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课程301教材 金刚经精解湛然 注释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悲空双运,离幻出梦。
千百年来,为什么《金刚经》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讲论无数,注解无数?究其原因,不仅是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和功德其大无比,而且人们都意识到:《金刚经》在揭示一个威力无穷,但又极其奥秘的真理,是离苦出死成佛道的如意宝王。所以,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体悟:《金刚经》讲什么?究竟在讲什么? 金刚经简介一、云何梵《金刚经》经本上,在经文之前有一首偈“云何梵”,写得极好: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第一句:“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是说怎样才能够了生死、证法身?第二句:“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是说在修行途中,私欲和邪说乱心,歧路纷然,要怎样才能够得到大坚固力,不为众惑所扰,在菩提道上直往向前?第三句:“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是说怎样才能够凭籍此经(《金刚经》),横渡生死苦海,到达究竟的涅槃彼岸?第四句:“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是说惟愿世尊广为众生开示、宣讲最稀有最微妙最深密的成佛之道:如何得金刚不坏身?如何得大坚固力?如何凭籍此经到达究竟的涅槃彼岸? 问:“云何梵”是什么意思? 答:“云何梵”三字是一语双关。 一、从体例上来讲,《云何梵》中的“梵”是赞呗或梵呗的意思,是指以微妙音声歌赞于佛德。主要用于讲经、朝暮课诵、道场忏法等。在讲经、受戒、诵经等一切仪式中,举唱梵呗(称为“作梵”),以止息喧乱,收摄心神。 〔呗〕“呗匿”之略称,梵音之歌咏也。 《云何梵》中的“云何”,是取此偈开头两字“云何”作为此赞呗的名字。类似的赞呗,例如《如来梵》和《处世梵》: 如来梵 (一) 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 (二) 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 处世梵 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着水; 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 二、从更深层的含义来讲,“云何梵”中的“梵”是佛之异名,《俱舍论》曰:“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独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云何梵”的意思是“怎样成佛”,这是本偈的核心。 〔契经〕既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之典籍,即佛经。 二、大般若经之纲要《金刚经》,其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世尊讲经说法49年中,22年讲般若部经典,共七百五十一卷。其中最大一部是《大般若经》(全名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六百卷,开十六会讲完。《金刚经》是《大般若经》之第九会所说“能断金刚分”(第五百七十七卷),共五千余字。般若乃是大乘佛法之纲要,而《金刚经》又是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纲要。 《金刚经》是世尊与大弟子须菩提启发式的对话,层层深入,令须菩提及大众了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并教导如何从这众苦熬煎、生死轮回、烦恼无尽的恶梦中醒来,证入神通妙用无穷的大自在,以大智慧运行于万事万物之中。 三、金刚要旨本经要旨:悲空双运,离幻出梦。 一切法皆是无明梦中事。做梦时,森罗万象;梦醒时,一切皆无。故诸法之特点是:相有而体无。因此对于一切法,既不可妄执有(以为它们真实),亦不可妄执无(连事相也予以否定),应行有无两边不住之中道,悲空双运,以幻离幻,诸幻离尽,无明梦醒。本经中,世尊反反复复开示这一要旨。 〔体、相〕体,是说一切法之实质,即诸法实相。相,是说一切法之形形色色。我们生活在无明梦中,一切法皆是梦中事,因此有其相而无其体(相有而体无 )。〔相有而体无〕在无明梦中时,诸法有森罗万象;无明梦醒时,一切皆无。《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关于诸法实相和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例如: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皆是幻象。 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其中:“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者,相有(不妄执无);“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者,体无(不妄执有)。 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体无,破有见。 经云:“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体无,破有见。 经云:“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相有,破无见。 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不妄执有),行于布施(不妄执无)。” 经云:“无法相(不妄执有),亦无非法相(不妄执无)。” 经云:“是故,不应取法(不妄执有),不应取非法(不妄执无)。” 经云:“应无所住(不妄执有)而生其心(不妄执无)。” 经云:“菩萨应离一切相(不妄执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妄执无)。”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以幻离幻,离尽诸幻,从无明梦中醒来。 如是破有、破无、不住两边的句子,在《金刚经》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修持者当取不住两边之中道而行。倘有偏颇,则应对症服药:执有者,多作空无观;执无者,多作慈悲观。 四、五大特点《金刚经》有五大特点: (一)《金刚经》流传最广,家喻户晓 千余年来,学佛之人,无论哪一个宗派,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金刚经》是一定要持诵的,即便是未学佛的读书人,《金刚经》也是一定要读的。据禅宗六祖慧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记载,当时(武则天时代)为《金刚经》造疏及注解者,就有八百余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云:“此经(《金刚经》)读诵者无数,称赞者无边,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余家。” (二)《金刚经》是诸佛之母,最圆、极顿、至实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四》云:“般若是诸佛母,住是般若中,能具足诸佛法。”故知般若为一切佛法之纲,而《金刚经》又是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纲。世尊在本经中说道:“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这说明《金刚经》是如来心法,是最圆、极顿、至实的成佛之法。所以,《金刚经》的影响极其广大深远,研究、注解、受持、读诵者无数,由此而悟道、证道者亦无数。《六祖坛经》记载:“大师(禅宗五祖弘忍)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而六祖本人也是因《金刚经》启迪而往东山求道,因《金刚经》而开悟,而证果,《六祖坛经》就是《金刚经》的伟大实践。 (三)受持读诵《金刚经》福德功德无边 〔受持《金刚经》〕缘经以求法,因法以悟觉。 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功德极其巨大,果报不可思议,世尊在经中反复说道。例如: “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译文: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中午又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晚上再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这样经历无量百千万亿劫,每日三次均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如果另有人闻此经典深信不疑,他所得之福便胜过前者,更何况还书写、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解说,所得之福那就更不可计量了!)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译文:我念及过去无央数劫,在见到然灯佛之前,曾逢八百四千万亿亿诸佛,我都供养服事,无一空过者。如果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他所得的功德,以我供养诸佛的功德与之相比,我的功德不及他的百分之一,不及他的千万亿分之一,乃至不及他的算数、譬喻都不能描述的巨大数字分之一。)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所以,受持读诵《金刚经》是福慧双修。《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序》云:“善人良士,果能勤诚修习,虔礼受持,缘经以求法,因法以悟觉,即得灭无量罪愆,即得获最胜福田。”《六祖坛经》云:“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四)受持读诵《金刚经》消除业障 《金刚经》中,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金刚经》),而被人轻贱,这是因为過去(包括受持读诵此经之前的今生和生前各世)所造惡業,本应死后即堕恶道。现在由于受持读诵《金刚经》,因而重罪轻报,虽然今世被人轻贱,過去所造堕恶道之惡業即为消灭。 这是讲:受持读诵《金刚经》而重罪轻报,重罪是死后堕恶道,轻报是今世为人轻贱,而所得福德极大:必证佛果。 (五)受持读诵《金刚经》必须信解行 受持读诵《金刚经》,信、解、行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然而“解”这个环节却常常被忽略了。如果不解经义,“信”就没有依凭,不知道要信的是什么,而“行”也就不知道如何行,甚至行反了。所以受持《金刚经》,就一定要下大功夫来“解”,循理生信,依理起行,做到信、解、行相应。 阅读《金刚经》,要在见文、得义、了心,亦即闻而解,思而悟,修而证。其落足点是:如说修行。 〔了心〕息灭妄心。 五、金刚经译本《金刚经》现存共六种译本: 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姚秦”,即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秦国。) 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元魏·菩提流支译)(“元魏”即北魏,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 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陈·真谛译)(“陈”即陈朝,南北朝时期南朝之一。) 四、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隋·笈多译) 五、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亦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七·第九能断金刚分》。 六、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 其中,以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通行,本书亦采用此译本。 六、答客问问:净宗学人应当受持读诵《金刚经》吗? 答:应当。理由是: 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少善根福德(见《佛说阿弥陀经》),而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和功德极其巨大,世尊在经中反复说道。 二、净宗是修清净心,心净则土净。《金刚经》通篇都在讲如何修清净心,而且是以最究竟的金刚般若来破除妄想、烦恼。《金刚经》正是修清净心、破妄想、息烦恼的至宝,净宗学人怎么可以不受持读诵《金刚经》呢? 三、六度中,“五度如盲,般若作眼”,离开了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不可名为波罗蜜,故应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四、受持读诵《金刚经》,解第一义。净宗大德王龙舒居士之《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九》云:“十六观经云:上品上生者,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然则修上品者,佛之深旨不可不知。”龙舒居士本人就是这样,做到了生死自如,预知时至,站着往生。 〔十六观经〕即《观无量寿佛经》。此经讲说十六观法,故亦称十六观经。〔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问:古人一句佛号念到底就能坐着往生、站着往生,哪里还需要做这做那? 答:若是念佛功夫得力,如清水珠、太阿剑、大火轮,自不必其它,一句佛号即能到家稳坐;倘若念佛功夫不能得力,则须要做断恶行善、持戒为本和般若破妄这三段功夫。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中说道:“如来智慧觉性,一切众生,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为妄想执著所障,不能证得。......当知妄想执著,由于无始无明。而般若,则为理体正智。智开,则无明者明矣。无明明,则妄想执著自断矣。故学佛,首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即是般若正智也。无论修何法门,皆须致力于此。故一切法不能离般若也,修净土念佛亦然。经云:‘心净则土净。’妄想执著不除,心何由净耶?古德言:‘爱不重不生娑婆。’情执我见,实为爱根。故求生净土,必应从此下手。所谓老实念佛者,‘老实’二字必当注意,世间一切染缘攀缘不息,云何能老实乎?由此可知,般若、净土,初非二事。此经(《金刚经》),实一切学人出妄之宏纲,净心之枢要也。” 〔无始无明〕自性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无始无明,又名根本无明。众生的无明和本具的真如,都是无始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如风飘火猛焰可制,如海涛波亦可息之,唯有妄心甚难调伏。何以故?无始无明迷心性故。” 问:当如何受持《金刚经》? 答:般若观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用大智慧来破除对身心的执著,以及烦恼和尘劳,转三毒(贪嗔痴)为戒定慧。 〔尘劳〕心劳尘境。 般若观照有两个环节:明理(非有非无的中道义理)和践履(悲空双运的离相行持)。明理是解,践履是行。若要般若观照有实际效果,就必须解行相应:依理作解,依解起行。江味农先生《金刚经讲义》云:“读经闻法,要在深自儆惕(戒惧),以佛所说者为镜,时时处处,用以自照(用来对照自己的身语意是否与佛所说一致,一致即觉,不一致即迷)。不观不照,迷何由觉?是即所谓依文字,起观照也。观照功久,则皇皇然,儆惕之心自生,是即始觉也。亦理体本具之正智初开也。如是不退不懈,观照之功,日深日醇。则所谓始觉者,先如初生之月,渐渐光多闇( 同“暗”)少;以至于月轮圆满,光辉焕然,则性体显现。即是始觉合于本觉,而亦无始本之分也。当知所谓成佛者无他,觉性圆明而已。而觉性之开,非仗文字般若之力,其道无由。故曰:一切诸佛从此经出。” 〔观照〕以智慧来观察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皇皇然〕堂皇盛大貌。 虚云老和尚说:“达摩祖师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行解相应就是,说得到行得到。......莫被境转。如牧牛,要把稳索子,牛不听话就给他几鞭。常能如此降伏其心,日久功深,就有到家消息。”“遇著境界,放不下的也要放下;眉毛一动(稍有思虑),就犯了祖师规矩。听善知识说过了,就勿失觉照。......以理治事,什么事放不下?以此理一照,就放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烦恼是非从何处来呢?要想修行,过不去的也要过去,会取法性如如。”(《虚云和尚方便开示》) 《传心法要》云:“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无妄心,即无念),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玄 义“玄义”,是在注解经文之前,先阐明本经所诠释的深妙义理。此乃一经之纲要,令读者先识总体,后研经文,纲举目张,易于把握领会。 《金刚经》的主旋律是:非有非无的中道义理,和悲空双运的离相行持。 〔离相〕了悟相皆虚妄(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无爱憎取舍(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著相〕把相当真,而爱憎取舍。(因而造业受报,生死相续。) 问:怎样来离相? 答:通过观照来离相。生死相续的循环是:起惑,造业,受报。所以,要了生死,必须断除起惑这个环节,其办法是通过观照来离相。江味农先生《金刚经讲义》一书中,对这一观照法门有深刻详尽的阐述。例如:“读经闻法,要在深自儆惕(戒惧),以佛所说者为镜,时时处处,用以自照(用来对照自己的身语意是否与佛所说一致,一致即觉,不一致即迷)。不观不照,迷何由觉?是即所谓依文字,起观照也。观照功久,则皇皇然,儆惕之心自生,是即始觉也。亦理体本具之正智初开也。如是不退不懈,观照之功,日深日醇。则所谓始觉者,先如初生之月,渐渐光多闇( 同“暗”)少;以至于月轮圆满,光辉焕然,则性体显现。即是始觉合于本觉,而亦无始本之分也。当知所谓成佛者无他,觉性圆明而已。而觉性之开,非仗文字般若之力,其道无由。故曰:一切诸佛从此经出。” 〔观照〕以智慧来观察诸法之事、理,而照见明了。〔皇皇然〕堂皇盛大貌。 一、经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是本经之题。 “金刚”,即金刚宝,宝光四射,至坚至利。内典言:“帝释有宝,名曰金刚。”本经译者鸠摩罗什大师言:“金刚宝方寸,其光明能照数十里。”这里用金刚宝来形容般若:宝光四射,无坚不摧,驱黑暗,断烦恼,破妄除执。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而是洞悉人生宇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妙智,是自性的正智。《大智度论》云:“般若是诸佛母,住是般若中,能具足诸佛法。” “波罗蜜”,是梵语的音译,又译作波罗蜜多,意思是:到彼岸。我等凡夫无始以来,漂流业海,头出头没。要渡过这境风呼啸识浪汹涌的生死苦海,到达究竟涅槃彼岸,不可无舟,而金刚般若乃是顶风破浪直驶彼岸的大宝法船。 《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大般若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 “经”,佛所说之教法。梵语曰修多罗,意思是:贯穿法义,令不散失,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欲令众生依文字,起观照,而证实相。 本经第十四分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就是经题中“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含义:以金刚妙智破妄除执,离一切相而成佛。受持本经,一定要紧紧扣住这个经题,体悟世尊是如何教导我们以金刚般若来破妄除执而离相成佛,并且付诸实践,如说修行。 二、经体所谓经体,即一经之主体,也就是该经所明之理,这是一部经的宗旨、核心、要点。本经的经体是:明彻实相,破妄除执,以了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 明彻实相:透彻地悟明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就是真实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情形。《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破妄:明见诸法实相,觉破幻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再迷惑颠倒而造业受报。破妄返真,即是菩提道。憨山大师云:“众生自性与佛平等,本来无染,亦无生死去来之相。但以最初不觉,迷本自性,故号无明。因无明故,起诸妄想,种种颠倒,造种种业,妄取三界生死之苦。是皆无明(所有这些无明),不了自心,随妄想转,如人熟睡,作诸恶梦。种种境界,种种怖畏,众苦难堪;及至醒来,求梦中事了不可得。是故众生堕在无明梦中,随妄想颠倒,造种种业,自取诸苦。醒眼看来,诸颠倒状岂可得耶?”(《梦游集·示董智光》) 除执:除我执和法执。本经云:“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我执〕又名人执,妄执五蕴假合的身心为我。由于我执,便成烦恼障。〔妄执五蕴假合身心为我〕《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译文: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自性迷悖,起种种颠倒,认妄为真,这就是无明。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身相、六根缘六尘之缘虑心(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就像眼睛发花,妄见空中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实际上,空中并没有花,这是病眼者妄执的幻象,由于妄执的缘故,不仅妄执虚空是实有,而且还以为真有花从那里生出来。众生由于颠倒迷惑而妄认幻现的身和心是实有,并执之为我,于是生死轮回不已,所以称之为无明。) 〔法执〕妄执道法为实,以为有法可得、有道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证,执著于修因证果。由于有了法执,便成所知障。《菩提心论》云:“二乘之人虽破人执(即我执),犹有法执。”《唯识论》云:“由我法执(由于有了我执和法执),二障具生。”〔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妄执五蕴身心为我而起的贪瞋痴等烦恼障碍,因烦恼障流转于生死轮回。〔所知障〕所知障又名智障,由于不知法空,而执著诸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识,障碍菩提的生起,故称为障。经云:“法执不除,生所知障,障碍菩提。” 《心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在这一段经文中,“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说无五蕴十八界,这是破凡夫的我执;“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说无十二因缘法,这是破缘觉的法执;“无苦集灭道”,是说无四圣谛法,这是破声闻的法执;“无智”,是说无六度法,这是破菩萨的法执。(注释详见《心经精解》) 以了生死:了却二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诸法之实相是:诸法皆幻,本无一物。《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中,佛言:“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影、如炎。”《持世经》中,佛言:“知诸法空,如幻无实,无有根本。”《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中,佛言:“一切诸法,体性空虚,无常灭坏。譬如有人於夜梦中见好园圃,山河人众,茂林清泉,堂舍楼阁,皆可爱乐。及其睡觉( 睡醒,这里“睡觉”的“觉”是醒来的意思),一无所见。”(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梦觉〕梦中醒来。太虚大师云:“梦中之心,凡夫心也;梦中知梦之心,菩萨心也;梦觉之心,佛心也。”(《唯识观大纲》)
诸法实相,是第一义谛。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 诸法实相,是大乘经之法印——实相印。智者大师《法华玄义·卷第八》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之印证,即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是魔说。” 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说一切相,都是幻象。这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生死涅槃,众生诸佛,都是幻象。《圆觉经》中,佛言:“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阿僧祇〕汉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空华〕佛法中常用来譬喻幻象。“空华”,即空中之华(花)。病眼者见空中有华,虚空原本无华,只是病眼者之错觉。《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传灯录》曰:“一翳在眼,空华乱坠。” 在《金刚经》中,常常使用“A者,非A,是名A”的逻辑语句来论断诸法是幻象。“A者”,是指相有;“非A”,是指体无;“是名A”,这有相无体者就是A(A是幻)。亦即:A者(相有),非A(体无),是名A(A是幻)。例如经文中:“庄严佛土者(相有),即非庄严(体无),是名庄严(庄严佛土是幻)。”“如来说三十二相(相有),即是非相(体无),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幻)。”
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幻境中,有着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一条是以幻离幻,幻尽梦醒,这是菩提道;另一条是以幻入幻,生死轮转,这是众生无始劫来所 走的轮回路。《金刚经》就是以金刚般若来武装我们,觉破幻象,不再迷惑颠倒,走“以幻离幻,幻尽梦醒”的菩提大道。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一切如来,依此三昧,成就无量大威神力,乃至证入一切法空(一切法皆是幻象),能于十方一切佛刹,示现种种自在事故。譬如有人,梦见种种变异事等,及其觉已,所见皆无。凡夫亦尔,无明梦故,妄于诸法生实体想。诸佛觉已(诸佛无明梦醒),皆无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一念示现无量佛事,自在无碍,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皆令悟入无量深妙解脱门故。” 《金刚经》讲什么?《金刚经》就是讲诸法实相——诸法皆幻,令众生破妄除执而得解脱。但是众生我法二执根深蒂固,难以相信,所以世尊与须菩提以对话的形式层层破疑,令须菩提和我等众生除疑生信,本有智现。审如是,则生佛平等,二执双亡,此乃离幻成佛之要诀也。(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三、宗趣宗是宗旨,趣是趣向。宗趣即是贯彻宗旨之修持方法——如何根据经体来实修,所谓寻宗归趣。本经的宗趣是:离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和非法相。依诸法实相之妙理,离相无住以破妄除执。《莲宗宝鉴》云:“离相则无相,无相则无住,无住则入佛境界;此乃无上正真大菩萨道。”《圆觉经》中,佛言:“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我相〕妄执五蕴身心为实有,并以之为“我”而生心,例如得失、逆顺、荣辱等等。〔人相〕妄执对方、他人是实有而生心,例如爱恶、是非、高下等等。〔众生相〕这里“众生”是指人群,例如按照亲疏、好恶、友敌、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地区、种族、肤色、国家等等来区分的人群,众生相就是妄执这些人群为实有而起分别心。〔寿者相〕妄执寿命实有,而计较其长短。迷惑众生最为关切者,莫过于寿命,故将寿者相从我相中分出来,单立一项。〔法相〕妄执诸法(包括道法)为实有。〔道法〕修道之法,即了生死证涅槃之法。〔非法相〕否定诸法(包括道法),妄执诸法为无,沦于顽空。 世尊成道,第一句话即说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遣除妄想执著,乃是成佛之道。如何遣除?离相!故本经第十四分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所谓离相,就是不著相——知相是幻,不为相迷,不为相转。本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执相为真,为其牵动。 如理实见分第五中,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说一切相皆是幻象,而众生无始以来却以幻象为真实,妄想执著不断,受其诱惑和胁迫,于是造业,于是受报,于是流转生死,沉沦苦海。如今要获得解脱,返本还原,就不可再被幻象所迷惑,不可为相所转,这就必须要离相,遣除妄想执著。 《六祖坛经》云:“前念迷(著相——为相所转),即凡夫;后念悟(不取于相——离相),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圆觉经》云:“见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故应“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本经第三十二分) 《六祖坛经》云:“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觉知当念,入无念境,即是离相;这是在起心动念处,做离相工夫。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浩浩境风中,自己作得了主。 本经第十四分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就是经题中“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含义:以金刚妙智离相成佛。第十三分中,佛言:“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金刚般若,就是见相能离的大智慧。 第八分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第十四分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所以,成佛之道就是本经反复讲的离相。
离相,必须悲空双运,在修空性的同时修慈悲观,这样才能够空有不著,离得究竟彻底。如果只修空性,虽不著有,却会著空。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离一切诸相,就是不仅要离有相,也必须离空相,最后离相之相也要离掉,得无所离,方为究竟圆满,方成佛道。故本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就是悲空双运,空有不著。
离相,首先要具体落实到无住。无住,就是不著相。也就是说,对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和非法相无所住著(不妄执为真)。《莲宗宝鉴》云:“离相则无相,无相则无住,无住则入佛境界;此乃无上正真大菩萨道。” 本经中,离相无住的经文随处可见。例如: 第三分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是说菩萨必须离四相。 第四分云:“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是说布施要离相。 第六分云:“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第七分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就是离相。这句经文是说:一切贤、圣皆因离相的浅深不同,才有了四十二个阶位的差别。这四十二个阶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妙觉就是佛。故古德云:“但尽凡情(只须断尽凡情),别无圣解。” 〔贤、圣〕菩萨修行有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就是佛。其中,十住、十行和十回向是贤(称为三贤位),十地、等觉和妙觉是圣。 第十分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说离尘境相:不住尘境生心,生心亦不住尘境。(这里的“住”,是著相。) 第十四分云:“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说:在菩提道上,从一开始,发心时,就要离相。 在第十七分中,须菩提再次发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回答道:“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所以,“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答案是:离相无住度众生。 第二十三分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离四相而修任何善法,皆证佛果。由此可见,离相是何等重要! (这段经文是说,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关键是无四相,而不在于所修的是什么样的善法。无四相所修之善法,即是无为法。世尊在这里为我们开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普遍原则,由此亦知离四相是何等的关键!何等的重要!) 在本经结束时,世尊说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与世尊在本经一开始所示现的著衣乞食、洗足敷座,遥相呼应,并贯穿全经,这就是离相,不随境转,不为念牵,如如不动。《六祖坛经》云:“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所以,禅定的关键是离相。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学观品》云:“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无著”,即不著相,就是离相。 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受持《金刚经》的核心——离相。而在离相的修学过程中,又当以“息妄想,破我相”为重点,为下手处。 四、效用宗趣是因,效用是果。本经福慧双修,其效用是:破妄除执,生福灭罪,消业出苦,证菩提。对此,经中所言甚多,此处不再列举,研读经文时,当一一对照。 五、教相“教相”,这是佛一代教法之相状差别,即种种教义的特征及其差异。佛教化众生,必对机而说。众生根有钝利,障有厚薄,故经有浅深、渐顿、偏圆、权实、小大(小乘、大乘)之教相。 〔偏圆〕偏与圆。“偏”是偏向于一边;“圆”是圆融而无碍。〔权实〕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 本经的教相是:最圆、极顿、至实之一乘经。最圆,是说本经最究竟了义;极顿,是说本经教法,不历诸阶,一超直入;至实,是说本经直接阐明诸法实相;一乘,是说本经是唯一令人成佛的教法。 〔一乘〕又名佛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了义〕说理非常圆满透彻究竟。
