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502教材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修心诀精解

高丽普照国师知纳 撰
湛然 注释
 

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

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
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认自性,勿认色身;

认灵知,勿认妄心。

 

任运寂知。

 

寂而常照,就是:无念,觉知那个无念。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若离妄想离妄想有三个层次:粗念灭,细念灭,乃至微细念灭。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大乘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修满十地),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圭峰大师云:若微细流注(微细念)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一切智〕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自然智〕不假功用,自然而生之智。〔无碍智〕自在无碍的智慧,即佛的智慧。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真心性净明体〕性净明体,性本清净的明妙之本体。从语法结构来说,“性净明体”是同位语,用来修饰“真心”这一名词。〔轮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离轮回。〔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禅源诸诠集都序》)

空寂之知亦名灵知。灵知的“知”是无有取相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宗镜录》云:般若无知者,无有取相之知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修行,就是将这散乱的识心(缘虑心)平息下来,进而达到本心(灵知心)状态,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传心法要》云:息念忘(亡)虑,佛自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修行是要返本还源,将识心状态(攀缘六尘而分别之心)转变成本心状态(空寂灵知之心)。悟,是悟此空寂灵知之心;修,是守(守护)此空寂灵知之心。先保后任,直至无为。《修心诀》云:“悟此(本心)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六道)而长劫轮回。”

〔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


普照国师简介

释题

一、自心是佛

二、顿悟渐修

三、如何顿悟

四、如何渐修

五、定慧等持

六、顿渐辩答

七、再三叮咛

 

 

普照国师简介

知讷(1158-1210年,相当于我国的南宋时期),又作智讷(),朝鲜曹溪宗之开山祖师。京西洞州(黄海道瑞兴县)人,号牧牛子。大师俗姓郑,八岁从曹溪山宗晖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与同学十余人结社,修习定慧。二十五岁时僧科合格,住昌平清源寺,以览《六祖坛经》而有得。二十八岁,移居下柯山普门寺,得唐代李通玄《华严经合论》(即《新华严经论》),将悟禅之宗旨与华严之教理相结合,于八公山居祖寺结社,进行定慧等持之实修,并著有《劝修定慧结社文》。

〔具足戒〕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僧科〕朝鲜高丽时代至李朝初期所实施的僧侣考试制度。分为宗选与大选。宗选由寺刹主持,大选由国家主持。宗选合格始得参加大选。大选分为禅宗大选与教宗大选,前者在禅宗总本寺广明寺,后者在教宗总本寺王轮寺。每三年举行一次大选。

数年之后,隐栖于智异山无住庵,专修内观。一日,阅《大慧语录》而豁然大悟。神宗三年(1200年),又于松广山吉祥寺结社,前后十一年致力广宣曹溪禅,提倡顿悟渐修与定慧等持。其后,创建亿宝山白云精舍、积翠庵、祖月庵等。熙宗元年(1205年),改松广山定慧寺为曹溪山修禅社,而成朝鲜禅之根本道场。

熙宗六年(1210年)春,大师预知时至。圆寂前夜沐浴时,侍者在旁不断地求教,大师都从容地一一作答。次日(三月二十七日)黎明,众人前来送行。大师命侍者击鼓集众,手持锡杖健步迈入法堂,升座讲法。大师说:“禅法的灵验是不可思议的,今天我来到这里,准备把这个不可思议的奥秘给大家说清楚。你们现在随便上来问,老汉我肯定一一给你作回答。”众人纷纷发问,大师随机应答,辩才无碍。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大师把锡杖向地下拄了几下,说道:“说一千,道一万,都在这了。”说完之后安然不动,泊然而化。

大师世寿五十三,法腊三十六,谥号‘佛日普照国师’。著有《真心直说》、《修心诀》、《法集别行录节要并入私记》、《圆顿成佛论》、《看话决疑论》、《念佛要门》、《六祖坛经跋》等。法嗣有慧谌、正宣、守愚等人。

〔李通玄(635-730年)〕世称李长者,又称枣柏大士,是唐代的华严学者,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人。青年时钻研易理,到四十余岁时,专攻佛典,潜心《华严经》。当时正值“八十华严”译成。于开元七年(719)春,他携带新译《华严经》到太原孟县西南同颖乡大贤村高山奴家,造论阐明经义。三年足不出户,据说每天只是早晨食枣十颗、柏叶饼一枚,由此世称枣柏大士。他后来携带论稿移居神福山原下的土龛(即太原寿阳方山土龛)继续撰述,经过五年告成,这就是《新华严经论》四十卷。继而又作《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四卷。开元十八年(730年),一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三月二十八日圆寂,寿九十六岁。〔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因行果德的要典。此经汉译本有三种: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二、唐武则天时代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释题

【修心诀】

本篇题目是“修心诀”,意思是:修心的要诀。核心是讲解,为什么要修心,以及怎样来修心。其宗旨是:顿悟渐修,定慧等持。

《修心诀》是《真心直说》之姊妹篇。《真心直说》之注释,详见《真心直说精解》

 

自性是体,心是自性之用。心有两种状态:本心和识心。本心,是心之本原状态,灵明洞彻,卓然独立。《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识心又名缘虑心——攀缘分别六尘而起之心,即佛在《圆觉经》中所说的“六尘缘影”,也就是我们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亦即现前一念之心,其特点是分别计度、欣厌取舍。起心动念、见闻觉知(这里的“知”是分别之知),这都是识心在起作用。

本心无染,故又名自性清净心。本心无知而无所不知,所以本心亦被称为灵知心。要注意的是:灵知的“知”是无有取相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宗镜录》云:“般若无知者,无有取相之知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修行,就是将这散乱的识心(缘虑心)平息下来,进而达到本心(灵知心)状态,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传心法要》云:“息念忘(亡)虑,佛自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修行是要返本还源,将识心状态(攀缘六尘而分别之心)转变成本心状态(空寂灵知之心)。悟,是悟此空寂灵知之心;修,是守(守护)此空寂灵知之心。先保后任,直至无为。故本论云:“悟此(本心)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六道)而长劫轮回。”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一般的论述中,常常将本体的体、用和迷、悟,都分别立名。例如《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本体的体、用和迷、悟分别立名:自性是体,心为其用。自性觉的状态,名为本性(如来藏、佛性);自性迷的状态,名为识性(识藏)。心悟的状态,名为本心(真心);心迷的状态,名为识心(妄心)。而在《修心诀》中,时常体用不分,迷悟共用,皆是“真心”一词,而且将自性、佛性、心、真心、本心、真如等等,视为一体之异名。对此,普照国师在他另一著作《真心直说》之“真心异名”一章中,辨析甚明,并且说道:“若达真心,诸名尽晓;昧此真心,诸名皆滞。故于真心,切宜仔细。”(详见《真心直说精解》)因此,对本文于句中之“心”、“真心”、“佛性”等词,是体还是用,是迷还是悟,应根据上下文辨认清楚。

 

心之作用,无比重要!

《心字偈》云:“三点如星现,一钩似月斜;披毛(畜生)从此出,作佛也由他。”

憨山大师云:“佛说: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言三界上者,乃出世四圣,谓佛、菩萨、声闻、缘觉也。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谓天、人、修罗三善道,及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也。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梦游集·示徐清之》)

〔依正庄严〕“依正”是指依报和正报。世间国土房屋器具等,为身之所依,叫做“依报”;众生五蕴假合之身,乃过去造业之所感,叫做“正报”。“庄严”有两种意思:一、庄重威严的意思。二、装饰的意思。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身云庄严,例如《佛说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例如《观无量寿经》曰:“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生,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首先是以超出三界为目的。

《十善业道经》云:“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此法会中的佛、大菩萨、大比丘、天、人、阿修罗等),及大海中形色种类(以及大海中各形各色的动物),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无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佛说五苦章句经》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证菩提道。”

《六祖坛经》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宗镜录》云:“成佛匪(不)离于当念。”

先德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问:上面讲了为什么要修心。那么,怎样来修心呢?

