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楞伽经选注

湛然 注
 

一、无门为法门
二、五法三自性

三、楞伽王劝请

  法会圣众

  圣智证法

  请佛说法

  佛受所请

  劝请大慧

  楞伽王悟

  法与非法

四、一百八句义

五、藏识与转识

六、藏识之境界

七、无我如来藏

八、觉自心现量

九、大方便法门

十、自觉圣智相

十一、伎儿扮诸趣

十二、迷一心为八识
答客之问

 

《楞伽经》专门讲述如来心地要门,这是极其重要的修行宝典。

〔楞伽经〕佛在大海滨摩罗耶山顶的楞伽城中讲这部经,故名。

此经共有三个译本:

一、刘宋·求那跋陀罗(394-468年)所译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又称四卷楞伽经、宋译楞伽经,简称“宋译”。

〔劉宋(420年-47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宋。因其国君姓刘,为了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称为刘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大海滨摩罗耶山顶的楞伽城,佛在此城中讲这部经。“阿跋多罗”,梵语,汉译为“无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意思是楞伽无上宝经。

二、北魏·菩提流支(?-527年)所译之《入楞伽经》,十卷。又称十卷楞伽经、魏译楞伽经,简称“魏译”。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魏。

三、唐·实叉难陀(700-704年)所译之《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又称七卷楞伽经、唐译楞伽经,简称“唐译”。

此唐译本是实叉难陀奉武则天皇帝之命译出。当时,武则天鉴于楞伽经乃是“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而求那跋陀罗之译本,由于文字简古而流传不广,菩提流支之译本,其义多舛(chuǎn,错误)。于是从宫中取出梵文原本,要求实叉难陀依据原文,并参考前两种译本,“讨三本之要诠”,重新翻译,这样成就了七卷本的《大乘入楞伽经》。较之前二译,唐译文句流畅,义理显明。

〔心量〕心起妄想,对外境起种种度量,此为凡夫之心量;如来真证之心量,则远离一切所缘、能缘,而住于无心。本经云:“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玄枢〕把握道之奥义的枢纽。〔妙键〕成道之妙钥。“键”,钥匙。〔讨三本之要诠〕详究三个经本(两个中文译本和一个梵文原本)所诠释的要义。

 

在这三种汉译本中,四卷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付嘱给二祖慧可,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这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祖祖相授,以为心法,具有强大的摄受力和转化力,流行最广。

本注释之经文,除第一章“楞伽王劝请”是录自《大乘入楞伽经》(因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没有这一部分内容),其余各章(“无门为法门”、“五法三自性”、“一百八句义”、“藏识与转识”、“藏识之境界”、“无我如来藏”、“觉自心现量”、“大方便法门”、“自觉圣智相”、伎儿扮诸趣、迷一心为八识)之经文皆采用此译本。在引用另外两个译本之经文时,将《入楞伽经》简称为魏译,《大乘入楞伽经》简称为唐译。

 

《楞伽经》,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讲自己所得之圆证佛果的方法(“自所得圣智证法”)。然而,经文艰深难读,用苏东坡的话来说(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楞伽》义辄(zhé,则)幽眇,文字简古。读者或不能句,而况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心者乎?”(译文:《楞伽》一经,义理精深微妙,而文字简略古奥。读的人甚至不能够断句,更何况要超越文字以得义,忘义以了悟自心呢?)

〔幽眇(miǎo)〕精深微妙。〔断句〕古时之书,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自己根据文义作停顿,或者同时在书上按照停顿来圈点,叫做断句。这种“句”往往比现在语法所讲的“句”短。断句时,必须根据全篇及上下文的义理来断,否则会出现严重的误断。

下举两则断句趣例,以示断句之重要。例一、明朝有个才子叫徐文长,出门访友。正值黄梅季节,阴雨连绵,就只好留住在朋友家里。几天过去了,朋友看徐文长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难开口,于是就在客厅写了一张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不一会儿,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看见了纸条,心中默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明白了主人的用意。随即想了想,开个玩笑,于是将字条圈点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例二、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才子戏圈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将好诗变妙词。

为了更容易更深刻地理解经文,建议事先阅读《心、自性、如来藏》《诸法实相》二文,以便对心、自性、如来藏和诸法实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无门为法门

问:马祖说《楞伽经》讲:“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佛语心为宗”是说:《楞伽经》以心为宗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全篇仅只一品,其品名是:一切佛语心。“一切佛语心”是说:一切佛语,唯教此心。唐译云:“诸佛教(传授)心。”也就是说:一切佛都在宣讲这个心。因为,自心是佛,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是生死还是涅槃,全在一心之转变,更无别法。心是如此之重要,所以一切诸佛都在宣讲心。憨山大师云:“佛语心品者,此经直指寂灭一心为宗,以自觉圣智证入为趣。”(《楞伽补遗》)憨山大师又云:“以(由于)此经直指众生识藏即如来藏(就体而言),显发日用现前境界,令其随顺观察自心现量,顿证诸佛自觉圣智,故名‘佛语心’。”(《观楞伽宝经阁笔记》)

〔全篇仅只一品〕据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此经有四十卷。此(传入我国的楞伽经)才十分之一。”〔自觉圣智〕自觉之圣智。“圣智”,正照真谛,远离虚妄分别之智慧。〔识藏即如来藏〕这是就体而言。也就是说:识藏与如来藏,是一体之二态。详见“藏识与转识”一章。〔就体而言〕在经论中,常常分别从体和相这两个方面来论说,在阅读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是就体而言、还是就相而言。例如:“识藏如来藏,非一非异。”非一,是就相而言,二者不同;非异,是就体而言,二者是同一个体。

〔自心现量〕“现量”是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推理而知,是比量。)觉自心现量是如镜映物,没有思惟计度地觉知自心所现境界。本经云:“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同“稳”)快乐,世事永息。”《宗镜录》云:“佛言:‘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缘已断。可谓遇圆满宝藏,顿绝希求,到常乐涅槃,更无所至。是凡圣之际,如达家乡;为迷悟之依,已穷根本。大涅槃经云:‘金刚宝藏,无所缺减。’”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以自心现量,圣凡不立,一切皆非,以显(因而显示)生灭中究竟觉义也。”达摩祖师《安心法门》云:“但有心分别计校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无门为法门”,“无门”不是说没有门。这里的“无”,不是有无的无,是超越有无的诸法实相——本来无一物;这里的“门”,意思是途径、诀窍。“无门为法门”是说:以“无”这条途径作为修行的方法。也就是说:依诸法实相之理,勘破无明梦,圆成佛道。那么,用什么来勘破呢?用心来勘破。所以云:“佛语心为宗。”《楞伽经》中,讲“无”这一修行方法,随处可见,归纳起来就是:五法三性皆空,八识二我俱遣,有无二法尽离,证自觉圣智,入如来地。——这是楞伽经的主要内容。

 

《景德传灯录》记载:(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躬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自有之。故《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hù),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

〔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森罗万象,皆以一法印印之。〔一法印〕又名一实相印、诸法实相印。法印者,佛法之印契,这是佛佛相递持的真理之印,是佛法的准则,不合于法印者,即非佛法。大乘教以诸法实相为本,离此即属魔说。〔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就是实际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法华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圣智〕如来之法界体性智,即觉知“诸法本不生”之智,亦名清净法界智。本经云:“大慧!自觉圣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无所计著,得如幻三昧身,诸佛地处进趣行生。”又云:“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二、五法三自性

楞伽经的主要内容是:五法三性皆空,八识二我俱遣,有无二法尽离,证自觉圣智,入如来地。本经云:“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有我,悉摄摩诃衍(涵盖整个大乘)。”

〔摩诃衍〕摩诃衍那的简称,汉译为大乘。

〔五法〕一切法可归纳为相、名、分别、正智、如如等五法:一、相、指森罗万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二、名,即依彼种种相,而假设种种名,以作表诠;三、分别,对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分别之,于是有所谓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远离分别,观名与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五、如如,由正智所证的境界,心境皆寂之真如体性。

五法之间的关系是:依“相”立“名”,依“名”而思惟计度(“分别”),以“正智”离“分别”而证入“如如”。其中,“分别”是由迷入迷,愈堕愈下;“正智”是由觉入觉,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

〔离分别见〕视而未见,听而未闻,不思不想。《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释详见《心经精解》

〔三性〕即三自性:一、缘起自性:一切诸法,皆依众缘而起,都无实体,唯是虚幻,故名缘起自性。二、妄计自性: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故名妄计自性。三、圆成自性:如来藏心(处于如来藏状态之心),湛然常寂,圆满成就,故名圆成自性。

唐译云:“无明爱及业,诸心依彼生,以是我了知,为依他起性(缘起自性)。妄分别有物,迷惑心所行,此分别都无,迷妄计为有(妄计自性)。心为诸缘缚,生起于众生;诸缘若远离,我说无所见。已离于众缘,自相所分别,身中不复起,我为(谓)无所行。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显示阿赖耶(识藏)。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圆成自性——如来藏)。”

译文:无明之爱(贪著)及业,种种心依它们而生,于是我了知,这是缘起自性。妄分别诸法为有,这是迷惑心所行,实际上这些森罗万象并无差别(诸法实相),而心迷妄计为有,这是妄计自性。心为诸缘所缚,生起于众生;诸缘若远离,我说无所见。已离于众缘,自相所分别,身中不复起,我谓无所行。众生心所起,便有能取及所取,所见者实际上皆是无相,而愚夫妄自分别有种种相,于是一心成转识(识藏)。殊胜之藏识,离于能取及所取,我说为圆成自性——如来藏。

〔显示阿赖耶〕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是主体,其余七个识皆是它所派生,所以经论中常常用它来代表八个识的总体——识藏。

〔圆成自性〕如来藏。本经云:“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妄计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圆成自性)。大慧!妄想自性从相生。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妄想自性从相生?’佛告大慧:‘缘起自性事相相,行显现事相相,计著有二种妄想自性。如来、应供、等正觉之所建立,谓名相计著相,及事相计著相。名相计著相者,谓内外法计着。事相计著相者,谓即彼如是内外自共相计着。是名二种妄想自性相。若依若缘生,是名缘起。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唐译云:“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知三自性相。何者为三?所谓:妄计自性,缘起自性,圆成自性。大慧!妄计自性从相生。云何从相生?谓彼依缘起事相种类显现,生计着故。大慧!彼计着事相,有二种妄计性生,是诸如来之所演说,谓:名相计著相,事相计著相。大慧!事计著相者,谓计着内外法;相计著相者,谓即彼内外法中计着自共相;是名二种妄计自性相。大慧!从所依所缘起,是缘起性。何者圆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一切分别,自证圣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

三自性之间的关系是:一心迷诸法之缘起自性,妄执诸法为实有,即转如来藏为八识(识藏),这就是妄计自性(识藏),于是由佛沦为众生;一心悟此缘起自性而证无生法,即还原八识(识藏)为如来藏,这就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因而由众生成佛。

识(一心)有迷与觉这两种状态,迷之状态即是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皆名众生),觉之状态即是佛。觉,是识之本原状态,称为藏识,亦名如来藏;迷,是识流转于生死之无明状态,称为转识,亦名识藏。修行即是返本还源,将转识(识藏)还原成藏识(如来藏)。

〔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

〔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二我〕“人我”和“法我”,亦名二执,我执和法执。人我(我执)者,人为五蕴假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有真实之我体存在,而众生妄执这是一个实在的我体。破人我,了分段生死出轮回。法我(法执)者,不论佛法、世法,都是依缘假立,对待而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而众生妄执一切法都有其实在的体用。破法我,了变易生死圆证佛果。《金刚经》云:“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五蕴〕亦名“五阴”。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色蕴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印光大师云:“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涅槃经》云:“临命终时,眷属哭泣。其人惶怖,不能自持。一生善恶,俱现目前。暖气尽后,过去五阴灭,现在中阴生。入胎之后,现在中阴灭,未来五阴生。譬如灯生暗灭,灯灭暗生,相续不断。”《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业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中的圣者,已断见思惑,了脱分段生死。在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有无二法〕有法与无法。有法,指界森罗万象,一切事物。无法,指没有的事物,例如龟毛兔角。这里的“有”,是指相有;“无”,是指相无。有与无,皆是相对而言:对有说无,对无说有。由于诸法无所有,本来无一物,所以说有说无,皆是妄见。(详见《诸法实相》一文。)魏译云:“邪见论生法,妄想计有无。若知无所生,亦知无所灭。观世悉空寂,彼不堕有无。”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故此偈赞佛‘有无二俱离’也。甚矣!有无二见为法身之刺也。所言自觉圣智无他,但知此离此而已,更无实法可得,实此经之宗极也。行人知此,可谓行无行,证无证耳。苟一念行证未忘,则复堕此,况以分别言语文字为得乎!观者若如是观,可谓识法实相矣。”

〔龟毛兔角〕有人问道:以龟毛来譬喻“无”不恰当,因为绿毛乌龟就有龟毛。答:“龟毛兔角”,这只是以譬喻来形象地阐明道理,不可偏执,在佛说法的地区并无绿毛乌龟等物。况且,所谓的“绿毛乌龟”,其实是龟背上生长有藻类植物,呈绿色丝状,在水中看起来像是龟毛而已,而实非龟毛。〔“无”,是指相无〕这里所说的“相”,是指无明梦中事物的表征,这不同于日常生活与自然科学所说的“相”。例如空气,日常生活与自然科学认为无色无相,但以佛法来说,它是有相,因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而确定它的存在(无明梦中的存在),只不过肉眼看不见而已。实际上它有密度、有重量、有冷热、有动静,这统统都是相。

〔自觉圣智〕如来之法界体性智,即觉知“诸法本不生”之智,亦名清净法界智。本经云:“大慧!自觉圣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无所计著,得如幻三昧身,诸佛地处进趣行生。”又云:“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如来地〕佛的地位。

三、楞伽王劝请

经文录自《大乘入楞伽经》)

 

法会圣众

圣智证法

请佛说法

佛受所请

劝请大慧

楞伽王悟

法与非法

 

法会圣众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这是我(阿难)亲自见闻。那个时侯,佛住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在一起。

〔如是我闻〕这是我(阿难)的亲自见闻。“如是我闻”,是取信,证明此经确是佛说,且记载的经文正确无误。佛将涅槃,嘱咐阿难尊者:日后集经时,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一语,以证明确是佛所说,区别于外道之经典。句中的“我”,是集经者阿难自称。阿难是佛的堂弟,出生于佛成道之夜。后来随佛出家作佛的侍者,以“过耳不忘、多闻第一”著称。阿难出家时,佛已说法二十年,因此请佛将此前所说,均为他补说;同时阿难又得法性觉自在三昧,能于定中彻了一切法。故佛灭度后,摩诃迦叶尊者于摩揭陀国大石窟结集经藏时,五百大阿罗汉共聚一处,大众公推阿难升座复述经文。《法华经》中,佛言:“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

〔一时〕那个时侯。这是指佛说此经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如来说法,通乎人天,结集流传,遍于世界,因其年月日纪,难以相同,故用“一时”记之。〔师资〕师、生,师、徒。〔机教相叩〕“机”是听众之根机;“教”是佛之施教。众生之根机各异,佛乃随其机,施以深浅之教。“机教相叩”是说法会听众之根基与佛之施教感应契合。〔佛〕佛陀之略称,这里指释迦牟尼佛。“佛陀”是梵音,汉译“觉者”。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

〔大比丘〕“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大比丘”,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大菩萨〕初地以上为大菩萨。〔大比丘〕“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大比丘”,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大菩萨〕初地以上为大菩萨。

【其诸菩萨摩诃萨,悉已通达五法、三性、诸识、无我,善知境界自心现义。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

这些大菩萨,都已通达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晓了境界自心现的义理。他们以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游戏三界,随众生之心,而示现相应的身形来方便调伏度化。一切诸佛亲手给他们灌顶。他们都是从种种诸佛之国土而来此会,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

〔游戏〕佛菩萨游于神通,化人以自娱,曰“游戏”。〔方便〕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现种种形〕示现种种身形。如《普门品》云:“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上首〕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一人为上首,或多人为上首。

圣智证法

【尔时,世尊于海龙王宫说法,过七日已,从大海出。有无量亿梵、释、护世、诸天龙等,奉迎于佛。尔时,如来举目,观见摩罗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诸如来、应、正等觉,皆于此城说自所得圣智证法,非诸外道臆度邪见及以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此法。】

这时,世尊于海龙王宫说法,经过了七日,从大海里出来。有大梵天王、帝释和护世四天王率领无量亿诸天龙众等,奉迎于佛。这时,世尊举目四望,观见摩罗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日诸佛,皆于此城宣说自己所得圣智之证法,此非诸外道臆度邪见以及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此自所得圣智证法(释迦牟尼佛自己所得之圆证佛果的方法)。

〔释、护世、诸天龙等〕梵,大梵天王;释,即帝释,忉利天主;护世,即四天王;诸天龙等,即天龙八部。〔自所得圣智证法〕佛自己证得圣智(佛果)的修行方法。〔圣智〕正照真谛,远离虚妄分别之智慧,称为圣智。唐译云:“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如来、应、正等〕如来、应供、正等觉,这是佛的十种尊号中的三种。如来,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

“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此法”: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此自所得圣智证法(开示佛自己所得圣智之证法),这是本经的中心。

请佛说法

【尔时,罗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闻佛言音,遥知如来从龙宫出,梵、释、护世天龙围绕,见海波浪,观其众会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发欢喜心,于其城中高声唱言:我当诣佛请入此城,令我及与诸天世人,于长夜中得大饶益。】

