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402教材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念佛论

彻悟大师语录

湛然 辑注

 

一句佛号,不杂异缘,十念功成,顿超多劫。

但能念念相续,其伏断修证,有不可得而思议者矣。

 

印光大师云:“彻悟语录,洵(实在)为净宗最要开示。”(《梦东禅师遗集序》)

 

大师简介

十五、信尤为要

三十、深恩重德

一、至要之道

十六、念佛旨意

三十一、横出三界

二、受生之缘

十七、事理圆融

三十二、忆念不忘

三、业感心现(一)

十八、临终一念

三十三、精进持名

四、净土纲宗

十九、法藏纲宗

三十四、唯佛唯土

五、心作心是

二十、绝待圆融

三十五、修道四门

六、禅净难易

二十一、杀生患重

三十六、念念转变

七、一念迷悟

二十二、感应之道

三十七、当生四心

八、心能转业

二十三、正宗宗旨

三十八、妄念不生

九、以愿为最

二十四、如天普盖

三十九、一念相应

十、珍重每念

二十五、修净八要

附录:重修放生池疏

原文

译文

 

十一、胜超余门

二十六、一念真信

十二、业感心现(二)

二十七、至顿至圆

十三、心力业力

二十八、专赞西方

十四、梦中修道

二十九、坚持一念


 

本书乃念佛之圭臬,论中之瑰宝,故名之曰“念佛论”。论中之言,即彻悟大师之行。大师不仅说到,而且做到,并以种种往生灵瑞为证验,这是最为难能可贵之处。“欲知山中路,须问过来人。”彻悟大师早在往生的十个月前,便予知时至,往生瑞象纷然,因此是极乐路上的过来人,语真义实,依之而行,必无有误。

〔圭臬guī niè〕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圭表〕我国古代天文仪器,是在石座上平放着一个尺(圭),南北两端各立一个标杆(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念佛论》虽仅三十九则,文字不多,但是对于净宗之理、事、行、证,都做了精辟而又全面的阐述,并教人明第一义,在心念上做功夫,实为念佛人之修学指南。故亟(jí)当拳拳服膺,置之座前,常读、常悟、常行,同皆深入净宗法界,直登上品莲台,庶不负大师一番大慈悲心也。

〔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就是真实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情形。《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拳拳服膺(yīng)〕恳切地牢记不忘。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

全书三十九则中,前三十八则是《彻悟大师遗集》中的“法语”部分,最后一则摘自《彻悟大师遗集·覆香严居士书》。各则的编号和标题,是注释者为了便于理解和查阅所加,非原文所有。

 

大师简介

彻悟大师(1741-1810年),清代高僧,河北丰润人,俗姓马,名际醒,字彻悟,号梦东,清乾隆时人。为临济宗第三十六祖,净土宗第十二祖,通宗,通教,通净。大师幼时即聪颖异常,特好读书,经史群籍,无不采择观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悟幻躯无常,遂发出世之志。出家后到处参访讲席。去香界寺听隆一法师开讲《圆觉经》,于是晨夕研诘,精求奥义,遂悟圆觉全经大旨。复依增寿寺慧岸法师,听讲相宗,妙得其要。后历心华寺遍空法师座下,听法华、楞严、金刚等经,顿开圆解,于性相二宗,一心三观及十乘观之旨,了无滞碍。后参广通寺粹如纯禅师,探究向上事(明心见性)。师徒应对,两相契合,纯公于是为他印证,而为临济宗第三十六祖。大师广开讲席,率众参禅,策励后学,津津不倦。十四年如一日,声驰南北,宗风大振。

但后来彻悟大师每忆永明大师,乃禅门宗匠,尚归心净土,日课佛号十万,期生极乐;况且如今末法时代,更应遵承永明禅师之遗风。于是栖心净土,主张莲宗。每日限定仅燃香一尺的时间会客,其余全是礼佛念佛。

大师于禅宗和净宗,皆深得奥旨。律己甚严,望人甚切,开导说法,如瓶泻云兴,当时法门为第一人。每当开演如来救苦与乐之恩德,大师随声落泪,闻者亦莫不涕泣沾衣。永明大师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于兹可见矣。

大师早在往生的十个月前,便予知时至。嘉庆十五年二月,诣万寿寺扫祖塔,辞诸山外护。三月还山,命豫办荼毗事物。十月十七日,集众付院务,命弟子松泉领众主持。

〔外护〕乃僧侣以外之在家人,如族亲、檀越(施主)等,为佛教所从事之种种善行,如供给僧尼衣食以助其安稳修行,或尽力援护佛法之弘通等。〔荼毗tú pí〕火化。

临示寂半月前,见虚空中幢幡无数,自西而来。乃告众曰:“净土相现,吾将西归矣。”众以住世相劝,师曰:“百年如寄,终有所归。吾得臻圣境,汝等当为师幸,何苦留耶?”

〔百年如寄〕就是活一百岁,也不过是暂时寄居而已。〔臻zhēn〕达到。例:日臻完善。

十二月十六日,命设涅槃斋。十七日申刻(下午三点),告众曰:“吾昨已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垂接引,吾今去矣。”众称佛号愈励,师面西端坐合掌曰:“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遂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众闻异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慈和丰满,白发变黑,光润异常。二七入龛,三七荼毗,获舍利百余粒。

大师生于乾隆六年十月十四日未时(下午一点至三点),终于嘉庆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世寿七十,僧腊四十九,法腊四十有三,有《彻悟大师遗集》盛行于世。

〔僧腊〕僧尼受戒后的年数。〔法腊〕比丘受戒后的年数。

一、至要之道

至要之道:一句佛号,信、解、修、证俱摄,因此大乘小乘以及一切诸经之要,全都包含在其中了。所以,持名念佛是至要之道。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一切解门,以明悟真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去除心垢为要。

〔法门〕这里所说的“法门”是教法之门,即通常所说的解门,以研解教理为主。〔行门〕行门是依教起行,以实际修持为主。〔心垢〕烦恼的别名。

 

【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那么,明悟真心之要,没有比念佛更妙的了。因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借助于任何其它方法(不假方便),而真心彻露(自得心开,这是大彻大悟的境界)。这样一来,念佛难道不是明心之要吗?

 

【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

再者,净除心垢之要,也没有比念佛更妙的了。一念相应,则心在这一念是佛(这一念当然就没有烦恼了);念念相应,则心在这每一念都是佛。清珠投于混浊的水,混浊的水不得不澄清;佛号投于烦恼散乱之心,烦恼散乱之心不得不转成湛然明寂的佛心。这样一来,念佛难道不是净心之要吗?

〔一念相应〕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现前(这一句佛号中没有妄念),叫做“一念相应”。“相应”,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详见后面“一念相应”一节)〔清珠〕清洁浊水的宝珠。《中峰三时系念》云:“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则浊水亦随之而澄湛。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

 

【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由上可知,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讲到悟,则信在其中;讲到修,则证在其中。一句佛号信、解、修、证俱摄,那么大乘小乘以及一切诸经之要,就全都包含在一句佛号中了。那么,一句阿弥陀佛,难道不是至要之道吗?

〔罄无不尽〕在这里是包含无遗的意思。“罄”,用尽,所有的。

二、受生之缘

受生之缘:我们每起一念,即为一来生受生之缘。仔细地检点自己日常所起之念,与十法界中哪一界相应者多,与哪一界相应者猛,则来生是到哪一法界以及境遇如何,不用更去问他人,也就一清二楚了。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惟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

我们现前一念之心,要么是妄心,要么是真心;心体终日不变,但是心之迷悟状态却终日随着所缘所念而变化。若不随佛法界之缘而念佛法界,便缘其余九法界而念之。在这九法界中,若不缘念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便缘念六凡(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在六凡中,若不缘念人、天,便缘念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在三恶道中,若不缘念鬼畜,便缘念地狱。这都是因为只要有心,就不能够无念。因为完全无念之心体,唯有佛才证得。自等觉菩萨以下,全都有念。那么,凡起一念,就必定是念十法界中之一,因为十法界已经涵盖了一切。

〔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现前一念之心有真、妄两种状态,自性做主是真,习气做主是妄。“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是说真妄不两立,要么全真,要么全妄。一念迷,整个真心成了妄心(全真成妄);一念悟,整个妄心成了真心(全妄即真)。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即真心是心的本原状态;“妄”是妄动之妄,乱也。本原状态因妄动而浊乱,真心就成了妄心。《六祖坛经》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终日不变,终日随缘〕虽然心有迷悟之别,迷则全真成妄,悟则全妄即真,而心之体(自性)了无改变(无生灭增减),所谓“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者是六凡,后四者是四圣。〔等觉菩萨〕大乘五十二阶位中,第五十一位,名为等觉,这是将证佛果的菩萨,其功德和智慧差不多与佛相等了,故名“等觉”。第五十二位,即是佛。

 

【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我们每起一念,即为一来生受生之缘。果真知道了这个道理而不念佛者,那是不会有的。

 

【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也。】

若此心念,能与佛之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是在念佛法界;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是在念菩萨法界;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是在念缘觉法界;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是在念声闻法界。

〔依正〕依报和正报。世间国土房屋器具等,为身之所依,叫做“依报”;众生五蕴假合之身,乃过去造业之所感,叫做“正报”。

 

【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怀瞋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

若此心念,与四禅八定,以及上等十善相应,即是在念天法界;与五戒相应,即是在念人法界;若是修持五戒、十善等法,并怀有瞋忌、我慢、胜负之心,即是在念修罗法界。

〔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和无色界的四无色定。〔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或毒品。

 

【若以缓輭(同“软”)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也。十恶者,即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瞋、邪见是;反此则为十善。】

若以温和(不强烈)之心,念轻度的十恶,即是在念畜生法界。若以较为强烈之心,与中等的十恶相应,即是在念饿鬼法界。若以非常强烈(猛急炽烈)之心,与最恶劣的十恶相应,即是在念地狱法界。十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瞋恚、愚痴;反之则为十善。

 

【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他人矣。】

应当仔细地检点自己日常所起之念,与十法界中哪一界相应者多,与哪一界相应者猛,则来生是到哪一法界以及境遇如何(安身立命之处),不用更去问他人,也就一清二楚了。

〔密〕细密。

仔细地检点自己日常所起之念,与十法界中哪一界相应者多,与哪一界相应者猛——这是自我勘验处!所以,修行功夫要在起心动念处做。

三、业感心现

业感心现:一切境界,全都是业所感,心所现。西方极乐世界是净业所感,净心所现。所以,修行人一心念佛,精修净业,就一定感生西方极乐世界。

 

【一切境界,惟业所感,惟心所现。即其现处,当体即心。凡在有心,不能无境。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

一切境界,全都是业所感,心所现。而所现的境界,本身就是自心。只要有心,就不能无境。此心不现佛境,便现九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之境。不现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之境,便现六凡(即六道,因为六道皆是凡夫,故名六凡)之境。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

 

【佛及三乘所现境界,虽有优降不同,要皆受享法乐而已。三界诸天所现之境,但唯受用禅定五欲之乐。人道之境,苦乐相间,各随其业,多少不同。鬼畜之境,苦多乐少。至于地狱,则纯一极苦。】

佛及三乘之心所现的境界,虽然有优劣不同的差别,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在受享法乐。三界中诸天之心所现的境界,全都是在受用禅定五欲之乐。人道之心所现的境界,有苦有乐,各人随其业报,苦乐之多少各不相同。饿鬼、畜生之心所现的境界,苦多而乐少。至于地狱之心所现的境界,则纯一是极苦。

〔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梦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若于因中察果,当须观心;设于果处验因,当须观境。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果必从因,因必克果。茍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而犹不念佛求生净土者,吾不信也。】

这就像人在梦中所见到的山、川、人、物,都是依梦心所现。若是没有梦心,就一定不会有梦境。假设没有梦境,也就没有梦心。因此我们知道:心外没有境,境外没有心。境就是心,心就是境。若是于因中来察(知晓)果,就必须观心;若是于果处来验(检查)因,当须观境。因此说:没有无心之境,也没有无境之心。果必从因而来,因必显化成果。如果真正知道这个心与境、因与果一如不二的道理,都还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我绝不相信啊!

〔一如〕不二不异,名曰一如。

四、净土纲宗

净土纲宗: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纲宗〕纲要宗旨。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十六个字,是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

修行人若是真为脱离生死之心不发,则一切开示对他而言,都是说着玩的(戏论)。世间一切最大的痛苦,无过于生死。生死若不了脱,生生死死,轮回不断。出一胞胎(死去),又入一胞胎(投生);舍一臭皮囊(死去),又取一臭皮囊(投生);苦不堪言。何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到三恶道。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囊,马皮囊,何所不取?

〔戏论〕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

 

【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然(古同“燃”)也。】

此个人身,最难得到,而又最容易失掉。一念之差,便入恶道。三恶道易入而难出,要是堕入地狱道,则时间漫长而苦难深重。要是堕入畜生道,由于愚痴而执著其身,生生世世都还是那样的畜生。例如,一窝蚂蚁,七佛以来它们都一直是蚂蚁;而鸽子,八万劫后,还是鸽子。畜生道的时间已经极为漫长,而饿鬼道、地狱道的时间又要长许多倍。久经长劫,如何是了?在这万苦交煎中,既无归宿又无救援。这些情境,每一言之,寒毛直竖。时一念及,五脏如焚。因此,现在就要痛念生死,就如同死了父母那样哀痛彻心,如同扑灭燃头之火那样迫不及待。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畜生愚痴,总是执著自己肉身就是这样的,故在畜生道的时间极长。在建造祇桓精舍挖掘墙角时,佛陀看到一窝蚂蚁,就对须达长者说:这些蚂蚁,七佛以来它们都一直是蚂蚁。〔七佛〕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万劫后,未脱鸽身〕一天,佛陀看到一只鸽子,当下对弟子说,这只鸽子即使八万劫後,仍然是鸽子。〔如丧考妣〕如同死了父母那样哀痛。〔考、妣〕(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皆在生死,皆应出离。彼等与我,本同一体。皆是多生父母,未来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理有所亏,心有未安。况大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冤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忏除;积劫善根,难以成熟。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终堕偏小。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

然而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都在生死,都应当出离。他们与我,本同一体。都是我多生以来的父母,也是未来之诸佛。如果不去普度他们,只求自利解脱,则于理有亏,心有未安。何况大心(菩提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这样一来,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冤愆,何以化解?无数劫累积起来的罪业,难以忏除;无数劫累积起来的善根,难以成熟。这样来修行,则随时随地有许多障缘成为拦路虎。纵使有所成就,毕竟是不圆满(偏)的小果。所以,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啊。

〔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成佛)下化众生的大心。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如来乘〕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然大心既发,应修大行。而于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

既然大心已发,就应当修大行。而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又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没过于“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省庵大师示禅者念佛偈曰:“一句弥陀,头则公案。无别商量,直下便判。如大火聚,触之则烧。如太阿剑,撄之则烂。八万四千法藏,六字全收。千七百只葛藤(禅宗一千七百则公案),一刀齐断(一句佛号葛藤齐断)。任他佛不喜闻,我自心心忆念。请君不必多言,只要一心不乱。”(《净土圣贤录》)

〔葛藤〕禅林用语。指文字、语言一如葛藤之蔓延交错,本用来解释、说明事理,反遭其缠绕束缚。打闲岔,说废话,叫做扯葛藤。〔任他佛不喜闻〕赵州禅师示众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彻悟大师云:“至如‘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一棒打杀,与狗子吃’等语,皆显示法身向上胜妙方便,是真念佛也。”(见后文第二十四则“如天普盖”)〔法身向上〕超越法身,叫做法身向上。禅宗称破初关(见性)为法身边事,破重关为法身正位(安住于法身),破第三关(牢关)为法身向上,法身向上才能见与佛齐。

 

【所谓深信者,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大慈悲心,决无虚愿。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响必应声,影必随形。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此可不待问佛,而能自信者也。况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横遍竖穷,当体无外;弥陀净土,总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往生传载临终瑞相,班班列列,岂欺我哉!】

所谓深信者,信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信弥陀世尊大慈悲心,决无虚愿。并且深信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就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响必应声,影必随形。因不会虚弃,果亦不会浪得。这些,不待问佛就自能相信的啊!何况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要么是妄(全真成妄),要么是真(全妄即真);心性虽然终日随缘,其实终日不变。心性横遍十方,竖穷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大而无外,因此弥陀净土,总在其中。以我具有佛之心,来念我心所具之佛,岂我心所具之佛,而不应我具有佛之心呢?《往生传》载临终瑞相,比比皆是,怎么会欺诳我呢!

〔浪得〕白白地得到

 

【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如婴儿之思慈母,如避冤家之持刀相迫,如堕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恳切,一切境缘,莫能引转矣。】

有了这样的深信,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乐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心自切。以极乐世界之乐,回观娑婆世界之苦,厌离娑婆世界之心也就自深,就如同离厕坑,出牢狱。以娑婆世界之苦,遥观极乐世界之乐,欣乐极乐世界之心也就自切,就如同归故乡,奔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如婴儿之思慈母,如逃避冤家之持刀相迫,如堕落水火而急求救援。如果真能如此的恳切,那么一切境缘,都不能够引诱转离念佛之心了。

 

【然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唯专唯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乱矣。诚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有是理乎哉!】

然后(有了深信切愿之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则持一声佛号是一九品莲台之种子,念一句佛号是一往生极乐世界之正因。务必心心佛号相续(不间断),念念佛号无差(不杂它想),唯专唯勤,无杂无间。愈久念佛之心愈坚,愈持念佛之心愈切。久而久之,佛念自成片段(念佛时没有杂念),入一心不乱矣。果真做到了这一步,若不往生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难道还有这种道理吗!

五、心作心是

心作心是:心想念佛,心即作佛;此心作佛,此心是佛。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非以想念于佛即为作佛耶?】

《观无量寿佛经》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更加直截痛快。为什么呢?因为见性难,而作佛易。什么是见性呢?离心(阿赖耶识)、意(末那识)、识(前六识),灵光迸露,方为见性,因此难。什么是作佛呢?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庄严,即为作佛,因此易。《观无量寿佛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岂不是想念于佛,即为作佛吗?

 

【夫成佛、是佛,理无二致,而见性、作佛,难易相悬若是,岂非念佛较之参禅,尤为直截痛快也哉!一是祖语,一是佛言。何重何轻,何取何舍,学者但当尽舍旧习,虚其心,平其气,试一玩味而检点之,当必首肯是说为不谬矣。】

就成佛与是佛来说,其理无二,而见性以成佛与念佛而作佛,其难易悬殊竟是这样巨大,岂不是念佛较之参禅,更加直截痛快吗?“见性以成佛”,这是祖师的话,“念佛而作佛”,这是佛的话。何重何轻,何取何舍,学者只要尽舍旧习,虚心平气,自己亲自来试验、体会和比较见性与念佛这两种修法,就一定会肯定“念佛较之参禅,更加直截痛快”的论断是完全正确无误的。

彻悟大师参禅明心见性,为临济宗第三十六祖。后来悟到念佛法门之直截圆顿,而转修净土,为净土宗第十二祖,通宗,通教,通净。所以大师的这番论断,是参禅和念佛两条路都走过的过来人之实在语。

六、禅净难易

禅净难易:念佛了生死之易与参禅了生死之难,即便以日与劫、天与地之悬殊来譬喻,也是远远不够的啊!

