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觉知念佛(精简版)湛然
生活在觉知中
其修也,有从入之阶;
毅力,是对长远目标的激情和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从一大: 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 大运动量训练。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从难〕只在“学习区”练习。详见《刻意苦练一万小时成天才》。
刻意苦练: 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便能够达到目标。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无论是学习小的生活技能,如打球、开车、弹琴、烹饪,还是提升关键的工作能力,如写作、销售、编程、设计,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但是,我们通常对练习有很大的误解:练习不就是不断重复嘛。不是!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正确的练习’需要有好的指导(自学成才就是自任指导)、目标和反馈。
觉知念佛的目标是:信愿持名,一心不乱,确保有把握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每一个念佛人,通过刻苦的努力,都能够达到的。 觉知念佛是以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基础,以达到念佛一心不乱。因此,本书是通过修炼“觉知动作”来培养觉知力。在扎下了这一坚实的基础之后,即可全力以赴地念佛,以达到持名一心不乱。
念头有两种,意念与浮念:一、自己主动起的念,自己做得了主,要起就起,要停就停,称之为意念;二、不由自主而起的念头,自己做不了主,起停由不得自己,这种念头称之为浮念,例如“头脑中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通常也叫做妄想。 例如:念佛时,念佛之念是意念,而夹杂的妄想是浮念。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就是要息灭浮念,唯存念佛之念(意念)。 浮念是意根(末那识,第七识)攀缘阿赖耶识(第八识)中的法尘传给意识(第六识)所产生的想(对法尘的认识)。《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以(由于)不了达,一法界(诸法实相)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此无明者,亦谓七识,亦称末那。专计执我,分别之主,无明之本。往来六(第六识)八(第八识),递进传出,障大光明,遮蔽本来。” 无论念佛持咒,观心参禅,还是诵经礼佛,若要得力,都必须息灭浮念。永明大师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宗镜录》) 人们不是沉湎过去,就是盘算未来,总是在不断地打妄想。这是无始劫来根深蒂固的习气,犹如毒瘾,是苦难的根源。现在这个社会,物质丰富,人们不再遭受饥寒交迫等实际之苦,而主要的苦常常是来自精神上的折磨。其肇事者就是浮念,控制不住、无休无止思前想后的浮念。例如,事情早已经过去,自己也明明知道它对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遏制不住的痛苦回忆啮食着你的心,并且引起许多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浮念之危害,远不止于精神上的折磨和疾病的肇因,更严重、更可怕的它是令神识昏昧而堕入轮回的迷幻药。大家都知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那么既然已明此理,为什么狂心还是歇不下来呢?这就是浮念在作怪。 要了生死出轮回,就必须停服这迷幻药——息灭浮念。浮念息灭了,自然就清醒过来,般若正智现前,临终时就能够正念分明,确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平时都是妄想纷飞,自己做不得主,临终众苦逼煎,怎么能够做到灵台清明,正念不失呢?所以,要确保临终往生极乐世界,平时息灭浮念的功夫至为重要。印光大师云:“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何能清白?”(《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吕智明居士书》) 怎样能够息灭浮念,从妄想中脱离出来呢?妙法是:觉知!觉知是息灭浮念的利器:觉知时,即无浮念;若浮念生起,就说明此刻失掉了觉知,应当立即提起。当觉知成片时,自然就处于觉知而又无想无念的状态。《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觉知既然与浮念不两立,有觉知即无浮念,有浮念即失掉了觉知。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觉知与浮念同时并存呢?这是因为觉知不专注连贯,尚未连成片段,因而出现瞬间觉知和瞬间浮念交替进行的情形,就误以为是二者并存。所以,做觉知功夫,首先是要把觉知连成片段。觉知成了片段,在这些片段中自无浮念。平时,要尽可能多地做到:觉知而无浮念,从浮念的控制下解脱出来。 前行阶段的核心是:通过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尽可能的不陷入头脑世界;一旦陷入,就要立即觉察到,并且脱离出来。在修持中,要随时随地把握住这一点,修持功夫的浅深亦以此来衡量。
问:既然浮念与觉知不两立,那么“念起即觉”是怎么回事? 答:“念起即觉”的境界,是觉知力已经很强大,随时处于觉知中。虽然偶有闪失而浮念生起(此时失掉觉知),但是很快就恢复觉知,而觉察到刚才的浮念。如果觉知力不强,常常要打一会儿妄想,甚至打一阵子妄想,才能够觉察到。所以,“念起即觉”是觉知力强大的结果。在修学中,也常常以“念起即觉”来培训觉知力——妄念一起就要看得见。同时,也可以通过妄想持续的时间短长来判断自己觉知力的强弱。圭峰大师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 问:为什么浮念会生起? 答:当末那识(意根)自发地攀缘阿赖耶识中之法尘而传给第六识(意识)所生起的念头,这就是浮念。(关于末那识、阿赖耶识和意识的论述,详见本院修学园地中《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中之“识心的运作过程”一节。)末那识不能够同时做两件事。当它觉知时,就不能够去攀缘法尘;当它攀缘法尘时,就一定失去了觉知。这就是“觉知即无浮念”的原理。就像一个人在作为警察去执法时,就不会去偷东西一样;若是去偷东西,便没有在执法。禅宗之看话禅,是通过看话头来堵截意根(不让意根攀缘法尘)而令妄想流注不行。憨山大师云:“即如大慧,专教看话头,下毒手,只是要你死偷心耳。......此一上是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梦游集·示参禅切要》) 〔偷心〕指参禅时,对内外境产生虚妄分别的识情作用。此识情“能劫夺自家无上法财“,故称为”偷心”。中峰大师云:“何谓偷心?乃识情之异名也,能刦夺自家无上法财故。”(《中峰广录·山房夜话》)〔妄想流注〕妄想之生灭迁流。〔妄想流注不行〕妄想流注停息。
问:妄想是怎么回事? 答:想有两种:自主地想和非自主地想。一般所说的妄想,即是非自主地想,浮念联翩。 识心缘虑尘境的过程是:受→想→行→识。“受”是六根(眼、耳、鼻、色、声、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的领纳。“想”是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断、综合),其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则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所取出的法尘。“行”,是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内心的造作,例如爱憎、好恶、取舍),以及向身、口下达行动指令等等,这就是造业。“识”,是将前面受、想、行这三个环节的全部信息汇总,形成综合的了别相——业识,经由第七识输入第八识储存起来,以备后用,这就是所谓的业种子,亦称之为法尘,为末那识所缘。 〔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而妄想时,是意根(末那识)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业种子)引起“受”,于是便开始了识心的这个“受→想→行→识”循环。在人们不自觉的情形下,末那识不断地递进传出,于是浮念联翩,这就是打妄想。对一般人而言,打妄想是非常普遍的,甚至还会一边工作,一边打妄想。当妄想严重时,就会出现强迫性思维。也就是说,你要停止这个妄想你都办不到,这是非常痛苦的。 问:那么,怎样来止息妄想呢? 答:妄想之所以能够继续,是由于意根(末那识)不断地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业种子),传给意识(第六识)去想。所以,只要意根(末那识)不再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由于没有燃料供给,妄想之火也就息灭了。末那识的功能,除了攀缘法尘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觉知。而末那识每次只能够执行一个功能,当它觉知时,就不能够去攀缘法尘;若是在攀缘法尘,便失去了觉知。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浮念与觉知不两立”。所以,止息妄想的方法,如上所述,就是:觉知。你自己可以来验证这一原理:当你专注、连贯地觉知的那一刻,就不会有妄想。修行的要点,就是要让觉知专注、连贯,而且持久。所谓:七识不死,法身焉活?(末那识如果还继续不断地攀缘法尘,怎么能够证得法身呢?)《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以(由于)不了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此无明者,亦谓七识,亦称末那,专计执我,分别之主,无明之本。往来六八(往来于第六识和第八识),递进传出,障大光明,遮蔽本来。” 〔往来六八〕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一法界〕唯一的法界,亦即诸法实相。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觉知念佛是以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基础,以达到念佛一心不乱。因此在前行中,通过修炼“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当下”和“觉知心念”来培养觉知力。在扎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即可全力以赴地修觉知念佛,以达到持名一心不乱。 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是觉知念佛的基础,有了这一坚实的基础而精进念佛,就一定能够达到一心不乱,所以首先一定要把基础打牢! 要打牢基础,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练基本功,有时也许会感到单调、枯燥,其实这正是炼心修定的大好时机;而且功夫一深,苦尽甘来,别有一番乐趣。对此,李凤山先生在其《练功秘笈》中写道: 做任何事,都一定是从基础做起。练功夫更不用说,一定要从基础功锻炼起。紮马步,练桩步,是我永难忘怀、既痛苦、又受益良多的功法。那时候,师父要求我们好好练“一字桩”(见下图)。因为中国的武术一定要在桩步上下功夫。平时练拳,着重连续性,速度也较快;但是练桩步,却是要摆角度、调姿势,练耐力和功力。桩步要想摆到相当时间,不是靠体力,而是要靠定力。十几岁的年纪,要谈定力,委实难了一点。但是师父每次盯我们练功,常说:“再蹲下去一点,再蹲下去一点。”严格的调整我们的动作。有时蹲久了、蹲累了,就会生出一股闷气,甚至转生瞋怒之心;心生恨意,那可就更是蹲不下去了。后来我才发现,若我仍有瞋心,心就变得狭隘,是怎么也练不下去的。我告诉自己,要信赖师父,师父这样要求,一定有其道理,师父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心态这么一转,说也奇怪,内心就踏实起来了。我自然可以蹲得更低、更久。我也发现,以前自己蹲马步,在一开始时,身形太紧,因而呼吸大吸大喘,有时甚至会憋气;现在心一定,不仅蹲得久,而且呼吸顺畅。我也从中体会,心的作用真大。心可以让自己提升,也可以让自己堕落;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内心老是自我原谅、过于狭隘、或没有自我期许的人,都蹲不久,只有把心一专,不做他想,使心境进入无为状态,才能气定神闲。
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一章 觉知动作生活在觉知中。
