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心学核心:格物致知湛然
格物致知,是心学的核心,成圣之道。 格物致知,是圣门教人第一义。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格物致知。
心学,是完善自心之学,以成就君子、贤人和圣人。 阳明先生云:“圣人之学,心学也。”(《王阳明全集·象山文集序》)又云:“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王阳明全集·重修山阴县学记》 ) 〔圣人之学〕圣人教化人的学问,也是人成为圣人的学问。〔学以求尽其心〕通过学习它(心学)使自心完善。
格物致知,即是格除私欲而致良知。这是《大学》中诚意、正心、修身的根本(详见《大学之道》)。 对于良知,孟子云:“所不虑(没有人我、亲疏、毁誉、得失等等的考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未被染污之本原道德意识即是良知,它能够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是客观、公正、如实之知。 那么,是什么遮蔽了人们本有的良知呢?这就是私欲!是它遮蔽了人们本有的良知。而格除私欲,便能显发良知,由它来支配 思想和言行,从而成为君子、贤人、圣人。阳明先生云:“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王阳明全集》) 〔私欲〕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私欲乃是万恶之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大敌。朱子(朱熹)云:“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回归)于礼。”(《论语集注》)《后汉纪·灵帝纪中》云:“从小人之邪意,顺无知之私慾,殆者之危,莫过于今。”《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君子〕道德高尚的人。〔格除〕摒除。 子(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是说:自己不愿意的,不可施加于他人。这是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而私欲,却是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致良知〕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思想和言行。这样就能够“诚意,正心,修身”,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致良知,就是令本有的良知显发,由它来支配思想和言行,按其如实之知(良知)而思、而语、而行,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正己化人;否则,不可谓致良知。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合乎道义的事,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做;违背道义的事,就要坚定不移地拒绝。〔不履邪径〕不走歪门邪道。〔不欺暗室〕即便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化人〕劝化他人。
由于私欲遮蔽了人们本有的良知。因此格除私欲,便能显发良知,由它来支配 思想和言行,从而成为君子、贤人、圣人。阳明先生云:“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王阳明全集》) 〔私欲〕以损人利己、损公利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私欲乃是万恶之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大敌。朱子(朱熹)云:“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回归)于礼。”(《论语集注》)《后汉纪·灵帝纪中》云:“从小人之邪意,顺无知之私慾,殆者之危,莫过于今。”《荀子·修身》云:“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私欲。)〔君子〕道德高尚的人。〔格除〕摒除。
心有两种状态( 下图):
无私欲之心,这时是良知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因而使人正、善、上进。私欲愈轻的人,就愈正、愈善、愈上进,进而成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贤人、圣人。 私欲之心,这时是三毒(贪嗔痴)支配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因而使人邪、恶、堕落。私欲愈重的人,就愈邪、愈恶、愈堕落。 〔贪嗔痴〕贪是贪欲,嗔是嗔恚(恼怒),痴是愚痴(违背义理,颠倒行事)。
例如: “抵抗不住金钱的诱惑,他决定接受贿赂,枉法处理。”这就是私欲之心(人欲)当家,由三毒(贪嗔痴)支配思想和言行。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决定拒绝贿赂,依法处理。”这就是无私欲之心(天理)当家,由良知支配思想和言行。 因此,只要去除了私欲,本有的良知就会显发出来。私欲愈轻,则良知就愈加显发。随着良知显发的少或多,可以划分成:恶人,常人,君子,贤人,圣人。
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先要真诚其意,令意真诚无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先要致其良知);致知在格物(致良知在于格除私欲),物格而后知至(私欲格除后而良知至,即良知显发)。知至而后意诚(良知显发后便如实地知善知恶,于是意真诚无欺),意诚而后心正(意真诚无欺,则心端正无邪),心正而后身修(心端正无邪,故品德高尚),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全都要)以修身为本。”(注释详见《大学之道》) 由此可知格物致知是关键环节。
当私欲格除,光明正大之性德自现(明明德),本有的良知显发支配着身语意(致知),意自然就真诚无欺(诚意),心正不邪(正心),修养好自身的思想和言行(修身)。所以,明明德、致知、诚意、正心及修身之功,只是个格物(格除私欲)。
所以,通过格物致知,就能够“诚意,正心,修身”,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且,只要私欲除尽,良知永现做主,完全由良知来支配思想和言行,于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圣人。所以,圣人可学而至。 因此,“格物(格除私欲)致知(致良知)”,是心学的核心,成圣之道(途径)。