 

【石霜迁化,众举泰首座继席住持。时九峰虔为侍者,乃曰:“若继住持,须明先师意。”泰曰:“先师有什么意,我会不得?”虔曰:“先师寻常教人:‘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则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泰云:“此但明色一边事。”虔云:“原来未会先师意。”泰云:“装香来!香烟尽处,我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左右即装香,香烟未尽,泰即化去(离世)。虔抚其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石霜(唐代庆诸禅师)圆寂,大众推举泰首座继任住持。此时九峰虔(九峰道虔禪師)为石霜之侍者,就说道:“若要继任住持,必须明悟先师的旨意。”泰曰:“先师有什么旨意,我会不得?”九峰虔说:“先师平常教人:‘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则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泰首座回答道:“这只是讲色空一事。”九峰虔说:“原来你根本未会先师之旨意。”泰首座说道:“点香来!如果这支香燃完,我都还没有离世,那就说明我不会先师之旨意。”左右立即点香,香还没有燃完,泰首座就已经离世。九峰虔抚摸着他的背说道:“虽然你能够坐脱立亡,但是先师之旨意,你连做梦都没梦见。”

〔一念万年去〕将万念归一境界中之唯一一念也去掉,而进入无念境界。通常,“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有两种含义:一、一念即万年,万年即一念。这是表示超越大小、长短、久暂等相对概念之语句,所谓“十世古今,当处一念”。二、形容万念归一的境界:无论什么时候都只是这一念,这一念能够保持到无论什么时候。例如禅宗祖师常说:“一念万年做去,哪更有法?”〔古庙香炉去〕古庙香炉(古庙中唯存一点香火):譬喻心念纯一无杂,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古庙香炉去(将古庙中唯存的一点香火也去掉)”,这是譬喻一归于无,而进入无念境界。〔一条白练去〕白练:白绢。这里,白练也是譬喻心念纯一无杂,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一条白练去”是说将唯一之念亦去掉(一归于无),而进入无念境界。〔坐脱立亡〕这是生死自在的功夫,可以做到说走就走,无论坐着走,还是站着走,无不自如。

大慧禅师云:“老汉常爱真净和尚道:如今人多是得个身心寂灭,前后际断,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似古庙里香炉去,冷湫湫地去,便为究竟;殊不知却被此胜妙境界障蔽,自己正知见不能现前,神通光明不能发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曹山堂上坐,纸衣道者从堂下过。山曰:“莫是纸衣道者么?”衣曰:“不敢当。”山曰:“如何是纸衣下事?”衣曰:“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山曰:“如何是纸衣下用?”衣曰:“诺。”便化去。山曰:“汝只解恁么去,不解恁么来。”衣复开目,问曰:“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山曰:“未是妙。”】

曹山(本寂禅师,是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坐在堂上,纸衣道者从堂下走过。曹山问道:“莫不是纸衣道者么?”纸衣道者答道:“不敢当。”曹山问道:“如何是你身内自性之事?”纸衣道者答道:“自性虽然穿上了色身这个臭皮囊,但是心于万法都如如不动。”曹山问道:“如何是你身内自性之用?”纸衣道者答道:“好的。”便瞑目离世。曹山说道:“你只解怎么去,却不解怎么来。”纸衣道者又睁开眼睛,问道:“一灵真性,不假借胞胎就来,怎么样?”曹山答道:“未是妙。”

〔道者〕修行佛道者之称。〔纸衣道者〕唐代禅僧克符,为涿州(河北固安)人,由于平日喜著纸衣,故世称之纸衣道者、纸衣和尚。〔不敢〕不敢当。这是古时委婉承认的谦词。〔如何是纸衣下事〕即如何是纸衣身下事,亦即如何是纸衣身内自性之事。〔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夫坐脱立亡,未明大法,固非了事。(上面二例,功夫都是做到了坐脱立亡,但是大法未明,仍不究竟,不能够彻底解脱;这是说明参禅靠参禅来了生死实之难。)然其造诣工夫,殊非易易。果能回此一段精神,专心念佛求生净土,当必稳得上品上生,岂更遭人检点哉!】

在举了泰首座和纸衣道者生死自在的两个例子后,彻悟大师感叹地评论道:坐脱立亡这是何等的功夫啊!但是大法未明,仍然不能够彻底解脱——这说明靠参禅来了生死实在太难啊!然而这两人的功夫造诣,也是非常不容易达到的。如果能够将达到这一造诣的精力和时间回转过来专心念佛求生净土,一定稳得上品上生,哪里还会遭人批评、考问呢!

 

【如纸衣进问:“如何是妙?”山答云:“不借借。”衣便珍重(告别)化去。噫!与其不借而借臭秽胞胎,何如不借而借香洁莲花?直以胞胎臭秽,莲花香洁而论,已自胜劣悬殊。况出胎隔阴,作主大难。而莲胞一敷,胜缘具足。此则日劫相悬,天地不足以喻其否泰矣。】

又例如纸衣道者进一步问道:“那么如何是妙?”山答云:“不借而借。”纸衣道者便向曹山告别,感谢他的指点而化去(离世)。噫!与其不借而借娑婆世界之臭秽胞胎,哪里比得上不借而借极乐世界之香洁莲花?就以娑婆世界胞胎之臭秽,极乐世界莲花之香洁而论,已经是优劣悬殊。更何况出胎后有隔阴之迷,作主太难;而莲苞一开,立即胜缘具足,花开见佛悟无生。这说明念佛了生死之易与参禅了生死之难,二者的悬殊即便以日与劫、天与地来譬喻,也是远远不够的啊!

〔不借借〕不借而借——虽然假借胞胎,但不著胞胎之相。〔噫〕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

在这一公案中,曹山是在点化纸衣道者,令他在最紧要的关头不要错路,这也是明师的老婆心肠啊!

 

【无怪乎永明大师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此真语也,实语也,大慈悲心泪出痛肠之语也,学者幸勿忽诸!】

无怪乎永明大师说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这是真话,这是实话,是大慈悲心披肝沥血的话,学人千万不要忽略了这句话啊!

永明大师与彻悟大师一样,都是参禅悟道,位列禅宗祖师,后来悟到念佛法门的直截圆顿,而转修净土,成就卓著,为莲宗第六祖。所以永明大师的偈语,也是参禅和念佛两条路都走过的过来人之实在语。

请留意,彻悟大师用“泪出痛肠”四字。

七、一念迷悟

一念迷悟:一念迷即众生法界,一念悟即佛法界。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十方虚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国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报,是此一念情想合离;四大依报,是此一念动静违顺。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

最初,自性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自性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这样一来,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在此一念之外呢?因此,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一念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十方虚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国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正报,是此一念情想合离;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依报,是此一念动静违顺。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

〔一念相应〕始觉与本觉合一,叫做“一念相应”。〔本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自性清净心;始觉是本觉被无明蒙蔽之后,又开始渐除无明,渐息妄心,恢复其固有的本觉;究竟觉是终极彻底的觉悟,也就是佛的觉悟。

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四句,极其重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随时随地把一句佛号照顾好,妄念不起,即是在修大行。

 

【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

原来这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因此整个法界横遍十方(空间),竖穷三际(时间),超越二元对立,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

〔法界〕即法性,亦曰实相。〔法性〕诸法之本体(诸法实相)。〔无自性〕“无自性”的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实体,皆是幻象,如梦中事。无自性,又称作无性。《唯识论》云:“一切法皆无自性。”《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三际〕过去、现在和未来。〔离过绝非〕超越二元对立。〔法尔〕天然的、不待造作的。〔威神〕威德和神通。〔威德〕可畏为威,可爱为德。

 

【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帝网珠光,难齐全体;南柯梦事,略类一斑。】

现今以此一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极乐世界之依报和正报,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报和正报之内。就如同两镜交相辉映,互含互照,重重影现,这是就横遍十方之相来说。若就竖穷三际来说,则念佛之时,即是见佛之时,亦即是成佛之时。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时,即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时,亦即是回入娑婆世界普度众生之时;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更无前后。这种情形,就是用帝网珠光之互照互摄,也难以描绘其全体;南柯梦事之离奇古怪,也只能比拟全豹之一斑。

〔帝网〕悬于帝释天宫的宝珠网。〔帝网珠光〕帝网上这些宝珠的光明互相辉映,每一珠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影中的每一珠又现一切珠影,各各如是,重重影现。〔南柯梦〕“南柯”,朝南的树枝。唐代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南柯郡为槐树南枝下的另一蚁穴。

 

【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担,终必全身受用,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如或未能,但当任便观察,随分受用耳。】

此一念之理,悟之最难,而信之最易。只要能够直下承担,深信不疑,唯佛是念,最终必定全身受用,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如果还不能够直下承担,那也应当任便详加观察,随着自己的领悟浅深而得相应的受用。

〔参学事毕〕参学之事已经完毕。〔所作已办〕该作的一切,已经完成。修行本来是为了出离三界,而修诸梵行。当思烦恼既断,生死已尽,即云“所作已办”。

八、心能转业

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心能够造业,心也能够转业。业是由心造,业亦由心转。心如果不能够转业,即为业所操控;业不被心所转,即能够操控心。那么,心怎么能够转业呢?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够转业。业又何以能够操控心呢?心如果还是依从惯常的习气,随波逐流而作、而受,即为业所操控。一切现前的境界,一切将来的果报,都是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缚心〕操控心。

例如,闻谤不怒,即是以心转业;闻谤而怒,即是业来缚心。古德云:“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心若转业,即是消旧业;业若缚心,即是造新殃。消业或造业,以及命运的升沉,都全在这一念。此风口浪尖,正是做功夫和勘验功夫的大好时机!

 

【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

由于一切境界皆是唯业所感,所以境遇现前来报应(业报),都有一定,这是因为业能够操控心的缘故。由于一切境界皆是唯心所现,所以境遇现前来报应,都没有一定,这是因为心能够转业的缘故。若是人们正当业能操控心,而境遇现前来报应一定之时,忽发菩提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够转业,境遇现前之报应,就定而不定。又,心能转业,境遇现前来报应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操控心,境遇现前之报应,就不定而定。

 

然业乃造于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而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

然而业是已往造成,这是无可挽回的;所幸发心与否,修行是否真实,其主动权在我。境遇现前时,是造新殃或消旧业,也全都由我,而不由别人。

境遇之来临,这是旧业所感。而如何对待,其主动权则在自己。然而,并不是你想怎么对待就能够怎么对待,你想转业就能够转业。就像打仗一样,谁不想赢?关键在于实力。所以要能够正确地对待境遇,必须发菩提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才有实力来转业、转境。彻悟大师这一段开示,阐明了改造命运的原理。要反复体味,不断实践。经常自我检点:这是业在缚心,还是心在转业?

记住:境遇现前,这是业来缚心,要你受报,并造新殃;心安住在佛号上不为所牵,这是心在转业(不报或轻报),且消旧业——削弱乃至拔除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子。

 

【如吾人即今发心念佛,求生极乐。或观依正,或持名号,念念相续。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极,则心能转业。而前境之娑婆,转为极乐;胎狱之来报,转为莲胞。便是乐邦自在人矣!若正恁么时,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与佛合,则业能缚心。而前境仍旧,来报依然,还是忍土苦众生也。】

就如我们现今发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或观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如《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各种观法),或执持名号,念念相续(不被妄念间断)。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极,则心能转业。于是娑婆世界之境,转为极乐世界之境;临终胎狱之来报,转为莲胞化生。这便是极乐世界自在人矣!若正在前境来报应的时候,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与佛合,则业能缚心。那么前境仍旧,到来的果报依然,就还是娑婆世界苦众生也。

〔依正〕依报和正报。世间国土房屋器具等,为身之所依,叫做“依报”;身乃过去造业之所感,叫做“正报”。〔忍土〕娑婆世界;“娑婆”汉译为“忍”。

彻悟大师在这里开示了转业的诀窍:“或观依正,或持名号,念念相续。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极,则心能转业。”请注意:念念相续,这是关键。

所以,念佛念到相应,不仅临终必生极乐,而且现在就能够改造自己的命运。

 

然则我辈有志出离,求生净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奋然而发也哉!】

那么,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这些有志出离娑婆世界,求生极乐世界的人,能够不兢兢业业、奋勇向前吗?

九、以愿为最

以愿为最:净土门中,以愿为最。要是发的是真实愿,则信就在其中。信、愿既真,行就自动而起(若不力行,信愿非真)。因此之故,信、愿、行三种资粮,仅一愿字全都涵盖了。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净土门中,以愿最为重要。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习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每定将成,多为鱼鸟所惊。因发恶愿曰:“吾他日后,当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食鱼。”后非想定成,遂生天上,寿活八万大劫。天报既终,遂堕为飞狸,入林水以食鱼鸟。此恶愿也,与性相违,尚有大力用,八万劫后能满,况称性之善愿乎!】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愿。例如,郁头蓝弗在修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每次修定将成,多为鱼跃鸟鸣所惊。因此发恶愿:“我以后要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食鱼。”后来非非想定修成,于是往生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活了八万大劫。天报之寿命既终,于是堕为飞狸,入林入水以食鸟鱼。这是恶愿啊,与其本性相违,尚有如此之大力用,在漫长的八万大劫后都能够满其所愿,何况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称性之善愿呢!

〔郁头蓝弗〕人名,亦译成郁陀罗罗摩子。〔非非想定〕即非想非非想处定,可生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此禅定极为寂静,心想虽有如无,故名非想非非想。

 

【《神僧传》载:一僧于石佛前,戏发愿曰:“如今生生死不了,愿来生作威武大臣。”后果作大将军。此戏发之愿也,尚终得遂,况至诚所发之愿乎!】

《神僧传》记载:一僧于石刻的佛像前,开玩笑发愿说:“如果今生不能够了生死,愿来生作威武大臣。”后来果然作了大将军。这是开玩笑所发之愿啊,最终都会满其所愿,何况至诚所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愿呢!

 

【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佛果,先结人缘。汝虽明佛法,其如无缘何?”其僧曰:“我即终于此乎?”傍僧曰:“吾代汝为之。”问其僧有何所蓄,曰:“无他,仅余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变价置买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鸟昆虫甚多之处,置食于地,复教以发愿。乃嘱曰:“汝二十年后,方可开法。”其僧如所嘱,至二十年后始开法,受化者多少年,盖皆受食之禽鸟昆虫也。此愿力之不可思议也。尚能以他人之愿,摄彼虫鸟,脱异类而入人道,岂自愿不能自度耶?】

《神僧传》还记载:一位僧人,虽然博通经论,但是无论到哪里,都没有弘法的机会,于是自我感叹不已。旁边一位僧人说道:“你学佛法,难道就没有听说过‘未成佛果,先结人缘’吗?你虽然精通佛法,怎奈没有人缘,那有什么办法呢?”这位僧人说:“难道我这一生就永远没有弘法的机会了吗?”旁边一位僧人说道:“我来代你培植人缘。”于是问这位僧人有什么积蓄,他回答道:“没有别的什么,只剩下一段衣料而已。”旁边一位僧人说道:“这就足够了。”于是将衣料变卖来买食物,引这位僧人到一深林,在禽鸟昆虫甚多之处,置食物于地,教他发愿:愿能弘法普度众生。然后嘱咐他:“你二十年后,才可以开示弘法。”这位僧人如其所嘱,到了二十年后,始开弘法,来听他讲经受化者多是少年,因为他们前生都是在深林中受食之禽鸟昆虫。这都是说明愿力之不可思议啊。尚且能够以他人之愿,摄化那些虫鸟,脱异类而入人道,难道自己发愿还不能够度自己吗?

 

【佛以四十八愿,自致成佛。而我所发之愿,正合佛摄生之愿。此则直以发愿,便可往生,而况佛有不思议大慈大悲。】

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以救度苦难的众生,并依此而修成佛果,感得西方极乐世界。而我所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愿,正契合阿弥陀佛摄化众生之大愿。因此仅以此发愿,便可往生,更何况阿弥陀佛有不思议之大慈大悲。

请注意:“仅以此发愿,便可往生”,这里所说的发愿是发的真实愿——具有巨大愿力之愿。正如下面彻悟大师的开示:要是发的是真实愿,则信就在其中。信、愿既真,行就自动而起。因此之故,信、愿、行三种资粮,仅一愿字全都涵盖了。所以,愿如果不包含信,不能够自动起行,不能够披荆斩棘地直奔目的地,则是虚愿。

 

【如莹珂,酒肉无择之人。后阅往生传,每读一传,为一首肯,遂断食念佛。至七日,感佛现身慰之曰:“汝阳寿尚有十年,当好念佛,吾十年后来接汝。”珂曰:“娑婆浊恶,易失正念。愿早生净土,承事诸圣。”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后来接汝。”三日后果得往生。】

例如宋朝莹珂禅师,酒肉无择之人。后来阅读往生传,每读一传,为一首肯(点头同意)。于是面西而坐,绝食念佛。到了第七天(应是第三天),感得阿弥陀佛现身,安慰他说:“你还有十年阳寿,当好好念佛,我十年后来接你。”莹珂白佛言:“娑婆浊恶,易失正念。愿早生净土,承事诸圣。”佛说道:“你愿如此,我三日后来接你。”到了第三日,莹珂禅师命大众诵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及诸圣众俱至。”寂然而化。

莹珂法师一事,源自《佛祖统纪》,抄录如下:

莹珂。受业霅(zhá)川瑶山,遍参教席禅门。以疾归受业(从上下文看,“受业”多余,可能是传抄之误),酒炙无所择。窃念戒业有阙,恐从流转。令同住取戒珠师所编《净土往生传》,对床(似应“卧床”)读之,凡读一传为一首肯。既而择一室,面西设禅椅,不食念佛三日。梦佛、大士谓之曰:‘汝尚有寿十年,且当自勉。’珂白佛曰:‘设有百年,阎浮浊恶,易失正念。所愿早升安养,承事众圣。’佛曰:‘汝志若此,后三日当来迎。’至期,令众诵弥陀经。师曰:‘佛、大众皆至矣。’遂寂然而化。”

 

【又、怀玉禅师,精修净业。一日,见佛菩萨满虚空中,一人执银台而入。玉念曰:“吾一生精进,志在金台,今胡不然?”银台遂隐。玉弥加精进,二十一日后,复见佛菩萨遍满虚空,前持银台者易金台而至,玉遂泊然而逝。】

