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405教材 念佛三昧摸象记精解湛然 注
重重体究。
“念佛三昧摸象记”一文,载于《印光法师文钞·卷四》。这是了余法师的原稿,经印光大师修改后发表,所以也包含了印光大师修念佛三昧的经验和见解,是念佛法门中十分稀有而珍贵的文献。本文对念佛三昧的修法、境界、相、用、体和利益,都作了深入地阐述,并在后半篇阐述证得念佛三昧之后,如何做保任工夫。
念佛三昧摸象记(原文)印光大师
(了余师原稿,略为笔削,以《佛学丛报》检错数句,故录原文。)
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傍。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小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从兹念佛,愈觉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一日,有客诣关而问曰: 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非不真切,而业深障重,终未能到一心不乱境界。窥吾根性,只合带业往生。虽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师其为我言之。 予曰: 三昧境相,唯证方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既未证,焉能宣说? 客固请不已。
予曰: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 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同“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 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着力。 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 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 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象,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罣无碍,自在自如。 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
又问:人于日用,普应诸缘。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 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诸缘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心境一如,有何挂碍? 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以故器界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悉契萨婆若海。唯心妙境,唯境妙心。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何可得而思议也哉!
上来所说,如盲摸象。虽未离象,恐非全象。笔以记之,以质诸亲见之者。
念佛三昧摸象记(注解)〔印光大师〕(1862-1940年)清末民初之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陕西郃阳人,俗姓赵,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最初以儒学为业,批驳佛教为事,后来因病醒悟,遂入佛门。光绪七年(1881年)于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从道纯法师出家,后于兴安双溪寺受具足戒。光绪十二年至北京怀柔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不久移居北京圆广寺。时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化闻法师入京求藏经,邀其南下,遂于光绪十九年至法雨寺安居,在藏经楼阅大藏经,钻研佛教。1912年高鹤年居士到普陀山,携其文稿数篇至沪(上海),刊于《佛学丛报》,署名常惭愧僧,世遂知其名。1923年在南京与人合作创立放生念佛道场,开办佛教慈幼院。1928年为印行周梦颜所著《安士全书》至上海太平寺暂住。1930年2月移居苏州报国寺,闭关撰述,完成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等四大名山志之修辑。后至灵岩山寺建立专修净土道场,在上海创办弘化社,流通佛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避居灵岩寺,闭门专事念佛。苏州沦陷后,更拒应世事,保持民族气节。师毕生弘扬净土,常示人以老实修持之道,学行俱优,归依弟子遍国内外,被誉为民国以来净土第一尊宿。卒后被尊为中国净土宗第十三祖。著作有《净土决疑论》、《宗教不宜混滥论》、《印光法师文钞》正编、续编及《嘉言录》等。
本文题目: 【念佛三昧摸象记】 〔念佛三昧〕“三昧”是梵文音译,意译是“定”。定从念佛来,故名念佛三昧。〔摸象〕盲人摸象的典故出于《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意思是以偏概全。经云:“(众盲各自以手摸象)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摸象记〕本文名以“摸象记”,一方面是作者谦虚,另一方面也表明此文非想当然之说,故文末说道:“上来所说,如盲摸象。虽未离象,恐非全象。笔以记之,以质诸亲见之者(以验证于各位亲见念佛三昧境界的智者)。”〔记〕本篇是记叙文,故以“记”为题。
