之体性(实相),既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既不是‘非有相’,也不是‘非无相’;也不是亦‘有’亦‘无’并存之相。既不是一相,也不是异相;既不是‘非一相’,也不是‘非异相’;也不是亦‘一’亦‘异’并存之相。

〔自性〕这里的自性,是指自己的体性(实相)。〔非有无俱相〕“有无俱相”是说在这个相中,有和无同时并存。“非有无俱相”是说“有无俱相”这种情形不存在。〔非一异俱相〕“一异俱相”是说在这个相中,一(同一)和异(差异)同时并存。“非一异俱相”是说“一异俱相”这种情形不存在。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乃至总括地说,依着一切众生之妄心,念念分别,皆与真如(如来藏)不相应,故说为空(众生之妄心,念念在分别,而真如湛然不动,故相对于妄心而说真如为空)。若是离了妄心,实无可空的缘故。

〔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若离妄心,即入诸法实相,空、有俱泯,故云“实无可空”。

2、如实不空

如实不空,是就无明梦中而言,真如(如来藏)是确有其事,具足无漏之性德,净法圆满具足。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所说真如(如来藏)如实不空者,是由于已显其法体空寂无妄的缘故(因其能显,故云不空),此即是真心(这就是心的本来面目,故云真心;而心的妄动状态,则称之为妄心)。而其常恒不变,净法圆满具足,则名不空。也没有形相可取,因为这是离念境界,唯证才相应的缘故。

〔法体〕诸法的本体,即诸法之实相。〔唯证才相应〕在无明梦中,如来藏的确存在(如实不空)。然而,如来藏是离念境界,非言语和思惟所能窥视测度,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够证知如来藏,而与之相应。《证道歌》云:“唯证乃知难可测。”返观那些毫无离念功夫的人,就在那里乱喊乱叫地反对如来藏思想,岂不可笑!井底之蛙,焉知沧海?佛言:“金刚藏,如来常住,恒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槃界,亦名法界。过、现、未来诸佛世尊,皆随顺此而宣说故。”(《大乘密严经》)

〔是修念佛观行之境〕佛言:“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此)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佛藏经》)

我们是在无明梦中修行,其目的是要从无明梦中醒来。无明梦中的修行虽然也是幻,但它是以幻离幻,幻尽梦醒而成佛。所以《起信论》常常从空(诸法实相)与不空(无明梦中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述。空是本质,湛然无生,诸法一相;不空是无明梦中事(一切众生都生活在无明梦中),生灭俨然,因果不虚。心迷,著于生灭俨然之森罗万象,而呈生灭态,这是众生;心觉,住于湛然无生之诸法一相,而呈真如态,这是佛。

修行人应当摄相用归体,不为境转,令心由生灭态转化成真如态而成佛。

关于“以幻离幻,幻尽梦醒”的道理在《圆觉经》中有详尽的论述(详见《圆觉经精解》)。

(三)心之生灭门

〔心之生灭门〕心之生灭状态,这是讲识藏(生灭心)。

心有二态:真如(如来藏)与生灭心(识藏)。真如(如来藏)是觉的状态,而生灭心(识藏)是迷的状态。心之生灭态是讲生灭心(识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世尊开示道:如来之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又开示道:“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永明大师《宗镜录》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永明大师《宗镜录》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是则迷如来藏而为识藏。”所以,本论所说的生灭心,即是识藏,是由如来藏迷(起念)的缘故转化而成。修行(离念),就是要把心之生灭状态(识藏)还原成真如状态(如来藏),于是由众生而成佛。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

心之生灭态(识藏),是由真如(如来藏)转化而来。因此,心念不生不灭状态(如来藏)与心念生灭状态(识藏)是心之二态。二者(如来藏与识藏)非一非异。此生灭状态之心,名为阿赖耶识(指识藏)。

〔阿黎耶识〕即阿赖耶识。此段论文之唐译云:“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

〔生灭〕心念(粗念、细念或微细念)之生灭。〔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识藏)〕如来藏(真如)迷,而转化成识藏(生灭心)。《楞伽经》云:如来之藏,是善不善之因,......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

〔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不生不灭”是指如来藏,“生灭”是指识藏。“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是说如来藏与识藏同体。然而“和合”一词,很容易让人误解成“二者同时并存,混成一片”。实际上,心是如来藏状态(无念)时,即非识藏状态(有念);心是识藏状态时,即非如来藏状态;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而绝不可能同时并存。所以将“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释成心之二态较为清楚。〔非一非异〕如来藏与识藏(这里的“阿赖耶识”)是非一非异。非一,是说二者是不同的状态,这是就相(状态)而言;非异,是说二者是同一个体,这是就体而言。〔名为阿黎耶识(阿赖耶识)〕在这里,阿黎耶识(阿赖耶识)是指识藏(八识之总体)。

在经论中,常常分别从体和相这两个方面来论说,在阅读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是就体而言、还是就相而言。例如上文中所说的“非一非异”。“非一”是就相而言,“非异”是就体而言。所以“与无明七识共俱之阿梨耶识这一整体(识藏),名如来藏”是就体而言,二者非异。

由于近代有人将上面这段论文错误理解,因而对《起信论》横加攻击、诋毁,故下面作较为详细的解说:

《大乘入楞伽经》云:“意末那识从赖耶阿赖耶识生,识其余六识依末末那识起,赖耶起诸心(代表八识总体之阿赖耶识生起种种心念,如海起波浪于是大海由静态转化成动态。”这是说,末那识(意)从阿赖耶识生,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依末那识起,故前七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可以说都是阿赖耶识所派生出来的,总共八个识,常简称八识。由于这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阿黎耶识)是主体,其余七识是由阿赖耶识派生,即阿赖耶识是本识,其余七识是派生识。所以常常又用阿赖耶识作为八识总体之代表,在这种情形下的阿赖耶识是指识藏(生灭心)。

例如:永明大师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宗镜录》)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迷一心而为八识。”由此可知,永明大师说“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大乘入楞伽经》云:“意末那识从赖耶阿赖耶识生,识其余六识依末末那识那起,赖耶起诸心代表八识整体之阿赖耶识生起种种心念,如海起波浪。”其意思是:如来藏迷,转化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派生出末那识,末那识又再派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个识。所以,如来藏迷,是转化成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为了述说方便,就以阿赖耶识为八个识的代表,而说:如来藏转化成阿赖耶识(“如来藏名阿赖耶识”)。例如,永明大师《宗镜录》又云“众生迷故,成阿赖耶;如来悟故,成如来藏。......但随染缘之时,迷作阿赖耶;随净缘之时,悟成如来藏。”就在同一书(《宗镜录》)中永明大师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所以,所说的阿赖耶识是指识藏。也就是说:如来藏(真如)迷,转为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八个识。

(按:如果把永明大师所说:“众生迷故,成阿赖耶;如来悟故,成如来藏。”理解成如来藏迷时仅只是转化成阿赖耶识,试问:这时候众生的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七个识到哪里去了?而且,为什么永明大师要在同一本书(《宗镜录》)中说“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

就以阿赖耶识为八个识的代表〕在经论中,以一代多的情形也是常有的,例如布施为六度之首,即以布施来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进行论述。

、觉不觉义

本章讲心之觉与不觉。

〔觉不觉义〕觉义、不觉义。本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也就是说,离念为觉,起念为不觉。

 


(一)本觉、始觉、究竟觉

〔本觉、始觉、究竟觉〕心的本原状态(如来藏)是觉,称为本觉。本觉是究竟无念的状态(粗念、细念、微细念皆无),所谓心性本寂。但由于起念(心性妄动),而成为迷妄状态(识藏),这是不觉。开始修道(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以返本还源,则是始觉。经过修行令识藏还原成如来藏(微细念息而圆证佛果),这是究竟觉(由动返寂)。

《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本觉,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不觉若离妄想返本还源——始觉,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恢复原来的本觉——究竟觉。”(《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心在最初妄想之前,具有如来智慧的状态,即是本觉

所以,从开始修道(返本还源)直至成佛之前都是始觉。祖师大德常用月亮来譬喻:月黑天(没有月光时)是不觉,一线新月出现,这是始觉的开始,随着修道的进展,月亮逐渐转盈,愈趋圆满,当成为满月的时候,即是究竟觉


【此(阿黎耶识,在这里指识藏)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此阿赖耶识(指识藏)有二种义,而且能摄持一切心法(染法和净法),能生起一切心法(染法和净法)。哪二种义呢?一、觉义;二、不觉义。

〔生一切法〕这里的“法”,是指心法(染法和净法)。〔染法〕能令身心污染,而堕落的思维和心理活动。〔净法〕能令身心清净,而获得解脱的思维和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一切心理活动均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称为心理过程,它有认识、情绪和意志三个过程。此三者在统一的心理活动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这一段是说:阿黎耶识(此处指识藏)有两种状态:觉与不觉。觉时能摄持一切净法,生起一切净法;不觉时能摄持一切染法,生起一切染法。

下面这段讲本觉: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所言觉者,是说心体离念(粗念、细念、微细念皆息)。离念心体之相,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尽知法界一相(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如此心体,即是如来之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这是本觉。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心体离念,这就是觉。〔法界一相〕《佛藏经》云:“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译文:一切诸法之相,究实来说都是同一个相,这个“相”就是:无。)《中峰三时系念》云:“故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法界一相);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森罗万象)。”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为什么呢?本觉,这是相对于始觉而言。由于始觉,即同于本觉(此言始觉与本觉非异,因为二者同体,这是就体而言)。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此言始觉与本觉非一,这是就相而言)。又因为觉至心源(微细念灭)的缘故,名究竟觉;未觉至心源的缘故,即非究竟觉。

(二)觉之四段

下面讲由始觉到达究竟觉的四个阶段:一、粗念相续不断(未离念),名不觉;二、粗念息(离粗念),万念归一,名相似觉;三、细念息(离细念),一归于无(一念不生),名随分觉;四、微细念息(离微细念),法身全现,名究竟觉(成佛)。


【此义云何?】

上面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例如凡夫之人,觉知到前念是恶念的缘故,能够制止后面念头,令它不是恶念;虽然也叫做觉,其实是不觉,因为虽然止住了恶念,但是妄念(粗念)仍然念念相续不断。这是不觉阶段。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

又如已具观智的二乘人(声闻、缘觉)和三贤位菩萨,能够觉知到杂念(粗念),而做到万念归一(念无异相,粗念息),唯存正念(细念);由于舍离了分别执著之粗念的缘故,名相似觉。这是相似觉阶段。

观智观察真理(四圣谛)之智。〔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一、“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为相。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二、“集谛”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说明人生之苦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贪爱,于是取著,于是造业,于是受苦,于是轮回。三、“灭谛”是说明息灭诸苦的真理。当所有的苦集(贪爱)都永断无余,无取无著,就不再造业、受苦、轮回,这就是灭谛。四、“道谛”是说明如何永断苦集(贪爱),亦即灭苦之道——八圣道。四圣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

〔初发意菩萨〕即初发心住菩萨。发心住是初住位,即五十二阶位中十住的第一住。〔初发意菩萨等〕指三贤位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和十回向称为三贤,初地乃至十地称为十圣。贤者发似解,而伏惑之位;圣者发真智,而断惑之位。〔五十二位〕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从时间上来说,由凡夫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初阿僧祇劫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其中十信须经一万劫;二阿僧祇劫是初地至七地;三阿僧祇劫是八地至十地、等觉、妙觉。〔阿僧祇劫〕汉译为无央数劫。〔念无异相〕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例如,念佛人只有佛号这个念头(细念),而没有杂念;禅人只有话头这个念头(细念),而没有杂念。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又如法身大士(十地菩萨)等,觉知到于念有住(例如住于佛号、话头等),于是做到念无住相(不住于佛号、话头等,也就是不再有佛号、话头等细念,这是一归于无,即通常所说的无念境界)。由于细念息的缘故,名随分觉。这是随分觉阶段。

〔法身菩萨〕亦称法身大士,断一分无明而证一分法身之菩萨。这是地上菩萨(十地菩萨)。〔以离分别粗念相故〕由于离掉能分别粗念相之细念的缘故。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尽(修满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六度圆满(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本觉状态之心)初起,心无初相(阿赖耶识中微细生灭迁流止息);由于远离微细念故(微细念息,这是究竟无念的境界),得见心之本原状态,心即常住,名究竟觉。这是究竟觉阶段。

由于以上四个阶段是按照离念的精细程度来划分(未离念、离粗念、离细念、离微细念),故修行中,离念极其重要,是修行的核心,返本还源的关键。

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修行过程。从开始修行到微细念完全息灭,一般来说,须要三大阿僧祇劫。

有文章说:“由于真心本觉,所以成佛不假修持,只须识得此心(真心)便可觉悟成佛。”这是十分错误的说法。真心是微细念灭的状态,不假修持,怎么可能“识得此心(真心)”?!这是不懂本觉思想而想当然的谬论。

〔方便〕方即方法,便即便捷。在经论中,“方便”常指善巧的修行法门。例如,菩萨的“方便”是六度万行。有时,“方便”亦指善巧的方法。〔满足方便〕菩萨的“方便”是六度万行。“满足方便”就是把六度万行都修圆满了。《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云:“满足方便,是地满位(是十地位满,即修满十地,而进入等觉)。”〔一念相应〕当始觉与本觉合一(始觉达到本觉)时,名为“一念相应”。〔一念相应之觉心〕本觉状态之心。〔初相〕当初无微细念之相。〔知初相者〕微细念息,离念心体现前,方为知初相者。

 

问:怎样来离念(息念)呢?