问:为什么说《金刚经》是最圆极顿至实的一乘经呢? 答:经中说道:“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第八分);“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第十五分)——说明本经是最圆的一乘教法。佛言:“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讲离尽诸相,直了(不历诸阶)成佛。《六祖坛经》记载:“大师(禅宗五祖弘忍)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说明本经是极顿。(第十四分)。经中不断使用“A者,非A,是名A”的逻辑语句来论断诸法是幻象,且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第五分),都是在讲诸法实相——说明本经是至实。 译 者【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鸠摩罗什大师是本经的译者。 “姚秦”,历史上有三个秦王朝,一个是战国时期的秦国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秦王朝;第二个秦王朝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国主是苻坚;第三个秦王朝是苻坚的大将姚苌弑苻坚而自立,国号亦称秦,后人为了区别于苻坚时的秦王朝,称其为姚秦,亦称后秦。 “三藏”,经藏、律藏和论藏。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三藏法师”,就是经、律、论三藏都精通的比丘。 鸠摩罗什(公元343-413年)汉译童寿。本是天竺(古印度)人,生长于龟兹(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和沙雅县之间)。罗什的父亲,是天竺人,家世代为国相。他避相位出家,至龟玆国,龟兹王闻其弃荣修道甚为敬慕,自出郊外迎请为国师。王之妹年始二十,识悟明敏,过目能诵,诸国聘之不许。见罗什父,心欲嫁之,王乃逼罗什父娶其为妻,生罗什。罗什七岁,随母出家,遍游西域(甘肃省玉门及阳关以西诸国的总称),总贯群籍,最善于大乘。在龟兹,邻国诸王会同,每请罗什说法,必跪伏座前命罗什践肩而登座。后,其母证阿那含果(声闻乘有四种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示罗什曰:中土可传大乘教义。罗什答言:若可传者,牺牲一己,我亦行之。 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罗什39岁),秦王苻坚遣大将吕光率兵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劫罗什至凉州。 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称帝于长安,吕光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故罗什滞留凉州达17年。直到姚兴嗣位,于弘始三年出兵西攻凉州(公元401年,罗什58岁),凉主吕隆兵败投降,秦王姚兴亲迎罗什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 尔后十余年间,罗什大师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译经于草堂寺时,共三千僧,大师手执旧经,而参定之,莫不精究,洞其深旨。译场助手中人才济济,有四杰、八俊、十哲之称,最著名的有僧肇、僧睿、道融、昙影等。大师尝(曾经)讲经草堂寺,秦王及朝臣、沙门数千众肃容恭听。罗什大师与净宗始祖东晋的慧远大师同一时代,国不相同(罗什大师在姚秦,慧远大师在东晋),彼此有书信往来。 罗什大师共译出经论35部,294卷。其中最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佛说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所译经典极为广泛,内容信实,文字流畅,有些经典后来虽有新译,仍难以取代,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秦弘始十一年(公元413年)罗什大师寂于长安,世寿七十。临终曰:吾所传无谬,则焚身之后,舌不焦烂。遗体依外国之法在逍遥园火化之,薪灭形尽,唯舌不坏若红莲。 科 判注释经论时,通常都要将全经文句作段落分判,称为科判。此中,分判为大段落者称为大科,大科中分判为小段落者称为细科,再以精简扼要之文字标示各科之内容称为科文。据此,读者可以获知该注释之简明内容及义旨脉络,并能定出注释者对于该经论之大体见解。 一、三十二分《金刚经》流通本是将全经分为三十二分,并贯以标题,相传是昭明太子萧统(梁武帝之子)所作。此科判旨意精妙,品节详明扼要,对经文的理解帮助甚大,故盛传不衰(且有经台之遗迹),本书亦袭用之。由于这三十二分之标题是科判,不属于经文,诵经时就不要读它们。 〔分经台〕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南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分经台,又名分金石,高五米,呈椭圆台形。上镌“分经台”三个大字,旁书“皇宋嘉泰元年六月十一日立”。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于此,故名。嘉泰元年(1201年)立碑,是为了纪念昭明太子七百年诞辰。 二、上下篇本经从内容来看,可划分为上下两篇。第一分至第十六分是上篇,第十七分至第三十二分是下篇。上篇教以如何发心,如何度众,如何伏惑,如何断惑,这是破除人我以了分段生死,但是法我仍在。所以,下篇教以如何破除法我而了变易生死。因此,世尊在下篇一开始,即说道:“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然后层层破除法我,直到篇末云:“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圆觉经》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二我〕人我和法我。人我是凡夫们不明白五蕴假和的道理,妄执身心为我,于是便有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等,形成烦恼障。法我是凡夫们不明白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妄执诸法实有,于是便有分别心、爱憎心、成佛心、涅槃心等,形成所知障。 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传统上,注释经文,均将经文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大部分。 序分:是序说本经发起因由之部分。本经的第一分(“法会因由分第一”)是序分。序分又分通序和别序两个部分。 通序:这是诸经共通的序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通序又名证信序,因其具备信、闻、时、主(说法之主)、处(说法之道场)、众(会众)等六事,以证明经中所说为真确可信。此六事亦称六成就,具备这六种因缘以成就讲经法会。 例如本经“法会因由分第一”的第一段就是通序:“如是(信成就)我闻(闻成就)。一时(时成就),佛(主成就)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处成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众成就)。” 别序:通序之后是别序,这是各经序分中彼此不同之处。别序又名发起序,说明此法会是如何发起的。例如本经“法会因由分第一”的第二段就是别序:“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正宗分:是本经正说之部分。全经三十二分中,从第二分起直至第三十一分末,是正宗分。 流通分:是列举受持本经之利益,劝赞受持、读诵、流通之部分。本经中,最末一分(“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是流通分。 法会因由分第一“法会因由”是说本经,即金刚法会的起因和由来。“分”,相当於“章”。例如“法会因由分第一”,就是“第一章 法会因由”的意思。 本分(“法会因由分第一”)是序分。序分是序说本经发起因由之部分。序分如前所言,又分通序和别序两个部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是我(阿难)亲自见闻到的。那个时侯,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 这一段是通序。通序又名证信序,因其具备信、闻、时、主、处、众等六事,以证明经中所说为真确可信。此六事亦称六成就,因为一经须具备此六种因缘方得成就。 现以此段经文为例来说明六成就:一、“如是”,是信成就,佛是这样说的;二、“我闻”,是闻成就,此经为我(阿难)亲耳所闻,并非辗转传闻的;三、“一时”,是时成就,即讲经法会的时间,是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四、“佛”,是主成就,说法之主;五、“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说法的地点;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听经的大众。由于明确地指出本经是集经者(阿难)亲自听闻佛如是说,并标明说法之主以及讲经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等等,令众生知道此经确实无误,因而起信,故称证信序。 〔如是我闻〕这是我(阿难)亲自见闻到的。“如是我闻”,是取信,证明此经确是佛说,且记载的经文正确无误。佛将涅槃,嘱咐阿难尊者:日后集经时,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一语,以证明确是佛所说,区别于外道之经典。句中的“我”,是集经者阿难自称。阿难是佛的堂弟,出生于佛成道之夜。后来随佛出家作佛的侍者,以“过耳不忘、多闻第一”著称。阿难出家时,佛已说法二十年,因此请佛将此前所说,均为他补说;同时阿难又得法性觉自在三昧,能于定中彻了一切法。故佛灭度后,摩诃迦叶尊者于摩揭陀国大石窟结集经藏时,五百大阿罗汉共聚一处,大众公推阿难升座复述经文。《法华经》中,佛言:“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 〔一时〕那个时侯。这是指佛说此经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如来说法,通乎人天,结集流传,遍于世界,因其年月日纪,难以相同,故用“一时”记之。〔师资〕师、生,师、徒。〔机教相叩〕“机”是听众之根机;“教”是佛之施教。众生之根机各异,佛乃随其机,施以深浅之教。“机教相叩”是说法会听众之根基与佛之施教感应契合。〔佛〕佛陀之略称,这里指释迦牟尼佛。“佛陀”是梵音,汉译“觉者”。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舍卫国〕其位置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的南岸,当时的国王是波斯匿王。 〔祇树〕祇陀太子之树林。〔给孤独〕给孤独长者(“长者”,对德高望重之人的尊称)。他是舍卫国都城之豪商须达多,性情慈善,喜欢布施孤、独(“孤”,是失去父母者;“独”,是失去配偶者。“孤独”,泛指无依无靠的穷苦人),所以获得“给孤独”之美名。〔园〕林园。〔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都城的一个林园,释迦牟尼佛在那里讲的这部经。此园的树林属于舍卫国的祇陀太子,而土地属于给孤独长者,他俩共同献佛,故名“祇树给孤独园”,意思是祇陀太子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地。佛陀常在那里讲经说法。共献园林的故事是:佛在摩揭陀国说法时,舍卫国的给孤独长者乞求佛来舍卫城度化国人,佛许之。长者归国后,遍寻处所,以祇陀太子之林园最为适合佛陀讲经说法,因欲购买。太子戏言曰:“布金满地,厚敷五寸即卖。”长者许诺而行之。太子为长者诚心感动,曰:“人之所贵,莫过金宝。彼能倾家买地以造僧园,我何所乏而无修建?”于是自发胜心供养,请悔先约。长者不从,太子曰:“许地取金,未论林树。地随汝主,林属我身,共助成功,但陈供养。”佛来此地,谓阿难曰:“园地,给孤独长者所买;树林,祇陀太子所施。二人同心,共崇功德。自今已后,应谓此地为‘祇树给孤独园’。” 〔大比丘〕“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大比丘”,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是佛的常随众。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四》,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中:耶舍为首的小团体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一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后承佛之化导而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离,称为常随众。故诸经之首列举法会众,多云“千二百五十人俱”。〔俱〕在一起。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时,日中一食的时间到了,于是世尊穿上大衣手持食钵,带领着弟子,严整威仪,徐步进入舍卫国的都城乞食。在此城中,不分贫贱富贵之家,依次托钵。乞食完毕,回到住处。世尊吃完饭,收拾衣钵,洗净双足,敷设好座位,庄严安详的盘膝而坐,正念不动。 元魏·菩提流支译本云:“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鉢,入舍婆提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鉢,洗足已,如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 这一段是别序。别序是各经序分中彼此不同之处,它是在通序之后。别序又名发起序,因为它说明该经法会是如何发起的。 本经法会的发起,是世尊通过日常活动(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乃至敷座而坐),以身教显示般若无处不在,如何是觉,如何是本地风光。 〔尔时〕这时。〔世尊〕佛之尊号。以佛具万德,世所尊重,而且于世独尊,故称世尊。〔食时〕日中一食的时间到了。《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著衣〕三衣一钵,乃比丘随身之物。三衣是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此三种衣梵语皆称袈裟(“袈裟”原意是坏色衣,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安陀会汉译为著体衣,五条制成(即五个方块的布,缝而联之如田,故名福田衣),是作务及坐卧所著的;郁多罗僧是著于安陀会之上,故名上衣,七条制成,是作法事入众时所披的;僧伽黎汉译为众聚时衣,又称为大衣,由九条至二十五条制成,是在隆重场合所穿的。今将入城乞食,故特著大衣。 〔钵〕梵语钵多罗之略称,比丘之食器。〔舍卫大城〕舍卫国的都城,祇树给孤独园在城东南五六里。〔乞食〕比丘离诸贪求,折伏我慢,常行乞食,以资色身,助成道业。〔次第乞〕比丘乞食,不著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以平等心挨家挨户次第而乞,不得超过七家和规定的时间,即便乞不满钵,亦须归去。〔本处〕本住的祇树给孤独园处。〔讫〕完毕。 佛说他经,常以放光显瑞发起。本经是如来成佛之心法,却以日常活动以为发起,实有深意,这是显示般若不在别处,就在日常活动中。《六祖坛经》云:“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觉,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本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世尊的示现是念念觉,念念离境,于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乃至敷座而坐中,处处显示般若之妙趣——“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来宣说金刚般若波罗蜜,令大众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学习、体悟,如何是本地风光。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执相为真,因而不被它牵动。也就是说,不著相,不动心。〔本地风光〕又名本来面目,是形容自性本来状态(完全觉悟的状态)的禅林用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前去请教佛说:我怎么才能够开悟呢?佛说:你是做什么的呢?她说:我是打水为生的。佛就告诉她:你打水时,对每一个动作,心中都要了了分明(不要出现未觉知的惯性动作)。这个妇人按照佛的教导认真去做,而得开悟。 “对每一个动作,心中都要了了分明”——这是觉照当下,将修行生活化的妙法。若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再为没时间修行而发愁了,再也不会惶惶不安,生怕耽误了修行。如何才能修行生活化呢?不失觉照!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失觉照,对自己的心行,了了分明,不为境转。
佛者,觉也。佛就是已经从无明梦中醒来的觉者,日常生活虽同 常人,但境界大异,每一时刻都是觉知在放光。 世尊示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缘来即施,缘息即寂。施中不失觉照,始终安详自在,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世尊就是这样通过著衣、持钵、乞食、还至本处、饭食、收衣钵、洗足、敷座而坐等日常生活活动,教导我们无时无处不可修行,为我等尘劳中人指示下手方便。所以下文中,长老须菩提叹为希有,并说道:如来这样做,真是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啊!
修行分座上功夫和座下功夫。座上是练兵,座下是实战。用得好,就无时无处不是在修行。六祖云:“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不受境缘的约束)。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偈云:一日修来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真正修行在日常,佛道本在生活中。 有一位名婆希的修行人,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赶到舍卫城去向佛陀求法,正见佛陀在城内一家一家地托钵乞食,举手投足都很优雅美妙,六根都已调御摄护,安详宁静。婆希上前顶礼,请求佛陀为他说法,为他说无尽利益安乐之法。佛陀说现在正沿门托钵,不适合说法。但婆希再三请求,于是佛陀为他就地说法:“婆希!你应当这样修习,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婆希!当你能够做到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时,你就达到没有执著挂碍了。你若没有执著挂碍,那么你就没有过去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过去和未来这两世(而只有当下),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原文见南传佛教《自说经》)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而只有当下〕经文云:“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而没有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妄念。其实,人们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和痛苦,都是由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妄想所生。 善现启请分第二“善现”是须菩提的汉译名字。须菩提起座,启请世尊说法。本经从这一分起进入正宗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时候,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位起身。袒露右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对佛说道:无比殊胜啊,世尊!您以身为范,时时处处如是身教,这真是对诸位菩萨最佳的爱护眷念和最佳的教育指导啊!世尊!发了成佛度众生之大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如何住持?应当如何降伏其心呢?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本经的主旋律。本经上篇,就是解答这两个问题;下篇一开始(究竟无我分第十七),须菩提又再次提出这两个问题,世尊进一步解答。 《金刚经》为谁而说?由这段经文可知,佛说此经,是为凡夫发大心者说。 〔时〕这时候,即世尊安坐已毕之时。〔长老〕年高德望的比丘。〔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汉译空生、善现、善吉,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偏袒右肩〕披著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白〕下对上陈说。〔希有〕无比殊胜!赞叹语。〔如来〕佛十号之一。通常,“世尊”是总号,称呼时用;“佛”,表果德;“如来”,表性德。〔佛之十号〕佛有十种尊号:一、如来,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二、应供,佛应受人、天的供养;三、正遍知,佛真正遍知一切法;四、明行足,佛具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等五行;五、善逝,佛自在好去入于涅槃。六、世间解,佛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七、无上士,佛是至高无上之士;八、调御丈夫,佛是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入涅槃的大丈夫;九、天人师,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十、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敬的人。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护念”,调护怜念。“付嘱”,付托嘱告,亦是教导的意思。这句是须菩提对世尊以身为范、时时处处调护教导诸菩萨的无比赞叹。〔善男子、善女人〕修持五戒十善的男子和女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满无上的智慧——佛的智慧。汉译“无上正等正觉”,亦名“无上正遍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成佛之大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简称“发菩提心”。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云何〕如何。“云何”有以下数义:为何,为什么;如何,怎么办,怎么样。〔云何应住?〕“云何应住”就是应云何住的意思,这是采用倒装句法,把“应”放在“云何”之后,用来加强语气。(“云何应住”的答案在第四分:“不住相布施。”不住相是空,布施是悲,悲空双运,这就是菩萨道。)〔云何降伏其心?〕应当如何降伏其心?(答案在第三分:一心度尽众生而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对治烦恼的妙方,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一心度尽众生而无四相,此亦是悲空双运。)〔倒装〕用颠倒词序来加强语气、协调音节或错综句法的修辞格,在古汉语中经常使用,所以读佛经时要留意这一点。
世尊日日如是示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怎奈大众不觉,今日竟被解空第一的须菩提看出端倪(看出眉目),亲见如来一片苦心,赞叹不已。待世尊安坐,立即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无比殊胜啊,世尊!您以身为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时时处处如是身教,这真是对诸位菩萨最佳的爱护眷念和最佳的教育指导啊! 但是,诸位菩萨为什么做不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呢?为此,须菩提请教世尊:应当如何住持,应当如何降伏其心。 以佛本愿,只欲大白真相(将人生宇宙的真相和盘托出),人人成佛。但众生德薄垢重,心志怯弱,不能担荷,难以明言(正如本经第十四分,佛言:“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又如法华会上,舍利弗三请世尊开示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当世尊开演时,就有五千比丘拒闻退席)只好密密方便而将就之,故曰“善”。 世尊日日如是示现,真是对诸菩萨最善巧的护念,最善巧的付嘱。所谓: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良工苦心也。
这一分的经文中“云何应住?”有两种说法:《乾隆大藏经》和通行本采用的是“云何应住?”而另一种说法是根据唐朝的抄本、明朝的刻本等提出这一句经文应是“应云何住?”究竟是“云何应住”还是“应云何住”呢?本书按照《乾隆大藏经》和通行本采用了“云何应住?” 其原因是:“云何应住”的意思实际就是“应云何住”,只不过为了加强语气而采用了倒装句法,把“应”放在“云何”之后。倒装在修辞中十分常见,用来加强语气,令言词生动。例如《列子·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意思就是:汝之不惠(惠,通“慧”)甚矣!魏徵的《述懷》“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意思是:古木寒鳥鳴,空山夜猿啼。其实,经文一开始的“如是我闻”四字,也是倒装。如果译成“我闻如是”,不仅文辞的力度、风格的优美会减弱许多,意境亦有天壤之别。
问:为什么把“云何应住?”解释成“如何住持?” 答:罗什大师所译的“云何应住”译得极好,这个“住”字与前后经文配合得丝丝入扣。(例如第四分中最后一句:“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但是“住”在这里的含义需要正确的诠释出来。修道人最最关心的是三个问题:如何住心(心收摄而不散乱),如何修行(修正自己身语意之实行),以及如何降伏其心。从其它几种译本来看,梵文原本上须菩提是提了这三个问题。例如玄奘大师译本:“世尊!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所以有大德指责说罗什大师的译本是“三问缺一”。 其实,两问合一(将“云何住心”和“云何修行”併为“云何应住”),这也是罗什大师的苦心。世尊是在“妙行无住分第四”中统一回答了前两个问题(应如何住心?应如何修行?)然后,在第十分中更进一步的阐明如何住心如何修行的问题:“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大师就将此二问併为一问“云何应住”,文辞前后映照、洗练上口,而读者从前后经文来看,不难体会到这个“住”,包含着住心和修行两方面的意思,即:如何住持。 在罗什大师首次译出《金刚经》之后,又相继出现过其它五种译本。按说应该是后后胜前前吧?然而历史却证明罗什大师的译本最具摄受力,也就是说最符合经意,盛传不衰。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说道:妙极!妙极!须菩提,正如你所说,这真是如来对诸位菩萨最佳的爱护眷念和最佳的教育指导啊!你要用心仔细地听,我当为你分别解说这住道降心之法。善男子、善女人,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这样的住持,这样的降伏其心。 〔善哉〕妙极!赞叹之辞。〔谛听〕用心仔细地听。〔如是〕这样的。这里“如是”二字是虚指下文——“应如是住”是指第四分而言,“如是降伏其心”是指第三分而言。 佛一连说了两个“善哉”来称赞须菩提。第一个“善哉”,是称赞须菩提善能领会佛之示现。佛印证须菩提领会无差,说:须菩提,正如你所说,我日日如此示现,这真是如来对诸位菩萨最佳的爱护眷念和最佳的教育指导啊!第二个“善哉”,是称赞须菩提的智慧和悲心,能启请修行中令行者烦恼不堪而极待解决的两个问题——应当如何住持?应当如何降伏其心? 接着,佛就须菩提所启请的两个问题说:你所提的两个问题,你要用心仔细地听,我当为你详细解说。善男子、善女人,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当是这样的住持,应当是这样的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须菩提恭敬地应答道:是的,世尊!我非常渴望、非常欢喜聆听您关于这两个问题的开示。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四》云:“如渴思冷水,如饥念美食,如病忆良药,如蜂贪好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 〔唯然〕“唯”者,应诺之词。例如,《入楞伽经》云:“尔时,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今当为汝说意成身差别相。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言:唯。”“然”者,切望聆听世尊对两个“如是”的详细开示之谓。〔唯然,世尊!〕须菩提恭敬地应答,表示深愿之意。〔愿乐欲闻〕欣然欲闻其法也。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一段经文,历来另有两种解释;为了更好地理解经义,辩证如下: 一、世尊的两个“如是”,已经回答了须菩提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个问题,不过须菩提不懂。 此说不妥,因为须菩提即便不懂两个“如是”,也不至于不明白世尊的语气。如果世尊的两个“如是”就是在回答须菩提的两个“云何”,而尊者不懂,他会说:“惟愿世尊,大慈哀愍,为诸众生分别演说”这一类的话,而不是欣然顺应世尊的语气说道:“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这可比较《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的经文:“尔时,佛告舍利弗:......汝今善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二、世尊的两个“如是”,已经回答了须菩提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个问题,虽然须菩提懂了,但是大众尚未明了,故代众祈请世尊详示。 此说亦不妥。在“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中”一开始:“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从这一段经文来看,须菩提在此之前并未懂得。 其实,须菩提所问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是深层次的提问。须菩提已经是阿罗汉,见思烦恼已断,而且解空第一,浅层次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他不仅通晓,而且早已付诸实践。现在的提问,是针对今日从世尊著衣持钵等日常活动中,领悟到世尊的深意和究竟的修行而发。须菩提这一提问,终于成就了“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的《金刚经》! 所以“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意思是:你要用心仔细地听,我当为你详细解说你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善男子、善女人,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当是这样的住持,应当是这样的降伏其心。 这就像一人请教一个复杂的问题,答者说道:“是这样的。”这是发语词,用于一篇讲话的开头,以提醒听者的注意。其意是:我下面就为你详细阐明这个问题。而不是说“是这样的”这句话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一段经文,玄奘大师的译本是:“尔时,世尊告具寿善现曰:善哉!善哉!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摄受,摄受诸菩萨摩诃萨,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付嘱,付嘱诸菩萨摩诃萨。是故,善现!汝应谛听,极善作意,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摄伏其心。具寿善现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愿乐欲闻。” 请特别注意“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八字。 〔具寿〕比丘的通称,因比丘不但具有世间的寿命,而且具有法身的慧命。 所以,须菩提回应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的意思是:是的,世尊!我非常渴望、非常欢喜聆听您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周详开示。因而在第十四分才有“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正是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在这一分中,须菩提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通贯全篇的主题。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的经文,现在先将答案列出。 问题:云何应住? 答案:不住相布施。“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菩萨的修行是六度,这里以六度之首“布施”来代表六度,而且不住相布施涵盖了整个六度。) 问题:云何降伏其心? 答案: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著度生之相。“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大乘正宗分第三“大乘正宗”就是悲空双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就是下面经文所言:灭度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成佛),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无众生得度成佛之事)。在修学《金刚经》时,要反反复复地体悟“灭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句话,此乃大乘正宗也。 在这一分,世尊首先说道“应如是降伏其心”,与上分末世尊说应“如是降伏其心”相应。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菩萨降伏其心之法是:普度众生成佛(“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不著度生之相(“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悲空双运,慈悲度生而不著度相。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佛对须菩提说道:诸大菩萨(诸菩萨摩诃萨),应当这样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凡以“佛告须菩提”开头,这是强调所言甚关紧要。〔菩萨摩诃萨〕菩萨有高中下之诸位,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曰:“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所以,“菩萨摩诃萨”是表示地上菩萨。这里“诸菩萨摩诃萨”,是指前文所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一称呼表达了世尊对他们的无限期望,要他们以地上大菩萨为榜样,如此降伏其心。〔地上菩萨〕菩萨由凡夫到成佛,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地位上的菩萨称之为地上菩萨。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诸如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者,我都要度他们成佛。 〔卵生〕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胎生〕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湿生〕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化生〕无所依托,仅凭业力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的天人等。〔有色〕指欲界和色界中具有色身的众生。〔无色〕此类众生无色身,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有想〕在一切的天中,除了无想天和非想非非想天之外,其余的都是有想天。有想天的众生,有思想感情,故称为有想。〔无想〕无想天在色界之第四禅天,此天之众生,五百大劫之间住于无心。〔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天是三界中的最高层天,此天众生住于禅定,无粗想,故曰“非有想”,尚有细想,故又曰“非无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十八天〕色界的十八层天,其中初禅天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也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也有三天,即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天共有九天,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都要度他们成佛。〔涅槃〕全名是般涅槃,不生不灭之意。汉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这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无余涅槃〕菩萨变易生死之因尽,叫做“有余涅槃”(小乘证阿罗汉果,亦名有余涅槃),要到变易生死之果尽,不留一毫生灭妄相,获得佛之常身后,才叫做“无余涅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样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成佛,却实无众生受度成佛之事。这是说菩萨度生不住度相,便可降伏其心。 “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是悲(“悲”——拔除他人痛苦的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不著相,知道灭度众生一事是幻象,这是空。悲空等持、双运互融,贯穿了《金刚经》始终。这是因为悲空双融才是正定,方能圆成佛果。若落入偏空(认为甚么都没有)乃至无记(寂而不照),大都种畜生因,或堕声闻灭尽定,或受生无色界。所以世尊在本经中反反复复地讲无住布施(无住是空,布施是悲)。修道人随境起舞,固然糊涂;但如果变得冷漠孤寂,这也是错误的,千万要注意!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世尊告诫我们,度众生时不可著度相。因为,度众生是要教他离相而出无明梦,如果自己都著相,怎能教人离相?譬如救溺水之人,是要救他出水,而不是连自己也一道沉没海底,同归于尽。 〔灭尽定〕指心与心所(“心所”,心所有法的简称,也就是为心所有的各种心理现象)皆灭尽之定。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心作用皆灭尽的精神统一状态。虽其想与忧已灭,但仍有细心想未灭。
憨山大师云:“佛教所贵,在乎自利利他,乃名菩萨。梵语菩萨,此云大心众生,以其能入众生界,能断烦恼,故得此名。菩萨舍世间,无可修之行;舍众生,无断烦恼之具。所以菩萨资藉众生,以断自性之烦恼,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耳。烦恼者乃贪瞋我爱见慢(即我爱、我见、我慢)种种恶习,而为自性光明之障蔽。非世间众生一切逆缘境界,不能磨砺以治断之,如诗所云切磋琢磨者此也。”(《梦游集·示袁大涂》) 云何降伏其心?度尽众生亦不著相。这是说:成就再高,功德再大,亦不著相。著相即非菩萨行,因为菩萨行是要转迷为悟,而著相就是以幻入幻,迷而更迷。 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佛之心),就要发愿“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并且要“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高屋建瓴之势:我们是要度尽一切众生的大菩萨,怎么可以不端严自重?怎么可以伤害众生?怎么可以同他们争名夺利?怎么可以和他们对立?怎么可以与他们计较?这样一来,自私自利、名闻利养、杀盗淫妄、贪瞋痴慢、人我是非等等,自然冰消,所做功德亦三轮体空,其心不降自伏。 〔三轮体空〕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之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世尊说:为什么要“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呢?须菩提!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算不得菩萨。 四相当中,我相为首。此相一立,其它三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随之而生。菩萨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大心众生,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必须信解诸法实相,因为诸法实相才是佛道。有四相者,这是妄执五蕴身心为实有的具体表现,说明并没有信解诸法实相,所以不是菩萨。关于这一义理,在《佛藏经》中有非常详细的阐述。 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异。但由于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身心(色受想行识)为自己(我相),故生爱恶取舍等情。于是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例如以东为西、以南为北等等),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自性迷,就是妄认这个有名字、有形象、有性别、有身份、有年龄的五蕴身心为自己——“我”,于是造业受报,轮转生死。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相〕表现于外、想象于心的各种事物的相状。〔我相〕妄执五蕴身心为实有,并以之为“我”而生心,例如得失、逆顺、荣辱等等。〔人相〕妄执对方、他人是实有而生心,例如爱恶、是非、高下等等。〔众生相〕这里“众生”是指人群,例如按照亲疏、好恶、友敌、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地区、种族、肤色、国家等等来区分的人群,众生相就是妄执这些人群为实有而起分别心。〔寿者相〕妄执寿命实有,而计较其长短。迷惑众生最为关切者,莫过于寿命,故将寿者相从我相中分出来,单立一项。《佛藏经》也是鸠摩罗什大师所译,在《佛藏经》中,佛言:“大庄严佛及大弟子灭度之后,渐多有人知沙门法安隐快乐出家学道,而不能知佛所演说甚深诸经无等空义,多为恶魔之所迷惑,时说法者心不决定,说不清净,说有我、人、众生、寿命,不说一切诸法空寂。”“计我心者,谓有寿命。寿命因缘故,则为利养所牵,障碍于道。”离寿者相就是要做到夭寿不二。 这四相是妄执我、人(对方、他人)、众生(人群)、寿命为实有,于是站在“我”的立场上来分别、计度、对待、起行。四相一立,即不能够了知诸法如幻,为其所缚,而不得解脱。 四相当中,我相为首。此相一立,其它三相相应而生。于是私心、私利、私欲篷然而起,烦恼业报也就相随而来。擒贼先擒王,学佛人第一要破我相,因为有我相,便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无我相,即无一切相,当体空寂,一切智慧自然现前。 《佛藏经·念法品第三》中,佛言:“舍利弗!若有众生无有颠倒,如实观者,则有正见。若生我想、人想、众生想者,当知是人皆是邪行。舍利弗!佛及弟子,不说有我,不说有人,不说众生,不说寿命,不说断、常,是故佛及弟子,名为正见。何以故?正观不颠倒故。”这说明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不正见,连做佛弟子的资格都没有,哪里还能够是菩萨呢!世尊在《佛藏经》中,对这一道理以及诸法实相有详尽的阐述。(详见《佛藏经选注》) 〔断、常二见〕“断见”主张自我仅限于一期生命,死后一切皆无。“常见”主张死后自我不灭,且能再生而以现状相续;例如,以为生而为人者,生生世世皆为人,如生为狗者,生生世世皆为狗。正见是:离断、离常,而取中道实相。
