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信心铭注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撰 湛然 注 丧己,忘情。
〔信心〕信实之心(真心),而不是虚妄之心(妄心)。(关于真心、妄心,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铭〕在器物上刻文,引申为刻在器物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是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后来形成为一种文体。刻文不易磨灭,故“铭”又用来比喻牢记在心、永志不忘。 〔丧己〕不再妄执五蕴身心为我,自性才是我。〔忘(通“亡”)情〕不再有憎爱。
本篇宗旨本篇宗旨:但莫憎爱(悟入万法不二、如如平等之理,没有爱憎取舍),洞然明白(本性便清楚地现前)。如是持之以恒,自然证道。 〔不二〕一实(诸法实相)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如如〕第一个“如”是如同;第二个“如”是真如(本性)。“如如”就是如同真如,这是不动、寂灭、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境界。〔万法不二〕就诸法实相而言,一切法根本就不存在,同是一个:无(“本来无一物”)。因此,彼此之间没有分别,一切差异全都泯灭。《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释详见《心经精解》) 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於涅盘,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不再妄执五蕴身心为我)忘情(不再有憎爱)。情忘(通“亡”)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禅宗师资承袭图》) (按:圭峰大师这段开示,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最佳答案。) 〔五蕴身心〕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 《大乘入楞伽经》云:“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无有憎爱),上上升进,入如来地。” 四祖开示法融道:“境缘无好丑(好坏),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心若不强行去分别是好、是坏),妄情(因好坏而生爱恶之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本性自然现前)。”(详见《四祖开示法融》一文) 〔好丑〕在这里“丑”是不好的意思,例如:丑田。 本篇纲领:“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正文一、但莫憎爱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至道无难(若要本性现前并不难),唯嫌拣择(难在心总是要去分别取舍)。但莫憎爱(只要心不去憎爱——不去分别取舍),洞然明白(本性便清楚地现前)。】 〔至道〕至上之道。本篇之至道是指本性。本性乍现,这是明心见性;本性恒现,这是圆证佛果。〔本性〕自性的本原状态。(关于本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拣择〕分别取舍。〔憎爱〕憎恶违己、怨仇,喜爱顺己、恩亲。〔但莫憎爱〕人生在世,被无边幻网缠缚,犹如飞虫落入蛛网,无尽的痛苦和挣扎。然而,只要“但莫憎爱”,立刻解套。〔洞然明白〕本性便清楚地现前。正如四祖开示法融道:“境缘无好丑(好坏),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心若不强行去分别是好、是坏),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本性自然现前)。”(详见《四祖开示法融》一文)《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毫厘有差(若有毫厘之分别心),天地悬隔(便离本性极其遥远,如同天地之悬隔)。欲得现前(欲得本性现前),莫存顺逆(就不要存有去分别是顺己还是违己之心)。】 【违顺相争(去分别是违己、还是顺己),是为心病(这就是心之病)。不识玄旨(不识本性之玄妙旨趣),徒劳念静(枉自修静)。】 【圆同太虚(自性本来圆同太虚),无欠无馀。良由取舍(完全是由于有取舍),所以不如(所以自性不是本性状态,而是处于识性状态)。】 〔如〕真实不变之本性。心如如不动(不起分别、不受牵缠)即是禅。 【莫逐有缘(不要去追逐可攀缘的事物),勿住空忍(也不要住滞于空忍之枯木境界)。一种平怀(只要没有分别心),泯然自尽(妄想和烦恼自然消融)。】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逐有缘,这是凡夫(执有);住空忍,这是二乘(执空)。〔平怀〕平等的心怀。
问:怎样能够做到无有憎爱? 答: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如此修炼下去,功夫深了,积习成性,自然不会再有憎爱。 〔积习成性〕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令其成为本能。 又,“不取不念”亦是妙法。《起信论》云:“知心妄动,无前境界(境界现前时,就知道这是自心妄动入无明梦而见,实际上并无当前境界),修远离法(知幻即离)。以(由于)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这是般若熏无明),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详见《起信论注》) 又,圭峰大师开示道:“但得无念知见(只要做到无念之知和见),则爱恶自然淡泊。”(详见《修行功夫》) 〔无念之知和见〕此知此见,如镜映物,而无思惟计度。也就是:知道只是知道,看见只是看见,而不起思量。 以上三条途径,看似容易,其实甚难。若是功夫做不下去,可从参禅入手,详见《参禅法要》。 二、绝言绝虑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止动归止(企图制止心之妄动而归于不动),止更弥动(结果是愈止愈动)。唯滞两边(人们总是执著空、有两边),宁知一种(哪里知道只有一种,那就是法界一相,动静不二)?】 〔执著空、有两边〕这里的“空”,是空无的意思,也就是无。但这个“无”是相对于有而说的无,例如:牛有角,兔无角。〔法界一相〕《佛藏经》云:“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译文:一切诸法之相,究实来说都是同一个相,这个“相”就是:无。这里的“无”,是绝对的“无”,是空、有都不存在的“无”。)