答:关于怎样离念(息念),许多经论和历代祖师大德的开示都有。你可以按照《参究念佛》来息念,这是禅净双修,能够确保今生了生死。其实,学佛最最重要的一条是:今生了生死。否则,如入宝山,空手而还。主次轻重一定要分清楚。

(三)能观无念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因此,佛经上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趣向佛智。

〔能观无念〕这是做功夫的精华,憨山大师极为赞叹,其《大乘起信论直解》云:“凡诸众生,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者,则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无逾此者。这是过来人的话!〔佛智〕佛陀之智慧,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能观无念”,这是定慧等持,无念并且觉知到那个无念。无念是定,觉知到那个无念是慧。《修心诀》云:“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

观心:集中心力,看一念未起时光景,妄念才生,即便觉除。只看着它,久久,能看的正念与所看的妄念,一齐化去,则明心见性矣。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又、心念起(有念)者,则无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是说处于无念(究竟的无念)的状态。是故一切凡夫之人不名为觉,因为他们无始以来都是念念相续不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初相〕当初无念之相。〔知初相者〕微细念息,离念心体现前,方为知初相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唯有妄心,甚难调伏。何以故?无始无明迷心性故。”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若得无念(究竟的无念)者,则知心相之生、住、异、灭悉皆等同(就诸法实相而言),这是由于无念的缘故(此究竟无念之心与诸法实相相应)。实际上(就诸法实相而言)并没有始觉与本觉之异,因为生住异灭这四相都是无明梦中俱时(随时间)而有,并非实法(皆无自立),所以它们本来平等,同一觉的缘故。

上面这一段是描述究竟觉的境界。

〔生住异灭四相〕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这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而实无有始觉之异〕实际上并没有始觉与本觉之异。唐译云:“如是知已,则知始觉不可得,以不异本觉故。”〔俱时而有〕时间是无明梦中事,诸法实相没有时间。〔同一觉故〕就像亿万富翁在自己的豪宅中,不觉入梦,梦见自己是乞丐,受尽凌辱和饥寒,但他仍然是亿万富翁。(只要梦醒,一切圆满。)

《圆觉经》云:“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同一觉),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译文: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圆觉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诸法实相),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幻象),乱起乱灭。因此,不即(不住一法)亦不离(不舍一法),无缚亦无脱,才知道众生本来成佛(同一觉),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寂灭无二〕无所有,故云寂灭无二。〔于中〕在寂灭无二之圆觉真境中。〔阿僧祇〕汉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生死涅槃皆无明梦中之事,如今无明梦醒,回顾往事,如昨夜之梦也。

问:怎样能够无明梦醒?

答:离念。先息粗念,次息细念,然后息灭微细念,便从无明梦中醒来。

(四)智净相、不思议业相

智净相,是本觉的纯净圆常之智体;不思议业相,是本觉随顺生灭因缘所起的妙相和妙用。

智净相是本觉的德相,智净相起用则转化为不思议业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度化众生。

《法华经》云:“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世尊在三昧中,此时心是智净相;从三昧出,应机说法,度化众生,此时心是不思议业相。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这二种相与本觉不相舍离。哪二种呢?一、智净相;二、不思议业相。

〔本觉随染〕本觉是无明梦醒,故无一切境界相。“随染”是说仍然留在无明梦中,以救度众生。〔与彼本觉不相舍离〕因为这二种相是依本觉而显发,故与本觉不相舍离。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智净相者,是说依佛法的力量(法力)来熏习,这样如实修行,取得成就(满足方便)的缘故,破除染法与净法和合之识相(转识成智,将染法与净法和合之识相转化成纯一之智净相),灭去念念相续之心相,显现法身,智纯净的缘故。

〔熏习〕熏习是指连续持久地熏陶习染自心,令其发生变化。熏习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熏习有两大类:净法熏习和染法熏习。净法熏习是正向熏习,熏除习气,朝觉的方向熏习;而染法熏习是反向熏习,熏染习气,朝迷的方向熏习。习气又名业种子。〔业种子〕它是众生所造之业(身口意之造作)的“全息摄影”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满足方便〕如前所说,“方便”就是修行佛道的方便法门,“满足方便”就是修道取得成就。《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云:“满足方便,是地满位(是十地位满)。”

下面这段以譬喻来说明:破染净和合识相和灭相续心相,其所破所灭者,是心之无明相,而非心体。所以当心之无明相(染净和合识相和灭相续心相)破灭时,心转化成觉相(自性清净心)。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之相。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体不可坏),非不可坏(相可坏)。如像大海水,因风而波动(因风所吹,水由静态转化成动态),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水不是自己起动,而是因为风吹而动),若风止息,水之动相则灭(水由动态还原成静态),其湿性不坏(仍在)。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而动念,自性清净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心是因无明而动念,并非自己主动要动念),若无明灭,相续之念则灭,智性(自性清净心)不坏的缘故(这是说,心之无明相灭,于是心还原成觉相(自性清净心))。

无明之相,不离觉性〕因为无明之相与觉性是心之迷、悟二态(犹如水之动、静二态),彼此相互转化。因此不能够把它们截然分开,孤立地讲说

水喻心,水之动态喻心之识相,水之静态喻心之智相,风喻无明。风吹水动,智相转化成识相;风止水静,识相还原成智相。静态(喻心之本觉状态),是水(喻心)的本原状态。

〔无明〕不达诸法实相而起念缘境,是无明。本论云:“以不达一法界(诸法实相)故,心不相应(心与诸法实相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明〕般若之别名,亦名觉性,与无明相对了达诸法实相而息念离境,是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无明与觉性(明)是心之二态,互相转化:非明,即无明;非无明,即明。〔心非动性〕并不是心有动性。水(喻心)的本性不是动,而是以湿为性(喻智性),水是因风(喻无明)而动。风止,则水静。

问:为何有无明而堕为众生?众生修行成佛后,会不会再起无明而堕为众生?

答: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于是堕为众生。众生修行成佛后,不会再起无明而堕为众生;这就像金在矿中,经过提炼而成纯金,纯金不会再变成矿金。(详见《圆觉经精解》中“三问无明”一章)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不思议业相者,由于依纯净之智,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性,自然相应。作种种示现来度化他们,令得利益。

(五)本觉四镜

〔本觉四镜〕是以明镜为喻,形象地阐明本觉之体相用。本觉无思,普熏普应,如大圆宝镜普照一切、普映一切。

本觉四镜:如实空镜、因熏习镜、法出离镜和缘熏习镜。其中:如实空镜,是就本觉之体而言;其余三镜(因熏习镜、法出离镜和缘熏习镜),是就本觉之相用而言。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云何为四?】

复次,本觉之体和相,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无处不遍,犹如晶莹的明镜。哪四种呢?

〔体相〕实质为体,依体(实质)而现的差别现象为相。〔四种大义〕即本觉四镜:如实空镜、因熏习镜、法出离镜和缘熏习镜。

【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一、如实空镜。如来藏远离心境界相,无一法可现,因为在本觉体上,没有觉照之义的缘故。

没有觉照之义的缘故〕这是就诸法实相而言。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二、因熏习镜。就相而言,如来藏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其中显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而常住一心,因为了达一切法之真实性的缘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智,来熏除众生之无明的缘故。

〔一切法即真实性〕见法知性,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三、法出离镜。是说如来藏不舍诸法,而出离烦恼障和所知障,离染净和合识相,智慧纯净洞明的缘故。

《维摩诘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诸法实相)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

〔烦恼碍〕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所知障又名智障,由于不知法空,而执著诸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识,障碍菩提的生起,故称为障。经云:“法执不除,生所知障,障碍菩提。”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四、缘熏习镜。是说如来藏依法出离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缘故,通晓众生之心(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应其机感而现身说法(随念示现)的缘故。

(六)不觉之义

心体起念,即是不觉状态;离念即是觉之状态。觉与不觉是心之二态,彼此相对而言,乃无明梦中事。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所言不觉之义,是说不如实了达一切诸法之实相,都是同一个相(“无”)的缘故,于是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但是念无法体自相,它是相对于本觉之无念而言。就如像迷了方向的人,是因为有了东南西北方,才说他错认了方向;若是没有东南西北方这一说,则没有认错方向的事。众生也是这样,相对于觉而言迷(不觉);若离了觉,则没有不觉(这是说,觉与不觉是彼此相对而言)。

唐译云:“不觉义者,谓从无始来,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妄念。”

〔真如法一〕真如法(诸法实相,唐译“真法”)是一相。唐译云:“真法一。”一切诸法之实相同是一相:无。《佛藏经》云:“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楞严经》云:“无同异中(诸法实相),炽然成异(无明梦中事)。”〔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譬喻相对于觉,才有不觉。〔若离于方,则无有迷〕譬喻若是离了觉,则没有不觉可言。

【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由于有了不觉之妄想心(入无明梦)的缘故,就能够知道(无明梦中)事事物物的名称,以及名称的含义,于是就在此基础上来讲说真觉。若是离掉不觉之妄想心(微细念灭,无明梦醒),这时不仅没有了不觉,也没有真觉的自相可以言说了。(此言觉与不觉是无明梦中事。)

(七)三细六粗

下面讲: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是心由如来藏状态(本觉)入迷(不觉)转化成识藏状态而入无明梦,起惑、造业、受报的过程。共分九个阶段,标志着迷的程度。它们也是返本还源(由迷转觉,直至无明梦醒)时的里程碑。其中:三细是受无明所熏,六粗是受境界所熏。

三细:一、无明业相;二、能见相;三、境界相(所见相)。

六粗:一、智相;二、相续相;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

以上是心之入迷,愈迷愈深,而幻现出来的生灭流转之九种妄相。其中,前三者因根本无明而生(“一念不觉生三细”),其相微细,称为“三细”;后六者是缘境界相而长(“境界为缘长六粗”),其相粗显,称为“六粗”。

〔根本无明〕亦名无始无明,这是说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入无明梦),不了达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其具体过程是:

三细”:

一、无明业相。心动为业,故“不觉心动”名无明业相。

二、能见相。依前之“无明业相”,心动则能见。

三、境界相(所见相)。依前之“能见相”,能见之故,境界妄现。

这三细是以无明为因,故云:“无明为因生三细。”

六粗”:

一、智相。依前之“境界相”,妄生智虑而分别顺逆、好丑、爱憎。

二、相续相。依前之“智相”,对境界之分别,而思惟计度,念念相续。

三、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对相续之念转深而生我、我所,成执取相。

四、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而命名种种境、事、物,形成概念、语言。

五、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思惟计度而造种种身口意业。

六、业系苦相。依前之“起业相”,被所造的身口意业系缚而感生死之苦果。

这六粗是境界为缘而长,故云:“境界为缘长六粗。”

在九种妄相中,前面七种(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是惑,第八种(起业相)是业,第九种(业系苦相)是苦。经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是由觉入迷的过程。

要无由迷返觉,就是逆流而上,返本还源而成佛:离苦→不造业→不计名字(不思量计度)→不执取(不执著我、我所)→断相续心(不妄想)→不分别(不起爱憎、美丑、逆顺之分别心)→离境界相(对境不生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离能见相→灭无明业相(断除根本无明而成佛,无明梦醒)。

返本还源的核心是:离念。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和微细念。所以最直接、最锐利的修行方法,就是在心念上做功夫:息粗念而万念归一,息细念而一归于无,微细念暂息而明心见性。然后通过保任,加深、巩固离念的状态,直至微细念永息而成佛。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复次,由于不觉的缘故,则生三种相(“一念不觉生三细”),这三种相与不觉,相应不离。

【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哪三种呢?一、无明业相,由于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业为造作之义);觉则心不动,心动则有苦,果不离因的缘故。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二、能见相,由于心动故能见,心不动则无见。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三、境界相,由于能见的缘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

由于境界为缘的缘故,又生六种相(“境界为缘长六粗”)。哪六种呢?

【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一、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便有爱与不爱。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二、相续相,依于智的缘故,便生苦乐,于是苦乐之感受,令心起念,相续不断。

〔觉心起念〕因感受而起念。这里的“觉”,是感受的意思。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

三、执取相,依于相续相,而缘念境界,妄执苦乐为真而避苦求乐,这是心住著于境界的缘故。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四、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而假立名言(概念和语言)相。

〔计名字相〕这是依前之“执取相”,而命名种种事物,形成概念和语言。由于有了概念,因而能够进行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亦名逻辑思维。是在分析事物时抽取事物最本质的特性而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具有概括性、间接性、超然性的特点。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故。】

五、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著(于是依概念和语言在大脑中思惟计度),而造种种身口意业。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

六者、业系苦相,由于依业而遭受果报,不自在的缘故。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由于一切染法皆是不觉之相的缘故。

〔染法〕能令身心污染,而堕落的思维和心理活动。

(八)同相异相

〔同相、异相〕亦名共相、自相。诸法有共相和自相二种相。一切法共同的相,叫做“共相”;各法彼此不同的相叫做“自相”。同相(共相)是就体(诸法实相)而言,异相(自相)是就相(无明梦中事)而言。这一节是讲觉与不觉的同相和异相。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哪二种呢?一、同相;二、异相。

【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

所谓同相(共相),譬如种种瓦器,都是微尘构成,都共同具有微尘性之相;如是无漏(无烦恼)与无明之种种业幻,都共同具有诸法实相(真如性之相)。因此经中,依于诸法实相(真如,这里的“真如”指诸法实相)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

唐译云:“言同相者,如种种瓦器,皆同土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皆同真相。是故佛说:一切众生无始已来常入涅槃。”

〔涅槃〕汉译:寂灭。〔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众生与诸佛、生死与涅槃皆是无明梦中事,同是幻象。就诸法实相而言,皆平等不二,本来寂灭。《圆觉经》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就诸法实相而言,菩提之法,没有可修之相,没有可作之相,毕竟无所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到色相者,都只是随众生染业之幻化所作,而不是如来智色不空之性,因为如来智慧德相是肉眼看不见的。

〔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智色〕法身的不思议色,性即净智,所以名为智色。智色,即如来藏不空性的显发。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所谓异相(自相),譬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清净没有烦恼)与无明(烦恼之惑)是无明梦中事,故有差别的性质,有各个不同的异相。

唐译云:“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相差别故。”