又如怀玉禅师,精修净业。一日,见佛菩萨满虚空中,一人手执银台而入。怀玉禅师心中想道:“我一生精进念佛,志在金台往生,现在为什么不是金台呢?”手执银台之人便隐去。怀玉禅师就更加精进地念佛。到了第二十一日,又见佛菩萨遍满虚空,前次手持银台之人,现在手持金台而至。怀玉禅师于是寂然而逝。

 

【刘遗民,依东林,结社念佛。一日想念佛次,见佛现身。刘念曰:“安得如来手摩我头乎?”佛即手摩其头。复念曰:“安得如来衣覆我体乎?”佛即以衣覆其体。】

刘遗民师事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莲宗初祖),结社念佛。一日,观想念佛的时候,见阿弥陀佛现身。刘遗民心中想道:“怎样才能获得如来为我摩顶呢?”阿弥陀佛即手摩其头。心中又再想道:“怎样才能获得如来以衣覆盖我身呢?”阿弥陀即以衣覆其体。

〔刘遗民〕晋代人,名程之,字仲思,彭城(江苏铜山县)人。年少丧父,事奉母亲极为孝顺。擅长老子、庄子的学说,不随便混杂于当时的俗世,与周续之、陶渊明誉称为浔阳三隐。最初担任参军,当时的王公大臣皆先后引荐他高升其它的官职,刘程之都坚决地推辞。当时慧远大师,居住在庐山的东林寺,修习念佛三昧,刘程之于是前往依止。慧远大师说:“官禄显赫,云何不为呢?”刘程之说:“晋朝没有磐石的坚固,有情众生却有累卵的危险,我又何必去作官呢?”当时南朝刘宋的皇帝刘裕因为刘程之不屈服于官禄,因此称他为“遗民”,以赞扬他高洁的德行。刘遗民后来在西林山涧的北边,自己别立禅修的房舍,专精研究佛法深奥的义理,同时严格地持守戒律,并作念佛三昧诗。居住半年之后,在禅定中见到阿弥陀佛放光照耀大地,皆呈黄金色。又经过十五年,当他正在念佛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以白毫相光照触其身,并垂手表示安慰和接引。刘遗民心想:“怎样才能获得如来为我摩顶,并以衣服覆盖我身。”才说完不久阿弥陀佛就为他摩顶,并以衣覆其体。另外又有一天,梦见进入七宝莲池,见到青色白色的莲华,其水池湛然澄澈。有一个人头顶有圆光,胸前现出卍字,指着池水说:“此是八功德水,你可以饮之。”刘遗民于是饮用此水,觉得很甜美。睡醒之后,异香从毛孔之中散发出来。接着就向人说:“我往生净土的因缘已经到了!”于是请僧人诵《妙法莲华经》,约数百部。刘遗民对着佛像焚香,一再地礼拜并祈祷说:“我因为释迦牟尼佛的遗教,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此香应当先供养释迦如来,其次供养阿弥陀佛,再其次,供养《妙法莲华经》,因为我之所以能够得生净土,就是由于此经的功德。并且愿与一切的有情众生,能够同生西方净土。”说完之后即与大众告别,睡卧在床上,面向西方合掌,安然地往生。当时为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时年五十九岁。六年以后,慧远大师在精舍静坐时,在禅定中见到阿弥陀佛,其身高大遍满虚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侍立在左右两侧,刘遗民和莲社中先已往生的僧俗,都在佛的侧前方,向慧远大师拱手道:“大师发心在先,怎么到来这么晚呢?”慧远大师于七日后圆寂。〔结社念佛〕莲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率领大众修净土行,挖掘水池种植莲花。在水池上立十二叶莲华,随着水流旋转,作为计时的刻漏,并分别刻划日夜的时段,作为修道经行的节次。自此之后,四方具有清净信心的士人,听闻到慧远大师高风亮节的德行而来归附者,有一百二十三人。慧远大师说:“诸位君子前来此处修行,难道能够无意于求生净土吗?”因此乃恭造西方三圣形像,建筑房屋结集莲社,令刘遗民作发愿文,雕刻于石上。

 

【呜呼!佛之于众生,无所不至,真可谓大慈悲父母矣。欲速生即令速生,欲金台即易金台,欲手摩头即摩头,欲衣覆体即覆体。佛既慈悲一切众生,岂独不慈悲我乎?佛既满一切众生之愿,岂独不满我之愿乎?大慈悲心,无有拣择,安有此理?】

呜呼!佛对于众生,无所不至,真可谓大慈悲的父母啊!要想尽快往生就让他尽快往生,要想金台往生就让他金台往生,要想如来摩顶就手摩其顶,要想佛衣覆体即覆其体。佛既然对一切众生都慈悲,怎么会独独不对我慈悲呢?佛既然满一切众生之愿,怎么会独独不满我的愿呢?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没有分别拣择,当然会对我慈悲,满我之愿。

 

【是以真能发愿,则信在其中。信愿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愿行三种资粮,唯一愿字尽之矣。】

所以,要是发的是真实愿,则信就在其中。信、愿既真,行就自动而起。因此之故,信、愿、行三种资粮,仅一愿字全都涵盖了。

十、珍重每念

珍重每念: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

世上之最可珍重者,莫过于精神。世上之最可爱惜者,莫过于光阴。一念净(这一纯一无杂的念佛之念),即是入佛界之缘起;一念染,即是生九界之业因。凡动一念,即是十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种子,难道可以不珍惜宝重这一念吗?

〔一念净,即佛界缘起〕这一纯一无杂的念佛之念,即是成佛之缘起。这是因为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便当生成佛。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熏修净业。】

一天过去,寿命就随之减少一天。一寸时光,就是一寸命光,难道可以不爱惜时光吗?如果真是知道精神之可珍贵,则不会浪费精神,就会念念执持佛名。光阴要想不白白地度过,就要时时刻刻熏修净业。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今天一过去),命亦随减(活在世上的日子也就随之减少一天),如少水鱼(犹如池水日渐枯竭之鱼),斯有何乐(这有什么快乐可言)?大众!当勤精进(应当勤奋精进地修行),如救头然如同救护自己的头那样,迫不可待。但念无常(时时刻刻想到念死亡的来临),甚勿放逸(千万不要放纵自己,去贪图闲适安乐,而浪费了宝贵的时光)。”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应当勤奋精进地修行,如同救护自己的 头颅那样,迫不可待。(例如,当有东西向头上砸来,就必须立即挡住,或者躲开,一刻也不能够耽误。同样,当死亡袭来,解脱此身的修行必须勤奋精进,一刻也不能够耽误。)“然”用于词尾,表示状态,例如:显然,忽然,飘飘然。这一句是说:死亡迅速逼近,念佛应当精勤不懈,赶快地迫不及待地,抢在昏迷死亡之前,成就“十念相续,积习成性”(详见《往生的条件》一文)。〔无常〕无有常住(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亦指死亡、勾魂之鬼。〔甚勿放逸 〕千万不要放纵自己,去贪图闲适安乐,而浪费了宝贵的时光。佛言:“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佛说无量寿佛经》)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学佛人务须时时警觉,切莫掉以轻心,嬉戏游乐,虚掷时光,而悔恨无穷。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今天一过去),命亦随减(活在世上的日子也就随之减少一天),如少水鱼(犹如池水日渐枯竭之鱼),斯有何乐(这有什么快乐可言)?大众!当勤精进(应当勤奋精进地修行),如救头然如同救护自己的头那样,迫不可待。但念无常(时时刻刻想到念死亡的来临),甚勿放逸(千万不要放纵自己,去贪图闲适安乐,而浪费了宝贵的时光)。”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应当勤奋精进地修行,如同救护自己的 头颅那样,迫不可待。(例如,当有东西向头上砸来,就必须立即挡住,或者躲开,一刻也不能够耽误。同样,当死亡袭来,解脱此身的修行必须勤奋精进,一刻也不能够耽误。)“然”用于词尾,表示状态,例如:显然,忽然,飘飘然。这一句是说:死亡迅速逼近,念佛应当精勤不懈,赶快地迫不及待地,抢在昏迷死亡之前,成就“十念相续,积习成性”(详见《往生的条件》一文)。〔无常〕无有常住(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亦指死亡、勾魂之鬼。〔甚勿放逸 〕千万不要放纵自己,去贪图闲适安乐,而浪费了宝贵的时光。佛言:“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佛说无量寿佛经》)

 

 

【倘置佛名而别修三乘圣行,亦是浪用精神,亦是千钧之弩为鼷鼠而发机,况造六凡生死之业乎?倘置净业而别取权乘小果,亦是虚度光阴,亦是以如意宝珠,而贸一衣一食,况取人天有漏之果乎? 】

倘若置持名念佛不顾而去另修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圣行,这也是在浪费精神,犹如在用千钧之力才能够拉开的巨大弓弩去射小老鼠,更何况用此精神去造六道生死轮回之业呢?倘若置净业不顾而另去证取权乘(方便教法)之小果,这也是在虚度光阴,也是以如意宝珠去换取一衣一食;更何况去证取人道、天道有漏之果呢?

〔千钧〕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千钧”,通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千钧之弩为鼷鼠而发机〕用千钧之力才能够拉开的巨大弓弩去射小老鼠。“发机”,扣发扳机。〔鼷xī鼠〕鼠类最小的一种。〔有漏之果〕“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有漏之果”就是生死未了之果。

 

【如是珍重,如是爱惜,则心专而佛易感,行勤而业易精。果得真生净土,亲见弥陀。时承开示,面奉慈音。妙悟自心,深证法界。延一念为长劫,促长劫为一念。念劫圆融,得大自在。得非自食其珍重爱惜之报乎?】

如是珍重精神,如是爱惜光阴,则心专一而阿弥陀佛易感通,行(执持佛名)勤奋而净业易精进。果真得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时时亲承开示,面奉慈音,自然能够妙悟自心,深证法界。延短短的一念为漫长的一劫,缩漫长的一劫为短短的一念。念、劫圆融(超越时空),得大自在。这难道不是自己受用自己珍重精神爱惜光阴之果报吗?

十一、胜超余门

胜超余门:净土一门,最初不须开悟,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练,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

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这是多数圣者(断惑之人)的同一途径,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然而,见道岂是容易的吗?若依教门的要求,必须大开圆解方为见道;若依禅宗,必须直透重关方为见道。见道之后才说得上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练,不免障碍重重(撞墙磕壁),甚至误入歧途(堕坑落堑)。

〔教乘〕即教下。〔宗门、教下〕宗门专指以心传心之禅宗;教下则是指释迦佛言教之下的一切理论和方法。除了禅宗,其他(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真言宗)都是教下。又宗门讲究明心见性,而教下则讲究大开圆解。〔重关〕禅宗有三关之说:初关(破本参)、重关和牢关(末后关)。行者若能凡情销尽,彻见诸法之虚妄不实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则称为“破初关”,或破本参,又作见性。其次,在见性之后,再用功修持,则不但不为“有”所碍,而且亦能不执著于“空”,此称为“透重关”,又作大死大活。此后,再用功磨炼,拂除悟迹,达寂照不二、空有无碍之境,虽五欲当前亦运用自如而不失本性,此为“透牢关”。破初关,见法身;破重关,证法身;破牢关,透法身。

〔大死大活〕禅林用语,意思是大死之后大活,与“大死一番”、“绝后再苏”等语同义。。识得真空本无一物,这是大死;识得妙有而空有双融,这是大活。《碧岩录》云:“须是大死一番,却活始得。”〔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身体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

 

【唯净土一门则不然。“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也。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必另求悟门也。】

唯有净土法门则不必首须见道。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而了生死。这是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而不是三乘贤圣,所能知所能见啊!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之知见为知见,不必另求悟门,而直了生死。

 

【余门修道,必悟后依法修习,摄心成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所发之慧有胜劣,所断之惑有浅深,然后方可论其退与不退。唯此净土门中,唯以信愿之心,专持名号,持至一心不乱,净业即为大成,身后决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转。】

其它法门修道,必须悟后依法修习,摄心成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由于所发之慧有胜劣,故所断之惑有浅深,然后才可以说功德善根是否不再退转。只有净土法门,唯以信愿之心专持名号,持至一心不乱,净业即为大成,临终决定往生。一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便永不退转。

〔不退〕功德善根只有增进而无退失退转。

 

【又、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能障道,则进修无路矣。修净业者,乃带业往生,不须忏业。以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

又、其它法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除,即能障道,则进修无路。修净业者,乃带业往生,不须忏业。因为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缘故。

 

【又、余门修道,须断烦恼。若见思烦恼分毫未尽,则分段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同居国土。唯修净业,乃横出三界。不断烦恼,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则生死根株便永断矣。】

又、其它法门修道,必须断烦恼。若见思烦恼只要分毫未尽,则分段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娑婆世界。唯有修净业,乃是横出三界,不须断烦恼,而从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一旦生到那里,则见思烦恼(生死根株)便永断矣。

 

【既生彼土,则常常见佛,时时闻法。衣食居处,出于自然。水鸟树林,皆悉说法。同居土中,横见上三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圆证三种不退,一生便补佛位。】

既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则常常见佛,时时闻法。衣、食、居处,自然而有。水、鸟、树林,都在说法。虽然生在同居土中,但能横见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圆证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一生便能成佛。

〔三种不退〕一、位不退: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破了思惑和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证得到无生法忍,心念便安住在这种真智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然则净土一门,最初省求悟门,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学者当细心玩味而详择之,毋以一时贡高,失此殊胜最大利益也。】

如上所述,净土法门一开始就省去开悟这个环节,末后又不须要因定发慧,因慧断惑,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这是极为省要,极为直捷的法门。及至证入,其果又极为广大,极为究竟。学者应当细心体悟上述道理而仔细地选择所修学的法门,不要以一时的贡高我慢,失此最殊胜最大的利益啊!

十二、业感心现

业感心现:一切诸法,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一穷人遥望,见钱一串,就而取之,乃蛇也。遂瞠立于其傍。复一人至,得钱一串携去。夫钱非蛇也,而蛇现者,唯业所感,唯心所现也。钱上之蛇,固是业感心现。而蛇上之钱,独非业感心现乎?】

一个穷人遥望地上有一串钱,于是走过去拾取,才发现是蛇。于是站在旁边盯着。又一人来到,看到是一串钱于是就捡走了。钱并非是蛇,而现为蛇者,这是唯业所感,唯心所现也。钱看成是蛇,固然是业感心现。而蛇看成是钱,岂不也是业感心现吗?

 

【钱上之蛇,一人之别业妄见也。蛇上之钱,多人之同分妄见也。一人之妄见,其妄易知。多人之妄见,其妄难知。以易知例难知,难知亦易知矣。然则蛇固蛇也,钱亦蛇也。推此而往,内而根身,外而境界,由一方而至十方,以及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皆此钱上之蛇也。】

将钱看成蛇,是一人之别业妄见。而将蛇看成钱,这是许多人之共业妄见也。一人之妄见,很容易知道是妄。而许多人之妄见,就很难知道是妄。但是,以易知之事来譬喻说明难知之事,难知之事也就容易知道了。因此,蛇固然蛇,但就实相而言,钱也是蛇。由此而推论下去,内而六根组合而成之身,外而一切境界,由一方而至十方,以及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共业妄见也。

〔共业、不共业〕共业是招感共同果报的业因;不共业(别业)是招感各别不同果报的业因。

 

【但唯心之蛇既现,便能螫人;唯心之钱既现,便得享用。非谓唯心,便无外境。且娑婆之秽苦,安养之净乐,皆唯心现。唯心之秽苦既现,则遭大逼迫。唯心之净乐既现,则得大受用。既秽苦净乐皆唯心现,何不舍唯心之秽苦,以取唯心之净乐,而乃久经长劫,甘为八苦之所交煎也哉!】

但是,唯心之蛇既现,便能咬人;唯心之钱既现,便得享用。若不是唯心,便无外境。而且娑婆世界之秽苦,极乐世界之净乐,也都是唯心所现。唯心之秽苦既现,则遭大逼迫;唯心之净乐既现,则得大受用。既然秽苦和净乐都是唯心所现,为什么不舍唯心之秽苦,而取唯心之净乐,却仍然久经长劫地甘受八苦之熬煎呢!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十三、心力业力

心力业力:吾人生死关头,惟二种力:心力与业力。业力最大,心力尤大。念佛人必须心力大过业力,方能感佛现前接引。

 

【吾人生死关头,惟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生。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惟西方是趋,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

我们在生死关头,只有两种力在起作用。一者、心绪有多种多样,投生时哪一种心绪最重就往与它相应之处去,这就是心力的作用;二者、如人负债,欠得最多的要先还,也就是说,业有多种多样,投生时哪一种业最强就往与它相应之处去,这就是业力作用。业力最大,心力更大。这是因为业无自性,全依于心。而心能造业,心也能转业。因此,心力是将神识往心绪重的地方推,业力是将神识往业强的地方推,它们在左右投生之处。若以重的心绪来修净业,则净业强,往生极乐世界的心重而净业又强,心力和业力都是将神识推向西方极乐世界,则他日报终命尽之时,神识就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生其它地方了。这就如像大树、大墙,平时都是向西而歪,他日若倒下来,只会倒向西方。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倘达磨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秪可向佛稽首陈曰:“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

那么,什么是重心绪?我们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由于信深愿切的缘故,一切邪说都不能够迷惑动摇,一切境缘不能够引诱转变。若正修净业时,倘若达摩祖师,忽现在前,说道:“我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你只要舍弃念佛,我就将此禅法传授给你。”但应当向祖师作礼,回答道:“我先已领受释迦如来之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变。祖师您虽有深妙禅道,我却不敢自违本誓也。”纵然是释迦如来,忽然现身,说道:“我先前所说的念佛法门,只不过是一时之方便法。现在我有更殊胜的法门,超过念佛法门。你只要放弃念佛法门,我就为你说更殊胜的法门。”也应当向佛稽首禀报说:“我先已经领受世尊之净业法门,发愿只要一息尚存,决不改变。如来虽有殊胜法门,我却不敢自违本愿啊。”虽然佛和祖师现身,尚且不改自己所信,何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哪里能够迷惑动摇呢?能这样信,就可以说是深信了。

 

【若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其愿可谓切矣。】

若是赤热的铁轮,在头顶上旋转,也不因为此苦的威逼,而退失往生之愿。若是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也不因为此乐的诱惑,而退失往生之愿。这些极逆极顺的境界,尚且不能改变自己所愿,何况世间小小的逆顺境界,哪里能够诱惑转变呢!能这样愿,就可以说是切愿了。

 

【信深愿切,是谓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必强。心重故则易纯,业强故则易熟。极乐净业若熟,娑婆染缘便尽。果得染缘已尽,则临终时,虽欲轮回境界再现在前,亦不可得。果得净业已熟,则临终时,虽欲弥陀净土不现在前,亦不可得。】

信深愿切,这就是重心绪。以此来修净业,净业必强。心绪重的缘故,则容易纯一,业强的缘故,则业容易熟。极乐世界之净业若熟,娑婆世界之染缘便尽。果真到得染缘已尽,则临终时,即便想要轮回境界再现于前,亦不可得。果真到得净业已熟,则临终时,即便想要弥陀净土不现于前,亦不可得。

 

【然此信愿,要在操之有素,临时自不入于歧路。如古德临欲命终,六欲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唯专心待佛。后佛现,乃曰:“佛来也。”遂合掌而逝。夫临欲命终,四大分张,此何时也!六欲天童,次第接引,此何境也!苟素常信愿不到十分坚固,当此时,对此境,而能强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谓千古修净业者之标榜矣。】

然而这样的深信切愿,要在平时就操之有素,临终时自然就不会入于歧路。例如一位古德在临欲命终之时,六欲天的天童来次第接引,他都不去,只是专心等待阿弥陀佛的到来。后来阿弥陀佛现前,才说:“佛来也。”于是合掌而逝。夫临欲命终,四大分解,这是何等的时候!六欲天童,次第接引,这是何等的境界!要是平时信愿不到十分坚固的地步,当此时,对此境,哪里能够勉强作主宰呢?像这位古德,真可说是千古修净业者之榜样啊。

十四、梦中修道

梦中修道:以幻离幻,幻尽梦觉。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

有禅者问道:“一切诸法,全都如梦。娑婆世界固然是梦,极乐世界也是梦啊。既然都是梦,在梦中修道由娑婆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又有何益处?”

