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四句教(注)湛然
四句教,是阳明先生用来表述心学精髓的四句话,这是心学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这四句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学〕阳明先生云:“圣人之学,心学也。”(《王阳明全集·象山文集序》)又云:“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王阳明全集·重修山阴县学记》)〔学以求尽其心〕通过学习它(心学)使自心完善。
心有两种状态(见上图):本心和识心。本心是心之本原状态,故云“心之体”,这里“体”是本原的意思。本心又名本体。本心寂然无念,圆满光明,大德大能,无善无恶,亦无生死。由于“意之动”(最初的一念无明),心即由本心转化成识心,在有念的识心境界,则有善有恶,有生有死。 〔本心寂然无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妄念是粗念,正念是细念,微细念是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本心寂然无念”的“无念”是说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均无。〔无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识心有两种状态(见上图):天理和人欲。无私欲之心是天理,由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私欲之心是人欲,由 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关于天理与人欲,详见《天理人欲图》) 〔私欲〕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私欲乃是万恶之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大敌。《论语·颜渊》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君子为人处世的准则。小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朱子(朱熹)云:“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回归)于礼。”(《论语集注》)《后汉纪·灵帝纪中》云:“从小人之邪意,顺无知之私慾,殆者之危,莫过于今。”《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品格卑下的人。 〔天理〕无私欲之心。阳明先生云:“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全集》)〔人欲〕私欲之心。(详见《天理人欲图》)〔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恼怒),痴是愚痴( 违背义理,颠倒行事)。
令自心完善之心学,其功夫有两段(如上图所示): 一、明其明德:将私欲之心(人欲)转变成无私欲之心(天理); 〔明其明德〕彰显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集福消灾、改造命运的关键。〔性德〕本具之德。此光明正大之性德,人人本具,但为私欲所蔽,犹如宝镜蒙尘。只要格除私欲,光明性德自现(尘尽光出)。 二、复还本体:将识心还原成本心。 〔复还本体〕阳明先生云:“复还本体。”“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详见《天泉证道记(注)》)阳明先生《别诸生》诗曰:“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不离日用常行内〕不离日常生活和工作,随时随地修心(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直抵心的本原状态(本心)。
心学,不仅要在识心境界中,通过格物致知,以诚意、正心、修身,成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最后,还要将识心还原成本心(复还本体),以了脱生死,超凡入圣。阳明先生本人,切实地全都做到了,是为“真四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了生死。
四句教中的第一、二两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是讲心之二态:本心和识心。“意之动”前是本心;由于“意之动”,本心转化成识心。本心无念(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均无),故本心无善无恶。识心有念,故识心有善有恶。 〔本心无善无恶〕这是因为,心中的善与恶,是起念对事对物进行分别才有。本心无念(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均无),则心中无事无物无分别,因此无善无恶。 四句教中的第三、四两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讲在有善有恶的识心境界中通过格物致知以明其明德,而成为君子、贤人、圣人。 现将这四句注释如下:
【无善无恶心之体】 无善无恶之心,是心的本原状态(本心)。此即阳明先生诗中所说“先天未画前”之境界。 〔先天未画前〕详见《天泉证道记(注)》中“附录·别诸生”。 这里的“体”,是本原的意思。心中的善与恶,是起念对事对物进行分别才有。本心无念(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均无),则心中无事无物无分别,因此无善无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讲心学的最高境界——本心。本心 光明圆满,大德大能,无善无恶,无有生死。所以,心学的最终目标是:将有善有恶之识心复还成无善无恶之本心。 【有善有恶意之动】 有善有恶之心,是最初起念(“意之动”)后,心所呈现的状态(识心)。由于这最初一念,本心转化成识心。 “意之动”,即通常所说最初的一念无明。 识心有念,于是心中有事有物有分别,因此心中有善有恶。所以,要为善去恶,直至纯善无恶。 【知善知恶是良知】 在识心境界中,不受人我亲疏、利害得失等影响,正确地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善知恶),这就是良知。 