答:本篇的修心要旨是:先悟后修,定慧等持。

一、自心是佛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故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

三界之中,众苦熬煎,身热心恼,犹如处于熊熊大火正在焚烧的住宅之中,难道你还愿意忍耐逗留,甘心蒙受了了无期的痛苦吗?欲要出离三界而免除轮回,最好不过是求作佛,若要求作佛,佛即是自心。自心何必向外远觅?祂就在你自己的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所以说:色身溃烂,归火归风(四大分离);一物(自性)长(永远)灵,盖天盖地。

所以,修行人的观点、立场是:认自性(认自性是自己),勿认色身(而色身只是易坏的带有面具之有机戏装,人生不过是一场戏、一场梦)而修行的核心是:保持觉醒之灵知心,不取不念。

〔百骸〕指人的各种骨骼或整个躯体,这里是指整个躯体。〔一物长灵,盖天盖地〕这个长灵者,就是自性,即这里所说的“心”。(详见《心、自性、如来藏》〔心何远觅?不离身中〕明确指出:心(自性)在身中。〔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色身是由四大合成,死时四大分离。〔灵知心〕即本文所说的“空寂灵知之心”。《修心诀》云: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亦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密密相传底法印也。

 

【嗟夫!今之人,迷来久矣。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炼臂,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一食卯斋,乃至转读一大藏教,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自劳。尔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可叹啊!当今之人,迷来久矣。不识自己灵知之心是真佛,不识空寂自性是真正的道法。欲求道法而远推诸圣(以为诸圣那里才有道法),欲求作佛而不观己心(心外求佛)。若是以为心外有佛,自性之外有法,坚执此妄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炼臂,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俗称不倒单),日仅一食,乃至转读一大藏教,修种种苦行,皆如蒸沙作饭,不过是增加自己的辛劳而已。你只要识得自心,多如恒河沙的法门,以及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不识自性是真法〕《六祖坛经》云:“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尘劫〕尘点劫的简称。〔尘点劫〕即“三千尘点劫”: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便下一点,墨完了,而所经过的世界又全部碎为微尘,再以每一微尘当作一劫来计算,这是历时非常久远的比喻。〔不倒单〕夜间不睡觉,结跏趺坐,或念佛,或参禅,或看话头,盘踞终日,不分昼夜。〔一食〕每日只在午前食一餐。〔卯斋〕每日只在卯时(早晨六点)食一餐。

 

【故世尊云:普观一切众生,具(古同“俱”)有如来智慧德相。又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是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贤圣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愿诸修道之人,切莫外求,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此世尊说道:普观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又说道:一切众生种种幻化,都是源自自己的真心(如来圆觉妙心)。因此知道,离此心外,无佛可成。过去诸佛只是明心的人,现在诸贤圣亦是修心的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之法,修心明心,自成佛道。愿诸修道之人,切莫外求,心性无染,本自圆成,只要不再妄自攀缘尘境,即是法身佛。

〔贤圣〕以有漏智修善根的人,称为贤者;起无漏智证见正理的人,名为圣者。大乘、小乘俱云见道以上者是圣,见道以前为贤。〔有漏智〕又名世俗智,即带有烦恼的智慧。〔无漏智〕离诸烦恼的清净智。〔见道〕断三界见惑,见真谛理,名见道。〔真谛〕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即诸法实相。〔妄缘〕妄自攀缘;这里“缘”是动词。〔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只要离却妄自攀缘,即是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法佛(法身佛)者,离攀缘。”《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如佛〕觉悟如如理体之佛,即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云何为化佛?云何报生佛?云何如如佛?”

 

【问:若言佛性,现在此身。既在身中,不离凡夫,因何我今不见佛性?更为消释,悉令开悟。】

问:如果说是佛性现在就在此身之中。既然在身中,那么凡夫身中也应该有佛性,为什么我现在不见佛性?请您更进一步为我们解释,让大家都开悟。

〔佛性〕本篇中的佛性,与自性是同义词。

 

【答:在汝身中,汝自不见。汝于十二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嗔或喜,竟是何物?且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佛性。】

答:佛性在你身中,你自己不见。你在二十四小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嗔或喜,究竟是什么东西?(意思是说:你在二十四小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嗔或喜的,就是你的佛性。)而且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而成,其质顽钝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定就是你的佛性。

〔十二时〕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见闻觉知〕乃识心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第六识)之用为知。

这一段开示是说:见闻觉知也是佛性(自性)在起作用。《六祖坛经》云:“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在《修心诀》中,佛性与真心、自性是同义词。关于自性和佛性的概念,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问:灵知与见闻觉知之知有何区别?

答:灵知是本心之知而见闻觉知之知是识心之知。“见闻觉知”,乃识心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第六识)之用为知。本心,即心之本原状态,灵明洞彻,卓然独立。《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识心又名缘虑心——攀缘分别六尘而起之心,即佛在《圆觉经》中所说的“六尘缘影”。其特点是分别计度、欣厌取舍。起心动念、见闻觉知(这里的“知”是分别之知),这都是识心在起作用。本心无染,故又名自性清净心。本心无知而无所不知,所以本心亦被称为灵知心。要注意的是:灵知的“知”是无知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宗镜录》云:“般若无知者,无有取相之知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修行,是将这散乱的识心(缘虑心)平息下来,进而达到本心(灵知心)状态,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传心法要》云:“息念忘虑,佛自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故临际云:‘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只汝目前历历孤明勿形段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谓勿形段者,是诸佛之法印,亦是汝本来心也。则佛性现在汝身,何假外求?汝若不信,略举古圣入道因缘,令汝除疑,汝须谛信。】

故临际禅师说道:‘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那么谁解说法听法呢?只有你身中灵光独耀而无形相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说的这个无形相者,就是诸佛之法印,也就是你本来心(佛性)也。既然佛性现在就在你身中,要成佛又何须外求?你若不信,下面略举古圣入道因缘,令你除疑,你一定要真实相信。

〔历历〕清清楚楚的。〔勿形段〕无形相。〔法印〕佛法的印契。这是佛法的准则,不合于法印者,即非佛法。〔入道〕初识真如——见性,进入修行正途。

 

【昔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曰:何者是佛?尊者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尊者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尊者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今不见。尊者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尊者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尊者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尊者曰: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王闻,心即开悟。】

昔日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道:哪一个是佛?尊者说:能见之性是佛。王问:师父,您见到佛性了吗?尊者说:我见到佛性。王问:佛性在哪里?尊者说:佛性在作用。王问:是甚么作用?我怎么看不见。尊者说:佛性现在就在作用,大王自己看不见。王问:我能不能够看见佛性呢?尊者说:大王如果作用,那就看得见(这是由用知体,就像空气没有形相,眼不能见,但是当空气流动时,感受到有风,就知道空气的存在);大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问:如果用时,佛性会在几处出现?尊者说:若是佛性出现时,有八种情形。王说:既然有八种情形出现,请您为我说。尊者说道:佛性在胎叫做身,处世叫做人,在眼叫做见,在耳叫做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祂遍现时,包容恒河沙数的世界(形容佛性遍现时之巨大);收缩时,能包含在一粒微尘之中(形容佛性收缩时之微小)。识者知道这是佛性,不识者就唤祂作精魂。异见王听完,心即开悟——找到了主人公。

〔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这是讲佛性能大能小。〔沙界〕恒河沙数的世界。恒河沙数是形容数目很多很多。

《禅源诸诠集都序》云:“即今能语言动作,贪嗔慈忍、造善恶、受苦乐等,即汝佛性,即此本来是佛,除此无别佛也。”

 

【又,僧问归宗和尚:如何是佛?宗云:我今向汝道,恐汝不信。僧云:和尚诚言,焉敢不信?师云:即汝是!僧云:如何保任?师云:一翳在眼,空华乱坠。其僧言下有省。】

再讲一个公案。僧问归宗和尚道:如何是佛?归宗和尚说:我现在告诉你,恐怕你不相信。僧说:和尚(“和尚”是吾师的意思,是僧徒对其亲教师的尊称)诚恳之言,哪敢不信?归宗和尚说:你就是佛!僧问:如何保任?归宗和尚说:一翳在眼,空华乱坠。其僧言下豁然省悟。

〔保任〕保护和任运,这是见性后除习的两个阶段。“保护”,就是尽力照顾圣胎(无念心体)使祂不受伤害;“任运”,就是圣胎成长后,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于是随顺境缘而自然运作,在顺逆境缘中进一步的磨炼,以成就四忍。以戒毒为喻,最初阶段是远离一切毒品,这是保。当毒瘾已经完全戒掉,就要过正 常人的生活,做到即便毒品唾手可得,也不动心。〔四忍〕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柔顺忍,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能忍,此时之心,柔和善顺;无生忍,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彻证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一翳在眼,空华乱坠〕眼有翳病,因此妄见空中有许许多多的花在坠落。空华(华,古同“花”)在经论中喻幻象。“一翳在眼,空华乱坠”的意思是说:只要妄执身心为我(一翳在眼),则妄相(空华)丛生。《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要注意的是,这一则公案不是在知解上做文章。不可理解成归宗和尚说:你就是佛!于是僧人就明白了:啊,原来我就是佛,本质上与诸佛无殊。“其僧言下有省”,这是说:在晴天霹雳(你就是佛!)猛然一惊的情形下,思维顿断,因而体认到自己内在空寂灵知的自性。这种体认、神会,是超越语言、思维的一种悟境。若在言语上来思惟琢磨,则只成个知解宗徒。

 

【上来所举古圣入道因缘,明白简易,不妨省力。因此公案,若有信解处,即与古圣把手共行。】

上面所举古圣之入道因缘,明白简易,可以省去许多啰嗦。若是因为这两个公案而有信解处,即与古圣把手共行。

二、顿悟渐修

【问:汝言见性。若真见性,即是圣人,应现神通变化,与人有殊。何故今时修心之辈,无有一人发现神通变化耶?】

问:你说见性。如果真正见性,那就是圣人,应能显现神通变化,与常人不同。为什么现在那些修心之人,没有一人能够显现神通变化呢?

 

【答:汝不得轻发狂言!不分邪正,是为迷倒之人。今时学道之人,口谈真理,心生退屈,返堕无分之失者,皆汝所疑。学道而不知先后,说理而不分本末者,是名邪见,不名修学。非唯自误,兼亦误他,其可不慎欤!】

答:你不可以轻率地乱发狂言!不分邪正,这是颠倒迷惑之人。今时学道之人,口头上大谈真理,而内心对实践真理却心生退屈(退缩屈服),不敢承当,反而堕入与见性无分之失者,都是这些使你疑惑的邪见所误的。学道而不知先后之次序,说理而不分本末之所在者,这就叫做邪见,不叫修学。持此邪见,不仅自误,亦兼误他人,难道不应该谨慎自己的言论吗!