 

【予曰:不然。七地以前,梦中修道。无明大梦,虽等觉犹眠。唯佛一人,始称大觉。当梦眼未开之时,苦乐宛然。与其梦受娑婆之极苦,何若梦受极乐之妙乐?况娑婆之梦,从梦入梦。梦之又梦,辗转沉迷者也。极乐之梦,从梦入觉。觉之又觉,渐至于大觉者也。梦虽同,所以梦者未尝同也,可概论乎?】

我回答道:“你说得不对。七地菩萨以前,都是梦中修道。无明大梦,虽然是等觉菩萨亦未全醒。只有佛,才能够称为是彻底觉醒(大觉)。当梦眼尚未睁开之时,梦中之苦乐宛然如真。与其在梦中受娑婆世界之极苦,何不如在梦中受极乐世界之妙乐?更何况娑婆世界之梦,是从梦更入于梦。梦之又梦,愈迷愈深。极乐世界之梦,是从梦入于觉。觉之又觉,渐渐就完全醒来了。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虽然都是梦,但是两种梦的性质截然不同,哪里可以一概而论呢?”

十五、信尤为要

信尤为要: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为要。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为要。以持名念佛,乃诸佛甚深行处。唯除一生所系菩萨,可知少分。自余一切圣贤,但当遵信而已,非其智分之所能知,况下劣凡夫乎!】

佛法大海,信才能够入。净土法门,信是尤为重要。因为持名念佛,乃是诸佛甚深行处。除了等觉菩萨,知道一些。其余一切圣、贤,都只应当遵从世尊的教导深信而已,因为其中的道理不是他们的智慧所能知晓,更何况下劣凡夫呢!

〔一生所系菩萨〕即一生补处菩萨(等觉菩萨)——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

 

【然十一善法,以信居初。信心之前,更无善法。五十二位,以信为始。信位之前,别无圣位。故菩萨造《起信论》,祖师作《信心铭》。以信心一法,为入道要门也。昔王仲回问于杨无为曰:“念佛如何得不间断去?”杨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王欣然而去。未久,杨梦仲回致谢,谓:“因蒙指示,得大利益,今已生净土矣。”杨后见仲回之子,问及仲回去时光景,及去之时节,正杨得梦之日。噫!信之时义大矣哉!】

而且,十一种善心所,以信居首;信心之前,更无善法。五十二位,以信为开始;信位之前,别无圣位。故马鸣菩萨造《起信论》,禅宗三祖僧璨作《信心铭》,都是以信心一法,为入道之要门。昔日王仲回问杨无为,说:“念佛如何能够不间断?”杨无为回答道:“一信之后,更不再疑。”王仲回欣然而去。不久,杨无为梦见王仲回向他致谢,说:“因蒙您的指示,得大利益,现在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杨无为后来见到王仲回的儿子,问到王仲回往生时的情景,以及时间,正是杨无为梦见王仲回那天。噫!信是多么的重要啊!

〔十一善法〕即十一种善心所,唯识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心所〕心所有法的简称,也就是为心所有的各种心理现象,共有五十一法。〔五十二位〕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杨无为〕杨杰。字次公,江苏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官职“太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大悟后,归心净土。著有《天台十疑论序》,及《弥陀宝阁记》,《安养三十赞》,《净土抉疑集序》,弘阐西方教观,接引未来。晚年绘阿弥陀佛像,随身携带以观想忆念。临终之日,感佛来迎,端坐而化。

十六、念佛旨意

【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称性四十八种大愿。依愿久经无量长劫,修习大行,至于因圆果满,自致成佛。法藏转名弥陀,世界转名极乐。弥陀之所以为弥陀者,深证其唯心自性也。然此弥陀极乐,非自性弥陀,唯心极乐乎?但此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佛,亦不偏属众生。】

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称性四十八种大愿。依这四十八大愿经过了无量长劫,修习大行,直至因圆果满而成佛。这时,法藏转名为阿弥陀佛,世界转名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所以为阿弥陀佛者,深证其唯心自性也。然此阿弥陀佛之极乐世界,不是自性弥陀之唯心极乐吗?但这心性,乃是众生与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于佛,亦不偏属于众生。

〔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于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菩萨道时的名字。

 

【若以心属弥陀,则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若以心属众生,则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以弥陀心中之众生,念众生心中之弥陀,岂众生心中之弥陀不应弥陀心中之众生耶?】

若以心属阿弥陀佛,则众生乃阿弥陀佛心中之众生。若以心属众生,则阿弥陀佛乃众生心中之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心中之众生,念众生心中之阿弥陀佛,岂众生心中之阿弥陀佛不应阿弥陀佛心中之众生吗?

 

【但佛悟此心,如醒时人。众生迷此心,如梦中人。离醒时人,无别梦中之人。岂离梦中之人,别有醒时之人耶?但梦中之人,当不自认为真,亦不离梦中之人,别求醒时之人,唯应常忆醒时之人。忆之又忆,则将见大梦渐醒,而梦眼大开。即梦中能忆之人,便是所忆醒时之人。而醒时之人,非梦中人也。梦中人众多,醒时人惟一。十方诸佛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此乃即一即多,常同常别,法尔自妙之法也。念佛之意,大略如此。】

但是佛悟此心,如醒时人;众生迷此心,如梦中人。离醒时人,别无梦中之人。离梦中之人,又哪里别有醒时之人呢?但梦中之人,应当不自认为梦中事是真的,亦不离梦中之人,另求醒时之人,只应当常常忆念醒时之人(佛)。忆之又忆,则将见大梦渐醒,而梦眼大开。这时梦中能忆之人,便是所忆醒时之人。而醒时之人,非梦中人也。梦中人众多,醒时人唯有一个。十方诸佛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此乃即一即多,常同常别,法尔自妙之法也。念佛之旨意,大略如此。

十七、事理圆融

事理圆融: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二语,上句说事,下句说理。事是即理之事,谓生即不生,非直以生为生也。理是即事之理,谓不去而去,非直以不去为不去也。两句作一句看,则事理圆融,所谓合之则双美也。若两句作两句看,则事理分张,所谓离之则两伤也。若不合此两句作一句,便当演此两句作四句,谓:生则决定生,生而无生;去则实不去,不去而去。】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两句话,上句是说事,下句是说理。事不离理,“生则决定生”的“生”即是不生,而不是以“生”为生也。理不离事,“去则实不去”的“不去”即是去,而不是以“不去”为不去也。两句作为一句看,则事理圆融,所谓合之则双美也。若两句作为两句看,则事理分张,所谓离之则两伤也。若是不合此两句作一句看,便应当将此两句推演成四句:生则决定生,生而无生;去则实不去,不去而去。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无明梦中事,所以也是幻象。幻象的特点就是相有而体无,亦即事有而理无。“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段话是从事和理两个方面来讲往生。从事相上来说,“生则决定生”——的的确确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从理上来说,“去则实不去”——实际上并没有去西方极乐世界这回事。所以“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段话一定要当作一句来看,是在讲事与理两个方面。若是当作两句来看,就会是相互矛盾而令人困惑的两句话。所以,若是不作一句看,便应当推演成四句:生则决定生,生而无生(生是幻,实未生);去则实不去,不去而去(理体上虽是不去,但事相上是去)。

在本书中,彻悟大师常常从诸法实相的角度来阐明净土原理,所以最好是在学完“如说修行”的“般若破妄”阶段中,《金刚经精解》、《心经精解》、《六祖坛经精解》和《佛藏经选注》这四门课程之后再来阅读,就容易理解了。

 

【虽为四句,义亦无增。合为一句,义亦无减。总一事理圆融耳。与其执“去则实不去”之理,不如执“生则决定生”之事为得。何也?以执事昧理,犹不虚入品之功。若执理废事,便不免落空之诮。以事有偕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故也。以有生为生,则堕常见;以不去为不去,则堕断见。断、常虽同一邪见,而断见之过患深重,故不若执事之为得。然总不如圆会二句为佳耳。】

“生则决定生,生而无生;去则实不去,不去而去”虽为四句,义理也没有增加。合为一句,义理也没有减少。四句一句,都是令事理圆融而已。如果做不到事理圆融,那么与其执“去则实不去”之理,倒不如执“生则决定生”之事为得。为什么呢?因执事而不明理,犹有往生净土之功效。若执理而废事,则不免受落空之讥诮,而不能往生净土。这是因为事中本来就含有理,不过此人不明白而已;而理决不可能离开事而单独成立,无事之理则是空谈谬论。如果以为有生为生,则堕常见;以为不去完全不去(连事相都否定),则堕断见。断见和常见虽然都是邪见,然而断见之过患深重,因此不如执事之有果效。当然,执事而行虽然有功效,总不如从事和理上圆融地体悟“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两句为好。(因为执事不明理,虽能往生,但品位不高;执事而明理(解第一义),则上品往生。)

十八、临终一念

临终一念: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念佛一念,以确保临终此念现前。

 

【吾人现前一念,缘生无性,无性缘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约缘生无性,则生佛平等一空。若约无性缘生,则十界胜劣悬殊。】

我们现前一念,是因缘而生,无有体性(是幻象);虽无体性,却随因缘而生。不生佛法界,便生九法界。若就缘生而无体性来说,则众生与佛平等,都是一空。若就无体性而缘生来说,则十法界中彼此之胜或劣非常悬殊。

〔无性〕“无性”是说没有实体,是幻象,如梦中事。《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

 

【阿祈达王临终,为赶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蛇。一妇人渡河失手,其子堕水,因捞子故,与之俱没。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瞋,天、畜遂分,则此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

阿祈达王临终时,因为赶蝇人不小心以扇拂面,生起一念瞋心,由于这临终一念是瞋心,于是堕为毒蛇。一位妇人渡河失手,她的孩子落水,因捞孩子的缘故,她和孩子都被水淹没。由于临终一念是慈心的缘故,这位妇人得生天上。临终一念慈或瞋,于是慈者生天,瞋者生畜生遂分,难道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以不谨慎吗?如果临终以此心缘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难道会不见佛往生吗?

〔无自性〕“诸法无自性”的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实体,皆是幻象,如梦中事。无自性,又称作无性。《唯识论》云:“一切法皆无自性。”《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阿祈达王〕即阿耆达王,一生造立佛塔无数,供养三宝,护持正法,功德广大。临命终时,因侍者失手以扇拂面,遂起瞋心,而堕为毒蛇。事见《杂譬喻经》。〔临终之缘生一念〕临命终时,决定神识投生到何处的那一念。

 

【但此一念,不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是故吾辈于此一句弥陀,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唯此一念,更无异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但此临终一念,不可以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所以,我们于此一句阿弥陀佛,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是为熟此念佛一念,以保证临终之念是念阿弥陀佛。果真做到念佛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唯此念佛一念,更无它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那么只有念佛之念而别无它念,不就是在定之心吗?临终既然是在定之心,不见阿弥陀佛,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怕我们自己对上述道理没能真正相信罢了,果真相信,怎么会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熟此一念〕就是要做到善导大师(净宗第二祖)所说的:“念念相续”。(请注意:“念念相续”是说念佛之念念念相续,而不是口中不断念佛心中却在妄想那种情况。)善导大师云:“是以大圣(释迦牟尼佛)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後念即生,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引自《念佛法要》)所以,平日念念相续,是临终正念分明的保障;而临终正念分明,又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关键。善导大师作《临终正念文》云:“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小子累蒙开诲念佛往生之法,其理甚明。又恐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他人惑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径之方,俾(使)脱沉沦之苦。师曰:善哉,问也!凡一切人,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得解脱。……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甚是勤拳(恳切真诚)。及至临病,却又怕死,都不说着往生解脱之事。直待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死生事大,须是自家着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引自《龙舒净土文》)

十九、法藏纲宗

法藏纲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

〔法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法,教法之意;藏,经典的总称。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既举,则言外之“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不是九界”等义俱彰矣。噫!果明此理,而犹不念佛者,则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言外之意“此心不作佛,此心就不是佛;此心作九界,此心是九界;此心不作九界,此心不是九界”就一清二楚了。噫!果真明白此理,都还不念佛的人,那么我拿他也没有办法了。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言:“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正徧(同“遍”)知〕佛的十种尊号之一。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则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末”,没有。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

《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两句,不仅是《观无量寿佛经》一经的纲宗法要,实在也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的大法纲宗;不仅是释迦如来一佛的法藏纲宗,实在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以紧紧把握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两句,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所学虽然不广泛,即可达到上贤之位也。

二十、绝待圆融

绝待圆融:一句佛号,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真法无性,染净从缘。一真既举体成十界,则十界全体即一真。是故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吾人现前一念能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

真如实相之法无有自性,是染是净都是随因缘而生。一真既然全体成为十法界,则十法界全体即是一真。因此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我们现前一念能念之心,一念迷,全真成妄;一念觉,全妄返真。心虽然终日随缘变化,而心体始终还是那个心体。

〔真法〕真如实相之法。〔一真〕唯一真实的意思,即诸法实相。〔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现前一念之心有真、妄两种状态。自性做主是真,习气做主是妄。“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是说真妄不两立,要么全真,要么全妄。一念迷,全真成妄;一念觉,全妄返真。

 

【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无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不二,生佛宛然。本离四句,本绝百非。本遍一切,本含一切。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莲宗行者,当从者(这)里信入。】

一句所念之佛名,全是以佛的功德来立名,佛德之外无名。以名来召佛德,名之外无佛德。所以,佛名与佛德是完全重合的。要是能够做到: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则心、佛完全重合,能念所念不二,众生与佛宛然一体。那么,本来就离四句,本来就绝百非。本来就遍一切,本来就含一切。绝对的圆融,不可思议。莲宗行者,应当从这里信入。

彻悟大师这段开示,是阐明众生本具之性德。然而,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在注释中加了“要是能够做到:……。则……。那么……”等词语,便于理解和实修。

〔四句〕所谓四句,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是禅宗等为了泯除有、无对待等迷执邪见,而说明真空无相不可得之理时的常用语。〔百非〕百者,概称其数之多;非者,指非有、非无等种种否定。谓一切字语皆非实在,意在拂除众生之迷执,令悟入诸法实相、不可得之理。〔绝待〕绝诸对待。对待是两方对立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恶等等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与绝对同义。

二十一、杀生患重

杀生患重: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杀所致。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杀所致。是以杀心渐猛,杀业渐深,渐以杀人,以及杀其六亲,甚而积为刀兵大劫,可悲也矣!盖皆由不知戒杀之所致。】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可以杀吗?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感苦果,都是由一个“杀”字所致。要是不戒杀,那么杀心愈来愈猛,杀业愈来愈深,逐渐就会杀人,以及杀自己的六亲,甚而积为刀兵大劫,实在太可悲啊!这都是由于不知戒杀所造成的。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亦泛指亲属。

 

【茍知戒杀,牲且不忍杀,况杀人乎?况杀六亲乎?牲不忍杀,刀兵大劫,何所从来?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知人之父兄不可杀,亦戒杀之渐。但不知杀父兄者,由于不戒杀始也。】

如果知道戒杀,动物尚且不忍杀,何况杀人呢?何况杀六亲呢?动物都不忍杀,刀兵大劫,从何而来?要知道,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知道人之父兄不可杀,也就会逐渐戒杀。但是,不知父兄不可杀者,都是由于不戒杀开始的。

二十二、感应之道

感应之道:感为因,应为果;有感必有应。

 

【人之所以不戒杀者,由于不达因果之理。因果者,感应也。我以恶心感之,人亦以恶心应。我以善心感之,人亦以善心应。人但知感应见于现生,而不知感应通于三世也。人但知感应见于人道,而不知感应通于六道也。果知感应通于三世六道,六道中皆多生之父兄,杀可不戒乎?】

人之所以不戒杀者,是由于不明白因果之理。因果者,感应也。我以恶心感之,人也以恶心应。我以善心感之,人也以善心应。人们只知道感应见于现生,而不知感应通于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也。人只知道感应见于人道,而不知感应通于六道也。果真知道感应通于三世六道,六道中都是自己的多生之父兄,杀难道可以不戒吗?

《了凡四训》云:“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想要断除吃肉这一恶习,却又做不到,怎么办?印光大师讲了一个案例:“民国十年,光至南京,魏梅荪(系翰林,时年六十)谓光曰:‘佛法某也相信,佛也肯念,师之文钞也看过,就是吃不来素。’光谓:‘富贵人习气难忘,君欲吃素,祈熟读光文钞中南浔放生池疏(《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当数数读,自不能吃肉食矣。’此系八月十二日话,至十月,彼六十生辰,恐人情有碍,往金山(注:金山寺)过生日,回家即长素矣。次年,遂提倡开法云寺念佛放生道场,今六十六矣。而于慈善事业,不惜精神,极力提倡。若立慈幼院,若每年施粥。若近二年来,战事发生,收养老弱妇女于法云寺,打数十间席棚令住,为之煮粥。战事毕,量其远近,发给路费令归。一次有千多人,一次二千多人。每日吃了粥,令彼各念佛及观音。”(《印光法师文钞·复卓人居士书》)

详见附录《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的全文及译文。

 

【纵知感应通于六道,亦不知感应通于世出世间也。以无我心感,则声闻缘觉之果应之。以菩提心六度万行感,则菩萨法界果应之。以平等大慈,同体大悲感,则佛法界果应之。噫!感应之道,可尽言哉?】

纵然知道感应通于六道,也不知道感应通于世间和出世间。以无我之心感,则声闻缘觉之果应之。以菩提心六度万行感,则菩萨法界之果应之。以平等大慈,同体大悲感,则佛法界之果应之。噫!感应之道,哪里说得完呢?