这时,罗婆那夜叉王,因佛之神力加持而听闻到佛的话音,遥知世尊从龙宫出来,有大梵天王、帝释、护世四天王以及诸天龙等围绕。他看见大海波浪汹涌,观其与会大众之藏识大海也是这样,因境界风吹刮而波起浪涌,变成了转识大海。因而发欢喜心,于其楞伽大城中高声唱言:我当拜见世尊,请入此城宣说令诸众生转识浪息、心海澄清之妙理,令我及与诸天世人,于漫漫长夜中得大饶益。

〔藏识〕本性(如来藏)〔转识〕识性。(关于自性、本性及识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作是语已,即与眷属,乘华宫殿往世尊所。到已,下殿右绕三匝,作众伎乐,供养如来。所持乐器,皆是大青因陀罗宝,琉璃等宝以为间错,无价上衣而用缠裹。其声美妙,音节相和,于中说偈而赞佛曰:】

罗婆那夜叉王说完这番话,即与其眷属,乘着华宫殿(妙花装饰的宫殿),前往世尊处所。到后,下殿右绕三匝,以音乐舞蹈来供养世尊。他所持的乐器皆是大青因陀罗宝,并以琉璃等宝间错装饰,用无价上衣缠裹。其声美妙,音节相和雅。于中说偈而赞佛曰:

〔伎()乐〕音乐舞蹈。

【心自性法藏,无我离见垢,证智之所知,愿佛为宣说。】

心与自性之妙理,无我而离分别执著,自证圣智之所知,愿佛为我等宣说。

〔法藏〕佛所说之教法也,教法含藏多义,故名法藏。〔无我〕无人我、无法我(详见后文“二我”之注释)。〔见垢〕见(观点、看法)者,执著分别也。若生执著分别,是名见垢。

【善法集为身,证智常安乐。变化自在者,愿入楞伽城。过去佛菩萨,皆曾住此城。此诸夜叉众,一心愿听法。】

集聚善法为己行,得证圣智常安乐。变化自在大世尊,愿入楞伽城中,为我等宣说甚妙法。过去诸佛大菩萨,皆曾住于此城中。此诸夜叉众,一心愿听法。

〔善法〕合理有益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

【尔时,罗婆那楞伽王,以都咤迦音歌赞佛已,复以歌声而说颂言:】

这时,罗婆那楞伽王,以都咤迦音歌赞佛后,又以歌声而说颂言:

〔都咤(zhà)迦音〕歌咏、赞叹时所发之一种韵律。

【世尊于七日,住摩竭海中,然后出龙宫,安详升此岸。我与诸婇女,及夜叉眷属,输迦娑剌那,众中聪慧者,悉以其神力,往诣如来所。各下华宫殿,礼敬世所尊,复以佛威神,对佛称己名:】

世尊七日住于摩竭海中,然后出龙宫,安详升此岸。我与诸婇女,及夜叉眷属,还有众中聪慧者之输迦娑剌那,都以其神力,来到世尊前。各下华宫殿,礼敬世所尊(世尊),又由于佛之威神加持,对佛称说自己的名字:

〔婇女〕宫女。

【我是罗刹王,十首罗婆那,今来诣佛所,愿佛摄受我,及楞伽城中,所有诸众生。过去无量佛,咸升宝山顶,住楞伽城中,说自所证法。世尊亦应尔,住彼宝严山,菩萨众围绕,演说清净法。我等于今日,及住楞伽众,一心共欲闻,离言自证法。】

我是罗刹王,十头罗婆那,今日来到佛面前,愿佛摄受我及楞伽城中的所有众生。过去无量佛,皆升楞伽山顶,住于楞伽城中,说自证圣智之法。世尊亦应如此,住于众宝严饰之楞伽山城,在菩萨众围绕中,演说此清净法。我等于今日,及楞伽城中大众,一心共欲闻,离言自证圣智之法。

〔宝山顶〕楞伽山顶。《入楞伽经·请佛品》云:“彼山种种宝性所成,诸宝间错,光明赫焰,如百千日照曜金山。复有无量华园香树,皆宝香林;微风吹击,摇枝动叶,百千妙香一时流布,百千妙音一时俱发。重岩屈曲,处处皆有仙堂、灵室、龛窟,无数众宝所成,内外明彻,日月光晖不能复现;皆是古昔诸仙贤圣,思如实法得道之处。”〔自证法〕自证圣智之法。

【我念去来世,所有无量佛,菩萨共围绕,演说楞伽经。此入楞伽典,昔佛所称赞,愿佛同往尊,亦为众开演。请佛为哀愍,无量夜叉众,入彼宝严城,说此妙法门。】

我忆念去去世,所有无量佛,在菩萨众围绕中,演说楞伽经。此入楞伽经典,昔日佛所称赞,愿佛同过去诸佛一样,也为大众开演。请佛为了哀愍无量夜叉众,入众宝庄严之楞伽城,说此妙法门。

【此妙楞伽城,种种宝严饰,墙壁非土石,罗网悉珍宝。此诸夜叉众,昔曾供养佛,修行离诸过,证知常明了。夜叉男女等,渴仰于大乘,自信摩诃衍,亦乐令他住。】

此妙楞伽城,种种珍宝严饰,墙壁非是土石,罗网悉是珍宝所成。此中夜叉众,昔日曾供养佛,修行离诸过,证知常明了。夜叉男女等,渴仰于大乘,自己信奉大乘,也乐于令他人信奉。

〔摩诃衍〕摩诃衍那的简称,汉译:大乘。

【惟愿无上尊,为诸罗刹众,瓮耳等眷属,往诣楞伽城。我于去来今,勤供养诸佛,愿闻自证法,究竟大乘道。愿佛哀愍我,及诸夜叉众,共诸佛子等,入此楞伽城。我宫殿婇女,及以诸璎珞,可爱无忧园,愿佛哀纳受。我于佛菩萨,无有不舍物,乃至身给侍,惟愿哀纳受。】

惟愿无上尊(世尊),为诸罗刹众,瓮耳等眷属,来到楞伽城。我于过去、将来和现今,勤心供养诸佛,愿闻自证圣智之法,这一究竟大乘道。愿佛哀愍我,及诸夜叉众,同诸大菩萨,入此楞伽城。我的宫殿、婇女,以及诸璎珞,可爱的无忧园,全都供养佛,愿佛哀怜我等而纳受。我于佛菩萨,没有不舍之物,乃至自己亲身侍奉,惟愿世尊哀怜而纳受。

〔瓮(wèng)耳〕形容罗刹耳大如瓮。

佛受所请

【尔时,世尊闻是语已,即告之言:夜叉王,过去世中诸大导师,咸哀愍汝,受汝劝请,诣宝山中说自证法,未来诸佛亦复如是。此是修行甚深观行现法乐者之所住处,我及诸菩萨哀愍汝故,受汝所请。作是语已,默然而住。】

这时,世尊听完罗婆那王这番话,便对他说道:夜叉王,过去世中诸大导师(诸佛),全都哀怜你,接受你的劝请,到楞伽宝山中说自证圣智之法,未来诸佛也将这样。这里是修行甚深观行现法乐住者之居处,我及诸菩萨哀怜你的缘故,接受你的劝请。世尊说完,默然而住。

〔现法乐住〕修习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寂灭,现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

【时,罗婆那王,即以所乘妙华宫殿奉施于佛。佛坐其上,王及诸菩萨前后导从,无量婇女歌咏赞叹,供养于佛,往诣彼城。到彼城已,罗婆那王及诸眷属,复作种种上妙供养。夜叉众中童男、童女,以宝罗网供养于佛。罗婆那王施宝璎珞,奉佛菩萨以挂其颈。尔时,世尊及诸菩萨受供养已,各为略说自证境界甚深之法。】

这时,罗婆那王即以所乘妙华宫殿奉施于佛。佛坐其上,罗婆那王及诸菩萨前后导从,无量婇女歌咏赞叹,供养于佛,去到楞伽城。到后,罗婆那王及诸眷属,又作种种上妙供养。夜叉众中之童男和童女,以宝罗网供养于佛。罗婆那王将宝璎珞,奉佛菩萨以挂其颈。这时,世尊及诸菩萨接受供养完毕,各自为罗婆那王及诸眷属,略说自证境界之甚深法。

劝请大慧

【时,罗婆那王并其眷属,复更供养大慧菩萨,而劝请言:】

这时,罗婆那王并其眷属,又再次供养大慧菩萨,而劝请说:

【我今请大士,奉问于世尊,一切诸如来,自证智境界。我与夜叉众,及此诸菩萨,一心愿欲闻,是故咸劝请。汝是修行者,言论中最胜,是故生尊敬,劝汝请问法。自证清净法,究竟入佛地,离外道二乘,一切诸过失。】

我现今恭请大士,奉问于世尊,一切诸如来之自证圣智境界。我与夜叉众,及此诸菩萨,一心愿欲闻,因此都劝请您。您是修行人中,言论最胜者,是故生尊敬,劝您请问法。自证圣智之清净法,究竟入佛地,离外道二乘,及一切诸过失。

楞伽王悟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于彼山中复更化作无量宝山,悉以诸天百千万亿妙宝严饰。一一山上皆现佛身,一一佛前皆有罗婆那王及其众会,十方所有一切国土皆于中现。一一国中悉有如来,一一佛前咸有罗婆那王并其眷属,楞伽大城阿输迦园,如是庄严等无有异。一一皆有大慧菩萨而兴请问,佛为开示自证智境。以百千妙音说此经已,佛及诸菩萨皆于空中隐而不现。】

这时,世尊以神通力,于楞伽山中更化作出无量楞伽山,全以诸天百千万亿妙宝严饰。一一山上皆现佛身,一一佛前皆有罗婆那王及其众会,十方所有一切国土皆于中现。一一国中悉有如来,一一佛前都有罗婆那王并其眷属,在楞伽大城的阿输迦园中,如是庄严景象,全都一样。一一皆有大慧菩萨而兴请问,佛为大众开示自证圣智境界。以百千妙音说完此经,佛及诸菩萨皆于空中隐而不现。

【罗婆那王唯自见身住本宫中,作是思惟:向者是谁?谁听其说?所见何物?是谁能见?佛及国城众宝山林,如是等物今何所在?为梦所作?为幻所成?为复犹如乾闼婆城?为翳所见?为焰所惑?为如梦中石女生子?为如烟焰旋火轮耶?复更思惟:一切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别境界。凡夫迷惑,不能解了。无有能见,亦无所见,无有能说,亦无所说,见佛闻法皆是分别。如向所见不能见佛,不起分别是则能见。】

这时,罗婆那王只见自身住本宫中,而作这样的思惟:刚才是谁在说法?是谁在听法?所见是何物?谁是能见者?佛及国城众宝山林如是等物,现在在哪里?是梦所作?还是幻所成?还是犹如乾闼婆城?为病眼所见之空华?是渴鹿为阳焰所迷惑?还是如像石女梦见自己生孩子?还是如烟焰旋火轮呢?又更再思惟:一切诸法,其本质都是这样,它们只不过是自心分别所变现的境界。凡夫颠倒迷惑,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实际上,无有能见,亦无所见,无有能说,亦无所说,见佛闻法皆是自心分别所变现的境界。若如刚才之所见,即不能见佛;不起分别,则能见佛。

〔乾闼婆城〕乐人名为乾闼婆,能幻作楼阁让人观赏,故将这些幻作的楼阁称为乾闼婆城。海市蜃楼等幻境,亦称为乾闼婆城。〔阳焰〕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鹿思饮而奔逐,终不可得,用来譬喻幻觉。〔旋火轮〕在黑暗中将火头旋转,会被误认为是一个火轮,用来譬喻假相。〔空华〕病眼妄见虚空有华(花),用来譬喻错觉。〔一切诸法性皆如是〕一切诸法的自性都是这样。这里“自性”是指诸法各自固有的不变不改之性(本质)。〔如向所见不能见佛,不起分别是则能见〕《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时,楞伽王寻即开悟,离诸杂染,证唯自心,住无分别。往昔所种善根力故,于一切法得如实见,不随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观察,永离一切臆度邪解,住大修行,为修行师,现种种身。善达方便,巧知诸地上增进相,常乐远离心、意、意识,断三相续见,离外道执著,内自觉悟,入如来藏,趣于佛地。】

这时,楞伽王当即开悟,离诸杂染,证悟到它们只不过是六根缘六尘所现之幻影(却被众生误以为真实),而住于无分别智。往昔所种善根力的缘故,于一切法得如实见(见一切法皆是幻象),不依凭他人而悟(内自觉悟)。能以自智善巧观察,永离一切臆度邪解,住大修行,为修行师,现种种身。善达方便,巧知诸地上增进相,常乐远离心、意、意识,断三相续见,离外道执著,内自觉悟,入如来藏,趣于佛地。

〔如实见〕了知一切法皆是幻象,‘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此即“如实见”;而众生是‘于湛然无生中妄见生灭’。(详见《诸法实相》一文。)〔诸地〕即十地。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心、意、意识〕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心、意、意识”中,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是指第七识(末那识),意识是指第六识。〔离心、意、意识〕离开识心的运作。(关于识心的运作,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中之“识心的运作过程”一节。)

〔三相续〕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界相续。世界相续是众生因迷惑不断造业,故其依报之世界亦不断地安立;众生相续是众生未断生死,其五蕴不断假合,故众生亦不断地成立;业界相续是众生不断造业,故其恶业的苦报亦不断地成立。〔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如来藏〕本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闻虚空中及宫殿内咸出声言:善哉!大王,如汝所学,诸修行者应如是学、应如是见,一切如来应如是见。一切诸法若异见者,则是断见。汝应永离心、意、意识,应勤观察一切诸法,应修内行,莫著外见,莫堕二乘及以外道所修句义,所见境界,及所应得诸三昧法。】

闻虚空中及宫殿内皆出声音说道:‘善哉!大王,如你所学,诸修行者应如是学、应如是见,一切如来应如是见。若异于此者,则是断见。你应永离心、意、意识,应勤观察一切诸法,应修内行,莫著外见,莫堕于二乘以及外道所修句义,所见境界,及其所应得诸三昧法。

【汝不应乐戏论谈笑,汝不应起围陀诸见,亦不应著王位自在,亦不应住六定等中。若能如是,即是如实修行者行,能摧他论,能破恶见,能舍一切我见执著,能以妙慧转所依识,能修菩萨大乘之道,能入如来自证之地。】

你不应乐于戏论谈笑,你不应起围陀诸见,也不应住著王位自在,也不应住于六定等中。若能如是,即是如实修行者之所行,能摧毁其他邪论,能破恶见,能舍一切我见执著,能以妙慧转所依识,能修菩萨大乘之道,能入如来自证之地。

〔围陀诸见〕外道婆罗门遵奉梵天所说四围陀书之言说。〔六定〕四禅定加上中间定与未至定。〔四禅定〕四种修之可以生到色界四禅天的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汝应如是勤加修学,令所得法转更清净。善修三昧三摩钵底,莫著二乘、外道境界以为胜乐。如凡修者之所分别,外道执我见有我相,及实求那而生取著。二乘见有无明缘行,于性空中乱想分别。】

你应如是勤加修学,令所得法转更清净。善修三昧与三摩钵底,莫著二乘、外道境界以为胜乐。如凡修者之所分别,外道执我见有我相,及妄执求那为实有而生取著。二乘妄执无明缘行等十二因缘流转为实有,于性空中乱想分别。

〔三昧〕汉译:定。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三摩钵底〕汉译:等持。昏沉掉举皆离曰等,令心专注一境曰持。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修以除诸幻。〔掉举〕摇动。心念动摇,不能摄伏。〔求那〕意思是:原质。〔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其生死流转过程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观十二因缘是缘觉的修行方法。

【楞伽王,此法殊胜,是大乘道,能令成就自证圣智,于诸有中受上妙生。楞伽王,此大乘行,破无明翳,灭识波浪,不堕外道诸邪行中。楞伽王,外道行者执著于我,作诸异论,不能演说离执著、见识性二义。善哉!楞伽王,汝先见佛思惟此义,如是思惟乃是见佛。】

楞伽王,此法殊胜,是大乘道,能令成就自证圣智,于诸有中受上妙生。楞伽王,此大乘行,破无明翳,灭识波浪,不堕外道诸邪行中。楞伽王,外道行者执著于我,作诸异论,不能演说离执著、见识性二义。善哉!楞伽王,你先见佛思惟此义,如是思惟乃是见佛。’

〔诸有〕一切之有。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的分别。〔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得无生忍,斯为第一。〔识大〕识性无源,因于六根缘六尘而出,如根尘对起,分别妄生。众生昏迷,但随分别,不知性识明知,遍周法界,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以由根境无边,识亦无尽,含吐十方虚空,岂有方所,故名识大。

【尔时,罗婆那王复作是念:愿我更得奉见如来。如来世尊于观自在,离外道法,能说自证圣智境界,超诸应化所应作事,住如来定,入三昧乐。是故说名大观行师,亦复名为大哀愍者,能烧烦恼分别薪尽,诸佛子众所共围绕,普入一切众生心中,遍一切处,具一切智,永离一切分别事相。我今愿得重见如来大神通力,以得见故,未得者得,已得不退,离诸分别,住三昧乐,增长满足如来智地。】

这时,罗婆那王复作是念:愿我更得奉见世尊。世尊于一切观行自在,离外道法,能说自证圣智境界,而且超离能应化与所应化事,住如来定,入三昧乐。是故,称说世尊是大观行师,是大哀愍者。祂能烧烦恼分别之薪尽,诸佛子众所共围绕着,普入一切众生心中,遍一切处,具一切智,永离一切分别事相。我今愿得重见世尊大神通力,以得见故,未得者得,已得者不退,而离诸分别,住三昧乐,增长满足如来智地。

