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第三则 日面佛,月面佛

(公案录自《碧岩录》)

湛然

 

【马大师不安,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

马祖生病,院主问候道:“和尚,您近日安好吗?”马祖说:“日面佛,月面佛。”

〔院主〕禅寺监事之旧名。今之监事,古称院主或寺主。〔尊候〕问候对方起居等情况的敬词。

《五灯会元》载:“师(马祖)于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四年788年)正月中 ,登建昌石门山,于林中经行。见洞壑平坦,谓侍者曰:“吾之朽质,当于来月(下个月)归兹(此)地矣。”言讫而回。既而示疾,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师曰:“日面佛,月面佛。”二月一日,沐浴,跏趺入灭。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820年)中谥shì,死后皇帝追封)大寂禅师,塔曰大庄严。”

“日面佛,月面佛”:白天面对自性佛,晚上也面对自性佛。意思是:昼夜都安住于本性。在病重中亦能昼夜安住于本性,这是证道的境界。《碧岩录》中,圆悟对此评唱道:“祖师若不以本分事相见,如何得此道光辉?”

〔本分事〕禅人本分之事。指明心见性(彻见本性),直至任运无为。〔道光辉〕亦称道光、道光明,道之光明也。道体清净,离一切过垢,照破无明之闇,故曰道光。〔本性〕自性有迷与觉这两种状态。《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性觉,这是自性的本原状态,称为本性。(关于本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

 

【雪窦颂曰: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二十年来曾苦辛,为君几下苍龙窟。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

“日面佛,月面佛”:白天面对自性佛,晚上也面对自性佛。意思是:昼夜都安住于本性。在病重中亦能昼夜安住于本性,这是证道的境界,了断生死,出离轮回。

“五帝三皇是何物”:与“日面佛,月面佛”之证道者相比较,五帝三皇算什么?所谓:“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红楼梦·好了歌》)依旧生死轮回不已。

〔五帝三皇〕五帝:少昊(hào)、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三皇:伏羲、神农、黄帝。这是我国最早的帝王,此处泛指一切帝王。帝王与证道者相比较尚且微不足道,何况更下者。

“二十年来曾苦辛,为君几下苍龙窟”:这是雪窦禅师自颂他平生所以用心参寻:为了摘取苍龙颔下的宝珠(喻指寻求自性佛——彻见本性),我(雪窦)二十年来不辞辛苦,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深入苍龙窟。

“君”,指本性。“为君”,为了彻见本性(明心见性)。

“屈”:但我都不畏艰难险苦,坚毅不拔。“屈”在这里假借为“倔”,顽强的意思。

关于这里的“屈”,还有一种解释:屈,就是冤枉。为什么冤枉?因为我们本来佛,是你自己不肯承当啊!这种说法容易产生误解:用不着修行。你本来就是佛,还修什么?只要你自己肯承当,当即成佛。

事实上,这不是肯不肯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能力来承当。承当的能力是修炼出来的。

佛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本觉,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不觉若离妄想通过离念返本还源,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恢复原来的本觉。”(《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修行来离妄想,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而返本还源成佛(详见《禅门三关》)。

因此,雪窦这二十年的修行是必须的,并非冤枉。而且,雪窦通过二十年的幸苦修炼就明心见性,这比起许许多多禅人来,是幸运者,也是佼佼者,他怎么会喊冤枉呢?所以,不宜将“屈”解释成冤枉。

〔幸运者〕找到了正确的路子,盲修瞎炼的人,比比皆是。

“堪述”:值得讲述。意思是说:“日面佛,月面佛”这则公案非常值得宣讲。

“明眼衲僧莫轻忽”:明眼禅人切莫轻忽这“日面佛,月面佛”的境界。

〔明眼〕禅林用语,意指明白人。无眼、瞎眼指糊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