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怎样离相

湛然

 

离相的要点,是在现前一念上做: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妄念若起,当即斩断,不令相续。

 

忍是智慧,忍之,心安之。

以忍辱为法门,转烦恼为菩提。

 

 

一、金刚经云

《金刚经》的核心是离相:依诸法实相之妙理,离相无住以破妄除执。

《金刚经》云: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注释详见《金刚经精解》。

二、照破我相

问:怎样离相?

答:在起心动念处,照破我相。我相既无,则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相〕执著幻妄的身心为我。

憨山大师云:

(因为)我自心,元是般若光明,本来无物。但因一念之迷,故日用而不知。但知有此幻妄之假我(我执),即不知有本来常住法身。即今要悟本来法身,即就日用现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起心动念执著我处(执著假我之处),当下照破,本来无我(破我相)。无我,则无人(破人相)。无人,则了无众生(破众生相)。众生既空,则生死根绝。生死既脱,则无寿命(破寿者相)。是则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除,一心无寄,岂非无住之妙行乎?

若不能当下了悟,只将六祖本来无物(本来无一物)一语,置在目前。但见一切境缘,对待生心(爱憎取舍)之时,便是我执。就此执处一照照破,则当下情忘(尘情消亡,“忘”通亡),对待心绝(不再有人我是非等等分别对待),即是无我。无我则无人,人我既空,则日用身心,了无挂碍。以(因为)日用逆顺境界,皆是生死路径。若境界看破,了无挂碍,则生死根株,亦从此倒断矣。如是,岂非善修般若无住之妙行乎?”(《梦游集·示说名道禅人》)

三、忍辱离相

问:怎样离相?

答:通过忍辱行来离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忍辱〕通常人们把“忍辱”的“辱”理解成“使受到羞耻”,所以把“忍辱”理解为:忍受侮辱。其实,“辱”还包含“挫”的意思,例如:“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所以,“忍辱”的意思是:忍受种种侮辱和恼害而无恚恨。具体来说,就是:言逆能受,事违能安,饥寒能耐,欲起能净。《证道歌》云:“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译文:纵令锋刀相加亦泰然,即使毒药谋害也等闲。我师(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得见燃灯佛授记成佛,正是由于多劫曾为忍辱仙。)由此可见,忍辱一行,为成佛之第一妙行。

《金刚经》中,佛言:“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在那五百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憨山大师云:“忍之一行,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梦游集·示法锦禅人》)

广钦老和尚开示道:“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无事,那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遇事境缘,忍之,心安之,这是最好的一帖药。”(《行持语录》)

〔忍之,心安之〕这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问:忍辱行不就是忍气吞声吗?

答:忍辱行绝不是忍气吞声。“忍辱”的意思是:忍受种种侮辱和恼害而无恚恨。具体来说,就是:言逆能受,事违能安,饥寒能耐,欲起能净。所以,忍辱的要点是:无恚恨。当别人侮辱你时,你可以置之不理,甚至和颜以待;当然,也可以冷静地告诉对方:其言词和态度是不可接受的。关键是要不起恚恨心。“忍气吞声”是说:迫于对方的强大,受了气还得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这是被动的,出于无奈。而修忍辱行,是内心无比强大,不为相转。这是主动的,高瞻远瞩(详见下文和《闻谤而喜》一文)。语云:“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高瞻远瞩〕苏轼《留侯论》云:“天下有大勇者,卒(通“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xié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在世间法中,是能有所忍,以成就大事。而在出世间法中,是能有所忍,以成就道业。

 

《佛遗教经》中,佛言: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你,当自摄心,不生瞋恨;亦当护口,莫出恶言。若是放纵瞋恚心,则妨碍自己的道业,而失去功德。忍之功德,持戒和苦行都比不上。能够做到忍辱的人,才可以称为有力之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地忍受恶骂之毒有如饮甘露者,不能够叫做入道之智慧人也。

