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心无挂碍

(原文录自《心经》)

湛然 注

在世度苦厄,寿终了生死。

 

此前之经文,举出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以及六度等法,以总述“万法皆空,无所有,不可得”之般若要义。(其经文及注释,详见《心经精解》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由于万法皆空(幻),无一可得,于是菩萨依妙智离幻,故心无挂碍。无挂碍之故,则无有恐怖,远离念念分别的颠倒梦想,直至圆证佛果(究竟涅槃)。

离幻:不取不念。《起信论》云:“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

〔菩提萨埵(duǒ)〕汉译为“觉有情”,即菩萨。〔般若波罗蜜多〕以般若(妙智)到达涅槃彼岸(成佛)。《六祖坛经》云:“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意思是离生灭心)。著境生灭(生灭心)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故将“般若波罗蜜多”释成“妙智离幻”。

〔心无挂碍〕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挂碍之有?做到了心无挂碍,则在世安乐,命终解脱。〔远离颠倒梦想〕这里“梦想”即指妄想,形容妄想有如做梦一般,虚幻不实。既然一切都空无所得,则起心动念皆是颠倒,所以用“颠倒”来形容妄想。〔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既无所得,即无所失。得失皆无,有何挂碍?关键是要真正悟到:无所得。若仍然心有挂碍,那还是患得患失在牵缠,就必须依般若波罗蜜多(妙智离幻)来做功夫。

〔远离念念分别的颠倒梦想〕执相为真,而起分别念,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因。所以每当分别念生起,就要立即“如理观察,勘破其幻”(这是观察自觉),不受困扰和牵缠,离幻而觉,这就是了生死脱苦海的真实功夫。如果分别念起,还念上生念,相续不断,被妄想笼罩,那就落入幻网,造业受罪,生死轮回。

〔如理观察,勘破其幻〕人生犹如南柯一梦,千万别当真。最最要紧的是:觉,从迷梦中醒来。从轮回梦中醒来,就了生死;从无明梦中醒来,就圆证佛果。〔从迷梦中醒来〕其方法是:不取(不逐取)、不舍(不排斥)、不念(不思虑)要把这“三不”功夫做得纯熟,行住坐卧,动静一如,打成一片。

〔南柯()〕朝南的树枝。〔南柯一梦〕唐人李公佐曾经写过一篇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相传在唐德宗贞元七年九月,东平郡人淳于棼(fén)与友人在自家门前的大槐树下饮酒,他因为喝了太多而醉得不醒人事。被两个朋友送回屋後,恍惚中作了一个梦。在梦中他被大槐安国国王招为驸马,当了南柯郡太守,广受人民爱戴。不但享尽了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子女也都有很好的发展和归宿。後来公主因病过世,於是淳于棼罢去南柯郡太守的职位回到国都。过了一段时间,国王察觉他心中闷闷不乐,於是要他回家乡探望亲人。淳于棼回到家後,发现自己竟仍旧睡在东厢房。送他回来的两个紫衣使者於是大声呼唤他的名字,他才从梦中清醒过来。醒来後,看到家里的仆人拿着扫帚在打扫庭院,之前送他回屋的两个朋友正在洗脚,太阳还没有下山,喝剩的酒也还放在东窗下,一切都没有改变。没想到才作一会儿梦,却好像经历了一辈子,於是他将刚才的梦境告诉了两个朋友,并且回到大槐树下。他们发现树下有个蚁穴,挖开一看,穴中布置竟如同梦里所见的大槐安国一般。自此他从这个梦,领悟到荣华富贵的虚浮,和人世的变化无常,从此一心向道。後来这个故事被称为“南柯一梦”,用来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观察自觉〕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大乘入楞伽经》)

〔离分别见〕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云:“境缘无好丑(境缘没有好、还是不好),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心如果不强去分别是好、是不好),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由此可见,是觉还是迷,是佛还是众生,全在于心。这个心,即是人们日常思虑之心,此心可为善,可为恶,成佛由他,做人亦由他,堕地狱亦由他。《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证菩提道。”

〔正徧知〕即正遍知,佛的十种尊号之一,意思是真正遍知一切法。〔以无所得故〕无得则无失,既无得失,有何挂碍?〔菩提萨陲〕菩萨的梵文全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由于诸法虚幻而不可得,菩萨于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离幻行)而修,故心无挂碍。“般若波罗蜜多”是离幻行——不住相生心,不为境转。圭峰大师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颠倒梦想〕病眼见空华,复邀空果。〔远离颠倒梦想〕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金刚经》一开始,就示现佛的日常生活“著衣、持钵、乞食、还至本处、饭食、收衣钵、洗足、敷座而坐”,从外表看,与大众无异。但是,佛过的是觉的生活: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而凡夫过的是迷的生活:心随境转,造业受报。故称之为“颠倒梦想”。六祖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究竟涅槃〕直至成佛。

众生无始劫来,皆以幻为真,颠倒梦想,故生死轮回,受苦不断。现在知幻即离,故心无挂碍。无挂碍之故,就无有恐怖,不再妄认恶梦为实,所以度一切苦厄,直至圆证佛果。

心无挂碍”,这是实证空性。受持《心经》的核心,就是证空性,要体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而背尘合觉,不染不著、无依无住,才有真实受用。魔由心生,就是因为把幻相当真。一旦证知虚假,心即如如不动。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果如是,便能度一切苦厄,便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圆觉经》云:“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又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空性〕真如(诸法实相)之异名。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性,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之实性跃然而显,此实性即称之为空性。〔二执〕我执和法执。我执又名人我执,即执著人有一个实在的我体;法执又名法我执,即执著一切法都有其实在的体用。〔背尘合觉〕“尘”,即是六尘。“背尘合觉”就是离弃对尘境的妄想执著,而契合本觉。〔本觉〕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体本来觉了,离诸妄念,故名本觉。

 

问:怎样才能够证空性呢?