〔染幻〕习染成性的幻觉,这里指无明梦中所见之事。

我们是生活在无明梦中,而修行是要从无明梦中醒来。无明梦中的修行虽然也是幻,但它是以幻离幻,幻尽梦醒而成佛。《中峰三时系念》云:“故诸佛(无明梦醒)于俨然生灭(生灭,指万事万物的生住异灭)中,唯见无生(无生,指诸法实相);众生(迷在无明梦中)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所以《起信论》常常从空(诸法实相)与不空(无明梦中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述。空是本质,湛然无生,诸法一相(同相);不空是无明梦中事,生灭俨然,森罗万象(异相)。修行人应当摄相归体,不为境转。

关于“以幻离幻,幻尽梦醒”的道理在《圆觉经》中有详尽的论述(详见《圆觉经精解》)。

识藏相用

 

〔识藏相用〕识藏(生灭心)之相和用。

 


(一)五种识

〔五种识〕这是识藏愈迷愈深,依次所现的五相: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复次,念之生灭因缘,是说众生依随心、意、识转。这是什么意思呢?依于阿赖耶识(识藏)而说有无明,不觉而心动(无明业相),于是能见(能见相)、能现(境界相)、能分别(智相)、起念相续(相续相),愈迷愈深,这都是意(末那识)之所为。

〔众生依心、意、意识转〕即众生依心、意、识转。唐译云:“复次,生灭因缘者,谓诸众生依心意识转。”关于“众生依心、意、识转”的详情,见《心、自性、如来藏》中“识心的运作过程”一章。

〔心、意、识〕“心、意、识”这一术语,在佛法中运用得非常普遍,例如《入楞伽经》云:“楞伽王!汝应远离心意识,如实修行诸法实相。”《证道歌》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此心意识。”(详见《证道歌注》)禅宗更是考究“离心意识参”(详见《离心意识参》)。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心、意、识”中,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是指第七识(末那识),识指是其余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意、识”,即是构成识心的八个识:阿赖耶识,末那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意、意识〕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是指第七识(末那识),意识即第六识。

〔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此生灭之源也!”〔故说为意〕因此说这是意(末那识)之所为。这是因为意(末那识)为主导之运作,造成: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祖师云:“七识(末那识)不死,法身焉活?”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所以生死相续长劫而不断者,意(末那识)之过也!”在第六识(意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之间往来传递信息的(递进传出),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意)的递进传出,递进是结业(将业识递给阿赖耶识储存起来),传出是供燃料(法尘)给第六识,令其继续思、想(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中“识心的运作过程”一章)。《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以(由于)不了达,一法界(诸法实相)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此无明者,亦谓七识,亦称末那,专计执我,分别之主,无明之本。往来六八(往来于第六识和第八识),递进传出,障大光明,遮蔽本来。”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

意(末那识)之所为,又令识藏现五种相(五种名),愈迷愈深。哪五种呢?

现将识藏的五相(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与上段论文以及三细六粗中之前五相,对照如下:

 

业识

转识

现识

智识

相续识

(分别事识)

不觉而起

能见

能现

能取境界

起念相续

无明业相

能见相

境界相

智相

相续相

 

三细: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

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


【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一、名为业识,这是说它因为无明力,不觉(迷)而心动的缘故。(不觉而心动)

由于心动,即由真如态(如来藏)转化成生灭态(识藏)。接着,愈迷愈深。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二、名为转识,这是说它依于妄动的心念,能见相的缘故。(能见)

【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三、名为现识,这是说因为它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映现物像,现识也是这样,随其与五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相对便立即映现尘境,没有先后,于一切时任运而起,常现在前的缘故。(能现)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

四、名为智识,这是说它能够分别染净之法的缘故。(能取境界)

【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

五、名为相续识,这是说它念念相续不断的缘故,保存过去无量世善恶之业,令其不失的缘故。并且能够成熟现在、未来之苦乐等业报没有差违的缘故,能令现在和已过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的缘故。(起念相续)

(二)唯心所作

这一节是论说一切境界皆是无明梦中事,是由于心动起念而入无明梦所妄现的(唯心所作)。心生(念起而入无明梦),则种种境界生(于是能见、能取、能思、能作);心灭(微细念灭而无明梦醒),则种种境界灭。

入无明梦〕譬喻来说,如同进入到一个虚拟世界。(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

一切境界都是由心动念而妄现的〕这是说,一切境界是无明梦中事,心动念而入无明梦才能够看见。详见三细六粗中的三细:无明业相(心动)、能见相(能见)、境界相(所见)。物境,是心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例如,花园里的一棵果树,是因为有人种植它,才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种植之前,它是不存在的,它是种植出来的,而不是心识变现出来的。即便种植它的人去世了,它照样地开花结果(这证明它是独立存在于心识之外的)。然而,这棵果树是幻象,因为它是无明梦中事,就其本质(诸法实相)来看,并不存在。这是相有,而体无。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反反复复地讲这个道理(详见《金刚经精解》)。本论也是在反反复复地讲这个道理:(体无)、不空(相有)。所以,修行要离相,以破除无明,而圆证佛果。《金刚经》中,佛言:“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

所以,三界是幻相(无明梦中事),唯是心起念而现(唯心所作,其详细过程见“三细六粗”一节);心念息灭(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其详细过程见“觉之四段”一节),即无六尘境界(即无梦境——六尘境界)。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一切法都是由于心起念而生(心起念而入无明梦故见诸法)。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修行人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唯心所作〕都是自心起念而入无明梦,故见三界之森罗万象、并在梦中有所造作。而不是说,人畜器物等一切境相都是自心变现的。《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心外之事物)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念起入无明梦),无实外事(这些境界是幻象,因为都是无明梦中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这都是因妄想而入无明梦,于是有所见、有所作;若无妄想——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而无所见,亦无所作)。”

〔离心则无六尘境界〕六尘境界是心动入无明梦而妄现,离心(离去心念,微细念灭)即无明梦醒,故无六尘境界。《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而不是说,人畜器物等一切境相都是自心变现的〕如果一切境物都是自心变现的,为什么古时候变现不出汽车、飞机、电脑来呢?实际上,汽车、飞机、电脑是无明梦中的众生,当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设计制造出来的,这是《占察善恶业报经》所说的心外相(心外之事物),是独立于心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心外之事物)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念起入无明梦),无实外事(这些境界是幻象,因为都是无明梦中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这都是因妄想而入无明梦,于是有所见、有所作;若无妄想——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而无所见,亦无所作)。”

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把“唯心所作”以及“此识......,生一切法”(见“染净熏习”一章中“本觉、始觉、究竟觉”一节)理解成心或阿赖耶识变现一切法,则与本论的“三细六粗”相矛盾。在“三细六粗”中,物境是在心和阿赖耶识之外。即无明梦中的事物,例如人畜器物,是在梦中人的心之外,而不是梦中人的心或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汽车、飞机、电脑等是无明梦中的梦中人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他们的心或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

宇宙万有(一切法),这是无明梦中事在《大乘密严经》中,佛言:“如梦中色(如梦中的森罗万象)唯想妄见(心起念即入无明梦而见),寤(梦醒)即非有。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在无明梦中,看见男女以及种种事物),成于正觉(成佛,微细念灭)即无所见。”

〔正觉〕成佛曰成正觉。

问:《华严经·觉林菩萨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什么意思?

答:这里的“法界”是指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在十法界中除了佛法界,其余九法界都是众生。“三世一切佛”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所以“三世一切佛”就是佛(过去佛和现在佛)和众生(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也就是十法界。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说:十法界中,究竟是在哪一法界,全由自心所造,身语意业所致。《华严经·十回向品》云:“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各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意)、言谈(语)、行为(身),都叫做业。善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善业”,恶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恶业”。〔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十善业道经》云:“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此法会中的佛、大菩萨、大比丘、天、人、阿修罗等),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无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详见《十法界图说》)憨山大师云:“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身业、语业、意业所致)。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梦游集·示徐清之》)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的意思是:若人想要了知三世一切佛(即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应观十法界因由,全由自心所造,身语意业所致

一切唯心造〕身所趣向,唯是自业(身业、语业、意业)所牵。而业由心生,故云:一切唯心造。

【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一切分别,即是在分别自己的心念。心看不见心念,因为心念没有形状相貌。

〔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缘虑尘境的过程是:受、想、行、识。而一切分别,即是在“想”这个环节。“受”是六根与六尘接触时,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领纳(感知)。“想”是第六识(意识)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断、综合),其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则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取出有关的法尘(业种子)供给它。(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中“识心的运作”一节。)例如,对于一个国际政治事件,不同国家的人,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人,其解读都不一样。他们的观点、立场,就是来自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子,而由末那识取出供给意识作为解读的依据。所以,一切分别,即是在分别自己的心念。修行的关键,就在“想”这个环节上:不评论,不分别,不思量。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一切众生迷本真心,一向但依妄想用事,故今修习,以除想为最。”〔无相可得〕心是受想行识四蕴,这是精神现象,所以没有形状相貌。

〔业〕身口意之所作。〔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当知世间的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以住持(有妄心才会有这些无明梦境)。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没有实体可得,是无明梦中事。唯从虚妄分别心而有,由于心生(入无明梦)则种种法生(境界妄现),心灭(微细念灭,无明梦醒)则种种法灭(境界幻灭)的缘故。

唐译云:“唯从虚妄分别心转,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生则种种法生”,是说心生而入无明梦,故有种种法出现;“心灭则种种法灭”,心灭(微细念灭)而无明梦醒,则梦中所见之种种法灭。对于宇宙万有,在《大乘密严经》中,佛言:“如梦中色(如梦中的森罗万象)唯想妄见(心起念即入无明梦而见),寤(梦醒)即非有。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在无明梦中,看见男女以及种种事物),成于正觉(成佛,微细念灭)即无所见。”

《圆觉经》云:“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云:“一切诸法,体性空虚,无常灭坏。譬如有人,于夜梦中见好园圃,山河人众,茂林清泉,堂舍楼阁,皆可爱乐。及其睡觉(睡醒),一无所见。”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念之迷则万法齐彰,故云‘心生则种种法生’;若了一念无生则三界顿空,故云‘心灭则种种法灭’。”

《宗镜录》云:“‘以心生则种种法生’,以无明力,不觉心动,能现一切境界,则心随熏动,故云生也。若无明灭,境界随灭,诸分别识,皆灭无余,故言‘心灭则种种法灭’。此则心原还净,故云灭也。”

关于“三界虚伪,唯心所作”“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心外之事物)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念起入无明梦),无实外事(这些境界是幻象,因为都是无明梦中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这都是因妄想而入无明梦,于是有所见、有所作;若无妄想——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而无所见,亦无所作)。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粗念或细念或微细念,念念相续),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相续不断),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此)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诸法实相)、自性清净心(与诸法实相相应的心名为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第一义〕又名第一义谛,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诸法实相,是第一义谛。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

(三)分别事识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著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相续识,见前面“五种识”一节),随着诸凡夫之取著转深,而计我(把五蕴身心当作自己)、我所(我所有)等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亦名分别事识,此分别事识依见烦恼(见惑)和爱烦恼(思惑)而取著、计度,愈来愈深。

取著对所爱的境界,执取贪著,不能舍离。〔我所〕我所有的简称。〔分别事识〕相当于六粗中的执取相和计名字相。〔见爱烦恼〕见烦恼与爱烦恼。见烦恼是见惑,爱烦恼是思惑。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断此见思二惑,即证阿罗汉果,出离三界。〔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此分别事识与见爱烦恼,风火相煽,互相促进,令取著、计度愈来愈深。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依无明熏习所起之分别事识者,非凡夫所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能觉。若是菩萨,从初信位,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第十地),也不能尽知,唯有佛才完全通达。

〔初信位〕十信中的第一位(信心位)。〔菩萨究竟地〕十地中的第十位(法云地)。

【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为什么呢?此心无始以来,自性清净(清净心),而起无明。被无明所染,成为染心。虽成染心,其体常恒不变(无论净或染,始终是心,而不是别的什么)。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虽成染心,其体常恒不变〕虽然成了染心,却仍然还是那个心体,只不过状态(相)起了变化。这就像一池水,风起水动,静水变成了动水。但仍然还是水,而不是别的什么。本论云:“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译文:因为风灭的缘故,水之动相亦随之而灭。这是水的动相灭,而不是水灭。)这是以水喻心,风喻无明。因为风(无明)灭,水的动相(染心)灭,水的状态还原成静相(自性清净心),而水本身(心体)并未灭(常恒不变,水始终存在)。

这里,自性清净心即是如来藏,染心即是识藏。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所谓心性常无念的缘故,名为不变(真如)。因为不通达一法界(诸法实相)的缘故,心与一法界(诸法实相)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法界〕涵盖诸法(种种事物、现象)之总体,称之为法界〔一法界〕一相法界,即诸法实相。《文殊般若经》云:“法界一相,系缘法界(系缘这一相之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诸法实相)。”〔法界一相〕法界中的种种事物、现象,各自有相,常用“森罗万象”来形容,这是诸法之别相;诸法的本质是“无”——诸法实相,这是诸法共有之总相。“法界一相”即指诸法之总相(诸法实相),它只有一相:无。《佛藏经》云:“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译文:一切诸法之相,究实来说都是同一个相,这个“相”就是:无。)〔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就事相来说,诸佛法界是森罗万象;而就理体(诸法实相)来说,种种事物、现象都是“无”,所以无差别相。

(四)六种染心

六种染心,这是众生返本还源而成佛的六个阶段。

〔六种染心〕前三种是粗的染——相应染。所谓相应,即是心与境相应(为境所转)。后三种是细的染——不相应染。所谓不相应,即是心与境不相应(不为所转)。〔相应〕契合之义。《演秘钞》曰:“相应字,泛指契合义。”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

染心,有六种。哪六种染心呢?