印光大师之文前按语: 【了余师原稿,略为笔削,以《佛学丛报》检错数句,故录原文。】 这是了余法师的原稿,我略加修改。由于《佛学丛报》刊登时,排版检字错了几句,所以在《印光法师文钞》中录用我写的原文。 印光大师在这里说明为什么《文钞》所录不同于《佛学丛报》。 〔了余法师〕了余法师名广导,浙江人,清光绪十四年剃度出家。久承印光大师摄受,饱餐法乳,仍以莲友相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3岁),闭关于浙江慈溪宝庆寺,谢绝世缘尘务,修习净土法门,于时撰写《念佛三昧摸象记》。民国四年任普济寺住持,民国九年再度隐居修持净土。民国十三年(1924年)元旦对前往诊治之郑雪堂居士说:“不用了,我于明日就要往生了!”果然于次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时年六十一岁。法师临终,预知时至,可喜之至。〔检字〕铅印的工序之一 。排字工人从铅字架上按文稿检取铅字,以供排版。〔笔削〕修改。古时是在竹简、木简上写字,删改时得用刀刮去不需要的文字,故修改文章称为“笔削”。 注:以下段落的编号和标题,是注释者为了便于理解和查阅所加,非原文所有。 一、缘起【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傍。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小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 那是在丙午年(1906年),我(了余法师)在浙江省慈溪县庆宝寺闭关,谢绝世缘,专修净业。正逢方丈和尚延请谛闲法师,在关房的隔壁讲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于是我就仿效古时候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在关房墙壁上开了一个小孔,足不出关房,而随时参加谛闲法师的讲座。 〔掩关〕闭关。〔谛闲法师(1858-1932年)〕清末民初高僧,为天台宗第四十三代祖。浙江黄岩人,俗姓朱,名古虚,号卓三,曾于南京设立佛教师范学校,并任校长,对于天台宗义之弘扬,贡献殊大。〔匡衡凿壁〕匡衡年幼时家贫,凿壁而借邻居之灯光读书,终成大学问家。
【从兹念佛,愈觉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自从听了谛闲法师讲解《阿弥陀经疏钞》,念佛愈加觉得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充满喜悦,如同甘露(智慧之水)浇灌头顶,醍醐(最上乘佛法)滋润我心。念佛的快乐,实在是没有什么比得上啊! 这是作者自述此时念佛的境界。 〔甘露〕梵语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云:“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这里,甘露喻指智慧之水。〔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智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醍醐〕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喻指最上乘佛法。
【一日,有客诣关而问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非不真切,而业深障重,终未能到一心不乱境界。窥吾根性,只合带业往生。虽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师其为我言之。”】 一日,有客人到关房前求教,说道:“念佛一法,我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并非不真切,然而业深障重,终未能到达一心不乱境界。观察我自己的根性,只应该是带业往生。虽然念佛三昧不是我此生所敢希冀的,但是心中实在不甘,至少总该要知道它的修法与境界吧,敬请师父为我宣说。 〔根性〕根基。〔能得之法〕能够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所得之相〕证得念佛三昧的境界。〔带业往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台湾及香港佛教界出现“带业是否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法诤。有主张带业可以往生者,有主张带业不能往生者,亦有主张带净业始可往生者,众说纷纭,至今亦未有定论。其实,就了生死出三界而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处是不必断见思惑而了生死,而通途法门则必须断见思惑方能了生死。所以,准确的提法应是“带惑往生”(这里的“惑”是指见思惑)。〔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
【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既未证,焉能宣说?”客固请不已。】 我回答道:“念佛三昧的境界和相用,只有证得的人方能知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既未证得念佛三昧,哪能对您宣说呢?”客人坚持请求不止。
下面,作者回答客人关于念佛三昧的修法与境界的问题,对念佛三昧的修法、悟境以及相、用、体和利益都作了阐述。 二、即念返观持名念佛有事持和理持。事持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理持是念自性佛(自性弥陀)。事持切于往生,理持旨在见性。憨山大师所著《云栖莲池宏大师塔铭》中记载:“问:念佛得悟(见性)否?师(莲池大师)曰:‘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又何疑返念念自性耶?”(译文:《楞严经》云:“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又何须怀疑返念念自性不能够性成无上道呢?这段话的意思是:返念念自性,也一样性成无上道。)印光大师云:“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印光法师文钞·四卷·复戚智周居士书二》) 〔返闻闻自性〕把你向外循声之妄闻回转过来,向内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由于返闻自性)自性由识性状态转化成本性状态(返本还源)而圆证佛果(无上道)。〔无上道〕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同寿量品》云:“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理持必须是在事持已经一心不乱的基础上进行,方免落空之祸。印光大师云:“由自性弥陀故,必须念西方弥陀,以求往生,渐进而可以亲证自性弥陀。倘单执自性弥陀,而不念西方弥陀,纵令真悟(见性),尚未能即了生死。”