 

【夫入道多门,以要言之,不出顿悟、渐修两门耳。虽曰顿悟、顿修,是最上根机得入也。若推过去,已是多生,依悟而修,渐熏而来,至于今生,闻即发悟,一时顿毕。以实而论,是亦先悟后修之机也。】

入道有多门,简要言之,不出顿悟与渐修这两门。虽然还有顿悟与顿修,那是最上根机者才能够进得去的。若追溯他们的过去,已是多生多世,依悟而修,渐熏而来,以至于今生,闻即发悟(顿悟),一时顿修完毕。据实而论,他们原先也是顿悟渐修的根机啊。

 

【则而此顿渐两门,是千圣轨辙也。则从上诸圣,莫不先悟后修,因修乃证。所言神通变化,依悟而修,渐熏所现,非谓悟时即发现也。如经云:‘理即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故圭峰深明先悟后修之义,曰:‘识冰池而全水,借阳气以镕消;悟凡夫而即佛,资法力以熏修。冰消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虚通,应现通光之用。’是知事上神通变化,非一日之能成,乃渐熏而发现也。】

因而,此顿悟与渐修两门,是千圣共行的道路啊!因此,自古以来诸圣,莫不是先悟而后修,因修乃证。你所说的神通变化,那是依悟而修,渐熏所现,并不是悟时就会显现。正如《楞严经》所云:‘理即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故圭峰大师深明先悟后修之义,说道:‘识冰池而全水,借阳气以镕消;悟凡夫而即佛,资法力以熏修。冰消融则水流润,才能够呈现灌溉洗涤之功效;妄情尽则心虚通,才能够显现通光之大用。’因此知道,事上之神通变化,非一日所能成,乃渐熏而出现的啊!

〔千圣轨辙〕轨辙是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千圣轨辙”的意思是千圣共行的道路。〔理即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谛理可以顿悟,于是以幻为真之妄见,可以乘悟而消;但在事相上却不能够立刻做到不为幻转,以幻为真之习气只能够逐渐地依次除尽。〔识冰池而全水,借阳气以镕消〕突然明白这一池冰原来是水(顿悟),但是要把它回复到水的状态,还必须借助太阳的热力来逐日消融(渐修)。〔悟凡夫而即佛,资法力以熏修〕悟凡夫本来是佛(顿悟),但还必须资借法力熏修才能够真正成佛(渐修)。

 

【况事上神通,于达人分上,犹为妖怪之事,亦是圣末边事,虽或现之,不可要用。今时迷痴辈,妄谓一念悟时,即随现无量妙用,神通变化。若作是解,所谓不知先后,亦不分本末也。既不知先后本末,欲求佛道,如将方木逗圆孔也,岂非大错!既不知方便,故作悬崖之想,自生退屈,断佛种性者,不为不多矣。既自未明,亦未信他既有解悟处见无神通者,乃生轻慢,欺贤诳圣,良可悲哉!】

更何况事上神通,在通达者(达人)看来,犹为妖怪之事,也是成圣之途中最不要紧的事,即或神通出现,也不可看重它、使用它。今日迷痴之辈,妄自以为一念悟时,就会随即出现无量妙用,神通变化。若是这样来理解,所谓不知先后(先要渐修,然后才有神通出现),亦不分本末也(觉悟是本,神通是末)。既然不知先后本末,而欲求佛道,犹如要将方木插入圆孔,岂不是大错!既然不知道修行的门径,故将开悟看作高不可攀,而自生退屈,这样断送了自己成佛种性者,比比皆是。自己不明白什么是开悟,也不相信未发神通之开悟者的开悟,而生轻慢,欺贤诳圣,真是可悲啊!

〔亦是圣末边事〕仰山慧寂禅师云:“不要三明六通(不要去追求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莫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得本之后,得本之后,通过渐修,随着习气逐渐淡薄,自会有三明六通);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若未得本,纵然以情识来修学神通,也不会得到三明六通)。”(《五灯会元》)《证道歌》云:“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问:汝言顿悟渐修两门,千圣轨辙也。悟既顿悟,何假渐修?修若渐修,何言顿悟?顿渐二义,更为宣说,令绝余疑。】

问:你说顿悟与渐修这两门,是千圣共行的道路。悟,既然是顿悟,又何必还要渐修?修,若是渐修,为何又说要顿悟?顿渐二义,请更为宣说,以断尽一切疑虑。

 

【答:顿悟者,凡夫迷时,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灵知是真佛也。心外觅佛,波波浪走。忽被善知识指尔入路,一念回光见自本性。而此性地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即与诸佛分毫不殊。故云顿悟也。】

答:就顿悟来说,凡夫迷时,以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才是真法身,不知自己灵知才是真佛。于是心外求佛,东奔西走。忽被善知识指他入门之路,一念回光见自本性。于是了悟到此本性处原本没有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即与诸佛分毫不差。所以称为顿悟。

〔灵知〕灵知是无有取相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宗镜录》云:“般若无知者,无有取相之知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永嘉大师《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云:“忘(亡)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僧肇《般若无知论》云:“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按:现在流行的《修心诀》版本中,有的是用“灵知”一词,而有的是用“虚知”一词。本书《修心诀》的原文,是采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八册No.2020“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渐修者,顿悟本性与佛无殊,无始习气难卒顿除,故依悟而修,渐熏功成,长养圣胎,久久成圣,故云渐修也。比如孩子初生之日,诸根具足,与他无异,然其力未充,颇经岁月方始成人。】

就渐修来说,顿悟自己本性与佛分毫不差,但是无始来之习气难以一下顿除,因此依悟而修,渐熏功成,长养圣胎,久久成圣,所以称为渐修。比如孩子初生之日,诸根具足,与成年人无异,然而力量尚未充足,必须经历好些岁月才能够长大成人。

〔圣胎〕菩萨修行直至成佛,有五十二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叫做“圣胎”,因其修习正法而得长养,到达初地而见道,生于佛家,故称圣胎。〔三贤〕五十二位中,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诸位菩萨,仅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惑和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所以只称为“三贤”,或“地前菩萨”。

三、如何顿悟

〔顿悟〕顿悟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

 

【问:作何方便,一念回机,便悟自性?答:只汝自心,更作什么方便?若作方便,更求解会,比如有人不见自眼,以谓无眼,更欲求见;既是自眼,如何更见?若知不失,即为见眼。更无求见之心,岂有不见之想?自己灵知,亦复如是。既是自心,何更求会?若欲求会,便会不得;但知不会,是即见性。】

问:作何方便,一念回机,便悟自性?答:自性就是你自心,更作什么方便?若作方便,更求解会,这就像有人看不见自己的眼睛,就以为没有眼睛,还要去寻找眼睛;既然自己已经有眼睛,为什么还要去看见它才算数?只要知道眼睛不失,即为见眼。既无求见之心,岂有不见之想?自己空寂灵知之心,也是这样,知其不失,便悟自性。既是自心,何更求会?若欲求会,便会不得;但知其在而不去会,这就是见性。

〔方便〕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善巧手段、方法或语言。〔会〕理解,领悟。

 

【问:上上之人闻即易会,中下之人不无疑惑,更说方便,令迷者趣入。】

问:上上根人听了你这番话即能领悟,中下根人不无疑惑,请您更善巧地解说,令迷者趣入。

 

【答:道不属知、不知,汝除却将迷待悟之心,听我言说。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亦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密密相传底法印也。】

答:道不属于知或是不知(道不可以通过思惟来明白),你除去将迷待悟之心,细听我说。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于诸法皆空之处,那个灵知不昧,即是这空寂灵知之心,祂就是你本来面目,也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密密相传的法印也。

〔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当心处于空寂灵知的状态,这就是你自性的本来面目。(《修心诀》中,心既是用也是体。本句中的“心”是指心体:即此空寂灵知之心体,是汝本来面目。)“祖(达摩祖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只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性,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达摩祖师只是否定他的答案),不为说无念心体(并不为他明说答案是无念心体)。可忽曰:‘我已息诸缘(我已止息种种攀缘)。’祖曰:‘莫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灵知了了)。’祖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指月录》永嘉大师云:“忘(亡)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心体)历历(清清楚楚)。”(《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法印〕佛法的印契。这是佛法的准则,不合于法印者,即非佛法。

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无论是迷还是悟),心本自知(心原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

《禅源诸诠集都序》又云:(师)问:‘诸缘绝时有断灭否?’(学人)答:‘虽绝诸念,亦不断灭。’(师)问:‘以何证验云不断灭?’(学人)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印证)云:‘只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不投合),即但遮(遮挡,否定)诸非(种种错误的回答),更令观察,毕竟不与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验实是亲证其体。然后印之,令绝余疑。故云:默传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只是不明说‘知’字),非总不言,六代相传皆如此也。至荷泽(六祖门下的神会)时,他宗竞播,欲求默契(若要要求学人自己默契),不遇机缘。又思惟达摩悬丝之记(原注:达摩云:“我法第六代后,命如悬丝。”),恐宗旨灭绝(恐怕禅宗宗旨灭绝),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任学者悟之浅深,且务图宗教不断。亦是此国大法,运数所至,一类道俗合得普闻,故感应如是。其默传者,余人不知,故以袈裟为信,其显传者学徒易辨,但以言说除疑,况既形言足可引经论等为证(况且既然已经形于言语,足可引经论等为证)(原注:前叙外难云:‘今时传法者说密语否?’今以此答也。法是达摩之法,故闻者浅深皆益。但昔密而今显,故不名密语,岂可名别法亦别耶?)