【尔时,世尊知楞伽王即当证悟无生法忍,为哀愍故,便现其身,令所化事还复如本。时,十头王见所曾睹,无量山城悉宝庄严,一一城中皆有如来应正等觉,三十二相以严其身,自见其身遍诸佛前,悉有大慧、夜叉围绕说自证智所行之法,亦见十方诸佛国土,如是等事悉无有别。】

这时,世尊知楞伽王即当证悟无生法忍,为哀愍故,便现其身,令刚才隐去的景象重新出现。这时,十头楞伽王又看见了刚才所见的情景:无数的楞伽山城,全是众宝庄严,一一城中皆有佛以三十二相庄严其身,自见其身立于佛前,每一位佛都有大慧、夜叉围绕,说自证智所行之法,亦见十方诸佛国土也都是这样的情景,无有差别。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真智安住在“诸法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之理上,不再退堕。

法与非法

世尊在这一段阐述诸法实相之义理。建议先阅读《诸法实相》一文,这样就容易理解经文。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以慧眼观,非肉眼观,如师子王奋迅回盻,欣然大笑。于其眉间、髀(bì)(xié)腰颈及以肩臂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无量妙色光明,如虹拖晖(huī),如日舒光,亦如劫火猛焰炽然。时虚空中梵、释、四天,遥见如来坐如须弥楞,伽山顶欣然大笑。】

这时,世尊普观与会大众,以慧眼观,而不是肉眼观,如狮子王奋迅回盻,欣然大笑。于其眉间、髀胁腰颈及以肩臂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无量妙色光明,如虹耀彩,如日放光,亦如劫火猛焰炽然。这时虚空中大梵天王、帝释、四大天王等,都遥见如来坐如须弥山,在楞伽山顶欣然大笑。

〔奋迅〕迅疾而有气势。〔回盻()〕回盼,回头看。〔德字〕卍之形也。这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刹曩,即吉祥海云相也。鸠摩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等,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于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为万字。〔劫火〕大三灾之一,即坏劫时所发生的大火灾,烧到初禅天,一切都变成灰烬。〔梵、释、四天〕大梵天王、帝释(忉利天之主)、四天王。

【尔时,诸菩萨及诸天众咸作是念:如来世尊于法自在,何因缘故欣然大笑?身放光明,默然不动,住自证境入三昧乐,如师子王周回顾视,观罗婆那,念如实法?】

这时,诸菩萨及诸天众皆作是念:世尊于一切法自在,何因缘故欣然大笑?何因缘故身放光明,默然不动,住自证境入三昧乐,如师子王周回顾视,而观罗婆那王心中如实法之念?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先受罗婆那王请,复知菩萨众会之心,及观未来一切众生,皆悉乐著语言文字,随言取义而生迷惑,执取二乘、外道之行。】

这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先受罗婆那王启请,又知会中诸菩萨之心,及观未来一切众生,全都喜好执著于语言文字,随言取义而生迷惑,执取二乘、外道之行。

〔随言取义〕见指不见月。

【或作是念:世尊已离诸识境界,何因缘故欣然大笑?为断彼疑而问于佛,佛即告言:善哉,大慧!善哉,大慧!汝观世间,愍诸众生,于三世中恶见所缠,欲令开悟而问于我。诸智慧人为利自他,能作是问。】

他们或作是念:世尊已离诸识境界,何因缘故而欣然大笑?大慧菩萨为断除他们的疑惑而问于佛,佛即告言:善哉,大慧!善哉,大慧!你观世间,怜悯诸众生,于三世中恶见所缠,欲令开悟而问于我。诸大智慧人为利益自己和他人,能够这样问我。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

【大慧,此楞伽王,曾问过去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二种之义,今亦欲问,未来亦尔。此二种义差别之相,一切二乘及诸外道皆不能测。】

大慧,此楞伽王,曾问过去一切诸佛所宣讲的二种之义,今亦欲问,未来也同样会问。此二种义差别之相,一切二乘及诸外道皆不能测。

〔二种之义〕法与非法之义。

【尔时,如来知楞伽王欲问此义,而告之曰:楞伽王,汝欲问我,宜应速问。我当为汝分别解释,满汝所愿,令汝欢喜,能以智慧思惟观察,离诸分别,善知诸地,修习对治,证真实义,入三昧乐,为诸如来之所摄受,住奢摩他乐,远离二乘三昧过失,住于不动、善慧、法云菩萨之地,能如实知诸法无我。当于大宝莲华宫中,以三昧水而灌其顶,复现无量莲华围绕,无数菩萨于中止住,与诸众会递相瞻视,如是境界不可思议。】

这时,世尊知道楞伽王欲问此二种之义,而告之曰:楞伽王,你欲问我,宜应速问。我当为你分别解释,满你所愿,令你欢喜,能以智慧思惟观察,离诸分别,善知诸地,修习对治,证真实义,入三昧乐,为诸如来之所摄受,住奢摩他乐,远离二乘三昧之过失,住于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能如实知诸法无我。汝当于大宝莲华宫中,受诸佛以三昧水灌顶,并有无量莲华座围绕,无数菩萨坐于其上,与诸大众递相瞻视,如是不可思议境界。

〔诸地〕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诸地”指其中的十地。〔奢摩他〕汉译: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不动、善慧、法云地〕十地中之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众会〕聚会之大众。

【楞伽王,汝起一方便行住修行地,复起无量诸方便行。汝定当得如上所说不思议事,处如来位,随形应物。汝所当得,一切二乘及诸外道、梵释天等所未曾见。】

楞伽王,你起一方便行住修行地,复起无量诸方便行。你定当得如上所说不思议事,处如来位,随形应物。你所当得,是一切二乘及诸外道、大梵天王、帝释和四大天王等所未曾见。

【尔时,楞伽王蒙佛许已,即于清净光明如大莲华宝山顶上,从座而起,诸婇女众之所围绕,化作无量种种色华,种种色香、末香、涂香,幢幡幰盖、冠佩璎珞,及余世间未曾见闻种种胜妙庄严之具。】

那时,楞伽王蒙佛允许后,即于清净光明如大莲华宝山顶上,从座而起,在诸婇女众围绕中,化现出无量种种色华,种种色香、末香、涂香,幢幡、帷幔、华盖,冠佩璎珞,及余世间未曾见闻种种胜妙庄严之具。

〔幰(xiǎn)〕车上的帷幔。

【又复化作欲界所有种种无量诸音乐器,过诸天、龙、乾闼婆等一切世间之所有者。又复化作十方佛土昔所曾见诸音乐器。又复化作大宝罗网,遍覆一切佛菩萨上。复现种种上妙衣服,建立幢幡,以为供养。】

又再化现出欲界所有之种种无量诸音乐器,超过诸天、龙、乾闼婆等一切世间之所有者。又再化现出十方佛土昔所曾见之诸音乐器。又再化现大宝罗网,遍覆一切佛菩萨上。复现种种上妙衣服,建立幢幡,以为供养。

【作是事已,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于虚空中复雨种种诸供养云,作诸音乐,从空而下。即坐第二日电光明如大莲华宝山顶上,欢喜恭敬而作是言:我今欲问如来二义。如是二义,我已曾问过去如来、应、正等觉,彼佛世尊已为我说。我今亦欲问于是义,唯愿如来为我宣说。世尊,变化如来说此二义,非根本佛。根本佛说三昧乐境,不说虚妄分别所行。善哉!世尊于法自在,唯愿哀愍,说此二义,一切佛子,心皆乐闻。】

楞伽王做完这些事后,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于虚空中复雨种种诸供养云,演奏诸般音乐,从空而下。即坐于光明仅次於日、状如大莲华之宝山顶上,欢喜恭敬而作是言:‘我今欲问如来二义。如是二义,我已曾问过去诸佛,彼佛已为我说。我今亦欲问于是义,唯愿世尊为我宣说。世尊,化身佛说此二义,非法身佛说。法身佛说三昧乐境,不说虚妄分别所行。善哉!世尊于一切法自在,唯愿哀愍,说此二义,一切佛子,心皆乐闻。’

〔高七多罗树〕多罗树,高木也。故譬物之高,辄曰“七多罗树”或“高七多罗树”,言比多罗树高七倍也。《法华经》云:“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变化如来〕化佛,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佛身(应化身)。〔根本佛〕法身佛。〔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尔时,世尊告彼王言:汝应问我,当为汝说。】

这时,世尊告诉楞伽王道:你应当问我,我便为你宣说。

【时,夜叉王更著种种宝冠璎珞,诸庄严具以严其身,而作是言:如来常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云何得舍此二种法?何者是法?何者非法?法若应舍,云何有二?有二即堕分别相中。有体无体,是实非实,如是一切,皆是分别,不能了知阿赖耶识无差别相,如毛轮住,非净智境。法性如是,云何可舍?】

这时,夜叉王更著种种宝冠璎珞等诸庄严具以严饰其身,而作是言:“如来常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怎样能够舍此二种法?什么是法?什么是非法?法若应舍,为何又有二种?有二种即堕分别相中。说诸法有体无体,是实非实,如是一切,皆是分别,不能了知如来藏无差别相,如毛轮住,这是迷惑颠倒,而非净智境。法性(诸法实相)如是,怎么可舍?”

〔藏识〕即如来藏。(关于如来藏,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毛轮〕同空华一样,是病眼之错觉,用来譬喻幻象。《瑜伽师地论》云:“如眼,若有翳等过患;便有发毛轮等翳相现前可得。”

【尔时,佛告楞伽王言:楞伽王,汝岂不见瓶等无常败坏之法,凡夫于中妄生分别。汝今何故不如是知法与非法差别之相?此是凡夫之所分别,非证智见。凡夫堕在种种相中,非诸证者。楞伽王,如烧宫殿、园林见种种焰,火性是一,所出光焰由薪力故,长短大小,各各差别。汝今云何不如是知法与非法差别之相?】

这时,佛告楞伽王言:楞伽王,你岂不见瓶等无常败坏之法,凡夫于中妄生分别。你现今何故不如是知法与非法之差别相?此差别相是凡夫之所分别,非证智见。凡夫堕在种种相中,非诸圣智证者。楞伽王,如火烧宫殿和园林,看见种种光焰,火性是一,但是所出现的光焰由于薪力故,有长短大小等,各各差别(用此譬喻来说明一体多相)。你现今为何不如是知法与非法之差别相?

【楞伽王,如一种子生芽、茎、枝、叶及以华果无量差别。外法如是,内法亦然。谓无明为缘,生蕴界处一切诸法,于三界中受诸趣生,有苦乐、好丑、语默、行止各各差别。又如诸识,相虽是一,随于境界有上中下、染净、善恶种种差别。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别,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况法与非法而无种种差别分别?楞伽王,法与非法差别相者,当知悉是相分别故。】

楞伽王,譬如一粒种子,在发芽时、长茎时、发枝时、长叶时,以及开花时、结果时,所有这些相,彼此之间有无量差别(这是譬喻体是同一,而相却千差万别)。外界之法如此,内在之法也是这样。所谓无明为缘,生蕴界处一切诸法,因而于三界中之诸趣受生,有苦乐、好丑、语默(言说与沉默)、行止,各各差别。又如诸识,相虽是一,随于境界有上中下、染净、善恶等种种差别。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别,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况法与非法而无种种差别分别?楞伽王,法与非法差别相者,当知全是就相来分别的缘故。

〔内法、外法〕蕴界处所生之法,称为内法。其余诸法,称为外法。〔蕴界处〕五蕴十八界和十二处。〔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十八界〕合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为“十八界”。〔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法与非法差别相者,当知悉是相分别故〕法与非法差别相者,当知全是就相来分别的缘故。因为楞伽王在提问时,就说道:‘如是一切,皆是分别。此即是迷惑颠倒,而非净智境。’所以,佛在回答时说,就诸法之体性而言,同是一空,哪里有什么差别呢?但是就其相而言,差别千千万。

【楞伽王,何者是法?所谓二乘及诸外道虚妄分别,说有实等为诸法因。如是等法,应舍应离,不应于中分别取相。见自心法,性则无执著。瓶等诸物,凡愚所取,本无有体。诸观行人以毗钵舍那如实观察,名舍诸法。】

楞伽王,什么是法?所谓二乘及诸外道虚妄分别,说有实等为诸法因。如是等法,应舍应离,不应于中分别取相。若见自心法性,则无执著。瓶等诸物,凡愚所取,本来无体。诸观行人以毗钵舍那如实观察,名舍诸法。

〔毗钵舍那〕汉译:观。举观必同时修止(奢摩他)。

【楞伽王,何者是非法?所谓诸法无性无相,永离分别。如实见者,若有若无如是境界,彼皆不起,是名舍非法。】

楞伽王,什么是非法?所谓知诸法无性无相,永离分别。能如实见者,若有若无如是境界,他们都不起心动念,是名舍非法。

〔无性〕没有实体。

【复有非法,所谓兔角、石女儿等,皆无性相,不可分别,但随世俗说有名字,非如瓶等而可取著,以彼非是识之所取,如是分别亦应舍离。是名舍法及舍非法。楞伽王,汝先所问,我已说竟。】

还有一种非法,所谓兔角、石女儿等,既无体又无相,不可分别,但随世俗说有名字。它们不像瓶等诸物有相而可取著,因为它们不是识之所取,如是之分别,亦应舍离。是名舍法及舍非法。楞伽王,你先前所问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问题,我已经回答完毕。

〔法、非法〕无明梦中,一切存在的事物,称为法;仅有名称,而不存在者,称为非法,例如兔角、石女儿等。〔石女儿〕石女的孩儿。石女不能够生育,因此石女儿并不存在,同兔角一样,徒有名称。

【楞伽王,汝言:‘我于过去诸如来所,已问是义,彼诸如来已为我说。’楞伽王,汝言:‘过去但是分别,未来亦然,我亦同彼。’楞伽王,彼诸佛法皆离分别,已出一切分别戏论,非如色相,唯智能证,为令众生得安乐故而演说法,以无相智说名如来。是故如来以智为体。智为身故,不可分别,不可以所分别,不可以我、人、众生相分别。何故不能分别?以意识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离能分别,亦离所分别。】

楞伽王,你说:‘我于过去诸如来所,已问是义,彼诸如来已为我说。’楞伽王,你说:‘过去但是分别,未来也是分别,我亦同彼。’楞伽王,彼诸佛法皆离分别,已出离一切分别戏论,非如色相(非如色尘之相眼能够见),唯智能证(只能够以智来证得),为令众生得安乐,故而演说法,以无相智说名如来。是故如来以智为体。智为身故,不可以能分别,不可以所分别,不可以我、人、众生相分别。何故不能分别?因为意识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离能分别,亦离所分别。

〔戏论〕不切实际的言论。

【楞伽王,譬如壁上彩画众生,无有觉知,世间众生悉亦如是。无业无报,诸法亦然,无闻无说。】

楞伽王,譬如壁上用色彩绘画的众生,无有觉知,世间众生也都是这样。无业亦无果报,诸法也是这样,无闻亦无说。

【楞伽王,世间众生犹如变化,凡夫外道不能了达。楞伽王,能如是见,名为正见,若他见者,名分别见。由分别故,取著于二。】

楞伽王,世间众生犹如魔术师变化出来的,凡夫外道不能了达个道理。楞伽王,能如是见,名为正见,若他见者,名分别见。由分别故,取著于二。

〔世间众生犹如变化〕世间众生犹如魔术师变化出来的。〔由分别故,取著于二〕由于分别的缘故,取著于二,例如:好、丑,垢、净,增、减,逆、顺,生、灭,等等。

【楞伽王,譬如有人于水镜中自见其像,于灯月中自见其影,于山谷中自闻其响,便生分别而起取著。此亦如是,法与非法唯是分别。由分别故,不能舍离,但更增长一切虚妄,不得寂灭。寂灭者所谓一缘,一缘者是最胜三昧,从此能生自证圣智,以如来藏而为境界。】

楞伽王,譬如有人于水和镜中自见其像,于灯和月中自见其影,于山谷中自闻其回响,便生分别而起取著。此亦如是,法(妄执有)与非法(妄执无,沦于顽空)唯是分别而有。由于分别的缘故,不能舍离,但更增长一切虚妄,不得寂灭。寂灭者所谓一缘(不分别),一缘者是最胜三昧,从此能生自证圣智,以如来藏而为境界。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寂灭就是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一缘〕不二缘,亦即“不二法门”一词中“不二”的意思:没有好、丑;垢、净;增、减;逆、顺;生、灭,等等。〔不二〕一实之理(诸法实相),如如平等,因而诸法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不二之法门。不二,不二之理;佛道之轨范,故云“法”;圣由之趣入,故云“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而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

 

以下各章的经文,皆录自《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四、一百八句义

 

大慧赞佛

大慧启问

世尊应答

世尊反诘

世尊续答

百八句义

大慧赞佛

大慧菩萨以偈赞颂世尊寂静观(牟尼寂静观)无法俱离;令众生永离诸幻。

【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这时,与摩帝菩萨游一切诸佛刹土大慧菩萨承佛神力加持,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偏袒右肩〕披著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世尊虽住世间,远离万法之生灭,妙智不著有与无,哀怜而兴大悲心。

因为万法之生灭犹如空华,皆是幻象;如来妙智,既不著有,也不著无。哀伤众生无始来在幻境中痛苦挣扎而不觉悟,由此兴起大悲之心,亟欲救度。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是空,出淤泥而不染;“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是空悲双运。

〔空华〕空中之华(古同“花”),譬喻幻象。病眼者见空中有华,虚空原无华,只是病眼妄见之幻象。《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传灯录》曰:“一翳在眼,空华乱坠。”〔四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由地、水、火、风等四元素组成,故称之为“大”,所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六尘缘影〕六根和六尘相互作用,产生出妄想分别执著之缘虑心,这个缘虑心称之为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现的幻影。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世尊了知法如幻,故远离心识,妙智不著有与无,哀怜而兴大悲心。