(《印光法师文钞·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修念佛三昧是理持,念自性佛(自性弥陀)以彻见本来面目。莲池大师云:“当知净土唯心,更无外境。”“称理,则自性还归本体,是愿生彼国义。”“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阿弥陀经疏钞》) 〔心佛众生一体〕这里的“心”是指自性。佛与众生是自性的两种状态,自性觉则是佛,自性迷则是众生。《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中流两岸不居〕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疏钞》中解释道:“中流两岸者,娑婆喻此,极乐喻彼。始焉厌苦欣乐,既焉苦乐双亡,终焉亦不住于非苦非乐,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也。”〔中道不安〕不住于非苦非乐。
对于事持和理持,莲池大师开示道:“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下当详辩,以是为因。后一心不乱,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佛是被钝根,参禅乃能悟道。初机闻此,莫能自决。不知体究念佛,与前代尊宿教人举话头,下疑情,意极相似。故谓参禅不须别举话头,只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著到。妙哉言乎!”(《阿弥陀经疏钞》) 〔后一心不乱,亦有事理。〕后面所讲一心不乱,亦有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云:“事一心者,历历分明,不昏不散是也;理一心者,默契无生,洞明自性是也。”(《灵峰宗论·梵室偶谈》)〔无生〕没有生灭(本自无生,故亦无灭),也就是涅槃的道理。《最胜王经》云:“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以念佛是被钝根〕以为念佛仅仅是适用于钝根之人。
关于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莲池大师继续说道: “(持名念佛)分事、理: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忆念者,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谓:‘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皆一其心’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未彻,惟得信力,未见道故,名事一心也。 “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观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于中复二: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是智外无如;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是如外无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二、即寂照难思。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若言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泯;若言非有非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寂,非无则常照,非双亦非双非,则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绝,无可名状,故惟一心。斯则能所情消,有无见尽,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为杂乱?以见谛故,名理一心也。良以事依理起,理得事彰,事理交资,不可偏废。然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云栖法汇》) 〔鞫jú〕穷究。〔如智〕“如”是所念之法身佛(自性弥陀),“智”是能念之心。〔交资〕互依互彰。〔见谛〕见到真理。声闻乘要在须陀洹以上才能见谛,菩萨则要在初地以上才能见谛。
关于理持,莲池大师告诫道:“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所以稳妥之途是:先事持得一心不乱,往生有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理持以明心见性。这样,不仅不会“受落空之祸”,而且得事一心后再来理持,理路清楚,功夫得力。
问:怎样能够达到事一心不乱? 答:达到事一心不乱的最大障碍,是妄念。在“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的实修教材《觉知念佛》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妄念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克服妄念;并且详细讲解了,怎样达到事一心不乱的具体修学步骤和方法。只要是真信切愿,刻苦努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达到事一心不乱。
【予曰: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 于是,我说道:若论念佛三昧之法,必须在念佛时,即念返观自性(向内念,向内看)。要专注一境,莫使外驰;念念照顾自心(心源),心心契合自性(佛体)。 “念念”,每一念佛之念。“念念照顾自心,心心契合自性”,这是返念念自性(念自性佛)——声声唤醒主人公。莲池大师云:“念佛......必须句句出口入耳,声声唤醒自心。譬如一人浓睡,一人唤云:‘某人!’则彼即醒矣。所以念佛最能摄心。”(《云栖大师遗稿》) 〔心源〕心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止观》曰:“结跏束手,缄唇结舌,思想实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佛体〕自性。