三细六粗,这是心由觉入迷,而起惑、造业、受报的过程。三细: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

现在返本还源,修行成佛,就是逆流而上,依次离掉这六种染心(三种相应染和三种不相应染):一、执相应染(六粗中的执取相和计名字相);二、不断相应染(六粗中的相续相);三、分别智相应染(六粗中的智相);四、现色不相应染(三细中的境界相);五、能见心不相应染(三细中的能见相);六、根本业不相应染(三细中的无明业相)。

【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一、执相应染,二乘之解脱者(阿罗汉和辟支佛)及菩萨之信相应地(初住菩萨),就能够离掉这种染心(执相应染);

〔信相应地〕与信相应(信根成就,无有退失),登初住菩萨之阶位。〔初住〕十住中的第一位。〔执相应染〕内心外执,与境相应,污其净行,故称为执相应染。这是六粗中的执取相和计名字相。〔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对相续之念转深而生我、我所,成执取相。〔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而命名种种境、事、物,形成概念、语言。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二、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初住菩萨)之修学方便,渐渐能够舍离,至净心地(初地菩萨)就能够彻底离掉这种染心(不断相应染);

〔不断相应染〕相续心(念头连续不断)之相应染。这是六粗中的相续相。〔相续心〕念头连续不断的心。〔净心地〕这是初地菩萨,豁破一分无明,亲证一分法身,能把不断相应染离掉。〔初地〕十地中的第一地。〔十地〕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十地是: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明心见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故名“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故名“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故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与涅槃心,湛然不动,故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足十力,于一切处非处,都清清楚楚,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故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名“法云地”。

〔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无生忍〕亦名无生法忍,真智安住在“诸法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之理上,不再退堕。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三、分别智相应染,具戒地(二地菩萨)渐渐能够舍离,至无相方便地(七地菩萨)就能够完全离掉这种染心(分别智相应染);

〔分别智〕分别有为事相的智。凡夫若能离此虚妄之计度,而与真理冥合,则名为“无分别智”〔分别智相应染〕这是六粗中的智相。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四、现色不相应染,色自在地(八地菩萨)能够完全离掉这种染心(现色不相应染);

〔现色不相应染〕这是三细中的境界相。现识能够映现一切色像,称为现色。〔色自在地〕八地菩萨,于一切色法得自在,能离现色不相应染。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五、能见心不相应染,心自在地(九地菩萨)能够完全离掉这种染心(能见心不相应染);

〔能见心不相应染〕这是三细中的能见相。〔心自在地〕就是九地菩萨。八地菩萨色身得自在,九地菩萨内心也得自在,能够离掉能见心不相应染。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六、根本业不相应染,菩萨尽地(修满十地),入如来地,能够完全离掉这种染心(根本业不相应染)。

如来地佛的地位。〔根本业不相应染〕这是三细中的无明业相,它是最微细的染污心。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不了达一法界(诸法实相),这是根本无明。从信相应地(初住菩萨)作观修断,入净心地(初地菩萨)渐渐能够舍离这一根本无明,至如来地就能够完全离掉这一根本无明。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前面讲的六种染心,前三种是相应染,后三种是不相应染。怎么叫做相应、不相应呢?)所谓相应,是说心与所念之法(境界)依染净而有种种差别,知相与缘相一致(心受境的影响)。所谓不相应,是说心不去攀缘尘境,没有种种染净差别,知相与缘相不一致(心不受境的影响)。

〔知相〕能知的心相。〔缘相〕所缘的境相。〔谓即心不觉〕这就是说,心不去分别尘境。这是“三细六粗”中之三细。

这是说:相应,心与境相应(心攀缘尘境),受尘境的影响,这是“三细六粗”中之六粗;不相应,心与尘境不相应(心不攀缘尘境),不受尘境的影响,这是“三细六粗”中之三细。

以六种染心来说,前三种是相应的,后三种是不相应的;以三细六粗来说,三细是不相应的,六粗是相应的。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又、染心者,名为烦恼障,能障真如根本智的缘故。无明者,名为所知障,能障世间自然业智的缘故。

〔根本智〕又名无分别智,即符合真理的无分别之真智,因它能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自然业智〕能知道世间一切因缘差别的智慧。

唐译云:“染心者,是烦恼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间业自在智故。”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为什么会有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呢?因为依于染心,而起能见、能现,于是妄取境界,违背诸法平等无二之实相的缘故。一切法平等寂灭,没有有生起相;而无明不觉,妄与法性(诸法实相)相违,因此对于世间一切种种境界、业用差别,都不能如实而知。

〔法性〕诸法之体性,即诸法实相。〔业用差别〕此心随染缘,而造恶业;随净缘,而造善业。差别不同,是名业用差别。

唐译云:“此义云何?以依染心,执著无量能取所取虚妄境界,违一切法平等之性。一切法性,平等寂灭,无有生相;无明不觉,妄与觉违,是故于一切世间种种境界、差别业用,皆悉不能如实而知。”

(五)二种分别生灭相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复次,分别之生灭心相,有二种。哪二种呢?一、粗分别之生灭心相,这是因为境与心相应的缘故;二者、细分别之生灭心相,这是因为境与心不相应的缘故。

境与心相应〕心为境转。〔境与心不相应〕心不为境转。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又、粗中之粗,是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是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这两种生灭相,皆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因是不觉,缘是妄境。若因灭,则缘灭。因灭的缘故,不相应染心(细分别之生灭心相)灭;缘灭的缘故,相应染心(粗分别之生灭心相)灭。

唐译云:“此二种相,皆由无明熏习力起,然依因依缘。因是不觉,缘是妄境。因灭则缘灭。缘灭故,相应心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

(六)心体不灭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

问:若是心灭,为什么还说相续?若是相续,为什么又说究竟灭?

【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

答:所谓心灭,这只是心之行相(心之二种分别生灭相)灭,而不是心体灭。譬如风吹水动,而有动相。若是水灭,则风吹之相无所依止。由于水不灭,所以风吹水之相相续。因为风灭,水之动相亦随之而灭。这是水的动相灭,而不是水灭。

〔心相〕心之行相。

【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无明也是这样,它染污心体而令其有动相。若是心体灭,则众生统统断绝,因为没有心体作为依止。由于心体不灭,所以心得以相续(继续存在)。只是无明灭的缘故,心之动相亦随之而灭,而不是心智灭。

〔心智〕心是体,智是用,体用双全,叫做“心智”。

、染净熏习

 

 

熏习是指连续持久地熏陶习染自心,令其发生变化。所以,在熏习过程中,受熏者是心

熏习有两大类:染法熏习和净法熏习。染法熏习是令心起念缘境,因而愈来愈痴迷;净法熏习是令心息念离境,因而愈来愈觉醒。

〔熏习〕熏陶习染。令心不断地、屡屡地攀缘染、净之法,则熏陶习染自心而成染(颠倒痴迷)、成净(不颠倒痴迷),故名熏习。〔染法〕令心污染(颠倒痴迷)之法。〔净法〕令心净化(不颠倒痴迷)之法。

无明是染法熏习之因,明(又名般若、觉性)是净法熏习之因。不达诸法实相而起念缘境,是无明;了达诸法实相而息念离境,是。无明为染法熏习之根本,明为净法熏习之根本。

〔无明〕不达诸法实相而起念缘境,是无明。本论云:“以不达一法界(诸法实相)故,心不相应(心与诸法实相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明〕般若之别名,亦名觉性,与无明相对了达诸法实相而息念离境,是明。

染法熏习,令心由觉入迷,于是如来藏(真如)转化成识藏(生灭心);净法熏习,令心由迷转觉,于是识藏(生灭心)转化成如来藏(真如)。因无明而有生死,因明故得涅槃。

在染净熏习中,有四个要素:心,境,无明,明。心临境时,无明驱使心通过六根去攀缘六尘(尘境),这是染法熏习;心临境时,明驱使心止息六根去攀缘六尘(境),这是净法熏习。四个要素中,心是受熏者,无明与明是因,境是缘。

在熏习过程中,受熏者是心,造业或者转业,皆心所为(见《心能转业》一文)。

熏习:有净法熏习(离境)和染法熏习(缘境)。六祖云:“著境生灭(心念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生死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涅槃彼岸)。”又云:“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六祖坛经》)

染法熏习:有善法熏习(缘善境)和恶法熏习(缘恶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关于净法熏习、染法熏习、善法熏习、恶法熏习,如下图所示:

 

 

背尘合觉(离境),则转染为净;

背觉合尘(缘境),则转净为染。

 

问:怎样离境?

答:不取不念。本论云:“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详见“净法不断”一节)是最根本、最直捷的熏习,所谓“如伐毒树,直断其根”,而不是在寻枝摘叶上做功夫。

 

关于习气(业种子)的形成,以及如何削弱、拔除业种子,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中“识心的运作过程”一章。

〔业〕身口意之所作。〔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熏除无明的基础功夫是改过,要扎扎实实地把基础打牢。改过之要方及改过之效验,详见《改过之法》

(一)有四种法

构成熏习过程的,有四种法:真如,无明,妄心,妄境。

这四种法的运作:无明熏习,令真如(如来藏)起念,去攀缘妄境(六尘),于是真如(如来藏)转化成妄心(生灭心)。无明停止熏习,则妄心(生灭心)息念而远离妄境(六尘),于是妄心(生灭心)还原成真如(如来藏)。

“无明熏习”是起念缘境,愈来愈迷,其演变过程,即是前面所讲的三细六粗。“无明停止熏习”是息念而离境(即下文讲的“修远离法,不取不念”),愈来愈觉,这是返本还源的过程,即前面讲的觉之四段:一、粗念相续不断,名不觉;二、粗念息,万念归一,名相似觉;三、细念息,一归于无,名随分觉;四、微细念息,法身全现,名究竟觉。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复次,在熏习中有四种法。由于熏习的缘故,染法和净法,不断地生起(起不断绝)。哪四种法呢?一、净法,名为真如(如来藏);二、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妄心,名为业识;四、妄境界,即是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这四种法中,真如(如来藏)与妄心(生灭心、识藏)是心的两种状态,无明是熏习的因,尘境(六尘)是熏习的缘,心是受熏者。在无明之因和尘境之缘和合熏习下(起念缘境),心由真如(如来藏)转化成妄心(生灭心、识藏),其过程是“三细六粗”(三细:一、无明业相;二、能见相;三、境界相。六粗:一、智相;二、相续相;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凡夫都处于最末的业系苦相阶段,所以返本还源的道路极其漫长)。如果停止这一熏习(息念离境),妄心就逐渐还原成真如,其过程是“觉之四段”(未离念→离粗念→离细念→离微细念)。

〔业识〕有业凡夫之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转智成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变成了智(转识成智)。〔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缘之尘境。

问:怎样防御无明的侵害?

答:克己复理(约束自己,符合于理)。这里的“理”,是身口意的准则:不贪、不嗔、不痴。“非理”,即是贪嗔痴。

问:那麽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

答:以明做主:非理勿视,非理勿听,非理勿言,非理勿动,非理勿思。这“五勿”的意思是说:令你起贪嗔痴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不要去想——不取不念。而最为简要、直接、透彻的方法是:离念。《传心法要》云:“息念忘(通“亡”)虑,佛自现前。”

(二)熏习之义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

所谓熏习,犹如世间的衣服,其实并没有香气,若是人以香来熏习,则有香气。

文中以香熏衣,来譬喻熏习是渐进地、持久地熏陶习染,以形成累积效应。

【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同样的,如来藏(真如净法),本无染污,但以无明来熏习的缘故,则有染相(此时如来藏转化成识藏,种种染相详见“三细六粗”)。识藏(无明染法),本无净业,但以诸法实相(之理)来熏习的缘故,则有破除无明之净用。

〔真如净法〕即真如(如来藏)。上文云:“一者、净法,名为真如。”无明染法〕即上一节“有四种法”中之妄心(生灭心、识藏),对应于真如染法(真如、如来藏)。

这一段是说:如来藏本无染污,但以无明来熏习,则有染相。识藏本无净业,但以诸法实相来熏习,则有净用。在这里,受熏的是如来藏(真如净法)和识藏(无明染法)

〔但以真如而熏习故〕这里“真如”指诸法实相。对于“真如”的含义,《佛学大辞典》云:“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前半段是说,真如即诸法实相;后半段是说,真如即如来藏。(关于用诸法实相来熏习的行法,见鸠摩罗什大师所译《诸法实相观法》。)切不可将“但以真如而熏习故”中“真如”一词理解为如来藏,因为现在心是识藏状态,如来藏根本就不存在,又怎么能够用如来藏来熏习呢?而且,“但以真如而熏习故”中之“真如”,很可能原来是“真如法”,但在传抄中错漏了“法”字。事实上,在《起信论》中,染法熏习是以无明为熏因(能熏),净法熏习是以真如法(诸法实相)为熏因(能熏),心是受熏者(所熏)。在下面论文中即云:“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故建议将“但以真如而熏习故”一句以注的形式更正为“但以真如法而熏习故”。

“真如”一词是多义词:一、指如来藏;二、指诸法实相;三、用来形容“真实如常(恒常)”。语言文字中的多义词满足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以有限的词汇来反映无限的客观事物,但也给我们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一多义词在此处的含义。

〔但以诸法实相来熏习的缘故,则有净用〕其中“以诸法实相来熏习”,更加确切地说法是:“以诸法实相之理来熏习。”但通常在论述时,都方便地说成:“以诸法实相来熏习。”所以通常所说“真如熏无明”是说:“以诸法实相之理来熏习识藏(生灭心)而破除无明。”切不可按照字面理解为:“以如来藏或者诸法实相来熏习无明。”因为受熏者是心(即此时之识藏状态)而不是无明。“真如熏无明”只是一种简便的表达方式。

关于“以诸法实相来熏习”,本论云:“以(由于)不达一法界故(诸法实相),心不相应(心与诸法实相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故以诸法实相(之理)来熏习,则有破除无明之净用。憨山大师在《梦游集》中,屡屡开示学人:要以六祖的“本来无一物(诸法实相)”来照破迷惑颠倒,去染返净。例如,大师云:“但有一切恶习现前,即将‘本来无’一语看破(立即用‘本来无一物’一语将它们看破),切不可随他相续流转。咬定牙关,此处定要把得住,方不被他摇夺。如此用心,乃是惺惺时著力处。”(《梦游集·示双轮照禅人》)又云:“六祖云:‘本来无一物。’即般若无五蕴、根(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及出世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之法也。”(《梦游集·示径山堂主幻有海禅人》)又云:“若不能当下了悟,只将六祖本来无物(本来无一物)一语,置在目前。但见一切境缘,对待生心之时,便是我执。就此执处一照照破(就在此执著处,以‘本来无一物’一照照破),则当下情忘,对待心绝,即是无我。无我则无人,人我既空,则日用身心,了无挂碍。以日用逆顺境界,皆是生死路径。若境界看破,了无挂碍,则生死根株,亦从此倒断矣。如是,岂非善修般若无住之妙行乎?禅人有志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此外别求,即落外道邪径矣。”(《梦游集·示说名道禅人》)