〔心、意、意识〕心为集起之义,即第八识(阿赖耶识);意为思量之义,即第七识(末那识);意识为了别之义,即第六识。〔远离心识〕远离心、意、意识。后文云:“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离心意意识〕离开识心的运作。(关于识心的运作,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中之“识心的运作过程”一节。)

【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世尊远离断常,因世间恒梦,妙智不著有与无,哀怜而兴大悲心。

〔断常二见〕断见和常见。断见是妄持人死后一切皆无(认为五蕴今世灭后,不再更生)的邪见;常见是妄持身心常住(认为五蕴是存之实体)的邪见。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知人法无我,烦恼智境非实有,妙智不著有与无,哀怜而兴大悲心。

〔尔焰〕梵语音译,又作尔炎。意译智境。《胜鬘宝窟》曰:“尔炎谓智母,以能生智故,又亦名为智境。”〔胜鬘宝窟〕又作胜鬘经宝窟。隋代吉藏(549-623)撰,胜鬘经注疏中最详尽之作。

【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

涅槃亦是梦中事有涅槃之诸佛,涅槃。

〔一切无涅槃〕这是倒装句,以加强语气。意思是:无一切涅槃。

世尊深知十法界是无明梦,所以涅槃和佛都是幻象,并非实有涅槃,并非实有入涅槃的佛,并非实有佛入涅槃之事。《圆觉经》中,佛言:“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

世尊远离觉所觉,无论有法此二者均远离。

【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世尊寂静观,于是远离诸幻相如此妙法名不取,今世后世清净。

〔寂静观〕一切诸法,本来寂静,无有生灭。《华严经》云:“观寂静法,灭诸痴闇。”

《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故祖师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大慧启问

上面大慧赞佛偈云:“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这是不二法门,有无俱离。有无俱离,乃本经之要旨。由于以下大慧所问,皆是有无二法(都是名、相、妄想),故世尊回答:一切皆非。这是令离此舍此。若是完全做到离此舍此,即自觉圣智也。

〔不二法门〕不二,即无二。诸法实相,一切如如平等,没有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若悟入这种一实平等之理,叫做“不二法门”。(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

这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完毕自说姓名:我名叫大慧,通达于大乘法,现以百八义,恭敬地求教世尊(尊中上)。

所以,大慧菩萨所要问的是百八义,下面一口气问了一百多个问题,实际上是要引至百八义的开示;而世尊的一系列回答,最终也是归结到开示百八义。

〔尊中上〕佛为尊中上者,故以“尊中上”称佛。〔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百八义”即是“百八句”之义理。这里所说的“百八句”,即是后面世尊所讲,亦是诸佛所说的“不生句,生句。常句,无常句。......”等句。它们实际是一百零三句,百八是取圆整之数。

百八句”之义理是: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唐译云:“大慧!诸佛说法为净惑智二种障故,次第令住一百八句无相法。”

〔惑智二种障〕惑障和智障,亦名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著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著相就是把相当真了,于是起分别(思惟计度)。

由于“百八义”是: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因此,一切分别皆非(生与不生、常与无常,等等,所有的种种分别都是错误的),都应远离。所以,大慧提问的真正目的,不是要世尊具体地解答这些问题,而是要世尊籍此开示“百八义”。下面,虽然大慧一口气提了一百多个问题,遍问世间及出世间一切诸法,世尊却不对他所提的问题一一作出具体的解答,而只是说这一切皆无自性,并且幽默地反诘,说他问得还不够全面,最后归结到开示“百八句”,这才是真正的要点——“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因为自觉之境界,就是要离相,远离种种分别,而大慧的问题皆是分别见,皆是著相。《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唐译云:“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

【世间解之士,闻彼所说偈,观察一切众,告诸佛子言: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

世尊(世间解之士)听完大慧菩萨所说之偈,观察一切大众,见到时机成熟,就对他们说道:,都可以提问,我为你们宣说如来自觉之境界。

点题:如来自觉之境界——这是本经的中心议题。

〔世间解〕佛十号之一,因佛了解世出世间的一切事物,故号为“世间解”。〔佛子〕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菩萨之美称亦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

这时,大慧菩萨承佛听许,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道:

〔听〕“承佛所听”中的“听”是听许(听而许之)的意思。

云何净其念?云何念增长?云何见痴惑?云何惑增长?】

怎么?怎妄念反会增长怎么愚痴迷惑?怎么愚痴迷惑反会增长

〔云何〕如何,为什么,怎么,怎样是。

【何故刹土化,相及诸外道?云何无受次?何故名无受?

为何土会化现出种种的相,以及种外道?如何达到无受位次?因何缘故称之为无受?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无受〕不受后有(了脱生死,不受后世之身)。

何故名佛子?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

因何缘故称为佛子?修道得解脱后,将去到何处?是谁受束缚?是谁获解脱?

何等禅境界?云何有三乘?惟愿为解说。】

禅定是什么样的境界?为什么会有三乘?惟愿世尊为我等解说。

〔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乘又名中乘,菩萨乘又名大乘。

【缘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云何俱异说?云何为增长?】

诸法缘起,缘起又是从何而生?既然一切法是因缘起,為什么还有能作与所作?为什么说“亦有亦无,非有亦非无”(俱异说)?为何又辗转增长成为各式各样的论说?

〔俱异说〕在描述事物的存在时,有基本四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亦非无。其中,“亦有亦无”是俱,“非有亦非无”是异。俱异说是指“亦有亦无,非有亦非无”。

【云何无色定及以灭正受?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

什么是无色定(四空定)?什么是灭正受(灭尽定)?什么是无想定(想灭)?既然是无想定(想灭),为何又从此定中生起觉想

〔四空定〕这是凡夫的最高定境,命终后,可感生四空天,但还不能够出三界。〔灭尽定〕这是出世间之定,能够断惑了生死,出轮回。〔无想定〕外道为了获得无想天的果报而修一种泯灭一切心想禅定。命终后,可感生无想天,寿五百劫;其寿将尽时,於定中又有觉想生,再次堕入轮回。所以无想定虽然能于定中心想不起,犹如冰鱼、蛰虫,但不能断惑而证入出世圣果。

【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云何现分别?云何生诸地?】

为何菩萨入世度生?怎样入世,以及怎样在浊世仍然保持清净?怎样示现分别之身?怎样悟入诸地?

〔诸地〕指十地。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称作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

【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往生何所至?】

谁能破三有?何处受何身往生到何处

〔三有〕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

【云何最胜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胜为我说。】

为何诸大菩萨,能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什么是三昧心?惟愿世尊为我说。

〔最胜子〕佛为最胜,其子(诸大菩萨名为最胜子。

【云何名为藏?云何意及识?

什么是阿赖耶识(藏)?什么是末那识(意)及前六识(识)?

云何生与灭?云何见已还?

为何起种种生灭见?如何断种种生灭见?

唐译云:“云何起诸见?云何退诸见?”

云何为种姓,非种及心量?

为何说声闻、缘觉和菩萨是学佛之种性,而外道和一阐提是非种性,他们各自的心量如何?

〔一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

云何建立相,及与非我义?

为何有我相,非我是何义?

云何无众生?云何世俗说?

为何真谛说无有众生?为何俗谛又说有众生?

〔二谛〕真谛和俗谛。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凡夫所见到的世间事相。

云何为断见,及常见不生?

什么是断见、常见,如何令此二见不生?

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违?】

为何说佛与外道,其相不相违?(这是就真谛而言)

云何当来世,种种诸异部?

为何佛灭度后,弟子又起种种异见而成立各种部派?

云何空何因?云何刹那坏?

为何诸法性空?为何又刹那刹那坏?

云何胎藏生?云何世不动?

什么是托胎受生?为何又说世间常住不动?(这是就真谛而言)

何因如幻梦,及揵闼婆城,世间热时焰,及与水月光?

为何世间如幻、如梦、如犍闼婆城、如热时焰、如水中月?

〔犍闼婆城〕即乾闼婆城,譬喻幻象。西域之伎人,名乾闼婆,幻作城郭,须臾则灭,名曰乾闼婆城。又、海市蜃楼亦称乾闼婆城。〔热时焰〕又名阳焰,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鹿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幻觉。

幻、梦、犍闼婆城、热时焰和水中月是大乘十喻中之五种。

〔大乘十喻〕诸大乘经典每以幻、焰、水中月、虚空、响、犍闼婆城、梦、影、镜中像、化等十种譬喻,来阐述“空”之道理。

何因说觉支,及与菩提分?

为何要讲说七觉支及八正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三十七菩提分法〕又名三十七道品。道者能通之义,到涅槃道路之资粮,有三十七种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云何国土乱?云何作有见?】

为何国土乱坏?诸法无体为何作有见?

云何不生灭,世如虚空华?】

为什么说世间相不生不灭,犹如空华

〔不生不灭〕这一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含义。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意指永恒的存在。佛法所说的“不生不灭”,是说:一切法从未存在过(本未曾生,故亦无灭)——这就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最胜王经》云:“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仁王经》云:“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

云何觉世间?云何说离字?】

为何要在世间觉悟?为何要说离诸相?

离妄想者谁?云何虚空譬?】

离妄想的是谁?为何说要如同虚空平等不转动?

如实有几种?几波罗蜜心?】

真如有几种?波罗蜜心又有几种?

何因度诸地?谁至无所受?】

什么原因超越十地至于佛地,是谁到达无所受境界佛境界)?

何等二无我?云何尔焰净?】

怎样无人我、无法我?怎样净除智境(尔焰)?

诸智有几种?几戒众生性?】

正智有几种?众生根性不同,禁戒有几种?

谁生诸宝性,摩尼真珠等?】

摩尼真珠等诸宝而生

谁生诸语言,众生种种性?】

谁令众生有种种不同的语言和种性?

明处及伎术,谁之所显示?】

五明和伎术(技艺方术),是谁创造发明的?

〔五明〕古印度的五种学术声明(语文学)、工巧明(工艺学)、医方明(医药学)、因明(论理学)、内明(宗教学)

伽陀有几种,长颂及短颂?】

讽诵长颂及短颂各有几种

〔伽陀〕汉译:讽诵

成为有几种?云何名为论?】

理论有几种唐译道理几不同?”?为何名为论?

〔论〕将经典所说之要义,加以分别、整理,或解说,叫做“论”。

云何生饮食,及生诸爱欲?】

为何而有饮食,以及诸爱之欲?

云何名为王,转轮及小王?云何守护国?】

何名为王?为何又分别称为转轮及小王?他们怎样守护国

诸天有几种?云何名为地,星宿及日月?】

诸天有几种?何名为地星宿及日月?

解脱修行者,是各有几种?】

解脱修行者各有几种?

弟子有几种?云何阿阇梨?】

弟子有几种?什么是阿阇梨?

〔阿阇(shé)梨〕译轨范师,即矫正弟子们行为的比丘。

佛复有几种?复有几种生?】

如来有几种?本生事又有几种?(唐译云:“如来有几种?本生事亦然。”

〔本生事〕佛宣说自己过去世之菩萨行,称为本生事。

魔及诸异学,彼各有几种?】

魔及诸外道他们各有几种?

自性及与心,彼复各几种?云何施设量?惟愿最胜说。】

自性及与心,他们又几种?为何安立种种假名?(魏译云:“云何施假名?”)惟愿佛宣说。

〔施设〕安立建立发起之义。

云何空风云?云何念聪明?】

什么是虚空、风和云?为什么会有聪明?

云何为林树?云何为蔓草?】

林树?为何有蔓草?

云何象马鹿?云何而捕取?】

鹿?为何而捕取?

云何为卑陋?何因而卑陋?】

为何有卑陋?因而卑陋?

云何六摄?云何一阐提?】

为何一年分六节?什么是一阐提?

〔六节〕古印度以两月为一节,一年分为六节

男女及不男,斯皆云何生?】

女及不男之人生?

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

为何修行退转?为何发心修行?

禅师以何法,建立何等人?】

禅师以何法,传授何等人令其入道

众生生诸趣,何相何像类?】

众生六道是什么形象、是什么种类

云何为财富?何因致财富?】

要追逐财富?因何而获得财富?

云何为释种?何因有释种?云何甘蔗种?无上尊愿说。】

为何名释种?因何有释种?为何名甘蔗种?惟愿世尊宣说。

〔释种〕释迦种族释迦为净饭王(世尊的父亲)家之本姓,属刹帝利种,在印度为贵族,古来备受尊重,后世转称佛弟子为释种。〔甘蔗种〕《佛本行经》大茅草王得成王仙,被猎师所射,滴血于地生二甘蔗,日炙而开出一男一女,男名善生即甘蔗王,释种乃其裔也

云何长苦仙?彼云何教授?】

什么是长苦仙(修苦行以求长生的仙人)?他们受教于谁

如来云何于,一切时刹现,种种名色类,最胜子围绕?

如来为何于一切时在刹土示现,被种种名色之类的佛子所围绕?

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断肉?食肉诸种类,何因故食肉?】

何不食肉?怎样除食肉?食肉诸种类动物,因何而食肉?

云何日月形,须弥及莲华,师子胜相刹,侧住覆世界,如因陀罗网,或悉诸珍宝,箜篌细腰鼓,状种种诸华,或离日月光,如是等无量?

为何诸佛刹,形状各不同?有的如日月形,有的如须弥山形或莲花形,有的如狮子相,有的如器皿有侧有覆、有仰有横,有的如同因陀罗网上千珠交映,或如同各种珍宝,或者如像箜篌、细腰鼓,或者形状如同种种花,或者离日月光,为何有如是等无量佛刹?

〔箜篌(kōng hóu)〕古代拨弦乐器名。〔须弥山〕汉译:妙高山。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比高,所以称“高”,故名“妙高”,为诸山之王。此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四王天居于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之四方。

云何为化佛?云何报生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

什么是化佛?什么是报生佛?什么是如如佛?什么是智慧佛?

〔化佛〕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佛身。〔报生佛〕亦名报身佛,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如如佛〕法身佛。〔法身〕佛之真身。〔智慧佛〕佛的自受用报身。

云何于欲界,不成等正觉?何故色究竟,离欲得菩提?】

为何于欲界,不要到色究竟,离欲而证得佛果

善逝般涅槃,谁当持正法?天师住久如?正法几时住?】

佛入涅槃,谁来主持正法?天师()住世多久?正法住世多久

〔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天师〕天人师如来十号之一,六趣中的天与人,无不以佛为教师,故称“天人师”。

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

悉檀与见,各复有几种?因何因缘设立毗尼(戒律比丘分(比丘二百五十戒)?

〔悉檀〕即四悉檀。“悉檀”的中文意思是:遍施。“悉”是普遍之义,“檀”是梵语檀那之简称,亦即布施之义。“四悉檀”是四种遍施方法。佛以四种方法遍施众生,以令一切众生完成佛道,叫做“四悉檀”。一、世界悉檀,佛开始时,先顺世界之凡情,宣说浅近之事理,以令闻者欢喜和信受;二、各各为人悉檀,佛审察众生的根机,及程度之浅深,而说各人所须要之法,令众生发起正信,增长善根;三、对治悉檀,对嗔多者教以慈悲观,痴多者教以因缘观,障多者教以念佛观,如是普施种种之法药,以去除众生的恶病;四、第一义悉檀,佛见众生的机缘既熟,便为之说诸法实相,以令众生一起悟入圣者之道。〔见惑〕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错误,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

彼诸最胜子,缘觉及声闻,何因百变易?云何百无受?

缘觉及声闻等佛子,因何有变易生死?为何又无受?

〔二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无受〕入涅槃不受后有也

云何世俗通?云何出世间?云何为七地?惟愿为演说。】

什么是世间五通?怎样能得出世六通?什么是七地,惟愿佛宣说。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世间人最多只能得前五通,而出世人(已了分段生死者)才能够全具六通。〔七地〕十地中之第七位,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僧伽有几种?云何为坏僧?】

僧伽有几种?怎样是坏僧(破戒僧)?

〔僧伽〕和合众。比丘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以这六和的和谐合聚的精神,团结生活在一起,叫做“和合众”。

云何医方论?是复何因缘?】

什么是医方论?医方论又是因何而有?

〔医方论〕五明论之一说医术之论。

何故大牟尼,唱说如是言,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

为何伟大的释迦牟尼佛,要这样宣说:迦叶佛、拘留孙佛和拘那含牟尼佛都是我?

迦叶、拘留孙和拘那含,是过去七佛中的三位。

〔七佛〕过去的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

甚么缘故世尊要说断见和常见,以及我与无我?为何不在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是为众生,根据他们心量来分别广说各种法?