《中峰三时系念》云:“故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法界一相);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森罗万象)。” 【一种不通(不了达法界一相),两处失功(说有、说空都是错误的)。遣有没有(遣除有,反而淹没在有里面),从空背空(趋向于空,却反而背离了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离本性愈来愈远)。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绝言绝虑〕诸法本性空寂,故绝言绝虑方得相应。《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传心法要》云:“息念忘(通‘亡’)虑,佛自现前。”故祖师云:“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谬误)。” 三、唯须息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归根(根,指本性)得旨,随照失宗(追随其所见,便失去至道之宗旨)。须臾返照(瞬间返照自性),胜却前空。】 〔返照〕向内看。向外看,是顺照;向内看,是返照。顺照是循声逐色,返照是反观自性。前文“随照失宗”的“照”,是顺照。〔前空〕空劫以前。这是禅林用语,指此世界成立以前空空寂寂之时代。〔空劫〕四劫之一,即此世界坏灭之后,二十小劫间,只有虚空的时期。〔四劫〕在一个大劫中,有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之四个中劫,每一中劫又各有二十小劫。所谓“成”,即世界由众缘集合而组成;“住”即众生安住,有动植物,有国境,有历史;“坏”即开始毁坏,前面十九小劫,坏一切动植物,最后一小劫,坏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空”即坏尽后,一切俱成虚空。世界就是这样不停地成、住、坏、空,周而复始。 【前空转变(前空转变成森罗万象),皆由妄见(都是由于起了妄见——不了达诸法实相,于是起念入无明梦而境界妄现。即《起信论》所说的: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关于诸法实相和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只须息灭妄见)。】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起信论》云:“以(由于)不达一法界(诸法实相)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忽然念起而堕入无明梦,境界妄现),名为无明。”注释详见《起信论注》。〔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注释详见《起信论注》中“三细六粗”一节。 〔法界〕涵盖诸法(种种事物、现象)之总体,称之为法界。〔一法界〕一相法界,即诸法实相。《文殊般若经》云:“法界一相,系缘法界(系缘这一相之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诸法实相)。”〔法界一相〕法界中的种种事物、现象,各自有相,常用“森罗万象”来形容,这是诸法之别相;诸法的本质是“无”——诸法实相,这是诸法共有之总相。“法界一相”即指诸法之总相(诸法实相),它只有一相:无。《佛藏经》云:“一切诸法相,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译文:一切诸法之相,究实来说都是同一个相,这个“相”就是:无。)〔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就事相来说,诸佛法界是森罗万象;而就理体(本质)来说,种种事物、现象都是“无”,所以无差别相。 【二见不住(不要住著于有无、好坏、苦乐、净秽、增减、生灭等等二边之见),慎莫追寻(切莫去追寻有无、好坏、苦乐、净秽、增减、生灭等等二边之见)。才有是非(才有是或者不是之分别),纷然(纷扰杂乱)失心(失去真心)。】 〔二见〕二边之见。 【二由一有(二边之见来自一真),一亦莫守(二边之见息灭后,也不要着意去守持一真。因为有了“着意守持”,即非一真。所谓“二边不立,中道不存”。这就是宗门常说的“灵龟扫迹”)。】 〔一真〕唯一真实的意思,与真如(本性)同义。〔二由一有〕二边之见来自一真。这是说,真如(本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于是起念分别(这是三细六粗中的智相。详见《起信论注》中“三细六粗”一节),此时本性转化为识性。〔灵龟扫迹〕通灵的乌龟在地上爬,边爬边用尾巴扫掉爬过的痕迹,使你找不到牠。 四、一心不生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一心不生(对境不生心),万法无咎(万法都没有过失,所谓“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无咎无法(实际上,过失与万法均不存在),不生不心(也没有生心与心这回事)。】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若是一念不生,一切法便都没有过失。人们总是怪东怪西,其实都是自己的心念在作怪。所以,圣人转心不转境,而凡夫转境不转心。〔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这是就诸法实相而言。 【能随境灭(“能”跟随“境”灭而灭;“能”是能观之智,“境”是所观之境),境逐能沉(“境”亦跟随“能”之不存而不现)。境由能境(“境”是由“能”而现),能由境能(“能”是因“境”而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境与能,相因相成。毗舍浮佛云:“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全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欲知两段(要知道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境),元(原本)是一空。一空同两(一空若是有了能与境),齐含万象(则森罗万象齐现)。】 【不见精粗(不去分辨这是细境界还是粗境界),宁有偏党(怎么会有偏向呢。倘若还有好恶取舍,则分别心仍未灭尽)?】 〔偏党〕偏向。〔不见精粗〕不去分辨这是细境界还是粗境界。此乃返本还源中,“离分别”阶段的最后一关。 五、放之自然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大道(一乘法)体宽,无易无难(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小见狐疑(不解无为法的小机小见者及狐疑之人),转急转迟(欲速反迟)。】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对于最究竟的一乘法(大道),在《四十二章经》中开示道:“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不须经历大乘法修道的五十二阶位而成佛),而自崇最;名之为道。”