〔节节支解〕将身体切割成碎块。《金刚经》中,佛说道:往昔在因地修行时,被歌利王节节支解,而不生瞋恨。〔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入道〕舍世法入佛道也。犹言出家。〔甘露〕甜美的露水。《注维摩经》云:“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

蕅益大师云:“以我心而持戒,则报仅在人天;以无我而行忍,便成出世大道。犯而不校(不计较),譬如海阔天空,一任鸢飞鱼跃,故名‘有力大人’。”

【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为什么呢?瞋恚之害甚大,能破一切善法,破坏好的名声。今生乃至后世,人人都讨厌你。应当知道瞋心比猛火还可怕,要时常防护,不要让它生起。劫掠功德之盗贼,没有比瞋恚更厉害的。在家人(白衣)在五欲之中,非修道人,无法自我控制,他们瞋怒,尚可原谅;而出家之修道人,本已离欲,却怀瞋恚,这是万万不可的。这就像在清冷静谧的白云中,起了霹雳火闪,这是很不应该的啊!

 

《了凡四训》云:

【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又想到:天下绝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绝没有归咎于别人的学问。事情没有办成,都是由於自己的德行没修好,不能感动他人支持我,与我一道同心协力来完成。

〔尤人〕归咎於人。〔学问〕古时所说的“学问”,是讲究怎样做人,怎样修养徳、行,所谓“读书志在圣贤”。

【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凡遇到违逆之事,我完全从自己方面来找原因。这样一来,所有的谤毁都是磨炼我、提升我、使我成就的好机会;我感激还来不及,怎麽可以生气呢?

〔自反〕回过来要求自己。〔谤〕汚蔑,说别人的坏话。〔毁〕攻击。〔玉成〕琢玉成器,譬喻通过磨炼使人成就。

谤毁之来,是在消除我的业障,增强我的能力,磨炼我的意志,提升我的境界,所以说它是“磨炼玉成之地”。又,“吾悉以自反”这一方法十分有效,我们要常常以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以寛恕自己的心,来寛恕别人。

 

忍辱有四个层次: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和寂灭忍。

一、“伏忍”:初心行者,于顺境和逆境,通过调伏其心来忍(不起贪嗔痴烦恼),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二、“柔顺忍”: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能忍(不起贪嗔痴烦恼),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此时之心,柔和善顺。

三、“无生忍”: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

〔无性〕性者体也,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幻象)。《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

四、“寂灭忍”:果位圣人,彻证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

〔如如〕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诸法实相),故云“如如”。

四、观心除习

无始劫来,众生颠倒,以幻为真(著相),缠绵昏迷而不自觉。于是生死不断,轮回不息。要断除著相习气,必须于念离念于相离相。这一功夫,要在行住坐卧中,现前一念上做。

《起信论》云:知心妄动无前境界(境界现前时,就知道这是自心妄动,实际上并无当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起信论》又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自性)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所谓觉,就是自性离念,其识心转化为本心。

憨山大师开示道:“无明生死根株,只在现前一念。......是知历劫妄想迁流,生死轮转,实未离当人一念耳。若能日用现前,见闻觉知,念念生处,著力觑破(令)生处不生。则历劫生死情根,当下顿断,其实不假他力也。佛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岂虚语哉!”(《梦游集·示孙诜白》)

〔根株〕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比喻事物的根本。〔著力觑破,生处不生〕著力觑破自己陷入妄想(犹人做梦),因而当念斩断令生处不生(犹人觉醒)。只要当念斩断,不令相续,便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离相。反之,即被相转,这就是著相缠绵昏迷而不自觉。〔当即斩断〕可用佛号来斩断,也可用话头来斩断,也可凛然一觉来斩断。

妄念若起,当即斩断,不令相续。如此精勤不懈、不屈不挠地做下去,由伏忍,而柔顺忍,而无生忍,而寂灭忍。“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五、如沐春风

摘自《广钦老和尚云水记》

 

