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神秀惠能偈

湛然

 

《六祖坛经》记载(原文及其注释,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一日,五祖召集所有门人都来,开示道:“我告诉你们,了脱生死是人生头等大事,而你们却终日著相修持,所得的都是人天福报。要是自性沉迷,所修的福怎么可以解救你们出离生死苦海呢?你们各自回去观自己的智慧,以本性为题,各作一首偈呈给我看。若有悟得佛法要旨者,我就传衣法与他,为禅宗第六代祖师。火急速去,不得拖延!作偈时,琢磨思虑是没有用的,见性之人,说见便见。这样的人,就是轮刀上阵,也能见。

〔衣法〕内传法,以印证宗门的佛心宗旨;外传衣(祖师袈裟),以表示师承的信实无虚。〔轮〕用力挥动,后作“抡”。例如:“轮刀耀日光。”(《隋书·五行志》)

众人听了五祖的吩咐,退下来共相议论道:“我等众人,不必澄心用意去作偈上呈师父,因为这是白费功夫。神秀上座,现在是我们的教授师,必定是他得衣法;我们这等人如果不知好歹,狂妄作偈,那是枉用心力。”众人听到这些传言,统统打消了作偈的念头,都说:“我等以后依附神秀师就是,何用苦心作偈?”

神秀独自思惟:“众人之所以不呈偈,是因为尊重我是他们的教授师。我应当作偈,呈给师父;若不呈偈,师父如何知道我心中的见解深浅?如果我呈偈,意在求法,这是对的;如果我呈偈,意在获取祖位,那就非常恶劣了,这同世俗之人谋夺圣位有什么区别呢?可要是不呈偈,师父不知道我心中见解,又如何能够得到师父的传授呢?真是太难,太难了!”

神秀作好偈,几次要上呈五祖,但是走到法堂前,总是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无法呈上去。前后经过四日,去了十三次,都踌躇不安退了回来,没有呈上。于是想到:“不如把偈写在步廊的墙壁上,让师父自己看见。如果说好,我就出来礼拜师父,承认是我作的;如果师父说这首偈要不得,那我就枉自在东山修学数年,而且受人礼拜,还修什么道呢?”

这天夜里三更,神秀不让人知道,自己悄悄地执著灯,把偈写在走廊的南面壁上,呈献自心所见。

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的意思是:身(行为)要像菩提树一样端直光洁,心(意念)要像梳妆台上的明镜晶莹明鉴;要随时随地清除身语意恶,不要为尘劳所染污。

五祖来至走廊,看到壁上的偈,心知是神秀所作。于是当夜三更唤他入法堂,问道:“这首偈是不是你作的?”神秀回答说:“确实是弟子所作。弟子不敢妄求祖位,希望师父慈悲,看弟子是否有一点智慧?”

五祖说道:“你作的这首偈,尚未见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以如此见解来寻求无上菩提,是绝不可能得到!欲求无上菩提,必须是当下契入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一切时都要如是念念自见,因而于万事万物都不迷妄、都无染著。自性觉,于是明见一切法的真相——皆是幻象。万境现前时,心自然就如如不动,这如如不动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念念自见,即是彻底觉悟的自性。你回去,用一两日好好体味我的话,再作一首偈送来我看。你的偈若入得门(见性),我就传衣法与你。”

(五祖此番金玉良言,实是禅宗心要,一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拜读,亦犹醍醐灌顶,惜乎神秀不悟。)

〔自性觉,于是明见一切法的真相——皆是幻象。万境现前时,心自然就如如不动〕后来惠能所说偈中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此完全相合,悟得佛法要旨,因此五祖将衣法传给他。上面开示中的这段粗体字文,即是惠能当时的境界。所以,后来誉满天下的神秀,当其徒众讥讽南宗的祖师惠能:“不识一字,能有什么过人之处?”神秀说:“惠能得到无师自通的智慧,深悟上乘,我不如他啊!而且我师父五祖,亲传衣法给他,哪能没有缘故呢!”(神秀高风亮节由此可见,得为“两京法王,三帝国师”,哪能没有缘故呢!)

神秀顶礼退出。又经过几天的努力,仍未见性,作不出偈来,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在梦中,行坐都闷闷不乐。

又过了两日,有一童子从碓坊经过,唱诵着神秀之偈。惠能听见,知道此偈未见本性,便问他是谁作的。童子:“五祖欲传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得佛法要旨者,即传与衣法为禅宗第六代祖。这首偈就是神秀师所作。惠能于是请求童子,带他到偈前。到了那里,惠能不识字,便请在场张别驾,为他读诵神秀之偈。然后自己也说了一首偈,请张别驾将它写在壁上。

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别驾〕“别驾从事”,为州刺史的佐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是倒装句,以加强语气。其顺句是:本无菩提树(菩提树喻身),亦非(也没有)明镜台(明镜台喻心)。

这首偈的意思是说:身心是幻,根本就不存在(本来无一物),哪还有什么身心的染污呢?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所以,“本来无一物”,这就是诸法实相。心不妄动,一切境灭。

五祖要求的是“以本性为题”来作偈,但是神秀未见性,所写之偈是尚未见性的境界。惠能之偈是针对神秀偈的失落处,揭示出见性的境界。《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见诸相,知幻即离,境寂心空,当下便见本性佛。)

五祖读到惠能之偈,知道他已经见性,于是将衣法传付与他,而成禅宗六祖。

 