〔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

《入楞伽经》云:“楞伽王!汝应远离心意识(远离识心的运作),如实修行诸法实相。”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业障海〕如大海一般深广的业障。〔端坐念实相〕憨山大师云:“无物之心,是为实相。”(《梦游集·示董智光》)〔无物之心〕心中对事对物没有念想,故一念不生之心,即是无物之心。

 

关于“真如受熏、还是不受熏”和“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是近百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例如,在《太虚大师全集》中就记载:“徐为光:关于起信论中真如受熏与不受熏之争论:若真如受熏,则诸佛菩萨亦可堕落;若不受熏,就不应该有众生。因此问题不能解决,所以有人说起信是伪造的。二者孰是孰非,请求开示!”现将这两个问题依次答复如下:

一、“真如受熏、还是不受熏”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真如”是指如来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如来之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这是讲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而转化成识藏(生灭心)。《起信论》云:(由于)不达一法界故(诸法实相),心不相应(心与诸法实相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这是讲如来藏(真如)为无始无明所熏而转化成识藏(生灭心),于是堕落为众生。因此,真如(如来藏)受熏。那么,既然真如(如来藏)受熏,诸佛是否会再堕落为众生呢?答案是:不会。也就是说:众生修行成佛后,不会再起无明而堕落为众生;这就像金在矿中,经过提炼而成纯金,纯金不会再变成矿金。关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佛在《圆觉经》中有详细的开示,见《圆觉经精解》中“三问无明”一章。

二、“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的问题

真如熏无明”的含义,是说:以诸法实相之理来熏习识藏,使之了达诸法实相之理而息念离境以破除无明。这里的真如是指诸法实相之理,无明是不了达诸法实相之理而起念缘境,受熏者是心(识藏)。

无明熏真如”的含义,是说:无明熏习如来藏而转化成识藏(于是有三细六粗等种种染相)。这里的真如是指如来藏,受熏者是心(如来藏)。

 

熏习,特别要在起心动念时做功夫:“妄念若起,这是业来缚心;用佛号(或者无念)取代之,则是以心转业。”详见《心能转业》一文。

(三)染法熏习

这一节是讲染法熏习(起念缘境)。

〔染法熏习〕这里的染法,是指无明。本论云:“以不达一法界(诸法实相)故,心不相应(心与诸法实相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染法(无明)不断地熏习,于是:一、无明熏习真如(如来藏),而转化成妄心(识藏);二、妄心起念,现妄境界;三、妄心执著妄境界,而造种种业,令身心遭受苦报。其具体过程详见三细六粗。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

为何染法熏习起而不断呢?这是因为真如(如来藏)不达诸法实相,而有无明。由于无明染因的缘故,便熏习真如(如来藏)。由于无明熏习真如(如来藏)的缘故,真如(如来藏)则转化成妄心(生灭心)。由于有了妄心,其妄想执著便又再熏习无明,使之更为强大(起念缘境更猛更强烈)。

唐译云:“云何熏习染法不断?所谓依真如故,而起无明,为诸染因(为染因)。然此无明,即熏真如。既熏习已,生妄念心。此妄念心,复熏无明。”

〔为诸染因〕为染因。“诸”在这里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例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从本论全篇旨意来看,句中“真如法”一词,似应是“真如”,即:“所谓以依真如故,有于无明。”这可能是传抄错讹,而且唐译在此处也是“真如”,唐译云:“所谓依真如故,而起无明。”〔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莲邦消息》云:“一念不觉,顿起无明,流转生死。”

【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

心不了达诸法实相的缘故,迷而起念,境界妄现。

〔真如法〕真实如常(恒常)之法,即诸法实相。唐译云:“真法。”

唐译云:“以熏习故,不觉真法。以不觉故,妄境相现。以妄念心熏习力故,生于种种差别执著,造种种业,受身心等众苦果报。”

【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著,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由于有虚妄的尘境染法的缘故,便熏习妄心(生灭心)。令其妄想执著,造种种业,遭受一切身心等苦报。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哪二种呢?一、增长念熏习;二、增长取熏习。

〔增长念〕由于虚妄的尘境引生妄念,妄念又不断地攀缘尘境,如此反复熏习下,攀缘尘境之念力不断地增长。〔增长取〕妄心在“没有想有、已有想多”的反复熏习下,对尘境的种种人、事、物之贪爱、逐取,不断地增长。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哪二种呢?一、业识(细妄心)根本熏习,能使阿罗汉、辟支佛和一切菩萨遭受念之生灭苦;二、增长分别事识(粗妄心)熏习,能使凡夫遭受业之系缚苦。

〔业识、分别事识〕业识,是因无明而不觉心动所现之妄相,其妄细,即通常所说的细妄心,这是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圣者之心相;分别事识,是凡夫取著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所现之妄相,其妄粗,即通常所说的粗妄心,这是凡夫之心相。〔一切菩萨〕不是泛指所有菩萨,而是指断尽见思惑的各阶位菩萨。三乘圣者都已断尽见思惑,不再像凡夫那样受业系缚苦而有分段生死。但其所证,还没有究竟圆满,还有微细的念之生灭苦而有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哪二种呢?一、根本熏习,能成就业识(细妄心);二、见爱熏习,能成就分别事识(粗妄心)。

〔见爱〕见,指我见、邪见等一切迷理之惑;爱,指贪欲、嗔恚等一切迷事之惑。

(四)净法熏习

这一节是讲净法熏习(息念离境)。

〔净法熏习〕这里的净法,是指诸法实相(真如法)。

净法熏习需要力度和时间,坚持下去就是胜利。这就如同逆水行舟,一篙不撑退千寻。所以,功夫贵在不间断。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为何净法熏习起而不断?这是因为有真如法(诸法实相)的缘故,能熏习识藏而去除无明。由于熏习因缘力的缘故,则令妄心(识藏、生灭心)厌生死苦,而乐求涅槃。由于此妄心有厌求因缘的缘故,即被熏习趋向真如(如来藏)。

〔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因为有真如法(诸法实相)的缘故,能熏习识藏而去除无明。“能熏习无明”的意思是:能熏除无明。受熏者是妄心(生灭心、识藏),而不是无明。无明之所以生起,就是由于不达诸法实相而起念(本论云:“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于是真如转化成生灭心;因此了悟诸法实相(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即能熏除无明(其方法是息念离境),将生灭心还原成真如。《入楞伽经》云:“楞伽王!汝应远离心意识,如实修行诸法实相。”《法华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圭峰大师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

〔即熏习真如〕即熏习妄心(生灭心、识藏)趋向真如。“即熏习真如”的意思是:即熏向真如(如来藏)。受熏者是妄心(生灭心、识藏),而不是真如(如来藏)。所以下文紧接着就讲怎样熏习妄心(生灭心、识藏)趋向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

古人行文,言简意赅,加之是译文,有的地方比较生硬,因此须要结合上下文和全篇宗旨来解读。

【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深信自己的本性是佛,就知道一切万法皆是自心妄动入无明梦而见,实际上并无现前的境界,于是修远离法。由于如实知道没有现前境界的缘故,以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知幻即离),持之以恒,乃至久远。(由于不取不念之)熏习力的缘故,无明则灭。由于无明灭的缘故,心不再起念。由于心不起念(微细念灭)的缘故,境界随之而灭。由于因(无明)缘(境界)俱灭的缘故,一切依因依缘而有的虚妄心相全都消亡,名得涅槃(无明梦醒),成就自然业智(即后得智)。

这一段开示极其重要,是知幻即离的具体方法,随缘保任的精髓,结合《参禅法要》(或者《参究念佛》)来修,必得大益。

〔自信己性〕深信自己的本性是佛。〔知心妄动〕知道由于自心妄动,于是本性转化成识性,而沦为众生(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所以,现在修行就是停止这一妄动:不取不念。通过久远地熏习(不取不念),将识性还原成本性状态。〔不取不念〕不分别,不评论,不思量。〔无前境界〕并没有当前的境界。境界的出现是由于心妄动起念而现,详见前面“三细六粗”中之“境界妄现”。

〔以无起故,境界随灭〕由于心不起念(微细念息)的缘故,境界随之而灭。《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因缘俱灭〕心妄动,这是境界现的因;而境界现,又成为心妄动的助缘,令心更加妄动。相因相成,愈演愈烈。“因缘俱灭”即是心不妄动(微细念息),境界亦灭。〔妄心和境相都消亡〕“妄心消亡”是说妄心转化成真如(如来藏)。〔自然业智〕即后得智。〔后得智〕二智(根本智和后得智)之一。境智无异,不起分别,名“根本智”;分别一切差异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后得智”。

(五)妄心熏习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哪二种呢?一、分别事识熏习,是说由于凡夫和未证圣果之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而逐渐趣向无上道(涅槃);二、意熏习,是说三贤位及其上的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

分别事识熏习,是通过分别境界事相,舍染取净而破除见思惑之熏习,这是粗熏习。意熏习,是了悟到境由心现,不再心外取境而破除法执之熏习,这是细熏习。

〔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法执不明白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妄执诸法为实有。

(六)真如熏习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哪二种呢?一、自体之相熏习;二、自体之用熏习。

1、相熏习

〔相熏习〕用内在之力来熏习。


【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自体之相熏习:从无始世来,心具有无漏功德法,备有不思议业,而作境界之根本。依此二义(具无漏法和备有不思议业),恒常熏习自心。由于熏习有力的缘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成就无上菩提之法(真如法),发心修行。

〔无漏法〕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道法。“无漏”指无烦恼、无污染的境界。〔业〕身口意之作为。〔不思议业〕身口意之不可思议的胜妙作为。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问:若是这样,一切众生皆有真如法,都在熏习,为什么有信、不信等无量的前后差别呢?他们都应当同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同等地入涅槃啊。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答:这是因为,虽然众生心性本来等同(真如本一),但有无量无边无明,无始以来(从本已来),自性差别有厚薄不同的缘故。超过恒河沙数的烦恼,依无明而起差别。见思烦恼,依无明而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有无量差别,唯有如来能够知道。

〔过恒沙〕数量比恒河沙还多。〔恒河沙〕恒河是印度大河,河中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之细沙来形容数目极多。我见、爱染烦恼〕即见思烦恼(见思惑)。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

又、于佛法而言,有因有缘,因缘具足,才能够成办。例如,木头有可燃性,这是起火之正因。若无人知道,不采取适当的方法,而木头自己就起火燃烧,这是不可能的。众生也是这样,虽然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够自断烦恼入涅槃者,这也是不可能的。

【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若是虽然有外缘之力,而内在净法未具熏习力的人,也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是因缘具足者,他们内在净法具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之等慈悲愿护念的缘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而修习善根。由于修善根成熟的缘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前进趣向涅槃道。

等慈平等的慈悲。〔示教利喜〕“示”者,诫示好坏、善与不善、应行不应行。“教”者,教导舍恶行善。“利”者,导之以利。例如:‘汝今虽勤苦,然报出时,得大利益。’“喜”者,是说随其所行赞叹之,使其心喜。诸佛菩萨,以庄严此四事(示、教、利、喜)而说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曰:“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2、用熏习

〔用熏习〕用外缘之力来熏习。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自体之用熏习,就是以众生外缘之力来熏习。这样的外缘,有无量多,略说有二种。哪二种呢?一、差别缘;二、平等缘。

【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怨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差别缘,是说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之种种差别的助缘,从初发求菩提心开始求道时,乃至成佛。在此过程中,他或见或念佛菩萨,或佛菩萨现身,为其眷属父母诸亲,或为其给使(供役使之人),或为其知友,或为其怨家(作逆增上缘),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等无量行缘。这是佛菩萨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的缘故。

〔四摄〕四摄法:布施摄(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爱语摄(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利行摄(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同事摄(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行缘〕以六度、四摄法等菩萨行,增长众生善根,此种外缘、助缘即称为行缘。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

此缘有二种。哪二种呢?一、近缘,迅速得度的缘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的缘故。

近缘:如有众生于现生中,见到佛菩萨现通说法,即发心,修行,能迅速得度证果。

远缘:如有众生于现生中,蒙佛菩萨的教化,或不能立即发心;或发心而不能起行,要久远后才能得度。

虽然助缘有远有近,但不是佛菩萨的熏力之强弱,而是众生的根器不同。所谓:“未种者令种,已种者令熟,已熟者令解脱。”为作近缘的,是已熟者令解脱的根性;为作远缘的,是未种者令种,已种者令成熟的根性。

【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

此近远二缘,分别又有二种。哪二种呢?一、增长缘(助其增长福德);二、受道缘(助其受道得度)。

以上讲差别缘。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平等缘,是说一切诸佛菩萨,皆愿无差别地平等度脱一切众生。自然会熏习他们,恒常不舍。由于同体智力的缘故,随应见闻而现来度化。这是说: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的缘故。

〔同体〕众生与己身平等无异,视众生如己身。本论云:“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故?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三昧〕定。《大智度论》云:“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定〕定心一处。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六祖云:“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六祖坛经》)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自体之用熏习,分别又有二种:一、未相应。是说凡夫、二乘和三贤位菩萨等,由于未证如来藏,故只能以意(第七识)、意识(第六识)来熏习,依信力的缘故而修行。他们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未得自在业修行与自体之用相应。二、已相应。是说法身菩萨已证如来藏,得无分别心,与诸佛的智用相应,故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而灭无明。

〔自在业〕悟得诸法实相后所发的身口意三业之妙用。〔法身菩萨〕又名法身大士,断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这是初地以上之菩萨。