二十三、正宗宗旨

正宗宗旨: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唯佛为宗,绝待圆融为宗,超情离见为宗。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是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来印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

〔三量〕现量、比量、圣言量。现量是亲自实证的道理,比量是譬喻推理而知的道理,圣言量是圣人(佛)所说的道理。

 

【现量者,谓亲证其理也。如罗什大师,七岁随母入佛寺,见佛钵,喜而顶戴之。俄而念曰:我年甚幼,佛钵甚重,何能顶戴?是念才动,忽失声置钵,遂悟万法唯心。高丽元晓法师,来此土参学。夜宿冢间,渴甚。明月之下,见清水一汪,以手掬而饮之,殊觉香美。至次日清晨,乃见其水为墓中控出,遂恶心大吐。乃悟万法唯心,便回本国著述。此皆现量亲证也。】

现量者,谓亲证其理而知也。例如鸠摩罗什大师,七岁时随母入佛寺,看见佛钵,高高兴兴地顶戴在头上。突然想到:我年纪甚幼,佛钵甚重,怎么能够顶戴在头上?这个念头一起,就哎呦一声佛钵落地,于是悟到万法唯心。高丽元晓法师,来中土参学。夜宿坟间,口渴得厉害。明月之下,看见清水一汪,以手掬而饮之,觉得非常香美。第二天清晨,才看见这水是从坟墓中流出来,禁不住恶心大吐。于是悟到万法唯心,便回本国著述。这都是现量,亲证万法唯心也。

 

【比量者,借众相而观于义,比喻而知也。诸喻之中,梦喻最切。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万别千差,皆不离我能梦之心。离梦心外,别无一法可得。即此可以比喻,而知现前一切万法,但唯心现也。】

比量者,借众相而审察其中的道理,譬喻而知也。种种譬喻中,以梦来譬喻万法唯心是最为确切的。例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万别千差,都不离我能梦之心。离梦心之外,别无一法可得。由此譬喻,而知道现前的一切万法,只是唯心所现也。

 

【圣言量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千经万论,皆如是说。】

圣言量者,是圣人的言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语,千经万论都是这样说的。

〔三界唯心〕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现象皆由一心之所变现。又名“三界唯一心”、“三界一心”等。即心为万物之本,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死、十二缘生等诸法,实是妄想心所变作。旧译《华严经·卷十》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心造诸如来。”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五》云:“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即十二缘生),是皆依心。”《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云:“大慧!云何观察自心所现?谓观三界唯是自心,离我我所,无动作无来去。”〔万法唯识〕唯识宗(即法相宗)主张万法唯识所变现,认为:阿赖耶识储藏的万法种子,为万法之本源。万法皆由三能变识(阿赖耶识、末那识和前六识)之所变现。也就是说,三能变识变出见分(能认识的主体)和相分(所认识之境的影像),见分和相分的显现,才有了宇宙间的万物。

 

【已约现等三量,楷定唯心。更约事理二门,辨明具、造。谓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理若不具,事何所造?所以理具,但具事造。离事造外,无别所具。由有事造,方显理具。事若不造,争知理具?所以事造,只造理具。离理具外,别无所造。只此一念心中,本具十界万法。即此一念随缘,能造十界万法。理具,如金中本具可成瓶、盘、钗、钏之理;事造,如随工匠炉锤之缘,造成瓶、盘、钗、钏之器。又、理具,如面中本具可成种种食物之理;事造,如水火人工之缘,造成种种食品也。】

上面已就现量、比量和圣言量来印定万法唯心这一道理。现在更就事、理两方面,来辨明具和造。这就是说,由于有了理具,方有事造。理若不具,事怎么能够造?所以,理具只是具有事造。离事造外,理没有别的所具。由于有了事造,方能彰显理具。事若不造,怎么知道有理具?所以事造,只是造理所具。离理具外,事没有别的所造。只此一念心中,本具十界万法(理具)。即此一念随缘,能造十界万法(事造)。理具,如同金中本具可成瓶、盘、钗、钏之理;事造,如同随工匠、炉锤之缘,造成瓶、盘、钗、钏之器。又、理具,如同面中本具可成种种食物之理;事造,如同水、火、人工之缘,造成种种食品也。

 

【已辨事理,复约名体同异,拣定真妄。佛法中有名同而体异者,有名异而体同者。名同体异,如心之一名,有肉团心,有缘虑心,有集起心,有坚实心。肉团心,同外四大,无所知识。缘虑心,通于八识,以八种识皆能缘虑自分境故,此则是妄。集起心,唯约第八,以能集诸法种子,能起诸法现行故,此则真妄和合。坚实心者,即坚固真实之性,乃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今言唯心者,乃坚实纯真之心也。名异体同者,如诸经中所说真如,佛性,实相,法界等。种种极则之名,皆此坚实纯真心也。】

已经辨明事和理,现在再就名体之同异,来辨别(拣定)真、妄。佛法中,有名同而体异者,有名异而体同者。名同体异者,例如心之名称,有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和坚实心。肉团心(心脏),同地水火风四大,不能够知识。缘虑心,通于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因为这八种识都能缘虑自分境的缘故,此则是妄。集起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能集诸法种子,能起诸法现行的缘故,此心则真妄和合。坚实心,即坚固真实之性,乃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今言唯心者,乃坚实纯真之心也。名异体同者,如诸经中所说真如,佛性,实相,法界等。种种极则之名,皆此坚实纯真心也。

 

【已拣真妄,还约本有、现前,折衷指点。以诸经皆言,无始本有真心。夫既曰本有,即今岂无?而今现有,即本有也。若无无始,则无现前。若离现前,岂有无始?是故不必高尊本有,远推无始,但现前一念心之自性,即本有真心也。以现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离此现前一念之外,岂别有真心自性哉!古德云:威音那畔,不离今世门头;众生现行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体。其庶几乎!】

已经辨明真妄,再来辨别本有和现前,综合评说(折衷指点)。因为诸经都讲无始本有真心。既然说是本有,那么现今岂会没有?所以现有,即本有也。若没有无始,则没有现前。若离现前,哪有无始?因此不必高尊本有,远推无始,只这现前一念心之自性,即本有真心也。以现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离此现前一念之外,岂别有真心自性哉!古德云:无始本有真心(威音那畔),不离今世六根门头;众生现行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体。大概是这样吧!

〔威音那畔〕威音王佛以前、又作威音王佛出世以前。威音王佛是极其久远的过去世所出世的佛,禅林假此佛名表示过去极其久远的时候。“那畔”,那边。“威音那畔”,乃是禅林常用以指点学人自己本来面目之语句,意同“父母未生以前”。〔众生现行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体〕这是说:众生现行无明之体是真心,诸佛不动智之体亦是真心,二者皆是真心,不过前者迷,而后者觉。

 

【由上四义,以显唯心,故一以唯心为宗也。】

由以上四义(三量、事理、名体和本有现前),都是显明万法唯心,所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也。

 

问:经论常言:“诸法俱在心内。诸佛众生,亦在心内;净土秽土,亦在心内。”当如何理解?

答:一切法、诸佛众生、净土秽土,皆是自心梦见(无明梦),故在心内;而众生迷梦未醒,取以为外。《入楞伽经》云:“观一切法,皆无自性。如空中云,如旋火轮,如乾闼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不离自心;由无始虚妄见故,取以为外。”《观无量寿经佛》云:“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

〔旋火轮〕将火划圆而旋转,看似火轮,但此火轮形似有而非实,用来譬喻诸法皆是假相。《楞严经》云:“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止观》云:“为此见故,造众结业,堕坠三途,沈迥无已,如旋火轮。若欲息之,应当止手。”《智度论》云:“如旋火轮。但惑人目。”〔乾闼婆城〕指幻现于空中之楼阁、山川、林野。传说是乾闼婆神于空中所化现之城郭,故称乾闼婆城。或即指海上、沙漠及热带原野中,空气之密度产生差异时,由于光线折射所出现之海市蜃楼,经论常以之比喻不实之法。也传说是西域乐人乾闼婆,常以幻术幻作城郭,称之为乾闼婆城。〔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复如是。无智不了,于烦恼中,妄计我相(人我相、法我相);智者了知虚诳不实,皆是妄想,故说如焰。〔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

 

【又、一句阿弥陀佛,以唯佛为宗。以一切万法,既唯心现,全体唯心。心无彼此,心无分际。于十界万法,若依若正,假名实法,随拈一法,皆即心之全体,皆具心之大用,如心横遍,如心竖穷。以唯心义成,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唯法,乃至唯微尘,唯芥子,一切唯义俱成。一切唯义俱成,方成真唯心义。若一切唯义不成,但有唯心之虚名,而无唯心之实义。以一切唯义俱成,故曰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唯微尘,唯芥子,尚可为宗,八万相好庄严之果地弥陀,反不可以为宗耶?故以唯佛为宗。】

又、一句阿弥陀佛,以唯佛为宗。因为一切万法,既然是唯心所现,全体唯心。心无彼此,心无界限。于十界万法,例如依报或正报,假名或实法,随拈一法,都是心之全体,都具心之大用,如心横遍,如心竖穷。因为唯心之义成立,所以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唯法,乃至唯微尘,唯芥子,一切唯义俱成立。一切唯义俱成立,方圆成真唯心之义。若一切唯义不成立,那就只有唯心之虚名,而无唯心之实义。因为一切唯义俱成立,故曰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唯微尘,唯芥子,尚且可以为宗,八万相好庄严之果地阿弥陀佛,反而不可以为宗吗?故以唯佛为宗。

〔假名〕虚假的名字。诸法本来无名,是人给它假设了一个名字。

 

【又、以绝待圆融为宗。于十界万法,随拈一法,无非即心全体。具心大用,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于四句,绝于百非。独体全真,更无有外。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一法既尔,万法皆然。各约诸法当体,绝待无外,是为绝待。】

又、一句阿弥陀佛,以绝待圆融为宗。于十界万法,随拈一法,无非即心之全体。具有心之大用,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于四句,绝于百非。独此一体即是全真,更无有外。弥满清净,其中不容它物。一法既然如是,万法也都这样。各就诸法当体,绝待无外,是为绝待。

〔离于四句,绝于百非〕“四句百非”乃为泯除众生有、无对待等迷执邪见而说明真空无相不可得之理时的常用语,禅宗常用此接引学人。“四句”,通常指“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百非”,百种之否定,“百”是例举之词。

 

【又、以十界万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罗,一一该彻,彼彼无障无碍,各各无坏无杂。如当台古镜,影现重重。如帝网(悬于帝释天宫的宝珠网)千珠,回环交摄。此约诸法迭互相望,是为圆融。今合绝待圆融为一宗,正绝待时即圆融,正圆融时便绝待,非离绝待别有圆融。绝待,绝待其圆融,非离圆融别有绝待;圆融,圆融其绝待。绝待圆融,各皆不可思议。今共合为一宗,则不思议中不思议也。】

又、因为十界万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罗,一一全都贯通,彼彼无障无碍,各各无坏无杂。如许多古镜对照,影现重重。又如帝网(悬于帝释天宫的宝珠网)千珠,回环交映互摄。这是就诸法迭互相望来说,是为圆融。现在合并绝待和圆融为一宗,正绝待时即圆融,正圆融时便绝待,不是离绝待而别有圆融。绝待,绝待其圆融,不是离圆融而别有绝待;圆融,圆融其绝待,不是离绝待而别有圆融。绝待与圆融,各皆不可思议。今共合为一宗,则不思议中之不思议也。

 

【又、超情离见为宗。以但约诸法绝待,离过绝非,已超一切众生情妄执著,三乘圣贤所见差别。若约诸法圆融,圆该四句,融会百非,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故总立超情离见为宗。】

又、一句阿弥陀佛,以超情离见为宗。因为仅就诸法绝待而言,离过绝非,就已经超越一切众生之情妄执著,三乘圣贤之所见差别。若就诸法圆融而言,圆满地包含四句,融会百非,尤其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故总立超情离见为宗。

 

【初以唯心为宗,次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末以超情离见为宗。总此四重宗旨,方是一句弥陀正宗宗旨,岂易言哉!】

以上所论,最初以唯心为宗,其次以唯佛为宗,第三以绝待圆融为宗,最后以超情离见为宗。汇总这四重宗旨,才是一句弥陀正宗宗旨,哪是说一说就做到了!

〔岂易言哉〕哪是容易(做到)的!语出《礼记·表记》“孔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

二十四、如天普盖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向上托),无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如华严全经,虽有五周四分之殊,以因果二字,该尽无余。四十一位因心(因地心),无一心而不趋向果觉(果地觉)。四十一位所修种种法行,岂非皆念佛法行也。而末后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全经一大结穴,不其然乎?】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四方,似地普擎(向上托)万物,没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如《华严经》全经,虽有五周四分之殊,以因果二字,包含无余。菩萨四十一个阶位之因心(因地心),无一心不趋向果觉(果地觉)。四十一个阶位菩萨所修的种种法行,岂非皆念佛法行也。而末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全经一大结穴,难道不是这样吗?

〔五周〕即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二、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四分〕即“华严四分”,将华严经九会说法判为四分:一信分,二解分,三行分,四证分。〔四十一位〕菩萨之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十大愿王〕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结穴〕堪舆家谓地脉顿停处地形洼突,地气所藏结,称为“结穴”,这里用来比喻文辞的归结要点。

 

【又、华严者,以万行因华(因地之花),庄严一乘佛果,此万行非念佛行耶?华严具婆须密女,无厌足王,盛热婆罗门等无量门,然皆显示毗卢境界,此无量门,非即念佛门耶?法华一经,从始至终,无非开示悟入佛知佛见,此非始终唯一念佛法门耶?楞严最初显示藏性(如来藏性),明成佛之真因也。其次拣选圆通,示成佛之妙行也。后历六十圣位,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证佛地之极果也。背此则成七趣沉沦,向此则明五魔扰乱。末后云:“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若能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末法之劫)中开示末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地狱所受苦因,为安乐国。”此则彻始彻终,唯一念佛法门也。总佛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半满、权实、偏圆、顿渐种种法门,无非显示唯心自性,圆成无上妙觉而已,得非总一大念佛法门耶?】

又、“华严”二字,是以万行因华(因地之花),庄严一乘佛果,此万行不就是念佛行吗?《华严经》中的婆须密女(即婆须蜜多女),无厌足王,盛热婆罗门等无量法门,都是显示毗卢舍那境界,此无量法门,难道不就是念佛门吗?《法华经》从始至终,无非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这不是始终只讲唯一的念佛法门吗?《楞严经》最初显示如来藏性,阐明成佛之真因也。其次选择圆通之法门,以示成佛之妙行也。后历六十圣位,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证佛地之极果也。背此则成七趣沉沦,向此则明五魔扰乱。末后又云:“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无不经历。若能一念将此法门,于末法之劫中开示末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地狱所受苦因,为安乐国。”此则彻始彻终,唯一的念佛法门也。总观佛之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半满、权实、偏圆、顿渐种种法门,无非都是显示唯心自性,圆成无上妙觉(佛)而已,难道不是总的一大念佛法门吗?

〔毗卢〕毗卢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称。〔拣选圆通〕楞严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述圆通之法门;然后佛令文殊师利菩萨选择,何者容易成就。〔六十圣位〕於五十五位,前加三渐次,及乾慧地,後加妙觉,共成六十。〔三渐次〕《楞严经》中,佛欲说修行地位,而先说此三等渐次以为根本因为一切地位虽有浅深不同,而皆以此三种而为进行之本。三渐次是:一、除助因,即祛除众生助恶之因,如葱、韭、薤、蒜、兴渠五种辛菜,食之易引发淫恚,为邪魅所著,令天人远离,是故修行之人必先断除此等助恶之因;二、刳(kū,挖除)正性,一切盗、妄等恶皆由淫、杀而起,故众生以淫、杀之性为正性;若欲修菩提,当破除淫、杀之性,勿令毁犯;三、违现业,修菩提之人既能断除五辛,不犯淫、杀,则于现前六尘之境,违远而不相涉。〔五十五位〕《楞严经》云:“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五十五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再加上煖、頂、忍、世第一。〔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趣是趣向的意思。〔五魔〕五阴魔。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四重〕即四重罪: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十波罗夷〕即十重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瞋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

 

【至如禅宗,达磨(达摩)大师西来,但当曰直指人心见性便了,而云成佛者,非宗门亦念佛门耶?故合二派、五宗、千七百则公案,不过指点当人本源心性,显示本有清净法身。法身横遍竖穷,无所不遍,而参禅人,要须时时现前,头头相应,此何在而非念佛法门哉!】

上面说了教门是念佛法门,现在以禅宗而论。达磨(达摩)祖师西来,若仅为见性,那么只说“直指人心见性”就可以了,而要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非宗门也是念佛门吗?故合观二派、五宗、千七百则公案,不过都是指点当人之本源心性,显示本有之清净法身。法身横遍竖穷,无所不遍,而参禅人,关键是要法身时时现前,头头相应,这哪里不是念佛法门呢!

〔二派五宗〕自初祖达摩五传至五祖弘忍,弘忍之下分北宗神秀,和南宗惠能二派。北宗流行于北方,后世无分派;南宗流行于南方,有五家七家之别。五家者,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七家者,于此加上黄龙和扬岐。〔千七百则公案〕“公案”之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之案例。禅宗将历代高僧之言行记录下来,作为坐禅者之指示,久之亦成为一种思考之对象,或修行坐禅者之座右铭。此种言行录一如政府之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想,供人研究,并作为后代依凭之法式,故称公案。此一风气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行。一般以公案之总数约计一千七百则,然实际未必真有一千七百之数,且通常所用者约仅五百则而已,其余或重覆,或较乏参究价值。

 

【至如“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一棒打杀,与狗子吃”等语,皆显示法身向上胜妙方便,是真念佛也。往往无知之辈,谓宗门中人不宜念佛。此不唯不知念佛,岂真知宗(宗门)哉!不唯宗、教两门如是,即普天之下,士农工商,诸子百家,纵不欲念佛,不知佛者,亦不能出于念佛法门之外。以彼去来动静,咸率此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所谓: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无地避残红。】

至于说道赵州禅师的“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云门山文偃禅师的“一棒打杀,与狗子吃”等语,都是显示法身向上事之胜妙方便,这是真念佛也。往往无知之辈,说宗门中人不宜念佛。此不仅不知道念佛,又哪里真正知道宗门呢!不唯宗、教两门是念佛法门,即便普天之下,士农工商,诸子百家,纵然不欲念佛,不知佛者,也不能够出于念佛法门之外。因为他们去来动静,都是在念佛,但是他们日用而不知也。所谓: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无地避残红。

〔至如“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一棒打杀,与狗子吃”等语,皆显示法身向上胜妙方便,是真念佛也〕“法身向上”是破“禅门三关”最后一关牢关之境界,超越法身。此时念佛是念实相佛。在《佛藏经》的“念佛品第二”和“念法品第三”中,世尊详细开示了这一义理。例如,《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无地避残红〕一气(指混沌之气,古代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之本原)不言含有象(森罗万象),万灵(指众生)何处谢无私(指佛);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无地避残红(这最后两句是说:法身于诸人分上,本自现成,毫发未离,无处不在)。此偈是诗情画意地再说:“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不唯宗、教两门如是,即普天之下,士农工商,诸子百家,纵不欲念佛,不知佛者,亦不能出于念佛法门之外。”

按:“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在宗门语录中引用颇多,这是来自唐末五代诗僧齐己的《中春感兴》,全诗云:“春风日日雨时时,寒力潜从暖势衰。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诗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机坐可窥。应是正人持造化,尽驱幽细入垆锤。”

二十五、修净八要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正宗〕正传之宗旨。〔四重戒〕淫戒、盗戒、杀人戒、大妄语戒。

二十六、一念真信

【众生所以轮回者,六道也。余趣众生,为惊瞋苦乐所障,无暇向道;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但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人身岂易得乎?人道众生,从生至壮,以及老死,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世间尘劳生死业缘耳,佛法岂易闻乎?得人身已难,况得男子身,六根具足尤难。闻佛法已难,况闻弥陀名号,净土法门尤难。何幸而得难得之人身,何幸而闻难闻之佛法。闻之而犹不肯信,不深为可惜也哉!】

众生轮回之处,是在六道之中。除了人道以外的五道众生,畜生、饿鬼、地狱为惊、苦所障,阿修罗为瞋所障,天道为乐所障,都无暇向道。能够整心虑,趣菩提,只有人道可以。但是,如佛所言:“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人身岂是容易得到的吗?人道众生,从生至壮,以及老死,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世间尘劳生死业缘耳,佛法岂是容易听闻到的吗?得人身已难,况得男子身,六根具足尤难。闻佛法已难,况闻弥陀名号和净土法门尤其难。何幸而得难得之人身,何幸而闻难闻之佛法,何幸而闻尤其难闻之净土法门。闻之而犹不肯信,这真是太可惜了!