念头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念,这是自己主动起的念,自己做得了主,要起就起,要停就停,称之为意念,例如念佛之念;另一种是非自主念,自己做不了主,起停由不得自己,这种念头称之为浮念,例如“头脑中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通常也叫做妄想。 无论念佛持咒,观心参禅,还是诵经礼佛,若要得力,都必须息灭浮念。永明大师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宗镜录》) 人们不是沉湎过去,就是盘算未来,总是在不断地打妄想。这是无始劫来根深蒂固的习气,犹如毒瘾,是苦难的根源。现在这个社会,物质丰富,人们不再遭受饥寒交迫等实际之苦,而主要的苦常常是来自精神上的折磨。其肇事者就是浮念,控制不住、无休无止思前想后的浮念。例如,事情早已经过去,自己也明明知道它对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遏制不住的痛苦回忆啮食着你的心,并且引起许多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浮念之危害,远不止于精神上的折磨和疾病的肇因,更严重、更可怕的它是令神识昏昧而堕入轮回的迷幻药。大家都知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那么既然已明此理,为什么狂心还是歇不下来呢?这就是浮念在作怪。 要了生死出轮回,就必须停服这迷幻药——息灭浮念。浮念息灭了,自然就清醒过来,般若正智现前,临终时就能够正念分明,确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平时都是妄想纷飞,自己做不得主,临终众苦逼煎,怎么能够做到灵台清明,正念不失呢?所以,要确保临终往生极乐世界,平时息灭浮念的功夫至为重要。印光大师云:“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何能清白?”(《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吕智明居士书》) 怎样能够息灭浮念,从妄想中脱离出来呢?妙法是:觉知!觉知是息灭浮念的利器:觉知时,即无浮念;若浮念生起,就说明此刻失掉了觉知,应当立即提起。当觉知成片时,自然就处于觉知而又无想无念的状态。《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觉知既然与浮念不两立,有觉知即无浮念,有浮念即失掉了觉知。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觉知与浮念同时并存呢?这是因为觉知不专注连贯,尚未连成片段,因而出现瞬间觉知和瞬间浮念交替进行的情形,就误以为是二者并存。所以,做觉知功夫,首先是要把觉知连成片段。觉知成了片段,在这些片段中自无浮念。平时,要尽可能多地做到:觉知而无浮念,从浮念的控制下解脱出来。 本章的核心是:通过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尽可能的不陷入头脑世界;一旦陷入,就要立即觉察到,并且脱离出来。在修持中,要随时随地把握住这一点,修持功夫的浅深亦以此来衡量。
问:既然浮念与觉知不两立,那么“念起即觉”是怎么回事? 答:“念起即觉”的境界,是觉知力已经很强大,随时处于觉知中。虽然偶有闪失而浮念生起(此时失掉觉知),但是很快就恢复觉知,而觉知到刚才的浮念。如果觉知力不强,常常要打一会儿妄想,甚至打一阵子妄想,才能够觉知到。所以,“念起即觉”是觉知力强大的结果。在修学中,也常常以“念起即觉”来培训觉知力——妄念一起就要看得见。同时,也可以通过妄想持续的时间短长来判断自己觉知力的强弱。圭峰禅师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
觉知念佛是以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基础,以达到念佛一心不乱。因此通过修炼“觉知动作”来培养觉知力。在扎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即可全力以赴地修觉知念佛,以达到持名一心不乱。 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是觉知念佛的基础,有了这一坚实的基础而精进念佛,就一定能够达到一心不乱,所以首先一定要把基础打牢! 要打牢基础,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练基本功,有时也许会感到单调、枯燥,其实这正是炼心修定的大好时机;而且功夫一深,苦尽甘来,别有一番乐趣。
觉知动作,就是清楚地觉知到动作的进行和动作所引起的感受。例如行走时,觉知到脚的运行以及脚底与地面接触时的感受;洗脸时,觉知到手的动作、水的温度、毛巾与脸接触时的感受,等等。当然,也可以只觉知动作的运行。觉知的要领是:制心一处,妄念不生。所以,自己觉得怎样做最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就这样做。在觉知时,可以心中默念“觉知”来帮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觉知上。 觉知动作时要专注,无论做什么,都要一心一意地做,不打妄想。例如穿衣吃饭时,若觉知动作而无妄想,即是觉的状态;若一边做一边打妄想,即是迷(无明)的状态——做的是同样事,而“用心不同”,其后果天地悬殊。只要不失觉知,搬柴运水皆是修行。 《回到当下》的作者在这本书中写道:“我在印度时,住在一家聚会所二楼。一天当中,必须上下楼梯许多次,每一次我都会去探究每一步攀登的结构,膝盖的运作和重量转移的情形。这是个有趣的过程,我们必须对所有的活动都持有这种兴致。洞察,探究一切事物,是如何发生的。”
要特别说明的是: 一、觉知时,不仅要觉知到所觉知的对象(所觉),而且要知道是在觉知(能觉)——不要陷入所觉知的对象。 二、所谓“专注”,不是死死地盯着所觉知的对象,而是说不要走神(失去注意力)以致妄念生起。 三、综合上面两条,在觉知时,作一个轻松、自在而且冷静的观察者,观察自己的动作。 一、练辅助功法初学者应从修炼辅助功法入手。这有两个好处:一、通过辅助功法的修炼来体悟觉知动作的要领,然后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上。二、修行人经常在问:妄想纷飞怎么办?现在有了辅助功法这柄上方宝剑,若是妄想纷飞,就立即做辅助功法,妄想自息。这样,令人烦扰的妄想,却成了用功的陪练。 此辅助功法,是借用李凤山先生的“平甩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功法,可以调和五脏六腑,活络气血,补氧排毒,并使周身关节变得灵活。 练功的要点是:无浮念,对每一动作都要了了分明地觉知到,以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 其方法是: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平举,掌心朝下,与肩同高,手指头伸直,面带微笑。开始时两手向后甩,然后回至水平,这样轻松自然地前后甩动。口令是:一,二,三,四,五,六。前四下,是两手向后时念口令。“五、六”是膝盖蹲下、伸直(弹两下):甩到第五下时,两手向后,微微屈膝一蹲,念“五”;然后两手向前,双膝伸直,念“六”。动作要和缓、轻松,形成自然共振,不需要蹲得很低。收功时,两手慢慢停下来,自然回到身体的两边,眼睛轻轻地闭上,把呼吸调匀,全身放松,然后眼睛慢慢睁开。(网上有平甩功的视频,可以观看,例如:《平甩功标准示范(视频)》。)练完之后,慢慢喝杯温开水,更有助于气血循环、气机稳定。 平甩功是很容易到达末梢的运动,十指连心,于是就能够产生彻底的回流,净化五脏六腑,百病自动调整。每天一次,三十分钟,这对身心的好处极大。第一个十分钟可以达到浑身的循环,第二个十分钟开始进入身体过劳之处,第三个十分钟开始调整病灶,达到以柔克刚的境界。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每天至少做一次平甩功,每次30分钟。之所以作这样硬性的规定,这一手部动作除了是修动中定,对培养觉知力十分有效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用: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做这些动作一点也不困难,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够坚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我们的习性:心静不下来,定不下来,如野马,如狡猿,如狂象。自己可以做个试验:练功时,若心一烦躁,或者想到还有其他事要做,马上就练不下去了。如果转念一想:修行如救头然,是头等大事,想要做的事情难道真的30分钟都不能等待?要是连这个练习都做不下去,我还修什么行!马上心就清凉安稳下来,能够很好地练完。所以,心转境即转的奥妙就在这里。如果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要立刻做、要立刻考虑,那就停下来,做完、考虑完,然后再毫无牵挂地练功。 当然,对于整健反应较强者,可以减少练功时间,待身体正常之后,再逐渐恢复至每次30分钟。若是身体不适宜站和蹲,坐着甩也可以,同样有效果。 《禅秘要法经》云:“一心精进,如救头然(燃),心不放逸。”对修行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因此先德们修种种苦行来磨炼自己,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 还有一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的练习:每天吃一顿觉知饭(对吃饭的每一个动作,了了分明而不东想西想)。告诫自己:要是连这个练习都做不下去,我还修什么行!做得久了,心清凉安稳下来了,你就会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把重大使命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时,一定要先危苦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寒他的身体,使他备受穷困和危难,扰乱他所做的一切,使他挫折屡屡。用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磨炼砥砺而升华,使他的性格坚毅勇武而百折不挠,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全文注释详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在内观禅修中,常以觉知腹部的升降作为培训觉知力的基本功,效果甚佳。对此,缅甸的马哈希尊者作了精辟的开示: “每次呼吸时,腹部就会上升及下降。应开始注意这个运动,用心观察腹部。当你吸气时会发觉腹部上升,呼出时腹部便下降。腹部上升时,内心要注意‘上升’,下降时,内心要注意‘下降’。如果这运动不明显时,可以用手放在腹部上。但不要改变呼吸,不可故意减慢或加快呼吸的速度,也不可太用力呼吸。如果改变呼吸,会令你觉得疲倦。要自然地呼吸,并注意腹部上升和下降的运动。要用内心给予注意(或标记),而不是用口念。 (注: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这里的呼吸是采用腹式呼吸的顺呼吸法,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腹部上升),呼气时轻轻收缩腹肌(腹部下降)。这种呼吸方法,比较胸式呼吸而言,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甚多。) “在内观禅修中,名称及所说的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去知道、去觉察。注意腹部的上升,须从运动的开始,一直到整个上升过程完毕,如同用眼睛看到一般。注意下降的运动也是如此。注意上升的运动时,要使觉知之心与上升的运动一致,运动及觉知要同步,就如丢一粒石头正中目标一样。下降的运动也如此。 “当注意腹部的运动时,心可能会到处游荡。这时内心注意说:‘游荡、游荡’。如此注意一两次后,这游荡的心便会停止,此时我们便回到注意腹部升降的运动。如果发觉心到达某处时,就标记‘到达、到达’,然后又回到腹部的运动。如果想到遇见某人,就标记‘遇见、遇见’,然后又回到腹部的升降。如果想到某人并和他谈话,就标记‘谈话、谈话’。 “总之,如有任何思想或回忆产生时,就须给予注意(或标记)。如果你想像,就对‘想像’给予标记。如果你思考,就给予‘思考’。如果你计画,就给予‘计画’。如果你察觉,就给予‘察觉’。如果你回忆,就给予‘回忆’。如果你感觉快乐,就给予‘快乐’。如果你感觉无聊,就给予‘无聊’。你感觉高兴,就给予‘高兴’。你感觉气馁,就给予‘气馁’。注意所有这些心识的活动,就称作‘心念住’。......当它被给予注意时,它就消失。接着,我们就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详见《实用内观练习》)