〔良知〕《孟子·尽心上》云:“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未被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 ,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 然而人们的良知(天赋的道德意识),被私欲遮蔽不能显发,于是 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令其堕落。 〔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恼怒),痴是愚痴(违背义理,颠倒行事)。它们是身语意一切恶行的根源,被称之为“三毒”,一切烦恼皆由此而生起。所以,要断除烦恼,净化自己的心灵,就必须格除私欲,息灭贪嗔痴。 “致良知”,就是通过息灭私欲,令本有的良知(天赋的道德意识)显发出来,以支配人们的身语意, 以诚意、正心、修身,成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超凡入圣。而私欲,是通过格物(为善去恶)来息灭。所以,“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格物(为善去恶而格除私欲)令其本有的良知显发出来(致良知)。 这就是阳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的修心方法:格物(为善去恶而格除私欲)致知(致良知,令本有的良知显发出来),由良知(而不是贪嗔痴)来支配我们的身语意, 以诚意、正心、修身,成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超凡入圣。阳明先生不仅提出了这一修心方法,而且切实做到了他所首倡的“知行合一”。故世称其:彪炳青史,千古圣雄。 《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明其明德。即彰显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性德〕人人本具之德。〔格物〕为善去恶而格除私欲。〔致知〕致良知(令本有的良知显发出来)。〔诚意〕诚其意。即:令意真诚无欺,不自欺欺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他人),不占别人便宜。〔不占别人便宜〕凡事总要彼此无欺(不占对方便宜),方为公允(公平恰当)。〔正心〕令心归于正。〔修身〕陶冶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齐家〕整治其家,做到父母慈祥,儿女孝顺,兄弟姐妹友爱,妯娌和睦,上下有序。〔治国〕治理自己的国家,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教,官吏清廉,百姓安乐,民富国强。〔平天下〕让各国和睦相处,天下太平。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品格卑下的人。 《论语·里仁》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晓得的是私利)所以, 君子为官,以权为公,是贤臣清官,造福人民,他们是在治理国家,是国家的栋梁; 小人为官,以权谋私,是奸臣贪官,欺压人民,他们是在败坏国家,是国家的蛀虫。 《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 【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识心境界中,为善去恶来格除私欲对良知的遮蔽,即是格物。 为善去恶是破除私欲的有效手段(也是下手处),从而息灭贪嗔痴,令良知显发(致良知),来支配身语意。格物致知,这是心学的核心。 为善去恶→破除私欲→息灭贪嗔痴→良知显发 历来理学家都把“格物”定义成:穷究事物的道理。把“格物致知”解释成: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宋朝的理学家朱熹认为:天下万物各有不同,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有共同的本质。所以,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日积月累,就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了。 一旦融会贯通,就能够达到圣贤的境界了。 少年的阳明先生遵循这一教导,对着院子里的竹子格物致知了七天七夜,不仅没有看到本质,反而把自己累得大病一场。后来,通过悟道、证道,阳明先生终于明白,达到圣贤的途径,绝对不是向外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来看到万事万物的本质,而是自己内心的转化。于是,他重新定义“格物致知”:格物,就是为善去恶;致知,就是致良知,令本有的良知显发出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而诚意、正心、修身,成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进而成圣贤。为心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格物致知——通过格物(为善去恶而格除私欲)而致良知(显发良知)。(详见《论格物致知》) 四句教中(“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对于“格物致知”的阐释,更符合《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之本义。