问:既然五蕴身心不是我,那么,哪一个是我? 答:自性是我。身体是自性的躯壳、住宅。《六祖坛经》云:“色身是舍宅。”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全靠)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操纵这个色身的是里头的自性。禅宗所谓的“见性”,即是体悟到自性,找到这个主人公,称之为“开悟”。(关于自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自性有觉与迷这两种状态。《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问:离四相是受持《金刚经》的核心,那么,怎样来离四相? 答:可分两步来做: 第一步,对这五蕴身心和一切境缘都不要误以为实而起执著。《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言:“诸修行者,若于境界起有无执(若是对于境界起了有、无之执——执著是有、是无,例如妄执牛有角而兔无角等等),则著我、人、众生、寿者。”在境缘中,时时体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二步,当你已经具备念起不续的功力时,离四相即是离四想。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就是在你心中浮现的关于我、人、众生和寿命的念头,所以有的《金刚经》译本,将四相译成四想。鸠摩罗什(350-413年)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而真谛三藏(499-569年)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一切菩萨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受者想。” 所以只要有关于我、人、众生或寿命的念头浮现,就要立即将它息灭(观心功夫深了,就可以做到),切不可让它相续成想;要做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之名,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修心诀》云:“故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不让它相续成想)。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到此无为地步,勿须照察,妄亦不起,不照而照),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详见《修心诀精解》) 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详见《修心诀述要》)。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禅源诸诠集都序》) 〔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宗〕主要的目的和意图。 离四相的操持要点:不取不念。 《起信论》云:“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 译文:知道一切万法皆是自心妄动入无明梦而见,实际上并无现前的境界,于是修远离法。由于如实知道没有现前境界的缘故,以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知幻即离),持之以恒,乃至久远。(由于不取不念之)熏习力的缘故,无明则灭。 (详见《起信论注》) 妙行无住分第四妙行无住,这里的“无住”是了知万法皆空,因而不攀缘、不染著,行而不著于行(无爱憎取舍),是谓妙行。无住是空,布施是悲,无住布施是悲空双运。这一分是回答“云何应住”的问题——以无住布施为住(住持),遥应第二分末世尊说“应如是住”句。 〔无住〕不著相。也就是说,对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和非法相无所住著(不妄执为真)。《莲宗宝鉴》云:“离相则无相,无相则无住,无住则入佛境界;此乃无上正真大菩萨道。”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这一段是世尊回答完第二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紧接着又回答第一个问题。须菩提问:“云何应住”?世尊回答说:“不住相布施。”即菩萨要离相布施,要三轮体空,就这样住持——也就是说,以不住相布施为住(住持)。 “复次,须菩提!”——再者,须菩提!这是世尊在回答了“云何降伏其心”之后,紧接着再来回答“云何应住”(应当如何住持)这个问题。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菩萨要离相布施,在布施时不要著境生心,为境所转。《六祖坛经》云:“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法”之一词,有几种含义:一、泛指一切事、物,包括思想、言语、文字,统统叫做“法”;二、法则,规律;三、方法;四、道法,即修道的原理、方法和境界;五、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的法尘。究竟是何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在“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句中的“法”,是泛指一切事物。〔于法无住〕了知万法皆空,因而不攀缘、不染著。 “布施”,以自己有的给予别人。布施有三种:财施,以财物去救济病弱穷苦的人;法施,以正法导人出苦;无畏施,解除别人的恐怖和畏惧。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是解释上句:“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具体来说就是不住色尘行于布施,不住声尘行于布施,不住香尘行于布施,不住味尘行于布施,不住触尘行于布施,不住法尘行于布施。 “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心,使自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攀缘之境: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嚐味,身受触,意知法。这里“不住”,就是对尘境(色、声、香、味、触、法)没有爱憎取舍。 前五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包括感官所能及的一切物质境界,法尘包括心思所能及的一切精神境界。所以“色声香味触法”六字是指一切境,第十分中“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一切境都不可著。佛言六尘,每每先说色,然后继之以声香味触法,这是因为色尘(眼所见者)最容易迷惑人,在六尘中影响力最大,故单独先提,以示警戒。 菩萨修六度万行,布施为首,而无住布施涵盖了其余五度。《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品第一》中,佛言:“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即无住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能具足檀那(布施)波罗蜜、尸罗(持戒)波罗蜜、羼提(忍辱)波罗蜜、毗梨耶(精进)波罗蜜、禅那(禅定)波罗蜜、般若(智慧)波罗蜜。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布施时,以慧方便力故,具足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佛告舍利弗:施人、受人、财物不可得故(三轮体空),能具足檀那波罗蜜。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罗波罗蜜。心不动故,具足羼提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具足毗梨耶波罗蜜。不乱不昧故,具足禅那波罗蜜。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罗蜜。”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学观品第二》中,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知,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了达一切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不可得,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六度〕亦云六波罗蜜,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六度万行〕略则六度,广则万行,而六度是包括了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世尊再次强调: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于相不起分别心)。因为,布施是要以幻离幻,而不是以幻入幻,是要消融自我,而不是膨胀自我。《六祖坛经》云:“有我即是罪,忘功福无比。”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世尊解释为什么“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因为“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也就是说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大极了,大得来心思都不能想象。 《了凡四训》云: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於善,虽终身勤励,止於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仍著於善),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 下面是讲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是如何的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世尊问道: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向东方一直延伸出去的虚空之大可以思量吗?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思量,世尊! “可思量不?不也。”这里的两个“不”,都读“否”;“不”,在古文中同“否”。纵观全经,须菩提回答“不也”共有十多处,都是明确的否决意,故读“否也”;若按习惯读“弗也”亦可。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世尊问道:须菩提!你意下如何,沿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东北方、西南方、西北方,以及上方、下方,一直延伸出去的虚空之大可以思量吗?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思量,世尊! 〔四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称为四维。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世尊说道: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亦如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虚空之浩大无边,不可以思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所以,须菩提!菩萨就应当按我上述的教导(于相不起分别心而行六度)来住持。 这里点明,上文所言就是在回答“云何应住”的问题。这里的“住”,是住持,与前面“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的“住”含义不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的“住”是住心于境,而生分别、执著,起爱憎取舍,为境所转。
到此为止,世尊回答了须菩提的两大问题: 问:云何降伏其心?答:度尽众生而不住相。 问:云何应住?答:“不住相布施。”不住相是空,布施是悲,悲空双运,而且不住相布施涵盖了整个六度,这就是菩萨道。 问:怎么知道这一品是回答“云何应住”? 答:世尊在本品末,总结这段开示时说:“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如上述所教)住。” 问:为什么世尊不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答:因为第二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的答案是立大愿——度尽众生而不住相,而“云何应住”的答案是大行——布施而不住相。大行是建立在大愿这一基础上的,所以,世尊先讲大愿,然后讲大行。 问:如何才能做到不住相布施? 答:这就是第十分讲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理实见分第五“如理实见”,即本分经文所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世尊在本分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要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且:“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是见到一切相都明白(这不是口头上的明白)它们是幻相,即见到自己的本性佛(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世尊问道: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众生能够住著于自己的色身(身相)而见到自己的本性佛(如来)吗? 〔住著于自己的色身〕妄执色身是真实的,以为它就是自己。〔本性〕本性又名佛性、本来面目、真如。本性是佛,故名佛性;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故名本来面目,亦简称本来;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如常不变,故名真如。《六祖坛经》云:“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关于本性的详细论述,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身相〕指众生自己的色身。旧有的注解认为“身相”二字,是指佛之三十二相。对此,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指出:如此作解,岂不是与后面三十二相之经文重覆?《金刚经》一字一句,皆有深意,决无重覆者。此“身相”二字,应就众生之色身而言。这句经文,佛的意思是:汝等众生,能就自己身相见汝之本性耶?〔岂不是与后面三十二相之经文重覆〕后面“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中,经文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前面经文所说种种道理,最紧要者,即反覆阐明不住于相。例如:“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等等。那么,为什么要不住于相?因为不住于相,才能够证得本性。证得一分,即初地菩萨,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证得究竟,即成佛。而众生于诸相中,最在乎最住著的就是自己的色身(身相),这是起惑造业受报轮回的根本原因。所以世尊在这里启发性地问道:众生可以住著于色身而见其本性吗?这是破除身见。 〔住著色身,这是起惑造业受报轮回的根本原因〕《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译文: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自性迷悖,起种种颠倒,认妄为真,这就是无明。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身相、六根缘六尘之缘虑心(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就像眼睛发花,妄见空中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实际上,空中并没有花,这是病眼者妄执的幻象,由于妄执的缘故,不仅妄执虚空是实有,而且还以为真有花从那里生出来。众生由于颠倒迷惑而妄认幻现的身和心是实有,并执之为我,于是生死轮回不已,所以称之为无明。)〔身见〕执著身体为实有的邪见。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住著于自己的色身而见本性。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色身(相有),即非色身(体无),所以色身是幻,不可以执迷虚幻的色身为实,而见到自己的本性。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世尊对须菩提进一步开示道:不仅色身(身相)是幻象,所有一切相,也都是幻象。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相皆是幻象。在《诸法实相》一文中,对此做了详细的阐述。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是你自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禅源诸诠集都序》)〔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 在这里,世尊告诉我们最究竟的真理:所有一切的相,既非实有,也非全无,而是幻象。(它们就像梦中事,并非全无,因为对梦中人而言,确有其事,且有深切的感受;但又并非实有其事(梦醒即无)。故以幻象、虚妄、空等词而名之。世人皆因妄执诸相为真实,故受其诱惑和驱使,而起惑造业,枉受轮回。)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一句,指示如何智慧观照,这是受持《金刚经》的下手处。《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这是受持《金刚经》做功夫的关键处,离幻!例如,在看立体电影时,冷不防猛虎扑来,吃了一惊,随即会心地一笑:假的!多看几次,也就无动于衷了。但是,在梦中猛虎紧追,即仓惶逃命,苦不堪言,因为当真了。这就是觉和迷的区别。 世尊在这里为我们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相都是幻象。仔细一想,这真是令人惊骇不已。如此一来,宇宙中万事万物哪一样不是幻象?无怪乎世尊在第十四分中说道:“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众生无始劫来就是把“相”当真了,心随境转,造业受报,轮回六道。所以世尊告诉我们离相。离相就是:见相不迷不生心(如镜映物),不为境转,知是幻、无爱憎、不攀缘,这是受持《金刚经》的关键处。《心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里,“般若波罗蜜多”是确知诸相皆幻而离之的妙智,也就是离相行——见相不迷,不为境转。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离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原因和方法:为什么要离四相?因为它们都是虚假的。如何离四相呢?牢牢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幻即离,不假方便。 这就如同看电视连续剧一样,如果很投入,则随着虚幻的情境,就爱憎取舍、喜怒哀乐不止。无始劫来,起惑造业、受报轮回,就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我们边看边提醒自己:这是假的!这是假的!甚至淡然一笑。我们就会愈来愈无动于衷,以致没兴趣和耐心把这数十集的连续剧看完。所以,离相(见相不迷,不为境转)的办法是:经常观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它变成自己的观念,变成自己的意识、言语、行为,这就是在觉悟。同时,每当境缘现前,就不断提醒自己:身、心、世界都是幻,“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在是否“识破幻相,不为所转”中,勘验自己的觉悟和功夫。观想、勘验,勘验、观想,这就是在除习,这就是在破无明,这就是在修行。这样绵密地做下去,诚如六祖所言:“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见相不迷,不受其害;见相入迷,后患无穷。迷财者,死在财上;迷名者,死在名上;迷色者,死在色上。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是见到所有的相,都了悟到它们并非真实(非相)而是幻象,不被牵动,就见到自己的本性佛(如来)。 “若见诸相非相”,妄念自息,这是明心(明澈自心);“即见如来”,这是见性。“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一句,是明心见性的要径。 《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 什么是见性?见相知幻,不为所转,即是见性。《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云:“但於自心中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在这一段经文中,世尊告诉须菩提:不仅身相是幻象,所有一切相,都是幻象。若见一切相都体认到这是幻象(而不是迷糊当真),就不为境转,处之泰然,狂心顿歇,见到人人本具的本性佛。明心见性,是佛法修学的中心。见性即是开悟——悟得诸法皆幻。此后的任务是:依悟而修,渐除习气,做到不为念牵,不为境转,圆成道果。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段开示,太重要了!如果我们现在时时锻炼自心,了悟一切相都是幻象,不去攀缘追逐,不去贪求,不去执取,心都空净了。那么一旦这肉体坏时,四大(地、水、火、风)分散了,神识出来之后即能做主,不为境转而不入胞胎。生时潇洒自在,死后任他幻境变现,也无心可动。若如此,即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来去自由,而随缘赴感,无不自在,这就真了生死。《传心法要》云:“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 所以,众生心只要一切放下,就得大自在了。“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随时随处,看破(诸相非相)、放下(不为境转),看破、放下。《大念住经》云:“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一分阐明:为何要离相无住(见相不迷,不为境转)。因为离相无住,除了福德无量,还有其更深刻的理由,那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且“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在第十四分中更进一步说道:“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然而,要特别注意的是:所谓离相,是不执于相,而不是灭相。执相即著有,灭相即著空,这是一切众生之通病。正确的是,不执相,亦不灭相,而是以幻离幻,幻尽梦醒。所以,无四相是离此四相(不执著于四相),而非灭此四相,要用相而不为相所用。 问:为什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答:在《圆觉经》里,世尊作了开示:“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错认东西南北方向,譬喻以非为是,以假为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六尘缘影”,就是缘六尘而生起的影像,即六根对六尘而生起的观念妄想,它是因尘而有,尘无即无,故名“影”。)“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因其随境轮转、虚受生死,故名无明)。此无明者,非实有体(无明并非实有,是幻象),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许多经论都有关于无明梦的论述:众生皆在无明梦中,诸佛如来是无明梦尽,于十方一切世界,自在示现种种佛事度化众生。例如: 憨山大师云:“众生自性与佛平等,本来无染,亦无生死去来之相。但以最初不觉,迷本自性,故号无明。因无明故,起诸妄想,种种颠倒,造种种业,妄取三界生死之苦。是皆无明(所有这些无明),不了自心,随妄想转,如人熟睡,作诸恶梦,种种境界,种种怖畏,众苦难堪。及至醒来,求梦中事了不可得。是故众生堕在无明梦中,随妄想颠倒,造种种业,自取诸苦。醒眼看来,诸颠倒状岂可得耶?”(《梦游集·示董智光》)
对于宇宙万有,在《大乘密严经》中,佛言:“如梦中色(如梦中的森罗万象),唯想妄见(心起念即入无明梦而见),寤(梦醒)即非有。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在无明梦中,看见男女以及种种事物),成于正觉(真正的觉悟,微细念灭)即无所见。” 〔色〕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 〔正觉〕真正的觉悟,这是微细念灭的境界。〔成于正觉即无所见〕“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诸佛於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 这段经文开示道:宇宙万有是无明梦中事,心起念即入无明梦而见宇宙万有,念灭(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即无所见。(关于无名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一切如来,依此三昧,成就无量大威神力,乃至证入一切法空(一切法皆是幻象),能于十方一切佛刹,示现种种自在事故。譬如有人,梦见种种变异事等,及其觉已,所见皆无。凡夫亦尔,无明梦故,妄于诸法生实体想。诸佛觉已,皆无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一念示现无量佛事,自在无碍,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皆令悟入无量深妙解脱门故。”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又云:“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无明梦醒的缘故)。”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六》云:“一切有情设能如实了达诸法皆如幻化,应本已证无上菩提;然由有情于一切法,不能通达皆如幻化故,于诸趣生死轮回。如工幻师随依何物,幻作种种所幻化事,所谓世间、天魔(天子魔的简称,即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梵释(大梵天王与帝释。大梵天王是初禅天之王,帝释是忉利天之天主)、沙门、梵志(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诸龙、药叉(即夜叉)、阿素洛(即阿修罗)等人非人众,诸愚痴类迷执实有,智者、幻师知无实性,但有种种虚妄相现。如是诸法虽如幻化,而有情类愚痴不了,非有计有、无常计常,于诸法中种种分别,或分别色或分别心,有为无为、有漏无漏,如是等类种种分别。由此分别于诸法中,不如实知皆如幻化,由不知故生死轮回。” 憨山大师《梦游集·答袁沧孺使君》云:“以菩萨修行,乃至七地以前,皆未破无明之梦。一向教化众生,成就净土,皆是梦中佛事。故八地菩萨如梦渡河,犹未存觉,直至于佛,方称大觉。此乃明言,具载华严经,明明证据。” 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我用针来刺你,你痛不痛? 答:当然会痛,因为我们还在无明梦中。若是无明梦醒,身体也没有,针也没有,哪里还有什么痛不痛呢?《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正信希有分第六这一分中,世尊开示:对本经生起正信者,十分殊胜(希有),得如是无量福德!并指出甚么人能够实信受持《金刚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须菩提白佛言”——须菩提恭敬地向佛问道。本经凡有“须菩提白佛言”者,是郑重其事,强调所言最为紧要。“白”,下对上言。 “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世尊!多有众生,有幸得闻您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一真谛,他们会真正懂得,真正相信吗? 〔颇有众生〕多有众生。〔颇〕很,相当地;例如“颇以为然”。〔章句〕古人研析经学(例如四书五经等)之解说,多称章句。这里“章句”二字,指上文所说之道理而言。〔实信〕实信者,非悠悠泛泛之信,须能了解如是言说章句之真实义而起信。 人类生生世世以来,都以为万事万物是真实的,世尊现在竟然说这一切都是幻象,须菩提智慧已开,自然相信,但是,众生们能够相信吗? 就像十六世纪之前,人们一直都相信行星和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当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提出行星和地球都是围绕太阳转时,人们是难于接受的,布鲁诺还因为坚持这一真理而被烧死!当真理与常识、经验冲突时,真理是难以被接受的。所以,在第十四分中,佛言:“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然而,要是不知道身在迷梦中,又怎么能从迷梦中醒来呢? 长老须菩提对世尊的开示,当然心领神会,但是为了末法时代的众生,悲智双运,提出此问:世尊!能够有机缘,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的众生,他们能生实信吗?意思是:他们会相信世尊您所说是实,并且也相信自己能够受持修行从迷梦中醒来吗? 这是长老悲智双运,问明此事(什么样的人能够受持《金刚经》——以上世尊所说,道理甚深,能生实信者,究竟必须是上根利智呢?还是不必上根利智呢?)为我等障深慧浅的众生除疑,令我等不要妄自菲薄,误以为自己根性不够而错过了这个亿劫难逢的受持机会。读到这里,真是感激莫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佛对须菩提说:你不要这样说!(世尊的语气甚重。)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上述开示,就是我灭度以后,至第五个五百年以及其后的末法时期,持戒修福者(不必上根利智,也不必博通经藏),便能生信,明了这是真实言。 这说明,凡夫持戒修福而行,必蒙佛加被,即能生信,以此为实。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佛灭后的五个五百年,在每一个五百年中,各有一个“坚固”。第一个五百年间,解脱坚固。此时正法兴盛,行人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得到解脱的人很多。第二个五百年间,禅定坚固。此时行人深修禅定的人很多。第三个五百年间,多闻坚固。此时行人少持戒律,怠习禅定,唯尚多闻,依语生解。第四个五百年间,塔寺坚固。此时行人少习禅定,喜种福田,广结善缘,多修塔寺。第五个五百年间,斗诤坚固。此时行人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是说如来灭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以及其后。“修福”,就是断恶积善。持戒修福,这是修出世法的基础,所以任何认真修出世法的行人,都能够受持《金刚经》。〔以此为实〕信崇这是真理。 由此可知,《金刚经》甚为适合现在的修行大众,只要持戒修福,深信躬行,就能够在菩提道上顺风扬帆。现在正值末法时期,众生障深慧浅,而受持金刚经其福德功德不可思量,并且开慧见实相,最能破迷开悟。更有甚者,世尊在“能净业障分第十六”告诉我们,由于过去罪业应堕恶道之人,亦能受持《金刚经》,并因此而证佛果:“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如上所说,只须持戒修福,便能受持《金刚经》。那么第十五分中,是经“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又当如何理解? 答:要特别留意这一句中的两个“发”字。“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的意思是:本经是如来为发心受持大乘佛法者说,为发心受持最上乘佛法者说。所以,只看发心,不论根性。《圆觉经》云:“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六祖坛经》记载:“大师(禅宗五祖弘忍)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世尊的开示也告诉我们:持戒修福是受持《金刚经》的基础。所以当我们在受持《金刚经》感到困惑、感到难于着手时,这说明自心烦恼粗重,就要在持戒修福上补课。《维摩经·佛国品》云:“持戒是菩萨净土。” 福,是行者在菩提道上的资粮。不修福而行道,障难丛生;福行相资,无往不利。造恶受殃,是由身、语、意;修善获福,也是由身、语、意。所以行人当修十善业道,这是持戒修福,这是学佛的根本,是基础。基础愈扎实,上层建筑就愈巩固,基础差了,就没法继续往上修。 为何持戒修福者能够“以此为实”?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云:“有人说持戒修福,是修般若之根本,先堵住偏空。此固然矣,然尚有疑。经中明明说‘以此为实’,此两种人(持戒修福之两种人),毕竟智识不足,何能明了本经之真实要义耶?此有紧要道理在。何以故?蒙佛加被故。此类人是佛所拣定之根机,若能依佛说,持戒修福而行,必蒙佛加被,即能以此为实。学佛者定须行住坐卧,时时刻刻,求三宝加被。无论修何门功夫,均如此。即讲经时亦须将平时知见抛开,求三宝加被。若离此观念,即是未起信心。即如念佛,于念时,非将平时知见一切抛弃,心中一无所有,专意求弥陀加被不可。......古德著书,开端多有求三宝加被之语。大菩萨作论,论前亦有承佛威神力故。此是真实不虚,非依赖性,亦非迷信。倘无此等观念,则有一我见存在,将自己性灵障住,著书作论,如何能澈底?故非将我见完全抛开不可。” 对于世尊所开示的真谛是否实信,这反映在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上,所以要在身、语、意上密密勘验(觉照),这便是下功夫处。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应当知道这些“能生信心,以此为实”的人,不是仅仅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而是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善根〕即身、口、意三业之善,因其能生妙果,故谓之善根。 其实,学佛人中,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者,比比皆是。奈何当生未能成就,下世又有隔阴之迷,以致世世修行,世世轮回,头出头没,了无止期。每念及此,悲从中来,愈感任何人都能够当生成就的净土法门之可贵!念佛,离相(见相不迷,不为境转);离相,念佛——这是径中径。(捷路中的捷路啊!) 如今幸闻此经,亦是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者。倘不如此,则于甚深微妙之般若,不可得闻,即闻亦不知所闻。宿劫善因未可知,当下胜缘不可失!若不紧紧抓住这殊胜因缘,甘为下劣而生艰阻之想,则纵有宿世善根,亦为之断;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辗转远矣。今既到宝所,切莫空手而还,慎之!慎之!岂有智者知其宝所(知道这是宝所),不求(不取宝)而长怨孤贫乎? 人身难得,现境易失,普愿闻者,切莫妄自菲薄,定要共发深心,努力前进,勿任大好机会从眼前足下飞过也!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世尊说道:听闻到这些章句,乃至于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我很清楚地知道、很清楚地看见,这些众生所得福德已无量矣! 〔一念生净信〕随所闻处,豁尔开明,随之悟入,信解不疑,无有挂碍。这里“一念”是说别无他想。〔净信〕真诚相信,无丝毫怀疑。 《真心直说》中有一段关于信解的论述,对如何修持《金刚经》十分重要,摘录如下: “华严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唯识云:信如清水珠,能清浊水故。是知万善发生,信为前导,故佛经首立(一开头就是)‘如是我闻’,生信之所谓也。 “或曰:祖门(宗门)之信与教门(教下)信有何异耶?曰:多种不同。教门令人天信于因果。有爱福乐者,信十善为妙因,人天为乐果。有乐空寂者,信生灭因缘为正因,苦集灭道为圣果。有乐佛果者,信三劫(‘三劫’是三大阿僧祇劫的简称,即菩萨修行成佛所须经过的时间)六度为大因,菩提涅槃为正果。祖门正信非同前也,不信一切有为因果,只要信自己本来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体个个圆成,不假他求从来自备。(这是无为法的依据——众生在做贫子梦,只要醒来,一切具足。)三祖云: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迷相逐境),所以不如。志公云: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故知众生,本来是佛。 “既生正信,须要解滋(须要解来滋养)。永明云:信而不解,增长无明;解而不信,增长邪见。故知:信解相兼,得入道疾。或曰:初发信心未能入道有利益不?曰:起信论云,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是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念顷正思惟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后者功德远远超过前者,说之不尽)。又般若经云: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是知,欲行千里,初步要正;初步若错,千里俱错。入无为国,初信要正。初信既失,万善俱退。故祖师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是此理也。” 〔宗门教下〕宗门专指以心传心之禅宗;教下则是指释迦佛言教之下的一切理论和方法。八宗中,除了禅宗,其他都是教下。宗门讲究明心见性,而教下则讲究大开圆解。〔八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为什么这些众生会得到如是无量福德呢?因为这些众生真正信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不会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为实;不妄执道法为实有,更不会否定道法,妄执道法为无。 〔法相〕妄执诸法(包括道法)为实有。〔道法〕修道之法,即了生死证涅槃之法。〔非法相〕否定诸法(包括道法),妄执诸法为无,沦于顽空。