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十六锭金

明德

提肛,咽气,归脐。

 

附:逆腹式呼吸

 

十六锭金》曰

一吸便提,息息归脐

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十六锭金,亦名“回春仙诀”,因为这一功法非常宝贵,故古人喻为十六锭金,意思是一字一锭黄金,乃至简至易之妙诀也。二六时中,略得空闲,行住坐卧,皆可行之。行功时,舌抵上腭,逆腹式呼吸,睁目闭目均可。

一吸便提:每一吸气即提肛。这是用逆腹式呼吸作周天运行,以吸气开始,如《周天歌》所言(详见《周天功》。“便提”即是《周天歌》所说的“微撮谷道暗中提”——提肛紧缩会阴。“一吸便提”,一吸气,便提肛紧缩会阴。

息息归脐:真气每一循环都回归到下丹田,即是《周天歌》所说的“(真气)直入丹田”。

一提便咽:次提肛之后,呼气时便咽下自然太和之气,使之归本返元,并放松肛门和会阴。

水火相见:由于真气循任督二脉周天运行,因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居胸中,属阳,在五行属火;肾在腹中,属阴,在五行属水。心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心肾相交,又称水火相济。当心肾这种关系遭到破坏,形成了病理状态,称之为心肾不交。心位居于上而属阳,主火,其性主动;肾位居于下而属阴,主水,其性主静。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这种水火既济的关系,是以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所以说:“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格致余论·相火论》)

 

 

每一个呼吸的过程是:吸气,提肛紧缩会阴,真气循督脉上行;呼气,便咽,放松肛门和会阴,真气顺势循任脉下行入丹田。图中红线是督脉,绿线是任脉

所以,《十六锭金》实际上是《周天歌》的缩写版(详见《周天功》:一吸一呼,真气便循任督二脉运转一周,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附:逆腹式呼吸

 

逆腹式呼吸,又叫丹田呼吸。吸气时收腹,紧缩会阴;呼气时鼓腹,放松会阴。刚开始用逆腹式呼吸时,不要去追求细匀深长,只要腹部动起来就可以。随着功夫深入,呼吸自然就会愈来愈深长,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愈来愈少,逐渐地做到细匀深长。初练习时,小腹的凹凸可以较为明显。纯熟之后,则可将凹凸的幅度减小,渐而至“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之境界。此时,全身舒展通畅。

 


〔会阴〕会阴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会阴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论述道:会阴穴是任脉、督脉和冲脉的交汇处,是奇经八脉上的重要穴位,此穴是活力萌发的源头,维护着人体气血阴阳平衡,故而也是长寿要穴。会阴穴是中医的称呼,道家称为“阴跷”,在瑜伽学派里称为“海底轮”,各门各派都对这个部位的修炼大加赞誉。

〔细匀深长〕细匀深长是调整呼吸以达到练功的要求。“细”,是指呼吸柔和缓慢,出入绵绵,自然悠畅。“匀”,是指每个呼吸周期的时间大体相等。“深长”,是指深呼吸的形成。呼吸的细匀深长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练到细匀,才能达到深长;呼吸达到了深长,也必然能够细匀。细匀深长的呼吸,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够逐步达到。强行控制呼吸来达到细匀深长,必然招致胸闷气短,甚至烦躁不安。因此,习练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顺其自然,随着练功的深入使呼吸逐步达到细匀深长。

逆腹式呼吸法是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其着眼点并不是吸入呼出的空气,而是真气(内气)。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义上是一种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逆腹式呼吸对于身心健康非常有益,有的人单练逆腹式呼吸,就治愈了许多慢性疾病。为了祛病延年,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地做逆腹式呼吸。

如果还不习惯于逆腹式呼吸,就要抽时间单独练习这一呼吸方式,一有机会就练几分钟,每天练的次数愈多愈好,逐渐做到轻松自然,直至形成习惯。

在学习的初期,可以吸气时默念“收”字,呼气时默念“鼓”字,这样来帮助做到“吸气收腹,呼气鼓腹”这一动作。

 

 

参考阅读:

周天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