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下至十念湛然
问:善导大师开示中的“下至十念”,究竟是平时十念,还是临终十念?是散心念佛的十念,还是相续的十念? 〔十念〕念十句佛号。〔相续〕念佛之念相续,不夹杂妄念。 答:“下至十念”,即是第十八愿中的“乃至十念”,这是临终的十念,而且是临终相续的十念。所以,下至十念,是“下至临终相续十念”的省略说法。 《佛说无量寿经》中,第十八愿云:
〔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违负恩德,故名五逆。 这里的“乃至十念”是,临终相续十念(详见《第十八愿》)。
在《观经四帖疏》中,善导大师开示道:
这里所说的“下至十念”,结合善导大师“相续即生”的开示中所说“念念不舍”和“念念相续,毕命为期”来看,明显地知道,这是“上尽一形(一生)念念相续,下至临终十念相续”的省略说法。如果将“下至十念”理解成平日散心念十句佛号,那就完全违背了善导大师“相续即生”和“临终正念往生”的教导!
善导大师开示道(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
〔相续〕不被妄念间断。
因为善导大师已经清楚地说过:“念念不舍”和“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而“念念不舍”和“念念相续,毕命为期”,正是为了使念念相续,积习成性,以确保临终十念相续。若是平时虽然念佛而临终没有念佛,或者临终虽然念佛而是散心念佛,这都不是“念念不舍”、“念念相续,毕命为期”。所以,“下至十念”的意思是“下至临终相续的十念”。这种精要表述的修辞法,在古文中比比皆是。因此“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意思即是:临终十念,相续即生。
而且对于临终正念往生,善导大师还专门写了《临终往生正念文》(详见《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注)》)。在《临终往生正念文》中善导大师,开示道:
〔临终正念〕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感佛来迎。通常,这是通过临终十念相续来实现。详见《临终十念,相续即生》一文。
在善导大师时代,经过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和善导大师这三代祖师的教化,“临终十念相续”是往生的条件,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当时念佛人的共识,也是当时念佛人的起码常识。因此“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意思明显地是:临终十念,相续即生。 除非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或者别有用心的谤法恶人,否则绝不至于把“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曲解成“平时散心念佛十句即得往生”。所以善导大师采用了“下至十念”的精要表述,使整个句子简洁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便于记诵。 况且善导大师明明讲清楚:“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策励自己、约束自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享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 若是“平时散心念佛十句即得往生”,善导大师何须说“相续即生”?又何须说“念念相续,毕命为期”?又何须说“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所以中国本愿法门的慧净法师和净宗法师等人将“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曲解成“平时散心念佛十句即得往生”(于是大肆鼓吹“称名必生”),是完全错误的。
对于往生的条件,得道证果之圣人昙鸾大师开示道(详见《昙鸾大师净土教法》):
对于往生的条件,得道证果之圣人道绰大师开示道(详见《道绰大师净土教法》):
由此可知:“下至十念”,即是第十八愿中的“乃至十念”,是临终相续的十念。(请参阅《临终十念,相续即生》)
问: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临终十念相续呢? 答:在《净宗参究念佛》中,讲述了怎样打基础,怎样念佛,怎样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你按照《净宗参究念佛》和《临终十念,相续即生》来修持,就能够做到十念相续,再将十念相续积习成性,这样就能够保证临终十念相续而往生。 〔积习成性〕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令念佛之念相续成为本能。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