答:必须在境缘中亲切勘破,自至不疑之地。在《梦游集·将之雷阳舟中示奇侍者》中,憨山大师说道:

“佛祖教人于生死中,顿证无生法忍(‘无生法忍’,真智安住在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上),且每怪其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此语如对市人说梦事,闻者非不明目张胆(闻者未尝不感动激励),但未证真耳。要之,所说非所闻,所闻非所见也。古人贵实证者,直欲于生死法中,亲切勘破而已,非别有奇特处也。尝见小儿怕鬼者,每于夜中行,恍然一物随之,大生惊怖,虽慈母善谕本无,亦未之信,必待其自信不疑而后止。苟自至不疑之地,纵假鬼怖之,将一笑而释矣。

余昔游塞上,同健儿乘马夜行。道傍一石,马忽见而大惊,几堕地。尔乃(于是)顿辔奋力鞭策,绕石周行数十匝,仍引熟视良久,方纵逸而去,马自是遇物皆不惊。余因是知道,人游生死险道,历境验心,必如是而后已(策马绕石,令其熟视,直至不疑不惊而后已)。是故华严以善财表证(所以,《华严经》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显明如何实证),其所历百城,参多知识,至于刀山火聚,亦迟回(迟疑,犹豫)待劝而后入,及入之果得清凉大解脱门(实证刀山火聚乃幻相)。此其策马绕石,令其熟视之谓耶?(岂不就是使他“策马绕石,令其熟视”亲切勘破吗?)

“由是观之,佛祖殊无他长,盖能熟视世闲(间)相者耳。世人所惊怖者,非生死祸患乎?佛祖乃欲令人于中证无生忍,且又明言于无生中妄见生灭(诸佛於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妄见生灭)。噫!此果何谓哉?苟非(如果不是)熟视自到不疑之地,吾意虽慈尊善谕,殆(大概)亦难免惊怖也。

“余比(我近来)以宏法罹难,上干圣怒(憨山大师因宏法遭谤,皇上震怒,被捕下狱,严刑逼供,生死未卜),如白日雷霆,闻者掩耳。自被逮以至出离(流放离京),二百余日,备历苦事不可言。从始至终,自视一念欢喜心,竟未减于平昔,观者莫不惊异为非常。然而生死祸患,他人故为余惊矣;及视余不减欢喜心,乃又惊。余不惊其所惊,而人惊其所不惊,是或有道焉!奇侍者,不远三千里赴难,问余于幽狱。已而荷蒙圣恩,贬窜岭南,奇乃伴行舟中,遂书此为别。嗟乎!生死险道,正在所惊,其无闻我欢喜心如梦事耶?异时验子于寂灭场中((他日你证得无生法忍时(于寂灭场中),自会验证到我所说的是真实语。〔寂灭场〕证得无生法忍的境界——妄穷真露,寂灭现前),无以今日之言为梦语。”(以上开示之注释,详见《憨山大师开示录注·亲切堪破》

问:证空性的意义何在?

答:证得空性,心不取境,在世度苦厄,寿终了生死。憨山大师被捕入狱,遭受严刑逼供,生死未卜,人皆惊怖,可是大师“一念欢喜心,竟未减于平昔”。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并且证悟到,浮生是梦,所以不惊不怖。

问:如何做功夫?

答:觉幻息妄。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破幻妙法——任尔空华乱翻,我自巍然不动。

〔念起即觉〕妄念一起,就要马上醒悟过来:这是幻相!〔觉之即无〕一旦醒悟过来了,心自无念。

问:《心经》流通本是“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为什么这里标点成“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答:玄奘大师所译的《心经》经文,并无标点。标点符号是后人为了阅读方便,根据文义加上去的。如果标点成“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那么意思就是:菩提萨埵以无所得故,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这样一来,逻辑不够清晰。经义是:菩提萨埵由于无所得,于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由于依般若波罗蜜多,于是心无挂碍。故以标点成“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为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离幻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妙智离幻,不为所转。《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汉译:无上正等正觉——成佛。

 

问:如何受持《心经》?

答:经云:“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受持《心经》的关键,是在“心无挂碍”上。因此,要随时随地勘验:是否是心无挂碍?如果心有挂碍,这就说明还把某些幻相妄执为真,就要从这里悟入。《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是虚假。”《圆觉经》云:“见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要不断地体悟,不断地离幻,不断地勘验。《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做到了心无挂碍,在世度苦厄,寿终了生死。

 

参考阅读:

心经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