开始时,可能你对腹式呼吸不习惯。可以这样来练习,用双手的开合来引导腹部的升降:坐在扶手椅上,两手肘放在扶手上(若是没有扶手椅,可将两手放在大腿上,或者你觉得方便的地方;若是站立,就将两手置于腰部),手心向上,轻轻握拳。吸气时,腹部上升(鼓腹),两手随之张开;呼气时,腹部下降(收腹),两手随之收拢成拳。如此不断地重复。 当已经习惯了腹式呼吸,就能够在任何姿势的坐、卧、立,乃至行走,都能够腹式呼吸。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这对身心和修行都大有好处。这时,就把注意力放在腹部的升降上,在整个呼吸的过程中,要始终觉知腹部的上升和下降。你会发现,只要是在觉知腹部的升降,便没有妄念;若是妄念生起,说明自己走神(思想开小差),失去了觉知。这时就要立即收回跑掉的注意力,来觉知腹部的升降。在这个练习中,妄念愈少愈好,妄念发觉得愈早愈好,注意力收回得愈快愈好,觉知腹部的升降愈清晰愈好,每天见缝插针练(不论姿势,不论睁眼还是闭眼)的时间愈多愈好,要知道这就是在了生脱死,出离轮回!这样,你就逐渐上路了。这个基本功(觉知腹部的升降)练得愈扎实,后面的修学就愈顺畅。 二、觉知连轴转〔连轴转〕比喻夜以继日地工作。 对修行人来说,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时所处的状态。如果是处于觉知状态,微细之事亦具重大意义;如果失去觉知,所做之事再重大,也不过是在种轮回因。 在日常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觉知每一个动作:穿衣吃饭要觉知,走路开门要觉知,打电话要觉知,在电脑前移动鼠标时要觉知,......。 为了迅速地培养觉知力,要保持二六时中觉知动作不间断,千万别一曝十寒。有动作时一定要觉知,无动作时就做辅助功法或者自编的小动作来觉知。其实,日常生活中一些例行公事,例如穿衣、吃饭、洗脸、刷牙、起身、坐下、开门、走路等等,都可以归纳成觉知动作的功法,饶有兴味地做,养成不离觉知的习惯。语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的修炼也一定要有这样的精神,一举一动,不离觉知。早晨一睁开眼就提醒自己:今天要保持觉知,事事觉知。例如,喝水、吃饭,是否每一口都觉知到了?坐下、起身,是否都觉知到了?走路时,是否每一步都觉知到了?先把这几项做好,然后全面展开。一定要把觉知动作的习惯培养起来,这一点至为重要。其实,修行就是修心正行,其关键是克服业障来转变坏习惯,例如,将不断打妄想的习惯转变成不断觉知的习惯。 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修炼时,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觉知力培养起来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时时反省:我是否在觉知?主人公,惺惺着! 〔惺惺〕神志清醒。对于修行人来说,陷入妄想或者昏沉,都是神志不清醒,因为自己没有做得主。 要做到觉知连轴转(不停歇):二六时中,觉知每一个动作,精进无懈。据说,有一只苍蝇飞来停在佛陀的脸上,佛陀用手轻轻挥去。接着,又做了一次挥手的动作。弟子奇怪地问道:“世尊,您第一次挥手是驱赶苍蝇,第二次挥手是为了什么?”佛陀答道:“第一次是无意识的动作,没有觉知到,所以有觉知地做了第二次动作,改正过来。”佛陀的这一示现,是教导弟子:每一个动作都要了了觉知;没有觉知的动作是无明,要立即改正过来。 其实,宗门诸多手段,也只是要你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而以觉知动作来堵截,实在省力得多了,并且不论根性利钝,人人都做得到。要知道,觉知动作而无想无念,就是在修动中定,切勿以浅易忽之。 《大念住经》中,佛言:“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着。’在坐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着。’在躺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着。’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只有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那么,如何培养觉知,随时随地保持觉知?如何将日常生活变成修行而乐在其中?《一行禅师文集》说道: “或许你会问,在洗碗、装帧书籍(装帧书籍是一行禅师的日常工作,在书中他讲了如何将这一工作变成修行),或在工厂、办公室上班时,到底如何培养觉知?我想,你得自己去寻找答案。只要尽己所能地让内在的觉知之光保持明亮,终会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式。” “对禅师而言,洗碗时,神圣和世俗是可以同时并存、相融不悖的。洗碗时觉知手碰触碗和水的历程,是充满神圣和新奇的经验,但是关键点还是在于持续和专注于当下地洗。” “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事要做:整理花园、烧饭洗衣、清洗碗筷、装订书籍、写作。或许这些事比不上喝茶或到山坡上散步来得有趣,但如果带着完全的觉知来做这些事,就会发现它们也相当令人愉悦。即使饱餐一顿后去清洗碗筷,也是件享受的乐事,我们所洗的每一个碗都是奇迹。” “在觉照中的每个思惟、每个动作都是神圣的。在这片光明的领域中,神圣与世俗的疆界已泯除。我承认自己洗碗所费的时间较长,但我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而且内心十分快乐。洗碗这件事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换句话说,洗碗不仅是为了洁净碗盘,也是为了洗碗而洗碗,让自己在清洗碗盘时的每一刻都保持觉知。如果我不能以愉悦的心情来洗碗,只想尽快将碗洗完,好去喝茶,那我同样也无法尽情快乐地享用这杯茶。虽然一杯茶在手,心里却仍惦记着其他事,这样一来,这杯茶的滋味和品茗的乐趣都消失殆尽,我的心永远都悬念于‘未来’,绝不可能活在‘当下’” 记住:做什么事情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所做的事情专注而且觉知。
问:觉知动作连轴转,说来容易,但实践起来却非常困难。怎么办? 答:这不奇怪,因为无始劫来已经养成不断打妄想的习惯,所谓习已成性,成为本能,而觉知动作却是崭新的。要把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打妄想)转变成崭新的好习惯(觉知动作),非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不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劝她丈夫念佛,而丈夫散漫懒惰、懈怠成性,总是做不到。妻子担心他将来堕入地狱受苦,就对丈夫说道:“我在门上悬一小铃,你出入门户时,听到铃响,就立即念佛,可保你平安。”丈夫回答:“这有何难?我照办即是。”此后,他每次出入门户,听见门铃作响,就念几句佛。他觉得这办法不错,省得妻子老是不断督促他念佛。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步入老年的丈夫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身亡了。他死后,果真堕入地狱。因他在世间恶业深重,不信善法,不行善事,因此鬼卒将他丢入铁锅中烫煮。碰巧,那鬼卒用叉戟戳他时,叉上铜铃作响,丈夫以为是门铃作响,随口连声念佛,因而得到超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用善巧的方法、规定,来帮助养成好习惯,就会容易得多。现在你要养成觉知动作的好习惯,可以给自己规定:一、起身和落座时要觉知到动作;二、走路(包括室内行走)时,要觉知到每一步的动作;三、吃饭时,要觉知到每一口咀嚼。到了晚上睡觉之前,就回顾今天做得怎么样?按照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不好(2分)、很不好(1分)这五个等级来打分,并且记在本子上。每个星期日的晚上,对这周的七天作一小结,计算出平均分数,评估这一周做得怎么样,以及下一周应当怎样来改进、提高,都详细写在本子上。依此,每月做一中结,每年做一总结。这个本子可以命名为《自知录》。人之堕落而非提升,是苦于不能自知。现在有了《自知录》,日日检点,周周检点,月月检点,年年检点,只要认真执行,不患不能成功。东岳大帝训曰:“行善,(福)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福)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祸福密移(祸福在暗中转移),迷者罔觉(迷者不能够察觉)。”对现在的修学而言,可写成:觉知,(般若)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妄想,(般若)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生死密移(生与死在暗中转移),迷者罔觉(迷者不能够察觉)。 以后,修学觉知念佛时,也都使用《自知录》,就必定能够成功。 借鉴先贤,再举一例:宋朝的赵康靖先生,用瓶子和黑白豆来做心地功夫:起一善念,投一白豆;起一恶念,投一黑豆。起初,瓶中的豆子黑多于白,后来就逐渐白多于黑。久而久之,纯白无黑。更进一步,达到心境两忘,入不思念境,于是连瓶子和豆子,也都弃而不用了。 问:为了提醒自己随时随地觉知,我总是在默念“觉知”可以吗? 答:可以。这是非常善巧的方法。 三、进程及答疑做觉知动作的功夫,一般来说有如下进程: 一、开始时,觉知动作的同时仍有妄想。这是由于觉知力微弱,只要坚持修炼辅助功法,不久就会改善。 二、专注的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稍有松懈,妄想即起。要比较努力才能够回到“觉知动作即无妄想”的状态。 三、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一旦忘了觉知,即陷入妄想中而不自知。过一阵子才会发现在打妄想。但是,只要一回到觉知动作,妄想自息。 四、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一旦忘了觉知,即陷入妄想。但是已经能够较快发现在打妄想。只要一回到觉知动作,妄想自息。 五、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稍不留神,妄想即乘隙而入,但能够及时发现。 六、功夫打成一片,妄想无隙可入。
觉知动作的核心是培养觉知力,觉知力增强一分,就自在一分,所以要抓紧一切机会来培养觉知力。若是在以后的修炼中遇到困难,问题都是出在觉知力不够,只要把欠缺的觉知力补上,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问:什么是妄想?什么是正念? 答:严格说来,有想皆妄,因此,一切念想,都是妄想;无念,才是正念。但一般来说,妄想是指不必要、不应有的念想,例如,念佛时,佛号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参禅时,话头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观心时,观当下一念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觉知动作时,觉知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 问:如果手足都在动,觉知哪里? 答:开始时,选择最方便的觉知点。例如,打太极拳时眼随手走,就选择眼睛盯着的那只手。觉知功夫熟了,就可以觉知整体动作。 问:觉知动作时仍有妄想,怎么办? 答:这是初学者常有的现象,原因是觉知力不够专注连贯,觉知与妄想相间而行,一瞬间在觉知,一瞬间在妄想,于是感觉是二者并行。办法是:开始时,只要知道自己是在觉知就对了。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觉知力自会愈来愈专注连贯。功夫到了,觉知连贯,即无妄念可插入。这时,只要一觉知动作,妄念自息。这就像西方人来到中国,吃饭得用筷子。开始时自然笨拙不堪,但是只要坚持一条:吃饭必须用筷子。用得久了,自然由生到熟,进而熟能生巧,巧能生妙。所以,做觉知动作的工夫不难,只要给自己规定一条:动作时必须觉知。坚持下去,不患功夫不成就。 问:有时被妄想笼罩,根本无法觉知动作,这该怎么办? 答:如果是这样,你就停下来,不要去觉知动作,而是心平气和地看头脑在想什么。此操作的要点是:一、要看着它;二、对所想的内容不加评判(不参与)。这样一来,妄想犹如烧天之火,过一会儿也就熄灭了。然后再去觉知动作。如果再出现妄想笼罩的情况,仍然如法炮制。而且,你看着“头脑在想什么”的这一段时间并没有白费,因为你在培养觉知念头的能力。这样练下去,妄想笼罩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都会急剧减少,觉知力逐渐强大。其实,你应当经常向内看看,观看自己的思想、情绪、感受;只是看着,不加评判。这对减少妄想和培养觉知力甚为有益。做得多了,自会悟出箇中妙处。 问:觉知动作时,心中有一个念头:觉知。不知这样对不对? 答:觉知动作时,心中有“觉知”这一念头,是对的,这是正念。这个正念之外的念头统统都是妄念。当你修到只有“觉知”这唯一的念头时,你就做到了万念归一。 问:什么是食禅? 答:食禅就是把吃饭也作为禅修。其方法是:慢慢地吃,专注地吃,觉知地吃,每口饭要至少咀嚼三十下,觉知到每一口咀嚼。这不仅是在培养觉知力,去除妄想,享受宁静,而且对消化吸收大有好处。 问:我念佛多年,已养成步行时心中默念佛号的习惯。现在修炼觉知动作,步行时可以默念佛号吗? 答:可以。但是你要在念佛的同时,专注地觉知脚下的动作和感受。你会体会到,这样边走边念,妄念会很少,甚至没有。当觉知力强大了,你还会清清楚楚地觉知到念佛之念,妄念起来也看得见。这时,念佛就接近一心不乱了。 问:觉知连轴转说来容易,只要不忘记即可,但是我实行起来相当困难,问题出在哪里? 答:问题出在习惯和业障。对于习惯,只要革除漫不经心的旧习惯,而养成了了分明的新习惯即可。但是,如果阻碍是来自于业障,就要检查是否严持五戒十善,并且要忏除业障。每天读诵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并回向,这对消除业障是非常有效的。 要做到觉知连轴转,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念佛人,其基本要求就是佛号不断,所谓未得不乱,先令不断。首先要求自己佛号不断,也就是说随时随地都在念佛。在此前提下,念一句佛号,就觉知当下的动作,如果没有动作,就觉知当下的景物,例如一个杯子,一张桌子,等等。如果你的觉知是专注而且连贯的,你会发现一件奇妙的事情:通常在念佛时总是夹杂着妄念,但是当你念一句佛号,同时就觉知动作,这时就不会有妄念生起。特别是当你把“即念即觉知”的方法练得比较深入,觉知专注而连贯(妄念就是在觉知不连贯的间隙处生起),就很容易做到没有妄想地念佛。 第二章 修学纲领《佛说阿弥陀经》,乃世尊不问自说之心要,各方佛赞之深经,究竟方便之妙法,最极圆顿之指归。经中,世尊专门开示了如何确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愿持名,一心不乱。从而立定了净土宗之修学纲领。 《佛说阿弥陀经》中,世尊说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净宗第九祖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信和愿必须在精进念佛上体现出来,方可为真信切愿。