 

【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而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

不信净土法门者,姑且放在一边不说他们。即如相信净土法门的人,信而不愿,犹如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如不愿也。行而不猛,犹如不行也。行之所以不猛,是由于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是由于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

 

【既得生净土矣,旷大劫来生死业根,则从此永断。既一生补佛矣,至极尊贵无上妙觉,则便得圆成。此一念真信所关系者,岂浅浅哉!茍非障道缘薄,生死业轻,久种善根,宿因深厚者,何以能尔?然吾人无量劫来,业力轻重,善根深浅,皆莫得而知。但业力由心转变,善根在人栽培。是故宏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恳切开示。而学道者,不可不竭力奋勉,勇往直前。但一言入耳,一念动心,皆可转变业力,皆能栽培善根。虽闻种种紧要开示,都无一言所入,虽遭种种逆顺境界,曾无一念奋发,是为真业力深重,真善根轻鲜,则亦莫可如何也矣。】

既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始劫来之生死业根,则从此永断。既一生补佛矣,至极尊贵无上妙觉,则便得圆成。此一念真信所关系者,是何等的重大啊!若不是障道缘薄,生死业轻,久种善根,宿因深厚者,哪能如此?然而我们无量劫来,业力轻重,善根深浅,都不得而知。但是业力由心转变,善根在人栽培。所以弘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恳切开示。而学道者,不可不竭力奋勉,勇往直前。只要一言听得进去,一念打动自心,都可以转变业力,都能够栽培善根。虽然听闻到种种紧要开示,都没有听进去一句,虽然遭遇到种种逆顺境界,都不曾有一念奋发,是为真正业力深重、善根轻而少的人,那么我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旷大劫〕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的未来则叫做“永劫”。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已悟,亦无所增。我虽犹迷,亦无所减。佛虽无增,以顺性故,受大法乐。我虽无减,以背性故,遭极重苦。佛于同体心性之中,虽受法乐,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念念忆念于我,念念摄化于我。我于同体心性之中,虽遭众苦,不知仰求于佛,不知忆念于佛,但唯逐境生心,循情造业。旷大劫来,五逆十恶,种种重业,何所不造?三途八难,种种大苦,何所不受?言之可惭,思之可怖。设今更不念佛,依旧埋头造种种业,依旧从头受种种苦,可不愧乎?可不惧乎?】

现前一念心之体性,本来就与佛之心体相同。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已悟,此心体亦无所增。我虽犹迷,此心体亦无所减。佛之心体虽然无增,由于随顺本性的缘故,受大法乐。我之心体虽然无减,由于背离本性的缘故,遭极重苦。佛于相同心体之中,虽受法乐,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念念忆念于我,念念摄化于我。我于相同心体之中,虽遭众苦,不知仰求于佛,不知忆念于佛,但唯逐境生心,循情造业。无始劫来,五逆十恶,种种重业,何所不造?三途(地狱、恶果、畜生)八难,种种大苦,何所不受?言之惭愧,思之恐怖。假如现今再不念佛,依旧埋头造种种业,依旧从头受种种苦,难道不惭愧吗?难道不恐怖吗?

〔心性〕永恒不变的心体,亦即如来藏。〔八难〕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一向长劫枉受众苦,欲求脱苦,故应念佛。已造之业,无可如何,未来之业,可更造乎?生惭愧心,故应念佛。同体心性,既曰本有,既今岂无?只欠悟证耳。求悟心性,故应念佛。】

现在已经知道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那么我现在深感佛恩,因此应当念佛。过去长劫枉受众苦,现在欲求脱苦,因此应当念佛。已造之业,无可奈何,未来之业,哪里可以再造呢?生惭愧心,因此应当念佛。同体心性,既然说是本有,现今岂会没有?只不过还没有悟证罢了。求悟心性,因此应当念佛。

 

【以求悟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惭愧心念佛,念佛必切。以畏苦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感恩心念佛,念佛必切。我不念佛,佛尚念我;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大势至菩萨云:“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若子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大士亲证实到境界,吐心吐胆相告语也。】

以求悟心念佛,念佛必然恳切。以惭愧心念佛,念佛必然恳切。以畏苦心念佛,念佛必然恳切。以感恩心念佛,念佛必然恳切。我不念佛,佛尚且念我;我今恳切念佛,佛必更加念我了。大势至菩萨云:“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若子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是大士亲证实到之境界,吐心吐胆相告之语也。

 

【我今念佛,必得见佛。一得见佛,便脱众苦,即开悟有期。果得开悟,便可一痛洗已往之惭愧矣。佛尚可不念乎?】

我今念佛,必得见佛。一得见佛,便脱众苦,即开悟有期。果真得到开悟,便可立即彻底洗除已往之惭愧矣。佛难道还可以不念吗?

二十七、至顿至圆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真心本有,妄性元空。一切善法,性本自具。但以久随迷染之缘,未断元空之妄,未证本有之真。善本具而未修,佛本是而未成。今欲断元空之妄,证本有之真;修本具之善,成本是之佛;而随悟、净之缘者,求其直捷痛快、至顿至圆者,无如持名念佛之一行矣。】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真心本有,妄性原本是空。一切善法,自性本来就有。只不过因为久远以来随迷染之缘,未断元(原本)空之妄,未证本有之真。善本具而未修,佛本是而未成。现今欲断元空之妄,证本有之真;修本具之善,成本是之佛;而随悟、净之缘者,求其直捷痛快、至顿至圆者,无过于持名念佛这一行持了。

 

【以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所念之佛,亦本全德立名,全名即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两忘,心佛一如。于念念中,圆伏圆断五住烦恼,圆转圆灭三杂染障,圆破五阴,圆超五浊,圆净四土,圆念三身,圆修万行,圆证本真,而圆成无上妙觉也。】

因为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所念之佛,亦本是全德立名,全名即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两忘,心、佛一如。于念念中,圆伏圆断五住烦恼,圆转圆灭三杂染障,圆破五阴(色受想行识),圆超五浊,圆净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圆念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圆修万行,圆证本真,而圆成无上妙觉(佛)也。

〔全德立名,全名即德〕佛名是以佛之全德而立,因此整个佛名就是佛德,所以念佛即具佛德——“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观无量寿佛经》)〔五住烦恼〕又名“五住地惑”:三界之见惑为一住,三界之思惑分为三住(欲爱住地惑、色爱住地惑、有爱住地惑),根本无明为一住。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著生死,故名住地。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根本无明者,能生见、思二惑,故名根本。〔三杂染〕惑、业、苦。众生由迷惑而造业,因业而受苦,因苦又再迷惑造业,不停的恶性循环,这是生死相续的因果。〔五浊〕佛佛以五浊来说明世界的浊恶:一、劫浊,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二、烦恼浊,世人心中充满贪、瞋、痴等烦恼;三、众生浊,众生资质低劣,苦多乐少;四、见浊,邪见流行,思想混乱;五、命浊,众生因恶业受报,心身交瘁,寿命短促。

 

【一念如是,念念皆然。但能念念相续,其伏断修证,有不可得而思议者矣。以是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实有自心果佛全分威德神力,冥熏加被耳。一句佛号,不杂异缘,十念功成,顿超多劫。于此不信,真同木石。舍此别修,非狂即痴。复何言哉!复何言哉!】

一念是这样,念念都是这样。只要能够如是之念,念念相续,其伏烦恼、断烦恼、修行、证果,就会有不可思议之功效。以此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就会有自心果佛之全部威德神力,冥熏加被啊!一句佛号,不杂妄想,临终十念相续成就,顿超多劫之生死和苦修。要是连这个都还不相信,真是痴如木石。舍去这样念佛而修别的什么,不是颠狂即是愚痴。对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异缘〕心攀缘它事——打妄想。〔十念功成〕临终十念相续成就。这是往生的条件——临终十念相续。也就是说,只要临命终时念佛之念十念相续(不被妄念间断),即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便蒙佛接引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详见《往生的条件》)〔相续〕念佛之念相连接,不被妄念间断。〔感应道交〕众生之感与阿弥陀佛之应,相互交通。

二十八、专赞西方

【问:诸方皆有净土,何专赞西方,求愿往生耶?】

问:十方世界都有净土,为何专门称赞西方净土,求愿往生那里?

 

【答:此非人师意也。乃金口诚言,分明指示故。大乘显密诸经,同指归故。令初心人专注一境,三昧易成故。四十八愿为缘,缘强故。十念为因,因胜故。佛与众生,偏有缘故。】

答:之所以称赞西方净土、发愿求生那里,因为这不是祖师大德自己的主意,而是释迦牟尼佛金口之诚实言,明确的指示的缘故;是大乘显密诸经,共同指归的缘故;令初心人专注一境,三昧容易修成的缘故;四十八大愿为缘,缘强的缘故;临终相续十念为因,因胜的缘故;阿弥陀佛与众生,特别有缘的缘故。

〔十念为因〕这里的“十念”即上文所说的“不杂异缘”之临终十念,亦即临终相续(不杂妄念)的十念。临终相续十念,即能了生死。详见《往生的条件》

 

【此土众生,无论僧俗男女老幼善恶之人,当其处极顺逆苦乐境缘之时,多必由中而发,冲口而出,念佛一声。然不念佛则已,凡念佛必念阿弥陀佛。此谁之然?盖众生久蒙佛化,久受佛恩,与佛缘深故也。】

此土(娑婆世界)众生,无论僧俗、男女、老幼、善恶之人,当其处于极顺、极逆、极苦、或者极乐境缘之时,多必由心而发,冲口而出,念佛一声。而且,不念佛则已,凡是念佛必念阿弥陀佛。谁能使他们这样?是因为众生久蒙阿弥陀佛法化,久受阿弥陀佛之恩,与阿弥陀佛缘特别深的缘故啊。

 

【且此弥陀一经,罗什最初译成。东林远祖,即与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其一百二十三人,以次渐化,临终皆留瑞应。虽鹦鹉八八儿念佛,化时皆有瑞相。此非众生与佛缘深,谓之何哉?又、无量寿经云:当来经道灭尽,我以愿力,特留此经,更住百年,广度含识。夫不留他经,而独留此经者,岂非以此法门,下手易而摄机普,入道稳而获益速耶?以是而知,其时愈后,此法愈当机矣。】

而且这部《佛说阿弥陀经》,鸠摩罗什大师刚刚译成。东林寺的慧远祖师,立即就与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这一百二十三人,依次往生,临终都留有瑞相感应。虽然鹦鹉八八儿是动物,牠念佛,往生时也都有瑞相。这不是众生与阿弥陀佛缘深,又是什么呢?又、《无量寿经》云:“当来经道灭尽,我以愿力,特留此经,更住百年,广度含识。”之所以不留他经,而独留此经者,难道不是因为念佛法门,下手容易而摄机普遍,入道稳妥而获益疾速吗?由此而知,愈往后走,此念佛法门愈是当机啊。

〔虽鹦鹉八八儿念佛,化时皆有瑞相〕有人养了一只鹦鹉,名叫八八儿。牠看见僧人念佛,也跟着念,于是此人将牠赠送给一位僧人。这位僧人经常教牠念阿弥陀佛。后来八八儿死了,僧人做了一个小棺材将牠埋葬。墓上生出莲花一朵,于是开棺查看,发现莲花的根是从八八儿的嘴中长出来。

二十九、坚持一念

【世间众生,当处急难痛苦之时,嗥叫父母,呼天唤地。不知父母人天王等,不能救我生死,尽我轮回,以其同在生死轮回故耳。二乘圣人,虽出生死,无大悲心,无益于我。诸菩萨等,虽有大慈悲心,以其心证各有分限,未能普利众生,满一切愿。十方诸佛,虽皆证穷法界,然我感之不易;纵感极而见,不过暂时离苦,终非究竟。唯阿弥陀佛,但得一见,即顿脱生死,永断苦根矣。唯此一句阿弥陀佛,是所当尽心竭力者。】

世间众生,每当处于急难痛苦之时,嗥叫父母,呼天唤地。却不知道父母、他人和天王等,都不能够救我生死,出我轮回,因为他们都同在生死轮回中的缘故。二乘圣人,虽然已出生死,但是没有普度众生的大悲心,故无益于我。诸菩萨等,虽然有大慈悲心,但是因为他们所证各有界限,未能普遍利益一切众生,满一切众生之愿。十方诸佛,虽然皆圆证法界没有界限,但是我感之不易;纵然感极而见,不过是暂时离苦,终非究竟。唯有阿弥陀佛,但得一见,即顿脱生死,永断苦根矣。由此可知,就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我们应当尽心竭力忆念的啊!

 

【予曾有偈云:“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然而念佛不难,难于坚久。果能坚持一念,如生铁铸成,浑刚打就,如一人与万人敌。千圣遮拦不住,万牛挽不回头。如是久之,必能感通相应。若其未能如此用心,便谓佛言无验,佛心难感者,夫岂可哉?但得一念感通,便顿出生死,直登不退,稳成佛果,岂易事也哉!】

我曾有偈云:“世间出世我想遍了,不念阿弥陀佛更念谁?”然而念佛并不难,难是难在长久坚持。果真能够坚持这一念,如同生铁铸成,浑刚打就,如同一人与万人敌。千圣都遮拦不住,万牛也挽不回头。如是久而久之,必能感通相应。若是没有能够如此用心,就说佛言不应验,佛心难感通,哪里可以呢?只要能够一念感通,便顿出生死,直登不退位,稳成佛果,这哪里是容易的事呢!——所以,念佛一定要下苦功夫,坚持不懈。

三十、深恩重德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众生不知也。佛于无量劫前,对世自在王佛,普为恶世界苦众生,发四十八种大愿。依愿久经长劫,修菩萨行。舍金转轮王位,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不知其几千万亿,此但万行中内外财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圆修万行。力极功纯,严成净土,自致成佛。分身无量,接引众生,方便摄化,令生彼国。】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这是众生之常情也。例如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而众生不知也。阿弥陀佛于无量劫前,对着世自在王佛,普为恶世界苦众生,发四十八种大愿。然后依愿,久经长劫,修菩萨行。舍金转轮王位、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不知其几千万亿次,这只是万行中内外财布施一行也。如此这般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圆修万行。力极功纯,庄严成净土,自证佛果。于是分身无量,接引众生,方便摄化,令生彼国。

 

【然则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众多,一人亦然。若以众多观之,佛则普为一切众生也。若以一人观之,佛则专为我一人也。称性大愿为我发也,长劫大行为我修也,四土为我严净也,三身为我圆满也,以致头头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总皆为我也。】

那么如为一人,为众人也是这样;如为众人,为一人也是这样。若以众人观之,佛则普为一切众生。若以一人观之,佛则专为我一人。称性大愿为我而发,长劫大行为我而修,四土为我而严净,三身为我而圆满,以致每每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都是为我啊!。

 

【我造业时,佛则警觉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皈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佛之所以种种为我者,不过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脱众苦,广受法乐也,欲我辗转化度一切众生,直至一生补佛而后已也。噫!佛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虽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闻开示,安知此意?不读佛经,安晓此理?今而后,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尽报归诚,拼命念佛而已,复何言哉!】

我造业时,佛则警觉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皈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佛之所以种种为我者,不过要我念佛,要我往生,要我永脱众苦,广受法乐啊!要我辗转化度一切众生,直至一生补佛啊!噫!佛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虽天地不足以譬喻其高厚啊!若不听闻开示,哪里知道这些事情?不读佛经,哪里知道这些道理?从今而后,都已经知道了。唯有竭力精修,尽报归诚,拼命念佛而已,只有这样才能够报答阿弥陀佛的深恩重德啊!

三十一、横出三界

【一切众生,为利、钝十使所使,久经长劫,流转生死,受大苦恼,不能出离,可悲也。十使者何?即身、边、邪、见、戒,此五为利使,以发动轻便故;贪、瞋、痴、慢、疑,此五为钝使,由利使所生,对利说钝故。此之十使,众生或多或少,各有偏重。若带之修道,但唯增长邪见烦恼,决无相应分。如欲断之实难,以此十使,于四谛下历三界九地,有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但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若见思二惑,毫发未尽,分段生死,不能出离;此所谓竖出三界也。甚难!甚难!】

一切众生,为利、钝十使所驱使,久经长劫,流转生死,受大苦恼,不能出离,实在是可悲啊!十使是什么呢?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种称之为利使,因为发动轻便的缘故;贪、瞋、痴、慢、疑,这五种称之为钝使,它们由利使所生,相对利使而称它们为钝使的缘故。这十使,众生或多或少,各有偏重。若带着它们修道,只有增长邪见烦恼,决无相应之份。若要断掉它们又实在是难,因为这十使,于四圣谛下历三界九地,有八十八品见惑和八十一品思惑。仅只断掉见惑,就如同横断四十里阔的急流一样地难,更何况还要断更要困难得多的思惑!但是,见思二惑毫发未断尽,就不能够出离分段生死。断尽见惑和思惑而了生死,这就是所谓的竖出三界,非常困难!非常困难!