〔六代相传皆如此也〕禅宗从初祖达摩祖师到六祖惠能所传,都是这样。这说明“知之一字”乃禅宗“以心传心”之秘密!圭峰大师《中华传心地法门师资承袭图》云:“只此空寂寂知,是前达摩所传空寂心也。”

问:“知”之一字,历来颇有争议。圭峰大师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黄龙死心禅师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请问,何者为是?

答:《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句中的第一个知,是众妙之门;若沦于第二个知,“病眼空花,且又邀花结果”,是为众祸之门。憨山大师云:“佛未出世,祖未西来,现成家业,人人具足。由其具足而不知,故黄面(释迦牟尼佛)、碧眼(达摩祖师)忍俊不禁,特地出身,为人说破。灵山百万众,传灯千七百(传灯录等一千七百则公案),都皆一唤回头,顿知本有。此则‘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矣。噫!佛祖元无实法与人,岂期人人病眼空花,且又邀花结果,佛祖之心然哉?此则‘知之一字,众祸之门’也。吾人若不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见空华;诗曰:“纷纭翳膜刮金篦”),何以世(继承、荷担)其家业?”(《梦游集·送无言道公住持少林序》)紫柏老人云:“知之一字众妙门,知见立知祸大矣。”(《紫栢老人集》)

〔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若悟此心,真所谓不践阶梯,径登佛地,步步超三界,归家顿绝疑。便与人天为师,悲智相资,具足二利,堪受人天供养,日消万两黄金。汝若如是,真大丈夫,一生能事已毕矣。】

若悟得此空寂灵知之心,真所谓不践阶梯,径登佛地,步步超三界,顿绝能否归家(成佛)之疑。便能够为人、天之师,悲智相互资助,具足自利利他之二利,能受人、天供养,每日消受得起万两黄金的供养。你若是这样,是真正的大丈夫,一生之能事已毕矣。

〔相资〕相互资助。〔二利〕自利和利他。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日消万两黄金〕说明福德、功德之巨大。沩山老人云:“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便消受得起万两黄金的供养)。”〔大丈夫〕有大志、有大作为的人,不限男女。

 

【问:据吾分上,何者是空寂灵知之心耶?答:汝今问我者,是汝空寂灵知之心。何不返照,犹为外觅?我今据汝分上,直指本心,令汝便悟。汝须净心,听我言说。】

问:就我来说,什么是空寂灵知之心呢?答:你现在问我的,就是你空寂灵知之心。你为何不返观内照,还在向外寻觅呢(还在问我呢)?我现在就你而言,直指你本心,令你立即开悟。你必须停息一切念头(净心),听我言说。

〔汝须净心〕这就是六祖传法与惠明时所说:“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恶”。《六祖坛经》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从朝至暮,十二时中,或见或闻,或笑或语,或嗔或喜,或是或非,种种施为运转,且道毕竟是谁,能伊么(这么)运转施为耶?若言色身运转,何故有人一念命终,都未坏烂,即眼不自见,耳不能闻,鼻不辨香,舌不谈论,身不动摇,手不执捉,足不运奔耶?是知能见闻动作必是汝本心,不是汝色身也。况此色身,四大性空,如镜中像,亦如水月,岂能了了常知,明明不昧,感而遂通,恒沙妙用也。故云: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从朝至暮,二十四小时(十二时)中,或见或闻,或笑或语,或嗔或喜,或是或非,种种施为运转,你且道毕竟是谁,能够这么施为运转呢?若说是色身在施为运转,为什么有人一念命终,色身尚未坏烂,便眼不能见,耳不能闻,鼻不辨香,舌不谈论,身不动摇,手不执捉,足不运奔呢?由此可知,能见闻动作的必是你本心,不是你的色身啊。况且此色身是四大合成,质性空顽,如镜中之像,亦如水中之月,岂能够了了常知,明明不昧,感而遂通,有恒河沙数之妙用呢?因此说:神通和妙用,运水及搬柴,这都是你本心所为(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

 

【且入理多端,指汝一门,令汝还源。汝还闻鸦鸣鹊噪之声么?曰:闻。曰:汝返闻汝闻性。还有许多声么?曰:到这里一切声、一切分别,俱不可得。曰:奇哉!奇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我更问尔,尔道‘到这里,一切声、一切分别总不可得’,既不可得,当伊么时莫是虚空么?曰:元来不空,明明不昧。曰:作么生是不空之体?曰:亦无相貌,言之不可及。曰:此是诸佛诸祖寿命,更莫疑也。】

而且入理(了悟自性)有多条途径,现在给你指一条,令你返本还源。你还听见鸦鸣鹊噪之声么?答曰:听见。问曰:你返闻你那个能够听见的闻性。现在还有许多声音吗?答曰:到这里,一切声、一切分别,皆不可得。师曰:奇哉!奇哉!这是观音菩萨入理之门(返闻自性)。我更问你,你说道:‘到这里一切声音、一切分别,皆不可得。’既不可得,那时候莫不是虚空么?答曰:元来不空,明明不昧。问曰:如何是这不空之体?答曰:也无相貌,言之不可及。师曰:这就是诸佛诸祖之性命(法身慧命),更不要再有任何怀疑也。

〔鸦鸣鹊噪〕古时候,鸦鸣鹊噪是最常听见的声音,如同现代各式各样的机械噪音一样。所以,在做此体验时,可将鸦鸣鹊噪换成身边的噪音。〔观音入理之门〕《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云:“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是诸佛诸祖寿命〕这就是诸佛诸祖之法身慧命。凡夫是以色身和妄想(六尘缘影)为性命。《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例如以东为西、以南为北等等),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四大假合之色身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憨山大师云:“夜气清明,摄心端坐,返观内照,寂然不昧处,自见本来面目。”(《梦游集·示陈生资甫》)

 

【既无相貌,还有大小么?既无大小,还有边际么?无边际故无内外,无内外故无远近,无远近故无彼此,无彼此则无往来,无往来则无生死,无生死则无古今,无古今则无迷悟,无迷悟则无凡圣,无凡圣则无染净,无染净则无是非,无是非则一切名言俱不可得,既总无如是一切根境、一切妄念,乃至种种相貌、种种名言俱不可得,此岂非本来空寂、本来无物也?】

祂既然无相貌,还有大小么?既然无大小,还有边际么?无边际故无内外,无内外故无远近,无远近故无彼此,无彼此则无往来,无往来则无生死,无生死则无古今,无古今则无迷悟,无迷悟则无凡圣,无凡圣则无染净,无染净则无是与非,无是与非,则一切名言俱不可得,既然都没有如是一切诸根、尘境,没有一切妄念,乃至种种相貌、种种名言俱不可得,这岂不是本来空寂、本来无物吗?

〔名言〕名称与言词。

 

【然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不同无情,性自神解,此是汝空寂灵知清净心体。而此清净空寂之心,是三世诸佛胜净明心,亦是众生本源觉性。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

然此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不同于无情,自性自己神解这是你空寂灵知清净心体。而此清净空寂之心,是三世诸佛胜净明心,也是众生本源觉性。悟此(空寂灵知之心)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六道)而长劫轮回。

〔神解〕不用思维之直觉。〔悟此而守之者〕守之:保持空寂灵知之心。前文云:“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坐一如〕“坐”:坚守。“一如”: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坐一如”:坚守一如。就具体行持来说,就是:善恶都莫思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妙用无穷如恒河沙数)。”(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问:如何悟此而守之?

答:即后文所说:“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亦是念起不随),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

 

【故云:迷一心而往六趣者,去也动也;悟法界而复一心者,来也静也。虽迷悟之有殊,乃本源则一也。所以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而此空寂之心,在圣而不增,在凡而不减。故云:在圣智而不耀,隐凡心而不昧。既不增于圣,不少于凡,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汝若信得及,疑情顿息,出丈夫之志,发真正见解,亲尝其味,自到自肯之地,则是为修心人解悟处也。更无阶级次第,故云顿也。如云于信因中,契诸佛果德,分毫不殊,方成信也。】

因此说:迷昧一心而往六趣者,是由于去也动也;悟法界而恢复一心者,是由于来也静也。虽然有迷与悟的不同,其本源则一也。所以说:所说的道法,就是众生之心。而此空寂之心,在圣而不增,在凡而不减。因此说:‘在圣智而不耀,隐凡心而不昧。’既然不增于圣,不少于凡,佛祖与凡人有何不同呢?而所以不同于凡人者,能自护心念而已(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你如果真正相信,疑情顿息,发起大丈夫之志,展现真正见解,亲尝其味,自到自肯之地,则是为修心人之解悟处也。更无阶级次第,故云顿也。相信我在因地中佛性的德能与诸佛果地上的德能分毫不差,这才是真信。

〔契诸佛果德,分毫不殊〕一切众生,虽然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德能,仍然具足,与诸佛无异,不过隐而不现。〔果德〕果地上的德能。〔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果地〕证得佛果的地位。