将蕅益大师开示的“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与“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这两句连贯起来看,其具体意思是:非一心不乱之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所以真信切愿的落脚点和具体表现,是在一心不乱之持名妙行上。 净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云:“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若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彻悟大师法语》) 在阿弥陀经之玄奘大师译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佛言:“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又,舍利子!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真信、切愿、实行。信愿行如三足之鼎立,缺一不可。信是眼目,愿是动力,行是实施,是信愿的具体落实。《径中径又径》云:“信既笃矣,愿既坚矣。无实行以自励,则信为徒信,愿为徒愿。空言无补,何能幸获?凡事必有苦行,方可成就,况出世之大乎!”故我净宗学人,当以一心不乱之实行,证其真信,满其切愿。 念佛之所以要一心,是因为“有唯心净土,方生西方净土;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这是念佛往生之原理。 印光大师云:“有唯心净土,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印光法师文钞·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唯心净土〕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其正报(身心)和依报(环境),之所以有胜劣、净秽之不同,都是由心所感变。心净则感变胜净之正报和依报;心秽则感变劣秽之正报和依报。故经云“心净则土净”,这就是所说的“唯心净土”。因此,修学净土法门的核心是净心,心净则与净土相应;反之,则与秽土相应。〔正报、依报〕正报,指众生的身心,这是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正体,故名正报。依报,身心(正报)依之而住的环境,这也是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如国土、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等。
关于临终十念相续之所以往生,印光大师解释道:“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薪儒居士书》) 这一段的原文是:“《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原注: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 印光大师又云:“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居士书》) 莲池大师云:“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阿弥陀经疏钞》)请特别注意:“内凝正念,外感佛迎。” 所以,觉知念佛的修学纲领是:信愿持名,一心不乱。
问:何谓一心不乱? 答:将阿弥陀经的两种译本对照,罗什大师译本:“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玄奘大师译本:“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即知一心不乱就是系念不乱。由此可知,鸠摩罗什大师当初译成“一心不乱”,其意思是:一心一意地念佛,不为烦恼所乱,历历分明,不昏不散。 问:上文“历历分明”,是否是说佛号要念得清清楚楚? 答:不是这个意思。“历历分明”是说:所念的佛号要在心中历历分明(每一句佛号在心中都清清楚楚地知道)。张光纬云:“吾向来念佛,亦只囫囵念过。今始知须字字从心里出,还须字字入心里去。当念佛时,先要闭目端坐,凝神定虑,不可有一毫杂乱心、躁竞心、昏惰心。开口出声,务令声从心发,心借口传,息调声和,不徐不疾,字字分明,句句相续。分之则一字可作一句,贯之则百千句直如一句。绵绵密密,自一声以至千万声,自一刻以至十二时,无断无续,不缺不漏。久之纯熟,华开见佛,到时自验,决不赚人。......愿以此告诸念佛人。须知心念,莫但口念。入此门时,去佛不远。”(《净土剩言》) 问:上文“不昏不散”是什么意思? 答:“不昏不散”的意思是:不昏沉、不散乱。这是说:妄念若起,知而勿随,不为妄念所乱。所以,念佛一心不乱不是说一个妄念都不起,而是说不被妄念瞒昧(不昏),不让妄念相续成想(不散)。总的来说,不为妄念所乱。当然,这只是一心不乱最初步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就会达到念念无妄念,佛号纯然一片的境界。 问:什么是事一心和理一心? 答:事一心和理一心的全称是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以上所说的一心不乱,即事一心不乱,是通过持名念佛来达到。理一心不乱是默契无生,洞明自性,这是通过修念佛三昧来达到。蕅益大师云:“事一心者,历历分明,不昏不散是也;理一心者,默契无生,洞明自性是也。”(《灵峰宗论·梵室偶谈》) 〔无生〕不生不灭的意思,也就是涅槃的道理。 问: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在七日之中,真的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吗? 答: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乃例举之词,省略的说法。详细的说法,例如世尊在《大念住经》中所说:“比丘们!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证阿罗汉果),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证阿那含果)。比丘们!不用说七年,......比丘们!不用说六年,......比丘们!不用说一年,......比丘们!不用说七个月,......比丘们!不用说一个月,......比丘们!不用说半个月,如果有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四果〕修四圣谛有四种果位: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汉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汉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汉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汉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最高果位。〔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 至于“七日之中,能否达到一心不乱”之问,回答是:念佛一心不乱比较证得阿罗汉果(已断见惑和思惑)或者阿那含果(已断欲界最后第九品残余思惑)来说,实在容易得太多太多,所以确实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在七日之中达到念佛一心不乱。例如,原先已伏烦恼的行人,一旦闻说净土法门之殊胜,因而真信切愿持名念佛,即可在七日之内念佛一心不乱。对于未伏烦恼者,时间就会长些,具体要多久,取决于各人的基础和修学进度。总的来说,只要方法正确(例如,按照《觉知念佛》来修),加上精进不懈的刻苦努力,任何人在七年之内,都能够达到念佛一心不乱。你可能要问:何以证明?回答是:只要脚踏实地地做,你就是证明。 要特别注意的是:私和欲最为搅心,它们是修持一心不乱的拦路虎,因此要去私离欲。务必时时警醒,不被私、欲所操控,否则功夫难成。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课程的第一阶段“断恶行善”和第二阶段“持戒为本”之修学重点就是:“去私离欲,三业清净”——这是觉知念佛的基础。(读者如果没有修学这两个阶段的课程,宜及时补上。)同时,要熟练地掌握修心三要(收心、守心和定心),经常练此基本功。 〔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三业清净〕身业清净: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清净: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清净:不贪、不嗔、不痴。〔收心、守心和定心〕收心,将已失之心收回来。守心,将收回来的心牢牢守住。定心,心将失未失之际,将它定住不动,喻如悬崖勒马。 在修炼中要苦练、巧练。苦练是不畏劳苦地攀登,巧练是善于寻路。只要将心力全部聚焦在修炼一心不乱上,有创意的方法就会应运而生,要及时捕捉到。然后按“实施,总结,改进(拟订新方案);再实施,再总结,再改进(拟订新方案)”这一优化循环,不断地深入提高,形成一套对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要时时检点自己:是否全力以赴?是否心力全部聚焦在修炼一心不乱上?是否随时都在琢磨、在总结、在尝试、在坚持?这就像钻木取火一样,第一、方法要正确,第二、要坚持不懈地钻。方法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方法虽然正确,如果时钻时停,也永远钻不出火。所以,念佛人须当真信切愿,精进不懈。虽然一生勤苦,须臾间尔,一旦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无量,快乐无极,成佛度众生,满菩提大愿。 问: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为什么还说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答:出离生死轮回的途径有两类:通途法门和净土法门。通途法门必须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这是极其困难的。而净土法门只须达到念佛一心不乱(用佛号伏住烦恼),临终时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出离生死轮回,这比断见思烦恼容易得太多太多。而且,只要方法正确,通过刻苦努力,念佛一心不乱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故云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第三章 觉知佛号佛号一举,妄念全消,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不是在修净业,即是在造轮回业。正念是心转业,妄念是业缚心。所以,要珍惜每一个念头,唯佛是念,念念相续。经常检点一下:这是在修净业,还是在造轮回业?是心在转业,还是业在缚心?如果没有在念佛,就要立刻反省:为什么没有念?马上提起佛号。心不外缘,将一句佛号当作命根子,念念不忘,心心不断。 觉知而无妄念的状态,称为明觉。念佛的要旨,就是令明觉站得住,站得久,连成片,抗干扰,生活在明觉中。所谓“无妄念”,是说:要么正念(念佛之念),要么无念而不昏沉。
念好佛的关键是要有强大的念力——专注、连贯、持久,通身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全都聚焦在佛号上,以全身心来念佛。俗话说:两军相逢勇者胜。念佛人必须以强大的念力来战胜业力和妄想。要念好佛,念力十分关键,而念力之强弱来源于信愿。要通过念力的强弱,来检查自己的信愿是否真切,以了知如何来改进提高。 〔念力〕专念之力,能抗干扰和诱惑。《佛遗教经》曰:“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曰:“念力强故,得见我身。”〔五欲〕对色、声、香、味、触的欲求。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悦耳的声音和动听的言辞;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觉知佛号,即念即知。其方法是:一字一字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字字觉知。这是初学的方便,功夫上手了,就可以逐渐缩短字与字之间的时间,佛号一句一句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这样行持得久了,佛号自然会在心中连绵不断地涌出,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加之字字觉知,则佛号“历历分明,不昏不散”矣。 另一方法是呼吸念佛法:每一出息(呼气)默念一字,字字觉知。(当然,也可以入息默念一字,或者一息一字、或一息数字。总之,按照各人习惯,以摄心持久为好。)此乃宝王随息法门。唐·飞锡大师《念佛三昧宝王论》云:“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槵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一息不还(一口气不来)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昧,含佛而寝,觉即续之,必于梦中得见彼佛。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亲蒙授记,则万无一失也。”有关呼吸念佛的更多信息,详见《呼吸念佛精要》一文。 〔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如钻木取火,有烟冒出来,就说明很快会起火了。烟飞是火起之前兆。这里用来譬喻梦中见佛是念佛三昧成就之前兆。〔钻燧(suì)〕亦作“钻鐩”。钻燧取火,是原始的取火法,燧为取火的工具。