钦公(广钦老和尚)42岁时,依莆田襄山慈寿寺妙义和尚受具足戒。具戒归来,决志效法达摩祖师面壁证悟。遂请得尘公老和尚之应允,携带简单衣物及十余斤米,前往清源山,觅得半山岩石洞为安身之处。在深山洞中,坐禅念佛。米尽粮绝,即以树薯、野菜充饥。自此以后,不食人间“烟火”,仅吃水果,人称“水果法师”。山中多猴虎,久之,人兽相处了无畏惧,遂有猿猴献果,猛虎皈依之事迹,“伏虎法师”之雅号也不胫而走。

钦公在山上坐禅,经常入定。一入禅定,即不食不动,甚或鼻息全无,能达数月之久。樵夫误以为圆寂,走告承天寺。于是律祖弘一大师同尘老和尚等数人上山探之,方晓其在定中,赞曰:“此种定境,古来大德亦属少有。”遂在耳畔弹指三下,乃出定。禅定境界精深,令人甚为惊叹。至是,钦公隐居清源山,潜修达13年,始返承天寺。

师(广钦老和尚)回承天寺不久,摆在大殿的香火钱丢了。当监院师与香灯师传出这个消息,举寺哗然。师未回寺以前,从来没掉过香火钱;师回来没多久,举寺赖以维生的香火钱居然不翼而飞。而且让大众直接连想到的就是,广师每天夜里都在大殿里坐禅。若说有人动手脚,第一个知道的应该就是他;既然他没有反应,那么偷香火钱的人,最有可能的人选是谁呢?在大家心目中也就不言可谕了!

自此,整个寺里上下,大家虽然都不明说,可是只要一进大殿,或碰到法师,没有不以白眼相向。古人说:‘万夫所指,不病而死。’师在众人默摈之下,一句表白说明也没出口,一点不满怨怼的心也不起。就这样渡过了一个多礼拜,大家仍然怒目相待,师依然如沐春风。这时候,监院师与香灯师才出来讲话,揭开这段公案的谜底。原来香火钱并没有掉,这只是监、香二师想藉此事考验广师,究竟在山上十三年,历练出什么样的功夫来!没想到广师居然在众怒之下如沐春风。经监院香灯这一表白,大众师都自觉惭愧,这一个多礼拜,天天怒目所向的竟是一个人格完美、超然物外的道人。大家除了生起了一份愧疚不安之心外,倍生一份敬佩赞叹之意。而师却依然故我,不为毁誉得失动容。

六、忍而成道

摘自《广钦老和尚的忍辱之道》

 

广钦老和尚说:

参学是在参自心,参我们的烦恼心、烦闷心、对人善恶是非的分别心,参我们对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别、不起烦恼,得无烦恼心、无挂碍心,(这)是心参。”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么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装着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颜悦色,再怎么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

夸奖赞美我们的,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打击我们的人,当他在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是逆增上缘。要藉此去磨练‘无我相’。要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此乃西方的资粮,要接受,要承担,内心还要感谢他们给你一个修忍辱的机会,无忍不成道!”

出家,就是要在恶劣的环境中修。那些好的、快乐的顺境,已经不必学了。修就是要修这些坏的、恶的。这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我们出家的意义,就是要了断恩怨,怨亲平等,度他们一起成佛,这样我们才会起平等慈悲心。”

修行是为了自己修,是藉境来炼心。”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要顺别人的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

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而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恶人善人,都当做没听到、没看到,收摄六根不外驰。只有那些没功夫的人,才整天窥视他人的是非,斤斤计较。”

忍辱即智慧。”

任何横逆,就如同钱,要让你赚,你不要。就是说:境来了,你不修忍辱,反而起烦恼。”

什么事都能忍得下来,才会进步。就是自己对,也要向他忏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

打击我们的,你以为他是坏人。但是在修道来讲,是有帮助的,内心要感谢他。那是西方钱(那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你不会赚,反而跑去哭。”

受了别人的攻击或批评,我们当忍受。即使是被人冤枉,也得忍受。还要感到庆幸,并感谢人家。”


 

参考资料:

金刚经精解

观心除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