(七)断与不断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成佛后则有断(不再继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

【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以诸法实相之理(真如法)常熏习的缘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净法熏习,尽未来际,不再受无明所染,故无有断。

、真如相用

〔真如相用〕真如(如来藏)之相和用。

 

(一)真如之相

(二)真如之用

(三)入真如门

(一)真如之相

真如之相,是讲如来藏具足过恒河沙数诸净功德相,遍照法界。

诸佛之心是如来藏,众生(菩萨、阿罗汉、凡夫)是识藏(生灭心)。心不动(粗念、细念和微细念皆息),是如来藏;心动(念起),是识藏。心不动,则有过恒河沙数诸净功德相,遍照法界。心动,则诸净功德相有所减少(心念愈粗、愈纷繁,减少得愈厉害),具有过恒河沙数等妄染,不能遍照法界。有人对此做了一个譬喻,说这就像一个非常巨大的磁铁。磁分子有序排列时,就具有巨大的磁力;而磁分子排列混乱时,磁力就急剧减少,排列愈混乱,磁力就愈小。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

复次,如来藏(真如自体)之相,对于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以及诸佛,都没有增减。无有生灭(非前际生,亦非后际灭),毕竟常恒(永远是这样)。无始以来,本自圆满具足一切功德。

〔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将其生灭心转化成如来藏时,其如来藏之相与诸佛如来藏之相,没有丝毫差异。〔前际、后际及前后际〕过去,名前际。未来,名后际。现在,名前后际。〔性自圆满具足一切功德〕本自圆满具足一切功德。《大智度论》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缘。”

【所谓自体(真如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这是说,真如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的缘故,遍照法界义的缘故,真实识知义的缘故,自性清净心义的缘故,常乐我净义的缘故,清凉不变自在义的缘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河沙数,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之佛法,乃至圆满具足无有所少的缘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常乐我净〕这是涅槃之四德:常者,涅槃之体,恒常不变,没有生灭;乐者,涅槃之体,永远寂灭、安闲、受用、无丝毫的烦恼;我者,涅槃之体,得大自在,没有丝毫的束缚;净者,涅槃之体,解脱一切的垢染,非常清净。
〔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马祖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净法身。”(《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

问:上面说如来藏(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为什么又说其体有如是种种功德呢?

其体平等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所证得之如来藏,与诸佛之如来藏没有丝毫差别。

【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答:虽然实有此诸功德,而究实来说彼此之间并没有差别,等同一味,唯一真实如常(恒常)。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无分别,离分别相,因此无二。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那么,又以何义,得说有差别呢?这是就业识(生灭心)生灭相之示现而言。怎么示现呢?由于一切法本来唯心(由于一切法都是心起念入无明梦所现),实无分别(就诸法实相而言并无差别)。而有妄心不觉(不达诸法实相)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不动,即是大智慧光明义的缘故。若心起见(有所看法),则不能遍照法界。心离见,即得遍照法界。

〔实无于念〕实无分别。唐译云:“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分别,以不觉故,分别心起,见有境界,名为无明。”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此生灭心的识知,即非真实的识知),无有自性(其识知是虚幻的),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而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河沙数等妄染之义。根据此义的缘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河沙数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动,更见现前诸法可念(思量)者,则诸净功德相有所减少(心念愈粗、愈纷繁,减少得愈厉害)。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不杂念头纯一的心),更无所念,是故圆满具足一切功德相,名为法身、如来藏。

〔无有自性〕这里的自性,是指事物的实体。例如,《唯识论》云:“一切法皆无自性。”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实体,皆是幻象,如梦中事。无自性,又称作无性。例如,《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

(二)真如之用

真如(如来藏)之用,是讲诸佛如来有种种不思议业用,示现应身和报身普度一切众生。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密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

复次,真如(如来藏)之用,是说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密(六度)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一切众生(悲),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因为对待一切众生如己身的缘故,而亦不著度众生之相(空)。

〔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等众生界〕遍众生界,即包括一切众生。〔而亦不取众生相〕而亦不著众生相。这是悲空双运,度尽众生而不著度相。《金刚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不著相)。”(译文: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诸如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者,我都要度他们成佛。这样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成佛,却实无众生受度成佛之事。)

【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

何以这样说呢?这是因为诸佛如来如实知一切众生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无异的缘故。由于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此用与真如自体一样遍一切处,亦无用相可得。

【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没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为造作。但随众生之见闻令其得益,故说为用。

〔第一义谛〕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即诸法实相。又名真谛。〔世谛〕世间的真理。又名俗谛,或世俗谛。

【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

此用有二种。哪二种呢?

下面回答哪二种用:一、凡夫(包括十信菩萨)和二乘人是依分别事识(粗妄心)而见,所见到的是佛之应身。二、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十地菩萨是依业识(细妄心)而见,所见到的是佛之报身

关于分别事识和业识(相续识),详见“第五章 识藏相用”中“五种识”和“分别事识”二节。

【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一、依于分别事识(粗妄心),凡夫和二乘人之心所见者,是佛之应身。由于不知佛相是转识所现的缘故,妄见从外而来,取色相(物质形相)而分别,不能尽知其所以。

〔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人人本具,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也就是说,法身是佛的境界,报身是菩萨所见的,应身是凡夫所见的。〔转识〕依于妄动的心念而能见相的识。关于转识,详见“第五章 识藏相用”中“五种识”一节。〔分齐〕差别。又指有所差别之内容、范围、程度,或指具有程度差别之阶位、身分等。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密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二、依于业识(细妄心),是说诸菩萨从初发心住(十住之第一位“发心住”),乃至菩萨究竟地(十地之第十位“法云地”),心所见者,是佛之报身(这是说,三贤位和十地菩萨所见者,是佛之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报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密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依果〕即依报。〔依报〕身体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国土、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等是,也就是生活环境。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又因为凡夫所见到的,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类之差别,非受乐相貌,故说为应身。

〔各见不同〕天人所见如天人,人之所见如人,畜生所见为狮王、象王、龙王等,饿鬼所见为饿鬼形,地狱众生所见到的也是地狱众生之身。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复次,三贤位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所见者,由于深信真如法的缘故,少分见于报身的德相。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有分别,因为未入法身位的缘故。若得净心地(即十地之第一位“欢喜地”),所见到的是报身的微妙德相,随着阶位上升,所见愈加殊胜,乃至菩萨地尽(修满十地),见到报身的究竟德相。若离掉业识这一细妄心(这是灭除不觉心动的无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则无见相,因为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屡屡相见的缘故。

〔初发意菩萨等〕指三贤位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问:若是诸佛法身离于色相,怎么能现色相?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答:即此法身是色相之体的缘故,能现色相。无始以来,色法心法不二。以色之性即智的缘故,色之体无形,说名智身。由于智性即色性的缘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所见报身无量,庄严无量,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众生之心识分别之所能知,因为真如自在用义的缘故。

唐译云:“答:以法身是色实体故,能现种种色,谓从本已来,色心无二。以色本性即心自性,说名智身。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说名法身。依于法身,一切如来所现色身,遍一切处无有间断。十方菩萨随所堪任,随所愿乐,见无量受用身、无量庄严土各各差别,不相障碍,无有断绝。此所现色身,一切众生心意识不能思量,以是真如自在甚深用故。”

(三)入真如门

入真如门,是讲从生灭心证入如来藏。本论云:“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知心无念〕无念,觉知到那个无念。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而入真如门(证入如来藏)。就是以智慧推求五阴(五蕴),色法和心法,以及六尘境界,明白这一切毕竟虚幻,不可去分别、思虑它们。由于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迷的缘故说东为西,而东方并未因此就变成西方。众生也是这样,无明迷的缘故,以为心就是那不断生灭的念头,其实心之本原状态是不动(无念)的。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进入真如状态(如来藏)。

唐译云:“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动,而实不动。”(译文:众生也是这样,无明迷的缘故,以为心就是动的,其实心之本原状态是不动的。)

〔五阴〕即五蕴。〔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由于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所以要入真如门,不是去求心,而是要观察,知心无念。〔知心无念〕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圭峰大师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译文:觉悟到诸相是幻,心中自然不起念想;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它所转,当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息灭。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

问:怎样用功,才能够明心见性(彻见本性)?

答:通常是以参禅来明心见性,详见《参禅法要》

、对治邪执

(一)对治人我见

(二)对治法我见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是我见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于我见(人我见和法我见)而有;若离于我见,则无邪执。此邪执有二种。哪二种呢?一、人我见(我执);二、法我见(法执)

〔人我见〕又名我执,不明白五蕴假和的道理,妄执身心为实有。〔法我见〕又名法执,不明白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妄执诸法为实有。〔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缘散即灭(这是相有);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这是体无)。相有而体无,即是幻象。缘起,是无明梦中事相;性空,是诸法实相。〔有为法〕“有为法”,是指众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无众缘造作之法,即叫做“无为法”。

破除我执,即了分段生死,而出轮回;破除法执,即了变易生死,而证佛果。

(一)对治人我见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云何为五?

人我见者,依于凡夫之邪见来说,共有五种。哪五种呢?

下面讲:人我见,这是错解大乘“一时说空,一时说有”的道理,而起的我见。五种人我见中,前面二种错解空理,后面三种错解有理。

经论上说“空”(这里的“空”是空无的意思),是就诸法实相而言;说“有”,是就无明梦中事而言。一切诸法,皆是相有而体无之幻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对待一切诸法,既不可偏空,也不可著有,而是体相双观,摄相归体。《维摩诘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诸法实相)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

【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以不知为破著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

一、佛经上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由于不知道这是为破除对有的执著而说,便以为虚空即是如来法身。

这是错解空理。

〔修多罗〕汉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经者,法也,乃圣教之总名。这里“修多罗”是指佛经。

【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

怎样来对治呢?阐明虚空相是虚妄之法,体无而不实(是幻象)。由于虚空是相对于色法而有,没有色法的地方就叫虚空。这是可见相,令心随着这里有虚空、那里没有虚空之情景而生灭。

〔色法〕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质。〔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有为法、无为法〕有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有为法”;无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无为法”。清净寂灭的无为法,也叫做“真如实相”。

【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外色者,则无虚空之相。】

由于一切色法,本是自心所现(病眼见空华),实际上并没有外色(就诸法实相而言)。既然没有外色,则没有虚空之相(因为虚空是相对于色法才有,没有色法之处叫虚空)。

这是论证虚空是妄法(幻象)。

〔实无外色〕这是说,心外之物并非真实,是幻象(无明梦中事)。

【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所谓一切境界,都是心妄动入无明梦才有;若心离于妄动(微细念灭,无明梦醒),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法身)无所不遍。这就是如来广大性智法身之究竟义,而不是法身虚空相。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从本已来自空,离一切相。”以不知为破著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二、佛经上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从本以来(无始以来)就是空,离一切相。”由于不知道这是为了破除对有的执著而说的缘故,便以为真如涅槃之性,只是一个空。怎样来对治呢?阐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因为具足无量之性功德的缘故。

这是错解空理。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

三、佛经上说:“如来藏无有增减,其体具备一切功德之法。”由于不理解的缘故,便以为如来藏有色法、心法等自相差别。

这是错解有理。

【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怎样来对治呢?这是由于“如来藏无有增减”,这是依真如义(诸法实相)来说;而“其体具备一切功德之法”,是依生灭染义示现(无明梦中事)来说有差别,而不是说如来藏具有色法和心法等妄相。

【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

四、佛经上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如来藏)。”由于不理解的缘故,便以为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不知道这些生死染法是无明梦中事,并非如来藏自体所具有。所谓“皆依如来藏而有”,是说如来藏起念入无明梦,于是在梦中有生死染法;而不是说如来藏自体就具有生死染法。

这是错解有理。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故。】

怎样来对治呢?由于如来藏无始以来,唯有过恒河沙等诸净功德,具备过恒河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之真如义的缘故。由于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只是妄有,是幻象(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这些染法未曾与如来藏相应的缘故。若是说如来藏体有这些妄法,而通过修证会便会令这些妄法永息者,则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正确的说法是:这些染法是无明梦中事,通过修证,一旦无明梦醒,自然就没有了。)

【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

五、佛经上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由于不理解的缘故,便以为众生有开始。由于以为众生有开始的缘故,就以为如来所得的涅槃会有终尽,终尽后还会沦为众生。

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这是说:如来藏迷,转化成识藏,于是有生死;识藏觉,转化成如来藏,则得涅槃。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

怎样来对治呢?由于如来藏没有过去(前际)的缘故,无明之相也没有开始。若说三界外,更还有众生有开始者,这便是外道经所说。

【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又、如来藏没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也就没有后际。(因此,涅槃不会有终尽。)

〔三际〕前际、后际、中际。前际指过去,后际指未来,中际指现在。三际,这是时间概念,无明梦中才有,无明梦醒,则没有三际。如来藏是无明梦醒的状态,因此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

(二)对治法我见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法我见者,由于二乘钝根的缘故,如来仅为他们说人无我。由于此说不究竟,见有五蕴生灭之法,于是怖畏生死,而妄取涅槃。

〔人无我〕身心为五蕴假和合而有,其中无真实的我体,故云人无我。

【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怎样来对治呢?由于五蕴法本自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的缘故(就诸法实相而言)。

〔五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这是说五蕴是无明梦中事,是幻象,因此是假生假灭。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都是互相对待而言,没有单方存在的自相可说。因此一切法无始以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言说其相。而有言说者,当知这是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而引导众生。其宗旨及意图,皆为离念,而归于真如。因为念(思量)一切法,会令心生灭,不入实智的缘故。

〔相待〕相对待的意思,例如,高是相对于低而言,左是相对于右而言,染法是相对于净法而言。〔旨趣〕宗旨及意图。〔实智、权智〕实智是真性之中的真实智慧;权智又名方便智,即随机说法的方便智慧。

、发心趣道

(一)信成就发心

(二)解行发心

(三)证发心

 

〔发心〕发菩提心。菩提心者,自性清净心(如来藏)也。发者,发起也,开发也。发菩提心者,即是发起、开发自性清净心。初心(初发心学佛)只是发起,见性(瞥见自性)后才是开发。