将这两首偈一比较,就知道佛法要旨是:觉破迷梦。之所以有“染污”,那是迷惑颠倒,妄见空华。故根本的解脱方法,不是去除染污(“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是觉破迷梦(“本来无一物”),这就是顿教。这是从根本上修,如伐毒树,直断其根,而非寻枝摘叶。《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永嘉大师《证道歌》云:“直截根源佛所印(印可),摘叶寻枝我不能。”“觉即了,不施功。”所以,顿教是觉悟身心尘境是幻,不为所转!而不是在迷梦中除垢求净。

〔空华〕空中之华()。病眼者,于空见有华虚空原无华,只是病眼之所见。这是用来譬喻妄心所计之诸相无实体。

 

神秀和惠能的偈,代表了修行上的两大途径:渐教顿教。渐教是“时时勤拂拭”,在事相上净除染污,逐渐解脱。顿教是觉悟诸法皆幻(“本来无一物”),不为所转,而立时解脱。

顿教有顿悟顿修和顿悟渐修。其中,顿悟顿修,仅适合上上根人(就是烦恼习气非常淡薄的人),直下承当。一般人宜用顿悟渐修,即以顿悟之理(“本来无一物”)把作观照之力,来破执除习,历境炼心。犹如欲伐毒树,直断其根,而非寻枝摘叶。其纲领是:“见自本性,见性成佛。”(注意:“见性成佛”是说先见性,然后依性起修,以成佛道;并不是说见性就成佛了。)“先见性,然后依性起修”的优点是:明见道路(不致盲修瞎炼),修力强大(因为菩提自性起用),直捷了当,一超直入。六祖云:“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又云:“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在《坛经》中,六祖系统地阐述了顿悟渐修的原理和方法,这是修学《六祖坛经》的着眼点!(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本来无一物”是在讲诸法的实相。《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佛藏经·诸法实相品第一》云:“诸法无性,空无所有。”《持世经·十八性品第三》中,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四十一》中,佛言:“一切法空。”

本来无一物”是当体空观。身心尘境皆是无明梦中事,当体即空,不为所转。《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分不清东南西北),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身心是幻”乃是出三界修行的基点,这一关不勘破而侈谈修行,皆成戏论,祖师谓为盲修瞎练是也。倘若苦修多年,功夫仍不得力,无有一点消息,当从此入手。

 

问:北宗神秀之渐教与南宗惠能之顿教,孰优孰劣?

答:不宜一般而论渐教与顿教之优劣。教法是教人断烦恼(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以了生死、证佛果。但由于人的根性有差异,因此必须以不同的教法来区别对待,所谓“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故祖师观机设教。

上根之人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轻,宜于顿教;中下根人心地烦杂,妄想多,烦恼重,宜于渐教。例如,六祖惠能云:“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这是顿教。而神秀的教法是:“住心观净,长坐不卧(即通常所说的‘不倒单’)。”这是渐教。(详见《六祖坛经》)

具体到个人而言,如果能够做到“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于六尘中来去自如,心不住境,无缚无脱。这当然是最快速的修行方法,早了生死、早证佛果。但许多人做不到“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如果要勉强坚持“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不但达不到这个境界,反而会令身心致病。这是有害无益。所以,必须通过渐教的“住心观净”,逐渐使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轻。当达到了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轻,即可转入顿教教法:“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而对于上根之人,本来就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轻,只须稍加留意便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无念,再让他继续长期地“住心观净”,岂不厌烦?修行停滞不前,白白浪费光阴。这种人就应当按照顿教的教法来修:“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例如,《六祖坛经》中被誉为聪明多智的志诚,在神秀门下学道九年,都不能够契悟本心。后来到了惠能那里,一言之下,便契本心。这就是用“药”对了“症”。

所以,在《六祖坛经》中有一譬喻:众生闻此顿教,犹如草木逢雨。小草细树(喻根性差者)遇着大雨(喻顿教这一最上乘法),纷纷倒下,不能生长;而巨木大树(喻根性佳者)遇着大雨,欣欣向荣。

可以补充说:如果幼树在和风细雨(喻渐教)中茁壮成长大树,此后再遇着大雨(喻顿教),不但不倒下,反而会欣欣向荣。

这就像一般少年,必须初中高中依次一学期一学期地读完,才能够进入大学学习。但如果是天才少年,这样做就只能够是浪费光阴,甚至让他们感到学习无聊而误入歧途,所以要办天才少年班。

关于成道的顿渐,黄檗祖师开示道:“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一念而得无心者),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传心法要》)

〔无心〕《传心法要》云:“无心者,无一切心也。”

所以,如果只推崇顿教而无力实行者,这是眼高手低,难有成效;如果只推崇渐教而不去了解顿教,这是目光短浅,终不究竟。若是弘法度生,则更不可以偏执一方,而是要因材施教。

〔眼高手低,难有成效〕六祖云:“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心中不修此行〕非不欲也,乃不能也。例如,口中说一切法空,是幻相。自己当然想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但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做到,仍为相转,妄念相续不断。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就应当先按照渐教来修持。

〔目光短浅,终不究竟〕《六祖坛经》记载:“师(惠能)谓众曰:‘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然秀(神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於此,可往曹溪(六祖道场)参决。’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虚受国恩〕神秀被奉为东西两京(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法主”,是武则天、唐中宗和唐睿宗三位皇帝的“国师”。见到皇帝时不必起立致礼,可以乘轿舆上殿,接受皇帝的礼拜,被安置在皇宫内部(内道场)居住。史称:“两京法王,三帝国师。”

 

 

参考阅读:

六祖坛经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