四、如何渐修

〔渐修〕守此空寂灵知之心,先保后任,以至无为。后文云:“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念起不续:不让它相续成想)。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妄亦不起,不照而照),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菩提行经》云:“云何名修行?修行名护心,是故常观心,恒时作卫护。”

〔悟后牧牛行〕大慧禅师云:“昔沩山问懒安:‘汝十二时中,当何所务?(二十四小时中,你在做什么?)’安云:‘牧牛。’山云:‘汝作么生牧?(你怎样牧?)’安云:‘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只要牛一离开正道,就猛拉鼻绳拽回来。意思是:只要妄念一起,就抖擞精神提起话头。)’山云:‘子(您)真牧牛也!(您真正在牧心牛啊!)’学道人制(制止)恶念(由于妄念十分可恶,故大慧称之为恶念),当如懒安之牧牛,则久久自纯熟矣(妄念不起)。”(《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问:既悟此理,更无阶级,何假后修渐熏渐成耶?答:悟后渐修之义,前已具说,而复疑情未释,不妨重说。汝须净心,谛听,谛听!】

问:既然顿悟此理,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异,更无阶级可言,为什么还要悟后起修,渐熏渐成呢?答:悟后渐修之义,前面已经具体说明,而你仍然疑情未释,不妨再说。你须净心,谛听,谛听

 

【凡夫无始旷大劫来,至于今日,流转五道,生来死去,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与成性。虽到今生,顿悟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殊,而此旧习卒难除断。故逢逆顺境,嗔喜是非,炽然起灭,客尘烦恼,与前无异。若不以般若中功著力,焉能对治无明,得到大休大歇之地?如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

凡夫无始旷(“旷”,极其长久)大劫来,至于今日,流转五道,生来死去,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积久成性(成为本能)。虽到今生,顿悟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异,而此无始劫来养成的坚执我相、妄想颠倒之习气,不可能一下就断除掉。故遇到逆境顺境,嗔喜、是非,便炽然起灭,客尘烦恼,与前无异。若不以般若来用功著力,哪能对治无明,到达大休大歇之地步?如先贤所说:“虽然顿悟自己同佛一样,但是多生习气深重,犹如风停波尚涌,空寂之理虽然现前,尘浊之念还是不断地侵犯。”

〔五道〕天、人、地狱、饿鬼、畜生。若言六道,则加阿修罗。此不言者,因为阿修罗一道,摄于天、人、畜生、饿鬼诸趣之中故也。〔坚执我相〕坚执色身和妄想是我。这里的“妄想”,是指一切念想,因为有想皆妄。〔客尘烦恼〕能染污心性之外来烦恼。因为烦恼非心性本有之物,乃由外缘而起,故称为客;又因为烦恼能污染心性,犹如尘埃之污染万物,故称为尘。众生之心本来自性清净,然因客尘烦恼所染污而不净。

《五灯会元》记载:“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师(沩山灵祐禅师)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他)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

 

【又,杲禅师云:“往往利根之辈,不费多力打发此事,便生容易之心,更不修治,日久月深,依前流浪,未免轮回。则岂可以一期所悟,便拨置后修耶?”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

又,大慧宗杲(gǎo)禅师说:“往往利根之辈,不费多大力气就顿悟,便生容易之心,更不加修治,日久月深,仍旧同从前一样随世浮沉,不能出离六道轮回。因此,怎么可以一有所悟,便废弃后修呢?”所以,悟后必须长久地、坚持不懈地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不让它相续成想)。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亦是念起不随),方始究竟,这就是天下善知识悟后之牧牛行啊!

“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这是渐修的具体方法。而要能够做到“长须照察,念起不随”,必须要有观心功夫。观心的方法,详见本院教材《白云心要(观心宝笈)》

〔妄念忽起,都不随之〕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译文:觉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中自然没有妄念。妄念若起,说明自己迷糊了(如人打盹做起白日梦来)。就要立刻凛然一觉,醒悟过来。一旦醒悟过来,妄念也就立刻消失了。修行的妙门就在这里啊!)〔牧牛行〕《禅苑瑶林注》记载:昔日懒安参访百丈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来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你就是佛,还说什么欲来识佛)。”曰:“识后如何(识佛后如何?即悟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自性返本还源)。”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不知道自始至终应当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妄念忽起,都不随之)。”

 

【虽有后修,已先顿悟妄念本空,心性本净。于恶断、断而无断,于善修、修而无修,此乃真修真断矣。故云:“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圭峰总判先悟后修之义云:“顿悟此性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与佛无殊。依此而修者,是名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也。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转展相传者,是此禅也。”则顿悟渐修之义,如车二轮,阙一不可。】

虽然有后修,但是先已顿悟妄念本空,心性本净。所以,于恶要断,断而无断(恶必须断,但不执以为实,不住于相),于善要修,修而无修(善必须修,但不执以为实,不住于相),此乃真断真修矣。所以说:“虽然完备地秉修万行,但仅以无念为宗。”圭峰大师总判先悟后修之义云:“顿悟此性,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与佛无殊。依此而修者,是名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也。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达摩祖师)门下辗转相传者,是此禅也。”则顿悟渐修之义,如车之二轮,缺一不可。

 

【或者不知善恶性空,坚坐不动,捺伏身心,如石压草,以为修心,是大惑矣!故云:‘声闻心心断惑,能断之心是贼。’但谛观杀盗淫妄从性而起,起即无起,当处便寂,何须更断?所以云:‘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又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故悟人分上,虽有客尘烦恼,俱成醍醐。但照惑无本,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化六尘,如汤消冰。】

要是没有顿悟,不知善恶是幻象(性空),于是坚坐不动,来按捺降服伏身心,这就如同以石头来压草,还以为是修心,那就大错了!所以宝志禅师说:‘声闻心心断惑(见思惑),能断之心是贼。’只须谛(仔细地)观杀盗淫妄是从自性而起,起即无起(性空),则当处便灭,何须更断?所以说:‘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又说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这是定慧等持的要点。)因此,悟人(已开悟之人)分上虽然有客尘烦恼,但是俱成醍醐(客尘烦恼是陪练、是磨刀石)。只须观照见思惑本来就没有,就知道三界如空华,于是烦恼如风卷烟一样地消失了;知道六尘是幻化,于是烦恼如滚汤消冰一样地融化了。

〔性空〕又作无自性、无性。诸法是幻象,如梦中事,其性本空,没有实在之自体。〔以石压草〕以石头来压草,虽然一时压住,草还是会继续生长出来的。〔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声闻心心断惑,能断之心是贼〕宝志禅师“大乘赞”云:“声闻心心断惑,能断之心是贼。贼贼递相除遣,何时了本语默?”(《指月录》)

〔但谛观杀盗淫妄从性而起〕但谛(仔细地)观杀盗淫妄是从自性而起。《六祖坛经》云:“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译文:自性能含万法,故名含藏识。自性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出六门(眼、耳、鼻、舌、身、意),见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是十八界(六识、六门和六尘),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若邪,这十八界就起十八邪用;自性若正,这十八界就起十八正用。若恶用,就是众生用;善用,就是佛用。用从什么来?从自性来。)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醍醐〕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药中第一。《大般涅槃经》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

 

【若能如是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定慧等持,则爱恶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烦恼尽时,生死即绝。若微细流注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千百亿化身于十方国中,赴感应机,似月现九霄,影分万水,应用无穷,度有缘众生,快乐无忧,名之为大觉世尊。】

若能这样念念修习(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忘照顾定慧等持(如何定慧等持,详见下章),则爱、恶(wù)之心自然淡薄,慈悲和智慧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烦恼尽时,生死即了。若微细流注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能够现千百亿化身于十方国中,赴感应机,似月现九霄,影分万水,应用无穷,度有缘众生,快乐无忧,名之为大觉世尊(佛)。

〔恶wù〕讨厌;憎恶。〔悲智〕慈悲和智慧,是佛菩萨所必备的二种德性,也叫做“悲智二门”。智是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是下化众生,属于利他。〔微细流注〕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即微细念,为阿赖耶识之相。《大乘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修满十地),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彻见本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圭峰大师云:若微细流注(微细念)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似月现九霄,影分万水〕就像明月高挂天空,其影遍布万水。〔九霄〕天空的最高处。

五、定慧等持

寂知即是定慧等持。寂是定,知是慧。

心性寂灭为定,常解寂灭为慧。

 

(一)定慧之顿门

(二)定慧之渐门

(三)由渐而入顿

 

《修心诀》是以定慧等持来伏烦恼、断烦恼,乃至圆证佛果。上文云:“若能如是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定慧等持(寂知),则爱恶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烦恼尽时,生死即绝。若微细流注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千百亿化身于十方国中,赴感应机,似月现九霄,影分万水,应用无穷,度有缘众生,快乐无忧,名之为大觉世尊。”

〔定慧等持〕寂知即是定慧等持。寂是定,知是慧。达摩祖师《绝观论》云:“心性寂灭为定,常解寂灭为慧。”这是说:当心性处于寂灭(无念)的状态,称之为定;了了常知此时心性是处于寂灭状态,称之为慧。(通俗地说,无念是定,觉知到那个无念是慧。)所以,定是寂,慧是知。定是体,慧是体之用。定慧等持,就是寂而知,知而寂。此空寂之灵知,又常常称之为“照”,定慧等持即是寂而照,照而寂。大愚法师云:“寂(无念)(觉知到那个无念)照寂,切忌用力(不假造作,任运自在地寂照),成佛作祖,无他秘密。”《圆觉经》中,佛言:“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这里,清净觉相是定,圆照是慧,圆照清净觉相即是定慧等持。〔寂而知〕一念不生(寂),而且觉知到这个一念不生(知),如珠吐光,还照珠体。寂(譬如珠体)是体,知(譬如珠光)是体之用。〔本起因地〕佛当初在因地时。〔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