众生自性迷,妄认五蕴身心为自己,于是轮转生死。《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分不清东南西北),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反念念自性,就是要打破这无始无明。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毗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景德传灯录》)
问:自性无形无相,如何观? 答:临济祖师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临济录》)《楞严经》云:“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本篇之法是:返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莲池大师《云栖法汇》云:“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观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憨山大师《梦游集·云栖莲池宏大师塔铭》中记载:“侍御左公宗郢,问:念佛得悟否?师(莲池大师)曰: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又何疑返念念自性耶?”
【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 返念自性,自性在念;返观自性,自性在观;边念边观,边观边念。一定要使所有念的同时都在观(全念即观,念外无观),所有观的同时都在念(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与念完全重合。 中峰禅师《三时系念仪范》云:“久而念之,念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念。”又云:“乃知现前众等,以自性阿弥陀,与大众舌根,普同运转根本法论。”这也就是是上面莲池大师所说理持的第一个阶段“如智不二”:“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是智外无如;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是如外无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 三、重重体究莲池大师《云栖法汇》云:“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竟,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 憨山大师《梦游集·示参禅切要》云:“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
【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 观与念虽然已经打成一片(念外无观,观外无念),但是尚未穷究到根源(尚未见到本来面目)。 〔鞫到根源〕穷究到根源。“鞫(jú)”,穷究;“根源”,指本来面目(本性)。莲池大师云:“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观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云栖法汇》) “观念虽同水乳”之境界“如澄浊水,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尚需鞫到根源,方是“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故下一步,是以重重体究来鞫到根源(亲见本来面目)。 憨山大师云:“果在烦恼垢浊之中,一声佛号,如水清珠,以此受用,但非彻底穷源耳。经云:如澄浊水,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梦游集·示刘存赤》) 〔水清珠〕《中峰三时系念》云:“古人道:清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则浊水亦随之而澄湛。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
【须向者(同“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 须向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源源不断地体究(契合)自性,殷切警醒地保持正念。 〔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莲池大师云:“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禅宗无门关》云:“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朱子全书·存养》云:“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瑞岩和尚每日间,常自问:“主人公,惺惺否?” 又自答曰:“惺惺。”〔惺惺〕神志清醒。对于修行人来说,陷入妄想或者昏沉,都是神志不清醒,因为自己没有做得主。 其方法是:提一句佛号,即向内契合自性——;提一句佛号,即向内契合自性——;......如此继续,行住坐卧,都是这样。首先要做到除佛号外别无二念。随着功夫深入,逐渐增长两句佛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做到除佛号外别无二念。当此时间间隔已经很长,亦无二念时,便不再提佛号(再提就是头上安头),单单只是向内契合自性。日久功深,不契自契,浑然一片。因缘时至,触着碰着,忽然大悟(彻见本性)。 做体究功夫的要点是:使契性专注、连贯、持久。而且,对于妄念一定要把好关:念念不放过(不被它瞒昧),念念透得过(不被它笼罩,不听随它调弄,不当作实事)。每当妄念生起,这说明契合自性不连贯,甚至忘记了契合自性。就要立刻抖擞精神,更加专注地连贯地契合自性,妄念自息。若是去厌恶妄念,想驱除它,消灭它,这是把注意力放在妄念上,反而会使妄念更加牢固、炽盛。所以,妄念盘旋不去时,就用契合自性来瓦解它、消融它,这是般若熏无明。 也可以:提一句佛号,便返闻自性,使此返闻绵密不断;断了即提,不断则不提,提的次数愈少愈好。无论行住坐卧,都要照顾好功夫,不令走失。当不提佛号仅只返闻而无妄念时,便不再提,单单只是返闻自性。日久功深,不闻自闻,浑然一片。因缘时至,触着碰着,忽然大悟(彻见本性)。 