本章所讲的三种发心(信成就发心、解行发心、证发心),是开发自性清净心。其方法是:离念。

〔发心趣道〕开发自性清净心,趋向诸佛所证之菩提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之名,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菩提〕汉译为“觉”,旧译为“道”。《大日经》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趋向义故。】

“分别发趣道相(解说发心趣向菩提道之相状)”这一部分,讲述一切诸佛所证之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切菩萨发心修行之所趋向。

〔发趣道相〕开发自性清净心以趣向菩提道。发是发心(开发自性清净心);趣是趣向;道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旧译为“道”);相是相状。

本论(《起信论》)共分五个部分:一、因缘分;二、立义分;三、解释分;四、修行信心分;五、劝修利益分。其中,解释分又分为三个部分: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本章“发心趣道”即是“分别发趣道相”这一部分。

【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

略说发心(开发自性清净心的浅深行位有三种。哪三种呢?一、信成就发心;二、解行发心;三、证发心。

这三种发心(开发自性清净心),实际上就是发趣道相(开发自性清净心以趣向菩提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三个阶段:

一、信成就发心:这是十信的修行,以成就“信成就发心”

二、解行发心:这是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修行,以成就“解行发心”

三、证发心:这是十圣(十地)的修行,以成就“证发心”

(一)信成就发心

〔信成就〕完成十信的修行而进入初住位。在信心没有修习成就以前,名十信菩萨。待到十信心修行成功,一念心中具足十信功德,即名为信成就。〔信成就发心〕信成就菩萨之发心开发自性清净心),名为信成就发心。本论云:“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

十信,全称十信心。这是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十信心是:

一、信心。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

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心不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定光发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

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

什么样的人(根基),修什么样的行(法门),而得信成就,能够胜任信成就发心开发自性清净心

后文讲到:信成就菩萨(初住位菩萨)能够胜任信成就发心开发自性清净心)。因此,首先要完成十信的修行以达到信成就。

【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

不定聚众生中,有熏习善根力者,他们相信业果报应,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遇见)诸佛亲承供养,通过修行来建立信心(十信修行)。

〔三聚〕三聚就是三类众生:正定聚、邪定聚和不定聚。正定聚是指一定可以证悟的一类众生;邪定聚是指毕竟不能证悟的一类众生;不定聚是指介于正邪之间,可能证悟也可能不证悟的一类众生。〔业果报〕由善恶业(因)招感苦乐(果)之报应。〔十善〕十种的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

(十信修行)经历一万劫,信心成就的缘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由于大悲,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

【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如是信心成就而得发心开发自性清净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与如来藏相应。

〔如来种〕能成就佛果的种子,亦名佛种。〔正因〕即真如(如来藏),这是成佛的亲因。

【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

不定聚众生中,若有善根微少者,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然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而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即使有求大乘者,根性也还不定(不能决定成如来种子),可能进,也可能退。

人天种子〕能成就人、天人的种子。〔二乘种子〕能成就阿罗汉、辟支佛的种子。

【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人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若遇恶因缘,就可能退失大乘心,堕二乘地。

【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什么样的心?略说有三种。哪三种呢?一、直心,正念真如法(诸法实相);二、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修集福慧资粮);三、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

略说有三种〕就发心之总相说,是发无上菩提心。但菩提心的含义深广,故略为分别说,有三种行相:直心、深心和大悲心。直心,正念真如法(诸法实相),能证法身;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修集福慧资粮),能成报身;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能起化身。

【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

问:上文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为什么不只是正念真如(如来藏),而又去求学诸善之行?

【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答: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被矿石等污秽之垢裹覆。如果有人虽念宝性,而不以方便做种种磨治,终究不能够得到明净的大摩尼宝。同理,众生真如(如来藏)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如果有人虽念真如(如来藏),而不以方便作种种熏修,也得不到空净之真如(如来藏)。由于染垢无量,遍一切法的缘故,须修一切善行,来作对治。如果有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就归顺如来藏。

这是说:发心,不但要正念真如(如来藏),还须广修善行,菩提心才能辗转明净起来。

【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

略说方便(善巧的方法),共有四种。哪四种呢?

【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一、行根本方便(不住于相而空悲双运)。观一切法自性无生(本来无一物),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而有,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这是随顺法性而无住的缘故。

【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二、能止方便(离过)。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这是随顺法性而离诸过的缘故。

〔法性〕诸法之本质(体性),乃诸法实相之异名。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三、发起善根增长方便(离痴)。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由于爱敬三宝淳厚心的缘故,信心得以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加持的缘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这是随顺法性而离痴障的缘故。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四、大愿平等方便(普度众生)。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剩余,皆令究竟入于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的缘故。

〔二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知见不正,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思惑,又名修惑,是贪、瞋、痴、慢、疑等事惑。断此见思二惑,即了生死,出轮回。

【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菩萨发如是心(开发如是菩提心)的缘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由于见法身的缘故,随其愿力,能以神变示现八相成道,来度化众生:从兜率天下降,入胎,住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然而这些菩萨还不能称证得法身,因为他们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断尽。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但也不是被业系缚,因为有大愿自在力的缘故。

〔少分见于法身〕证见法身,是在初地以上。初住菩萨,只能少分见法身。有的经中说:十住菩萨见法身,“如隔轻纱”。见是见了,然终有所隔。〔八相成道〕示现八种相而成佛:降兜率(从兜率天内院下凡)、入胎、出生、出家、降魔、成佛、转法轮、入涅槃。〔兜率天〕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分内外二院。外院是天人享乐的地方,内院是菩萨最后身之住处,然后下生人间而成佛。〔有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经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其实并非退堕恶趣,不过是使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引起恐怖,令他们勇猛精进。

〔入正位〕声闻以见道,发无漏慧名入正位。大乘以发心住(十住之第一位),入正定聚,名为入正位。

【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证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又、这些菩萨一发心后,便远离怯弱,完全不畏惧退堕二乘(声闻、缘觉)地。即便听到须经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之勤苦难行,才能够证得涅槃,亦不怯弱。这是由于信知一切法,无始以来本就寂灭的缘故。

〔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怯弱,即自觉没有力量,而怕退堕,不能在佛法中坚强的前进。信成就发心的菩萨,能远离这样的怯弱心,不怕退堕。不但不怕堕二乘地,即使听说“菩萨要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才能够证得涅槃”,心中也不会怯弱。这是因为,他们能正念诸法实相,信知一切法本来就寂灭。因此,既无生死可恐怖,亦无涅槃可贪著。只是大愿明智地自利利他,念念在涅槃中(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还怕什么佛道难成呢!

(二)解行发心

解行发心,是对信成就而言。从发心住,到十回向的三贤位,都还是信成就而发心。十回向终入加行位,这才解行成就而发心,名为解行发心(开发自性清净心

〔加行位〕于十回向之后,加功用行,而入见道位。〔见道位〕即欢喜地(十地之第一地)菩萨位。

十住位,重于胜解;十行位,重于修行;十回向位,重于回向于法身。但都还不能实证法身,所以三贤位统名解行地。

〔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和十回向称为三贤,初地乃至十地称为十圣。贤者发似解,而伏惑之位;圣者发真智,而断惑之位。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

解行发心者,当知其修行愈加转胜。这是因为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的缘故,于真如法(诸法实相)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

〔所修离相〕由有相修行,而进入离相修行。故曰:转胜。

下面这段是讲离相修行六度。

【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密;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黎耶波罗密;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密;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密。】

由于知法性体无悭贪的缘故,随顺此义修行檀波罗密(布施);由于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此义修行尸波罗密(持戒);由于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此义修行羼提波罗密(忍辱);由于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此义修行毗黎耶波罗密(精进);由于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此义修行禅波罗密(禅定);由于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此义修行般若波罗密(般若)。

〔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

这里的六度(六波罗蜜),都是随顺法性而离相修的,非常殊胜。《金刚经》云:“若菩萨不住相(离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因为布施是六度之首,故此段经文以布施为代表来说六度。所以离相修六度,非常殊胜,其福德不可思量。

以为布施例,离相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

〔六波罗蜜〕即六度。波罗蜜的意思是:到彼岸。又单译曰:度。〔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檀波罗蜜)、持戒(尸罗波罗蜜)、忍辱(羼提波罗蜜)、精进(毗梨耶波罗蜜)、禅定(禅波罗蜜)、般若(般若波罗蜜)。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列表如下:

 


(三)证发心

〔证发心〕证悟如来藏,即是真发菩提心,名为证发心。这是十地菩萨的发心(开发自性清净心)。本论云:“证发心者,从净心地(欢喜地)乃至菩萨究竟地(法云地)。”〔十地〕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十地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欢喜地)乃至菩萨究竟地(法云地)。证什么样的境界?所证的是真如(如来藏)。这是依于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只有真如智,名为法身。这些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请佛说法)。

〔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证入真如(如来藏),这是离言思的状态,没有可说的境界。因为能证所证皆幻,远离虚妄的证智,哪能说有所证的境界?故其下文云:“而此证者,无有境界。”所以,境界是依转识来说。关于转识,详见“第五章 识藏相用”中“五种识”一节。

【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但为了开导利益众生,不拘泥于文字,权实并彰。或示现超地,快速成佛,这是为怯弱众生的缘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这是为懈怠骄慢众生的缘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其实菩萨之种性、根性相等,发心则相等,所证也相等,并没有超越之法,因为一切菩萨都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缘故。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异(根机不同)、欲异(好乐不同)、性异(禀性不同),故示现所行,也有差别。

权实适于一时机宜之法名为权,究竟不变之法名为实。〔超地〕不依渐次,例如从初地而直登佛位,如《法华经》的龙女现身成佛。这是因为,有些人听说菩萨要经三大阿僧祇劫而成佛,就害怕起来,觉得太难了。菩萨为了教化这样的‘怯弱众生’,所以示现快速成佛。若是为怯弱众生,说难行法,即易生退心;如果说成佛容易,就肯发心修行。〔菩萨之种性〕菩萨之种性是成佛的种性。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

又、这些菩萨之发心相,有三种微细心相。

【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哪三种呢?一、真心,无分别的缘故;二、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的缘故;三、业识心,微细念起灭的缘故。

【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又、这些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现一切世间最高大身。由于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色究竟处〕即色究竟天,为色界天中的最高天。〔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的智,总相就是空相;道种智,是菩萨了知各种修行法门的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和别相,化道断惑的智。换句话说,一切智是观空之智,道种智是观有之智,一切种智即双观空有,一方面知空,一方面知有,即前二智之统一。

问:虚空无边的缘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的缘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的缘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岂可一一分别他们的差异,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又怎么能够了别所有的别相而名一切种智呢?

此疑问中含有两个意思:一、境界那样多,怕不能有一刹那中了达一切的一切种智。二、智是应该有心想的,一切种智既断尽无明而没有心想,又用什么去了知?

【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答: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由于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别;因为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一切境界。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的缘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又问:若诸佛有自然不可思议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为什么世间多不能见呢?

【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答: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造作意,故说自然(自然不可思议业),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这些众生心若有垢,则佛之法身不现。(这是说,自心清净,才能够与佛感应道交,而见到佛。)

、修行信心

以上所说的行证,从浅到深,都是对发心住菩萨以上的。本章(“修行信心”)及下面二章(“修行五门”和“专意念佛”)是讲发心住以前的修学方法,属于原文“修行信心分”的内容。

〔发心住〕十住之第一位。

 

次说修行信心分。

下面说修行信心部分。

原文的“修行信心分”包括《选注》之“修行信心”、“修行五门”、“专意念佛”等三章。

〔修行信心〕通过修行来成就信心。〔信心〕信受而无疑之心,即上面所说的十信。

是中依未入正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

这一分(“修行信心分”)是依未入正定聚的众生,来讲说怎样通过修行来成就信心。

〔未入正定众生〕未入正定聚的众生。这是发心住以前的众生。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修行什么样的信心?如何修行?

“如何修行”的回答,在下面二章(“修行五门”和“专意念佛”)。

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所修信心,略说共有四种。哪四种呢?一、相信本体才是自己,而五蕴身心是假我,乐念(欣喜乐求,念念不忘)真如法;二、相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三、相信佛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四、相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

四种信心是相信:本体和佛、法、僧。

〔本体〕即自性,也就是本论中所说有真如和生灭这两种状态的心。

十一、修行五门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修行有五门(即六度中的前五度)能够圆成信心(完成十信的修行)。哪五门呢?一、施门(布施);二、戒门(持戒);三、忍门(忍辱);四、进门(精进);五、止观门(禅定)。

〔圆成信心〕圆满成就信心,即得发心住(十住之第一位),进入三贤位。

(一)施门

【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怎样修行施门(布施)呢?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他们欢喜(财布施)。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所能,施与无畏(无畏布施)。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法布施)。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

(二)戒门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瞋恚、邪见。】

怎样修行戒门(持戒)呢?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瞋恚、邪见。

【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若是出家人,为了折伏烦恼的缘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行、知足行和头陀行。乃至稍犯小罪,即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行为应当严谨端正,以防止他人讥嫌自己,使其妄犯讥嫌的过罪。

〔愦(kuì)闹〕混乱喧闹。〔头陀行〕甩开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乃至小罪,心生怖畏〕小罪中,可以引发重罪,所以必须防微杜渐。常见到,有些最初持戒精进的人,到后来放肆得什么恶事都作,这大都是由于轻忽小戒而渐次演变成的。犹如堤坝上的小孔,被江水日益渗透而造成堤坝崩塌的大灾害。所以,对于小罪也要生怖畏心,犯了就要诚恳地惭愧忏悔。

(三)忍门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

怎样修行忍门(忍辱)呢?一、众生忍:应当忍他人之恼害,心不怀报复。二、法忍:应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如如不动。

〔忍门〕就是六度中的忍辱。〔忍辱〕通常人们把“忍辱”的“辱”理解成“使受到羞耻”,所以把“忍辱”理解为:忍受侮辱。其实,“辱”还包含“挫”的意思,例如:“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所以,“忍辱”的意思是:忍受种种侮辱和恼害而无恚恨。具体来说,就是:言逆能受,事违能安,饥寒能耐,欲起能净。《证道歌》云:“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译文:纵令锋刀相加亦泰然,即使毒药谋害也等闲。我师(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得见燃灯佛授记成佛,正是由于多劫曾为忍辱仙。)由此可见,忍辱一行,乃成佛之第一妙行。

〔八风〕“八风”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顺逆境况。“利”是获得胜进,“衰”损失败退;“毁”是背后被人毁谤,“誉”是背后被人称誉;“称”是当面被人称誉,“讥”是当面被人讥讽;“苦”是身心的各种痛苦,“乐”是身心的各种快乐。此八法常为世人所爱憎,而且又能煽动人心,故喻之为“八风”。憨山大师云:“不从境缘上打炼者,亦只是光影门头事,及临逆顺八风境界,便被摇夺将去,都透不过。”(《梦游集·径山杂言》)〔光影门头〕指见道不真。天上明月喻道,月在水中之光影喻道之流露处。应由光影而仰视天月,而不应以月在水中之光影,便为真月也。

(四)进门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怎样修行进门(精进)呢?就是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因此应当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由于从过去世以来,多有重罪恶业障的缘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的障碍。因此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

〔劝请〕劝请佛转法轮(说法),并劝请佛住世(不入涅槃)。〔随喜〕见人做善事或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六时〕古印度的计时方法: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古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

(五)止观门

云何修行止观门?

