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第五十五则 生耶死耶

(公案录自《碧岩录》)

湛然

 

【道吾与渐源至一家吊慰,源拍棺云:“生邪(古同“耶”)死邪?”吾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源云:“为什么不道?”吾云:“不道不道。”回至中路,源云:“和尚快与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吾云:“打即任打,道即不道。”源便打。】

道吾与渐源一家吊慰,渐源拍棺而问:“生(活着,还是死了)?”道吾说:“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渐源说:“为什么不道?”道吾说:“不道不道”回去途中,渐源说:“您(和尚)快与我(某甲道,若不道,我就打您。”道吾说:“打即任打,道即不道。(这是道吾的苦心,要渐源自己去参破。)”渐源便打。

〔和尚〕吾师的意思,是僧徒对其亲教师的尊称。〔某甲〕自称之代词。

【后道吾迁化,源到石霜举似前话,霜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源云:“为什么不道?”霜云:“不道不道。”源于言下有省。】

道吾迁化(去世),渐源到石霜那里将过去自己与道吾的对话禀告他,石霜说:“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渐源说:“为什么不道?”石霜说:“不道不道”渐源于言下有省(明白了生死之疑须得自己去参破)。

【源一日将锹子,于法堂上,从东过西,从西过东。霜云:“作什么?”源云:“觅先师灵骨。”霜云:“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觅什么先师灵骨?”源云:“正好著力!”太原孚云:“先师灵骨犹在。”】

渐源一日拿着一把铁锹,法堂上,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石霜说:“作什么?”渐源说:“觅先师灵骨。”石霜说:“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觅什么先师灵骨?(意思是:这滚滚红尘中,哪里会有先师灵骨?)”渐源说:“正好著力找!”太原孚上座说:“先师灵骨犹在。(意指渐源悟道,道吾后继有人。)”

〔铁锹(qiāo)〕一种扁平长方形半圆尖头的适于用脚踩入地中掘土的工具。

 

当问道“生邪死邪(活着,还是死了)”的答案时,道吾说:“不道!不道!”石霜也说:“不道!不道!”这是要渐源自己去参破,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终究不是自己的悟境。

据《五灯会元》记载:“师(渐源)礼辞道吾,隐于村院。经三年后,忽闻童子念观音经(《普门品》),至‘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忽然大省。遂焚香遥礼(于是焚香遥礼道吾)曰:‘信知先师遗言(确知当年您的话),终不虚发。自是我不会(是我自己没能领悟),却怨先师(却埋怨您不说)。”

 

“生耶死耶”:古今中外,人们都在思索“生与死”这个大问题。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也发出这一问:“是活着,还是死去?”

〔是活着,还是死去〕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哈姆雷特王子一段独白的第一句之前半部。在其开场白中,他考虑了死亡与自杀,哀叹这痛苦又不公的生活,也承认另一种选择可能会更糟。这句话的整句是:“是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在《庄子》里,也有许多关于生死的论述。例如:

“予恶乎知(我哪里知道)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qí,古同“祈”)生乎?(《庄子·齐物论》)

〔予恶乎知〕我哪里知道。〔恶(wū)〕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这是说:我哪里知道,厌恶死并不是个迷误呢?我哪里知道,人畏惧死,并不是像孩子流浪在外而不知回到富贵安乐的家呢?我哪里知道,死了的人不会懊悔他从前之祈求生呢?

也就是说:厌恶死,可能是个迷误。人畏惧死,可能就像孩子流浪在外而不知回到富贵安乐的家。死了的人,可能会懊悔他从前为什么要去祈求生。

庄子意在阐明: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其实并没有甚么好与坏之分别,何苦要去贪生畏死呢?一个人活着,不过是“做大梦”,死了,那是“醒大觉(jiào)”。说不定死了之后,会觉得从前活着的时候多蠢,为甚么不早点死了?正如做了一个悲伤恐怖的恶梦之后,一觉(jiào)醒来,懊恼这恶梦实在做得太长了。

 

问:“生耶死耶(活着,还是死了)”之问,道吾和石霜都说:“不道!不道!”他俩都是知而不言,要渐源自己去参破。那么,在他们心中已有的答案是什么呢?

答:其答案是:生死本无,妄计为有。这就像眼睛有病的人,幻见空中有花,其实空中并没有花。(详见《论说生死》一文)

《真心直说》云:“生死本无,妄计为有。如人病眼,见空中华(花)。或无病人说:无空华。病者不信。目病若无,空华自灭,方信华无。只华未灭,其华亦空,但病者妄执为华,非体实有也。”

译文:生死本来无,只是妄计才成为有。犹如一个人有眼病,看见空中有花(空华)。无眼病之人对他说:空中没有花。病眼者不相信。若是他的眼病痊愈,所见空中之花也就自然没有了,这时候他才相信空中无花。究竟说来,空中之花并没有灭(从来就没有生起的缘故,哪里说得上灭呢),因为空中之花并不存在,这不过是病眼者的幻觉,以为那里有花,它并非实有也。

 

“生死本无,妄计为有”:生死是轮回梦中事,本来就无。然而凡夫妄执身心为我,因此这一期寿终之后,又去投胎,另有一个身体。有生必有死,若是在这一生中继续妄执身心为我,死后又得去投胎,再另有一个身体。如此生死轮回不已。修行就是要断除妄执身心为我之我执。我执一旦断除,这一期寿终,神识就不会再去投生,也就不再有死亡。

“妄执身心为我”:《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例如以东为西、以南为北等等),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译文: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认妄为真,这就是无明。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身相、六根缘六尘所起的念想为自心相。这就像眼睛发花,妄见空中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善男子!实际上,空中并没有花,这是病眼者妄执的幻象,由于妄执的缘故,不仅妄执虚空是实有,而且还以为真有花从那里生出来。众生由于颠倒迷惑而妄认幻现的身和心是实有,并执之为我,于是生死轮回,所以称之为无明。

〔四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由地、水、火、风等四元素组成,故称之为“大”,所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四大在这里指人的身体。〔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众生把这六尘缘影当作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