〔十使〕又名十惑,或十根本烦恼,即:一、贪,贪爱五欲;二、瞋,瞋恚无忍;三、痴,愚痴无明;四、慢,憍慢自大;五、疑,狐疑不信;六、身见,执取五蕴根身;七、边见,执取常断二见;八、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九、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十、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前五种是五钝使(思惑),后五种是五利使(见惑)。“使”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生死。〔四谛〕即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瞋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三界九地〕三界共有九地,其中欲界占一地(五趣杂居地),色界占四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占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即八十八品见惑,在三界中见惑的品数共有八十八。〔八十一品思惑〕在三界中思惑的品数共有八十一。

 

【然此十使,总名众生知见。古德谓:众生知见,须以佛知见治之。佛知见者,即现前离念灵知也。然此灵知,不能孓然自立,必随缘起。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缘起。离十界外,无别缘起故。欲随佛界缘起,无如以信愿心,持佛名号。】

然而这十使,总的称为众生知见。古德说道:众生知见,必须以佛知见来对治。佛知见者,即是现前离念之灵知也。然而此灵知,不能够孓然自立,必随缘而起。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而起。这是因为离十界外,没有其它缘起之故。欲要随佛界之缘而起,最好就是以信愿心,持佛名号。

 

【但信贵深,愿贵切,持名贵专。果以深、切、专勤之心,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而为知见,亦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见,治众生知见也。炽然十使心中,但置一信愿持名之心,即转生界缘起,为佛界缘起。此于修道门中,乃点铁成金极妙之法耳。只须赤体担当,久久勿替,管取金台可以坐待,宝莲不日来迎,是为从此同居,生彼同居,横出三界,较之竖出者,不亦省力也哉!】

但是信贵深,愿贵切,持名贵专。果真以深、切、专勤之心,来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而为知见,也就是念念中,以佛知见,来对治众生知见也。十使炽烈于心时,只要一用心信愿持名,即转众生界之缘起,为佛界之缘起。这在修道门中,乃是点铁成金的极妙之法啊。只须全力担当,信愿持名之念许久都不被妄念取代(久久勿替),保管稳取金台,宝莲不日来迎,于是从娑婆世界凡圣同居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这就是所谓横出三界,较之竖出三界者,不是省力得多吗!

三十二、忆念不忘

【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万应灵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度。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但得一历耳根,便为有缘。但能一念信心,便可相应。信心果真,愿不期发而自发。只将此信愿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明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严命,忆念不忘,作为第一件要事。不论所处境界,静闹闲忙,多念少念,总皆为往生正因,只恐把作近似间耳(或作:只恐介在勤怠间耳)。】

一句阿弥陀佛,是万应灵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度。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只要一历耳根,便为有缘。只要一念信心,便可相应。信心果真,愿即不期发而自发。只将此信愿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明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严命,忆念不忘,作为第一件要事。要是真的做到了“将此信愿二法,常存在心,忆念不忘”,则不论所处境界,静闹闲忙,多念少念,总皆为往生正因,只恐怕未能真正做到。

〔阿伽陀药〕万应灵药。此药灵奇,无价之宝,服之能普去众疾。〔如意珠〕有求必如其意的宝珠。〔如意珠王〕如意珠中最胜者。〔慈航〕渡人脱离苦海之船。《万善同归集》云:“驾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

 

【吾人旷大劫来,久在轮回,岂永不发出离之心,修向道之行耶?皆废于因循(拖拉;疲塌),败于怠惰,所以常在生死,受大苦恼。今闻持名简要法门,若仍因循故辙,安于覆败(倾覆败亡),可谓第一等无血性汉子矣!】

我们无始劫来,久在轮回,难道永远不发出离之心,修出离轮回之行吗?这都是由于随波逐流和懒惰懈怠,所以一直生生死死,受大苦恼。现今听闻到持名念佛这一至简至要之出轮回的法门,如果还是那个老样子安于生死轮回而不精勤修持,可说是第一等无血性汉子啊!

三十三、精进持名

【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牢牢铭记心中)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焉。若到一心不乱,仍复精进不辍,将见开智慧,发辩才,得神通,成念佛三昧,以至种种灵异瑞相,皆现前矣。如蜡人向火,薄处先穿。但不可预存期效之心,唯当致力于一心不乱耳。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若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

所谓执持名号者,就是说要将佛名牢牢铭记心中,要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未忆佛名,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没有妄念夹杂也不间断,这才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而圆成净业。若达到了一心不乱,仍然继续精进不停,则将开智慧,发辩才,得神通,成念佛三昧,以至种种灵异瑞相,皆现前矣。如蜡人向火,薄处先穿。但不可预存期效之心,唯当致力于一心不乱耳。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若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

〔拳拳服膺〕牢牢铭记心中。〔向火〕烤火,近火取暖。〔蜡人向火,薄处先穿〕这是引用禅宗的一则公案:“僧问:不落阶级处请师道(怎样能够不历诸阶而成佛,请师父指教)?师(宝鉴禅师)曰:蜡人向火。曰:毕竟如何?师曰:薄处先穿。”(《五灯会元》)“薄处先穿”的意思是说:要集中力量在一点上突破,所谓“一点突破,全面开花”。彻悟大师引用这一譬喻,意思是说:持名念佛达到一心不乱之后,进一步要开智慧、得三昧、入无生忍,均不必另起炉灶,继续精进持名即可。由此而知,持名一法,通天彻地。〔无生忍〕即无生法忍,真智安住在“诸法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之理上,不再退堕。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

三十四、唯佛唯土

【修习一切法门,贵乎明宗得旨。今人但知万法唯心,不知心唯万法。但知心外无佛,不知佛外无心。但知无量为一,不知一为无量。但知转山河大地归自己,不知转自己归山河大地。然既不知心唯万法,岂真知万法唯心哉!既不知佛外无心,岂真知心外无佛哉!所谓一个圆球,劈作两半,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也。】

修习一切法门,最重要的是明宗得旨。今人只知道万法由心生(万法唯心),而不知道万法即是心(心唯万法)。只知道心外无佛,而不知道佛外亦无心。只知道无量为一,而不知道一为无量。只知道转山河大地归自己,而不知道转自己归山河大地。然既不知万法即是心,又哪里真正知道心生万法呢!既不知道佛外无心,又哪里真正知道心外无佛呢!这就如像所说的:一个圆球,劈作两半,分开则每一半都不是球(两伤),合到一起才是球(双美)。

 

【是故念佛者,必以唯佛唯土为宗。若唯佛唯土之宗不明,则真唯心义不成。果透真唯心义,则唯佛唯土之宗自成。既成此宗,则一句所念之佛,所生之土,全体大用,横遍竖穷,独体全真,包罗无外。】

因此,念佛者必定是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唯佛唯土)为宗。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宗不明,则真唯心之义不成。如果真的通透真唯心之义,则“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唯佛唯土)之宗自成。既成此宗,则一句所念之佛,所生之土,全体大用,横遍竖穷,独体全真,包罗无外。

〔唯佛唯土〕唯性是佛,唯心是土;亦即: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莲池大师云:“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关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莲池大师云:“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则惟事持名。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从兹而万虑咸休,究极乎一心不乱。乃知匪离跬步,宝池涌四色之华;不出户庭,金地绕七重之树。处处弥陀说法,时时莲蕊化生。珍禽与庶鸟偕音,琼院共茆堂并彩。盖由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此则理之一心,全归上智。亦复通乎事相,曲为钝根。奈何守愚之辈,著事而理无闻。小慧之流,执理而事遂废。著事而迷理,类蒙童读古圣之书;执理而遗事,比贫士获豪家之券。然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辜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及多生,一误而成百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无救无归,可悲可痛!”(《阿弥陀经疏钞》)

〔比贫士获豪家之券〕这就像一个穷人,在路上捡到一张富豪之家的清单(券),读到上面所载田园宫室和金帛米粟的种种数目。于是大喜过望,说自己是巨富了。却不知道这是数他人之宝,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所以,未达事一心不乱就要以中道理来修念佛行的人,也是这样,虽然知道“即佛即心”之理,但完完全全用不上啊!〔反受落空之祸〕执理而遗事者,口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这样念佛,即便达到一心不乱,甚至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只要见思烦恼分毫没有断尽,都仍然在生死轮回中。

 

这一段开示中有以下三个要点:

一、首先必须信愿持名,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达到历历分明,不昏不散,此名事一心不乱。

二、达到事一心不乱之后,应当继续精进持名,以中道理修念佛行,由持名而深达实相,证悟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是理一心不乱。虽然在理上证得“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在事上仍然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谓生而无生,无生而生,如此方是理事圆融,既免落空之祸,又享极乐世界之无比殊胜利益。故“华严末会,善财遍参知识,至普贤菩萨所,蒙普贤威神加被,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为称赞如来胜妙功德,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无量寿经颂序》)

三、已经达到事一心不乱,不再继续深进,即是著事而迷理;还没有达到事一心不乱,就口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即是执理而遗事。既不可著事而迷理,更不可执理而遗事。因为“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这三个要点的义理,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疏钞》中有详细的论述。

至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然则与西方之净土及佛,是否一而二,二而一”这个问题,印光大师回答到:“有唯心净土,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世多以唯心则无土,便是魔外知见。此种似是而非之邪见,居其大半,致念佛之人,不得实益。尚自以为高明,而不知其为执理废事,自误误人之邪见也。由自性弥陀故,必须念西方弥陀,以求往生,渐进而可以亲证自性弥陀。倘单执自性弥陀,而不念西方弥陀,纵令真悟,尚未能即了生死。况说此话者,皆是一班担板汉脱空汉乎?一而二,系未成佛前之事。二而一,乃已成佛后之事。”(《印光法师文钞·续编·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担板汉〕本指背扛木板之人力夫,以其仅能见前方,故用以比喻见解偏执而不能融通全体之人。俗语曰:“担板汉,但见一方。”

 

【所念既尔,能念亦然。是谓以实相心,念实相佛;以法界心,念法界佛;念念绝待,念念圆融。以绝待故,全超一切法门,无与等者。以圆融故,全收一切法门,无出其外者。此之谓:法无定相,遇缘即宗;繁兴大用,举必全真。一句阿弥陀佛,须恁么信,恁么念,方是不思议中不思议也。】

所念之佛既然如此,能念之心也是这样。是所谓以实相心,念实相佛;以法界心,念法界佛;念念绝待,念念圆融。因为绝待的缘故,持名念佛完全超过一切法门,没有能够与其相等者。因为圆融的缘故,持名念佛完全包括一切法门,没有能够在其外者。此之谓:法无定相,遇缘即宗;繁兴大用,举必全真。一句阿弥陀佛,必须这么信,这么念,方才是不思议中之不思议也。

〔法无定相,遇缘即宗〕佛法并无定相,遇缘应机皆令归宗(修学净土法门)。印光大师云:“法无定相,合机则妙。如来以一味法,作种种说。譬如大士珍膳,若遇成人,则和盘托出,令其饱餐。若遇婴儿,不能咬嚼,必须代为嚼碎,含而哺之。庶可资益身心,而速得成立也。”(《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广长舌序》)又云:“三界原来一戏场,诸人及早返家乡;莫待锣鼓齐休歇,归路不知枉著忙。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山僧杆木随身,不妨逢场作戏。应彼来机,令其就路还家。”(《印光法师文钞·为梨园会首某上堂》)〔繁兴大用,举必全真〕持名一法虽有浅深种种大用,但是无论是浅是深,皆合真谛。“繁兴”,繁杂多起的意思。

三十五、修道四门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广大无外也。众生以随迷染因缘,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灵知局然促然,介尔微劣也。】

众生与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因为随着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广大无外也。众生因为随着迷染因缘,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灵知局然促然,至微至劣也。

〔介尔〕形容至微至小。

 

【然即此介尔灵知,与诸佛广大灵知,觌体不二,毫发无差。使其得随悟净之缘,业尽情空,则此介尔之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之灵知矣。如一星之火,能烧万顷荒田。】

然而即此至微至小之灵知,与诸佛广大无外之灵知,当体不二,毫发无差。使其能够随悟净之缘,而业尽情空,则此至微至小之灵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之灵知矣。如一星之火,能烧万顷荒田。

〔觌〕见,对。

 

【然此现前一念灵知,若约所知之境,固有广狭胜劣之不同。若约能知之知,则全体无异。如同一火也,烧檀则香,烧粪则臭。所烧虽殊,能烧之火无二。又如同一水也,清浊不同。同一镜也,昏明有异。清浊虽殊,湿性不二。昏明虽异,光体是同。水同一湿也,浊者可使澄之而清。镜同一光也,昏者可使磨之而明。光昏者,为带垢耳,垢非光;光者,镜之本体也。水浊者,为杂尘耳,尘非湿;湿者,水之本性也。】

然而此现前一念灵知,如果就所知之境来说,固然有广狭胜劣之不同。如果就能知之知来说,则与佛全体无异。如同都是一样的火,烧檀则香,烧粪则臭。所烧的东西虽然不同,但是能烧之火却并无有二。又如同一样的水,有清浊不同。同样的镜,昏明有异。清浊虽殊,湿性不二。昏明虽异,发光之体相同。水同一湿也,浊者可使澄之而清。镜(古时是铜镜)同具一样的光,昏者可使磨之而明。镜光之所以昏暗,是因为有污垢的缘故,但是污垢并不是发光者。发光者,是镜之本体也。水之所以混浊者,是因为有杂尘的缘故,但是杂尘并不是具有湿性者;具有湿性者,是水之本性也。

 

【此一念灵知,如水之湿,如镜之光,如火之烧,举体无异者也。唯其举体无异,故于修道方便门中,便有多门:有但仰慕诸圣者,有但尊重己灵者,有外慕诸圣内重己灵者,有不慕诸圣不重己灵者。】

这一念灵知,如水之湿,如镜之光,如火之烧,它们的本体都是一样的。正是因为它们的本体都是一样的,故于修道之方便门中,便有多门:有只是仰慕诸佛者,有只是尊重己灵者,有外慕诸佛内重己灵者,有不慕诸佛不重己灵者。

〔灵〕即如来藏。众生之如来藏与诸佛无有二样。〔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若但仰慕诸圣者。如本分念佛之人,以知诸圣皆已先证我之己灵,语默动静,皆堪垂范,我曹若不仰慕诸圣,则进修无路矣。故或专持名号,或观想音容,三业虔诚,六时敬礼,倾心皈命,尽报遵承。及乎时至缘熟,感应道交,心地大开,灵光独露,乃知我之己灵,原与诸圣平等无异,亦不可不自尊重也。】

只是仰慕诸佛者。例如本分念佛之人,因知诸佛在我之前就已经圆证自己的心性,他们的语默动静,都是模范,我们若不仰慕诸佛,则进修无路矣。所以或专持名号,或观想音容,三业(身、口、意)虔诚,六时敬礼,倾心皈命,终身遵承。待到时至缘熟,感应道交,心地大开,灵光独露,方才知道我之己灵,原来与诸佛平等无异,也不可以不自尊重啊。

〔我曹〕我们。〔尽报〕终其一生。

 

【又、但尊重己灵者(仅只尊重自己心性者)。如宗门参禅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唯欲十二时中,四威仪内,独露当人面目,受用本地风光(本来面目);离心性外,毫无取著。所谓任他千圣现,我有天真佛也。及乎造诣功深,悟证已极,乃知一切诸圣,皆久已先证我之己灵者,尤不可不仰慕也。】

又、仅只尊重自己心性者。例如宗门参禅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只是要十二时中,四威仪内,独露当人本来面目,受用本地风光;离心性外,毫无取著。所谓任他千圣现前,我自有天真佛也。待到造诣功深,悟证已极,方才知道一切诸佛,都是许久以前就先于我而圆证己灵者,尤其不可不仰慕也。

 

【又、外慕诸圣内重己灵者。夫欲尊重己灵,必须仰慕诸圣。唯其仰慕诸圣,正是尊重己灵。又、仰慕诸圣,必须尊重己灵。若不尊重己灵,岂能仰慕诸圣?此则内外交修,心佛等重。既无偏执,进道弥速。至于力极功纯,全体相应,乃知诸圣,但不过先证我之己灵而已,无庸仰慕。而我之己灵者,亦不过平等齐于诸圣而已,何劳尊重?】

又、外慕诸圣内重己灵者。欲要尊重己灵,就必须仰慕诸佛。正因为仰慕诸圣,正是尊重己灵。而且,欲要仰慕诸佛,就必须尊重己灵。若不尊重己灵,岂能仰慕诸佛?如此,则内外交修,心佛等重。既无偏执,进道就愈加疾速。待到力极功纯,全体相应,方才知道诸佛,只不过先于我而圆证己灵而已,无须仰慕。而我之己灵者,也只不过与诸佛平等而已,又何劳尊重?

 

【又、不慕诸圣,不重己灵者。此谓寸丝不挂,心佛两忘,彻底撒开,回无依倚。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一念不生,万缘坐断。至于久久功熟,圆满证入。本灵独露,诸圣顿齐。虽不仰慕诸圣,乃善仰慕。虽不尊重己灵,却真尊重。】

又、既不慕诸佛,也不重己灵者。此所谓寸丝不挂,心佛两忘,彻底撒开,回无依倚。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一念不生,万缘坐断。待到久久功熟,圆满证入。本灵独露,诸佛完全一样。虽然不仰慕诸圣,而善于仰慕。虽然不尊重己灵,却真正尊重。

 

【此之四路,学者自谅根性(学人根据自己的根性;“谅”,认为),各随好乐。但当一门深入,久之必皆有。切不可妄生执著,轻发议论。出奴入主(指挟门户成见),是一非余,不唯背妙道而成障碍,将恐谤大法而招愆尤也矣。】

这四条路子,学人根据自己的根性,各随好乐。但当一门深入,久之必皆有得。切不可妄生执著,轻发议论,挟门户成见,执著一门而否定、反对其余诸门。这不仅背离妙道而自成障碍,恐怕更因毁谤大法而招灾殃啊!

