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第十四则 云门对一说(公案录自《碧岩录》) 湛然
【僧问云门:“如何是一代时教?”云门云:“对一说。”】 一僧问云门(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如何是佛一生所说之教法?”云门回答道:“对心而说(对一说)。” 〔一代时教〕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之教法。
〔对一说〕对一桩事而说,这桩事就是心。所以“对一说”,即是对心而说。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之教法(一代时教),是对心而说。《大乘入楞伽经》云:“诸佛教心。” 〔心〕就术语来说,在许多经论中,诸佛和众生的本体是自性,心为其用;而在有的经论中,心既是本体亦是其用。这里所说的“心”属于后者,心既是本体亦是其用,即通常所说的“自性”。
佛一生所说之教法,都是在讲心,从而透彻、圆满地阐明了:一切众生从何而来,又怎样修行成佛。即:由于心起念(妄想)而沦为众生,心息念(离尽妄想)而返本还源成佛。所以,成为众生还是成为佛,全由自心之转变。 〔离尽妄想〕这里所说的离妄想,有三个层次:依次离掉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妄念是粗念;正念是细念,例如念佛人之佛号,禅人之话头;微细念是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 故《华严经》云:“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华严经(八十卷)·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因此,当僧问云门:“如何是佛一生所说之教法?”云门回答道:“对心而说(对一说)。”禅宗的宗风,就是直指人心。 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本觉),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不觉);若离妄想(通过离念而返本还源),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恢复原来的本觉)。”(《华严经(八十卷)·如来出现品》) 经云:“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本觉),愚痴迷惑,不知不见(不觉)?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返本还源),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恢复原来的本觉)。’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恢复原来的本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华严经(八十卷)·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 〔粗念、细念、微细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妄念是粗念;正念是细念,例如念佛人之佛号,禅人之话头;微细念是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
这都是在讲:由于心起念(妄想)而沦为众生,心息念(离尽妄想)而返本还源成佛。所以,禅宗的宗旨是:教外别传,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教外别传〕教指经教。禅宗之直传佛祖心印,故称为“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经教以外的特别传授。《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释尊拈花示众,并不说法,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意,独迦叶尊者当下廓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或印定之义。禅宗不立文字,不依言语,只以心传心(一对一地单传心印),以佛心印定众生心,证不二相。〔直指人心〕直指当人自心是佛,不假外求。 〔见性成佛〕“见性成佛”是说:首先见性,然后依性起修,直至圆证佛果。所以,见性后还必须伏烦恼,断烦恼,得无生忍,直到最后圆证佛果。严格说来,见性之后才是正修,见性之前只能叫做前行。但是由于望文生义,就往往误以为禅宗主张“见性便是佛”,甚至还有人据此对禅宗大肆攻击。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