 

“庵婆女问文殊云:‘明知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被生死之所流?’文殊云:‘其力未充故。’”(译文:庵婆女问文殊菩萨:‘明明知道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还被生死所流转呢?’文殊菩萨回答道:‘这是因为息灭妄执的力量还不充足的缘故。’详见《真心直说精解》)修道人之所以被生死所流转,就是因为息灭妄执的力量还不充足的缘故。因此,定慧等持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和壮大息灭妄执的力量,从而息灭妄想。

〔妄执〕错误的执著于身、心、世界为真实,并把身、心当做我,而忘却自性才是我。〔自性才是我〕《大般涅槃经》中,佛言:“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云:“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佛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由此可知,离妄想是修行的核心和关键。

 

在《修心诀》中,修行就是要返本还源,将妄心状态转变为真心状态。其路子是顿悟渐修。顿悟,是悟此空寂灵知之心;渐修,是守(守护)此空寂灵知之心。先保后任,直至无为。所以,定慧等持,经常处于见性时那种空寂而灵知的状态,如本篇云:“悟此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

 

问:如何悟此而守之?

答:即本篇所说: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不让它相续成想)。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妄亦不起,不照而照),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

〔妄念忽起,都不随之〕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译文:觉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中自然没有妄念。妄念若起,说明自己迷糊了(如人打盹做起白日梦来)。就要立刻凛然一觉,醒悟过来。一旦醒悟过来,妄念也就立刻消失了。修行的妙门就在这里啊!)

问:进入寂而知的状态,有何方便?

答:接纳当下,全然临在,不随念转,不为境牵。在“接纳当下,全然临在,不随念转,不为境牵”时,你就处于寂而知的见性状态。关于临在,详见《觉知禅》的前行篇和参禅篇中“参临在禅”一章。因此,临在是定,觉知到那个临在是慧,如此即是定慧等持。这是见性之人的日常行持,非常美妙的行持——大圆满法。

 

定慧等持有二门:任运门(自性定慧)和对治门(随相定慧)。前者是顿门,后者是渐门。

(一)定慧之顿门

下面讲定慧等持之顿门(任运门):任运寂知。

 

【问:后修门中,定慧等持之义,实未明了,更为宣说,委示开迷,引入解脱之门。】

问:悟后起修门中,定慧等持之义,实未明了,请更为宣说,详尽指示,拨开迷雾,引入解脱之门。

 

【答:若设法义,入理千门,莫非定慧。取其纲要,则但自性上体用二义,前所谓空寂、灵知是也。定是体,慧是用也。即体之用故,慧不离定;即用之体故,定不离慧。定则慧故,寂而常知;慧则定故,知而常寂。如曹溪云:“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若悟如是,任运寂知,遮照无二,则是为顿门个者,双修定慧也。】

答:若论法义,入理虽有千条门路,它们无不是定慧等持。取其纲要,这就是自性上体、用二义,即前面所讲的空寂(体)、灵知(用)。(空寂)是体,(灵知)是用也。慧是体(定)之用,故慧不离定;定是用(慧)之体,故定不离慧。定则慧,故寂而常知;慧则定,故知而常寂。如曹溪六祖惠能云:“心地不散乱即是自性定,心地不痴昧即是自性慧。”若悟到这一步,任运寂而知,遮照无二,则是为顿门禅人之定慧双修也。

入理入诸法实相之理。〔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就是真实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情形。《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关于诸法实相的详细论述,见《诸法实相》一文〔入理千门,莫非定慧〕入理虽有千条门路,但是没有哪一条门路可以取代定慧等持。也就是说,定慧等持是入理之最佳门路。〔任运〕听任自然,不假造作。〔寂知〕寂(无念)而知(觉知到那个无念)。〔遮照〕破法归空,谓之遮;存法观义,谓之照。《宗镜录》云:“破立一际,遮照同时。”〔一际〕无有彼此之分别也。《宗镜录》云:“法(身)报(身)虽分,真化一际。”

 

【若言先以寂寂,治于缘虑,后以惺惺,治于昏住,先后对治,均调昏乱,以入于静者,是为渐门,劣机所行也。虽云惺寂等持,未免取静为行,则岂为了事人不离本寂本知,任运双修者也?故曹溪云:“自悟修行,不在于静,若静先后,即是迷人。”】

若言先以寂寂来对治缘虑,后以惺惺来对治昏沉,先后对治,均调昏沉、散乱,以此入于静者,是为渐门,劣机(根基劣者)所行也。虽说是惺寂等持,未免取静为行,如此岂是已悟之人不离本寂本知,而任运定慧双修者也?故曹溪六祖惠能云:“自悟修行,不在于静,若静有先后,即是迷人。”

按:在《六祖坛经》中,六祖云:“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译文:自悟修行,不在于争论;若争论优劣高下,即同迷人。不断胜负之心,就会增长我执,这说明未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本文著者普照国师是高丽人,所阅版本,可能传抄有误。然而,“自悟修行,不在于静,若静有先后,即是迷人”,其理亦通,甚有见地。

 

【则达人分上,定慧等持之义,不落功用,元自无为,更无特地时节。见色闻声时但伊么,著衣吃饭时但伊么,屙屎送尿时但伊么,对人接话时但伊么,乃至行住坐卧,或语或默,或喜或怒,一切时中,一一如是。似虚舟驾浪,随高随下,如流水转山,遇曲遇直,而心心无知。】

因此,通达之人分上,定慧等持之义,是不落功用,原本无为,更无特定的地点和时节(即《六祖坛经》中所说的不入不出之大定,详见《六祖坛经精解》“机缘品第七”)。见色闻声时是这个样(寂而知),著衣吃饭时是这个样(寂而知),屙屎送尿时是这个样(寂而知),对人交谈时是这个样(寂而知),乃至行住坐卧,或语或默,或喜或怒,一切时中,都是这个样(寂而知)。就像无人之舟漂泊在大海上,随着浪头之高下而高下一样,又如溪水绕山而行,随着地势的曲直而曲直一样,并不因为境缘而起心动念(心心无知)。

〔似虚舟驾浪,随高随下,如流水转山,遇曲遇直〕任运随缘。〔虚舟〕无人之舟。出自《庄子》。〔心心无知〕这里的“知”,是《楞严经》所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句经文中的第二个“知”。“心心无知”的意思是说:心心不立知——念起不续。

 

【今日腾腾任运,明日任运腾腾,随顺众缘,无障无碍。于善于恶,不断不修,质直无伪,视听寻常,则绝一尘而作对,何劳遣荡之功?无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缘之力。】

今日腾腾任运,明日任运腾腾,随顺众缘,无障无碍。于善于恶,不断不修,朴实正直无有谄伪,视听寻常(不起分别)。这样一来,不与一尘作对,何劳遣荡烦恼之功?无有一念生情,故不须假借忘缘之力。

〔腾腾〕不停地翻腾滚动。〔绝一尘而作对,何劳遣荡之功?无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缘之力〕丧我忘情。圭峰大师《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云:“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忘情〕亡情。古文中,“忘”通“亡”,“灭”的意思。所以“丧己忘情”,即:丧己灭情。“此以忘情为修也”,即:此以灭情(灭爱恶之情)为修也。〔忘缘〕亡缘,即外息诸缘。

 

关于定慧之顿门,四祖道信对法融禅师(牛头宗的开山祖师)有一番开示,十分精彩(见《五灯会元》)。现摘录如下:

师(法融禅师)稽首请说真要。祖(四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心);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心源〕心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止观》曰:“结跏束手,缄唇结舌,思想实相。心源一止,法界同寂。”又曰:“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

师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

(二)定慧之渐门

随时随地保持“寂而知”的状态(任运寂知),这是顿门(任运门)。如果还做不到任运寂知,而是或散乱或昏沉,就要先以渐门(对治门)来对治散乱、昏沉,逐渐做到能够随时随地保持“寂而知”的状态(任运寂知),直至无功用行。

〔无功用行〕无须强制身口意,在自然状态下,任运自如地修行,称之为无功用行。

下面讲定慧等持之渐门(对治门,亦名随相门):对治散乱、昏沉。(参阅《参究念佛》中“定慧等持”一节)

 

【然障浓习重,观劣心浮,无明之力大,般若之力小,于善恶境界,未免被动静互换,心不恬淡者,不无忘缘遣荡功夫矣。如云:“六根摄境,心不随缘谓之定;心境俱空,照鉴无惑谓之慧。”此虽随相门、定慧渐门,劣机所行也。对治门中,不可无也。】

然而,如果业障浓厚、习气深重,观力下劣而心浮识扬,无明之力大,般若之力小,于善恶境界,未免被动静二相互换,心不能处之泰然者,那就不可没有亡缘遣荡之功夫也。如古德云:“六根摄境,心不跟随攀缘谓之定;心境俱空,照鉴无惑谓之慧。”这虽然是随相门(定慧渐门),但宜于根基劣者所行也。此种修法,在对治门中,不可没有。(这是说要应机设教。)