格物致知,即是存天理去人欲,这是真切的道德实践功夫,其目的是“立己立人”“成己成物”,所以这是成人之教,成就君子、贤人和圣人。 〔格物致知,即是存天理去人欲〕无私欲之心是天理,由良知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私欲之心是人欲,由三毒(贪嗔痴)支配着身(行为)语(言语)意(思想)。所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即是:存天理,去人欲。(见下图,图中的“心”是识心)〔立己立人〕自己做好立身处世,并且帮助他人做好立身处世。〔成己成物〕成就自己,并且成就他人。这里的“物”,是指自己以外的人。 关于如何格除私欲致良知,在《心学功夫》中有详细的论述。下面是阳明先生对于良知和致良知的论述。 阳明先生云(见《传习录》):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恶(wù,讨厌)。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阳明先生开示道:良知只是个是是而非非之心,是是而非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è)。只要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è),就完全做到了是是而非非。只要是是而非非,就完全能够应付万事万变。 〔是是而非非〕是是:第一个“是”表示肯定,第二个“是”指正确的。非非:第一个“非”表示否定,第二个“非”指错误的。“是是而非非”,即是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是对是非、善恶区分得完全正确、清楚,而且态度鲜明。〔是非只是个好恶〕是是而非非只是个好(hào,喜爱)好(hǎo,善)而恶(wù,讨厌)恶。也就是说:好善,恶恶,则是;好恶,恶善,则非。 【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又开示道:是是而非非,是个大规矩。其具体运用之巧妙,那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人但得好(hào)善如好(hào,喜爱)好色(美色),恶(wù,讨厌)恶(è)如恶(wù)恶(è)臭,便是圣人。】 人只要喜爱善如同喜爱美色,讨厌恶如同讨厌恶臭,便是圣人。 〔好(hǎo)色〕美色。《说文解字》:“好(hǎo),美也。” 这是说,只要完全由良知来支配思想和言行,便是圣人。所以,格物致知(格除私欲而致良知)是成圣之道(途径)。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你那一点良知,是你自家思想和言行的准则。你意念所着之处,那是对的,你的良知便知道是对的,那是错的,你的良知便知道是错的,丝毫不能够欺骗他。 〔准则〕思想和言行所依据的原则。 【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你只要不因为私欲而障蔽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要昧良心),切切实实地依着你的良知去做:是善便保持,是恶便去除。 【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极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 如此行之,何等安稳快乐(自然而然地就走上了成圣的金光大道)!这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极功。若不靠着这秘要,如何去格物? 【......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清楚明白。符合良知的判断,便是对的;不符合良知的判断,便是错的。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心印〕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所悟之心相印证。
阳明先生又云:“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觉悟到良知),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王阳明全集》)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 事物来临,只须尽我心之良知来回应(依照良知而思、而语、而行),这就是‘诚心尽力,推己及人,那就离道不远了’。 〔忠恕〕诚心尽力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违〕离也。〔忠恕,违道不远〕《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但凡处置事物,有善的抉择却做出不善的抉择,及有终日劳碌而失常之患者,都是牵缠于毁誉得失,不能够真正致其良知的缘故。 〔困顿〕终日劳碌。〔失次〕失常。 【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若能真正致其良知,然后见到平日自以为善者,并非是善,而是不善,这正是被毁誉得失所牵缠,扼杀了自己的良知啊!
阳明先生又云(见《王阳明全集》): 【是非之心,知也,人皆有之。子无患其无知,惟患不肯知耳;无患其知之未至,惟患不致其知耳。故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分辨是非之心,这就是知,人人皆有。你不用担心你不知是非,唯一要担心的是你不肯如实地知而已(私欲在作祟);不用担心你还没有达到分辨是非之知,唯一要担心的是你不能按其所知而行(私欲在作祟)。所以说:知,并不难;行,才是最难的。 【今执途之人而告之以凡为仁义之事,彼皆能知其为善也;告之以凡为不仁不义之事,彼皆能知其为不善也。途之人皆能知之,而子有弗知乎?】 如果你拉住路人,告诉他们所有那些为仁为义之事,他们都能知道这是善;告诉他们所有那些为不仁不义之事,他们都能知道这是不善。就连路人都能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身为儒生的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今〕假使,如果。例如,《墨子·公输》:“今有人于此。” 【如知其为善也,致其知为善之知而必为之,则知至矣;如知其为不善也,致其知为不善之知则必不为之,则知至矣。】 如果知其为善,就一定去做,则‘致其知为善之知’到位;如果知其为不善,就一定不去做,则‘致其知为不善之知’到位。 【知犹水也,人心之无不知,犹水之无不就下也,决而行之,无有不就下者。决而行之者,致知之谓也。此吾所谓‘知行合一’者也。】 知,就像水一样。人心之无不知善知恶,犹如水之无不向下流。只要排除阻塞,水就一定会向下流;只要排除私欲的障蔽,人之知就一定会如实地知善知恶。排除私欲之障蔽,按其如实之知(良知)而行,这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我所说的‘知行合一’。 〔决〕排除阻塞物。 这是说: 依照如实之知,知其善而必行之、知其不善而必不为之,才是致知(致良知),才是知行合一;否则,不可谓致知(致良知),不可谓知行合一。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