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无门为法门湛然 随顺观察自心现量,顿证诸佛自觉圣智。
问:马祖说《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这是什么意思? 〔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景德传灯录》记载:“(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躬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自有之。故《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hù),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 〔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森罗万象,皆以一法印印之。〔一法印〕又名一实相印、诸法实相印。法印者,佛法之印契,这是佛佛相递持的真理之印,是佛法的准则,不合于法印者,即非佛法。大乘教以诸法实相为本,离此即属魔说。〔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就是实际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法华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答: “佛语心为宗”:《楞伽经》以心为宗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全篇仅只一品,其品名是:一切佛语心。“一切佛语心”是说:一切佛语,唯教此心。也就是说:一切佛都在宣讲这个心。因为,自心是佛,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是生死还是涅槃,全在一心之转变,更无别法。心是如此之重要,所以一切诸佛都在宣讲心。憨山大师云:“以(由于)此经直指众生识藏即如来藏,显发日用现前境界,令其随顺观察自心现量,顿证诸佛自觉圣智,故名‘佛语心’。”(《观楞伽宝经阁笔记》) 〔全篇仅只一品〕据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此经有四十卷。此(传入我国的楞伽经)才十分之一。”〔一切佛语心〕唐译(《大乘入楞伽经》)云:“诸佛教心。”〔自心现量〕“现量”是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推理而知,是比量。)觉自心现量是如镜映物,没有思惟计度地觉知自心所现境界。本经云:“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同“稳”)快乐,世事永息。”《宗镜录》云:“佛言:‘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缘已断。可谓遇圆满宝藏,顿绝希求,到常乐涅槃,更无所至;是凡圣之际,如达家乡,为迷悟之依,已穷根本。大涅槃经云:‘金刚宝藏,无所缺减。’”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以自心现量,圣凡不立,一切皆非,以显生灭中究竟觉义也。”达摩祖师《安心法门》云:“但有心分别计校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圣智〕如来之法界体性智,即觉知“诸法本不生”之智,亦名清净法界智。本经云:“大慧!自觉圣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无所计著,得如幻三昧身,诸佛地处进趣行生。”又云:“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憨山大师又云:“佛语心品者,此经直指寂灭一心为宗,以自觉圣智证入为趣。”(《楞伽补遗》) “无门为法门”:“无门”不是说没有门。这里的“无”,不是有无的无,是超越有无的诸法实相——本来无一物;这里的“门”,意思是途径、诀窍。“无门为法门”是说:以“无”为修行的门路。也就是说:以诸法实相之理,勘破无明梦,圆成佛道。那么,用什么来勘破呢?用心来勘破。所以云:“佛语心为宗。”《楞伽经》中,讲“无”这一修行方法,随处可见,归纳起来就是:五法三性皆空,八识二我俱遣,有无二法尽离,证自觉圣智,入如来地。——这是楞伽经的主要内容(详见《楞伽经选注》)。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