〔动静二相〕事物所具有之二种相状。动,事件发生、进行;静,事件结束、止息。〔被动静互换〕这是说心随境转。

 

【若掉举炽盛,则先以定门,称理摄散,心不随缘,契乎本寂;若昏沉尤多,则次以慧门,择法观空,照鉴无惑,契乎本知。以定治乎乱想,以慧治乎无记。】

若是掉举(心念散乱)炽盛,则应当先以定门来举理摄散,使心不随缘,契乎本寂;若是昏沉特别多,则应当以慧门来择法观空,照鉴无惑,契乎本知。这样,以定来对治乱想(掉举),以慧来对治无记(昏沉)。

〔择法〕简别(甄别)诸法之真伪,取真舍伪,而趣入菩提。〔观空〕观察诸法体空的道理。

(三)由渐而入顿

下面讲由对治门(渐门)而入任运门(顿门)。

 

【动静相亡,对治功终。则对境而念念归宗,遇缘而心心契道,任运双修,方为无事人。若如是,则真可谓定慧等持,明见佛性者也。】

如此修持(对治散乱、昏沉),日久功深,当动静之相消亡,则对治之功不须再用。于是对境而念念归宗,遇缘而心心契道,任运而定慧双修,方为无事人。若如是,则真可谓定慧等持,彻见本性的人啊!

六、顿渐辩答

【问:据汝所判,悟后修门中,定慧等持之义有二种:一、自性定慧,二、随相定慧。】

问:按照您上面所作之分判,悟后修门中定慧等持之义有二种:一、自性定慧,二、随相定慧。

对于自性门则说:任运寂知,原本无为。不与一尘作对,何劳遣荡烦恼之功?无一念生情,故不须假借忘缘之力。您分判说:这是顿门之人,不离自性之定慧等持也。

 

【自性门则曰:任运寂知,元自无为。绝一尘而作对,何劳遣荡之功;无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缘之力。判云:此是顿门个者,不离自性定慧等持也。】

 

【随相门则曰:称理摄散,择法观空,均调昏乱以入无为。判云:此是渐门,劣机所行也。】

对于随相门则说:举理摄散,择法观空,均调昏沉散乱以入无为。您分判说:这是渐门,根基劣者所行也。

 

【为两门定慧,不无疑焉。】

这样一来,定慧双修就有两门,令学人不能无疑。

 

【若言一人所行也,为复先依自性门定慧双修,然后更用随相门对治之功耶?为复先依随相门均调昏乱,然后以入自性门耶?若先依自性定慧,则任运寂知,更无对治之功,何须更取随相门定慧耶?如将皓玉雕文丧德。】

若就一个人之修持来说,是应当先依自性门定慧双修,然后再用随相门对治之功呢?还是先依随相门均调昏沉散乱,然后以此而入自性门呢?若是先依自性定慧,则任运寂知,更无对治之功,又何必更取随相门来修定慧呢?这就如同在洁白无瑕的玉璧上雕刻花纹,反而破坏了它无比贵重的品质。

〔皓玉无瑕,雕文丧德〕皓玉无瑕,本来就非常名贵,却在上面雕刻花纹,反而降低了它的价值。“德”,美好的品质。

 

【若先以随相门定慧对治功成,然后趣于自性门,则宛是渐门中劣机悟前渐熏也,岂云顿门个者,先悟后修用无功之功也?】

若先以随相门定慧对治功成,然后再趣于自性门,则宛然是渐门中之根基劣者,悟前渐熏也。这哪里说得上是顿门禅人先悟后修,用无功之功呢?

 

【若一时无前后,则二门定慧顿渐有异,如何一时并行也?则顿门个者依自性门任运亡功,渐门劣机趣随相门对治劳功。】

如果同时使用自性门和随相门,那么这两门之定慧,顿渐有异,又如何一齐并行呢?所以,顿门禅人是依自性门任运亡功,渐门劣机是取随相门对治劳功。

 

【二门之机,顿渐不同,优劣皎然,云何先悟后修门中并释二种耶?请为通会令绝疑情。】

二门之机,顿渐不同,优劣皎然,为什么要在先悟后修门中,同时讲授两种定慧的修法呢?请您为我们会通,令绝疑情。

 

【答:所释皎然,汝自生疑,随言生解,转生疑惑。得意忘言,不劳致诘。】

答:上面的解释,讲得一清二楚,你自生疑惑,在言语上推敲、诘难,转生疑惑。若是你领悟到了言辞背后的真意,则不会把力气用在反复诘问上。

〔得意忘言〕不拘泥于文句的字面意思以体味其真意也。

 

【若就两门各判所行,则修自性定慧者,此是顿门用无功之功,并运双寂,自修自性,自成佛道者也。修随相门定慧者,此是未悟前,渐门劣机,用对治之功,心心断惑,取静为行者。而此二门所行,顿渐各异,不可参乱也。】

若就这两门各判所行而言,则修自性定慧者,这是顿门所用无功之功,定慧并运,而定慧双寂,自修自性,自成佛道者也。修随相门定慧者,这是未悟前渐门劣机所用对治之功,心心断惑,取静为行者。而此二门之行法,其顿、渐各不相同,不可参杂混淆也。

 

【然悟后修门中,兼论随相门中对治者,非全取渐机所行也。取其方便,假道托宿而已。】

然而在悟后修门中,兼论随相门中对治者,并非全是为了渐门根机所行也。取其方便,借路寄宿而已。

 

【何故?于此顿门,亦有机胜者,亦有机劣者,不可一例判其行李也。若烦恼淡薄,身心轻安,于善离善,于恶离恶,不动八风,寂然三受者,依自性定慧,任运双修,天真无作,动静常禅,成就自然之理,何假随相门对治之义也。】

为什么呢?因为顿门中,也有机胜者,也有机劣者,不可一成不变的规定他们的修持途径啊。若是烦恼淡薄,身心轻安,于善能够离善,于恶能够离恶,不为八风所动,寂然于三受者,当依自性定慧,任运双修,天真无作,动静常禅,成就自然之理,又何必借用随相门对治之法呢?

〔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利是令人得意的事,衰是令人失意的事,毁是背后被人毁谤,誉是背后被人称誉,称是当面被人称誉,讥是当面被人讥讽,苦是身心的各种痛苦,乐是身心的各种快乐。因此八法常为世人所爱憎,而且又能煽动人心,所以喻之为“八风”。〔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无病不求药。虽先顿悟,烦恼浓厚,习气坚重,对境而念念生情,遇缘而心心作对,被他昏乱死杀,昧却寂知常然者,即借随相门定慧,不忘对治,均调昏乱,以入无为,即其宜矣。虽借对治功夫,暂调习气,以先顿悟心性本净,烦恼本空故,即不落渐门劣机污染修也。】

无病不求药。(无病服药,固然多事;然而有病不服,亦非所宜。)虽然先已顿悟,而烦恼浓厚,习气坚重,对境而念念生情,遇缘而心心作对,被他昏沉散乱死杀,昧却寂知常然者,即应借用随相门之定慧,不忘对治,均调昏沉散乱,以入于无为,这对他们是非常适合的。虽然他们借用对治功夫来暂调习气,但是由于先已顿悟心性本净,烦恼本空的缘故,即不落渐门劣机污染之修也。

 

【何者?修在悟前,则虽用功不忘,念念熏修,著著生疑,未能无碍,如有一物碍在胸中,不安之相常现在前,日久月深,对治功熟,则身心客尘,恰似轻安,虽复轻安,疑根未断,如石压草,犹于生死界,不得自在。故云:修在悟前,非真修也。】

为什么呢?修在悟前,则虽然用功不忘,念念熏修,却著著生疑,未能无碍,如有一物碍在胸中,不安之相常现在前,日久月深对治功熟,则身心客尘恰似轻安,虽然已经轻安,而疑根未断,如石头压草(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犹于生死界不得自在。所以说:修在悟前,非真修也。

 

【悟人分上,虽有对治方便,念念无疑,不落污染,日久月深,自然契合天真妙性,任运寂知,念念攀缘一切境,心心永断诸烦恼,不离自性,定慧等持,成就无上菩提,与前几胜更无差别,则随相门定慧,虽是渐机所行,于悟人分上,可谓点铁成金。若知如是,则岂以二门定慧有先后次第二见之疑乎?】

而悟人分上,虽然也使用对治的方便修法,但由于念念无疑,不落污染,日久月深,自然契合天真妙性,任运寂知。念念攀缘一切境,心心永断诸烦恼。不离自性,定慧等持,成就无上菩提。便与前面所说根基略胜一筹者,更无差别,则随相门之定慧虽是渐门根机之行法,而于悟人分上,可谓点铁成金。若知如是,则岂以任运定慧和对治定慧二门有先后次第二见之疑乎?