何因男女林,诃梨阿摩勒,鸡罗及铁围,金刚等诸山,无量宝庄严,仙闼婆充满?】

为什么会有男女林、诃梨勒树、阿摩勒果、鸡罗多摩香?为什么会有铁围山、金刚等诸山?为什么这些山被无量宝庄严,而且住满了乾闼婆等仙人

〔铁围山〕围绕咸海而划分一小世界的铁山。〔金刚山〕须弥山。〔闼婆〕乾闼婆之略。〔乾闼婆〕帝释天之乐神。

 

以上诸问,皆是随意而发。因为大慧菩萨提这些问的目的,不是真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让世尊于此而宣说百八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有无二法,是证入自觉圣智所要舍弃的。因此,世尊下面的回答,皆令离此舍此而已,一切皆非。若是完全做到离此舍此,即自觉圣智也。

尊应答

无上世间解,闻彼所说偈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善哉善哉问,大慧善谛听!我今当次第,如汝所问说。

世尊听完大慧菩萨所问的偈,便知道大慧实际上是在祈请大乘诸度门中,“诸佛心第一”之最上法门(百八义)。便:问得好!问得好!大慧,你要仔细聆听,我将如所问依次宣说

〔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在大乘种种得的法门中,诸佛第一法门。唐译云:“尔时,世尊闻其所请大乘微妙诸佛之心最上法门,即告之言:善哉!大慧,谛听!谛听!如汝所问,当次第说。”所以,大慧菩萨所祈请的,实际上是大乘微妙诸佛之心最上法门——无相门。〔世间解〕佛十号之一,因佛了解世出世间的一切事物,故号为“世间解”。

生及与不生,涅槃空刹那,趣至无自性。】

生与不生、涅槃、虚空和刹那等等十法界依正差别之相,究竟来说都是没有自性的。

〔无自性〕诸法没有实在之自体,皆是幻象。(详见《诸法实相》一文。)〔趣至无自性〕究竟来说都是没有自性的。

趣至无自性”,这是世尊对大慧一百多问的总回答!下面,世尊每每重复大慧之问后的潜台词即是:趣至无自性——这些都是幻象,是自觉圣智所要远离的,为什么你还在这里面思惟计度呢?所以世尊在答复的结尾说道:“远离诸见过,悉檀离言说。”由此可知,世尊对大慧种种见的一百多个问题,其总体回答是:趣至无自性,远离诸见过,悉檀离言说。

〔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者是六凡,后四者是四圣。〔依正〕依报和正报。世间国土房屋器具等,为身之所依,叫做“依报”;众生五蕴假合之身,乃过去造业之所感,叫做“正报”。

佛诸波罗蜜,佛子与声闻,缘觉诸外道,及与无色行,如是种种事。

佛法中菩萨的种种波罗蜜,佛子与声闻、缘觉及诸外道,以及无色行,如是种种事,究竟都是没有自性的。

〔波罗蜜〕又作波罗蜜多。意思是:到彼岸。又译曰:度。是讲菩萨自行化他之大行,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

【须弥巨海山,洲渚刹土地,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罗。】

须弥山、四大海和四大部洲等刹土地,星宿和日月,外道、天人与阿修罗等等,究竟都是没有自性的。

〔须弥山〕汉译为妙高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诸山不能与之比高,为诸山之王。〔洲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这里是指四大部洲。〔四大海、四大部洲〕须弥山位于世界之中间,其周围有四个大海,四个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个大海外则为铁围山。这四个大州称为“四大部洲”:东边的叫东胜身洲,南边的叫南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地方),西边的叫西牛货洲,北边的叫北俱卢洲。〔刹土〕一个大千世界为一刹土。〔大千世界〕一位佛所教化的区域,是一个大千世界。一座须弥山加上四大部洲,称为一小世界。集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因其三次称千,故一个大千世界又名“三千大千世界”。〔阿修罗〕六道之一,汉译: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帝释〕忉利天的天主。

【解脱自在通,力禅三摩提,灭及如意足,觉支及道品,诸禅定无量,诸阴身往来,正受灭尽定,三昧起心说。】

解脱、自在和神通,十力、禅定、灭尽定,以及四如意足,七觉支、三十七道品,诸禅定无量,中阴身的往来生死,正受中的灭尽定,和住三昧定中的起心说法等等,究竟都是没有自性的。

〔三摩提〕即三摩地。〔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等,汉译: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正受〕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

【心意及与识,无我法有五,自性想所想,及与现二见。乘及诸种性,金银摩尼等,一阐提、大种、荒乱及一佛,智尔焰得向,众生有无有?】

心意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以及能妄想的、所妄想的,能见的、所见的。佛法各乘的种性,金银和珠宝,一阐提、大种、国土荒乱以及一佛,智慧和智境(尔焰),众生的有无等等,究竟都是没有自性的。

唐译云:“心意识无我,五法及自性,分别所分别,能所二种见。诸乘种性处,金摩尼真珠,一阐提大种,荒乱及一佛。智所智教得,众生有无有?”

〔心、意、识〕心为集起之义,即第八识(阿赖耶识);意为思量之义,即第七识(末那识);识为了别之义,即前六识。《六波罗蜜经》云:“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大种〕即地、水、火、风四大,此四者周遍于一切法,故名为大,能造色法,故名为种。世间的一切物质,皆由四大所生,不能离四大而有,故称为“大种”。〔一佛〕回应前面大慧菩萨之问:“何故大牟尼,唱说如是言,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尔焰〕回应前面大慧菩萨之问:“云何尔焰净?”

【象马诸禽兽,云何而捕取?譬因成悉檀,及与作所作;郁林迷惑通,心量不现有,诸地不相至,百变百无受;医方工巧论,伎术诸明处。】

象和马等诸禽兽,为何而捕取?为何因譬喻,相应成悉檀?以及作与所作;丛林、迷惑、六通,心量不现有,诸地不相至,百变、百无受;医方工巧论,伎术诸明处等等,究竟都是没有自性的。

唐译云:“象马兽何因?云何而捕取?云何因譬喻,相应成悉檀?所作及能作,众林与迷惑。如是真实理,唯心无境界,诸地无次第,无相转所依。医方工巧论,伎术诸明处。”

世尊反诘

以上世尊都是重复大慧所问的种种名相,并且指出这都是没有自性的幻象(“趣至无自性”)。下面世尊为了进一步启发众不可虚掷时光和精神而纠缠在这些没完没了葛藤中,便以更深更细的问题来反问大慧,并且说:这些问题你为什么不问呢?

〔葛藤〕葛藤缠树,致使树枯。在宗门中,葛藤指玩弄文字语言和思辨,引人弄业识,如葛藤之蔓延交错,反令闻者遭缠缚。受害者,轻则虚掷时光,重则误入歧途。

【诸山须弥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众生,身各几微尘?一一刹几尘?】

以微尘作为体积的度量单位,来度量诸山、须弥山、大海日月,以及下中上众生,他们的体积各有多少微尘数?每一刹土(大千世界)又有多少微尘数?

〔微尘〕肉眼所能见之最微细者。〔下中上众生〕下众生,指地狱、畜生、恶鬼等三恶道的众生;中众生,指天、人、阿修罗等三善道的众生;上众生,指声闻、缘觉、菩萨等三圣道的众生。

【弓弓数有几,肘步拘楼舍,半由延由延?】

以微尘的直径作为长度的度量单位,来度量每一弓、肘、拘楼舍、由延,它们各有多少微尘数?

古注云:二尺为一肘,四肘为一弓,五百弓为一拘楼舍,十拘楼舍为一由延,由延即由旬。

〔由旬〕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

【兔毫窗尘虮,羊毛穬麦尘?】

以微尘作为体积的度量单位,来度量每一兔毛头、窗尘、虮,羊毛头、穬麦,它们的体积各有多少微尘数?

〔虮()〕虱(shī)的卵。〔穬(kuàng)麦〕即大麦。

古注云:七微尘成一窗尘,七窗尘成一兔毛头尘,七兔毛头尘,成一羊毛头尘,七羊毛头尘,成一牛毛头尘,七牛毛头尘成一虮,七虮成一虱,七虱成一芥,七芥成一穬麦。

【钵他几穬麦?阿罗穬麦几?独笼那佉梨,勒叉及举利,乃至频婆罗,是各有几数?】

一钵他(半斗)有多少粒穬麦?一阿罗(一斗)有多少粒穬麦?一独笼(一斛)、一那佉梨(十斛),一勒叉(十万斛)及一举利(一亿斛),乃至一频婆罗(一兆斛)各有多少粒穬麦?

〔斛()〕十斗为一斛。〔兆〕古代指万亿。

【为有几阿㝹,名舍梨沙婆?几舍梨沙婆,名为一赖提?几赖提摩沙?几摩沙陀那?复几陀那罗,为迦梨沙那?几迦梨沙那,为成一波罗?此等积聚相,几波罗弥楼?】

以微尘的重量作为重量的度量单位来度量,多少微尘(阿㝹),名为一舍梨沙婆(芥子)?多少舍梨沙婆,名为一赖提(草子)?几赖提名为一摩沙(豆)?几摩沙名为一陀那(铢)?几陀那名为一迦梨沙那(两)?几迦梨沙那,成一波罗(斤)?此等积聚相,几波罗成一须弥山?(唐译云:“几斤成须弥?”

〔阿㝹(nóu)〕微尘。

【是等所应请,何须问余事?】

以上这些都是你应该问的,何须去问其它的事呢?

【声闻辟支佛,佛及最胜子,身各有几数?何故不问此!】

声闻及缘觉,佛及菩萨,究竟有多少人?他们一身又有多少微尘数?你为什么不问这些呢?

〔声闻〕闻佛说四圣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火焰几阿㝹?风阿㝹复几?根根几阿㝹?毛孔眉毛几?】

一朵火焰有多少微尘?一阵风有多少微尘?每一根毛有多少微尘?毛孔和眉毛,又有多少微尘?这些也是问题啊你为什么不问呢?

上面,诸山须弥地”到“毛孔眉毛几”这一段,共有三十八句,问了三十二事,都是大慧没有问到的因此世尊提出来问并且责备他为什么不问这些问题呢?

实际上,世尊是以这些与自觉圣智毫不相干的问题,从反面来说明大慧以上所问都是戏论。永嘉大师《证道歌》云:“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诸佛所证自觉圣智境界,固非妄想分别可到也。

〔戏论〕不切实际的言论。〔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一切的名相思辨,与我自性的觉醒有什么相干?“数句、非数句”在这里喻指名相思辨。〔思辨〕企图从概念中推出实在。

世尊

下面世尊又继续重复大慧所问的余下部分,更加地凸显出对于证入自觉圣智而言,它们都是戏论。

【护财自在王,转轮圣帝王,云何王守护?云何为解脱?广说及句说,如汝之所问。众生种种欲,种种诸饮食。云何男女林,金刚坚固山?云何如幻梦,野鹿渴爱譬?云何山天仙,犍闼婆庄严?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云何禅境界?变化及外道?云何无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无因作?及非有无因?云何现已灭?云何净诸觉?云何诸觉转,及转诸所作?云何断诸想?云何三昧起?破三有者谁?何处为何身?云何无众生,而说有吾我?云何世俗说?唯愿广分别。所问相云何,及所问非我?云何为胎藏,及种种异身?云何断常见?云何心得定,言说及诸智,戒种性佛子?云何成及论?云何师弟子?种种诸众生,斯等复云何?云何为饮食?聪明魔施设?云何树葛藤?最胜子所问。云何种种刹?仙人长苦行?云何为族姓?从何师受学?云何为丑陋?云何人修行?欲界何不觉,阿迦腻吒成?云何俗神通?云何为比丘?云何为化佛?云何为报佛?云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云何为众僧?佛子如是问。箜篌腰鼓华,刹土离光明。心地者有七。】

〔阿迦腻吒〕即阿迦尼吒天,汉译:色究竟天。是色界十八天之一,为色界天之最顶,故名色究竟天。〔心地者有七〕唐译云:“云何使其心,得住七地中?”

上面这些问题,与证入自觉圣智有何交涉?答之无益。因此世尊只是重复这些问题让大家明白这是戏论而已。

【所问皆如实,此及余众多,佛子所应问!】

你所问的,都是世人在琢磨的。要是这样,除了上面你所问的问题,其余的许许多多问题,你也都应该问啊!(这是反话:要是还沉溺在思惟计度上,那该问的问题还多着呢!——入海算沙,焉能获宝?)

百八句义

下面,世尊正式回答大慧菩萨所问的“百八义”。

【一一相相应,远离诸见过,悉檀离言说。我今当显示,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谛听。此上百八句,如诸佛所说。】

对于森罗万象,应当一一与其实相相应(会相归性),则远离二边之见的诸过(明确指出上面所问是见过),因为遍施之法(第一义悉檀)是离言说的。我现在就于无言处以言显示,次第地建立言句,佛子们要好好地仔细谛听!下面这百八句,如诸佛所说。

〔一一相相应,远离诸见过〕对于森罗万象,应当一一与其实相相应,则远离二边之见的诸过。这就是无相法:会相归性,于相离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诸见过〕以上诸问,皆是二边之见,对于证入自觉圣智而言皆非正见,故云过错。《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又云:“拔诸一切戏论根本,一切永离,冷而无烟。”《传心法要》云:“息念忘(通“亡”)虑,佛自现前。”〔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之第四者,这是究竟的悉檀。佛见众生的机缘既熟,便为之说诸法实相,以令众生一起悟入圣者之道。

〔此上百八句,如诸佛所说〕唐译云:(世尊即告之言:)‘如先佛所说,一百八种句,一一相相应,远离诸见过,亦离于世俗,言语所成法。我当为汝说,佛子应听受。’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百八句?’佛言大慧:‘所谓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由此可知,“如诸佛所说”之百八句是指下面“不生句,生句。常句,无常句”这一大段。〔次第建立句〕法本离言,世尊现在于无言处以言显示,故云“次第建立”。

不生句生句常句无常句(xiàng)无相句。

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相句,非相句。

唐译云:“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相句,非相句。”

〔生句,非生句〕这与《金刚经》中之“A者,非A,是名A”的逻辑语句类似。在《金刚经》中,常常使用“A者,非A,是名A”的逻辑语句来论断诸法是幻象。“A者”,是指相有;“非A”,是指体无;“是名A”,这有相无体者就是AA是幻)。亦即:

A者(相有),非A(体无),是名A(A是幻)。

例如经文中:“庄严佛土者(相有),即非庄严(体无),是名庄严(庄严佛土是幻)。”(详见《金刚经精解》

在《金刚经》中,有时亦用“A,非A”的逻辑语句来论断诸法是幻象。例如,在论断身相是幻象时,佛言:“如来所说身相(相有),即非身相(体无)。”所以,这一百零八句是以“A(相有),非A(体无)”的逻辑语句来论断:所有这一切法皆是幻象。由此可知,百八句义即是诸法实相。这就是大慧菩萨所要启请世尊宣讲的“百八义”。

【住异句,非住异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离自性句。(唐译云:“自性句,非自性句。”空句,不空句。(唐译云:“空句,非空句。”断句,不断句。(唐译云:“断句,非断句。”边句,非边句。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净句,非净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师句,非师句。种性句,非种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愿句,非愿句。三轮句,非三轮句。相句,非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俱句,非俱句。缘自圣智现法乐句,非现法乐句。(唐译云:“自证圣智句,非自证圣智句。现法乐句,非现法乐句。”刹土句,非刹土句。阿㝹句,非阿㝹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实句,非实句。数shǔ句,非数句。数shù句,非数句。明句,非明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伎术明处句,非工巧伎术明处句。风句,非风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设句,非施设句。自性句,非自性句。阴句,非阴句。众生句,非众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非涅槃句。尔焰句,非尔焰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乱句,非荒乱句。幻句,非幻句。梦句,非梦句。焰句,非焰句。像句,非像句。轮句,非轮句。犍闼婆句,非犍闼婆句。天句,非天句。饮食句,非饮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见句,非见句。波罗密句,非波罗密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谛句,非谛句。果句,非果句。灭起句,非灭起句。治句,非治句。相(xiāng)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巧明处句,非巧明处句。禅句,非禅句。迷句,非迷句。现句,非现句。护句,非护句。族句,非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摄受句,非摄受句。宝句,非宝句。记句,非记句。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身句,非身句。觉句,非觉句。动句,非动句。根句,非根句。有为句,非有为句。无为句,非无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节句,非节句。丛树葛藤句,非丛树葛藤句。杂句,非杂句。说句,非说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处句,非处句。字句,非字句。】

这一段的每一句,都是“A(相有),非A(体无)”的逻辑语句,宣说诸法实相。

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大慧,这一百零八句,是过去诸佛所说,你和诸大菩萨,都应当修学。

与前面经文联系起来看,这段话的意思是:大慧,这一百零八句,是过去诸佛所宣说的“大乘微妙诸佛之心最上法门”——离一切诸相。你和诸大菩萨,都应当修学。(《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五、藏识与转识

 

二种生住灭

真相、转相、业相

真识、现识、分别事识

相灭、流注灭

藏识、转识

识之小结

 

二种生住灭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

这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又恭敬地对佛说道:世尊,识有几种生、住、灭?