各人也可以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念佛方法,关键是要字字觉知,切莫空口滑过,心不在焉。对此,净宗八祖莲池大师云:“忆念者,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谓‘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皆一其心’者是也。”(《云栖法汇》)请特别留意:“以心缘历,字字分明”。这就是字字觉知。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开示道:“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牢牢铭记心中)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焉。”(《彻悟大师遗集》) 〔拳拳服膺(yīng)〕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拳拳服膺”,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在觉知念佛中,经行是非常重要的,要尽可能多地经行念佛,做得久了,自会体悟到其中的奥妙。永明大师说道:“问论云:行道(经行)念佛,与坐念功德如何?答:譬如逆水张帆,犹云得往,更若张帆顺水,速疾可知。坐念一口,尚乃八十亿劫罪消,行念功德,岂知其量?故偈云: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声,事业常如此,西方佛自成。”(引自《念佛法要》) 〔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声〕“行道”即经行,亦指日常的步行(走路)。“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声”的方法是:一步一声佛号,两步(右一步、左一步)为一遍。 开始时,经行念佛的方法是:一步一字,步步字字觉知。如果是绕行,每绕一周(或在自己选定的检查处)即检查一下:是否陷入妄想?然后提起觉知,认真念佛。若是往返经行,每次转身之后,稍微停顿一下,检查是否妄起?经行完毕,即要反省这次念得怎么样,总结经验与教训,并明确下一次当如何做。待到经行念佛熟练,做到字字觉知,即可一步二字,或者一步一句地念。
平时必须保持觉知,努力做到觉知连续不断。在一心不乱功夫尚未成就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密切监控是否陷入妄想?觉察到了,就要立即提起佛号,字字觉知,从妄想世界中脱出来。要绵密细致地做功夫,关键在于坚持,持之以恒。待到功夫深了,此时方会得祖师开示之妙: “念佛之人,须要信心恳切,正因凛然。重念死生轮转之可悲,深厌尘劳纷扰为可痛。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中峰三时系念》) “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
问:念佛要字字觉知,甚感吃力,且妄念时起不停。怎么办? 答:若是这样,可把注意力放在口形的变化上,一字一字地觉知。功夫上手了,就可以舍去这一拐杖。如果这样还不行,就说明觉知力太薄弱,要加强“觉知动作”阶段的修学,以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要先把基础打牢,盈科而后进。 问:我呼吸念佛已有数年,但是控制不住妄想,怎么办? 答:呼吸念佛的初始阶段,是以随息(心随息走)为拐杖。这时念佛,一定要觉知到呼吸。待到功夫成熟,心渐凝聚,这时就不再留意呼吸,而专注于念佛之念。当然,如果觉得随息念佛已经很摄心,也可以继续保持这一方法。 另外,也可以这样来呼吸念佛: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外凸,呼气时腹部内凹。呼吸一定要自然,这一点很重要。开始练习时,可以把手置于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腹部外凸(吸气)时念“阿弥”,腹部内凹(呼气)时念“陀佛”。在初始阶段,念佛的同时要觉知到腹部的凸、凹,以此为拐杖。待到功夫成熟,心渐凝聚,这时就不再留意腹部的凸、凹,而专注于念佛之念。
念佛,最忌讳的是散漫无归——念着念着就被妄想裹挟,不知所云了。所以,在初学阶段,还应该在呼吸念佛时,加上十气记数法来帮助止息妄念:每呼吸一次记一次数,从一记到十(1,2,3,......,9,10;记5时小指曲,记6时小指伸),再从一记到十,终而复始。在记数时,用一只手的手指屈和伸来记:左手(也可以用右手)每呼吸一次屈一指,五指屈尽后,每呼吸一次伸一指,五指伸尽,即呼吸了十口气。 用手指的屈和伸来记数,这一点非常重要,其中奥妙你慢慢就会领悟到。待到功夫深了,便不再记数,而此时亦无妄念。 十气记数法还有一个好处是:每数到十,就检查一下这十口气念得怎么样?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然后有思想准备地抖擞精神念好下一个十口气。这样即时反馈,即时处理,最初虽然显得费时费力,熟了就会得心应手,而且愈念愈精纯。这样持之以恒,就能够胸有成竹地达到一心不乱。 为了使呼吸念佛的功夫做得更加细密,还可以缓慢地腹式呼吸,在每一次呼吸中都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呼吸中有无妄念?
对于呼吸念佛,倓虚大师开示道:“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往里一喘气(吸气)的时候念‘南无阿弥’,往外一呼气的时候念‘陀佛’。这样,只要人有一口气就念一声佛,久而久之,时时刻刻,行住坐卧,不离一句阿弥陀佛,这方是真精进。当人临命终时,最后一息气欲断时,人一生的行业,也就随着最后呼吸的一声佛,去往生极乐世界,得见阿弥陀佛。”大师还开示说:“行人端身正坐,调顺呼吸,不使有快慢不均,粗涩喘急,一呼一吸,平静缓慢。然后依呼吸念佛,四字六字均可,但以四字较好,将佛号分成二拍,如呼气念阿弥,吸气念陀佛。但要用腹部呼吸,注意下腹且须任其自然。此法凡休息、睡卧、坐立皆可用,若久练纯熟,正念不失,呼吸一断,即生西方,是持名念佛之上乘方法,有志西方者当留心焉。”
对勇于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来说,呼吸念佛有一条最扎实的路子:首先按照《实用内观练习》一文来修,以觉知腹部的升降为核心来培养觉知力。觉知功夫成熟后,在此基础上有觉知地随着腹部的升降来念佛,绵密不断,这自然是一心不乱的境界。(请注意:这是借用内观禅法的基础练习部分,来训练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呼吸念佛奠定基础。因此在使用内观书籍时,重点是阅读基础练习部分。)
问:我是入息念一句“阿弥陀佛”,出息念一句“阿弥陀佛”。这样可以吗? 答:可以。这样来呼吸念佛,效果也是很好的。 印光大师云:“光(大师自称)自出家以来,即信净土一法。但以(但由于)业障所遮,二十年来,悠悠虚度。口虽念佛,心不染道。近蒙法师训励,誓期不负婆心。无奈昏散交攻,依旧昔时行履。因日阅十余纸净典,以发胜进之心。至宝王随息法门,试用此法,遂觉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涌澜翻。想久而久之,当必有雾散云消彻见天日之时。......光又谓只此一法,具摄五停心观。若能随息念佛,即摄数息念佛二观(即摄数息观和念佛观,数息观止散乱、念佛观止业障)。而摄心念佛,染心渐可断绝(止贪欲),瞋恚必不炽盛(止嗔恚),昏散一去,智慧现前,而愚痴可破矣(止愚痴)。又即势至都摄六根法门(这又是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法门)。愚谓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记数,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决定难成三昧。法师乘愿利人,自虽不用,当为后学试之,以教来哲。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纵光之昏钝鲁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乱矣。”(《与谛闲法师书》) 〔五停心观〕能使五种过失(贪欲、嗔恚、愚痴、业障、散乱)停止于心的观法。一、不净观,即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停止贪欲。二、慈悲观,即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三、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四、念佛观,即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以停止业障。五、数息观,即观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数自一至十,以停止散乱。〔势至都摄六根法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释详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注》)〔三摩地〕即三昧。 呼吸念佛若是与气功结合,还可以祛病延年,所谓身安而后道隆也。其方法是:坐、卧、立皆可,舌抵上腭,鼻吸鼻呼,吸必吸满、呼必呼尽(若一时做不到,则宜放缓,循序渐进地做到)。吸气时念“阿弥陀佛”,腹部外凸,气纳丹田,然后呼气念“阿弥陀佛”,腹部内凹。呼吸要轻柔而不费力。在呼吸念佛的过程中,始终觉知丹田(意守丹田),逐渐做到心无杂念,这是性命双修的关键。 〔丹田〕这里是指下丹田,乃任脉之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四指宽)处,为藏精之所。下丹田是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保养丹田元气非常重要。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持名念佛四十八法》云:“或于气静心平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出息和入息各算一息)默念阿弥陀佛一声,方便调息,不缓不急,心息相依,随其出入。行住坐卧,皆可行之,勿令间断,常自密持。摄心既久,息念两忘,即此身心与虚空等,持至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尔现前,即是唯心净土矣!” 问:步行时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可以。方法是:步行时默念“阿弥陀佛”,一步一字;四步一吸,四步一呼。这一方法虽妙,但如同骑自行车,有一个学会的过程,一旦掌握,其利无穷。呼吸仍然是腹式呼吸:吸时腹部外凸,呼时腹部内凹。 问:我使用呼吸念佛不能持久,久了会感到胸闷气短,很不舒服。怎么办? 答:呼吸念佛的要点是:随息。也就是跟随自然的呼吸而念佛,而不要去控制或改变呼吸。呼吸念佛时的呼吸,应当与平时没有念佛时的呼吸一样。你现在要做的是,细心体会怎样来随息念佛(在“随”字上做功夫)而没有去控制或改变呼吸。先在静止状态下练,待到静中功夫熟练,才逐渐在动中做。 问:呼吸念佛久了,有时候感觉气不顺。后来我就采用鼓腹和收腹来帮助腹式呼吸:鼓腹时吸气,收腹时呼气。这样就解决了气不顺的问题。这样来呼吸念佛可以吗? 答:完全可以。 问:我坐念时,以手指轻轻点按,一字一点,五句一组,字字觉知;每念完一组,即检查有无妄起,然后提起觉知念下一组;如此反复进行。我这样念佛,妄念很少,即便生起,也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息灭。这样做可以吗? 答:可以。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符合“历历分明,不昏不散,持久抗干扰”的原则就好。还可以多准备几个念法,以适合不同的情景。不过要提醒的是,此方法中有两个拐杖:用指点按和五句一检查。这是起步时的方便,功夫深了,就不要再靠着它们。当然,遇到困难时,可随时拾起拐杖度过难关。 念佛,要从实战出发。临境遇缘时,能够不忘记佛号,这是一个重大胜利。妄念起时,能够立即用佛号转掉,这是又一个重大胜利。要时常有意地在境缘上打磨,不断地取得这两个胜利,则上品可期。 问:为什么文中常常说修炼和功夫? 答:修是整治,恢复完美。炼是冶炼,众生心性如金在矿,炼除矿渣,即得纯金;亦是锤炼,众生心性犹如顽铁,反复锤锻,百炼成钢。至于“功夫”一词,意思是用功所费的时间与精力以及用功所达到的水平(造诣)。印光大师明确指出:修德“是功夫所致”。 〔百炼成钢〕古代炼铁成钢的工艺。铁块烧红后锤打,会使它的组织细化,更加致密,成分均匀,并且排除杂质,成为硬度甚高而有韧性的钢。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最精良的钢就称为百炼精钢或百炼钢。用来制作刀剑,锋利异常,被称为宝刀、宝剑。 印光大师《答念佛居士问(即周孟由)》一书中云:“问:‘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四句(这四句是: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是否指性德?‘一念现前,一念相应’四句(这四句是: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是否指修德?答:二俱是修德。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功夫所致故也。” 〔二德〕性德与修德。性德是本具之德,而修德是用功修来的德。 问:上面所说的两个四句,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个四句非常有名,出自《彻悟大师遗集·覆香严居士书》。现将彻悟大师的这段开示注释如下: 【直须深信谛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 应当深信并且确实了悟“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一境界——唯存念佛这一念,别无它念。功夫到达了这一境界,则:一念(纯一无杂的念佛之念)现前,便一念相应;念念现前,便念念相应。 这里的“心”,是心念;“佛”,是所念之佛号;“相应”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一念相应,一念心是佛;念念相应,念念心是佛。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念外无佛念(念佛之念),佛念外无心念;全部心念即佛念,全部佛念即心念。这是描述心念与佛念完全重合,念佛之念纯净无杂之境界。 【但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此之谓也。】 只要使此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是讲的这个境界啊! 念佛,就是要做到:但使此念(纯一无杂的念佛之念)常现在前。 为了“但使此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常现在前”,在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之前,首先要养成佛号不断的好习惯,这一条极其重要!所谓“未得不乱,先令不断”。印光大师云:“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复叶福备居士书一》) 在第一章“觉知动作”的“觉知连轴转”这一节中,是用“自知录”来培养觉知不断的好习惯,现在就用“自知录”来培养佛号不断的好习惯。 第四章 觉知当念妄起即觉,觉之即无。