“肇法师曰:无法相者,明法非有,遣著有心也。亦无非法相者,明法非无,遣著无心也。”(《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肇法师〕僧肇,本经的译者鸠摩罗什大师门下四哲之一。〔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说有无二边俱离。如此而行,既不著法,亦不著非法。便是二边不著,合乎中道矣。 本句是说:是诸众生不会再执著诸相为实。这是解悟,尚非证悟。由于无始劫来习气根深蒂固,卒难断除,虽然道理上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遇逆顺境缘,瞋喜是非仍会复起。必须悟后渐修,以般若观照着力除习,才能够逐步证悟。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除”。 所以,这一句若理解成“是诸众生,不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那么,这些众生诸相已离,应是佛的境界了。(第十四分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所以“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说这些众生已经真正信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明白了不应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从而按“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一明确的目标离相实修。 无始劫来,众生就是执相为真,故有二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即令学佛,也多半是著相而修,以有所求的心,求无所得的果。现在真正信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进而离相实修,这是极其巨大的飞跃。《证道歌》云:“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为什么呢?因为若妄执境缘实有,即为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为什么不可取著境缘相呢?这些众生,若心取相,那么谁在取呢?是“我”(妄执身心为我)在取。我相一立,其它三相跟着也有了(故著四相),那就迷在无明梦中,了无出期。这是世尊在告诫:不可取相。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同理,若取法相,即为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同理,那么谁在取法相呢?是“我”在取。我相一立,其它三相跟着也有了(故著四相),那就迷在无明梦中,了无出期。这是世尊在告诫:不可取法相。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为什么不可否定道法呢?这些众生,若否定道法,即为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同理,那么谁在否定道法呢?是“我”在否定。我相一立,其它三相跟着也有了(故著四相),那就迷在无明梦中,了无出期。这是世尊在告诫:不可取非法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由此得出结论:“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所以,既不可执著道法为实,更不可否定道法。这是世尊对生净信者的谆谆教导。 取法相是执相,取非法相是灭相。所以,既不要执著道法,也不可否定道法,当用之如舟,切莫入海算沙不取宝。永嘉大师《证道歌》云:“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由于这个道理,我常常说:比丘们,你们知道,我常以船来譬喻诸法。船是用来渡河的,过河必须用它,到岸后即当舍去,而不应因执迷于这条船,而不肯舍之上岸。有相无体的道法(例如筏)尚且不可执著不舍,更何况去否定道法(不用筏)呢。 在这里,世尊告诫:诸法为用,不可执著。如同过河,既不可到岸亦不舍筏,也不可拒绝用筏渡河。这是破除对法的执有和执无这两种偏见。 〔筏〕把木头捆扎起来当船用的木排。〔法如筏喻〕这里的“法”是指道法。《阿含五十五阿梨吒经》云:“山水甚深,无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我,不可舍此,当担戴去。于意云何?为筏有何益?比丘曰:无益。佛言:彼人更以此筏还水中,或于岸边舍去云何?比丘曰:有益。佛言:如是。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使弃舍不欲使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尚可以舍是法,况非法耶?”〔非法〕否定道法,沦于顽空。 “非法”一词,有两种含义:一、否定道法;二、非正道之法。究竟何义,须根据上下文仔细分辨。这段经文,玄奘大师的译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七》)是:“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无复我想、众生想、寿者想、受者想。是诸菩萨无法想、非无法想。无想、非无想。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若有法想,即是我执及众生寿者受者执。须菩提!是故菩萨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为如是义故,如来说若观行人解筏喻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由此可知,这段经文中“非法”是指否定道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世尊进一步阐明为什么“不应取法”。因为,如来证佛果是幻(无得),如来说法也是幻(无说),故曰“无得无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讲经说法了吗?须菩提回答道:如我理解世尊以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义理,没有确实存在之法名叫无上正等正觉,亦没有确实存在之法如来可说。 〔定法〕确实存在之事物。 世尊今举此两问,是勘验须菩提,对于上面所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真实义,是否领悟到了。 本经第八分中,佛言:“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四念处不异幻,幻不异四念处,四念处即是幻,幻即是四念处,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异幻,幻不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幻,幻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第五分中,世尊问道:“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须菩提知道身相是幻,所以肯定地回答说:“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但是现在世尊问道:如来证佛果是实吗?如来说法是实吗?须菩提过去一直认为是实,可是前面世尊开示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据此理解,如来证佛果是幻,如来说法亦是幻,所以在回答问题之前,谨慎地加上了一句:“如我解佛所说义”(如我理解世尊以上所说之义)。 问:“无有定法”,乃无有一定之道法。世尊应病与药,众生病各不同,处方亦不相同,所谓法无定法。为什么这里解释“定法”是“确实存在之法”呢? 答:君言“世尊应病与药,众生病各不同,处方亦不相同,所谓法无定法”,这是对的,但不宜用在这里而把“无有定法”解释成“无有一定之道法”。这样一来,不仅答非所问,上下文义亦不连贯。可参看唐·义净译本的相应经文:“妙生(即须菩提)!於汝意云何,如来於无上菩提有所证不?复有少法是所说不?妙生言:如我解佛所说义,如来於无上菩提,实无所证,亦无所说。”《佛藏经·念僧品第四》中,佛言:“第一义中,无有定实。”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为什么说“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呢?因为,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著,亦不可言说。道法是无体(非法),而有相(非非法),因此道法是幻。 〔皆不可取〕不可妄执道法实有。〔不可说〕不可言说。如来所说的那个法,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故曰不可说。道本不可言,然非言不显,实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如来讲经说法,需用语言文字,这是以指标月;而闻法修行却要离开语言文字相,因指而得月,方是正道。也就是说,诵经闻法是通过文字语言的指引,去证悟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法,要把握言外之意。这里“不可说”是言如来所说的道法是标月之指,并非究竟解脱之法本身。故不应以“指”为“月”,而是要顺指见月。〔非法,非非法〕“法”,是指道法。“非法”,是说道法无体,不可执以为实;“非非法”是说道法有相,亦不可执著于非法(否定道法),道法是有相无体的幻象(皆无明梦中事),宜善用之,以幻离幻——乘筏渡河,到岸舍筏。 这一段是说:如来所说法,皆非实有,亦不可言说;不可执著于法,亦不可执著于非法。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云:“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有(执相)之与无(灭相),尽是情见,犹如幻翳(生幻之翳)。” 因这段经文对解行至关重要,故再详论之。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有两层意思:一、不可妄执道法实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例如不可妄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和如来说法是实有;二、道法是以指标月而非月本身(“如来所说法,......,不可说”)。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在前一分讲“不应取法(不应执著于法)”时已有详细说明。关于“如来所说法,不可说”的理解,可用“指、月”为喻。“指”喻经教(如来所说),“月”喻经教所要说的那个道,行人当依言悟道(道可悟而不可说)。《楞严经》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亡失月体,亦亡其指。(此人不仅没看见月,也不解指的意思。这是说,妄执经教语言文字而不去悟道,这不仅不能得道,也失掉了经教的意义。)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因为以指标示,是用来显明月在何处,要当人自己去看月。)”《圆觉经》云:“修多罗教(如来所说经教),如标月指(如标示月在何处的指头),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智度论》曰:“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视指而不视月,人语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看月?此亦如是,语为义指,语非义也。”以指标月,是要人离却语言文字,单悟言外之旨耳。 〔修多罗〕汉译:经,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 学法贵得离言之旨,这必须在实践中去体悟。憨山大师云:“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我执、法执)之具,元无实法与人。”(《梦游集·答郑昆岩中丞》) 籍能言之文辞(指),悟所诠之义理(月)。籍能名之名,得所诠之体,这是假言说以显道,故应明经以得旨。 所以研经闻法的正确态度是:既不执指为月,也不弃指不顾,而是依指见月。学习经教,当如是行,以解如来真实义。黄檗禅师叹息地说:“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一牛之毛无数,而角仅一双)”大师的话值得我们警惕!《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问:为什么世尊不直接把“月”合盘托出,而要指“月”呢? 答:这是因为,道非言语所能表述,亦非心思所能推理、想像,只能在修行中去体悟。所以祖师大德常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要我们如教奉行,自己去实践、去体悟,依指见月。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若用言语表述,道就断掉了;用心思去推理、想像,道就灭掉了。此语出自《璎珞经》,意思是:究竟的真理离名绝相,不可以言说及,不可以缘虑知,非情量之所能测也。〔心行〕起心动念。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云:“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观如来。” 〔真际〕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之理体。〔法性〕诸法的本体,即诸法实相。 本分进一步阐明上文的“法如筏”喻。筏是用来渡河的工具,不可不用,但不可妄执,而要正确地使用。讲经说法是以指标月,须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修行实践却要离开语言文字相来修,依指得月,方是正路。圆悟佛果禅师云:“道本无言,法本不生。以无言言显不生法(以无言之言,即言外之旨,显不生之法),更无第二头(不要头上加头)。才拟追捕,已蹉过也。是故祖师西来,特唱此事。只贵言外体取,机外荐取。” “言外体取,机外荐取”可从以下两例来体会: 慧可(后为禅宗二祖)对初祖达摩说:“弟子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沉吟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安心竟。”可大悟。(见《五灯会元·卷一》) 《传灯录》曰:“福州芙蓉山灵训禅师,初参归宗(唐代禅宗大师)。问:如何是佛?宗曰:我向汝道,汝还信否(你真相信吗)?师曰:和尚(“和尚”是吾师的意思,是僧徒对其亲教师的尊称)发诚实言,何敢不信?宗曰:即汝便是。师曰:如何保任?宗曰:一翳在眼(妄执身心为我),空华乱坠。”见性、保任,寥寥数语,传道毕矣。 〔保任〕保护和任运,这是见性后除习的两个阶段。“保护”,就是尽力照顾圣胎(无念心体)使不受损害;“任运”,就是圣胎长大成人后随顺境缘而自然运作,在顺逆境缘中进一步的磨炼,以成就四忍。〔四忍〕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伏忍,是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柔顺忍,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能忍,此时之心,柔和善顺;无生忍,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彻证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上文说“非法,非非法”(不可执著于法,亦不可执著于非法),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一切贤、圣皆因离相而修(无为法)的程度不同,才有差别。 〔贤、圣〕菩萨修行有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就是佛。其中,十住、十行和十回向是贤(称为三贤位),十地、等觉和妙觉是圣。 〔无为法〕无为法就是离相而为之法。例如,不住相布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及无非法相,即是无为法。《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佛性天真,本自具足,本自清净,不从造作。不属渐次,不假修持,不待修成,体自如如,万德圆满。了此天真,不可起心,造作修证;但于境缘,不著不滞,不使染污。无法可得,无行可修,是无上道。”《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解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不执著于道),亦不结业(亦不造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无修而修,无证而证)。不历诸位(不经历五十二个阶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经文中“不历诸位,而自崇最”,说明无为法是一乘(佛乘)的修法。《金刚经》是最上乘佛法,所以讲非修非证的无为法——一切法皆是虚妄,不受不想,无取无舍,无求无著。例如,第三分中佛言“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和第四分中佛言“不住相布施”,是无为法。〔有为法〕有为法就是著相而修。第十四分中,佛言:“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里的布施是代表六度万行。著相之六度万行是有为法,离相之六度万行是无为法。 离相,这是本经的宗旨和纲要。为什么要离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第五分)而且,“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第十四分)一切诸相可归为六大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和法相、非法相,亦即是我执和法执。世尊在经中通过与须菩提的对话,反反复复,一一破之。在第三分和第四分中破四相,在第六分中以筏喻法破法相和非法相。在本分中如来无所证、如来无所说,是破法相。 问:“无为法”,是指无因缘造作之法,为什么这里把“无为法”说成离相而修? 答:“无为法”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天亲菩萨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将一切法归纳为一百类,称为一百法,其中九十四法,是有因缘造作之法,统称有为法;其余六法是无因缘造作之法,统称无为法;这里的“法”,是指事物、现象那个“法”。“无为法”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在段经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中所说的无为法,亦即《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所说的无为法:“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 下列译本中,是将这段经文中罗什大师译的“无为法”译成“无为”,故知这里的“无为法”不是指无因缘造作之法: 唐·义净译本:“何以故?佛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彼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诸圣者皆是无为所显现故。” 唐·玄奘译本:“何以故?世尊!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诸贤圣补特伽罗,皆是无为之所显故。” 〔补特伽罗〕“众生”之别名。 依法出生分第八这一分显示:本经乃是成佛之法。“依法出生”中的法,是指本经所讲之道法。“出生”是本分经文所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世尊问道: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这样多的七宝来布施,此人所得的福德,难道不是很多吗? 〔三千大千世界〕即一个大千世界,它是一位佛所教化的区域。一座须弥山加上四大部洲,称为一小世界。集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因其三次称千,故一个大千世界又名“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汉译为妙高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诸山不能与之比高,为诸山之王。〔四大部洲〕在须弥山四周有四个大洲,东边的叫东胜神洲,南边的叫南赡部洲(我们所住的世界,就在这个洲),西边的叫西牛货洲,北边的叫北俱卢洲。〔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类似水晶,两千多年前还没有现在所谓的玻璃)、砗渠、赤珠、玛瑙。〔宁为多不〕难道不是很多吗?〔宁〕难道。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须菩提回答道:非常多,世尊!为什么呢?此福德,并非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幻象,是无明梦中事,正因为福德是幻象,才有多少可言(这是因为“多、少”是无明梦中的概念),所以如来说此福德多。 〔即非福德性〕《唯识述记》曰:“性者,体也。”福德是无明梦中事,有相无体。“即非福德性”是说福德并非实有,而是幻象。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按:这段经文中最后一句,流通本是:“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在《乾隆大藏经》中,并无“是名佛法”四字。然而,陈·真谛三藏译本是:“须菩提!所言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唐·玄奘三藏译本是:“善现!诸佛、法,诸佛、法者,如来说为非诸佛、法,是故如来说名诸佛、法,诸佛、法。”唐·义净译本是:“是故,妙生!佛、法者,如来说非佛、法,是名佛、法。”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世尊说道:如果另有一人受持本经的全部,或一部分,乃至只受持一偈(四句经文),为他人演说,这样所得的福德胜过前面那人以遍满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所得的福德。 这一句是破非法相。 〔偈〕偈他的简称,是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偈是一部经的基本单元,通常是以多少偈来表示一部经的份量大小,例如《贞元释教录·卷十七》说:“梵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总有六夹,共十万偈。”这里“四句偈”,是泛指经中的任何四句。有问憨山大师:金刚四句,究竟为何?古之大德,各说不一,并无定词。何也?大师答曰:“佛说般若,如雪山众草,件件是药;拈来便用,必定除疾。故古人指出何为四句者,各拈雪山一茎草耳。”(《梦游集·寂照铠公请益八则》)〔雪山众草〕雪山有灵草,人见之得寿无量。《涅槃经》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沙诃,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难。” 〔受持〕受,是接受,通过理解对经中的义理和道法,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持,就是付诸实践,对经中的义理和道法遵照执行。所谓:解经得法,依法修行。〔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或全部受持,或部分受持,甚至仅只受持一偈(四句),并且为他人演说。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为什么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德竟然如是之多呢?须菩提!这是因为此经乃是诸佛心法,一切诸佛皆依本经成道,诸佛的成佛之法皆出自本经。 问:为什么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答:这个问题,江味农居士在其《金刚经讲义》中,有精辟的阐述:“读经闻法,要在深自儆惕(戒惧),以佛所说者为镜,时时处处,用以自照(用来对照自己的身语意是否与佛所说一致,一致即觉,不一致即迷)。不观不照,迷何由觉?是即所谓依文字,起观照也。观照功久,则皇皇然,儆惕之心自生,是即始觉也。亦理体本具之正智初开也。如是不退不懈,观照之功,日深日醇。则所谓始觉者,先如初生之月,渐渐光多闇( 同“暗”)少;以至于月轮圆满,光辉焕然,则性体显现。即是始觉合于本觉,而亦无始本之分也。当知所谓成佛者无他,觉性圆明而已。而觉性之开,非仗文字般若之力,其道无由。故曰:一切诸佛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须菩提!所谓佛、法者(有相),即非佛、法(无体),是名佛、法(是幻象)。 这一句是破法相。佛见法见亡矣,况复起众生烦恼见耶? 〔佛、法〕此句中的“佛”,是指上句“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中的“一切诸佛”;“法”,是指这一句中的“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关于佛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幻象,如《圆觉经》中,佛言:“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又言:“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楞伽经》云:“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第三》中,佛言:“无佛,亦无佛道。”《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四念处不异幻,幻不异四念处,四念处即是幻,幻即是四念处,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异幻,幻不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幻,幻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经第十七分中,佛言:“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这一分是说受持本经的功德不可思议,因为此一卷《金刚经》乃诸佛心法,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此前,世尊一直是在破除众生执著经教的妄见,但又恐怕众生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定、轻视经教佛法,堕入无明黑暗的深渊。所以在这里说:持经功德不可思议,而且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本经出。然而,又恐众生妄执为实,故又再次叮咛:“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真是苦口婆心,一而再,再而三,反反复复,循循善导我等众生,既不可执相,也不可灭相,要善于籍假修真,以幻离幻,幻尽梦醒。 问:《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圆觉经》亦云:“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既然诸佛世界是幻,为何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如果我们今生就能够离尽一切诸相成佛出梦,当然极好,但是我们做不到,就连初信位的菩萨还要历五十二阶位,经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佛出无明梦。虽然每一个阶位仍然是幻,但一个比一个更接近出梦这一目标,这就是以幻离幻,幻尽梦醒。三界如火宅,虽然是幻象,奈何识心未尽,犹在梦中,对生老病死有着切肤之痛,真是苦不堪言,备受熬煎!而且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再闻佛法,更不知何世矣!所以第一步,当生一定要出离这生死轮回的三界。 我们正处于末法时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切实可行之路。《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马祖建丛林(禅宗寺院),百丈立清规。百丈大智禅师的“丛林要则”(那时还不是末法时期,所以修禅成就的人很多)一开始就说:“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妥。”因为通途了生死是要断见思烦恼,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仅须伏住烦恼,相比之下要容易得太多了,所以修行以念佛为稳妥。 此外,即便见思烦恼已尽,自力可了分段生死,然而出了三界还有了却变易生死这段极其漫长的路程要走。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不仅已了分段生死,而且具备最好的修学条件来了却变易生死: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作导师,诸大菩萨做同参道友,并可以到十方佛所去参学。同时,《佛说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的意思是不退转,即不为诸魔所娆动,更无退转而成佛。这是菩萨阶位之名,要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方至此位,而我们只要往生极乐即至此位,不再退转。所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愿中最殊胜者名愿王)导归极乐:“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无量光佛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在这里,我们要细心体悟世尊在第六分的开示:“不应取非法。”切勿宝船不乘,却去只身泅海。是故,中峰禅师云:“觉海虚空起,娑婆逆浪流,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只要到了极乐世界,那里就有大宝法船,载我们顺利而迅速地到达涅槃彼岸,然后回入尘刹苦海,广度法界一切众生。 关于这个问题,净宗第十二祖彻悟禅师有十分精辟的开示(见《彻悟禅师遗集·卷上》):“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余(彻悟禅师)曰:不然!七地以前,梦中修道。无明大梦,虽等觉犹眠。唯佛一人,始称大觉。当梦眼未开之时,苦乐宛然。与其梦受娑婆之极苦,何若梦受极乐之妙乐?况娑婆之梦,从梦入梦,梦之又梦,辗转沉迷者也。极乐之梦,从梦入觉,觉之又觉,渐至于大觉者也。梦虽同,所以梦者,未尝同也!可概论乎?” 〔彻悟禅师〕清代乾嘉时人,名际醒,字彻悟。参禅大悟,为临济宗第三十六代祖师。尝慕永明延寿禅师之为人,遂栖心净土,主张莲宗。日限尺香晤客,过此惟礼拜持念而已。师每当说法,如瓶泻云兴,辩才无碍,莲宗之风大扇,为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予知时至,嘉庆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西向合掌,端坐念佛,见佛垂引而化,众闻异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慈和丰满,发白变黑,光潤异常。 〔七地〕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位满即成佛)。十地中的第七个阶位,称为“七地”。〔等觉〕五十二阶位中,第五十一位,名为等觉,即十地位满,将证佛果的菩萨,其功德和智慧差不多与佛相等了,故名“等觉”。 问: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大德讲“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当如何理解? 答:“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一语出自宋朝义怀大师,大师是云门宗中兴之祖重显的法嗣,一生回向净土,著有《释净土群疑论》。“生则决定生”是说:往生是神识去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再生死轮回,确有其事,并非子虚。“去则实不去”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是无明梦中事,体非实有,故曰“实不去”。这也是下一分“一相无相分第九”中所讲的义理,例如:“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金刚经讲义》云:“须知弥陀来接,初未尝来;往生西方,亦未尝去。虽未尝去,亦何妨现来现去。何以故?不来不去者理体也,有来有去者事相也,理事从来不二,性相必须圆融。故尽管不来不去,不碍有来有去,尽管有来有去,其实不来不去。最要紧者,即是来去要在不来不去上体认,不来不去要在来去上做出,此是念佛求生之要诀。得此要诀,决定往生见佛。孰谓修净土无须学般若,且疑般若妨碍净土乎?” 一相无相分第九此分言:虽然证果亦不作得果想,应如是离相。这里,世尊以须菩提亲证的四种果位(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为例来破法相,更感亲切。 〔一相无相〕是说种种相皆是幻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其实质是一种相(一相)——什么也没有,这就是无相。正如梦中人见梦中事是形形色色,有各种各样的相;但对于醒眼人而言,什么也没有,这什么也没有的唯一相,即是无相。佛言:“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佛藏经·诸法实相品第一》) 前面是讲无住——不住于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本分是讲无相之修——无为法,这是进一步功夫。上文是世尊说自证之佛果不可得,此分是说:须菩提,你所证之果亦不可得——“无须陀洹,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第三》中佛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亦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亦无智,亦无得;亦无须陀洹,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辟支佛,无辟支佛道;无佛,亦无佛道。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这里有些名词须解释一下,便于理解下面的经文,熟悉这些名相的读者,请即略过。 〔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有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表示内含十个阶位,以下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果)。“乘”是运载的意思,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之彼岸去。菩萨乘度众生多,故名大乘;声闻乘、缘觉乘度众生少,故名小乘。〔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声闻乘〕闻佛音声和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声闻乘有四种果位:须陀洹果(初果)、斯陀含果(二果)、阿那含果(三果)、阿罗汉果(四果)。证阿罗汉果,即了脱生死出三界。〔缘觉乘〕缘觉乘亦称之为中乘,修十二因缘,其最高果位为辟支佛果。自凡夫至辟支佛,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阶位可言。〔四谛法〕又名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简称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集谛的“集”是招集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终究灭苦的真理;道谛是说明人要怎样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此四圣谛包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这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这是悟界的因果。〔十二因缘〕是说明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瞋痴等烦恼,这是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具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的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条,包括三世的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是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物质)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五蕴旧译五阴。《涅槃经》云:“临命终时,眷属哭泣。其人惶怖,不能自持。一生善恶,俱现目前。暖气尽后,过去五阴灭,现在中阴生。入胎之后,现在中阴灭,未来五阴生。譬如灯生暗灭,灯灭暗生,相续不断。”〔受〕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丶乐丶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想〕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行〕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识〕了别与认识所对的境界。 〔世出世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凡夫的世界;出世间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世界。〔二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知见不正,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思惑,又名修惑,是贪、瞋、痴、慢、疑等事惑。断此见思二惑,即证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又,见惑是知识性的烦恼,在见道时即断除,所以亦名“见所断”;思惑是习惯性的、与生俱来的烦恼,必须长期修行才能够断除,所以亦名“修所断”。〔五不正见〕又名五恶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身见”是执著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有。“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例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所谓人死如灯灭,这叫做断见;又有一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这叫做常见;执断和执常的见解,都偏于一边,故名边见。“邪见”是邪而不正的见解,例如谤无因果、坏诸善事等。“见取见”就是对于上述三种不正见(身见、边见、邪见)执以为是。“戒禁取见”就是受持邪戒,错认为是正戒,例如有一些人涂灰(涂灰外道是古代印度外道之一,遍身涂灰,以苦行求升天)断食,误以为这是解脱之道。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初果之人他可否作是念,我已得到了须陀洹果?须菩提答道: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名为入流(入圣流),就是因为他无所入(离相),不入六尘(能空情识,离色声香味触法之相),所以名为须陀洹;如果他还著相于有所入(以为在修行中有所得),那就不叫做须陀洹。 〔须陀洹〕汉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因其已断尽见惑;最多往返人、天七度受生,必证阿罗汉果。