怎样修行止观门呢?

〔止观〕止,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观,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这两种方法当中,止是观的重要基础。佛在《谛相应》里说道:“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足够定力的比丘能够了知诸法的实相。”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所言止者,就是止息心中的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的缘故。所言观者,就是观察生灭之相,缘起性空,随顺毗钵舍那观义的缘故。

〔奢摩他〕汉译:止。即止息心中的境界相,使依心现起的一切境界不再现前。〔毗钵舍那〕汉译:观。即观诸法事理,缘起性空。具体观法,详见下面“止观俱行”一节。〔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缘散即灭(这是相有);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这是体无)。相有而体无,即是幻象。缘起,是无明梦中事相;性空,是诸法实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六祖坛经》云:“但於自心中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所以,“缘起”是对有为法而言。一切法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大类。“有为法”,是指众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无众缘造作之法,即叫做“无为法”。

【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那么,怎样随顺呢?就是根据上面所说的止、观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止、观双现于前。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于物(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去“除想”之想。因为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本未曾生),念念不灭(故亦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于境界,然后再来以心除心现之境。

这一段开示的修止方法,起点颇高,若是感到难以下手,可先修安般禅(出入息观)来奠定基础,详见《安般禅修入门简介》

〔正意〕纯正的心志:但求解脱,但求菩提,不是为了名利、神通等而修。否则动机不纯正,意欲不清净,即容易招魔。〔遣去“除”想〕遣去“遣除诸想”这一念头。禅林称之为灵龟扫迹。“诸想”是粗念,“遣除诸想”之念是细念,二者皆遣,即进入一念不生的无念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一阶段是遣除诸想(粗念),唯存“遣除诸想”这一念(细念),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第二阶段是连唯存的“遣除诸想”这一念(细念)亦遣除,而进入一念不生之无念境界。〔灵龟扫迹〕通灵的乌龟在地上爬,爬过的地方留下印迹,牠就用尾巴立即把印迹扫掉,使你找不到牠。

【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心若驰散(起念),就要立刻收回来安住于正念(无念)。此正念者,当知只有心(唯心),而无外境界;即便此心,也无自相,念念不可得。(不念外境、也不念心之自相,即是无念。故此正念是无念。)

〔正念〕正确的念头。在万念归一的阶段,细念是正念,例如念佛的佛号、参禅的话头、修止的“遣除诸想”之念。在一归于无的阶段,无念才是正念。此处之正念是指无念。

问:心若驰散(起念),怎样才能够摄来住于正念(无念)?

答:这要有一定的离念功夫。有了离念功夫,妄念若起,凛然一觉,妄念即无。圭峰大师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

问:怎样才能够具备一定的离念功夫?

答:通常有参禅和观心这两种方法(详见《参禅法要》《观心》),可选择其中一种来修持。

问:参禅与观心相比较,何者下手比较容易?

答:二者之中,观心看似容易,其实门槛颇高。所以参禅下手比较容易。即便是要观心,最好也从参禅入手,待到有一定离念基础,才来观心。

上面两段讲修止,下面一段讲修观。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若从坐起,有种种活动、事务(去、来、进、止,有所施作),都要于一切时,常念修观,随顺观察诸法事理:缘起性空。久习纯熟,其心得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以心住的缘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只有那些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之人,他们虽有修习而不能入。

1、一行三昧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复次,依此随顺得入真如三昧的缘故,则知法界一相。彻了一切诸佛之法身与众生之色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如来藏)是一切三昧之根本,若人如法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法界一相〕法界实际上只有一相——“无”,平等而无差别,这就是诸法实相。《文殊般若经》云:“法界一相,系缘法界(系缘这一相之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这是就诸法实相而言。《证道歌》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译文:无明之实性即是佛性,幻化色身与法身之实性亦无二无别。详见《证道歌注》

关于一行三昧的具体修法,详见《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选注)》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一切都是唯心而现,实际上并无这些境界”,境界则灭,始终不被他恼害。

〔当念唯心〕一切境界,都是由心妄动而现,能够了知尘境本空,唯心所现,魔邪的境界就惑乱不了自己。若把魔现的境界,取著为真实的,或嗔或怖或爱,那就落入魔邪的圈套了。故云: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

或现天人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咒语),或说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

【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著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

或令人知往世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著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人一会儿瞋一会儿喜,喜乐无常(性无常准)。

〔他心智〕能知他人心想之智。亦名他心通。

【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著世事,种种牵缠。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

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者突然精进,过后便休弃废止。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著世事,种种牵缠。如此,也能够使人得少分相似的种种三昧,但这都是外道所得的三昧,并非佛法中的真正三昧。

〔卒(同“猝”)起精进,后便休废〕突然精进得了不得;可是不到几天,便休弃废止。

【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著。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

或又令人,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著。或亦令人食无一定,乍多乍少,颜色变异。

【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著,则能远离是诸业障。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著世间名利恭敬故。】

以上都是魔邪的惑乱,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应当勤修正念,对于种种境界不取不著,则能远离这些业障。应知外道的一切三昧,都离不开见(我见等邪见)、爱(贪爱)、我慢之心,这是贪著世间名利恭敬的缘故。

〔贪著世间名利恭敬故〕本论上文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而贪著世间名利恭敬者,就是没有做到正意。〔正意〕纯正的心志:但求解脱,但求菩提,不是为了名利、神通等而修。否则动机不纯正,意欲不清净,即容易招魔。

2、真如三昧

【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著,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有所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也都渐渐微薄。若是凡夫们,不修习此三昧法,而得入如来乘种性,这是不可能的(无有是处)。因为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贪著,依于我见,而被束缚于三界,与世间外道相共同,若是离开善知识的护持,则起外道见,而落入邪网。

〔真如三昧〕不依一切境界相,安住于诸法实相,而破除妄惑的禅定。〔种姓〕指众生的法种根器。有声闻乘种性、独觉(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三种:一、声闻乘种性,乃具有可证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独觉(缘觉)乘种性,乃具有可证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三、如来乘种姓,乃具有可证佛果之无漏种子者。〔根器〕植物之根能生长枝干花叶,器物能容物。然而所生、所容,有大小、多寡之不同。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故以根器喻之。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真如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哪十种呢?一、常为十方诸佛菩萨所护念;二、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不为一切外道及鬼神所惑乱;四、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亦渐渐微薄;五、灭一切疑及诸恶觉观;

〔九十五种外道〕九十五种,这是外道之总数。〔觉观〕新译作寻伺,旧译作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都能扰乱定心。〔恶觉观〕恶觉观有三种:欲觉观、嗔觉观和害觉观。

【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六、于如来境界,信心得增长;七、远离忧愁懊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其心柔和,舍弃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著世间;十、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3、止观俱行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复次,若人只是修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因此还须修观。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修习观者,应当:一、无常观,观一切世间之有为法,不能够久住,须臾变坏。二、苦观,观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之故苦。三、无我观,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浮云,忽起忽灭。四、不净观,观世间一切身体,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有为法〕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无我观〕观察一切法都无有实我,皆是幻象。〔有身〕有六根之身相。

以上观法,是观四念处。〔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破除无明,增长智慧。(详细的四念处观法,见《大念住经注》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作此思维,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的缘故,令心生灭,已经蒙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有尽。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此,甚为可愍。作此思维,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涅槃第一义乐〕离一切系缚的究竟真实乐。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由于起如是愿的缘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依随自己所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只有打坐时,专门修止。其余时间,都应当观察其应作、不应作。行、住、卧、起,都应当止观俱行。

〔应作、不应作〕该做的即去做,不该做的就不做,不可差失。这样地处处检点身心,如法如律,自利利人。〔止、观俱行〕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虽念诸法自性不生,止也;即观善恶因缘业果不坏,故广修诸善摄化众生,即止之观也。虽念因缘业报,观也;即念性不可得,即观之止也。以此,故居空而不舍万行,涉有而一性湛然,是谓止观双修。”

【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什么是止观俱行呢?即是说:虽念诸法自性不生(止),而又立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观);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观),而亦即念性不可得(止)。

〔性不可得〕善恶之业、苦乐等报没有自性,都是幻象。

所以,止观俱行是悲空双运。《金刚经》云:“不住相布施。”不住相是空,布施是悲,这就是悲空双运。悲空双运是菩萨道,慈悲度化众生而不著度相。《金刚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都要度他们成佛);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样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成佛),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却实无众生受度成佛之事)。”(注释详见《金刚经精解》

〔悲空双运〕一切法皆是无明梦中事。做梦时,森罗万象;梦醒时,一切皆无。故诸法之特点是:相有而体无。因此对于一切法,既不可妄执有(以为它们真实),亦不可妄执无(连事相也予以否定),应行有无两边不住之中道,悲空双运,以幻离幻,诸幻离尽,无明梦醒。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

若修止者,一、对治凡夫住著世间(没有出离心);二、能舍二乘怯弱之见(怖畏生死,没有广大心量,不能于三界生死中广度众生)。

【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若修观者,一、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二、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之过。

【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以此义故,这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备(就不能够脱离凡夫和二乘人的局限),则不能够入大乘菩提之道。

十二、专意念佛

以上修行五门,是通过断尽见思惑而了生死。其过程是:万念归一(粗念息),一归于无(细念息),明心见性(彻见本性),保任除习,直至见思惑断尽。其难度极大,很少有人能够今生成就。但是,如果今生不能够了生死,免不遭三世冤而退转。

〔三世冤〕因为今生修行,来生便享福报,于是倚福作恶,而导致再来生之堕落。即使地狱业消,又再转生饿鬼、畜生,要想复得人身,难之又难了!所以佛以手上土问阿难说:“我手中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阿难回答说:“大地土多。”佛说:“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因而“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所以,修行人若是今生不了生死,则三世之后,苦难恶报无穷无尽,故称“三世冤”。三世冤的实例详见《三世冤》一文。

而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修成万念归一(这就是净宗的一心不乱),命终就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了生死,这比断尽见思惑而了生死要容易得太多太多。所以,净土法门是如来之胜方便法门,令众生今生就能够了生死(详见《往生的条件》)。具体的念佛方法,详见《参究念佛》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

复次,众生初学这些法(即上章之“修行五门”),欲求成就正信(信心圆成,进入十住之第一位),其心怯弱(没有于生死中,长劫修行的坚强意志)。因为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遇到)诸佛在世,亲承供养。惧怕地以为信心难可成就,而意欲退心者,当知如来有殊胜方便,摄护信心,不使退失,能得成就。

其心怯弱〕初发心(初发菩提心)所求的正信,即信心圆成而得发心住(十住之第一位),这须经历一万劫(本论云:“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一些初学者,没有于生死轮回中长劫修行的坚强意志。所以佛为这些怯弱众生,开示易行道的念佛法门。

【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

如来之殊胜方便,就是以专心一意地念佛之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佛经说:“若人专念(专心一意地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

【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到了那里(西方极乐世界),常见佛的缘故,绝不会退转。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正信(信心圆成),由于住正定聚的缘故。

〔终无有退〕绝不会退转。《阿弥陀经》中,佛言:“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译文:生到极乐国土之众生,都是不退位。)〔阿鞞()跋致〕梵音,汉译:不退转。这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只有步步增上,直至成佛,而没有退转。〔三聚〕三聚就是三类众生:正定聚、邪定聚和不定聚。正定聚是指一定可以证悟的一类众生;邪定聚是指毕竟不能证悟的一类众生;不定聚是指介于正邪之间,可能证悟也可能不证悟的一类众生。〔住正定聚的缘故〕《佛说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西方极乐世界)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正定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没有邪定聚),及不定聚。”

十三、受持利益

【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

如是诸佛秘藏之大乘法义,我已经总说。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若人闻此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继承)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假使有人能度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之顷正思此法,后者功德超过前者功德不可比拟。

〔授记〕佛对发大心的众生预先记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三千大千世界〕即一个大千世界,它是一位佛所教化的区域。一座须弥山加上四大部洲,称为一小世界。集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因其三次称千,故一个大千世界又名“三千大千世界”。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为什么呢?因为法性功德无有尽的缘故,此人功德也是如此,无有边际。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

【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佛法僧)之种。因为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的缘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的缘故。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以成就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以成就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以成就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分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诸佛甚深广大之义理,我如今随分,总持地宣说;回向此功德,如同法性那样遍布一切法界,普利所有众生。

〔总持说〕诸佛甚深广大之义理,我如今不能一切尽说。只能随分,扼要总略而说。以略摄广,以少持多,名为总持说。〔如法性回向〕等法界无量回向,这是大乘的根本回向。

 

 

参考阅读:

大乘起信论(二译合刊)

起信论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