觉知当念,亦名觉照当念。当“觉知佛号”功夫成熟,即可转入本阶段“觉知(觉照)当念”的修炼:念佛时觉知(觉照)当下一念。 “觉知当念”念佛,有两种方式:一、间歇念,念一句佛号,就停一会儿,细观当下一念;二、连续念,即念即观。这两种方式,可根据功夫浅深和境况而灵活运用。 刚开始修炼觉知当念时,可能容易疲累,可穿插前行阶段的功法,或者觉知佛号,然后逐渐做到全时间的觉知当念。 重要练习:在觉知当念念佛时,令每一句佛号都要敌过妄想。起初,念一句,就检查一下是否敌过妄想?功夫上手了,念的时候就能够知道是否敌过了妄想。这时,每念一句,都要保持清楚地觉知:是否敌过了妄想?如果没有,就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这样坚持练下去,久而久之,功夫纯熟,自然就念佛成片了,不昏不散。这个练习非常重要,佛号敌得过妄想,就敌得过生死,这是慧命攸关的大事,一定要苦练。 〔功夫成片〕念佛时不夹杂妄念——念佛之念相续成一整片。印光大师云:“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居士书四》)憨山大师云:“要将此一声佛(佛号)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不求成片而自成片矣。”(《梦游集·示净心居士》) 在《一分钟禅定》网页上,有一个音频播放器:一分钟后,钟声敲响。(右击播放键,可在菜单上设定循环播放模式或者下载。)你可以用它来测量,提一句佛号能够保持多久无妄念生起。并且用它作为工具,来帮助你练习逐步延长这个保持时间。这是培训念力的基本功,非常重要,一定要下苦功夫练好,做到一句佛号所向无敌。
问:祖师常说要放下。实际做起来相当困难,当以何法对治? 答:《佛法要领》云:“当知放不下时,一心念佛,便能放下。净宗珠清浊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驰散,便以佛号抵制之,久久自静。凡学法,哪个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jù,立刻)能放下,何须学耶?”憨山大师云:“心若有迷,但须念佛。”(《梦游集·示容玉居士》) 〔珠清浊水之喻〕《中峰三时系念》云:“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则浊水亦随之而澄湛。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
《梦游集》中,有净心居士问曰:念佛难成一片,请开示。憨山大师开示道:“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且众生无量劫来,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即便今生要修行出世),何曾一念痛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平时都是念念随着情识流转),未常返省(反省)。今欲以虚浮信心,就要断多劫生死,所谓滴水救积薪之火,岂有是理哉(哪有这个道理呢)?若果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头然(燃)。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将此一声佛(佛号)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每一念都是佛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告诉不得他人(没有办法给他人讲得明白),全要自己著力(全要靠当事人自己去领悟、去实践)。若但将念佛做面皮,如此驴年无受用时(如此到驴年亦无受用之时,即:如此永无受用之时)。直须勇猛,更莫迟疑!”(《梦游集·示净心居士》) 在这一开示中,其修法是:“要将此一声佛(佛号)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每一念都是佛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
“觉知当念”的要点,在初步阶段,以无妄念为好;然后,就要以“妄起即觉(妄念一起就立刻看见)”为修炼的要点。当做到了“妄起即觉”这一步,“觉之即无”就很容易了,由此而达到妄起不随,一心不乱的境界就稳定了。 “妄起即觉”,这是修念佛一心不乱的重要功夫。要经常练:念佛时,关注妄念的生起。久而久之,就能够做到妄起即觉。 妄念之生起,皆在觉知间断处。做“妄起即觉”功夫,即是加强觉知的连贯性,弥合这些间断。所以,“妄起即觉”功夫要愈做愈细密。 修炼“妄起即觉”的具体方法很多。例如,缓慢地念佛,念完一句,观一会儿,才念下一句;或者念佛时,觉知自性,看有无妄念生起;等等。多练多试,就会找到许多好的练习方法。除了座上专练,辅之以座下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地练,进展会很快的。方法正确,加上苦练,必能成就。所以,对于刻苦修行的道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识路头)。虚云老和尚说:“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禅修入门》) 其实,细细观察和研究妄想是怎样生起的,又怎样笼罩你而不能自拔,这是很有趣的。更有趣的是,你观察、研究得愈深入,妄想反而愈不容易生起,功夫迅速进展。例如,本来念佛念得好好的,心清清静静的。突然,一些令人讨厌的念头不断生起,挥之不去。怎么办?你就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和研究妄想是怎样生起的,又怎样笼罩你而不能自拔。念一句佛号,观察研究一会儿;念一句佛号,观察研究一会儿。这是摆脱妄想的妙法,而且在摆脱的过程中,功力会迅速增长,真得感谢这些“陪练”! 从前,一位僧人独去深山修行。到了晚上,见一厉鬼扑来。危急中,他赶紧念佛,厉鬼便连连后退。但是只要佛号一停,厉鬼便又向前逼近,所以他必须不停地念佛,彻夜如此。直到破晓,鬼才离去。以后的一连几晚都是这样。于是僧人索性白天睡一觉,晚上便通宵念佛。这样,年复一年地僵持下去。最后,他成就了念佛三昧,厉鬼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真是万分感谢那个厉鬼。(评:这位僧人完全可以搬迁到没有厉鬼之处去,但他却知难而上,在危难中锤炼!这就是修行人的本色。) 其实,每一位念佛人也都面临着一个厉鬼——妄想。它日夜窥视着,要吞噬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打退它的每一次进攻。总的结局是:要么是你伏住它,成就自己的道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么是它伏住你,令你依旧在六道轮回。
“觉知当念”,是在“前行篇”和“觉知佛号”功夫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发现哪有问题,就要及时补课,以突破难关。这也是对我们真信切愿的考验,一定要以百折不饶的毅力坚持练下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念佛念到“当念即佛念,佛念即当念”,则入一心不乱矣。 中峰大师云:“诸仁者!要知阿弥陀佛是甚么人?即能念佛之众生也。即今三界中,循苦乐二境,与轮回结业,日夜营营而不得休息者是甚么人?即是不能念阿弥之诸佛也。 要知此一声佛,非但今生不能念,逆而求之,由向多劫沉滞苦轮,未曾蹉口念著,所以至今日此念(念佛之念)不能纯熟。方将勉强念得两三声,则疑心顿起,杂虑横生,虚烦颊舌之动摇,徒使精神之驰散,欲求与佛相应,不异吹网之欲满也。 因甚如斯?(为什么会这样?)盖(这是因为)根本不深,操志无定,虽曰念佛,其实此念不与佛俱也(即念佛时心口不一)。 古人信心纯至,正因凛然,重念生死,切思轮转(真切地思虑到六道轮回之可怕),万缘寝削(寝削:停止、削除),百虑冰消,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佛念即当念,当念即佛念)。 原夫(发语词)即佛之念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即念之佛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使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久而念之,念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念,身心一致(心口一致),能所两忘。其到家之说,不容有声;捷径之词,何劳挂齿?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极其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中峰三时系念仪范》) 〔念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念〕当念即是念佛之念,念佛之念即是当念。 “觉知当念”的功夫非常重要,是觉知念佛的核心功夫,要座上座下反反复复地练,睁眼闭眼练,行住坐卧练,在不同的环境下练,入睡之前练。一定要做到佛号敌得过妄念,不被妄念操控。要时时在境缘上练,在境缘上验。功夫深了,即如中峰大师所言:“念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念,身心一致,能所两忘。其到家之说,不容有声;捷径之词,何劳挂齿?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 印光大师云:“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此时方始会得“归便得”三字之妙。 〔自是不归,归便得〕全联曰:“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印光法师文钞·思归集发刊序》)
问:觉知当念,我觉得很困难。怎么办? 答:觉知当念,是建立在觉知佛号的基础上。如果你觉得觉知当念困难,可分两段来进行。首先,间歇念佛,念佛时觉知佛号,在停歇时间觉知当念。这一段功夫成熟后,自然地转入全时间地觉知当念。要是做第一段功夫都觉得下不了手,就应当继续修炼觉知佛号,待到觉知力强大后,才来修觉知当念。修行的诀窍是:急不得,停不得,持之以恒,连绵不断。日久功深,就会进入这样一个境界:每念一句佛号,就清楚地觉知到从这句佛号开始,直到下一句佛号开始,中间都没有妄念。这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进一步,就是巩固和提高这一境界,由习惯而成自然,做到更加持久,更加抗干扰,直到“全天候飞行”。 问:我念佛是两句两句地念,两句为一组,数五下便是十句,觉得很摄心。现在仍然可以保持这一习惯吗? 答:可以。因为你已经养成习惯,就不会着意去数。现在你把注意力放在念好每一组佛号上,每一组都要念得合格,没有妄念,功夫就成片了。 问:我修“念起即觉”感到太困难了,有何方便? 答:若是这样,可以借用李凤山先生的“平甩功”来修(平甩功的功法,详见第一章)。因为平甩功的口令是六个字,所以你练时,默念六字洪名,把注意力放在观看妄念生起。此法效果甚好,持之以恒,不仅可以做到“妄起即觉,觉之即无”,而且是在练动中定力。 问:我观心念佛时,感到头晕,怎么办? 答:这是因为觉知力不够强大的缘故。应当先在前行上下功夫以增强觉知力,待到觉知力足够强大时,再来观心念佛,便不会头晕。 问:观心时,当于何处起观? 答:对此,南怀瑾先生说道:“纯正的般若观心法门,观自我心意识的生生灭灭,本无所谓在何处起观的问题,婆婆妈妈,多此一举!心并不在内外中间。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观法,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头部,引起高血压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轻轻在心头作观的方便;又怕你们不懂心头部分,特别说明在心窝子这里,两个乳头中间,肋骨衔接凹下之处(通常称为黄庭、心轮、心头,亦是膻中穴的位置)。就在这里自然起观。”(《定慧初修》)