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神识)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二果之人他可否作是念,我已得到斯陀含果?须菩提答曰: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斯陀含虽然必须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以断思惑证阿罗汉果,但这都是无明梦中事,故实无往来,这就称作斯陀含。 〔斯陀含〕汉译:一往来。思惑(贪、瞋、痴、慢、疑)最细,是与生俱来的烦恼,共分十品。修道人断尽见惑证初果之后,再断掉前六品思惑即证二果(斯陀含)。之后,尚须一往天上,一来人间,继续断思惑以证三果(阿那含),然后在色界四禅天断尽思惑证四果(阿罗汉),总的来说,是一往天上、一来人间而证阿罗汉果,故称“一往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三果之人他可否作是念,我已得到阿那含果?须菩提答曰: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阿那含虽名不来(不来人间受生),但这都是无明梦中事,故实无不来,这就称作阿那含。 〔阿那含〕汉译:无还。修道人证二果之后,再断三品思惑,即证三果。修到此果位者,寄居色界四禅天而证阿罗汉果,不再来人间受生,故称“无还”。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四果之人他可否作是念,我已得到阿罗汉果?须菩提答曰: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名阿罗汉”之法(事相)并非实有。设若阿罗汉还有我已得阿罗汉果的念头,即妄执诸法实有(著我人众生寿),他就不是阿罗汉。 〔阿罗汉〕汉译:无生。修道人证三果之后,在四禅天上断掉最后一品思惑,烦恼已尽,不受后有(阿罗汉生死惑业既尽,更不受后世之身,故云“不受后有”)。生死从此了矣,故称“无生”,这是声闻乘之最高果位。〔得阿罗汉道〕得阿罗汉果。陈·真谛译本:“须菩提!汝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果不?”〔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这句话的意思是:实在并无“有法名阿罗汉”之事。也就是说,“有法名阿罗汉”乃无明梦中事,并非实有。须菩提说:证阿罗汉果一事是幻象,并非实有,同时我也没有得到阿罗汉这个意念(不著阿罗汉这个相)。这就是无相之修,所谓“修而无修”。“修”是说用功;“无修”是说不著修的相。修行是转迷为悟,而著相本来就是迷,所以著相之修,是修不成功的,所谓煮沙不成饭。无相之修是无为法;著相之修是有为法。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继续说: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是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并不这样想,我是离欲阿罗汉,更不会这样想,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这样想,我已证得阿罗汉果,佛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于无诤行的修道人。正是因为须菩提没有著相造作,无有得与不得的分别心,所以佛说须菩提是乐于无诤行的修道人。 〔无诤三昧〕无分别心,一味平等的禅定。〔离欲〕无求无著。《四十二章经》云:“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阿兰那〕汉译无诤,又云寂静。〔乐阿兰那行〕乐无诤行。“乐”者,好之至极也,心、行契合之意。 庄严净土分第十“庄严净土”——《维摩经·佛国品第一》云:“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本分进入核心,道出心地法门——“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庄严净土),离相须从此下手。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昔日在然灯佛所,得到了法吗?须菩提回答道:没有,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并没有得法。 〔然灯佛〕又译作燃灯佛、普光佛、锭光佛。〔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世尊往昔为七地菩萨时,遇然灯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而登八地,然灯佛即为之授记云:往后九十一劫,名曰贤劫,汝当得佛,号释迦牟尼。〔授记〕佛对菩萨预先记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贤劫〕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现在的大劫叫贤劫,因为在此大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 〔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里“于法实无所得”有两层意思:从究竟来说,无明梦中的一切,皆是幻象,确实是于法实无所得;同时,如来在因地时不执著于有所得,修而无修,得而无得,故能证佛果。在《佛藏经·净见品第八》中,世尊详细讲了自己在因地中修行,有一段十分漫长的时劫,由于自己执著于有所得,故诸佛不为之授记。例如:“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供养,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不记我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千佛,皆号阎浮檀,我尽形寿四事供养,亦无记我,以有所得故。舍利弗,我念过世,亦于第七百阿僧祇劫中,得值六百二十万诸佛,皆号见一切义,我时皆作转轮圣王,以一切乐具尽形供养及诸弟子,亦不记我,以有所得故。” 〔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 此明如来得法是幻,不可执著,破法相。 在上一分,须菩提正确回答:四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均于法实无所得。现在世尊又以自身因地修行为例,进一步阐明“于法实无所得”的妙理:不但声闻四果实无所得,就是我所证的佛果也是实无所得。之所以反问,是令须菩提心领神会,以帮助众生层层断惑。 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一·第六分·无所得品第九》中,对“无所得”有详细的阐述:“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为善思,问最胜(最胜天王)曰:‘佛授天王菩提记耶?’最胜答曰:‘我虽受记,而犹梦等。’尔时,善思复问最胜:‘天王受记,为何所得?’最胜答言:‘我虽受记,而无所得。’善思复言:‘无所得者,不得何法?’最胜报言:‘无所得者,谓不得我,不得有情,乃至不得知者、见者,不得诸蕴(五蕴:色、受、想、行、识)及诸界(十八界;六根、六尘和六识共称十八界)、处(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对六尘,出生六识),若善非善、若杂染若清净、若有漏若无漏、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为若无为、若生死若涅槃,于如是等皆无所得。’” 《心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讲: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法、四圣谛法、六度法皆无所得。(详见《心经精解》)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问须菩提:须菩提!你意下如何,菩萨修六度万行,庄严了佛土吗?须菩提回答道:没有庄严佛土,世尊!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庄严佛土这是无明梦中事,有相无体,是幻象。 〔庄严佛土〕庄严者,庄盛严饰也。菩萨于因地修六度万行,并以此功德回向庄严成佛时之依报国土,叫做“庄严佛土”。〔二报〕依报和正报。依报是众生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国土大地房屋器具等;正报是众生因惑造业所感的五蕴假合之身。 在“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一句中,“庄严佛土者”意思是以相来说,有庄严佛土这回事。“即非庄严”意思是以实际来说并无庄严佛土这回事,因为庄严佛土是无明梦中事,并非真有,称为无体(无有实体)。“是名庄严”意思是说:这有相无体的幻象就是人们所谓的庄严佛土。 在第五分中,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经中屡屡使用“有相,无体,是幻”的语句形式来论断幻象。例如:“庄严佛土者(有相),即非庄严(无体),是名庄严(是幻)。”这就是著名的“是(有相),非(无体),合(有相无体者是幻)”三段式。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在这里也有两层意思:从究竟来说,无明梦中的一切,皆是幻象,确实是即非庄严。同时,菩萨不执著于此,所修方是功德,方能庄严佛土;如果菩萨执著于此,所修即是有漏的福德(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不能庄严佛土。所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此明庄严佛土是幻,不可执著,破法相。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应住六尘生缘虑心,而应生离相之清净心,此乃修行之要诀。现在世尊开示:“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应当无所住著地生心)。” 〔而应当无所住著地生心〕这是说,所起之心念皆不著相。这里的“住”,是著相。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因此,须菩提!诸大菩萨,应当这样生清净心: “是故”,是承上启下之总结词。世尊告诉须菩提:如上所说,如来得法是幻、菩萨修行庄严佛土亦是幻。所以,明白了一切相都是幻,实无所作亦无所得,因此诸菩萨摩诃萨,应当这样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等众生无始劫来,轮回六道,受尽熬煎,就是因为著相生心,而所著的却是幻象,这真是天大的冤枉!所以《金刚经》大白真相,销我亿劫颠倒想。 〔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这里“诸菩萨摩诃萨”,与第三分中相同,是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一称呼表达了世尊对他们的无限期望。〔应如是生清净心〕以上所列,均是幻象,诸菩萨摩诃萨就不应再被境、被法转,在境、法面前自己作得主,“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既然如来于法不可得,菩萨庄严佛土亦不可为,一切皆幻,还有什么欲求和挂碍呢?所以大菩萨们应当按“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修清净心,不为相迷,不随境转,这样才能从大梦中觉醒。修行,就是修清净心。《六祖坛经》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攀缘尘境(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而生缘虑心(分别计度、爱憎取舍之心);应无所住著而生清净心(应当无所住著而生不受尘境污染的心)。也就是说:不应著相生心,而应生不著相之心(生清净心)。 这里的“住”是著相而起分别心——妄执境相为实而爱憎取舍。“生心”,是生起心念。著相生心是迷昧,不著相生心是智慧。这里的“取”,是求的意思;“舍”,是避的意思。《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云:“菩萨之心,心常空寂,无诸妄念,不生不灭,不动不摇,即是清净心也。凡夫之心,无明起灭,妄想颠倒,取舍善恶,凡圣等见,是名浊乱心也。‘不应住色生心’者,心若清净,即不被诸境惑乱也。”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两层境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是对境不起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起念而无住(不把色声香味触法当真而受其牵缠)。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这是《六祖坛经》中卧轮禅师“对境心不起”的境界。这也是有一定高度的境界,但是有定无慧,因此还不究竟。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六祖“对境心数起”的定慧等持境界,亦即是《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所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能够明鉴万法,而心不为这些幻象所动。)亦即是六祖所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是住著——把境缘当真(著相)。“无所住”,就是不把一切境缘当真(离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应当不把任何境缘当真(离相)而生其心,亦即后面经文“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中所说的“应生无所住心”。这个无所住的心,是梦中知梦的菩萨清净心。(本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太虚大师云:“梦中之心,凡夫心也;梦中知梦之心,菩萨心也;梦觉之心,佛心也。”(《唯识观大纲》)所以本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若菩萨不住相布施(无所住而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无所住而度众生)。”《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学观品》云:“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无所住)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无著”,即不著相,就是离相。 禅宗四祖道信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这里“心若不强名”,就是无所住而生其清净心。 弥勒菩萨云:“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 《六祖坛经·定慧品第四》云:“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故不应著境生心,即“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对念佛人来说至关紧要。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中说道:“不应住者,令学人应于识上觉照,不起攀缘分别耳。”“念佛功夫,虽未能做到念而无念。但能行愿真切,仗弥陀悲愿力,亦蒙接引往生,便同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即是初住地位。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须经久远劫数,今一生即令办到,其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然行愿真切,必须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谓之真切。若一面念佛,一面又起尘浊之想,则行愿不真切矣。所以念佛人于断念一层,纵令未易办到。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两句,务必要做到。不然,则愿不切,行不真,何能蒙佛接引乎!何以故?尘浊气重,与清净二字太不相应,则佛亦未如之何也已矣!” 〔念而无念〕以无念(一念不生)来念佛,这是实相念佛,念法身佛。(详见《念而无念》一文) “无所住而生其心”,知诸法幻,不为其所牵、所缚、所转,即《六祖坛经》所言:“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宗镜录》云:“安国和尚云: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不住色、不住声,不住迷、不住悟,不住体、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即是一切处而显一心。若住善生心,即善现;若住恶生心,即恶现;本心即隐没。若无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信知‘风幡不动,是心动’。” 《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云:“众生之心,本无所住,因境来触,遂生其心。不知触境是空,将谓世法是实,便于境上住心。正犹猿猴捉月(水中月),病眼见花(空华),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悟真性,即无所住。无所住心,即是智慧,无诸烦恼,譬如大空,无有挂碍。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譬如浮云往来不定。” 问:若不生心,如何生活、工作? 答:不生心是说不著相生心,亦即生心而不著相(不把境缘当真)。事来即做,事去即寂。做事时,不著相(不把境缘当真,梦中知梦),依理而行,专心致志,不打妄想。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问道: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你意下如何,这个身大吗?须菩提回答:非常之大,世尊!为什么说这个身非常之大呢?因为此身是幻象(佛说非身),故有大小可言(大小是无明梦中的概念)。 〔须弥山王〕即须弥山,因其最高最大,且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诸山不能与之比拟,为诸山之王,故称须弥山王。“须弥山”汉译为妙高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身如须弥山王〕身如须弥山一样的高大妙好。这里的“身”是胜妙报身,是菩萨多劫勤修六度万行,福慧具足,方能证得的无边相好身。此身微妙,虽有形相,然非地上菩萨不能见。(从初住菩萨到佛,均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 刚才世尊开示了净心法则(“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现在抛出这个修道人甚感兴趣的胜妙报身话题,看看须菩提对这一净心法则领会、掌握得怎么样?须菩提回答的第一句“甚大”,如镜现境,这是对的;第二句即说是身是幻象,紧紧守护本心,不为境牵。这说明须菩提尊者对净心法则不仅领会了,而且运用得很好,为我们作出示范:念念在道。 《碧岩录》记载:马祖与弟子百丈同游,见野鸭飞过。祖云:是什么?丈云:野鸭子。祖云:什么处去(勘验百丈是否住色生心)?丈云:飞过去。祖遂扭百丈鼻,丈负痛失声。祖云:何曾飞去!丈于言下有省。 百丈第一句回答“野鸭子”,如镜映物,这是对的;但是第二句“飞过去”,即是住色生心,随境逐物,没有守护住本心(失掉正念)。所以马祖扭他的鼻子,要他扭转回来守护本心。百丈在疼痛中听师道:何曾飞去?(野鸭是幻,哪有去来?)豁然领悟:“应如是生清净心。”(马祖扭百丈的鼻子,就是要他时时不忘守护本心,而不可随境逐物。) 〔何曾飞去〕摄相归性,并将为空。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不离相,难以悟道,故马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霹雳手段,闪击百丈不悟之心。《金刚三昧经》云:“‘若失本心,即当忏悔’之法,是为清凉。”由此,严师高徒的行径可见一斑,令我等亲切的感受到“梅花香自苦寒来”。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上面讲无为法(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本分言受持本经离相修行——无为法,福德极其殊胜。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世尊问道:须菩提!就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一粒沙为一条恒河,你意下如何,这些恒河所有的沙,难道不是很多吗?(以数学来说,假设一条恒河中沙粒的数目是N,“是诸恒河沙”的数目就是:N乘以N。)须菩提回答道:非常之多,仅只这些恒河(N),就已经多得无数了,更何况这些恒河的沙数(N乘以N)。 罗什大师翻译得太好了!不仅语言精炼贴切,而且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我现在真实地告诉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能够遍布你的这些恒河中所有沙数(N乘以N)的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多的七宝,用来布施,所得福多吗?须菩提回答道:非常之多,世尊。 〔我今实言告汝〕“我今实言告汝”,汝字后面应是句号,其义一直贯通到本分末“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告诉须菩提:要是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这一福德,超过前一福德。 此言七宝再多,也只是有相布施;而受持本经为他人说,是无相布施,故福德更为巨大。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世尊进一步开示本经之殊胜。“正教”,指佛在本经的开示。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不仅如此(接上文而言),须菩提!无论何时何地何缘而说此《金刚经》,或全部,或一部分,乃至四句不等,当知此说经之处,甚为尊荣希有,一切世间的天人、人和阿修罗(三善道)皆当来此护法供养,如同对佛的塔庙一般。随说四句偈等,其功德尚且如此,更何况有人,尽能信受奉持读诵此经。 〔随说〕无论何时何地何缘而说。〔天、人、阿修罗〕天人、人和阿修罗,这是世间的三善道。〔阿修罗〕六道之一,汉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须菩提!当知是人将成就最上第一殊胜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是《金刚经》所在之处,即如有佛在这里,要如同弟子尊重佛一样地尊重。 〔若尊重弟子〕若弟子尊重,意思是若弟子尊重佛一样地尊重。元魏·菩提流支译本:“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似佛。” 以上说明受持读诵《金刚经》、讲说《金刚经》以及《金刚经》所在之处,其尊荣希有无比,令人了知这一离幻成佛法门的超胜。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如法受持”之“如法”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这时,须菩提请示佛:世尊!这部经应当如何命名呢?我等如何奉行受持呢?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你们应当按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以金刚妙智到达涅槃彼岸)来奉行持受。因为,这是令你们以金刚妙智离幻成佛的心法。 修行的核心是离幻,所以世尊在下面列举般若波罗蜜是幻,如来说法是幻,微尘是幻,世界是幻,三十二相也是幻。最后本分以受持本经福德无量作结束,表明幻象并非全无,而是体无相有,以免误解者堕入断灭的深渊。 世尊在经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开示:一切都是幻象,要我们既不执有(执相),也不执无(灭相),而要籍假修真,以幻离幻。怎奈众生无始劫来,生生世世,不是执有,就是执无,习染太重,现在虽然理上明白,境缘一来,就又迷了。所以世尊要我们以金刚般的智慧,在自身上观照、勘验,在境缘上观照、勘验,绵密不断,由迷转悟,到达涅槃彼岸,从无明梦中醒来。六祖云:“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这个慧日,就是金刚般若。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世尊继续说道: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连般若波罗蜜本身也是幻象(破法相)。在这无明梦中,无一不是幻象,所以要赶快以金刚般若波罗蜜出离。 世尊唯恐众生不解,又以般若波罗蜜为实,著相而修,以为有般若波罗蜜可修,有涅槃可得,故叮咛说:须菩提!佛所说的般若波罗蜜亦是幻。《圆觉经》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这是说:对于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要坚执持远离之心,而心是幻,故对远离之心也要远离;远离“远离之心”的远离也是幻,故对这一远离也要远离;而这一远离也是幻,故对此远离还要远离;直到得无所离,诸幻即除。所以,离幻要一层一层地离,直到得无所离,方能灭除诸幻。故古德云“随立随破,不落二边。” 佛所说的般若波罗蜜,是以般若智离相证涅槃,成佛道。但如果又以般若波罗蜜为实,著相而修(有为法),则永远不能到达涅槃彼岸。前面经文反反复复讲的道理,在这里更深入一层。此所谓:“但尽(去却)凡情,别无圣解”从这里亦可体会到佛对众生的慈爱和苦心。所以须菩提尊者赞叹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四十八》云:“天子当知,我所证法即是般若波罗蜜多。此法甚深,非能证、非所证,无证处、无证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一十六》云:“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一切法执?善现(即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观诸法性皆如虚空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一切法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学观品》云:“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世尊问道: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说法了吗?须菩提回答道:世尊!如来没有说过法。 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却言没有说过法,这有以下几层深意:一、如来说法是无明梦中事,并非实有;二、如来说法,是以指标月,并非法的本身,不可泥著文字,而当荐取言外之旨;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如此说,佛佛道同,法法如是,非世尊之创说;四、世尊无造作意,说而无说。 虽然如此,如来说法却能引导众生出幻,“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世尊的开示是路,修道人必须循路而行方有实际受用。 般若波罗蜜是幻象,如来说法亦是幻象。虽然都是幻象,我们却要用它们来离幻,用而不执。世尊在这里,再次阐明以幻离幻。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问道: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是不是很多?须菩提回答道:甚多,世尊!佛说道:须菩提!诸微尘(有相),如来说非微尘(无体),是名微尘(是幻)。如来说世界(有相),非世界(无体),是名世界(是幻)。 此言微尘(小者)是幻,世界(大者)亦是幻。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佛问道: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从三十二相上见到如来吗?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从三十二相上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如来说三十二相(有相),即非三十二相(无体),是名三十二相(是幻)。 此言三十二相虽然是最殊胜美妙的身相,亦是幻象。《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中,佛言:“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三十二相念,亦不念金色身,不念丈光,不念八十随形好。何以故?是佛身自性无故。”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从脚底到顶髻,无一不殊胜美妙。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数这样多次的身命来布施,其福德远不如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只受持一偈(四句经文),为他人说。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布施恒河沙数次生命(一生只有一次生命)。 无明梦中,诸法皆幻。般若波罗蜜是幻象,如来所说法是幻象,乃至微尘、世界、和佛的三十二相也都是是幻象,所以受持本经解无为法,离相无住,其福德无量。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无烦恼名“寂”,无生死名“灭”,无烦恼无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离相寂灭”,即是下面经文所说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这时,须菩提听闻了世尊所讲之妙理,深解此经的义理和旨趣,悲喜交集、感激涕零地对佛赞叹说:‘无比殊胜啊,世尊!您讲说了如此深邃精微透辟的经典。我自昔以来虽然证得慧眼,却从来没有听闻到过这样的经啊! 〔甚深经典〕是说此经的理论、方法、境界极其深邃精微透辟。〔慧眼〕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性空〕一切事法,其性本空,没有实体可得。 是甚麽令须菩提如是悲喜交集、感激涕零呢?喜的是今日得闻最圆极顿至实的成佛之法,所以长老在下文深解义趣地说道:“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悲的是无始劫来,无由得闻大法以致沉沦至今。长老庆幸不已! 陈·真谛译本:“尔时,净命须菩提,由法利疾,即便悲泣。”《金刚经》是利疾之法,这是一佛乘的修法:见性(“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除习(“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一切相直了成佛(“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利疾之法〕快速圆顿之法。 经中所讲的理论、境界和方法,不仅适合初学(“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即能信受奉行),而且是直贯佛果:悟无为法,不历诸位(不经过五十二个阶位),直了成佛。《六祖坛经》中记载:“大师(五祖弘忍)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正是: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须菩提继续说道:世尊!如果还有其他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就体悟到实相(宇宙万事万物全是幻象这一实际状况)。当知此人,成就最为殊胜的功德。 〔若复有人〕如果还有人。这是紧接上文:我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受益无比,如果还有其他人得闻是经,......。〔信心〕对所闻之法生起信仰的心,深信不疑。〔信心清净〕听闻本经而深信不疑,于是见幻即离,在境缘上绵密勘验(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无所住而生其心),迷云散,性光露,心得清净。〔实相〕实相就是“诸法毕竟空,无所有”这一实际状况。《佛藏经·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即生实相〕即体悟到宇宙万事万物全是幻象这一实际状况。《圆觉经》云:“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在《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中,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第一希有〕最为殊胜,这里“希有”是殊胜的意思。 佛法工夫,全在于觉——生实相。《佛藏经》中,佛言:“诸法实相,毕竟空寂,即是佛道。”《六祖坛经》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接着,须菩提说道:世尊!此真实相者,是没有相的(实相无相),所以如来说这是真实相。 此乃第一义空——非空非有中道实相之空,连实相亦不执著。 《佛藏经·诸法实相品第一》中,佛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这是从实质上来看一切法。诸法对无明梦中人而言,是有相;而醒眼人看来,什么也没有。《真心直说》云:“如人病眼,见空中华。或无病人说:无空花。病者不信。目病若无,空花自灭,方信花无。”众生于湛然无生中,惟见生灭(有相);诸佛于俨然生灭中,惟见无生(无相)。 〔实相无相〕《大智度论·卷第十四》云:“若出家持戒,不营世业,常观诸法实相无相;先虽钝根,以渐转利。如是等种种因缘,名为持戒生般若波罗蜜。如是等,名为尸罗波罗蜜生六波罗蜜。” 〔尸罗波罗蜜〕持戒波罗蜜。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须菩提继续说道:世尊!我如今得闻这样甚深的经典,要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是如来灭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以及其后,如果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殊胜。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此与第六分中“如来灭后,后五百岁”的意思相同:如来灭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以及其后。〔其有众生〕如果有众生。“其”,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此段经文阐明:为什么“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为什么此人第一殊胜呢?因为他已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为什么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因为我相(有相),即非我相(无体),我相是幻;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相),即非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体),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幻。 这是说:因为此人信解受持本经,在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上落实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就不应再有这虚幻的四相。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为什么说此人第一殊胜呢?因为,离了一切相,即名之为佛。 〔即名诸佛〕即名之为佛。“诸”在这里犹如“之”,例如:“能事诸乎?” 由此可知,如何成佛?离一切诸相,这就是成佛之道。所谓离相,就是见相不迷,不为境转;不为一切境转,便是佛。第七分中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一切贤圣,皆以不为境转(离相)的程度而有所差别。 〔离相〕了悟相皆虚妄,而无爱憎取舍。〔著相〕把相当真,而爱憎取舍。 “离一切诸相”,有两大内容:一、破我执,绝凡情;二、破法执,去圣解。在《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中,佛言:“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离诸著就是离诸相。 须菩提尊者深解义趣,体悟到了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离相(见相不迷,不为境转)。离相,这就是无为法。这种修行方法,不同于他所知道的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修行方法,这是一佛乘的心法,这是不经历五十二个阶位,直了成佛的最直捷、最圆顿之法。 本经修法,就是《圆觉经》上,佛所说的如幻三昧:“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特别注意需要的是:在离幻过程中,务要以幻离幻,切莫欲离反入。例如,不住相布施,是以幻离幻;而住相布施,则是以幻入幻,求升反堕。 离幻的要害是离欲,首当为之。吾佛教人出世,以离欲之行为第一也。故曰:“离欲寂静,最为第一。”(《佛说四十二章经》) 离相(见相不迷,不为境转),是全经宗旨。《金刚经》的修持核心是离相——知幻即离,递递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诸幻既除,无明梦尽,即名诸佛。世尊在经中还反反复复地告诫我们:在离幻的过程中,定要以幻灭幻,切莫以幻入幻。 《圆觉经》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问:怎样来离一切诸相? 答:“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与之相对应的真谛三藏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译文是:“诸佛世尊,解脱诸想尽无余故。”因此,离相即是离想。每一想起,当即看破,并且放下。《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佛对须菩提说道: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如是!如是!”,这是世尊对须菩提上述的体验、领悟,大加赞赏。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如果再有其他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若复有人〕这是世尊接着须菩提说他自己信解受持和后五百岁有人信解受持(能够信解受持,当然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说:如果再有其他人......。 为什么说“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之人甚为希有呢?因为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佛世界皆有相,那么诸佛世界皆是幻象。这就远比当年哥白尼的日心说更令人震惊不知多少倍!所以,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之人,实在是甚为希有。 《圆觉经》云:“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又云:“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第三》中佛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亦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亦无智,亦无得;亦无须陀洹,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辟支佛,无辟支佛道;无佛,亦无佛道。” 下面,世尊继续阐明:为什么“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为什么当知是人甚为希有?须菩提!金刚般若波罗蜜(第一波罗蜜)亦是幻象——如来说第一波罗蜜(相有),即非第一波罗蜜(体无),是名第一波罗蜜(是幻)。 〔第一波罗蜜〕即本经所讲之法——金刚般若波罗蜜,亦称摩诃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云:“摩诃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尊波罗蜜、第一波罗蜜、胜波罗蜜、妙波罗蜜、无上波罗蜜、无等波罗蜜、无等等波罗蜜、如虚空波罗蜜。”〔摩诃〕汉译:大。 世尊在上一分已经讲了般若波罗蜜是幻象(“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不仅如此,就连本经所讲之法——金刚般若波罗蜜——亦是幻象。 接着世尊又以忍辱波罗蜜为例,说明六度也是幻象,不要著相,要离一切相,方能心无挂碍,度一切苦厄。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世尊又说道:须菩提!忍辱波罗蜜(相有),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体无),是名忍辱波罗蜜(是幻)。这是说忍辱波罗蜜是幻象,不可著忍辱波罗蜜的相。 〔忍辱波罗蜜〕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中的忍辱度。六度的旧译是六波罗蜜。“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汉译为“度”(同“渡”),意思是度到彼岸(涅槃岸)。“辱”,通常的意思是受到羞耻、受到侮辱。其实,在古文里“辱”还有一个意思是受到挫折、受到损害。玄奘大师对六度的翻译是: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这说明忍辱的意思是安忍。所以,忍辱波罗蜜就是当人、事、境违逆己意(恼害)时不生瞋恶。忍辱之心,能防外在环境的侵犯,故譬以为衣。行者披上忍辱衣,犹如战士有了铠甲护身,不受伤害。 因此,对待恼害的关键是不被境转而要转境——知道恼害本是幻象,不生瞋恨厌恶排斥,于是心无挂碍,度一切苦厄,转烦恼为菩提,但得其益,不受其害。记住:魔由心生,亦由心灭。受辱时:
