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事一心不乱与理一心不乱湛然
问:什么是事一心与理一心? 答:事一心与理一心,亦名事一心不乱与理一心不乱。通常所说的“一心不乱”即是指“事一心不乱”,例如《佛说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就是事一心不乱。 对于什么是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开示道:“事一心者,历历分明(念佛之念清清楚楚),不昏不散(不昏沉、不散乱)是也。理一心者,默契无生,洞明自性是也。”(《灵峰宗论·梵室偶谈》) 所以,事一心不乱,即是“万念归一,唯存佛号”的境界;理一心不乱,这是证入无生法忍的境界。达到事一心不乱的具体方法,详见《净宗参究念佛》。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诸法实相,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不生不灭之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持名念佛有事持和理持。事持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理持是念自性佛(自性弥陀)。事持切于往生,理持旨在见性。憨山大师所著《云栖莲池宏大师塔铭》中记载:“问:念佛得悟(见性)否?师(莲池大师)曰:‘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又何疑返念念自性耶?”印光大师云:“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印光法师文钞·四卷·复戚智周居士书二》) 理持必须是在事持已经一心不乱的基础上进行,方免落空之祸。印光大师云:“由自性弥陀故,必须念西方弥陀,以求往生,渐进而可以亲证自性弥陀。倘单执自性弥陀,而不念西方弥陀,纵令真悟(明心见性),尚未能即了生死(倘若见思惑未断,则不能够了生死 )。”(《印光法师文钞·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 理持是念自性佛(自性弥陀)以彻见本来面目。莲池大师云:“当知净土唯心,更无外境。 ”“称理,则自性还归本体,是愿生彼国义。 ”“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阿弥陀经疏钞》) 〔心佛众生一体〕佛与众生是心的两种状态,心悟则是佛,心迷则是众生。〔中流两岸不居〕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疏钞》中解释道:“中流两岸者,娑婆喻此,极乐喻彼。始焉厌苦欣乐,既焉苦乐双亡,终焉亦不住于非苦非乐,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也。”〔中道不安〕不住于非苦非乐。 对于事持和理持,莲池大师开示道:“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下当详辩,以是为因。后一心不乱(后面所讲一心不乱),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佛是被钝根,参禅乃能悟道。初机闻此,莫能自决。不知体究念佛,与前代尊宿教人举话头,下疑情,意极相似。故谓参禅不须别举话头,只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著到。妙哉言乎! ”(《阿弥陀经疏钞》) 〔后一心不乱,亦有事理。〕后面所讲一心不乱,亦有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云:“事一心者,历历分明,不昏不散是也;理一心者,默契无生,洞明自性是也。”(《灵峰宗论·梵室偶谈》)〔以念佛是被钝根〕以为念佛仅仅是适用于钝根之人。 关于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莲池大师继续说道: “(持名念佛)分事、理: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忆念者,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谓:‘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皆一其心’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未彻,惟得信力,未见道故,名事一心也。 “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观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于中复二: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是智外无如;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是如外无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二、即寂照难思。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若言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泯;若言非有非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寂,非无则常照,非双亦非双非,则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绝,无可名状,故惟一心。斯则能所情消,有无见尽,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为杂乱?以见谛故,名理一心也。良以事依理起,理得事彰,事理交资,不可偏废。然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云栖法汇》) 〔鞫〕“鞫jú”,读“鞠”,穷究。〔如智〕“如”是所念之法身佛(自性弥陀),“智”是能念之心。〔交资〕互依互彰。〔见谛〕见到真理。声闻乘要在须陀洹以上才能见谛,菩萨则要在初地以上才能见谛。 关于理持,莲池大师告诫道:“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所以,稳妥之途是:先事持得一心不乱,往生有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理持以明心见性。这样,不仅不会“受落空之祸”,而且得事一心后再来理持,理路清楚,功夫得力。
关于事一心与理一心,行策大师(净宗第十代祖师)在《净土警语·起精进七期示众》一文中开示道: “七日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若是真正道流(道流,学道者流),直能体究万法皆如(“如”与法性、实际,皆是诸法实相之异名),无有二相。所谓生(众生)佛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净秽不二,苦乐不二,忻(同“欣”)厌不二,取舍不二,菩提烦恼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诸二法,皆同一相,一道清净,不用勉强差排(安排),但自如实体究(自己只是如实地体究:万法皆如,无有二相)。体究之极,与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着衣吃饭,总是三昧;嬉笑怒骂,无非佛事;一心乱心,终成戏论。二六时中,觑毫发许异相不可得,虽则至心偁(同“称”)念,亦同肆口诃骂,虽则精进修持,亦是梦中苦行。如是了达,方是真正学道人,一心精进持名也。 〔依正〕依报和正报。世间国土房屋器具等,为身之所依,叫做“依报”;众生五蕴假合之身,乃过去造业之所感,叫做“正报”。 “前一心(事一心不乱)似难而易,后一心(理一心不乱)似易而难。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后一心者,上品可阶。然此两种一心,皆是博地凡夫边事(都是凡夫所能行之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学。同堂缁素(僧俗),切勿高推圣境,甘处下劣。各须勤策身心,近则七日内,远则一生中,常作如是信,常修如是行,纵不证克(纵然未能证到与自本心契合这一境界),为因亦强,华宫托品(莲花苞中化生之品位),必不在中下矣。倘或七日之后,置若罔闻,熟处(指情执)毕竟不生,生处(指念佛)依然难熟,无明业习,牵合交缠,仅欲邀功七日,而此七日,又未曾到一心不乱田地,正所谓少善根福德因缘,安望往生彼国?致令金口诚言,翻疑诳妄,是谁之咎乎?同七净众,愿各自审,而诫勉之。 〔博地凡夫边事〕博地凡夫这边的事。博地凡夫,亦名薄地凡夫,指凡夫位。〔薄地〕薄者,逼也。“薄地”,为诸苦所逼迫之地位也,指凡夫之境界。《净心戒观》曰:“薄地凡夫臭身鄙陋,果报卑劣。””
问:怎样能够达到事一心不乱? 答:达到事一心不乱的最大障碍,是妄念。在“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的实修教材《觉知念佛》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妄念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克服妄念;并且详细讲解了,怎样达到事一心不乱的具体修学步骤和方法。只要是真信切愿,刻苦努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达到事一心不乱。详见《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答客问》和《怎样达到一心不乱》。也可以按照《净宗参究念佛》来修持以达到一心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