《楞严经·耳根圆通章》云:“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请参考《觉知禅》中,“耳根圆通”一章) 〔返闻闻自性〕把你向外循声之妄闻回转过来,向内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由于返闻自性)自性由识性状态转化成本性状态(返本还源)而圆证佛果(无上道)。〔无上道〕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云:“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问:如何契合自性? 答:自性是内在的灵能(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契合自性,就是觉知它、感受它,与之合一。对众生而言,身体是自性的躯壳,住宅。《六祖坛经》云:“色身是舍宅。”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操纵这个色身的是自性。故《修心诀》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二六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嗔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师云:“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只汝目前历历孤明无形段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谓无形段者(那个没有形相的),即是汝之自性。”《大乘入楞伽经》云:“譬如木人及以起尸(令尸体起来行走、活动),以毗舍阇机关力故,动摇运转,云为不绝(作为不止)。”这是说:色身如木头人、尸体,因机关力而动。此机关力,即是自性这一生命力。所谓契合自性,就是感受到体内这一鲜活的生命力,与之合一,安住其中。保持契合自性,则浮念不起,就能够轻松自然地做到专念,乃至无念。契合自性绵密不断,就是随时随地都在觉知到、感受到体内自性鲜活的生命力,与之合一,安住其中。在日常生活中,缘来即施,缘去即寂。无论做事,还是谈话时,都要保持契合自性,自在自主(不陷入妄想,不被境缘所操控)。《六祖坛经》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不离自性,便不再妄执五蕴身心为我,而是主人公做主,“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这是最大的福田。通常,人们形影不离的总是五蕴身心的那个“我”。当你离开了那个“我”而不离自性,这就是明觉的状态。不离五蕴身心的那个“我”,是在造业;而舍弃那个“我”,不离自性,就是在种福田,常生智慧。《修心诀》云:“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
临济禅师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五灯会元》) “俞道婆金陵人也,市油糍(一种油煎的糯米食品)为业。常(通“尝”,曾经)随众参问琅邪(滁州琅邪山慧觉广照禅师),邪以临济(唐镇州临济义玄,嗣黄檗,临济宗之祖)无位真人话示之。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云:‘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不因看无位真人,何缘得见本来面目)?’忽大悟,以糍盘投地。夫傍睨曰:‘尔颠邪?’婆掌曰:‘非汝境界。’往见琅邪。邪望之,知其造诣。问:‘那(哪)个是无位真人?’婆应声曰:‘有一无位人,六臂三头努力嗔;一擘华山分两路,万年流水不知春。’由是声名蔼(盛多的样子)著。”(《续传灯录》) 〔不因柳毅传书信〕这是为了加强语气而用倒装句,意思是:柳毅不因传书信。〔柳毅传书〕故事源于于唐人传奇《柳毅传》:唐高宗仪凤二年,柳毅应举落第,至泾河县访友,于泾河岸上见一女子牧羊。牧羊女郎形容愁苦,若有所待。柳毅怪而问之,乃知女郎是洞庭湖龙王之女,为泾河小龙之妻。泾河小龙粗愚,为婢仆所惑,夫妻不和,龙女被罚在泾河岸牧羊受苦。柳毅闻之,气血俱动,深为同情,遂受龙女之托,为她送家书至洞庭湖龙宫。龙女的叔父钱塘火龙得知此事,勃然大怒,乃率水兵至泾河,将泾河小龙生吞,救出龙女。
“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亦可解作:须向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不断地深入体究:看念佛是谁?殷切警醒地保持正念。 其方法是,轻轻举一声佛号,然后回光返照:如何是本来面目(念佛是谁)?久之,妄念若起,又如是举,如是看;妄念不起,就只看着。莲池大师云:“今当於妄想纷飞时,只轻轻举佛一声,即住了,看他是谁念佛?久之念起(妄念若起),又如是举,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着。”(《云栖净土汇语》) 憨山大师云:“不论贵贱僧俗入室,(云谷大师)必掷蒲团于地,令其端坐,返观自己本来面目。甚至终日竟夜无一语。临别必叮咛曰:‘无空过日。’再见,必问:‘别后,用心功夫难易若何?’”(《梦游集·云谷先大师传》)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云:“提话头,是宗门发悟最紧切工夫。修净土人,即以一声佛号做个话头,此妙法也。但心粗气浮,则未能相应。须是沉潜反照,至于力极势穷,乃有咄地一声消息。” 又云:“夫生死不离一念,乃至世出世间万法,皆不离一念。今即以此念念佛,何等切近精实。若觑破此念起处,即是自性弥陀,即是祖师西来意。纵令不悟,乘此念力往生极乐,且横截生死,不受轮回,终当大悟耳。愿翁放下万缘,十二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莲池大师在这里说道:若觑破此念起处,即是明心见性;即便未能觑破,乘此念力,亦得往生极乐世界,而横截生死,不受轮回,终当大悟也。故体究念佛是极为稳当的法门,愿您放下万缘,十二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 又云:“欲为生人根本,断之诚难。有不净观,治其标也;反究欲念起处,治其本也。今只消究念佛者就是。”(译文:欲是六道轮回的根本原因,要断除它确实困难。应当用不净观,来治其标;反究欲念起处,而治其本。如今只须参究念佛的是谁,既治标,又治本。)