做忍辱功夫有三个层次:一、先忍后化;二、即忍即化;三、浑然不觉。这里介绍一则忍辱功夫的实例《白眼相向,如沐春风》: 广钦老和尚在32岁时入后山苦修,无食无衣,历十三个寒暑。他回承天禅寺不久,摆在大殿的香火钱丢了。当监院师与香灯师传出这个消息,举寺哗然。他没回寺以前,从来没掉过香火钱,他回来没多久,举寺赖以维生的香火钱居然不翼而飞,而且让大众直接连想到的就是他每天夜里都在大殿里坐禅,若说有人动手脚,第一个知道的应该就是他,既然他没有反应,那么偷香火钱的人,最有可能的人选是谁呢?在大家心目中也就不言可喻了!自此,整个寺里上下,大家虽然都不明说,可是只要一见到广钦法师,没有不以白眼相向的。古人说:‘万夫所指,不病而死。’他在众人默摈之下,一句表白说明的话也没出口,一点不满怨怼的心也不起。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多礼拜,大家仍然怒目相待,他却依然如沐春风。这时候,监院师与香灯师才出来讲话,揭开这段公案的谜底。原来香火钱并没有丢,这只是监、香二师想藉此事考验广钦法师,究竟在山上十三年,历练出什么样的功夫来!没想到他居然在众怒之下如沐春风。经监院香灯这一表白,大众都自觉惭愧,这一个多礼拜,天天怒目所向的竟是一个人格完美、超然物外的道人。大家除了生起一份愧疚不安之心外,倍生一份敬佩赞叹之意,而广钦法师却依然故我,不为毁誉得失动容。(见《广钦老和尚云水记》)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世尊进一步阐明:为什么一定要体悟到忍辱波罗蜜是幻象呢?如我从前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那时,知道这一切都是幻象(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故安忍而无瞋恚。 世尊是说:当我昔日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如果我把本来是幻象的忍辱波罗蜜执为实有,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会因为对方的无理和残暴而无法忍受,于是生起瞋恨心,做不到忍辱波罗蜜。 忍辱有两种:一是以为辱为真实的强忍;一是体悟到了辱是幻象,醒眼观梦,自然就无所谓了。后者最为高明,无人无我,辱从何来?辱之不存,又何须忍呢?此不忍之忍,是为大忍。《传灯录·二十七》记载:“僧肇法师(鸠摩罗什大师门下四哲之一)遭秦主难,临就刑,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犹如春风吹过;“斩春风”是倒装,即春风斩)。”《大明海印憨山大师庐山五乳峰塔铭》记载:憨山大师“当诏狱拷治时,忽入禅定。榜箠刺爇,若陷木石。”《紫柏老人集》记载:紫柏大师“及被讯,以衰残历诸刑苦,凡侍者皆心欲落,而师云闲水止,了无一事。” 〔歌利王〕昔日佛在因地修行,有歌利王,性暴恶憍慢。尔时佛于城外修禅定,歌利王率宫人游观。婇女舍王来佛处,佛为说法。王见之生恶心,问佛曰:汝得阿罗汉果耶?佛言不得。汝得阿那含果耶?佛答曰:否。王曰:然则汝以尚具贪欲烦恼之身恣见女人耶?佛曰:我虽未断贪结,内心实无贪著。王即试之,截佛耳而颜容不变,群臣谏王,欲使中止,王不听,更劓(读“义”)鼻削手,而相好圆满,无少变化,时天大雨沙石。王心大怖畏,诣佛处忏愧请哀愍。佛曰:我心无瞋亦无贪。王言:大德,云何知心无瞋恨?佛言:我若无瞋恨,即将令此身如元。如是发愿已,身即复本。王益忏愧,遂入佛门。〔贪结〕五结之一。贪欲之烦恼,使人系缚于三界之生死而不得出离者。五结:贪结、恚结、慢结、嫉结、悭结。“结”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结缚众生,使流转于三界。 世尊以自身经历说明不著相,方能真正忍辱;不著相,方能在境缘中,不起习性反应。这也证实了:无四相是降伏其心的妙法(见第三分)。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云:“佛言: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从初发意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若人、若非人来节节支解,菩萨作是念:‘割我者谁?截我者谁?夺我者谁?’复作是念:‘我大得善利,我为众生故受身,众生还自来取。’是时,菩萨正忆念诸法实相,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向声闻、辟支佛地,是为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羼提波罗蜜。” 〔毗梨耶〕汉译“精进”,为六度之一。〔羼提〕汉译“忍辱”,六度之一。 憨山大师云:“一切众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无上菩提,福慧庄严,皆以无我而至。以我与物敌,故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则众苦集;众苦集,而生死长矣!是皆从我之所致,甚矣!我之为害,譬如严城坚兵,岂易破哉!......是则,举心动念处以忍试之,举足动步处以忍先之,折旋动容处以忍持之,喜怒哀乐处以忍验之。如斯,则心有不敢妄动,身有不敢妄作,事有不敢妄为,情有不敢妄发。故老氏(老子)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即忍之异名。由不敢,为天下先,故忍为成佛第一行。如此,则忍大而我小,故忍能衣被于我,亦能衣被于物,自利利他之德无出此者。故曰:柔和忍辱衣,谓是故也。”(《梦游集·示法锦禅人》) 了生死有无把握,可以两头取证:一是顺境得意头,一是逆境烦恼头,是否都做到离相——对境不生心动念,不趋境。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为什么要无四相呢?我在那日,被歌利王节节支解时,如果以此节节支解为实(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会生瞋恨。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既然无我,哪有辱呢?没有我,谁来受辱呢?这是釜底抽薪之法。 世尊往昔节节支解时无四相,是因为实证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如何实证呢?憨山大师在《梦游集·将之雷阳舟中示奇侍者》一文中作了十分精辟的开示——于生灭法中,历境验心,亲切勘破,至不疑之地而后止。现抄录如下: 佛祖教人于生死中,顿证无生法忍(“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真智安住在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上),且每怪其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此语如对市人说梦事,闻者非不明目张胆(闻者未尝不感动激励),但未证真耳。要之,所说非所闻,所闻非所见也。古人贵实证者,直欲于生死法中,亲切勘破而已,非别有奇特处也。尝见小儿怕鬼者,每于夜中行,恍然一物随之,大生惊怖,虽慈母善谕本无,亦未之信,必待其自信不疑而后止。苟自至不疑之地,纵假鬼怖之,将一笑而释矣。 余昔游塞上,同健儿乘马夜行。道傍一石,马忽见而大惊,几堕地。尔乃(于是)顿辔奋力鞭策,绕石周行数十匝,仍引熟视(还领着马细看清楚这是石头不是怪兽)良久,方纵逸而去,马自是遇物皆不惊。余因是知道,人游生死险道,历境验心,必如是而后已(策马绕石,令其熟视,直至不疑不惊而后已)。是故华严以善财表证(所以,《华严经》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显明如何实证),其所历百城,参多知识。至于刀山火聚,亦迟回(迟疑,犹豫)待劝而后入。及入之,果得清凉大解脱门(实证刀山火聚乃幻象)。此其策马绕石,令其熟视之谓耶?(岂不就是使他“策马绕石,令其熟视”亲切勘破吗?) 由是观之,佛祖殊无他长,盖能熟视世闲(间)相者耳。世人所惊怖者,非生死祸患乎?佛祖乃欲令人于中证无生忍,且又明言于无生中妄见生灭(诸佛於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妄见生灭)。噫!此果何谓哉?苟非(如果不是)熟视自到不疑之地,吾意虽慈尊善谕,殆(大概)亦难免惊怖也。 余比(我近日)以宏法罹难,上干圣怒(大师因宏法遭谤,皇上震怒,被捕下狱,严刑逼供,生死未卜),如白日雷霆,闻者掩耳。自被逮以至出离(流放离京),二百余日,备历苦事不可言。从始至终,自视一念欢喜心,竟未减于平昔,观者莫不惊异为非常。然而生死祸患,他人故为余惊矣;及视余不减欢喜心,乃又惊。余不惊其所惊,而人惊其所不惊,是或有道焉! 奇侍者,不远三千里赴难,问余于幽狱。已而荷蒙圣恩,贬窜岭南,奇乃伴行舟中,遂书此为别。嗟乎!生死险道,正在所惊,其无闻我欢喜心如梦事耶?(生死之际,这正是人们所惊怖者,而听到我欢喜心丝毫不减,岂不像是在听人说梦事吗?)异时验子于寂灭场中,无以今日之言为梦语(他日你证得无生法忍时(于寂灭场中),自会验证到我所说的是真实语。〔寂灭场〕证得无生法忍的境界——妄穷真露,寂灭现前),无以今日之言为梦语。(《梦游集·将之雷阳舟中示奇侍者》)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世尊继续说道:须菩提!又念过去,我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在那五百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忍辱仙人〕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为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于尔所世〕在那五百世。“尔”,那。“所世”,指上句之“五百世”。唐·义净译本:“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我於尔时,无如是等想。” 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我师(释迦牟尼佛)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是说,世尊在因地修行时,之所以能见到然灯佛而得授记,是因为多劫曾为忍辱仙人。可见忍之一行,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 修学《金刚经》,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才能离四相?应当怎样下手?离四相之下手处,就是修忍辱波罗蜜:凡有所作,皆当忍之。时时处处,忍之,验之,坚持下去。起初是忍小我大,继而忍大我小,精进不懈,坚持下去,无我相矣!我相一灭,其它三相也就没有了。四相是幻,忍辱波罗蜜也是幻,而以幻灭幻,离幻又远一些了。 道证法师《广钦老和尚修行考题》一书中,写道:“修行道上,天天有考题,时时有考题。选佛场中,各人交各人的成绩单。”“我们可能一大早就读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经文是这样读。不过假如有人很凶骂我们,骂得又都是一些冤枉的内容,我们就暂且把金刚经放一边,当做这境界是真的,开始伤心、委屈。一点儿都不记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开始跟着虚妄相去团团转,不但取相,而且还动心,不但动心,又大大的伤心,一点儿都不会‘如如不动’。所以读了几十年的经,一考起应用题来就死翘翘。人家如果说我们学佛都是骗人的,没有真心学,我们听了还很不服气。假如一考试,就不打自招,表现出佛所教我们的,我们实在一点都没有学到。什么忍辱波罗蜜,先放在一边,先辩论一下,哭一哭再说。”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因此之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上文说第一波罗蜜是幻,忍辱波罗蜜是幻,是说应离相而修。现在更进一步说,发心时就应离相而发。故知,“离一切相”自始至终贯穿整条菩提道。 〔是故〕承上起下之辞。〔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法相与非法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成佛度众生之大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爱憎取舍之心。若心有所住著,此住著即是错误的。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若心有住著,此住著即非(即为非住)。为什么呢,因为若心有住,即为境转,这就是迷。“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再次回到须菩提在本经开始时所问的“云何应住”。所以,云何应住的答案是:不住于相。 《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云:“黄檗禅师云:......‘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即便是究竟也。’‘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者,真如之心,本无所住。若不住诸法相,即与道相应也。若住于法,即违正教,既违正教,即为非住也。” 如何不住于相?六祖在《坛经》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开示:“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无爱憎取舍),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将爱憎取舍之心损之又损),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就是“生无所住心”。 这里,世尊再次讲保任功夫:即保护自心不跟境界跑,和任运自心不跟境界跑。最初的阶段是保护自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当保护功夫成熟,就去掉保护,做任运功夫,让心任运自在,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应生无所住心”)。以戒毒为喻,第一阶段是保护阶段,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吸毒的危害性,严格与毒品隔离;这段功夫成熟后,就是任运阶段,毒品虽在身边唾手可得,也不会被诱惑。 众生无始劫来的毒瘾就是“对境生心”,所以在保的阶段,要外息诸缘,长养圣胎。在保的功夫成熟后,就应和光同尘,历境验心,证得无分别智,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偈云:“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绳鼻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和光同尘〕谓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却不为恶浊所染。但是,要特别提醒的是,“任”的阶段是在“保”的功夫成熟之后才开始。〔无分别智〕亦云无分别心,菩萨于初地入见道位时,离一切情念分别之无相真智。〔见道位〕菩萨始登初地,通达少许二无我理,体会真如,乍见中道,故名见道位。〔二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无有实在之体;法无我是了解诸法如幻,无有实在之体。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六尘布施(这里是以色代表六尘)。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以色尘代表六尘(举色,而声香味触法皆然,一切法亦然),即菩萨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亦即菩萨不应住相布施。唐·玄奘三藏译本:“是故,如来说诸菩萨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身教重于言教,菩萨真正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布施就应离相。而且,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生无所住心,这样的法布施对众生利益最大、最为根本。因此,在最后一分世尊说:“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怎么样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言:“饭(供养)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无念无住”,即如上一段注释中六祖的开示;“无修无证”就是不作是念:我在修、我已证。这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生无所住心者。)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如来说,一切诸相(相有),即非诸相(体无)。又说,一切众生(相有),即非众生(体无)。 〔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诸相皆是幻象。〔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一切众生皆是幻象。本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圆觉经》云:“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 紧接上文“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世尊进一步阐明所住的诸相与所利益众生皆是幻象,而说道:“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这是说:一切相以及众生均是幻象。这揭示出最大的奥秘:整个宇宙都是幻象,一场大梦!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所以下文世尊非常郑重地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为了教导我等众生,世尊真是呕心沥血!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之道法,既非实有,亦非断无,而是幻象。 〔真语〕真者,不假。〔实语〕实者,非虚。〔如语〕符合事实真相之语。〔不诳语〕非欺瞒之词。〔不异语〕千言万语,始终一致,而且与十方三际诸佛完全一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所得之法,既非实有,亦非断无,而是幻象。这里的法,是指道法,即修道的理论、境界和果位。《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第三》中佛言:“无佛亦无佛道。”《圆觉经》中,佛言:“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明修习、成就皆幻)。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这是有为法;“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这是无为法。这一段与前面“妙行无住分第四”中“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一段相对照,体会就更深。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佛告诉须菩提: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住于法,以为有福德、功德、果位可得而行布施,则如像有人在黑暗中,看不见方向和道路。 〔心住于法〕著法相,存有得境界、得功德、得果位之心。〔闇〕同“暗”。 修道是离相,若心住于法,即是著相,南辕北辙。犹如漆黑的夜晚在湖上划舟欲到对岸,划着划着船头已经背离目的地都还不知道。住法布施虽得众人赞誉,自己也觉得满好,如果爱憎取舍、贪瞋痴慢这个生死根不减反增,即入岐途,必惹出一番魔障来,求升反堕。而且住相布施是福德而非功德,下世虽然可能因此而享福,由于依福作恶,再下世即入恶道。故《证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这里的法,同上句一样,亦是指道法,即修道的理论、方法、境界和果位。前面是说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这里说亦不应住于法相(福德、功德、果位)而行布施。布施不是膨胀自我,而是消融自我。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智光朗照,方向、道路,看得一清二楚。 〔心不住法,而行布施〕无求无著行于布施(三轮体空)。“心不住法”,是不著法相。〔见种种色〕这里的“色”是色尘,指一切可见之境、物。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上面说,如来在这场大梦中所得之法,亦是幻象。既然如此,菩萨心就不应住法相。但世尊担心迷人因此作断灭想,住非法相,所以世尊又叮咛说:“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世尊开示本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中午又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晚上再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这样经历无量百千万亿劫,每日三次均以恒河沙数的身命来布施;如果另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他所得之福就胜过前者,更何况他还书写、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解说,所得之福胜过前者那就更不可胜数了! 〔初日分〕古印度将一昼夜划为六分,每一分相当于现在的四小时。日间是: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间是: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劫〕世界成、住、坏、空所经历的极其漫长时间,谓之劫。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须菩提!要而言之,本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这是如来为发心受持大乘佛法者说,为发心受持最上乘佛法者说。 在这里,世尊明确指出受持本经的对象。 〔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须经历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最上乘〕至高无上的教法,即圆顿教,亦称一佛乘或一乘。〔为发最上乘者说〕为发心受持最上乘佛法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完全知道这些人、完全预见这些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这样的人,就是在担当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家业,是佛的传法弟子。 本经是成佛之路,修道人循路而行,即有真实受用和不可思议功德。受持读诵的落脚点是:深信不疑,如说修行。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为什么“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喜好小乘佛法者,他们执著于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金刚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他们不能担当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家业。 由此可知,不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受持《金刚经》的关键。 〔小法〕小乘之法。《法华经》云:“钝根乐小法。”“钝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是法”是指一乘佛法)〔寿者见〕即寿命见。《佛藏经》云:“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为邪见恶人说法,不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命见者说法。”〔我见〕妄执五蕴身心为我。〔人见〕妄执他人的五蕴身心为他。〔众生见〕妄执众生之五蕴身心为众生。〔寿者见〕妄执色身的寿命为自己的寿命。 《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六尘缘影〕就是缘六尘而生起的影像,即六根对六尘而生起的念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无论何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当来供养。应当知道此处(《金刚经》所在之处),就是佛之塔庙。都应恭敬,礼拜绕行,并以各种花和香,散其四周。 〔作礼围绕〕礼拜绕行(右绕)。〔华香〕华与香。“华”与“花”同,表修因;香表戒定慧真香。香有涂香、末香、丸香等。“丸香”,混合种种之香为丸者。〔戒定慧真香〕自心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世尊开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巨大威力:净业障,证圣果。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仅如此,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金刚经》),而被人轻贱,这是因为過去(包括受持读诵此经之前的今生和生前各世)所造惡業,本应死后即堕恶道。现在由于受持读诵《金刚经》,因而重业轻报,虽然今世被人轻贱,過去所造堕恶道之惡業即为消灭。 这是讲:受持读诵《金刚经》而重罪轻报,重罪是死后堕恶道,轻报是今世为人轻贱,而所得福德极大:当证得佛果。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证得佛果。 菩提道上,由于过去罪业所造成的障碍,比比皆是,故修行人忏悔业障极关紧要。然而罪业有通忏悔者,亦有不通忏悔者。若极重之罪,已成定业者,忏悔尤难。经文中,“恶道”,这说明是重罪;“应堕”,这说明是定业。有重罪且成定业之善男子、善女人,如今受持读诵此经,仅为人轻贱(重罪轻报,定业已转),而必证佛果。这说明持读诵《金刚经》的巨大威力:净业障,证圣果。 从这段经文,亦可看到受持《金刚经》的对象,还包括因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之善男子、善女人。 《金刚经》究竟为谁而说?这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在“善现启请分第二”,我们看到,本经是世尊应须菩提尊者的启请,为初发大心的善男子、善女人而说的。而且在“正信希有分第六”中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在“持经功德分第十五”中说:这是如来为发心修学大乘者说,为发心修学最上乘者说。(经文:“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在这里世尊还说:因过去罪业应堕恶道之善男子、善女人,亦能受持读诵此经,“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金刚经》是对初发大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以及其上之众生而说。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基本条件是:持戒修福。甚至那些因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之善男子、善女人,亦能受持读诵此经,由此而证佛果。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念及过去无央数劫,我在见到然灯佛之前,曾逢八百四千万亿亿诸佛,我都供养服事,无一空过。如果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他所得的功德,以我供养诸佛的功德与之相比,我的功德不及他的百分之一,不及他的千万亿分之一,乃至不及他的算数、譬喻都不能描述的巨大数字分之一。 〔阿僧祇〕汉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 此段显示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超过供佛功德太多太多。这是告诉我们供佛功德尚且难与受持读诵本经功德相比拟,更何况其他的功德。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世尊对须菩提说道: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在未来的末法时期,受持读诵此经,他们所得的功德,我如果统统讲出来,有的人听见了,心即癫狂错乱,怀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而造下大恶业,所以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统统讲出来哩!。须菩提!你要知道,这部经的经义之宏伟深广是不可以用心思来想象,亦不可以用言说来表述谈论的,而受持这部经的果报之极其巨大也是不可以用心思来想象,不可以用言说来表述谈论的。 〔我若具说者〕我如果统统讲出来。〔狐疑〕非常怀疑。狐性多疑,故以狐为喻。〔不可思议〕不可以用心思来思惟、想象,亦不可以用言说来表述、谈论。 在上文中,世尊说我还没有将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统统讲出来哩!那么,世尊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德、福德究竟有多少呢?世尊用譬喻来说明: 一、与布施七宝相比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二、与供养诸佛相比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三、与布施身命相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不仅如此,《金刚经》还能消除业障。在本分中,世尊说道:“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受持读诵《金刚经》连应堕恶道的罪业都能消除,而且当证佛果;那么其它轻的,障碍我们修行、障碍我们日常生活的罪业,也一定能够消除。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效用实在是巨不可言! 所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金刚经》,不仅修慧,而且修福消业障,是福慧双修! 本经上篇到此为止。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本经下篇,从这一分开始。 无我,是本经的中心:破二我——人我(我执)和法我(法执)。本经上篇是破除人我,下篇是破除法我。本分经云:“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故本分题名“究竟无我”。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时,须菩提再度恭敬地请教佛: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成佛度生之大心,应当如何住持?应当如何降伏其心? 经文到上品末,似乎要回答的问题已经答复了,经名和受持流通功德也都说了,一般来说,经文到此似应结束了。但是,世尊所讲的是成佛之大法,至关紧要,须菩提尊者虽然深解义趣(第十四分:“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能够信解受持(第十四分:“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但是考虑到这一开示,义趣深妙(在第十四中,须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希望世尊进一步阐明: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故再次以同样的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祈请世尊开示。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佛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成佛度生之大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当度一切众生成佛,这样度了一切众生成佛,却实无众生受度成佛之事。 修行就是修心,也就是应如何生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二问的实质,是修道人应如何生心?故世尊在这里以“当生如是心”来统一回答“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二问:发愿度尽众生而不住于法,也就是哪怕度了一切众生成佛,都不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著法相,亦不著非法相。 应如是住持,应如是降伏其心:哪怕是度尽众生成佛,都丝毫不著相(“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更何况其他。 这一段开示有几层意思: 一、既然要度尽众生成佛,就不会再与众生对立了。不会伤害他们、不会嫉妒他们、不会轻贱他们、不会与他们争名夺利。当有众生侵扰自己,甚至伤害自己,也不会瞋恚。在度尽众生中消融这个顽固的“我”,烦恼自然就降伏了。 二、度尽众生成佛,这远不是尽形寿(尽这一期生命)的事,只要还有一刻尚在无明梦中,都要尽力地去做,自然就住持了。 三、度尽众生成佛是无明梦中事,当然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然而要能够生如是之心,那就看离相的功夫了。若离相功夫已经做到“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患道业不成就!所谓身在含元殿,何须问长安。 〔身在含元殿,何须问长安〕含元殿在长安,是唐代皇宫之正殿,因唐代李华所作的《含元殿赋》而闻名。身在含元殿,自然就在长安城中了,何须再问他是否是在长安呢?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若菩萨妄执诸法实有(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句重复了第三分的开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事本身就是幻象。(这里“实无有法”的法,是指事物、现象的那个法。) 问:为什么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事本身亦是幻象? 答:因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这个“我”是幻象,而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是幻象(见第七分:“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提出的问题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在上一段回答了“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进一步说,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事本身亦是幻象。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问道: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回事吗?须菩提回答道:没有,世尊!就我理解佛所说的意思,佛于然灯佛所,没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回事。 这里是讲成佛之事非有,是幻。因须菩提自己尚未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经验,故以佛的开示为依据作答。 〔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在因地,虽然上成佛道,实无所成,乃是无所成而成。 比较《庄严净土分第十》:“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如来度众生,实无所度;虽然实无所度,乃是无所度而度。如来成佛,实无所成;虽然实无所成,乃是无所成而成。 上述两段是说:不见(不作是念)有生可度,亦不见(不作是念)有佛可成,因为度生、成佛皆无明梦中事,以幻离幻,不可执以为实。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佛言:如是,如是。”——世尊对须菩提的回答大加肯定赞赏。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须菩提!实在是无有“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回事。须菩提!如果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就不会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非实有,故我不应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我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在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这是行有为法,已经偏离佛道,然灯佛当然不会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由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幻,而且我亦不作是念,实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为甚麽这样说呢?