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答: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违背道理就是恶;把事做好就是善,把事做坏就是恶;存心公就是善,存心私就是恶。 〔把事做好就是善〕自己负责的事,都要尽心竭力的去做,忠诚可靠,把事做好。在《王凤仪言行录》中,有一则生动的例子: “我(王凤仪,世称王善人)是极愚极笨的人,又没念过书,家里有些山坡地,因为缺少粪土,打的粮食很少。我十四岁那年,就给村东头王树德家放牛。我上工时,东家(雇主)吩咐我说:‘你每天上山放牛,要把牛放饱了,饮好了水。当心不要叫牛吃了人家的庄稼。晚上再烧好这十二铺火炕,挡(关)好鸡架和猪圈的门。’ 我就照着东家吩咐的话,每天上山放牛。我不和别的放牛的在一起放,因为他们把牛圈在一处,就只顾自己去玩耍,也不管青草好坏,一有跑出圈的,就拼命毒打,都有打断腿的。也有牛把牛抵伤了的,伤口化脓长蛆,还有因为吃不饱生病死的,看着实在不忍心。我专找草好的地方去放。给牛饮水的时候,饮完了不叫牛跑,怕它患了水受病。冬天生牛犊时,晚上我把牛犊抱到伙房(农家工人住的房屋)炕上,怕它冻死。所以我放的牛都吃得肥胖,毛色油光水滑的,生的小牛犊也没有损伤。我常说:‘因为有牛,东家才给我们饭吃。若是不爱护牛,就太没有良心了!’ 我烧这十二铺火炕时,总是留心考查,哪一铺炕,犯什么风,刮什么风的时候倒烟,随时修理。东家告诉我,冬天每铺炕,烧两捆林秸(高梁杆)。我在天暖时烧小捆,天冷时烧大捆。老人住的炕,总是烧大捆,烧完了炕,把烧火门堵住,不让冷风吹进炕洞里去,好保住暖气。凡是东家吩咐我做的事,我都尽心竭力的去做,不让东家分心。我满工时,东家对我说:‘你做的太好了,你真忠诚可靠,将来一定能成人。’” 所以,干活不仅要勤奋,还要有智慧,而智慧是有心人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切忌眼高手低。 〔把事做坏就是恶〕存心私,偷奸耍滑,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在《王凤仪言行录》中,有一则生动的例子:
“我在周姑父家扛活,和打头的王老四一起铲(锄)头遍地,我说:‘拨小苗,最好是留大的,离得远近差些也不要紧。注意把小苗和莠子(草)分清,若是留错了,秋天莠子结籽落地,来年就要长草、荒地。铲地要深、得接上湿土,把铲下来的草,埋在土里,免得复活。’他不听。最有趣的是,我铲过的小苗,当时细看,比他铲的能高出一分,等七、八天以后再看,我铲的地,长得又黑又壮,他铲的又黄又细,青苗在地里,一垅高一垅低,到秋天打的粮,就差的更多了。打头的对我说:‘若按你做的活计,所用的心计,使的力气,都比我强得多。可是你只挣七十吊,只有我挣的一半,你太吃亏了!我看你还是马马虎虎算了,管他草多草少,打得粮食多少,反正我们为挣工钱是真的。’我说:‘你想错了,我才是真挣着了,你赔得多啊!’当时王老四不懂我的意思。我说:‘你的工价比我多一倍,我做的活多,你做的活少,就是我有余,你不足了。再说东家也不容易,要有土地、粮食、种子、牲口、粪肥,还要雇人工,专为的种地,还要靠老天爷刮风、下雨、日晒,由春天盼到秋天,才能收割到家。若是只为我们工夫不到,少打了粮,我们能对得起谁呢?对自己是亏了良心,对东家是不忠,对老天爷是亏了天理。若是为做活时不尽力,亏了这许多道,我可不干!’ 王艮云:“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人有困于贫而冻馁(něi,饥饿)其身者,则亦失其本,非学也。” 〔王艮(1483-1541年)〕原名王銀,字汝止,号心斋,明朝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人稱王泰州。思想家王陽明的弟子,泰州学派創始人。王艮(gèn)先世原居苏州,后落户于泰州安丰场(淮南中十场之一,今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以烧盐为生,始祖名王伯寿。王艮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为“灶丁”(烧盐的苦力)阶级,世代为灶户。“七岁受书乡塾,贫不能竟学”,十一岁时家贫辍学,随父兄淋盐。十九岁时随父王守庵经商至山东,在山东拜谒孔庙时,得到很大启发,认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于是“日诵《孝经》、《论语》、《大学》。置书于袖中,逢人质难,久而信口谈解,如或启之”。在十多年的自学中,一方面不耻下问,一方面“不泥传注”,强调个人心得。因善经营,“自是家道日裕”,成为富户。38岁时远赴江西往游王阳明之门,下拜执弟子礼。
问:为什么“四句教”中说:格物是为善去恶(原文:“为善去恶是格物”)? 答:为善去恶是格除私欲的有效手段(也是下手处),令私欲障蔽的良知显发(致良知),来支配身语意。格物致知,这是心学的核心: 为善去恶→格除私欲→显发良知 私欲(损人利己)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大敌。而为善去恶,能够有效地格除私欲。这是因为,要为善,就必须格除不愿为善的私欲;要去恶,就必须格除要去作恶的私欲。所以,为善去恶即是在格除私欲,是格除私欲的下手处。随着为善去恶的功夫愈深,私欲将愈少,良知愈显发。所以阳明心学就直接将“格物”诠释为:为善去恶。其四句教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是非混淆、善恶颠倒就不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样一来,格物致知,是“格除私欲,而致良知”;也可以表述成“为善去恶,而致良知”,或者“为善去恶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然后以此为基础,诚意、正心、修身,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问:怎样来为善去恶? 答:关于怎样来为善去恶,详见《了凡四训注释》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注释》。此二书对于为善去恶的道理和方法都阐述得非常透彻,并且有许多鲜明的事例。尤其宝贵的是,书中揭示了:怎样通过为善去恶,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为善去恶,特别要在起心动念处做功夫:常起觉照,狠斗私欲一闪念。这是念念致良知的功夫。阳明先生云:“只要存天理、去人欲,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动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王阳明全集》) 关于善念与恶念,阳明先生有一段开示。“黄勉叔问:‘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传习录》) 阳明先生认为,“恶念”既去,即是良知显发。此时,只要依着良知所指示的去做,则所做之事均是“为善”的行为。因此,不必再另外存个什么“善念”。
为善必昌盛,为善不昌盛者,乃其余殃未尽,殃尽必昌盛; 为恶必遭殃,为恶不遭殃者,乃其余福未尽,福尽必遭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事阴功,皆由心造, 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