须要特别注意的是:莲池大师所开示的参究念佛,是参究念佛是谁。话头是佛号,而不是“念佛是谁”。莲池大师云:“提话头,是宗门发悟最紧切工夫。修净土人,即以一声佛号做个话头,此妙法也。” (《云栖净土汇语》) 〔即以一声佛号做个话头〕参究念佛有一个误区是:把“念佛是谁”当作话头,而且用意识心去思惟卜度那念佛的是谁。这不是参究,而是在打妄想,与明心见性背道而驰。 参究的方法是:看念佛是谁?莲池大师云:“今当於妄想纷飞时,只轻轻举佛一声,即住了,看他是谁念佛?久之念起(时间长了妄念忽起),又如是举,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着。”(《云栖净土汇语》) 所谓“看”,不是用肉眼去看,而是回光返照这个念佛的主人公。只要是在返照,即无妄念生起;若有妄念生起,说明返照走失。这时就要立即再次集中精神回光返照。 之所以妄念若起,就要立即提一句佛号(话头),这有三个作用: 一、警诫自己,要觉而不迷; 二、提醒自己要立即集中精神回光返照; 三、由于持名念佛已经有功夫,所以佛号一举,妄念全消。于是从妄想中脱出来,为回光返照而无妄念(疑情)创造条件。
参究念佛有三个阶段: 一、提一句佛号,即回光返照:念佛是谁?这是万念归一的境界。 二、日久功深,忽然澄寂。此时不须提佛号,只是回光返照着,也不会起妄念。这是一归于无的境界。 三、能所双亡(能照所照俱泯)。这是明心见性(亲证本性)的境界。
问:参究念佛的疑情是什么? 答:处于返照而无妄念的状态,即是疑情。要令疑情成段,成片,成团。 问:体究念佛与参究念佛是一还是二? 答:二者是一,体究念佛是参究念佛之异名。莲池大师在其开示中,既用“参究”一词,亦用“体究”一词。例如: 在《云栖法汇》中,莲池大师云:“今‘念佛者,即在念佛上参’,依旧是一门,非二事也。若参究不便,则蓦直念去亦得。” 又云:“参禅贵一心不生,念佛贵净念相继。兹参究念佛一门,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 又云:“诚即此念佛一念所起觑得破,管取大事了毕。又不可见如是说,便作思维卜度,穿凿求通,则反失之矣。但念念体究,真积力久而自得之,方是证悟。”(译文:实在来说,只要这念佛一念所起觑得破,保管明心见性之大事了毕。但又不可见我说“诚即此念佛一念所起觑得破,管取大事了毕”,便去思惟揣测这句话的意思,牵强附会以求通达。若是这样,反失其真旨矣。你只管一心一意地在无念状态中去体悟审究,如此真正用功积力,久而自得之,这样才是证悟。) 〔思维卜(bǔ)度〕思惟揣测。〔穿凿求通〕牵强附会以求通达。 又云:“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竟,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 又云:“苦从身生,身从业生等。病即苦中之一,其展转相因,亦复如是。应孜孜密密,日夕体究。究之不得,只消提一句本参念佛话头,回光自看。识得此念下落,则惑自破。惑破则展转消灭,亦复如是。”(译文:苦从身生、身从业生、业从惑生。病即苦中之一,所以也是惑、业、身、苦,展转相因。应当勤奋地(孜孜)、细密地(密密),日夕体究。体究不得,只消提一句本参之念佛话头(佛号), 回光返照:念佛是谁?识得此念下落,则惑自破。惑破则业破,业破则身破,身破则苦(病)破,如此展转消灭。) 在《阿弥陀经疏钞》中,莲池大师云:“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下当详辩,以是为因。后一心不乱,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佛是被钝根,参禅乃能悟道。初机闻此,莫能自决。不知体究念佛,与前代尊宿教人举话头,下疑情,意极相似。故谓参禅不须别举话头,只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著到。妙哉言乎!” 在《竹窗二笔》中,莲池大师专列“参究念佛”一章,讲到:“国朝(本朝)洪、永间(洪武、永乐年间),有空谷、天奇、毒峰三大老。其论念佛,天、毒二师俱教人看“念佛是谁”;唯空谷谓只直念去亦有悟门。” 问:体究念佛与参禅是否是一回事? 答:有同有异。相同之处,二者均是在未动念处着力,打破无明窠臼;不同之处是,体究念佛者信愿具足,而且总是将佛号蕴于胸中,即便未打破无明窠臼,乘此念力,亦得往生极乐世界,横超生死;而后者必须断尽见思惑,才能够了生死。所以,修行以前者为稳妥。 〔无明窠臼〕亦称黑漆桶,即根本无明(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又名无始无明,即自性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轮回。
【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 越体究越细密,愈提撕愈逼近。及至力极功纯,豁然能所双亡,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 〔力极功纯〕力量用到极处,功夫纯然一片。〔豁然〕形容开阔、通达。例如:豁然开朗,豁然贯通,豁然醒悟。豁然亦指开悟貌,例如《颜氏家训》:“积年凝滞,豁然雾解。”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和念脱落〕能所双亡——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一时脱落。 〔雾解〕雾气消散,比喻疑团完全消除。
修念佛三昧有几点须注意:一、最好一开始就对诸法实相(详见《佛藏经选注》一书)和本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有所认知;二、修持中若有什么境界,都要不受不著,方能向上;三、座下要历境炼心,不为所转,以实证本性。 本文是已经达到了万念归一:“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然后使用“重重体究”之法来亲证本性。对于尚未达到万念归一的学人,也可以使用“重重体究”之法来达到万念归一,然后进一步达到一归于无,乃至亲证本性(详见《参究念佛》和《净宗参究念佛》)。 四、明心见性【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 这一段是借用百丈禅师的话来描述亲见本来面目(明心见性)的情景:灵光独耀,六根与六尘截然脱落(迥脱根尘)。既真又常的本性朗然现前,此非语言文字所能描述。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心性并无染著,本自圆成,只要离却妄自攀缘,即是法身佛。原来,百丈禅师这段话讲的就是这个情景啊! 〔所谓‘灵光独耀,……,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原来,百丈禅师的这段话讲的就是这个情景啊!