因为“如來”的意思,就是证得诸法本来如是(本如)之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要是有人说,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实言告诉你,实在是无有“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回事。如来成佛之事非有,非无,是幻。 〔无实无虚〕非有非无。〔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成佛之事非有,非无,是幻。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因此,如来所说诸法,皆是成佛之道法。 〔是故〕语气是接上文“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来成佛虽然是幻,但在无明梦中如来确实成佛,故如来在无明梦中所说之法,皆是成佛之道法。 关于“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一句经文,历来有两种解释。从上下文看,这里的“佛法”是指成佛之法。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异议的。但对这一句的含义由于标点不同,却有两种看法: 一、“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意思是:是故,如来所说的一切法,皆是成佛之法。) 二、“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意思是: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成佛之法。) 持第一种观点的如《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中,在“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经文之下,王日休注曰:“因是之故,佛说诸法,皆是用之以修行,而成佛之法也。” 〔王日休〕即宋朝作《净土文》的龙舒居士,校辑《大阿弥陀经》。居士将辞世,遍别亲故,且勉进净业。临终前,仍与弟子讲诵,礼佛如常,死时端立而化。 本书采用了第一种观点,理由是从经义的要旨和脉络来看,应是“是故,如来所说的一切法,皆是成佛之法”。其次,这里的佛法,是指成佛之法。若诠释成“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成佛之法”,那么外道邪说、杀盗淫妄等等亦应是成佛之法了,尤其是这一论断(一切法皆是成佛之法)有被滥用之虞,可不慎乎?要是为了贪图世间欲乐而借口“吃而不吃”、“做而不做”,这是十分危险的。《证道歌》云:“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弃有著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切法皆是成佛之法”这一论断,更深层地次讲是正确的,如《传心法要》云:“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但是,须悟到相应处,方可言此。正如,一般来说泼水会使火熄灭,但如果是熊熊大火,泼上的水却被高温分解成氢和氧,氢能自燃,氧能助燃,反令火势更猛。到此地步者,“窗外黄花,莫非般若;庭前翠竹,尽是真如”。审如是,则事事皆可砥砺,时时皆是修行,在在皆得受用,而处处皆是佛法矣。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相有),即非一切法(体无),是故名一切法(是幻)。此言一切法有相,无体,是幻。 考虑到会有众生又去执著佛法,世尊又叮咛说:佛所言一切法是幻。无始劫来,众生不是执有,就是执无,这是累生累世养成的习气,极其顽固,所以世尊在经中反反复复地讲:不是有,不是无,而是幻。 比较第八分中:“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相有),即为非大身(体无),是名大身(是幻)。 在第十分有这样一段:“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是世尊开示了净心法则(“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抛出这个修道人甚感兴趣的胜妙报身话题,看看须菩提对这一净心法则领会、掌握得怎么样?须菩提回答的第一句“甚大”,如镜现境,这是对的;第二句即说是身是幻象,紧紧守护本心,不为境牵。这说明须菩提尊者对净心法则不仅领会了,而且运用得很好,为我们作出示范:念念在道。现在世尊又说:“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所以须菩提马上就说:“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这是示范要紧紧守护本心,不为境牵。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大身是幻,菩萨亦是幻。菩萨如果以为,我当灭度无量众生,他就不是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实在说,并没有菩萨这回事。因此,佛说没有我、人、众生、寿者这一切法。 〔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菩萨灭度众生,不可著相。“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这就是著相。修行是要转迷为悟,而著相是迷,所以著相而修,是修不成功的,所谓煮沙不成饭。所以著相而行六度者,不名菩萨。菩萨者,应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实在是无有“名为菩萨”这回事。这是说菩萨是幻象,并非实有;与上文“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呼应。〔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是说根本就没有我、人、众生、寿者这回事,他们皆是幻象。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如果菩萨以为: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庄严佛土是幻象,以幻象为实(我当庄严佛土),故非菩萨。须菩提!要是菩萨通达无我法(无人我、法我),这样的菩萨,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参见庄严净土分第十中:“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既无我、人、众生、寿者这回事,所以菩萨修六度万行庄严佛土时亦不可著相。达无我法者,才真是菩萨。 前面说了身心是幻,现在又说成佛是幻,我、人、众生、寿者是幻,菩萨修行庄严佛土亦是幻。那么谁在修行?又如何修行呢? 在《圆觉经》中,普贤菩萨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世尊对此开示道:“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圆觉妙心朗然现前)。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注释详见《圆觉经精解》)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此分籍五眼以明佛见之圆融,等观一切,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故题名一体同观。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肉眼吗?须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 〔肉眼〕肉眼是肉身凡夫之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天眼吗?须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如来有天眼。 〔天眼〕天眼是天人之眼,远近昼夜,都能看得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慧眼吗?须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如来有慧眼。 〔慧眼〕慧眼是声闻之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真空〕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法眼吗?须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法眼〕法眼是菩萨之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佛眼吗?须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 〔佛眼〕佛眼是如来之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下面一段是说如来有以上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故如来所说,皆是亲眼所见的真实言。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是沙吗?须菩提回答道:是这样的,世尊!如来说这是沙。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就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一沙为一恒河,这些恒河所有沙数那样多的佛世界,难道不是很多吗?须菩提回答道:非常之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你那所有国土中(即恒河沙数乘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众生各种各样的心(念头),如来都完全知道。 〔心〕这里的“心”是指妄心,就是念头。《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六尘缘影〕就是缘六尘而生起的影像,即六根对六尘而生起的念头。〔尔所国土中〕是指“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亦即恒河沙数乘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为什么如此众多之心如来都完全知道呢?因为如来说诸心(相有),皆为非心(体无),是名为心(是幻)。 〔诸心〕即上文言“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这是说所有众生心是幻象。《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与幻有异不?受、想、行、识与幻有异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故知身心是幻。 这一段是说:为什么如此众多之心如来悉知呢?因为它们是念头迁流的妄心,是幻象,幻象有相(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能够测量、记录思维活动所产生的脑电波),故如来全都知道。 凡夫起心动念,鬼神皆知之,何况如来。唐肃宗时,西方来了一位比丘,人称大耳三藏,自言有他心通(能知他人心念的神通)。肃宗请南阳慧忠国师试验。国师坐了一会儿,问道:老僧心在何处?答曰:在西川看划船比赛。过了一会儿,国师又问道:老僧心在何处?答曰:在天津桥上看猴戏。国师寂然,过了一会儿,又问道:老僧心在何处?大耳三藏过了许久都答不出来,因为国师心念止息,寂灭无相。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为什么说(这些心)是幻象呢?因为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是六尘缘影,由尘而起,尘去即灭(不可得),故无体可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三心是能住,六尘是所住,能住所住均是幻象,皆不可得,所以一定要看破、放下,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放下执著、分别、妄想。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上言三心是幻,此分言福德是幻。“法界通化”是说:如果体悟到福德是幻象而行无相布施,其施化遍法界。即“妙行无住分第四”中:“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此人以这个因缘,得福多吗?须菩提回答道:是这样的,世尊!此人以此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如果福德有实(真实存在),如来就不会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实故(并非真实存在),如来说得福德多。 世尊再次说明:福德是幻,才有多少可言。参看第八分中:“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第八分是须菩提说福德是幻,才有多少可言;这里是世尊说福德是幻,才有多少可言。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此分言佛之圆满色身是幻,佛之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亦是幻。“离色离相”是说佛之圆满色身和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均不可执以为实。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以具足色身见到佛吗?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世尊!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具足色身是幻象——如来说具足色身(相有),即非具足色身(体无),是名具足色身(是幻)。 〔具足色身〕圆满的色身。 圆满的色身有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不能以此得见如来。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以具足诸相见到佛吗?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世尊!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具足一事亦是幻象——如来说诸相之具足(相有),即非具足(体无),是名诸相之具足(是幻)。 〔具足诸相〕佛之色身所具足之三十二大人相和八十种随形好。佛色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大人相(简称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随形好。转轮圣王亦具足三十二相,但不具足八十种好。 “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有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不能以此见如来。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参看: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法受持分第十三:“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非说所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你不要以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要说甚么法。你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念头他在说法,那就是诽谤佛,因为此人不能理解我说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佛是离相说法,说而无说。) 如来说法不是作念而说(如来没有要说法的念头,也没有正在说法、或者已经说了法的念头),而是应缘起用,从自性中自然流出。如来不著说法之相,说而无说,所谓“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见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而且如来说法这一事相并非实有,实无有法名为说法。(“如来无所说”详见“如法受持分第十三”:“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须菩提!说法之人,无法可说,这才是真正说法。 意思是,著说法之相的说法人(有为法),不可能说出解脱之道(无为法),因为他自己就没有体悟、没有受持解脱之道。所以世尊在本经之末,告诫道:“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同时,众生自性本自圆满,与诸佛无异,就此而言,实在是无法可说,无行可修,无果可证。问题是,诸佛觉醒,认证了他们的本性,而我等尚在迷梦中,必须修证,方能觉醒。就此而言,有法须说,有行须修,有果须证。然而这些法、行、果都是在无明梦中进行,虽是以幻离幻,但毕竟是幻象,幻象非真,修行人切不可著相,故言无法可说,无行可修,无果可证。 憨山大师云:众生“但因无始无明,自蔽妙明,故起种种颠倒,妄想分别,造种种业。譬如醒人无事,而忽于睡中,作种种梦,梦中苦乐等事,宛然现前,及至觉来求之,了不可得,是谓无中生有,岂实法耶?但痴人颠倒,执为实有,此乃见不彻也。及佛出世说种种法,乃破梦之具耳,亦无本也。而学佛法者,又执为己实有之法,此乃梦中增梦耳。”(《梦游集·示昙衍宗禅人》) 《传心法要》云:“佛有三身,法身说自性虚通法,报身说一切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事应根以为摄化,皆非真法。故曰: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宝静法师云:“夫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实际理地,本无所说。所谓道本无言,法本无说。如《金刚经》云:若谓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今何以佛有法之可说耶?须知道本无言,假言以显道。法本无说,藉说以显法。若执不可说,则堕外道绝言见;若执有可说,则成谤佛之讥。若达说即无说,不妨无说而说。所以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未尝说过一个字。虽未尝说过一字,而横说、竖说、炽然无间说,无有穷尽。佛法之妙,妙在于斯。”(《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这时,慧命须菩提恭敬地对佛说:世尊!许多众生,于未来之世,听闻到您这样说,他们相信吗? 〔慧命〕把智慧当生命。须菩提解空第一,以慧为命,故称之为慧命须菩提。 上文说道:“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须菩提担心众生难以理解,故发此问:于未来世,听闻到您这样说,可有众生相信吗?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佛告诉须菩提:须菩提!他们不是众生,也并非不是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众生只是幻象(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而其本性与佛等同,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故完全能对此生起信心。 〔众生众生者〕以重复之强调语气,承接上文“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上一分言如来无法可说,此分言如来无法可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须菩提恭敬的对佛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难道是无所得吗?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回答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须菩提!我不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所得,乃至些许之法我亦无所得,离尽一切相,这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 参看无得无说分第七:“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究竟无我分第十七:“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幻学品第十一》云:“‘须菩提,于汝意云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幻有异不?’‘不也,世尊。......四念处即是幻,幻即是四念处;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异幻,幻不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幻,幻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修之修,无证之证,这有两层意思:一、为什么要修要证?其目的是从无明梦中醒来。所以必须离相而修、离相而证方能离幻,所以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才是正道;二、从根本上来说,修和证都是无明梦中事,并非真实存在修和证,所以说是无修、无证。虽然如此,还是要修要证,才能从无明梦中醒来,但一定要离相而修、离相而证。 世尊没有说法、没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故经中反反复复讲此二事。 在说到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时,憨山大师云:“一切诸佛依幻力而示现,一切菩萨依幻力而修持,一切二乘依幻力而趣寂,一切外道依幻力而昏迷,一切众生依幻力而生死,若夫天宫净土依幻力而建立,琼林宝树依幻力而敷荣,铁床铜柱依幻力而施设,镬汤罏炭依幻力而沸腾,鳞甲羽毛依幻力而飞潜,蠢蠕蛸翘依幻力而动息,以极三世诸佛之所证,六代祖师之所传,总不出此幻网。”(见《梦游集·示真遇禅人》) 《圆觉经》云:“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憨山大师注云:此重释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之相,以显究竟一心之极证也。以如来藏中,本无迷悟生死去来之相。然生死涅槃,皆无明梦中之事,今无明梦破,回视往事,如昨梦耳。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净心,无分别执著之清净心。本分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本分题名:净心行善。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再者,须菩提!此法(指上文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平等地看待万事万物,因为真正晓了这都是幻象,故没有高下、贵贱、是非、垢净等等的一切分别,所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唐·玄奘译本:“复次,善现!是法平等,於其中间,无不平等,故名无上正等菩提。” 这句是说:什么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把所有一切分别执著统统舍掉——这就是是佛,这就是佛所得之法。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如下数义: 一、任何众生,皆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无论采用何种途径,无论历时短或长,只要彻底觉醒,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之者,无高下,无新旧,无浅深。 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平等地看待万事万物。 为什么会分别执著?就是把幻象当真了!所以著相取境,故有轮转。 《传心法要》云:“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佛说此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不取于相,平等看待)。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不分别执著),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 〔三乘〕“乘”指交通工具,这里是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法门。佛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相应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世尊在本经中反反复复谆谆教导,就是要我们从迷梦中觉醒过来,不要再分别执著。爱憎取舍、贪瞋痴慢是生死根,必须除去才能了生死,所以要在去除心中的分别执著上下大功夫。 《六祖坛经》无向颂云: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憎爱不关心〕是说憎爱之情不起于心。众生迷,就迷在著相取境,妄计分别。 《圆觉经》云:“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戒;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憨山大师注云:此示寂灭一心,平等不二,正显清净觉相也。以缚脱憎爱等,皆二相也,由无明妄见,故有二相,今以圆照,则一切皆觉,故无二也。眼光乃八识现量圆照,诸根在眼最显,故取喻圆觉普照无二之体。 《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慧海,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憨山大师注云:此“究竟”,即以示平等佛慧也。其得念失念等,十对等法,皆迷悟边事,良以圆觉妙性,不属迷悟对待因果故。一切寂灭平等一如。以妄见而观,则有二相,若以法界海慧照之,则犹如虚空,一切诸相,了不可得矣。(见憨山大师《圆觉经直解》) 《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怎样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世尊说道: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任何善法,都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体悟到诸相皆幻,无求无著。 此言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关键是无四相,而不在于所修的是什么样的善法。无四相所修之善法,即是无为法。世尊在这里为我们开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普遍原则,由此亦知离四相是何等的关键!何等的重要! 〔善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第三》云:“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即八分斋戒)、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因为菩萨本来就是修六度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上述善法中未列六度。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所谓善法者(有相),如来说即非善法(无体),是名善法(是幻)。 此言善法是幻。世尊为避免众生又著相于善法,故叮咛道:善法是幻象,故须离相以清净心行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受持读诵本经并为他人说者,其福无比,其智亦无比,故云福智无比。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如果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那样的体积装满七宝来布施;如果又有人受持读诵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前者的福德不及后者的百分之一,不及后者的百千万亿分之一,乃至不及后者的算数、譬喻都不能描述的巨大数字分之一。 世尊在说了善法是幻(“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之后,接着又讲到持读诵本经并为他人说者,其福无比。以免有的人走向非法相这一极端。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化无所化”是说如来离相度化众生。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你们不要以为如来起这样的念头:我当度众生。须菩提!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如来度众生这回事。如果如来认为有如来度众生这回事,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相。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实在没有如来度众生这回事。此言如来度众生亦是幻象,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读《金刚经》要留意,许多地方都是在诠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如来为了度化众生而说有我,如来说的这个“我”是幻象;但是凡夫之人,却以为“我”是真实存在的。须菩提!“我”是幻象,而且,这些以为“我是真实存在”的凡夫,也是幻象——凡夫者(相有),如来说即非凡夫(体无),是名凡夫(是幻)。 〔凡夫〕三界内的众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法身非相”是说法身无相,不能够以相见。《大乘同性经》曰:“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现,无著,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相,无报,无生,无灭,无譬喻。” 〔法身〕佛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之一,即诸佛所证的真如之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有三十二相者就是如来吗?须菩提答道: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观〕《观经净影疏》曰:“观者,系念思察,说以为观。” 在第十三分中,是“见”如来不:“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答道:“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因为三十二相是幻。) 在这里,世尊问道: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答道: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这一回答错了,所以下面世尊纠正。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如果以为具三十二相者就是如来,那么转轮圣王即是如来,因为转轮圣王就具有三十二相。须菩提对佛说道:世尊!如我理解佛所说之义,不应以为具三十二相者就是如来。 〔转轮圣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为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时世尊说偈道:如果有人妄图以色见我,以音声寻求我,此人是行邪道,不能够得见如来。 色身和音声皆是幻象,不能够以此见如来。若有人要以色身和音声来见如来,路就错了,不能够见到如来。那么怎样才能够见到如来呢?这就是第五分所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无断无灭”是说不可执断灭见。以上世尊一路破执,反复阐明诸法非实有,又恐众生落入另一个极端:以为诸法全无,连相有都于以否定。故在这一分中告诫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你如果这样想:如来不须有具足相,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不要这样想:如来不须有具足相,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具足相〕即前面说的“具足诸相”。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故名具足诸相。 上一分说了三十二相是幻,不能以此观如来。世尊避免闻者落入断灭,接着就告诫说“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第二十分有这样一段:“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现在世尊告诉须菩提:不要否定“如来必须有具足相,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事相。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你如果这样想:如来不须有具足相,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在否定“如来必须有具足相,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事相,那就是否定相有,那就是在妄执断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应该有此邪见。 〔断灭〕否定一切。断灭见亦称断见,属于邪见中之极恶者,危害甚大。〔说诸法断灭〕说诸法全无,连相有都于以否定,此等说法是邪见。正确的见解是:诸法有相无体。 执法(万事万物)实有,是错误的一边;执法全无,又是错误的另一边。正确的是中道:诸法相有体无,是幻象。 〔中道〕既不执相,也不灭相。即通常所说:不偏于有、也不偏于无,非有(无体)非无(有相),亦有(有相)亦无(无体),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 世尊在经中反反复复举例阐明这一根本观点:不是这样(即:不是有),不是那样(即:不是无),一切法皆是有相无体的幻象。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上一分是说不可否定相有,此分回过来说:不可著相。菩萨于所作福德,应当不受不贪。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若有菩萨以充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如果另有菩萨,知道一切法皆是幻象,得以成就无生法忍,后者所得功德胜于前者。 〔恒河沙等世界〕数目等于恒河沙数这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知一切法无我〕知道一切法无有实体,皆是幻象。〔得成于忍〕得以成就无生法忍。“忍”,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元魏·菩提流支译本:“若有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无生法忍,此功德胜前所得福德。”〔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证悟到一切诸法皆是幻象,本未曾生故亦无灭(不生不灭),安住于此理而不动。“忍”是安住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中,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大智度论·卷五十》云:“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无生是佛法精髓,亦是修行之核心。净宗偈云:“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大智度论·七十三》云:“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舌相品第六》“是时,佛知善男子至心于一切诸法不生不灭,不出不作,得是法忍。佛便微笑,种种色光从口中出。阿难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微笑?佛告阿难:是众中十万亿人于诸法中得无生忍。是诸人于未来世,过六十八亿劫当作佛,劫名华积,佛皆号觉华。” 要成就无生法忍,不仅要断人我,还必须断法我。若是有法我来修行,其本身就是生灭心,这不可能成就无生法忍。为了更好的领会无生之理,现将《真心直说》中论说生死的一段摘录如下: “或曰:尝闻,见性之人出离生死。然往昔诸祖是见性人,皆有生有死;今现见世间修道之人有生死事,如何云出生死耶? “曰:生死本无,妄计为有。如人病眼,见空中华(花)。或无病人说(或无眼病之人说):无空花。病者(病眼者)不信。目病若无,空花自灭,方信花无。只花未灭,其花亦空,但病者妄执为花,非体实有也。如人妄认生死为有,或无生死人告云:本无生死。彼人一朝妄息,生死自除,方知生死本来是无。只生死未息时,亦非实有,以妄认生死有故。经(《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乃至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据此经文,信知达悟圆觉真心,本无生死。今知无生死,而不能脱生死者,功夫不到故也。故教中说,庵婆女问文殊云:‘明知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被生死之所流?’文殊云:‘其力未充故。’后有进山主,问修山主云:‘明知生是不生之法,为甚么却被生死之所流?’修云:‘笋毕竟成竹去,如今作篾使得么?’所以,知无生死,不如体无生死;体无生死,不如契无生死;契无生死,不如用无生死。今人尚不知无生死,况体无生死、契无生死、用无生死耶?故认生死者不信无生死法,不亦宜乎!”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为什么“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的菩萨有如此之大的功德呢?须菩提!因为他们不受福德的缘故。(这是说:不受福德,离了相,方能成就功德) 在《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三》中有这样一段,阐明福德与功德,译文如下: 韦刺史说:弟子听说达摩大师当初度化梁武帝时,梁武帝问道:我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多大功德?达摩大师回答说:实无一点功德。弟子不明白这个道理,愿师父为我解说。 六祖说道:梁武帝造寺度僧和布施设斋虽然甚多,实在是没有一点功德!你不要疑惑先圣之言,以为达摩大师讲错了。梁武帝心存邪见,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这是修福;不可以将福德当作功德。功德是在法身中,不在于修福。......功德必须自性内见,而不是外做布施供养所能获得。所以福德与功德是不同的。梁武帝不识如何做功德的真实道理,故所作善行虽多而实无功德,并非我祖师说错了。 《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云:“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恭敬地向佛问道:世尊!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佛回答说: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图执著,所以说不受福德。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因为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若贪著福德可得,即妄执福德实有,则有我、人、众生、寿者相,此非菩萨。 