〔谅〕认为。〔出奴入主〕指挟门户成见。〔是一非余〕执著一门而否定、反对其余诸门。〔将恐谤大法而招愆尤也矣〕《华严经》云:“受一非余,魔所摄持。”〔愆尤〕罪责。

三十六、念念转变

【《楞伽经》云:“诸圣所知,转相教授,妄想无性。”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起信论》云:“若有能观无念者,即为向佛智故。”《华严合论》云:“顿悟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

《楞伽经》说:这是过去诸佛所知,现转相教授:妄想没有实体,是幻象。禅宗二祖慧可说:我寻找心,根本找不到。《起信论》说:若有能够观无念者,即是趋向佛之智慧。《华严合论》说:顿悟“一念是随缘而起,本来未生的幻象”,便已超过那些三乘权学等人的见解。

〔无性〕)性者体也,一切诸法无实体,是幻象,谓之无性。《法华经》曰:“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曰:“诸幻成无性。”〔觅心了不可得〕达摩曰: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慧可(禅宗二祖)对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曰:“将心来,与汝安。”对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曰:“与汝安心竟。”〔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权学〕权宜之学。

 

【此佛经祖语,菩萨知识造论,皆就现前一念指点,显妄性本空也。夫妄本空而真本有,非佛而何?但众生久随污染之缘,未能顿复其本空耳。须以清净缘起,渐而转之。以吾即佛之因心,念吾即心之果佛。因果从来交彻,心佛法尔(天然的)一如。而吾即心之果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本自不可思议。且吾即佛之因心,深信切愿,专恳持名,亦复不可思议。能于念念中,齐澄众染,圆显本空,顿契灵源,直趣果海;然则(那么)清净之缘,无过此者。】

这些佛经祖语,菩萨以及大善知识造论,都是就现前一念指点,阐明念头是妄,其性本空也。既然妄是本空,真正本有,难道不就是佛吗?只是众生久随污染之缘,没有能够顿复其本空而已。必须以清净缘起,逐渐转之,复其本空。以我本来是佛之因地心,念我心中之果地佛(阿弥陀佛)。因果从来都是相互交彻,心与佛天然的平等不二。而我心中之果地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本来就不可思议。而且本来是佛之因地心,深信切愿,专一恳切地持名,也是不可思议。能够于念念之中,都在去除各种污染,圆显其性本空,就会顿契本源,直趣果海。所以,清净之缘,没有过于此者。

〔法尔〕天然的。〔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果地〕相对于“因地”而言。即依因地之修行而得妙觉果满之极位。〔一如〕“一”是平等不二,“如”是如常不变。〔不可思议〕不可以心思之,亦不可以言议之。

 

【但于念时,当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如救头然(燃),如丧考妣,如鸡抱卵,如龙养珠。不期小效,不求速成,但只一心常恁么念,是名无上深妙禅门。此则根身世界,密随其心,念念转变。殆非凡心肉眼,所能知见者也。及乎报终命尽,弥陀圣众,忽现在前,或现异香天乐,诸灵瑞相,世人方谓净业成就。然净业之成,岂此时乎?】

不过,在念佛时,须当万缘放下,单提念佛一念。如救头然,如丧父母,如鸡抱卵,如龙养珠;不期小效,不求速成,但只一心常这么念;这就是无上深妙禅门。如此则未来的根身世界,密随其心,都在念念转变。这不是凡心肉眼,所能知见的。待到报终命尽,阿弥陀佛及诸圣众,忽现在前,或现异香天乐,诸灵瑞相,世人才说是净业成就。然而净业之成,哪里是在此时此刻呢?

〔根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组合而成之身。

三十七、当生四心

【念佛当生四种心。云何为四?一、无始以来造业至此,当生惭愧心。二、得闻此法门,当生欣庆心。三、无始业障,此法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四、佛如是慈悲,当生感激心。此四种心中有一,净业即能成就。】

念佛应当生四种心。哪四种呢?一、无始以来造业至此,当生惭愧心。二、得闻此念佛法门,当生欣庆心。三、无始业障,此净土法门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四、佛如是慈悲,当生感激心。这四种心中只要有一种,净业就能够成就。

 

【念佛当长久,不可间断。间断,净业亦不能有成。长久当勇猛,不可疲怠。疲怠,净业亦不能成。长久不勇猛,即有退。勇猛不长久,即无进。】

念佛应当长久,不可间断。若是间断,净业也不能够有成。长久应当勇猛,不可疲怠。若是疲怠,净业也不能够成。长久而不勇猛,就会退步。勇猛而不长久,就没有进展。

三十八、妄念不生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没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必须了了分明。能够了了分明,即是观。念佛这一念中即止观具足,而不是别有什么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念佛时妄念不生,了了分明,即是寂而照。了了分明,妄念不生,即是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定成就。如此成就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他们这样修,都会这样成就,念佛者念佛时难道可以不慎重吗(言下之意是说:念佛时,一定要做到无有别想)?

三十九、一念相应

(摘自《彻悟大师遗集·覆香严居士书》)

 

【直须深信谛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

应当深信并且确实了悟“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一境界——唯存念佛这一念,别无它念。功夫到达了这一境界,则:一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现前,便一念相应;念念现前,便念念相应。

这里的“心”,是心念;“佛”,是所念之佛号;“相应”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心系念佛,此心即是佛)的意思。彻悟大师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念外无佛念(念佛之念),佛念外无心念;全部心念即佛念,全部佛念即心念。这是描述心念与佛念完全重合,念佛之念纯净无杂的境界。〔一念相应〕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现前(这一句佛号中没有妄念),叫做“一念相应”。“相应”,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相应,则心在这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则心在这每一念都是佛。

关于彻悟大师这一段开示,印光大师《答念佛居士(周孟由)问》一书中云:“问:‘一念现前’,及‘念念现前’之念字,与心佛之‘心’字,意义相同否?答:心与念,只是一个。不过约常存者,名之为心;约现起者,名之为念耳。问:‘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四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是否指性德?‘一念现前,一念相应’四句(一念现前,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念念相应),是否指修德?答:二俱是修德。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功夫所致故也。”

〔性德〕本具之德。〔修德〕用功修来的德

 

【但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此之谓也。】

只要使这样的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开这样的念,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是讲的这个境界啊!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心观想佛,此心即是佛。《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译文: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因此,你们心想阿弥陀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此心观想佛,此心即是佛。如大海水一般众多的诸佛,都是从一心观想阿弥陀佛(一心系念,谛观彼佛)而成就的。因此,应当一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详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注》

〔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汉译:如来。阿罗诃,汉译:应供。三藐三佛陀,汉译:正遍知。这是佛之十号中的前三号。

附录:《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印光大师

原文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转,而一腔善心,随即消灭者有之。以故不避繁词,用申其义。俾物类同沐慈恩,人伦各培福祉。以恳到之深仁,灭自他之杀报,同臻寿域,共乐天年。尚祈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则永出轮回,高超三界,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众之良朋矣。阅者幸注意焉。

原夫水陆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宿恶业力,障蔽妙明,不能显现,沦于异类。遂致知识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无所知。譬如大宝铜镜,经劫蒙尘。不唯毫无光明,即彼铜体,亦不显现,直同废物。忽遇智人,知是宝镜,具有照天照地无边光明。遂日事磨砻,初则略露镜体,次则渐发光明。及乎磨之至极,则照天照地之光,全体显现。无智之人,方始贵重,视为至宝。须知此光,镜本自具,非从磨得。虽复自具,倘无磨砻之缘,从劫至劫,亦无发光之日。

一切人天六道众生心性,悉皆如是。由无始来,惑业障蔽,不能显发本具妙明,迷背真性,造生死业。大觉世尊,知诸众生一念心性,与佛同俦。因兹种种方便,随机说法。普令修习戒定慧道,以期断惑业而复本有,圆福慧以证法身。又令世人发慈悲心,戒杀放生。良以我与一切众生,皆在轮回之中。从无始来展转相生,展转相杀。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彼固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我杀戮。我亦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彼杀戮。久经长劫,相生相杀,了无底止。凡夫不知,如来洞见。不思则已,思之则不胜惭愧悲悯矣!

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解怨释结,戒杀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为念佛回向净土,令得度脱。纵彼业重,未能即生,我当仗此慈善功德,决祈临终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即得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出轮回,渐证佛果矣。

且爱物放生,古圣先贤,皆行此事。故《书》有“鸟兽鱼鳖咸若”之文,而文王泽及枯骨,况有知觉之物哉?至于简子放鸠,子产畜鱼,随侯济蛇,杨宝救雀。此固圣贤一视同仁之心,尚不知其蠢动含灵皆具佛性,展转升沉互为怨亲,及将来决定成佛等义。迨至大教东来,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无二之理,大明于世。凡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为挽杀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乐天年之基址。

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又云:“欲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是知戒杀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济世良谟也。故陈智者大师,买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余所,亘四百余里为放生池。请敕立碑,禁止渔捕。有偷捕者,动辄得祸。直至唐贞观中,犹然如是。唐肃宗乾元二年,诏天下诸州各立放生池,敕颜真卿撰碑文,并书丹。有云:“我皇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何仿佛?”宋真宗天禧元年,诏天下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亦宋之放生池也。明莲池大师,立放生池于上方、长寿二处。其《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以来,景仰高风,慈济物类之缁素通人,何可胜数。

或曰: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汲汲于不相关涉之异类。其缓急轻重,不亦倒置乎哉?

答曰:子未知如来教人戒杀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若无杀业,纵身遇贼寇,当起善心,不加诛戮。又况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自。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亦当随分随力以行周济。岂戒杀放生之人,绝不作此项功德乎?然鳏寡等虽深可矜悯,尚未至于死地。物则不行救赎,立见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又曰:物类无尽,能放几何?

答曰: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企其体贴放生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则捕者便息。庶水陆空行一切物类,自在飞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则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谓以天下而为池乎?纵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无量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不止一人乎?又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圝、夫妻偕老之缘。正所以预行周济,令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等苦,长享受寿富等乐。非所谓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子审思之,戒杀放生,毕竟是汲汲为人,抑止汲汲为物,而缓急轻重倒置乎?

南浔极乐寺外,向有放生池。以磡未全砌,遂致坍塌。兼复多年未浚,淤泥充满。每有善士就河放生,虽发善心,生难获益。其旦蒙放而暮复遭捕者,当居多半。若近大江,则固宜放之江中,小河则断非所宜。园林大师心有不忍,拟欲深浚其池,外筑围墙以为防护,俾放生有地,而盗捕无由,其意亦良厚矣。尚未开工,适普陀觉三大师至,一见即志道相契。旋以寺事付托,而己则放下万缘,专修净业焉。觉师缵承旧绪,即欲速成其事。但以工程浩大,独力难成。拟募阖镇善信人等,共襄胜事。祈予作序。

予常痛念近世杀劫之惨,欲挽无力,因彼之请,触动予怀。遂将吾人与物类之本具真心,及随业升沉,并杀生护生之现未果报,撮略言之。冀诸位檀越,同发善念,同捐净资,俾此举速得成功,庶物类悉皆得所,其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岂特现世万祸冰消,千祥云集,而未来世之衔恩报德者,正不知其几千万亿也!

译文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而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然能行其事,却决无至诚恻隐之心;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窄小而变得微少浅薄。倘若遇到不懂得道理人的阻拦和诽谤,很可能就会改变初衷,而一腔善心,也就随之消灭。所以我在这里不避繁复,来阐明戒杀放生的道理。使动物同沐慈恩,人类各培福祉。以至诚恳切之博爱,息灭自、他之杀报,同享高寿,共乐天年。并祈求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此,则永出轮回,高超三界,为阿弥陀佛之弟子,作清净大海众菩萨之良朋矣。希望读者仔细阅读。

本来,水陆动物之心性,与三世诸佛完全一样。只不过因为宿世恶业,障蔽了妙明真心不能显现,而堕落成为异类。于是使牠们知识陋劣,除了求食避死之外,一无所知。譬如大宝铜镜,无数劫来蒙蔽尘垢。不仅毫无光明,就是境体,亦不显现,简直就同废物一样。忽然遇到智者,知道这是宝镜,具有照天照地的无边光明。于是天天打磨,初则略露镜体,次则渐发光明。待到打磨到最后,则照天照地之光,全体显现。无智之人这时才晓得贵重,视为至宝。须知此光,是宝镜本来就有,并非从打磨得到。虽然此光是宝镜本具,倘若没有打磨之缘,从劫至劫,也不会有发光之日。

一切人、天、六道众生之心性,全都是这样。由于无始劫来,惑业障蔽,不能显发本具之妙明,迷背真性,而造生死业。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知道所有众生之心性,与佛相同。因此以种种方便,随机说法。普令众生修习戒定慧之菩提道,以达到断惑业而恢复本有,圆福慧以证得法身。又令世人发慈悲心,戒杀放生。这是因为我与一切众生,都在轮回之中。从无始劫来展转相生育,又展转相杀戮。牠(他)们本来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我亦各各皆为牠(他)们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牠(他)们固然频频由于恶业之力,或为人、或为异类,而受我杀戮。我也由于恶业之力,或为人、或为异类,而受牠(他)们杀戮。久经长劫,相生相杀,没完没了。凡夫不知道这一情形,而如来看得清清楚楚。如今蒙佛开示,自己知道了这些相生相杀的情形,不思则已,思想起来真是不胜惭愧悲悯啊!

我今幸承宿世之福德善业,生于人道。固然应当化解怨敌消除仇恨,而戒杀放生。让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为牠们念佛回向净土,使牠们得以度脱。纵然牠们由于业重,未能立即往生,我也会仗此慈善功德,临终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既然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立即超凡入圣,而了生脱死,永出轮回,渐证佛果矣。

而且,爱物放生,古圣先贤全都在做。故《尚书》有“鸟兽鱼鳖咸若(鸟兽鱼鳖都要顺其天性,使牠们不受杀害之苦,惊窜之怖)”之文,而文王之恩泽及于枯骨,何况有知觉的动物呢?至于简子放鸠,子产畜鱼,随侯济蛇,杨宝救雀。这些固然是圣贤们一视同仁之心,但他们还不知道蠢动含灵皆具佛性,人类与动物是展转升沉、互为怨亲,以及戒杀放生将来决定成佛等道理。等到佛法传至中土,三世因果,以及众生与佛,其心性平等无二之理,才大大明白于世。所有的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为挽回杀劫以培植福果,息刀兵而乐享天年的根本。

〔简子放鸠〕这是列国时期,诸侯赵简子放斑鸠的故事:元旦(正月初一)邯郸人献斑鸠给赵简子。赵简子非常高兴,大大奖赏一番。一位客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高兴。赵简子回答道:“我正好拿来放生,以表示我的仁慈和恩惠。”客人说道:“大家知道了你要放生,都会投你所好,兢相捕捉来让你放生。这一捉一放,死伤的就多了。你如果真的不想伤害牠们,最好的办法是禁止捕捉。要是捕捉了再来放生,那么你的恩惠还抵不过你的过失呢。”赵简子欣然地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严禁捕捉。〔子产畜鱼〕有人送鱼给子产(孔子的学生),他不忍心牠们被杀害,就统统放进池里。〔随侯济蛇〕随侯到齐国去,路上见到一条蛇,困在沙地里,头部流血。于是以杖挑起,放入水中。回来时又经过这个地方,这蛇衔宝珠献给他。〔杨宝救雀〕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枭鸟搏伤坠地,又被蚂蚁重重围困。于是拾起黄鸟带回家,放在盒中,喂以黄花。待牠伤口痊愈,就放牠飞去。夜间梦见一黄衣童子拜谢,赠送他四枚玉环,说道:“我是王母娘娘的使者,蒙你救命。您的子孙都会高风亮节,富贵荣华,位列三公,就像这四枚玉环一样。”後来杨宝之后,四世贵显。

古人说道:“欲知世上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又说道:“欲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由此可知,戒杀放生乃是从根本上救济世人的好办法。所以智者大师,买临海沿江六十多处,绵延四百余里为放生池。并请朝廷下令立碑,禁止渔捕;有偷捕者,严加惩处。直至唐代贞观年间,都仍然如此。唐肃宗乾元二年,下诏天下,命令各州设立放生池,皇上下御令叫颜真卿(大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撰写碑文,并刻在石碑上。碑文写道:“我们英明的皇上将天下作为放生池,使一切处蒙福。承神咒加持之力,断竭烦恼海中之生死流。考察历代以来,哪有如此之伟绩呢?”

宋真宗天禧元年,下诏天下,建立放生池。而杭州之西湖,也是宋代的放生池。明代莲池大师,在上方和长寿二处建立放生池。他写的《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至今三百余年以来,景仰大师之高风,而慈济动物的僧俗,不计其数。

有人问道:鳏寡孤独,贫穷患难,到处都是,为什么不去周济他们,而忙碌奔波,去救济不相干的异类呢?其缓急轻重,岂不是颠倒了吗?

我回答道:您不知道如来教人戒杀放生之所以然也。人类与动物虽然相异,佛性却是一样。牠们是因为恶业而沦为异类,我们是因为善业而幸得人身。倘若不悯恤牠们,而恣情食啖。一旦我们的福尽,而牠们的罪毕,那就要从头偿还,我们也要被牠们食啖。要知道刀兵大劫,都是由于宿世之杀业所感。若无杀业,纵然身遇贼寇,他们也会生起善心,而不加伤害。更何况瘟疫、水火等灾祸横事,戒杀放生的人是绝少遭逢。由此可知,保护动物原是保护我们自己。戒杀可以免除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至于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也应当随分随力予以周济。难道戒杀放生之人,就不作此项功德吗?而且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等人,虽然深可怜悯,但他们尚未至于死地。而供食的动物如果不立即救赎,牠们马上就被烹杀以充口腹矣。

又问道:供食的动物多得不得了,你们能够放生多少?

我回答道:须知放生一事,实际上是为发起人们都来保护动物生命之最胜善心。企望他们体贴放生之意,而心中爱怜动物,不忍食啖。大家既然不食啖,则无人去捕捉。那么空中、地上、以及水里的一切动物,都自由自在地飞、走、游泳于自己所行之境,则成为虽不放生,而普遍放生了。这不就是以天下为放生池吗?纵然不能够人人如此,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无量水陆生命,就得以免除杀戮。何况远远不止一人呢!而且,这又为现在和未来一切戒杀放生的同仁们,断除了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恶因,而作为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圆、夫妻偕老之善缘。也正是为了预先周济那些本来会成为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人,使他们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等苦,长享高寿富贵等乐。这不就是使一切处都蒙福吗?怎么可以漠然置之呢?您仔细思考,戒杀放生,究竟是忙碌奔波为人,还是忙碌奔波为动物,而缓急轻重颠倒呢?

南浔极乐寺外,向来有放生池。由于堤岸没有全砌,以致坍塌。加上多年未疏通挖深,而淤泥充满,每每有善心人士就在河里放生。他们虽然发了善心,而被放的众生却难获利益。其中早晨被放,而傍晚又遭捕捉者,占大多数。若靠近大江,就应当放之江中,而小河则完全不宜放生。园林大师对于朝放暮捕的情形,于心不忍,打算疏通深挖这个放生池,外筑围墙以为防护,使大家有地方放生,而不会被盗捕,这个想法非常慈悲。尚未开工,正好普陀山觉三大师来到,一见即志同道合。于是园林大师将寺院中的事付托给他,而自己则放下万缘,专修净业。觉三大师继承了修复放生池任务,就想尽快地完成。但是由于工程浩大,独力难成。所以打算向全镇善信人等募集资金,共同来完成这个美好的事业,因而请我作序。

我常常痛念近世杀劫之惨,想要挽救却无力实施,由于他的邀请,触动了我的心怀。于是将人类与动物之本具真心,及随业升沉,并杀生护生之现在和未来的果报,举要言之。希望诸位檀越,同发善念,同捐净资,使这一事业速得成功,使放生的鱼鳖等都各得其所,其功德利益,无量无边。这不仅是现世万祸冰消,千祥云集;而未来世之衔恩报德者,正不知道有几千万亿啊!

 

 

参考阅读:

净宗参究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