为了说明观心对学佛人之重要,特地录出以下开示: 古德云:“若不观心,法无来处。”因为佛法都在清净心上,返观内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解脱门,一切神通门,一时俱得显现。故知心是妙法来处,若不观心,如何能引得出来?是以观心为佛法第一妙行,诸行莫及。 〔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汉译:总持。由于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 《大乘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禅宗四祖道信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五祖弘忍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六祖慧能云:“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观。常常观照,即是般若熏无明。无明一破,法身顿现。一超直入如来地,不历僧祗获法身。《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达摩祖师《破相论》云:“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观心之至要,印光大师讲述释迦牟尼佛得道的经过时,写道:“至年十九,于二月八日夜半时,乘乾陟马,逾城而去,直至深山,修出世道。又欲示彼外道皆非正法,故复游历五年,遍访诸仙。后乃独坐观心,日食一麻一麦,苦行六年,于腊月初八日明星出时,举目一观,豁然大悟。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潮阳佛教分会演说一》)
第五章 别无二念月到上方诸品净,心持佛名万缘空。
综上所述,修炼觉知念佛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觉知佛号——念佛时,觉知念佛这一念,即念即知,心不旁鹜。 第二阶段:觉知当念——念佛时,觉知当下一念,妄念起时看得见,并能够用佛号转掉,妄起不随。 第三阶段:别无二念——念佛时,念佛之念即是当下之念,当下之念即是念佛之念,心佛合一,得一心不乱矣。 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坚持练下去。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在念佛的同时,就自动地、清明地觉知到当下一念,而此时除了忆佛念佛之外,别无它念,清清静静地在忆佛念佛——此即一心不乱,亦名系念不乱。正如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云:“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当念佛之念纯净无杂,即是心佛合一的境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也。 下一步就是巩固和加深这一心不乱的境界,使其持久、抗干扰,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够提起佛号,顺利地进入一心不乱境界,持续地安住其中——积习成性。为此,须要随时随地以佛号为定海神针来做三心功夫(收心、守心和定心)。三心功夫纯熟了,一心不乱的佛号就能够从百到千,从千至万,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念念相续。善导大师云:“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释迦牟尼佛)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一文) 〔收心、守心和定心〕收心,将已失之心收回来。守心,将收回来的心牢牢守住。定心,心将失未失之际,将它定住不动,喻如悬崖勒马。 行策大师(净宗第十祖)云:“七日(精进佛七的七天)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净土警语·起精进七期示众》) 普度大师云:“凡修净土之人,灼然是要敌他生死,不是说了便休,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须把做一件事始得。若信得及,便从今日起,发大勇猛精进,莫问会与不会,见性不见性,只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靠著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专其心,壹其意,或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默念、专念、系念、礼念,念兹在兹,常忆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佛不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如鸡抱卵,常教暖气相接,即是净念相继。更加智照,则知净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进工夫。如此抱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遇苦乐顺逆境界现前,只是念阿弥陀佛,无一念变异心、退惰心、杂想心,直至尽生,永无别念,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果能如是用功,则历劫无明,生死业障,自然消殒,尘劳习漏,自然净尽,亲见弥陀,不离本念,功成行满,愿力相资,临命终时,定生上品。”(《莲宗宝鉴》) 〔愿力相资〕信愿与力行,相互凭借,相互资助。
功夫到此,犹如贫子得宝,便要善于使用这如意宝珠,不可再过饥寒交迫的日子。由于已经具备了念佛一心不乱的能力,就能够而且应当以心转业,以心消业,直到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凡所作为,皆悉顺遂,捷登上品。其具体方法,详见《以心转业》一文。
问:善导大师云:“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有何方便,能够做到念念相续? 答:可用金线串珠法:一句佛号念完,而念佛之念意犹未尽,就将它保持一会儿,直到下一句佛号开始,使相邻两句佛号以意贯之,无有妄念。如此继续念下去,自能做到念念相续。随着念力的增强,可将两句之间的时间间隔逐渐延长而意念不断。无论行住坐卧,都要照顾好功夫,不令走失,单单的的佛念现前,不间不断,直练得炉火纯青,浑然一片。《中峰三时系念》云:“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到家之说,不容再举;捷迳之词,何劳挂齿?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 〔念力〕专念之力,能抗干扰和诱惑。《佛遗教经》中,佛言:“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五欲〕对色、声、香、味、触的欲求。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悦耳的声音和动听的言辞;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持戒清净,就是要能够控制五根,不为五欲所动。《佛遗教经》中,佛言:“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五根〕眼、耳、鼻、舌、身。 第六章 四个段位见缝插针,积习成性。
总的来说,一心不乱功夫有四个段位:一、十句不乱;二、百句不乱;三、千句不乱;四、随时不乱。通常所说的一心不乱是指随时不乱,这是每个念佛人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每个念佛人能够达到的目标,故云:万修万人去。 从时间上来说,念十句佛号大约是九秒钟,念一百句佛号大约是一分半钟,念一千句佛号大约是十五分钟。当然,这仅只是一个参考数据,因为各人念佛的快慢不相同,可以自己来测定。截流大师(净宗第十祖)在精进佛七法会上开示道:“七日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净土警语》)所以,念佛的快慢,以摄心、持久为佳。 修炼念佛一心不乱,总的方法是:即念即观(当下一念 )——念佛观心,观心念佛。这样来念,如果觉知力专注连贯,则妄念不生;即便偶有闪失而妄念生起,亦可立即觉知到。而且随着念佛,觉知力也在不断地增强——这是最为关键重要的。当觉知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妄念自会销声匿迹,并且清清楚楚地“看见”心中只有佛号,别无二念。有人请教广钦老和尚念佛的窍门,他回答道:“无有一窍,但看自心。”(《无处不自在的水果法师》)记住,随时随地“但看自心”!妄念若起,知而勿随,不为所乱。 〔无有一窍,但看自心〕没有别的甚么窍门,就是念佛时,一定要看着自己的心念。〔知而勿随〕不加评判地看着这个妄念。“知而勿随”的关键,是要在“知”上做功夫,如猫守穴似地看着,念起即知。做到了“念起即知”,“勿随”就容易了。
为了达到这四个段位,在修炼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步步升进。其办法是:实施,琢磨,总结,改进;再实施,再琢磨,再总结,再改进;......。如此继续,就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一、十句不乱念好十句佛号,乃是基础中之基础,因此首先要在十句不乱上痛下功夫。十句不乱的功夫,是在十念记数法的基础上进行。由于此法已经纯熟,故念佛时不须着意记数,而是即观当念。 十句佛号一定要念得浑成一体,无隙可入。只要佛号一提,十句便本能地鱼贯而出,并且清清楚楚地“看见”心中只有佛号,别无二念。 这十句佛号一定要练好,要见缝插针地练,见缝插针地念,做到持久而不懈怠。妄念生起,这是业来缚心;以佛号取代妄念,这是心在转业。要随时随地以佛号来取代妄念,十句不行,再来十句,如此继续下去,不断地以心转业,日久功深,妙不可言。《菜根谭》云:“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关于十念记数法,印光大师开示道:“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两个五句)。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三、三、四)。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印光法师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憧憧(chōng chōng)”:往来不断的样子。这里“憧憧往来者”,是指往来不断的念头。“朋从”:同类相从。全句话的意思是:由于摄心记数,往来不断的念头,也都相继而成专注一境之佛号矣。
问:十念记数念佛时,我是两句两句地念,两句为一组,数五下便是十句。念的时候每一组数得清清楚楚的,这样既容易记数又很摄心。这样念可以吗? 答:当然可以。既容易而又摄心,这是很好的。 问:应当怎样来修炼“十念相续,积习成性”? 答:可分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不断地十句十句地念,使其熟之又熟,直到纯熟。另一方面,培养忆佛之念力,令其专注、连贯、持久。方法是:提一句佛号,即专注地、绵密不断地、如子思母地忆念阿弥陀佛(佛光照耀身心,得大加持);待到妄念欲起之时,再提一句佛号,即专注地、绵密不断地、如子思母地忆念阿弥陀佛;如此继续。两句之间不杂妄念,其时间间隔愈长愈好。日久功深,那时不仅十念相续,而且能够百念相续,千念相续,随时相续。 〔十念相续〕在称念十句佛号的过程中,念佛之念,念念相续,不杂妄念,亦即十句不乱。而临终十念相续,极其重要!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对于第十八愿的含义开示道:“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积习成性〕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令十念相续成为本能。〔如子思母地忆念阿弥陀佛〕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赞》曰:“如子忆母忆世尊(阿弥陀佛),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觉两相契,立刻返本还源,都摄六根妙难论。”〔佛光照耀身心,得大加持〕《佛说无量寿经》云:“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三垢〕三毒的别名,即贪、嗔、痴。〔三涂〕火涂、刀涂和血涂,即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彼处众生常为镬汤炉炭所苦,故称火涂。(二)刀涂,即饿鬼道,彼处众生常受刀杖驱逼之苦,故称刀涂。(三)血涂,即畜生道,彼处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称血涂。 二、百句不乱十句不乱有把握之后,就可以开始修炼百句不乱。做到百句佛号,水泼不进,风吹不入,如银墙铁壁。此时,百句佛号如太阿剑、如大火轮,是伏烦恼的利器。只要境风吹起,立即以百句佛号镇住。若还不行,再念百句,如此等等,务令佛号胜过烦恼。功夫深了,境风一刮,佛号即起,滴水不漏,自然伏住烦恼。《中峰三时系念》云:“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 念一百句佛号,时间大约是一分半钟。一天当中,除了定课念佛,要见缝插针、专注地念一个“百句佛号(十个十句)”,要尽可能多地练,要练得炉火纯青,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一溜念出而无妄想。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一定能够做到!