“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注释详见《四十二章经注》) 〔五十二位〕大乘从凡夫修道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十地与等觉才是修习位;妙觉是究竟位。 【执之失度(执著于造作取舍就会偏离大道),必入迷路。放之自然,体(心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任性自然,即合大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系念即背离真心),昏沉不好。】 〔任性自然〕平常心。马祖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马祖道一禅师语录》)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何必要去分别疏亲)?】 六、勿恶六尘欲趣一乘,勿恶六尘。
【欲趣一乘,勿恶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尘不恶(不去厌恶六尘),还同正觉(这就是真正的觉悟)。】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愚人分别造作而自缚)。法无异法(诸法本来彼此并无不同,这是就诸法实相而言,万法一相。),妄自爱著(而愚人妄自分别,贪爱取著)。】 【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用心〕将心用心,所用的这个心即是妄心。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七、万法一如【迷生寂乱(迷,则有寂静、散乱之别),悟无好恶(悟,即无喜好、厌恶之分)。一切二边(一切二边之见),良由斟酌(都是考虑、计较而成)。】 【梦幻空华(这些都是幻象),何劳把捉(何须持握住著)?得失是非,一时放却(全都放下)。】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心若不起种种念头),万法一如(万法无二无别)。】 【一如体玄(平等不二之体深奥难解),兀尔(寂静貌)忘缘。万法齐观(等同地对待万法),归复自然(便回归到本原状态)。】 【泯其所以(消除情由),不可方比(不可去分别、比较)。】 八、契心平等契心平等,所作俱息。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 〔止动无动,动止无止〕制止心动,心其实心并没有动;心动止息,其实心动并没有止息。这是就诸法实相而言,根本就没有心动这回事。〔两既不成,一何有尔〕心动心静都不存立,哪里还有非动非静呢? 【究竟穷极(追究到最根本处——诸法实相),不存轨则(规则)。契心平等(心与平等不二相契合),所作(一切有为造作)俱息。】 〔有为〕有因缘造作之法。 【狐疑尽净,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庄子》云:“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外物来时如实反映,外物去时并不保存)。” 【虚明自照(虚明自照,这是做功夫的要点。虚,不著一切;明,了了清楚),不劳心力。非思量处(指诸法实相,这是思量到达不了的),识情难测(也是凭借知识与感觉不能够推想的,唯证方知)。】 〔虚明〕虚,心中无物;明,清澈光亮。 【真如法界(诸法实相),无他无自。要急相应(要想与本性快快相应),唯言不二(只要如如平等、没有彼此之别地看待一切)。】 〔不二〕一实(诸法实相)之理,如如平等,没有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这种一实平等之理,叫做“不二法门”。 【不二皆同(既然不二,万法相同),无不包容(这样一来,就能够包容一切)。十方智者,皆入此宗(皆入此不二法门)。】 九、 一切皆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不二〕一实(诸法实相)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万法不二〕就诸法实相而言,一切法根本就不存在,同是一个:无(“本来无一物”)。因此,彼此之间没有分别,一切差异全都泯灭。《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释详见《心经精解》)
【宗非促延(此不二法门平等地看待一切:没有急缓的差异),一念万年(一念同于万念——没有时间长短的差异)。无在不在(没有在与不在的差异),十方目前(十方同于跟前——没有远近、方向的差异)。】 〔一念万年〕这里的一念,是指极短促的时间。 【极小同大(极小同于极大——没有大小的差异),忘(通“亡”)绝境界(没有境界的差异)。极大同小(没有大小的差异),不见边表(没有中边的差异)。】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没有有无的差异)。若不如是,必不须守(若不做不到这样,则必不能修此不二法门)。】 【一即一切(万法一相,同是一个:无),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何愁不能够圆满证道)?】 【信心不二(信实之心是没有分别的),不二信心(没有分别的即是信实之心)。言语道断(究竟的真理,不是言语所能言说),非去来今(并没有过去、未来和现在)。】
《信心铭》原文一、但莫憎爱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二、绝言绝虑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三、唯须息见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四、一心不生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五、放之自然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 六、勿恶六尘欲趣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著。 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七、万法一如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眠,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八、契心平等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 狐疑净尽,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 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九、一切皆同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