《证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译文:著相布施(有为法)至多得到生天的福报,犹如仰射虚空。箭力一尽,还会坠下来(这是譬喻天福享尽后将堕入其它五道),招得来生不如意。哪里比得上离相的无为实相门,不历诸阶而直了成佛。 菩萨如果贪著所作福德,即为相转。慧远大师《观经疏》曰:“舍相入实,名为正念。”只要不失正念,搬柴运水,即是修行;正念若失,虽闭目打坐,亦非修行。守住正念!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世尊恐人于四威仪(行、住、坐、卧)中求色身有相佛,而不知真性佛无相,无有来去坐卧——威仪寂静。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来去坐卧,此人不解我所说如来之义。 印顺大师在《如来藏之研究》中写道:“释尊时代的印度,对于众生的生命延续,从前生来今生,从今生去后世,已经是极大多数人的共同信仰。众生的前后延续,生来死去,总觉得有什么在来来去去,也就叫做‘如来’或‘如去’。”所以世尊在这里指明,“如来”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有来有去、有坐有卧。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法身)寂然无相,故无来亦无去,是名如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中,佛言:“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夫如来者,即是法身。善男子!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如来法身亦复如是,无来无去。” 〔法身〕佛三身之一,佛之真身也。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又: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又:法身,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又:法身,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一合理相〕一合者,合而为一之谓,犹今语之“整个”也。“一合理相”,即本分中说的一合相。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世尊问道: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你意下如何,所有这些微尘,难道不是很多吗?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用现代的话来说:将三千大千世界分解成基本粒子。〔是微尘众〕所有这些微尘。〔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指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元。但是因为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知逐渐深入,因此基本粒子的内涵随着时间也是有所变化的。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须菩提回答道:非常之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微尘众是实有,佛即不说是微尘众。为什么呢?佛说微尘众(相有),即非微尘众(体无),是名微尘众(是幻)。 〔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若是基本粒子是实有,佛即不说这些基本粒子众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说基本粒子众多,即非基本粒子众多,所以称作基本粒子众多。这是说基本粒子是幻。 这是说:不仅所有的物体是幻象,组成这些物体的基本粒子亦是幻象。以世人传统的观念来看,高楼大厦是真,海市蜃楼是幻,其实组成海市蜃楼的尘埃、水气和光同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之存在性质是相同的,若说高楼大厦是真,组成海市蜃楼的尘埃、水气和光也应当是真。所以世尊深入地剖析说:不仅三千大千世界是幻,组成三千大千世界这些幻象的基本单元,亦是幻。 〔海市蜃楼〕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所谓蜃景就是光学幻景。“蜃”,哈唎;传说中的蜃能吐气成楼台形状。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继续说道:世尊!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相有),即非世界(体无),是名世界(是幻)。(此言三千大千世界是幻相。)为什么呢?如果三千大千世界是实有的话,那么它们就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在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中,世尊明明已经告诉须菩提世界是幻:“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为什么他还要说“若世界实有者”?这是因为须菩提虽然已经体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却还想进一步探讨“实有者”,也就是无明梦醒处,于是就说“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还故意沿用“如来说......即非......是名”的格式,加上一句“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看世尊如何评论开示这“实有者”。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世尊告诉须菩提:你所说的“一合相”,已远远超出思维想像和语言论述,不可言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总想弄个明白。 关于这个终极问题,世尊在《圆觉经》中开示说:“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所以,欲明实有之一合相,首先须断无始轮回之根本——无明。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实有之一合相,是不能够用言语表述、用心思想像的。〔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然而凡夫之人,妄自揣度、议论。因为凡夫之人的思惟是虚幻的,怎么可以以虚幻的思惟来了知实有者呢?故《圆觉经》云:“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问:一合相应当理解为“微尘之集合”,《华严经大疏演义钞》曰:“一合相者,众缘和合故。揽众微以成于色,合五阴等,以成于人,名一合相。” 答:一合相不应理解为“微尘之集合”。本分经文,玄奘大师的译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七)是这样的:“复次,善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大地极微尘量等世界,即以如是无数世界色像为墨如极微聚。善现,於汝意云何?是极微聚宁为多不?善现答言:是极微聚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何以故?世尊,若极微聚是实有者,佛不应说为极微聚。所以者何?如来说极微聚,即为非聚,故名极微聚。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世尊,若世界是实有者,即为一合执,如来说一合执,即为非执,故名一合执。佛言:善现,此一合执,不可言说,不可戏论,然彼一切愚夫异生,强执是法。”在此译文中,“微尘之集合”名为“极微聚”,而“一合执”即是罗什大师所译的“一合相”。由此可知,一合相不应理解为“微尘之集合”。 〔善逝〕如来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异生〕凡夫的别名,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知见不生”是说不妄执道法为实,进一步破除法我。《楞严经·卷第五》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世尊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都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可见得真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你意下如何?此人理解我所说的意思不?须菩提回答道:世尊!此人不解如来所说的意思。为什么呢?世尊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指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一幻象,而不是说真有其事。 《佛藏经·念法品第三》中,佛言:“贤圣不作是念,此是正见,此是邪见。所以者何?一切诸见皆从虚妄缘起。舍利弗!若作是念此是正见,是人即是邪见。舍利弗,于圣法中拔断一切诸见根本,悉断一切诸语言道,如虚空中手无触阂,诸沙门法皆应如是。” 〔如虚空中手无触阂〕如在虚空中什么也触摸不到。〔触阂〕“触”,触摸;“阂”,阻隔。 佛言:“舍利弗!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是一义,所谓离也。何等为离,离诸欲诸见。欲者即是无明,见者即是忆念。何以故?一切诸法忆念为本,所有念想,即为是见,见即是邪。舍利弗!善法中见,我亦说之名为邪见。何以故?舍利弗!离欲寂灭中无法无非法,无善无恶,是事皆空,远离诸结一切忆念,是故名离。”(《佛藏经·往古品第七》) 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云:“当知四相之相,实不外一我相。而我相之根,实发生于我见。”这是说,我见是无明的根子。《圆觉经》中,佛言:“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对于一切道法,都要这样(指上文的四见是幻)来了知、看待、相信、解悟:非无,非有,是幻。 〔不生法相〕不执著于道法之相而以为实。 这一段经文,《金刚经讲义》注释说:“即谓发大心之菩萨,应如是知见信解也。开经以来所说发广大心,起广大行,不取法与非法之相,乃至发心不住,说法不住,得果不住,不住亦不住,无非令其知见信解如是如是。盖必如是知见信解,方为通达无我法。故曰应如是知见信解也。” 问:“法”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为什么这里把“法”诠释成“道法”? 答:“法”这一词,有几种含义:一、一切事物现象,二、道法(成佛之法),三、法尘。本经核心是破除对四相(我、人、众生、寿者)和法相的执著,所谓“绝凡情,去圣解(悟亦吐却)”。这一分的内容是去圣解,彻底破除法我(不可妄执道法为实,以为有法可修,有道可成,有果可证);第六、第七分中“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非法,非非法”,所言的“法”,亦皆指道法。所以根据经意和上下文,这里的“法”是指道法。嘉祥大师《仁王经疏·二》曰:“空破五阴,空空破空。如服药能破病,病破已,药亦应出。若药不出,即复是病。以空破诸烦恼病,恐空复为患。是故以空舍空,故名空空也。”意思是:以药治病,病愈后即应停止用药,如果仍继续服药,那还是有害的。以此阐明:用圣解来绝凡情,凡情已绝,应去圣解。具体来说就是:用空理(药)来破除对五阴(色受想行识)的执著(病),这是绝凡情;五阴执著破除后,如果还执著于空理不放,这是过河不舍筏,仍然在岸边徘徊,那就不能到达宝所了(不能从无明梦中醒来),所以要空去空理(体悟到空理亦空——是幻象,不可执著,即空空)。绝凡情(破人执),去圣解(破法执)。 诸法虚假,本来空寂,诸见不生,即无我、人、众生、寿者相。谛闲大师云:“所知本非障,道在不执而已矣。妄念不必除,道在不为所转而已矣。”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悟则生灭皆无生,迷则无生皆生灭。勘破诸法皆幻,则境不牵心,爱憎无由而起,也就不会再受惑造业了。 诸法是幻,所持之道法亦是幻。功夫这样做下去,层层破幻,如剥芭蕉,破至极处,大梦觉矣! 相由念生,念由见生。故古德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苟知见消,不真何待?离见乃为出生死,证法身之极则也。马鸣大师示人,以离念为真修实证。以因念有见(因为念头是由见而来),若见谢则念自离,妄自泯矣。是故,离见最要。放得胸中空落落,不留丝毫知见做主宰。知见不存,则真见发光矣。(参见憨山大师:《梦游集·示修六逸关主》) 离相,离念,离见。离见是最究竟最根本的。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所谓法相,如来说非真,是幻。 在第十四分中“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幻象;这里的法相,是指道法,亦即第八分末所说,道法亦是幻象(无明梦中事),彻底破除法执。 正宗分到此为止。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为人演说本经,是应众生之机缘而度化,其事亦幻,不可著相,故云“应化非真”。这一分是流通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须菩提!如果有人以遍满无量阿僧祇(无央数)世界这样多的七宝来布施;而又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于前者。 〔发菩提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简称。 关于七宝布施,在前面经文讲过。在“依法出生分第八”中: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在“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中:以满恒河沙数乘上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在这里是以满无量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数更大许许多多。 本经的经文,要在行(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中悟,在悟中行,这就是奉持《金刚经》,其果报不可思议。 《金刚经》讲什么?就是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将这几句经文牢记在心,时时观照、勘验,不为境转,这就是在受持《金刚经》。(之所以被境转,就是把皆是虚妄的相当真了。) 〔观照〕以智慧来观察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 问:世尊说:“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前面还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一粒沙譬喻为一次生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一日三次),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为什么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演说,所得福德和功德竟然如此之大? 答:众生自性与佛无异,其福德功德本自圆满,无可称量。然而众生在迷,就像在外地患了失忆症的亿万富翁,忘掉家中有无数金银财宝,而去打工谋生。打工所赚取的一点小钱,怎么可以同家中的无数金银财宝相比呢?所以六祖惠能说:“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演说,就是开发我们自性中本具的福德和功德,当然有如此之大!《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曰:“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他的亲友因为公事必须马上出远门)。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予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需,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问:)怎样为人演说呢?(答:)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云何为人演说?”这是问辞,此中含有二义。一是问演说之人,自己应当怎样来演说?一是问对于听众来说,应当给他们演说什么?所以答辞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含有二义。一是演说者应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就是为人演说时,自己要不著相。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本经一开始,世尊就是在这样演说,被须菩提看破,叹为希有。一是对听众,要告诉他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就是告诉他们要离相。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执相为真(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被它们牵缠。也就是说:不著相,不动心。〔如如〕如于真如。这是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真如〕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即诸法实相。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乃是全篇画龙点睛之笔!这就是世尊在本经一开始时,从著衣持钵到敷座而坐,为我们所示范的;也是长老须菩提所叹为希有的。现在我们明白了,金刚经的宗旨:离幻——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如果遇境(外境、内境)心有所動,有愛憎好惡之感,這就是“取于相”。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时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颠倒执著,不能证得。”而妄想颠倒执著,皆来自“取于相”(把幻象当真了)。所以,遇境要不取、不染、不念,事事处处,勤加勘验,功夫就下在点子上。 “如如不动”——就是安住于真如之理,在俨然生滅中唯見无生,内熏无明。世尊在这里道出了无为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离相而回光返照清净自性,所谓“遣相观性”。《楞严经》中,佛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都是由于不知常住于真心这一性净明体),用诸妄想(而去用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真心性净明体〕性净明体,性本清净的明妙之本体。从语法结构来说,“性净明体”是同位语,用来修饰“真心”这一名词。〔轮转〕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离轮回。〔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问:如何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答:对此,江味农先生《金刚经讲义》有精辟的论述。《讲义》云:“综观上引经文(‘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当可了然(清楚)径向本不生处觉照,为除无明之妙法矣。何谓本不生处?即于未起念时是也。念且未起,何所谓相?更何有取?果能如是绵密无间,则于不取自有把握。总之,一面向不动处,摄心觉照,以成就其不取;复一面于遇缘时,坚持不取(于相),以圆满其不动。庶于如如性体,得有入处。” 又云:“总而言之。如如不动,即不生之义;不取于相,即无住之义。先须觉照本不生,乃能无住。至于一无所住,便证无生。交互用功,是为要门。且如是用功,是贯彻到底的。从初入手,乃至住、行、向,地、等觉、妙觉(由凡夫到成佛所经过的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皆不外此。故曰:‘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又云:“然而下手方法,须从未动念处觉照,即观如如不动之本性是也。此即楞严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之义,亦即所谓依本寂之性以修止,而后得定;依本照之性以修观,而后得慧之义也。若不知从此入手,便是错乱修习,盲修瞎炼。譬如煮砂为饭,永不能成。虽初学全是无明,观之不见,然必应深明此理,勤勤圆照。如前所说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著力,非不著力,不沈不浮是也。此即一线慧光,知幻即离之最初方便。一面复遵依此偈,观一切法,皆如梦幻泡影露电,缘生即空。此法更为方便之方便,所谓知幻也。两种最好兼修。以此两法,互相助成故。盖觉照本性,是在本源上用功;观一切法,是在境缘上用功。又复前观修定之意居多;后观修慧之意居多。定固可以生慧。然非先开慧,其定亦不能成。故互助之中,缘生观尤要。以观缘生,即可引入如如不动故也。此义前已详哉言之。试思‘应作如是观’句,大有非此不可之意。何等恳切!‘作’字要紧,谓应十分作意观之也。”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为甚么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呢?因为著相有住是有为法,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之虚妄不实,如泡影之转瞬破灭,如朝露闪电之一现即逝,应当这样作观(于一切境缘上如是观察、体悟、勘验)。 《金刚经讲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正是指示‘如如不动’应从观一切法如梦如幻中证入。作如梦幻等观者,遣情执也。此皆经中紧要关键所在,不容忽也。” 〔有为法〕通常,有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有为法”;无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无为法”。在五位百法中,前面的九十四法,皆是有生灭变异的有为法;最后六法,才是清净寂灭的无为法。但在本经,从上下文来看,执相为真(著相)是有为法,不执相为真(离相)是无为法。 这里所言的有为法,是相对于第七品中“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无为法而言,亦是相对于《四十二章经》中的无为法而言。《四十二章经》云:“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江味农先生《金刚经讲义》云:“本经所说,皆是无为法。且明明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今于开示演说受持时,却令应观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此为全经经旨绝大关键,亦即学佛者紧要关键。” 所以,从经文的前后呼应来看,本品的“有为法”(有求有著),是相对于“无得无说分第七”中的“无为法”和上文“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为法)而言。这是世尊在回答为什么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为法),说道:因为“一切有为法(有求有著),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经文:“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世尊在开示结束前,再次叮咛:离相! 在第七分时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过,无为法是离相而修。不住相布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即是无为法。例如,第三分中佛言“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和第四分中佛言“不住相布施”,是无为法。《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解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而有为法是著相而修。佛言:“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有为法),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无为法),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第十四分)这里的布施是代表六度万行。著相之六度万行是有为法,离相之六度万行是无为法。 〔一切有为法〕修道切忌有求有著。著相而修,乃是以幻入幻,欲觉更迷。《圆觉经》曰:“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如梦幻泡影〕是说著相有住,如梦之幻、如泡之影,虚幻不实,虽然有时候显得五光十色,寻即破灭。这是因为著相有住而修,仅得人天福报,得福报后,又依福作恶,堕落得更深。所以《永嘉证道歌》中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无想诸天八万岁,福尽还归诸恶道,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及电光。” 〔无想诸天八万岁〕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云:“无色界中之非非想天也。八万岁,应即八万大劫。” 所以,在菩提道上,不仅境缘上要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道法上也要离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破除人法二执,人法双亡,乃证大道。 为甚么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离相无住(无为法)呢?因为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而取于相,这就是著相有住,著相有住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著相有住)如梦幻、如泡影,有时候虽是五光十色,寻即破灭,如朝露、闪电,一现即逝。 世尊在篇末,再次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千万、千万不要著相而修,著相而修是有为法,“如人入闇,即无所见”。有为法仅得人天福报,三界尚不能出,何况证佛果出大梦! 无得无说分第七中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永嘉大师将有为法和无为法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证道歌》云: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有为法)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无为法),一超直入如来地。 《金刚经》就是极圆极顿,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无为实相法门! 所以,解脱的关键是破除所有的执著,证得无分别智(亦称证得空性):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至于如何下手用功,如何作观,如何离相,江味农先生《金刚经讲义》讲得甚好:“佛说此经,本为凡夫发大心者说。此二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正是指示大心凡夫下手用功处。故前后两观,务须绵绵密密,替换行之。行之既久,必有得处。......不慧(‘我’的谦称)学佛以来,前二十年,虽修种种法,作种种观,毫无进步。一日于此四句偈忽若有悟,依此修观。初亦若即若离,若明若昧,未成片段,并无甚效。继悟应于一切境缘上极力作意以观察之。虽一极小之事,或极顺心,或极不顺心之时,皆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即修持佛法亦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如是久久,虽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功夫尚浅,然实从作此观起。此心渐觉空空洞洞,于一切境相,渐能无动于中。看经时眼光便觉亮些,念佛时亦觉踏实些。今请诸君试之,必有受用。当知博地凡夫,欲回光返照,舍此无下手处也。珍重!珍重!” 〔前后两观〕观不动之本性(本性观)和观一切法皆幻(梦幻观)。《金刚经讲义》云:然而下手方法,须从未动念处觉照,即观如如不动之本性是也(本性观)。此即楞严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之义,亦即所谓依本寂之性以修止,而后得定;依本照之性以修观,而后得慧之义也。若不知从此入手,便是错乱修习,盲修瞎炼。譬如煮砂为饭,永不能成。虽初学全是无明,观之不见,然必应深明此理,勤勤圆照。如前所说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著力,非不著力,不沉不浮是也。此即一线慧光,知幻即离之最初方便。一面复遵依此偈,观一切法,皆如梦幻泡影露电,当体即空(梦幻观)。此法更为方便之方便,所谓知幻也。两种最好兼修,以此两法,互相助成故。盖觉照本性,是在本源上用功;观一切法,是在境缘上用功。又复前观修定之意居多;后观修慧之意居多。定固可以生慧,然非先开慧,其定亦不能成。故互助之中,梦幻观尤要,以观法如梦幻,即可引入如如不动故也。〔梦幻泡影露电〕如梦幻之虚妄不实,如泡影之转瞬破灭,如朝露闪电之一现即逝。〔当体即空〕不待分析,而直接体达其体本是空无。〔博地(薄地)〕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 问:偈中的“有为法”是指世亲菩萨(又译作天亲菩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有为法——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为什么不这样来解释呢? 答:单独来看这首偈,通常解释此偈中的有为法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原是不错的。但是《金刚经》是讲诸法实相,因此不仅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为法(非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也如梦幻泡影。所以,这里所言的有为法,是相对于第七品中“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无为法而言,亦是相对于《四十二章经》中的无为法而言。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将一切法归纳为一百种,前九十四种是有为法,后六种是无为法。如果“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有为法是指《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有为法,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无为法是否如梦幻泡影? 答案是:无为法也是如梦幻泡影。也就是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这样说的依据是:《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开始,世亲菩萨就说:“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也就是说,一切法空,所有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而不仅只是一切有为法才如梦幻泡影。《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中,佛言:“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影、如炎。”《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言:“菩萨摩诃萨应说一切法如幻如梦。”《圆觉经》云:“生死涅盘犹如昨梦。” 〔一切法无我〕一切万法皆幻,无固有之本体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既然一切法皆如梦幻泡影,为什么佛要在这里单单只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而不说“所有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呢?所以,这里所说的有为法是指:执相为真是有为法。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世尊说完此经。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优婆塞〕汉译为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优婆夷〕汉译为清信女,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女居士。〔信、受、奉行〕相信,接受,如说修行。 大众智慧顿开,法喜充满——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僧祇〕阿僧祇劫。 全篇总结《金刚经》全篇所讲,可归纳成四句话:为何事?依何义?悟何法?修何行? 一、为何事?了二死。了却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 二、依何义?诸法空。时时贴身地做观想、勘验功夫,真正体认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三、悟何法?无生法。法本无生(诸法从来就没生起过——诸法从来就没有过),故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直至大觉出梦。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法华经·方便品》) 四、修何行?离相行——见幻即离,离幻即觉。本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金刚经》的主旋律:毕竟空,不可得,离诸相,出大梦。 《金刚经》的中心思想:十法界是一场无明梦,因此要从迷梦中醒来,得永恒的大自在。 〔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 怎样才能醒来呢?离相——悟无生法,见相不迷,不为境转。如何下手呢?“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的修持核心是离相(见相不迷,不为境转)。为什么要离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且“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何离相呢?“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为境转,这是了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真功夫。其实,当初一念不觉,堕为凡夫,也就是为境所转。现在就路还家,就是修不为境转。所以,修行修什么?就是修不为境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无为法。 修学《金刚经》的目的:了生死。憨山大师云: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是知古人参求,只在生死路头讨端的、求究竟,非离此外,别于纸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当作奇特事也。 “所以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即为二乘,不悟即为凡夫。若悟而不存,证而无得,即为超圣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 “近代学人去圣逾远,不见古人真实行履,(是)向日用现前境界,生死岸头一一透过。即此日用,不离一法,不住一法,处处不轻放过,便是真切工夫。即此目前一切声色逆顺,爱憎境界,一一透得过处,便是真实悟门。即此悟处,头头法法,便是真实佛法。 “......苟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情根固结处,爱憎交错难解处,贪瞋痴慢种种习气难消磨处,就于根本痛处札(同“扎”)锥,一一勘破,一一透过,如此便是真实知识,当下即登无碍自在大解脱无上法门。舍此外,更有何知识(善知识)可参?更有甚奇特法门可入耶?”(注释详见《真修实悟》一文) 金刚赞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
〔金刚赞〕即《金刚经》赞。 “断疑生信”:断除疑惑而深信“诸法皆幻,幻尽梦醒”之妙理,这是《金刚经》之胜用。庞居士曰:“世人重珍宝,我贵刹那静,金多乱人心(入幻),静见真如性(离幻)。” 〔庞居士〕庞蕴,唐代著名在家禅者。随马祖参禅而契悟,世称庞居士,誉为东土维摩。元和年间,北游襄阳,因爱其风土,遂以舟沈其资财于江,偕其妻、子躬耕于鹿门山下,常制竹器维持生计。入寂之际,令其女灵照出视时日之早晚,灵照回报:“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庞蕴乃出户观看,灵照随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庞蕴笑曰:“我女锋捷矣!”遂更延七日入寂。庞婆因往告子于田中,子亦拄锄亡去。未几,乃遍诣乡闾,告别归隐,莫有知其所终者。 “绝相超宗”:绝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超宗,超越诸宗。 〔诸宗〕世尊出世,说大小半满之诸教,摄化一切机缘。世尊灭后,贤圣各依教分宗以化益有缘。中国佛教宗派之产生,约于隋唐时代,有十三宗之说,即:毗昙、成实、律、三论、涅槃、地论、摄论、净土、禅、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禅宗有五家七宗之说,五家即: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七宗即五家中之临济宗又分出杨岐派、黄龙派。〔大小〕大乘和小乘。〔半满〕了义大乘为满字教,不了义小乘为半字教。 “顿忘人法,解真空”:顿忘人法,即顿亡人法;这里的“忘”通“亡”。也就是不再有人我、法我。 〔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即相有而体无。 “般若味重重”:般若之义趣深广无尽。 “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经中一再讲到“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福德之不可思量。因此,只要将经中的任何四句(指一小部分)融合通达,就会福德无穷。 跋夫金刚经者,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令人悟理见性,永息迷心。所冀学者,同见矿中金性,以智慧火熔炼,矿去金存,是名为佛。 寒山大士诗云: 我见人转经,依他言语会。 口转心不转,心口相违背。 心真无委曲,不做诸缠盖。 但且自省躬,莫觅他替代。 心中作得主,是知无内外。 〔转经〕读诵经典,与讽经同。〔缠盖〕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十缠〕十种的烦恼。缠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缠缚众生的身心,使不得出生死证涅槃。十缠者: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瞋忿、覆。〔覆〕覆者,藏也。谓隐藏所作过恶,惟恐人知,不能悔过而迁善也。〔五盖〕五种烦恼。盖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瞋恚、瞌睡、掉悔、疑法。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