〔复白佛言〕又恭敬地对佛说道。这里“白”,是下对上禀告。〔诸识〕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里是将八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指“识”。〔生住灭〕生,生起;住,留驻;灭,息灭。

【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

佛告诉大慧:识有二种生、住、灭,这不是通过思量所能了知。即流注生住灭和相生住灭。(也就是说,有: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相生、相住、相灭。)

〔流注生住灭〕念之生住灭。因其相续不断,如水之流注,故名流注生住灭。〔念〕心之发动,迁流于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谓之念。如前念,后念,念念等是也。〔相生住灭〕六根缘六尘所起之相的生住灭。

唐译云:“佛言: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臆度者之所能知,所谓相续生及相生,相续住及相住,相续灭及相灭。”

真相、转相、业相

【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识有三种相,所谓真相、转相、业相。

〔三种相〕一念不觉前,是真相;一念方生,是转相;念念相续成想,是业相。〔真相〕离生灭之相,即后文所说的藏识。〔转相〕由觉而入迷之相,即后文所说的现识,亦即三细六粗中的“三细”。〔业相〕造业之相,即后文所说的分别事识,亦即三细六粗中的“六粗”。此二者(转相和业相)统称转识。

偈云:“一念不觉(根本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是描述自性(识)因根本无明,由觉(藏识)入迷(转识)而起惑、造业、受报的过程。“三细六粗”是自性入迷,而幻现出来的生灭流转之九种妄相: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所见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其中,前三者由根本无明而生(“一念不觉生三细”),其相微细,称为“三细”;后六者是缘境界相而长(“境界为缘长六粗”),其相粗显,称为“六粗”。

〔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乃最初动念也。由是一念起动,以致自性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而生一切诸惑烦恼。

“三细六粗”的过程是:

三细”:

一、无明业相。心动为业,故“不觉心动(最初动念)”名无明业相。

二、能见相。依前之“无明业相”,心动则能见。

三、境界相(所见相)。依前之“能见相”,能见故境界妄现。

这三细是以无明为因,所以亦云:“无明为因生三细。”

六粗”:

一、智相。依前之“境界相”,妄生智虑而分别顺逆、美丑、爱憎。

二、相续相。依前之“智相”,对境界之分别,而思惟计度,念念相续。

三、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对相续之念转深而生我、我所,成执取相。

四、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而命名种种境、事、物,形成概念、语言。

五、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思惟计度而造种种身口意业。

六、业系苦相。依前之“起业相”,被所造的身口意业系缚而感生死之苦果。

这六粗是境界为缘而成长,故云:“境界为缘长六粗。”

九种妄相中,前面七种(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是惑第八种(起业相)是业第九种(业系苦相)是苦经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是由觉入迷的过程。

所以,自性由觉入迷,直至业系受苦的过程是:不觉心动(起念)→根、识生起而能见→境界现→分别→妄想(思惟计度念念相续)→执取(跟着欲望和念头跑)→造业→业系受苦。

而返本还源,即是逆转上述过程,由迷入觉:业系受苦→不造业→不执取(不跟着欲望和念头跑)→不妄想→不分别→境界灭→转识成智而根、识灭→微细流注灭。

在这返本还源的过程中,不分别这一环节非常关键,所以本经以大量的篇幅来阐述为什么不分别,以及怎样做到不分别。

〔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将有漏的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转成无漏的成所作智,有漏的第六识(意识)转成无漏的妙观察智,有漏的第七识(末那识)转成无漏的平等性智,有漏的第八识(阿赖耶识)转成无漏的大圆镜智。〔漏〕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妙观察智”,观察诸法及一切众生根器而应病予药与转凡成圣的智慧;“平等性智”,通达无我平等的道理,而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慈的智慧;“大圆镜智”,观照一切事相理性无不明白的智慧,此智慧清净圆明,彻见内外,如大圆镜,洞照万物。

真识、现识、分别事识

【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

大慧,识略说有三种,广说有八相(八识)。哪三种呢?即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

〔三种识〕一物不存是真识,如镜映物是现识,分别好丑是分别事识。〔广说有八相〕广说,识是由八个分识组成,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现识、分别事识〕现识和分别事识是识的两种状态。现识所现尘境,如平直之镜映现物像。分别事识所现尘境,如哈哈镜映现物像,是歪曲过的。分别事识亦称之为曲心或谄曲之心。通俗地说,现识是不带主观色彩(分别计度)来看待事物,而分别事识是带着主观色彩(分别计度)来看待事物。现识亦称之为直心。《维摩经》云:“直心是菩萨净土。”又云:“直心是道场。”

【大慧,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

大慧,譬如明镜映现诸色像;现识映境也是这样的,如镜映物地映现尘境。

【大慧,现识及分别事识,此二坏不坏,相展转因。】

大慧,现识及分别事识这二种识之坏(灭)和不坏(生、住),是相互为因。

这是说:现识和分别事识是转识的两种状态,相互转化。现识转化成分别事识时,则现识灭而分别事识生、住;分别事识转化成现识时,则分别事识灭而现识生、住。唐译云:“现识与分别事识,此二识无异,相互为因。”

【大慧,不思议薰,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大慧,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薰,是分别事识因。】

大慧,不可思议之薰修,及不可思议之改变,是真识转化为现识之因。大慧,攀缘分别种种尘境,以及无始来之妄想薰习,是现识转化为分别事识之因。

〔不思议〕不可思议。甚深之理超乎思虑言议,谓之“不思议”。〔不思议熏〕《起信论义记》云:“不思议薰者,谓无明能薰真如,不可薰处而能薰,故名不思议薰。又、薰即不薰,不薰之薰,名不思议薰。”〔现识,以不思议熏变为因;分别事识,以分别尘境及无始妄想习气为因〕由于无明之不思议熏,真识转化为现识;由于分别境界及无始妄想习气,现识转化为分别事识。所以返本还源的途径是:远离分别、妄想,则分别事识转化为现识(无爱憎取舍),而了分段生死,出轮回;再根除无明,则现识转化为真识(微细流注永灭),了变易生死,证佛果。

相灭、流注灭

下面讲二种生住灭中之相灭。

【大慧,若覆(通“复”)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根识灭。大慧,是名相灭。】

大慧,若转识还原成真识,则虚妄分别种种之习气灭。如此,则一切根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灭。大慧,这就是相灭。

〔若覆彼真识〕“覆”在古文中通“复”,意思是:还,返回。〔根识〕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相应之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唐译云:“大慧,阿赖耶识虚妄分别种种习气灭,即一切根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灭,是名相灭。”

下面讲二种生住灭中之流注灭。

【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谓无始妄想薰;缘者,谓自心见等识境妄想。】

大慧,相续灭(流注灭)者,是由于相续之所因灭,故相续灭;相续之所依灭、及所缘灭,故相续灭。大慧,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它们是相续之所恃的缘故。所依者,即无始妄想之薰;所缘者,即自心所见分别境界。

〔相续灭〕即流注灭。这里的“相续”与“流注”是同义词,因为流注是相续不断。〔缘者,谓自心见等识境妄想〕唐译云:“所缘者,谓自心所见分别境界。”

唐译云:“大慧,相续灭者,谓所依因灭及所缘灭,即相续灭。所依因者,谓无始戏论虚妄习气,所缘者,谓自心所见分别境界。”

藏识、转识

下面这段是讲藏识与转识是一体二态,相互转化。藏识是识之真相,转识是识之业相。

【大慧,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大慧,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不异;若不异者,则泥团、微尘应无分别。】

大慧,譬如泥团与微尘,二者非异、非不异;金块与金器(庄严具),也是这样。大慧,若是说泥团与微尘相异,那么泥团不是由微尘所成,而实际上泥团是由微尘所成,是故不异;若是说它们不相异,则泥团与微尘应无分别,而实际上它们是有分别的。

【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识则灭。】

同样的道理,大慧,转识业相与藏识真相若相异者,则藏识非转识之因;若二者不相异者,则转识灭时,藏识亦应灭,而实际上转识灭时藏识不灭。所以,大慧,转识灭时不是识之真相(藏识)灭,仅只是识之业相(转识)灭;若是识之真相灭,藏识则灭。

〔非异、非不异〕是说一体二态的情形。非异,因为体是同一个;非不异,因为二者的状态不同。〔藏识〕即如来藏。(关于如来藏,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唐译云:“大慧,转识、藏识若异者,藏识非彼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然彼真相不灭。大慧,识真相不灭,但业相灭。”

这一段是讲藏识与转识是一体二态,二者相互转化,有如金块与由此金块而作成的金器(庄严具)。匠人将此金块制作成金器,此时金块转成金器;金器熔化凝固后,金器又转成金块。古德亦喻之以水与冰,藏识犹如H2O以水的形态出现,转识犹如H2O以冰的形态出现。藏识是识(即《六祖坛经》中之自性)之真相(一念不生),藏识若起思量,即成转识。转识是藏识这一真相所转现的转相(一念方生)或业相(念念相续成想)。《六祖坛经》云:“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译文:自性能含万法,故名含藏识(本性)。自性若起思量,即是转识(识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出六门(眼、耳、鼻、舌、身、意),见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是十八界(六识、六根和六尘),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这是说,藏识若起分别(思量)即转化成转识,而生前六识,于是便有境界现。

【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大慧,彼诸外道作如是论,谓摄受境界灭,识流注亦灭;若识流注灭者,无始流注应断。大慧,外道说流注生因,非眼识、色、明集会而生,更有异因。大慧,彼因者,说言若胜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时、若微尘。】

大慧,说藏识灭者,即同于外道之断见论议。大慧,那些外道作如是论:‘摄受境界灭,识流注亦灭;若识流注灭,则无始流注应断灭。’大慧,外道说流注生起的原因,不是眼识依色尘与光明会集而生,而是更有其它的原因。大慧,他们说胜妙、士夫、自在、时间、或微尘等为流注之生起的原因。

〔胜妙〕梵天之天主。〔士夫〕亦名丈夫,即十六知见之一,神我之别名。〔十六知见〕又名十六神我。未见道的人,在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而有十六种的知见:一、我,于五蕴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二、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有实在的众生;三、寿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四、命者,妄计我之命根连续不绝;五、生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又我来生于人中;六、养育,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为父母所养育,并能养育他人;七、众数,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有五蕴,十二入(六根与六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及六识)等众法之数;八、人,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为能修行的人,与不能修行的人不同;九、作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有能力作各种的事;十、使作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能使投他人;十一、起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能起后世罪福之业;十二、使起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后世罪福之业;十三、受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之果报;十四、使受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受后世罪福之果报;十五、知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知五尘;十六、见者,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有眼根,能见一切之色相。以上十六知见,都是“我”的别名。〔自在〕大自在天。

唐译云:“大慧,彼诸外道作如是说:‘取境界相续识灭,即无始相续识灭。’大慧,彼诸外道说,相续识从作者生,不说眼识依色、光明和合而生,唯说作者为生因故。作者是何?彼计(他们妄计)胜性、丈夫、自在、时及微尘,为能作者。”

识之小结

识(一心)有迷与觉这两种状态,迷之状态即是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皆名众生),觉之状态即是佛。觉,是识之本原状态,称为藏识,亦名如来藏;迷,是识流转于生死之无明状态,称为转识,亦名识藏。修行即是返本还源,将转识(识藏)还原成藏识(如来藏)。

〔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

识有三种情形: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一物不存是真识,如镜映物是现识,分别好丑是分别事识。

识有三种相:真相、转相、业相。一念未生前,是真相;一念方生,是转相;念念相续成想,是业相。

识之由觉(藏识)入迷(转识),而起惑、造业、受报的过程:“一念不觉(根本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其关系表列如下:

识之二态

藏识(如来藏)

转识(识藏)

识之觉、迷

觉的状态

迷的状态

识有三种

真识

现识

分别事识

识之三相

真相

转相

业相

识之由觉入迷

一念不觉前

三细

六粗

 

藏识是个单一体,而转识是由八个识组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迷一心(藏识)而为八识。”八个识中,阿赖耶识是主体,它派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等七个识。

 

问:本经中之“识”,与《六祖坛经》中之“自性”,是何关系?

答:本经中之“识”,即是通常经论中所说的“自性”。藏识是识之本原状态,即本性(如来藏);转识是识之迷的状态,即识性。《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其关系表列如下:

 

总称

觉的状态

迷的状态

自性

本性

识性

识(一心)

藏识(如来藏)

转识(识藏)

 

问:什么是识藏?

答:识藏即是阿赖耶识。本经云:“大慧,自心现妄想,八种分别,谓识藏、意、意识及五识身相者,不实相妄想故。”(译文:大慧,自心现妄想,则如来藏转化为八种不同之识,所谓识藏(阿赖耶识)、意(末那识)、意识(第六识)及五识(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都是起不实相妄想的缘故。)这是说自心起妄想,则如来藏(藏识)转化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识藏(阿赖耶识)等八个识,总称为转识。所谓“迷一心而为八识”。

但是,由于前七识是识藏(阿赖耶识)所派生,所以常常又以识藏作为八个识总体之代称,与如来藏并列。这时识藏与转识是同义词。本经云:如来之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又云:“识藏现众生。”又云:“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憨山大师《观楞伽宝经阁笔记》云:“以此经直指众生识藏即如来藏,显发日用现前境界,令其随顺观察自心现量,顿证诸佛自觉圣智,故名‘佛语心’。”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是则迷如来藏而为识藏。”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所以在阅读经论遇见“识藏”和“阿赖耶识”这两个词时,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是指八个识之总体,还是单指第八识。

在经论中,通常以大海来作譬喻:大海喻识,其湛然寂静的状态喻藏识,而波起浪涌的状态喻转识。在波起浪涌的转识大海中,上面波浪部分喻前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下面平静部分喻阿赖耶识。

六、藏识之境界

 

前六识之转生

识之伏灭

能见自心妄想流注

藏识转为八识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说如来所叹,海浪藏识境界法身。】

这时,大慧菩萨又请教佛:世尊,惟愿为我说心意意识、五法、三自性等众妙法门。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之见与遭遇之境不相和合(不搅到一块儿)。显示一切说,皆真实相,诸佛教众生以心(一切佛语心)。惟愿如来,为此山中诸菩萨众,随顺过去诸佛,演说海浪藏识境界及法身境界。

〔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之见与遭遇之境不相和合(不搅到一块儿)。这是说心与境,各了各,心住心位,境住境位,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此所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见《庄子·逍遥游》)译文:当整个社会都赞美他时,他并不因此而欢喜;当整个社会都指责他时,他也不因此而沮丧。他能认定内心和外境之分限,清楚地知到荣辱等外境不过是幻相而已。(句中之“劝”,通“欢”,喜乐的意思。例如,《韩非子·八姦》云:“以劝其心使犯其主。”)对此,《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就应当住在法位上(不入于心),如此则世间相即是常住之实相——于俨然生灭(世间相)中,唯见无生(实相)。

〔一切佛语心〕唐译云:“诸佛教心。”〔摩罗耶山〕佛在楞伽国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讲这部经。〔境界法身〕即法身境界。〔演说海浪藏识境界及法身境界〕海浪藏识,是迷一心成八识,这是生灭境界;法身境界,是返八识为一心,这是真如境界。大慧菩萨之问,是恭请世尊开示:如何离生灭而证真如。

唐译云:“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我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众妙法门。此是一切诸佛菩萨,入自心境,离所行相。称真实义,诸佛教心。唯愿如来,为此山中诸菩萨众,随顺过去诸佛,演说藏识海浪法身境界。”

前六识之转生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大慧,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

这时,世尊告诉大慧菩萨道:四种因缘之故,令眼识转生。哪四种呢?一、不觉万法皆自心所现而执取;二、无始来取著色尘之虚妄习气;三、眼识缘色尘之本性;四、乐见种种色相。大慧,以此四种因缘,藏识水(湛然宁静的心海)变成转识浪(波涛汹涌的心海)。

【大慧,如眼识,一切诸根微尘毛孔俱生;随次境界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现众色像。】

大慧,其余诸识亦如眼识,于一切诸根之微尘数毛孔中,随着境界一道生起。譬如明镜(喻心),现众色像(喻境界相)。

〔微尘数〕譬数量之多,以碎物为微尘,其数多也。《法华经》云:“大千界微尘数菩萨。”

【大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因所作相,异不异。合业生相,深入计著,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识身转。】

大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境界风,吹动宁静的心海(藏识),使其成为动荡的心海(转识),识浪不断。因(藏识)与所作相(转识),相异亦不相异。业与生相相互振荡,如滚雪球,而深入计著,不能了知色声等诸尘无自性,于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作为一体而转生出来。

〔因所作相,异不异〕因与所作相,相异亦不相异。因,是藏识(宁静的心海),所作相是转识(动荡的心海)。二者相异,亦不相异。相异者,一是宁静的,一是动荡的。不相异者,无论是宁静的心海还是动荡的心海,它们都是同一个海水。所以,“异不异”是用来描述一体二态的情形。一体,是说二者是同一个海水;二态,是说二者的状态不同,一是宁静的,一是动荡的。〔合业生相〕唐译云:“业与生相,相系深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不能了知色声等尘之自性实无。〔五识身转〕当藏识转化为转识时,前五识作为一体而转生出来。

【大慧,即彼五识身俱,因差别分段相知,当知是意识因。彼身转,彼不作是念:‘我展转相因。’自心现,妄想计著转。而彼各各坏相俱转,分别境界,分段差别,谓彼转。】

大慧,与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一道,了别差异境相,这是意识(第六识)之因,于是意识生。然而这些识不作是念:‘我等展转为因。’而于自心所现境界,妄想计著,为其所转。诸识随着境界由生至坏之各各相而转,于是分别境界之分段、差别,这就是所说的被境界转。

识之伏灭

【如修行者入禅三昧,微细习气转而不觉知,而作是念:‘识灭,然后入禅正受。’实不识灭而入正受。以习气种子不灭,故不灭。以境界转,摄受不具,故灭。】

例如修行者入于三昧,由于习气是微细流注而自不觉知,就以为:‘我灭诸识,入于三昧。’实际上是不灭诸识(仅只是伏住)而入三昧。因为习气种子不灭,故诸识不灭。但不取诸境,名为识灭。

〔微细习气转〕习气之微细流注。〔以境界转,摄受不具,故灭〕由于境界能令识转生,摄受不具(但不取诸境),故灭(名为识灭)。这里的“灭”,是伏灭而不是断灭。故古人云:‘莫谓无心便是佛,无心犹隔一重关。’

唐译云:“大慧,诸修行者入于三昧,以习力微起而不觉知,但作是念:‘我灭诸识,入于三昧。’实不灭识而入三昧。以彼不灭习气种故,但不取诸境,名为识灭。”

能见自心妄想流注

【大慧,如是微细藏识究竟边际,除诸如来及住地菩萨,诸声闻、缘觉、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测量决了。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别,决断句义,最胜无边,善根成熟,离自心现妄想虚伪。】

大慧,如是藏识行相微细,除诸佛及住地菩萨能知,其余诸声闻、缘觉、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皆不能知。唯有如实修行者,以智慧力了知诸地之相,善达句义(深解经义),于无边佛所善根成熟,离自心妄见,能够知道。

唐译云:“大慧,如是藏识行相微细,唯除诸佛及住地菩萨,其余一切二乘、外道定慧之力,皆不能知。唯有修行如实行者,以智慧力了诸地相,善达句义,无边佛所广集善根,不妄分别自心所见,能知之耳!”