〔念念攀缘一切境,心心永断诸烦恼〕本文在前面已经讲了:“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所以,念虽缘境,而心断烦恼。

七、再三叮咛

【愿诸修道之人,研味此语,更莫狐疑,自生退屈。若具丈夫之志,求无上菩提者,舍此奚以哉?切莫执文,直须了义,一一归就自己,契合本宗,则无师之智自然现前,天真之理了然不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愿诸修道之人,仔细体味以上我所说的,更不要怀疑,自生退屈。若具大丈夫之志求无上菩提者,舍此顿悟渐修、定慧等持之途径何以成就?切莫执著于文句,而应当了悟文句所指示之真义,一一归就自己,契合本性,则无师之智自然现前,天真之理了然不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狐疑〕怀疑。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无师之智〕无师而独自觉悟的佛智。〔慧身〕无漏智慧之身。

 

【而此妙旨,虽是诸人分上,若非夙植般若种智、大乘根器者,不能一念而生正信。岂徒不信,亦乃谤讟,诽谤)返招无间者,比比有之。虽不信受,一经于耳,暂时结缘,其功厥德,不可称量。如《唯心诀》云:“闻而不信,尚结佛种之因,学而不成,犹益人天之福,不失成佛之正因。”况闻而信,学而成,守护不忘者,其功德岂能度量!】

而此妙旨,虽然是人人有份,若非夙植般若种智、大乘根器者,则不能一念而生正信。岂止不信,还会加以诽谤,反招无间地狱之恶报者,处处皆有。虽然他们并不信受,但是一经于耳,暂时结缘,其功德亦不可称量。如永明延寿大师《唯心诀》云:“闻而不信,尚结佛种之因,学而不成,犹益人天之福,不失成佛之正因。”何况闻而信,学而成,守护不忘者,其功德岂能度量啊!

〔不能一念而生正信〕这里的“一念”是说别无他想。〔厥〕它的。

 

【追念过去轮回之业,不知其几千劫。随黑闇,入无间,受种种苦,又不知其几何。而欲求佛道,不逢善友,长劫沉沦,冥冥无觉,造诸恶业。时或一思,不觉长吁。其可放缓,再受前殃?又不知谁复使我今值人生,为万物之灵,不昧修真之路?实谓盲龟遇木,纤芥投针,其为庆幸,曷胜道哉!】

追念自己过去轮回之业,不知有几千大劫。沉沦黑暗之中,入无间地狱,受种种苦,又不知有多久!而欲求佛道时,却不逢善友,以致长劫沉沦,冥冥无觉,造诸恶业。这些情景,时时想起,不觉长叹!哪里可以放缓修持,再受前殃呢?又不知谁能再使我重值人生,为万物之灵,不昧修真之路?实在说来,这样的机会,犹如盲龟钻木孔,微草投针眼。而我却有此机会,这是多么庆幸!多么庆幸啊!

〔盲龟遇木〕为了说明暂得人身的机会极为难得。佛讲了一个譬喻:譬如大地皆成大海,有一只寿命长达无量劫的瞎眼乌龟,每百年才从海里探头出水面一次。而海上有一块木板,板上有一个孔,随风逐浪四处漂流。瞎眼乌龟要一百年才探头出水一次,想要遇到这块木板,已经是机会渺茫,更何况还要由木板的孔中探头而出?而众生想要暂得人身的机会,更难於此。〔纤芥投针〕投掷极其微细的小草,要它穿过针眼。这也是譬喻暂得人身之难。芥:小草。

 

【我今若自生退屈,或生懈怠,而恒常望后。须臾失命,退堕恶趣,受诸苦痛之时,虽欲愿闻一句佛法,信解受持,欲免辛酸,岂可复得乎?及到临危,悔无所益!】

我现在若自生退屈,或生懈怠,而总想以后再说。要是顷刻丧命,退堕恶趣,受诸苦痛之时,虽欲愿闻一句佛法,信解受持,以免辛酸,哪里能够呢?及到病重将死,再要后悔,也没用了!

 

【愿诸修道之人,莫生放逸,莫著贪淫,如救头然,不忘照顾。无常迅速,身如朝露,命若西光,今日虽存,明亦难保,切须在意!切须在意!且凭世间有为之善,亦可免三途苦轮,于天上人间,得殊胜果报,受诸快乐,况此最上乘甚深法门,暂时生信,所成功德,不可以比喻说其小分。】

愿诸修道之人,不要放纵逸乐,不要贪财好色,一定要如同扑灭头上大火那样紧迫,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功夫。无常迅速,身如朝露,命若夕阳。今日虽存,明日难保,切须在意!切须在意!且凭世间有为之善,亦可免三恶道之苦轮,于天上人间,得殊胜果报,受诸快乐,何况此最上乘甚深法门,暂时生信,所成功德,不可以比喻说其少量。

〔放逸〕放纵逸乐。〔贪淫〕贪财好色。〔不忘照顾〕临境遇缘,都要照顾功夫,勿令走失。〔苦轮〕生死之苦果轮转不止,故云轮。

 

【如经云:“若人以三千大千世间七宝,布施供养尔所世界众生,皆得充满;又教化尔所世界一切众生,令得四果。其功德无量无边,不如一食顷,正思此法,所获功德。”是知,我此法门最尊最贵,于诸功德,比况不及。故经云:“一念净心是道场,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如经云:“若人以三千大千世间七宝,布施供养你所在世界的众生,皆得充满;又教化你所在世界的一切众生,使他们证得阿罗汉果。这样无量无边的功德,都不如一食之顷,正思此法所获功德。”因此知道我这一法门,最尊最贵,其它功德都远比不上。故经云:“一念(一其念)净心是道场,胜过建造恒河沙数之七宝塔,因为宝塔毕竟会碎为尘埃,而一念(一其念)净心将会证得正觉。”

 

【愿诸修道之人,研味此语,切须在意。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今若不修,万劫差违,今若强修难修之行,渐得不难,功行自进。】

愿诸修道之人,细细研味此语,务必在意。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今若不修,万劫遭殃,今若勉力强修难修之行,逐渐深入,便不困难,而功行自然增进。

 

【嗟夫!今时人,饥逢王膳,不知下口;病遇医王,不知服药。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且世间有为之事,其状可见,其功可验,人得一事,叹其希有。我此心宗,无形可观,无状可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天魔外道,毁谤无门,释梵诸天,称赞不及,况凡夫浅识之流,其能仿佛?】

可叹啊!今时之人,饥逢御膳,却不知道下口;病遇医王,却不知道服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说啊!而且,世间有为之事,其状可见,其功可验,人做成功一事,便叹为希有。我此心宗,无形可观,无状可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天魔外道毁谤无门,帝释诸天和梵天诸天称赞不及,何况凡夫浅识之流的种种言论,能够与它相类似吗?

〔心宗〕佛心宗的简称,亦即禅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若用言语表述,道就断掉了;用心思去推理、想像,道就灭掉了。此语出自《璎珞经》,意思是:究竟的真理离名绝相,不可以言说及,不可以缘虑知,非情量之所能测也。〔心行〕起心动念。《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云:“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观如来。”〔真际〕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之理体。〔法性〕诸法的本体,即诸法实相。

 

【悲夫!井蛙焉知沧海之阔,野干何能师子之吼?故知末法世中,闻此法门,生希有想,信解受持者,已于无量劫中,承事诸圣,植诸善根,深结般若正因,最上根性也。故金刚经云:于此章句,能生信心者,当知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又云: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悲哀啊!井底之蛙哪里知道沧海之辽阔,野干怎么能够作狮子之吼呢?故知末法世中闻此法门,生希有想而信解受持者,已于无量劫中承事诸圣,植诸善根,深结般若正因,是最上根性也。故《金刚经》云:“于此章句,能生信心者,当知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又云:“(此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野干〕狐之一种,比喻修行未臻成熟而妄说真理者。〔狮子吼〕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慑伏,好像狮子一吼,百兽降伏一样。

 

【愿诸求道之人,莫生怯弱,须发勇猛之心。宿劫善因,未可知也。若不信殊胜,甘为下劣,生艰阻之想,今不修之,则纵有宿世善根,今断之故,弥在其难,展转远矣。】

愿诸求道之人,莫生怯懦,须发勇猛之心。宿劫善因,未可知也。若不信自己因缘殊胜,而甘为下劣,生艰难险阻之想,今不修之,则纵有宿世善根,今断之故,于是惧其难行而止步不前,便离菩提道辗转远矣。

〔宿劫善因,未可知也〕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福德深厚之上等根性呢?就像一位天才型的拳击选手,自己不去刻苦训练,却埋怨自己没有天赋,总是打败仗。〔弥〕通“弭mǐ”,停止的意思。

 

【今既到宝所,不可空手而还;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请须慎之!岂有智者,知其宝所,反不求之,长怨孤贫?若欲获宝,放下皮囊!】

今日既到宝所,不可空手而还;一旦失去人身,万劫也难复得。请千万当心啊!岂有智者,知道了宝所,反而不去取宝,却长怨孤贫呢?若欲获宝,放下这个皮囊(身体)!

“若欲获宝,放下皮囊”这一句,至关重要。否则,抱桩摇橹,百事不成。虚云老和尚说:“我们这个躯壳子,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我们所以放不下,只因将它看重,方生出人我是非、爱憎取舍。若认定这个躯壳子是具死尸,不去宝贵它,根本不把它看作是我,还有什么放不下?”所以,只要放下这个皮囊,心自不染著,诸法不受,何事不办?

〔抱桩摇橹〕一只手拼命摇橹想渡河到彼岸,而另一只手却死抱住拴船的木桩不放。

 

 

参考阅读:

真心直说精解

心、自性、如来藏

诸法实相

觉知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