百丈禅师上堂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五灯会元》) 〔迥脱根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截然脱离。〔妄缘〕妄自攀缘;这里“缘”是动词。〔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只要离却妄自攀缘,即是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法佛(法身佛)者,离攀缘。”《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如佛〕觉悟如如理体之佛,即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云何为化佛?云何报生佛?云何如如佛?” 憨山大师云:“看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彻见本性)。则身心世界,当下平沈,如空华影落(空华幻影息灭),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从上佛祖,自受用地,无二无别。”(《梦游集·示念佛参禅切要》) 〔前后际〕前际指过去,后际指未来。《净影疏》曰:“有为之法,前后相起。前为前际,后为后际。”〔前后际断〕无前念亦无后念,亦即一念不生的境界。《宗镜录》:“故《心要笺》云: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禅源诸诠集都序》云:“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平沈〕亦作“平沉”:隐没。
【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着力。】 工夫到此,念佛得法,感应道交,正好着力向上。 (一)其相【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 亲见本性时,其相如长空云散,青天彻露,亲见本来面目。本无所见,无见才是真见,有见即根缘尘。 〔本无所见〕就诸法实相而言,本来就无所见。无所见是见到实相。〔无见是真见〕无见(无所见)是见到实相,故曰“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有见(有所见)即是著相,六根缘六尘,例如眼根缘色尘,意根缘法尘。
【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 到此(证到了本体),则一切景物(山色溪声、鸦鸣鹊噪)都是在诠显这绝对不可思议之境界:山色溪声,都是第一义谛(诸法实相);鸦鸣鹊噪,均在宣说最上真乘的佛法。 〔第一义谛〕至高无上的真理——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 【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 活泼泼地应对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地映照诸境,而心中了无一物。 憨山大师云:“若见本有之知,则一切声色货利,了然不被所感。如是遇境逢缘,如镜现像,无一物可动矣。”(《梦游集·示曹士居》) (二)其用【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 说到亲见本性之功用,犹如太阳当空,黑暗尽除,阱路分明,魍魉潜消。 〔阱路〕陷阱和道路。 (三)其体【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象,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罣无碍,自在自如。】 说到本性之体,犹如皓月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寂与照双存亦双泯,绝诸对待地圆融。譬若白雪覆盖了千山,海水吞没了万物,只是一种颜色,全无它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 〔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月落方是究竟。《五灯严统》云:“问:朗月当空时如何?师(曹山禅师)曰:犹是阶下汉。曰:请师接上阶。师曰:月落后来相见。”〔双存双泯,绝待圆融〕从事相上来说,诸法缘起,故寂与照均有(双存);从理体上来说,诸法性空,寂与照皆无(双泯)。寂与照的有(双存)和无(双泯)同时而又互不相碍,绝诸对待地圆融。彻悟大师(净宗第十二祖)云:“夫缘起性空,既在同时,任运便有双泯双存之面目。双泯双存,同时无碍,即是向上圆融不思议第一义谛。”(《彻悟大师遗集·般若净土两门大义》)〔缘起性空〕缘起是说诸法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这是从事相上来说;性空是说诸法其性本空,并非真实存在,这是从理体上来说。〔绝待〕绝诸对待,与“绝对”同义。〔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这里指各种事物。 “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象,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罣无碍,自在自如”是进一步形象地解说上面:清净寂灭,寂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 (四)其利益【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说到证得念佛三昧的利益:现在虽然未离娑婆世界,却经常参加西方极乐世界的海会;临到命终,则立登上品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即顿证佛乘,悟无生法忍。 〔海会〕圣众会合一处,其德之深,与数之多,犹如大海。〔佛乘〕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顿证佛乘〕《观无量寿佛经》云:“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授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五、乃家里事【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 只有家里人,才懂得家里的事;如果去对门外汉说,毫无疑问地会遭到诽谤。