【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无量刹土诸佛灌顶,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诸善知识,佛子眷属。彼心意意识,自心所现,自性境界,虚妄之想。生死有海,业爱无知,如是等因,悉以超度。是故,大慧,诸修行者,应当亲近最胜知识。】

这些如实修行者,宴坐山林,下修、中修或上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无量刹土诸佛为之灌顶,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菩萨围绕。他们了知心、意、意识所行之境界,乃是虚妄之想,因而生死有海和业爱无明之如是等因,悉以超度。是故,大慧,诸修行者,应当亲近这样的最胜善知识。

〔宴坐〕默然静坐。〔有海〕指生死。有者,三有;海者,譬喻生死之无边。《宝积经》云:“生死有海,苦哉痛哉。”《俱舍论》云:“由惑世间漂有海。”《俱舍论颂疏》云:“由烦恼惑,令有情世间漂在三有死海中。”

唐译云:“大慧,诸修行人,宴处山林,上中下修,能见自心分别流注,得诸三昧自在力通,诸佛灌顶,菩萨围绕,知心意意识所行境界,超爱、业、无明生死大海。是故汝等应当亲近诸佛菩萨,如实修行大善知识。”

藏识转为八识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

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譬如巨大的海浪,是由猛风吹刮而起,巨浪鼓击冥壑,没有断绝的时候。藏识海湛然平静,为境界风所吹动,于是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例如青赤种种色,珂佩、檀乳及冰糖,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等等,都是掀起心海识浪之境界风,它们都是非异、非不异。

〔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青赤是色尘能起眼识,珂佩之声(古诗云:“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是声尘能起耳识,檀乳是香尘能起鼻识,石蜜(冰糖)、淡味是味尘能起舌识,珂佩也是触尘能起身识,现在之华未来之果以及日月而有光明是能起意识的法尘,这都是刮起心海识浪之境界风也。唐译云:“青赤等诸色,盐贝乳石蜜,华果日月光,非异非不异。”〔珂佩〕珂制的佩饰。〔珂()〕似玉的美石。〔石蜜〕冰糖也。〔非异非不异〕以诸法实相而言,万法皆同(非异)。《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以相而言,千差万别(非不异)。(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变,种种波浪转,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谓彼藏识处,种种诸识转。】

湛寂的藏识大海,因境界风吹刮,而起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波浪,与心(阿赖耶识)一道和合生成转识。譬如湛寂的海水突然波涛汹涌,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波浪,与心(阿赖耶识)一道(俱)和合生成转识。这就是说,藏识之处,种种诸识(八个识)转生出来。

〔海水起波浪,七识(前七识)亦如是,心(阿赖耶识)俱和合生〕藏识海湛然,因境界风吹刮,则成为波起浪涌的转识海。转识海之波浪喻前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波浪下面部分的海水喻阿赖耶识。藏识是个单一体,而转识是由八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赖耶识)识组成。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迷一心而为八识。”

这里,湛然寂静的大海喻藏识,波涛汹涌的大海喻转识。藏识是单一体,化为转识时即派生出前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而余下部分则成阿赖耶识。所以,转识是由这八个识组成。

唐译云:“意等七种识,应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动,种种波浪转,藏识亦如是,种种诸识生。”(译文:末那识(意)等七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应当知道也是这样,如同波浪与它下面的海水,这七个识与阿赖耶识(心)一道和合生成转识。譬如平静的海水因风吹而动,种种波浪转生,藏识也是这样,因境风吹而迷,种种诸识(八个识)转生。)

【谓以彼意识,思惟诸相义。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譬如海波浪,是则无差别,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诸识识所识,现等境说五。】

由于有了心(阿赖耶识)意(末那识)识(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而思惟诸相之义。不坏者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无能相亦无所相。譬如湛寂的大海与波浪汹涌的大海,二者并无差别(同是一体所现),藏识与转识也是这样,它们是一体二态,本质上并无差别。心(阿赖耶识)能储存业,意(末那识)能广泛地采集业输入阿赖耶识,了别故名识(第六识),如实映现尘境(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的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不坏相有八〕不坏相有第八识(阿赖耶识),它是前七识之体。当转识还原成藏识时,前七识灭,而第八识(阿赖耶识)不灭,成为藏识。

唐译云:“心意及意识,为诸相故说,八识无别相,无能相所相。譬如海波浪,是则无差别,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心(阿赖耶识)能积集业,意(末那识)能广积集,了别故名识(第六识),对现境说五(前五识)。”

七、无我如来藏

〔无我如来藏〕如来藏与诸法一样无我,皆是无明梦中事,是幻象。(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无我〕没有我之实体。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这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恭敬地对佛说道:世尊,经中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极其贵重的宝珠,被肮脏的破布所缠裹;常住不变之如来藏,也是这样,被阴界入这一肮脏的破布所缠裹,被贪欲、嗔恚、愚痴等不实妄想烦恼所污染。’这是一切诸佛之所演说。为什么世尊同外道说“我”一样,说有如来藏呢?世尊,外道也说有常住不坏者(常作者)不依诸缘自然而有(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他们说有“我”。

大慧菩萨为悲闵众生可能误解如来藏与外道所执之实我名异而义同,故发此问以澄清。

〔修多罗〕这里指佛经。〔如来藏〕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即: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shuàn,小腿肚子)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阴界入〕五阴(五蕴)、十八界和十二入(十二处),亦名蕴界处。〔蕴界处〕五蕴十八界和十二处。〔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十八界〕合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十八界”。〔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求那〕梵文音译,意思是原质。〔离于求那〕魏译云:“不依诸缘,自然而有。”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

佛对大慧说道:我所说的如来藏,不同于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我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等等,是用这样的言句来说如来藏。诸佛为了有断见之愚夫畏惧无我言句的缘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之如来藏法门。

〔如来、应供、正等觉〕这是佛的十种尊号中的三种。如来,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

如来藏乃是诸佛自证之第一义心,离言绝思。因为众生妄执五蕴身心为我而轮转生死,而且听到“无我”的言句时又以为断灭而生怖畏,故诸佛宣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之如来藏法门,令众生远离五蕴身心,逐渐通达诸佛之所证,从无明梦中醒来。

断灭〕以为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著。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

大慧,未来和现在的菩萨摩诃萨,不应将如来藏作我见而生计著。譬如陶匠将一泥团,运用人工、水、木轮、绳等善巧地制作出种种器皿;如来也是这样,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地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此因缘之故,而说如来藏,这不同于外道所说之“实在的我”,是名说如来藏。

【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我是为了开引计我之诸外道的缘故,而说如来藏,令他们离不实我见之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他们快速地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诸佛是这样来宣说如来藏。若不这样来说,则同外道所说之“我”。因此,大慧,为远离外道邪见之故,当依无我如来藏义。

唐译云:“大慧,我说如来藏,为摄著我诸外道众,令离妄见,入三解脱,速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佛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若欲离于外道见者,应知无我如来藏义。”

〔三解脱门〕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若是仅只说有如来藏,而不说如来藏之无我义,则如来藏便同于外道所说之“我”。〔无我如来之藏〕如来藏与诸法一样无我,皆是无明梦中事,是幻象。(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问:《大般涅槃经》中,佛言: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云: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这是说:如来藏是真我。而上面说无我如来藏,应当怎样来理解?

答: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我是如来藏,而不是五蕴身心,五蕴身心是假我。这是就无明梦中事而言。由于如来藏、真我都是无明梦中事,所以都是幻象,这是就诸法实相而言,他们并非真实存在,故说无我。

〔五蕴身心〕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

 

问:如来藏是幻象,如此说来,难道法身也是幻象?

答:法身也是幻象。本经云:“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圆觉经》中,佛言:“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大乘入楞伽经》云:“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

〔一切无涅槃〕这是倒装句,以加强语气。意思是:无一切涅槃。

 

关于无我如来藏义,禅宗有二则著名的公案:

《五灯会元》记载:“僧问:‘和尚为甚么说即心即佛?’师(马祖)曰:‘为止小儿啼(这是对初心学人的方便说)。’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曰:‘向伊(他)不是物。’”

〔为止小儿啼〕喻方便说(非究竟说)。小儿哭时,大人将杨树黄叶给他,说:这是金片,可拿去买糖。小儿拿着就不哭了。《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曰:“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杨叶实非金也。”

《五灯会元》又云:伊阙伏牛山自在禅师,吴兴李氏子。初依国一禅师,受具后参马祖,发明心地(开悟)。祖令送书与忠国师(慧忠国师)。国师曰:‘马大师以何法示徒?’曰:‘即心即佛。’国师曰:‘是甚么语话(大不以为然)!’良久(过了许久)又问曰:‘此外更有何言教?’师曰:‘非心非佛。或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国师曰:犹较些子(这还差不多)。”

在以上公案中,讲了三个层次:“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这所说的心,是指自性。“即心即佛”是说,佛不是别的甚么,圆满觉悟的自性即是佛。“非心非佛”是说,自性和佛都是幻象,是无明梦中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讲做无明梦的“那个”。

八、觉自心现量

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

安隐快乐,世事永息。

 

复次,大慧,若菩萨摩诃萨,欲知自心现量,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当离群聚、习俗、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觉悟修行方便当离恶见经论言说及诸声闻缘觉乘相当通达自心现妄想之相。

复次,大慧,若菩萨摩诃萨,欲知自心现量,能取相及所取相,皆自心之所现,当离愦闹、昏滞、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觉悟,善巧地勤加修习,当远离外道之恶见及其经论言说,和诸声闻缘觉二乘相,以通达自心所现妄想分别之相。

唐译云:“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别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现者,当离愦闹、昏滞、睡眠。初中后夜勤加修习,远离曾闻外道邪论及二乘法,通达自心分别之相。”

现量〕不经思惟之知。〔觉自心现量〕不经思惟地觉知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传来的信息。也就是说,在构成识心的运作过程之“受、想、行、识”四个环节中,只有受这个环节,而没有后面的想、行、识。(关于“识心的运作过程”,详见《心、自性、如来》

觉自心现量是如镜映物,不经思惟地觉知到自心所现境界:“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本经云:“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同“稳”)快乐,世事永息。”

《宗镜录》云:“佛言:‘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缘已断。可谓遇圆满宝藏,顿绝希求;到常乐涅槃,更无所至。是凡圣之际,如达家乡;为迷悟之依,已穷根本。大涅槃经云:‘金刚宝藏。无所缺减。’”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以(由于)自心现量,圣凡不立,一切皆非,以显生灭中究竟觉义也。”达摩祖师《安心法门》云:“但有心分别计校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有一位名婆希的修行人,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赶到舍卫城去向佛陀求法,正见佛陀在城内一家一家地托钵乞食,举手投足都很优雅美妙,六根都已调御摄护,安详宁静。婆希上前顶礼,请求佛陀为他说法,为他说无尽利益安乐之法。佛陀说现在正沿门托钵,不适合说法。但婆希再三请求,于是佛陀为他就地说法:“婆希!你应当这样修习,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婆希!当你能够做到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时,你就达到没有执著挂碍了。你若没有执著挂碍,那么你就没有过去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过去和未来这两世(而只有当下),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原文见南传佛教《自说经》)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而只有当下〕经文云:“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而没有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妄念。其实,人们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和痛苦,都是由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妄想所生。

〔初、中、后夜〕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古印度分一日为六时:昼三时,夜三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古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修行方便〕这是按梵文语序直译,即:方便修行。意思是:善巧地勤加修习。这里的“方便”,是善巧勤奋的意思。

以通达自心所现妄想分别之相〕做到念念不放过,念念透得过。〔念念不放过〕每一个妄念,都不要让它滑过(不被它瞒昧)。〔念念透得过〕每一个妄念,都不要被它笼罩,不听随它调弄,不当作实事。

觉自心现量的状态,称之为临在(亦称明觉)。临在,觉知那个临在。

九、大方便法门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观未来众生,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修行无间,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

这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观未来众生之机,又请问世尊:惟愿为未来众生讲说怎样无杂无断地修行,让他们如同诸大菩萨一样,得修行者大方便法门。

〔观未来众生〕大慧菩萨观未来众生之机,亦有顿根可成熟者,故特请世尊为他们开示修行者大方便法门。〔无间〕无杂无断。〔大方便〕菩提是道果,果成于行,行乘于方便(善巧),故大慧菩萨为来世众生,祈请世尊开示修行者大方便法门。

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云何为四?谓善分别自心现,观外性非性,离生住灭见,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佛告大慧:大菩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法门。哪四种呢?即:一、善观察自心所现,二、观外法虚幻(外性非性),三、离生住灭见,四、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法门。

〔谓善分别自心现〕这里“分别”一词的意思是分辨自心所现是妄非真。但在字面上很容易与本经一再强调要远离的“分别”相混淆。故本注释参照唐译,译成:善观察自心所现。唐译云:“何者为四?谓观察自心所现故,远离生住灭见故,善知外法无性故,专求自证圣智故。”〔外法〕蕴界处所生之法,称为内法。其余诸法,称为外法。唐译云:“楞伽王,如一种子生芽、茎、枝、叶及以华果无量差别。外法如是,内法亦然。谓无明为缘,生蕴界处一切诸法,于三界中受诸趣生,有苦乐、好丑、语默行止各各差别。”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谓如是观三界,唯心分齐离我、我所,无动摇,离去来无始虚伪习气所熏三界种种色行系缚身财建立,妄想随入现。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

什么是大菩萨善观察自心所现?即如是观:三界本来空寂,唯心而有差别,故知本来无生而离我、我所,无动摇,离去来。体悟到由于无始认幻为实之虚伪习气所熏,受其轮回在三界中的五蕴身心之种种系缚,而有身家资财等种种建立,如是诸法皆是随心妄想而显现。是名大菩善观察自心所现。

〔分齐〕差别。〔无始虚伪习气所熏〕《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译文: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认妄为真,这就是无明。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身相、六根缘六尘所起的念想为自心相。这就像眼睛发花,妄见空中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善男子!实际上,空中并没有花,这是病眼者妄执的幻象,由于妄执的缘故,不仅妄执虚空是实有,而且还以为真有花从那里生出来。众生由于颠倒迷惑而妄认幻现的身和心是实有,并执之为我,于是就轮转生死,所以称之为无明。)〔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色行〕色蕴、行蕴,略举此二者代表五蕴。由于有了五蕴身心,于是有身家资财等种种建立。〔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谓焰、梦等一切性,无始虚伪妄想习因,观一切性自性。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善观外性非性,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

什么是大菩萨善观外法虚幻(外性非性)?即观:一切法如阳焰、如梦境,无始虚伪妄想习气为一切法之因,观一切法之本质(诸法实相)。大菩萨如是善观外法虚幻,是名大菩萨善观外法虚幻。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离生、住、灭见?谓如幻梦一切性,自他俱性不生,随入自心分齐,故见外性非性见识不生,及缘不积聚见妄想缘,生于三界内外一切法不可得见离自性,生见悉灭,知如幻等诸法自性,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离生、住、灭见。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离生、住、灭见。

什么是大菩萨善离生、住、灭见?即观一切法如幻如梦,自不生、他不生、自他共起之法亦不生,皆是自心分别之所现,故见无有外法,于是见识不生,众缘不积聚,了知因妄想为缘,生于三界。内外一切法不可得,见离缘色之自性,生见悉灭,知如幻等诸法本来不生之自性,得无生法忍。得生法忍已,离生见、住见、灭见。是名大菩萨善离生、住、灭见。

这是说,直观诸法唯自心现,缘生而无性,顿证无生。

〔生见悉灭〕证悟到法本不生。法既不生,故无住,亦无灭,则住见、灭见悉灭。

是生死还是涅槃,全在一心之转变,更无别法,故佛语心为宗。

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谓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得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得意生身。

什么是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即是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得离心意意识、五法、三自性、二无我相,得意生身。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真智安住在“诸法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之理上,不再退堕。〔心、意、意识〕心为集起之义,即第八识(阿赖耶识);意为思量之义,即第七识(末那识);意识为了别之义,即第六识。〔离心意意识〕离开识心的运作。(关于识心的运作,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中之“识心的运作过程”一节。)〔意生身〕初地以上的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如意受生所得之身。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缘?佛告大慧:意生者,譬如意去迅疾无碍,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无碍,于彼异方无量由延,因先所见忆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绝,于身无障碍生。

(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名意生身?佛告大慧:意生者,好似意念往来迅疾无碍,故名意生。就像意念穿越石壁无碍,意生身对于极其遥远无量由旬处,因先前所见忆念不忘,只要自心忆念流注不绝,便毫无无障碍地去到那里。

〔由延〕亦名由旬,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

唐译云:“譬如心意于无量百千由旬之外,忆先所见种种诸物,念念相续疾诣于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为碍,意生身者亦复如是。”

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时俱。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众生,得自觉圣智善乐。

大慧,如是意生身,一时俱得(当证得无生法忍的同时便立刻具有)菩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意生身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众生,生于一切诸圣众中,得自觉圣智善乐。

唐译云:“大慧,譬如心意于无量百千由旬之外,忆先所见种种诸物,念念相续疾诣于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为碍,意生身者亦复如是,如幻三昧、力通自在、诸相庄严,忆本成就众生愿故,犹如意去,生于一切诸圣众中。”

 

如是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转舍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当如是学。

如是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转舍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汝应如是勤加修学

十、自觉圣智相

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自觉圣智相及一乘。若说自觉圣智相及一乘,我及余菩萨,善自觉圣智相及一乘,不由于他,通达佛法。

大慧菩萨摩诃萨,又恭敬地对佛说道:世尊,惟愿为我等开示自证圣智行相(自己证悟圣智之行相)以及一乘行相。若闻世尊自证圣智行相以及一乘行相,我及其余菩萨得此善巧,便不用经由其它途径,而通达佛法。

〔圣智〕如来之法界体性智,即觉知“诸法本不生”之智,亦名清净法界智。本经云:“大慧!自觉圣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无所计著,得如幻三昧身,诸佛地处进趣行生。”〔自觉圣智相〕自己证悟圣智之行相。〔行相〕行事的相状。

唐译云:“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得此善巧,于佛法中,不由他悟。”

〔不由他悟〕不用经由其它途径而证悟。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佛告大慧:你要仔细聆听!仔细聆听!善思念之,我当为你解说。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大慧恭敬地对佛说道:是的,世尊。我等净心聆听受教。

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佛告大慧:过去诸佛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没有体性,是幻象。菩萨摩诃萨,独于静处,自觉观察,不用经由其它途径,离见妄想(远离一切知见和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为自证圣智行相。

〔妄想无性〕妄想没有体性,是幻象。

唐译云:“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

〔分别见〕由于分别计度而起的种种念想。

所以,自证圣智行相的核心是:自觉观察,离见妄想(这是破除所知障)

《佛藏经》云:“拔诸一切戏论根本,一切永离,冷而无烟。”又云:“舍利弗,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是一义,所谓离也。何等为离?离诸欲、诸见。欲者即是无明,见者即是忆念。何以故?一切诸法,忆念为本。所有念想,即为是见,见即是邪。舍利弗,善法中见,我亦说之名为邪见。何以故?舍利弗,离欲寂灭中,无法无非法,无善无恶,是事皆空。远离诸结、一切忆念,是故名离。舍利弗,无上道中,诸欲永息。何等诸欲?谓邪不善念,若我若我所,作相事相。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诸欲永息。”(译文:舍利弗,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是一义,所谓离也。离什么呢?离诸欲,离诸见。欲者即是无明,见者即是忆念。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诸法,皆以忆念为本。所有念想,即为是见,见即是邪。舍利弗,纵然于善法中起见,我亦说是邪见。为什么呢?舍利弗,离欲寂灭中,无法亦无非法,无善亦无恶,这些事都是空无所有。远离诸欲和一切忆念,这就是离。舍利弗,无上道中,诸欲永息。什么是诸欲呢?所谓邪而不善之忆念,例如我见、我所见,以及造作相、事物相等等。一切皆离,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诸欲永息。)

〔一切戏论根本〕分别见。〔冷而无烟〕如火完全熄灭,冷却了,烟也没有了。这是譬喻离得十分彻底。〔诸结〕诸欲。“结”,系缚之义,这里指“欲”。欲是烦恼之根,系缚修道人不得解脱,沉沦生死。

《大乘起信论》云:“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译文:深信自己的本性是佛,知道这是心在妄动,实际上并无现前境界,于是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由于如实道知没有现前境界的缘故,以种种可行之法,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这样地坚持下去,由于熏习力的缘故,无明则灭。)《传心法要》云:“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亡)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自信己性〕深信自己的本性是佛。〔知心妄动〕知道由于自心妄动,于是本性转化成识性,而沦为众生(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所以,现在修行,就是停止这一妄动:不取不念,乃至久远。这样地坚持下去,由于熏习力的缘故,将识性还原成本性状态。〔无前境界〕没有当前的境界。境界的出现是由于心妄动而出现的幻象。〔熏习〕熏即熏发,习即长期重复地做而成为本能(习惯成自然)。不断地攀取染净之缘,则熏发心体而成染净,故名熏习。无明是染熏之因,明是净熏之因。起妄想见,是无明;离妄想见,是明。

《白云心要》中“自证圣智”一节,对本段经文有详细的阐述。

大慧,云何一乘相?谓得一乘道觉,我说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觉?谓摄所摄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觉。】

大慧,什么是一乘行相呢?证得一乘道,这就是一乘行相。那么,怎样是证得一乘道呢?就是离能取所取之分别,如实而住,不生妄想,这就称为证得一乘道。

唐译云:“云何名一乘行相?谓得证知一乘道故。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

〔摄、所摄〕能取、所取。〔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文句》云:“圆顿之教,为一佛乘。”

〔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没有二乘也没有三乘,二乘和三乘是佛方便之说。〔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乘又名中乘,菩萨乘又名大乘。

《白云心要》中“一乘行相”一节,对这一段经文有详细的阐述。

【大慧,一乘觉者,非余外道、声闻、缘觉、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来,以是故说名一乘。】

大慧,此一乘道唯有如来证得,而非其余外道、声闻、缘觉、大梵天王等之所能证得。唯有如来证得,因此称为一乘。

〔声闻〕闻佛声教,依四圣谛而修证真空,其最终果位为阿罗汉。〔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简称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终究灭苦的真理;道谛是说明人要怎样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此四圣谛包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这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这是悟界的因果。

〔缘觉〕禀佛教法,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其最终果位为辟支佛。〔十二因缘〕这是说明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这是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具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人形)、触(出生为人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的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条,是以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这三世的起惑、造业、受生、老死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其中,无明、行,是过去世造的业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遭受的果报;爱、取、有,是现在世造的业因;受生直到老死,是未来世遭受的果报。

〔梵天王〕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天等三天,其中大梵天之主叫做梵天王,名字叫做尸弃。

二乘人证果(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是:破除人我执,去掉烦恼障,而了分段生死。若要成佛,还不须破除法我执,去掉所知障,而了变易生死。

〔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解脱,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众生由于不知法空(法无我),而执著诸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见,因而障碍菩提,故名“所知障”。经云:“法执不除,生所知障,障碍菩提。”〔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业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中的圣者,已断见思惑,了脱分段生死。在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说三乘,而不说一乘?

大慧白佛言:世尊,那么为什么说是三乘,而不说是一乘呢?

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一乘。以一切声闻、缘觉,如来调伏,授寂静方便而得解脱,非自己力,是故不说一乘。复次,大慧,烦恼、障业、习气不断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一乘;不觉法无我,不离分段死,故说三乘。

佛告大慧:由于声闻、缘觉不能够自己获得涅槃法的缘故,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是一乘。由于声闻、缘觉是如来调伏,授以寂静方便教法而得空寂之解脱,并非以自己之力得究竟解脱,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是一乘。还有,大慧,声闻与缘觉只断除了见思惑,而尘沙惑和无明惑尚未断除,只去掉了烦恼障,还没有去掉所知障,并且业习气还在,故不说声闻、缘觉是一乘。他们只破除了人我执,还没有破除法我执,尚有变易生死,故说他们是三乘。

〔般涅槃〕简称“涅槃”,汉译: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三惑〕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在三惑中,见思惑为粗,尘沙惑属中等,无明惑为细。〔见思惑〕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见惑和思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尘沙惑〕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就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尘沙惑〕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不觉法无我,不离分段死〕魏译云:“未证法无我,未得离不可思议变易生。”

【大慧,彼诸一切起烦恼过习气断,及觉法无我。彼一切起烦恼过习气断,三昧乐味著非性,无漏界觉。觉已,复入出世间上上无漏界,满足众具,当得如来不思议自在法身。】

大慧,一旦他们(声闻、缘觉)断除一切生起烦恼过失之习气,以及破除法我执,便能够了达三昧也是幻象,而不再贪著其乐味,于是得无漏界觉。得无漏界觉后,再进入常寂光土(出世间之上上无漏界),圆满具足诸功德,当得如来不思议自在法身。

〔非性〕没有体性,是幻象。〔无漏界〕无烦恼的境界。〔常寂光土〕四土之一。常者法身,法身永无生灭;寂者解脱,一切烦恼永寂;光者般若,照见实相的智慧。此法身、解脱、般若之三德,乃诸佛之居处,故谓“常寂光土”。〔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同居住的国土;方便有余土是二乘与没有证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实报庄严土是佛的报身与地上菩萨所住的国土;常寂光土是从佛的清净法身所示寂的国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天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我说此诸乘。乃至有心转,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

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天乘、菩萨声闻乘、缘觉乘如来乘,我说了乘。若是心转动(起心动念)诸乘非究竟心灭尽,则没有乘及乘者,也没有乘建立,我说这就是一乘是为了引导众生的缘故,分别说诸乘(因此诸乘是方便说)。

〔梵乘〕即菩萨乘。者,净也。诸菩萨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运诸众生出生死海,是名梵乘。〔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天乘就是乘著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声闻乘就是乘著四谛的教法而证得阿罗汉果;缘觉乘就是乘著十二因缘的教法而证得辟支佛果;菩萨乘就是乘著六度的教法而证得至高无上之佛果。〔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心行灭则没有能乘之人,也没有所乘之法,乃至无可建立

唐译云:“天乘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诸乘我所说。乃至有心起,诸乘未究竟,彼心转灭已,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为摄愚夫故,说诸乘差别。”

解脱有三种,及与法无我,烦恼智慧等,解脱则远离。

解脱有三种离诸烦恼、破除法我执及得平等智。

唐译云:“解脱有三种,谓离诸烦恼,及以法无我,平等智解脱。”

〔解脱有三种〕本经云:“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解脱门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一、空解脱门,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二、无愿解脱门,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但是,唐译云:“解脱有三种,谓离诸烦恼,及以法无我,平等智解脱。”指明这里所说的三种解脱是:离诸烦恼、法无我和平等智解脱。从本段经文和上下文来看也应当是这样,故注释之译文照此。

〔平等智〕即平等性智,如来四智之一。〔四智〕如来的四种智慧: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境智。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前五识所成,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妙观察智是转有漏的第六识所成,为佛观察诸法及一切众生根器而应病予药与转凡成圣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转有漏的第七识所成,为佛通达无我平等的道理,而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慈的智慧;大圆境智是转有漏的第八识所成,为佛观照一切事相理性无不明白的智慧,此智慧清净圆明,彻见内外,如大圆境,洞照万物。

譬如海浮木,常随波浪转,声闻愚亦然,相风所飘荡。彼起烦恼灭,除习烦恼愚,味著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

譬如海上的浮木,常随波浪转,声闻、缘觉等也是这样,愚痴著法相随着相风飘荡。他们虽然灭除烦恼,却还被习气所缚著三昧乐,安住于人空无漏界,便以为是涅槃实际上并未至佛究竟地(究竟趣)。虽然如此,他们也不会退因为已得三昧身。这样下去,乃至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他们一旦回心悟到法亦无我便证得佛无上身。

相风二乘人已离人我相,但还著于法我相。这里的相风是法相之风,令其飘荡。《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乘行相是不为相风所动的。〔法相〕妄执道法为实有。〔道法〕修道之法,即了生死证涅槃之法。〔譬如海浮木,常随波浪转,声闻愚亦然,相风所飘荡〕喻二乘未断所知障为风所漂荡,犹如浮木在海为波浪所转动

唐译云:“譬如海中木,常随波浪转;声闻心亦然,相风所漂激。虽灭起烦恼,犹被习气缚;三昧酒所醉,住于无漏界。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转,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悟;声闻亦如是,觉后当成佛。”

十一、伎儿扮诸趣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界入生灭。彼无有我,谁生谁灭?愚夫者,依于生灭,不觉苦尽,不识涅槃。

这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界入之生灭。愚夫之人听到五蕴身心不是我,于是疑窦顿起:既然这身心不是我,那么谁在生、谁在死呢?因为他们一直都依于五蕴身心的生死,不能够觉悟到苦尽而解脱之境界,不识涅槃真义。

〔无有我〕五蕴身心并不是我。《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认五蕴身心为自己,于是逐境造业,轮转生死。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

〔四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由地、水、火、风等四元素组成,故称之为“大”,所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六尘缘影〕六根接触六尘所产生的思想、感受和情绪,这是六根缘六尘所现的幻影,所以称作六尘缘影,亦名缘虑心。

〔阴界入〕五阴(五蕴)、十八界和十二入(十二处),亦名蕴界处。〔蕴界处〕五蕴十八界和十二处。〔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十八界〕合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十八界”。〔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佛言:善哉!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佛言:问得好!你仔细谛听!我这就为你解说。大慧白佛言:是,我倾心领受您的教诲。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jì)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

佛告大慧:如来藏这个本体才是真我,是他在六道中轮回,道或恶道(“是善不善因”)就像戏剧演员(伎儿),扮演六道中之众生实际上自己(如来藏这个本体)并不是所扮演的那个角色,也没有那个角色所拥有的一切(因为这一切都是轮回梦中事,“离我、我所”)。二乘人由于没有觉悟到如来藏这个本体才是真我,以为“我”是根尘识三缘和合而生。外道不觉“我”是那个“神我”

〔真我〕如来藏才是真正的我。《大般涅槃经》中,佛言:“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云:“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根尘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自己的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神我〕外道所执之实我,他们认为我体常实而灵妙不可思议,主宰万有,称之为“神我”。

十二、迷一心为八识

下面讲: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转化为识藏,迷一心为八识。

心有两种状态:如来藏和识藏。如来藏是心之无念状态(微细念灭),识藏是心之有念状态。诸佛之心是如来藏状态,众生之心是识藏状态。修行成佛就是通过离念将识藏转化成如来藏。《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微细念灭)。”

〔心〕就术语来说,在许多经论中,诸佛和众生的本体是自性,心为其用;而在有的经论中,心既是本体亦是其用。这里所说的“心”属于后者,心既是本体亦是其用。〔一心〕纯一之心体,即如来藏。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迷一心而为八识。”又云:“所谓寂灭者,名为一心。即性自性清净第一义心,一切诸佛皆证此心。”〔一切诸佛皆证此心〕这是说:一切诸佛皆证此一心(如来藏)。

〔迷一心为八识〕如来藏是一心(纯一之心体),而没有识。如来藏转化成识藏的过程,是迷一心而为八识:如来藏首先转化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派生出末那识,末那识又派生出其余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的整体,名为识藏。《大乘入楞伽经》云:(末那识)从赖耶(阿赖耶识)生,识(其余六识)依末那(末那识)起,赖耶起诸心(代表八识整体之阿赖耶识生起种种心念),如海起波浪(如海起波浪,于是大海由静态转化成动态)。”

上文说“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是说如来藏这个本体在六道中轮回,因为当时还没有讲如来藏转化成识藏之事。由下文可知,在六道中轮回的这个本体,已经由如来藏状态转化成识藏状态,是识藏在六道中轮回。

〔心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本心无念”的“无念”,是指究竟的无念。〔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微细念暂息,自性呈现本性状态,这就是明心见性;微细念永息,则圆证佛果。《大乘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修满十地),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圭峰大师云:“若微细流注(微细念)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

佛告大慧: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转化为含有七识的识藏,生根本无明。犹如大海,波涛不断地汹涌翻腾。

〔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无明住地〕即根本无明——无始以来即恒常存在之无明,为生死流转之根本惑。〔犹如大海,波涛不断地汹涌翻腾〕如来藏犹如平静清澈之大海,而识藏犹如波涛汹涌之大海。这是说,如来藏与识藏是一体之二态,如来藏是静态(没有心念之生灭),识藏是动态(有心念之生灭)。此即《起信论》所说的一心二门(详见《起信论选注》)。

经文中,“如来之藏,......名为识藏”,这是就体而言,阐明如来藏与识藏是一体之二态。

〔就体而言〕在经论中,常常分别从体和相这两个方面来论说,在阅读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是就体而言、还是就相而言。例如:“识藏如来藏,非一非异。”非一,是就相而言,二者不同;非异,是就体而言,二者是同一个体。

答客之问

问:许多经论中都讲诸法无自性,为什么《楞伽经》中说“譬如牛无马性,马无牛性,非无自性

答:自性一词有三种含义:一、众生内在之灵能(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例如,《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二、事物的实体,例如,《唯识论》云:“一切法皆无自性。”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实体,皆是幻象,如梦中事。无自性,又称作无性。例如,《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三、事物的属性。

〔属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事物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

语言文字中的多义词满足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以有限的词汇来反映无限的客观事物,但也给我们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一多义词在此处的含义。

你所问的这一段经文出自《大乘入楞伽经》:“大慧!如我所说诸法无我,以(因为)诸法中无有我性(诸法没有自己的实体,是幻象,如梦中事)故说无我,非是无有诸法自性;如来句义,应知亦然。大慧!譬如牛无马性,马无牛性,非无自性。”其意思是:大慧!如我所说诸法无我,是因为诸法中没有自己的实体故说诸法无我(即诸法是幻象),而不是说诸法没有各自的属性;诸佛如来所说之句义,应知也是如此。大慧!譬如牛无马之属性,马无牛之属性,诸法并非没有各自的属性。

在上面这段经文中自性的含义是:事物的属性。

在这段经文中,“诸法无我”是就诸法实相而言(详见《诸法实相》),是说诸法是幻象。而这里的“诸法非无自性(诸法不是没有各自的属性)”,是就无明梦中森罗万象各自的属性而言。这段经文的中心思想是:从根本上来说,诸法并不存在(“诸法无我”);但就无明梦中的形相世界而言,他们又有各自的属性(“诸法非无自性”)。前者是就诸法之体而言,后者是就诸法之相而言。

诸法无我”,在经论中也常常表述为“诸法无自性(诸法没有自己的实体)”,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实体,皆是幻象,如梦中事。例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一切法都无自性。”这里自性的含义是:事物的实体。

 

 

参考阅读:

诸法实相

心、自性、如来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入楞伽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