印光大师担心此文讲体究念佛,会引起“禅耶?净耶?”的诤论,所以特别语重心长地说:不宜为门外汉道也。因为,只有境界到了这一步,方知其圆融究竟。 其实,是否是净土行,关键在于是否具足信愿。蕅益大师(净土宗第九祖)云:“禅者欲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但具信愿,则参禅即净土行也。”(《蕅益大师净土集·梵室偶谈》)更何况,体究念佛者不仅具足信愿,而且有事一心不乱作基础,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是净土行。 念佛念到亲见本来时,自然与宗门向上一路会合,因为都是在明心见性,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文中描述证得念佛三昧境界时所引百丈禅师开示“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便是宗门桶底脱落语。 彻悟大师(净土宗第十二祖)云:“昔有人问云栖大师(即莲池大师,净土宗第八祖)云:‘参禅念佛,如何得融通去?’大师答云:‘若然是两物,用得融通着。’噫,旨哉言乎!夫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本非两物,用融通作么?”(《彻悟大师遗集·般若净土两门大义》)(译文:昔日有人问莲池大师:‘参禅与念佛,如何能够融通?’大师回答道:‘如若参禅与念佛果真是两物,才用得着融通。’啊,这真是把参禅与念佛之要旨讲得一清二楚!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本非两物,用融通干什么?) 六、如何保任此段是回答客人的第二个问题:证得念佛三昧之后,如何做保任工夫? 〔保任〕保护和任运,这是见性后除习的两个阶段。“保护”,就是尽力照顾圣胎(无念心体)使祂不受伤害;“任运”,就是圣胎成长后,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于是随顺境缘而自然运作,在顺逆境缘中进一步的磨炼,以成就四忍。以戒毒为喻,最初阶段是远离一切毒品,这是保。当毒瘾已经完全戒掉,就要过正 常人的生活,做到即便毒品唾手可得,也不动心。〔四忍〕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柔顺忍,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能忍,此时之心,柔和善顺;无生忍,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彻证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
【又问:人于日用,普应诸缘,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 客人又问:人于日用间,普应诸缘时,怎么样才能够做到随时随地都在觉中,任运随缘皆不离道呢? 〔菩提〕汉译为“觉”。〔触目菩提〕目光所及,皆是觉境。〔头头是道〕每一桩、每一件都是道。这是说道无所不在。〔头头〕每一桩,每一件。
【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 我答道:心生,则种种境界生;心灭,则种种境界灭。万境皆不出一心,一心能够融通万境。若悟到心体本空,又何妨包罗万象?——因为悟到心体本空,自己做得了主,就能够融通万境,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生(最初动念)而入无明梦,则种种法生;心灭(微细念灭)而无明梦醒,则种种法灭。所以,这里的“心生”是指最初动念,“心灭”是指微细念灭。(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诸缘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心境一如,有何罣碍?】 须知森罗万象如幻,生生灭灭唯是己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因此,诸缘并未缚汝,你本自解脱;六尘非恶,心不染不缚即与佛同。只要心如如不动,尘境又有何妨碍呢? 〔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佛於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正觉〕佛的智慧。〔一如〕一是平等不二,如是如常不变。
【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 君不见华严之事事无碍法界吗?所谓每一微尘中有一切佛刹,每一心中有一切心;每一心与每一尘又相互周遍,尘与刹、心与心,重重无尽互不障碍。了悟到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自然就触目菩提,头头是道矣。 〔事事无碍法界〕四法界之一。〔四法界〕华严宗所立,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是真如,理体事相,互融互具,无碍通达,理即是事,事即是理,名“理事无碍法界”;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相应,名“事事无碍法界”。〔重重无尽〕以尘、刹来说,每一微尘中有一切佛刹,而其中的每一佛刹又有无数微尘,这些微尘中之每一粒又有一切佛刹,如此推演下去,尘含刹,刹又含尘,一重接一重,没完没了,故曰重重无尽。同理,心与心、心与尘亦复如是,重重无尽。
【以故,器界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悉契萨婆若海。】 以此之故,器界毛尘,云台宝网,都在宣扬真如理性,都在讲说真实之教法。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横遍十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要寻求毫毛尖那样微细之物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因此法法头头,无非是大寂灭道场;心心念念,悉皆契入如来一切种智。 〔器界〕器物世界,乃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毛尘〕住于毛尖之微尘。〔云台〕高耸入云的台阁。〔宝网〕珍宝之罗网也。《无量寿经》曰:“珍妙宝网,罗覆其上。”〔性海〕真如的理性,深广如海。〔真乘〕真实之教法也。〔寂灭场〕寂灭道场之略。《四教仪集注》曰:“处随法转,名寂灭场。”〔萨婆若〕汉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
【唯心妙境,唯境妙心,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何可得而思议也哉!】 唯心之妙境,唯境之妙心,离绝一切思惟言说,绝对圆融,哪里可以得而思惟议论啊! 〔唯心妙境,唯境妙心〕唯心之妙境,唯境之妙心。佛言:“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四句百非〕这是为了泯除众生迷执有、无对待等邪见,而说明真空无相不可得之理时的常用语,禅宗常常以此接引学人。〔四句〕第一句:有。第二句:无。第三句:亦有亦无。第四句:非有非无。第一句“有”,是说相有,着眼于事相;第二句“无”,是说体无,着眼于理体;第三句“亦有亦无”是说相有体无,着眼于全局——事相及理体;第四句“非有非无”,超越了有、无之对待。僧肇(鸠摩罗什大师门下四哲之一)云:“故经云:真般若者,非有非无,无起无灭,不可说示于人。何则?言其非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谓是非有;言其非无者,言其非是无,非谓是非无。非有非非有,非无非非无,是以须菩提终日说般若,而云无所说。”(《肇论·答刘遗民》)〔百非〕即百种否定之意。百非是四句的展开,“有”里面,有:有有;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无”里头也有四句,无有;无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所以这每一句里头有四句,四四一十六句。十六句里,有过去十六句、现在十六句、未来十六句,就变成四十八句。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句,就变成九十六句;再加上那个根本的“有”、“无”、“亦有亦无”和“非有非无”四句,共一百句。〔离四句,绝百非〕是说离绝一切思惟言说。 七、结语【上来所说,如盲摸象。虽未离象,恐非全象。笔以记之,以质诸亲见之者。】 以上所说,如盲人摸象。虽然未曾离象,但恐非全象。所以把它写下来,以验证于各位亲见念佛三昧境界的智者。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