问:百句如何计数? 答:计数的方法可用手指计数:左手每念十句屈一指,五指屈尽后,每念十句伸一指,五指伸尽,即念了一百句。 问:如何修炼“百句不乱”? 答:每念一百句,就总结一下这一百句念得怎么样。一般是:一、全无妄念;二、有妄念,但未成想;三、妄念生起,相续成想。于是针对情况找出应当保持的和须要改进的,确定下一百句怎么念;这样念了一百句,又如是总结,如是确定下一百句怎么念;如此继续。这样修炼不仅有趣,而且进步很快。此外,念佛时如果发现有事情常常萦绕心头,就要暂停下来作般若观照,把它想通想透,再以佛号伏住。记住:每念一百句,就要对这一百句念得怎么样,做到心中有数。 也可以这样来修炼“百句不乱”:每念十句就检查一下是否陷入妄想?若是在打妄想,就看妄想的是什么?是什么在牵动汝心?以便对症下药。这样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日久功深,十组佛号(每组十句)自然连成一片。 问:一般来说,我能够以佛号伏住烦恼。但是遇到顶心之事或切身之事,就禁不住要打妄想。怎么办? 答:这正是进道的好机会。我们在“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课程的第三阶段“般若破妄”中,修学了四部经:《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和《佛藏经》,以及第四阶段“极乐为归”中的《念佛论》和《禅净要旨》。现在正好以这些顶心切身之事来活学活用,亲切勘破。憨山大师《费闲歌》云:“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所以,修学经论不仅要诵、要解,更要依之而行——如说修行,方能得实际受用。做功夫时,特别要在得与失、荣与辱、忧与喜、苦与乐的两头来勘验。一旦勘破了,再以佛号伏住这些妄想,你在菩提道上就又进了一大步。 问:放下最难,当以何法对治? 答:百句不乱的功夫,正好派上用场。刘洙源先生开示道:“当知放不下时,一心念佛,便能放下。净宗珠清浊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驰散,便以佛号抵制之,久久自静。凡学法,哪个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能放下,何须学耶?”(《刘洙源先生书札》)请特别留意“抵制”二字,这是做功夫的要领。 〔珠清浊水之喻〕《中峰三时系念》云:“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则浊水亦随之而澄湛。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 三、千句不乱百句不乱达到后,进一步修炼,将百句联成千,做到千句不乱。方法是:每念百句就检查一下是否陷入妄想?若是在妄想,就看妄想的是什么?是什么在牵动汝心?以便对症下药。这样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日久功深,十段佛号(每段百句)自然连成一片,形成燎原之势,蚊蚋无处藏身。 计数的方法可用手指计数:左手每念十句屈一指,五指屈尽后,每念十句伸一指,五指伸尽,即念了一百句。再加上右手:每一百句,就屈一指或伸一指,右手五指屈尽伸完,即为一千句。 也可以每一百句用左手五指一屈一伸来计数,而每计完一百句就心中默记一个数字,例如:1就是一百句,2就是两百句,记到10就是一千句。 问:如此念佛,左手要屈伸计数,心中还要默记数,岂不分心? 答:这是达到随时一心不乱的前行方便。由于左手要计十,心中要计百,就不容易陷入妄想,不仅佛号持得“历历分明,不昏不散”,而且心力愈来愈集中,觉知力不断增强,就为随时一心不乱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你也可以左手五指屈尽伸完为一百句,而每念一百句佛号,右手指就按一下念佛计数器。
众生从无始劫来被喋喋不休的妄念所控制,苦不堪言,而且造业受报。现在有了千句不乱的功夫,就要从此控制中脱离出来,伏住烦恼,掌控自己的心念。因此,只要一发现自己被喋喋不休的妄念所控制,不由自主由此及彼地浮想,就要立即提起佛号将它斩断,务令佛号胜过烦恼。要随时保持警觉的状态,经常地、反复地斩断喋喋不休的浮想。功夫熟了,妄念一起,就会立即察觉,而且立即提起佛号将它斩断。 一般来说,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一、妄念来了,打了一阵妄想才发觉。而且提起佛号来斩断时,比较费力。 二、妄念来了,打了一下妄想就发觉,并能够提起佛号立即将它斩断。 三、妄念来了,就立即发觉,并立即提起佛号将它斩断。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够做到:念起即觉,觉即斩断。这样一来,就把烦恼伏住了。
问:我修炼的办法是交叉进行:念佛一千句,止静一刻钟。止静时,就“觉知心念”(详见前行篇中“觉知心念”一章)。这样可以吗? 答:这是一个好办法。 〔止静〕专心静坐。 问:净宗是修清净心。请问:什么是清净心? 答:清净心是离烦恼之心。《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念佛人是通过念佛,将染心转为净心。憨山大师云:“所言生死根者,即吾人日用种种妄想,人我、憎爱、贪瞋痴等诸烦恼业,若有一丝不断,即是生死根本。......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若此一念不乱,到临命终时,恶业消灭,佛境现前,一念随佛往生净土,永超生死,登不退地。”(《梦游集·答王于凡》) 四、随时不乱要做到随时不乱,首先要做到佛号随时不断,所谓“未得不乱,先令不断”。为此,必须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不舍昼夜,精修密练(“密练”是指功夫绵密不断)。工作时,专心工作;其余时间,都要做到行住坐卧佛号不断。在周末和节假日,就要做到全时间佛号不断。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形成定例,养成习惯。要随时提醒警诫自己:难道还有比了脱生死更重大的事吗?印光大师云:“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印光法师文钞·复叶福备居士书一》)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人们要学好一门技艺,尚须如此努力,我辈欲了生死,难道连佛号不断都做不到吗?世间之事哪有不下苦功夫便一蹴而成的?更何况修行出三界!其实,修行是苦中有大乐,而且苦尽甘来。当你念佛念到心心念佛、心心不昧的时候,此中之乐,是乐不可支。当你念佛念到莲花化生融入当下,死亡的阴影不再笼罩着你的时候,心中的那份安详、笃定,又何可言喻?对此,印光大师云:“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印光法师文钞·念佛三昧摸象记》) 〔甘露〕梵语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云:“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这里,甘露喻指智慧之水。〔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智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醍醐〕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喻指最上乘佛法。 而且,人们在没完没了的问题纠缠下压力重重,身心交瘁,但是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许多人连这一点都还没有认识到),修行人光是心清净这一条,就比一般人的生活质量高出许多,更不必说业因果报是天地悬殊。 业障,是由于宿世所作的种种罪业,而造成今生的种种障碍,令所作所为皆不如意。所以人们常问:怎样消业障?牢牢记住:妄念起时,是业来缚心;以佛号取代之,这就是心在转业。随时随地连绵不断地做下去,自然会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诸事谐和,上品可期。
其实,修炼之道无它,一“熟”字而已。大将军百步穿杨,卖油翁滴油入钱,都是一个“熟”。这就是说,“熟”是一切技艺道行的核心。“熟”字诀的要点,具体说来有三条:一、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二、大量的重复训练(熟能生巧,巧能成妙,妙能入化);三、不断地琢磨、总结、改进、提高。循此而行,没有不成功的。 〔卖油翁滴油入钱〕“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译文:陈尧咨(北宋状元,官至武信军节度使,追赠太尉,谥号“康肃”)擅长射箭,举世无双,他也以此自我夸耀。有一次,他在家中箭场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着他射,很久也没有离开。老翁看见他射箭,十中八、九,只是微微点头。陈尧咨问老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高超吗?”卖油的老翁说:“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杓子舀了油向下灌注,油从钱孔中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沾湿。老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问:怎样“琢磨、总结、改进、提高”? 答:首先要有及时正确的反馈:自己在这一次训练中做得怎么样?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哪些没有达到;心态怎么样,自强、自律、克己功夫做得怎么样。然后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次的训练计划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保持发扬好的,纠正改进不好的。在下一次训练中,按此计划和目标实施。记住: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克己心净。 〔自强〕自己奋发图强。〔自律〕自我约束。〔克己〕克制物欲。 训练是艰苦的,甚至是枯燥的,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是你可以在修炼和体悟中培养兴趣。兴趣一旦培养起来了,你就会乐在其中,享受整个训练过程。这时,功夫得力,兴味盎然,欲罢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所以,修学的关键是: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所谓生处,就是心安住在佛号上;而熟处,就是心攀缘五欲六尘,这是无始劫来养成的习气,也是生死轮回的根。 憨山大师在《梦游集》中开示道: “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妄想,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成净土因,是为乐果。若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则成佛法身。” “昔欧文忠公(欧阳修)问一僧云:‘古人临生死之际,有谈笑脱去者,今何寂寥无有?’僧云:‘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文忠大惊:‘此语(念念在定慧)正吾人学道之标的(目标)也。’......学道无他伎俩,只是生处要熟,熟处要生,久久纯熟,打成一片,自然念念弥陀,头头极乐矣。近见学道之士,祗知贪求玄妙,不知向根本处下死工夫,及临荣辱祸患死生之际,便见手忙脚乱,此非人误,乃自误耳。” “所言生死根者,即吾人日用种种妄想,人我、憎爱、贪瞋痴等诸烦恼业,若有一丝不断,即是生死根本。今要参禅顿悟了生死,请自讨量,果能一念顿断历劫烦恼如斩乱丝否?若不能断烦恼,纵能顿悟,亦成魔业,岂可轻视?从上诸祖顿悟,亦从多生积功渐修中来。故顿悟一着,说易实难,苟无二三十年死心工夫,如何得向热恼中一念顿悟?要在自知根器何如耳!至若念佛一门,世人不知其妙,视为浅近,其实步步踏着实地。何也?以吾人有生以来,念念妄想攀缘,造生死业,何曾一念回光返照自心?何曾一念肯断烦恼?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若此一念不乱,到临命终时,恶业消灭,佛境现前,一念随佛往生净土,永超生死,登不退地。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乱,比参禅更有下落,总之惟在一念真切耳。但参禅定要死尽世心,不容一念妄想。其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以想除想,乃博换之法,就吾人根器易为耳。其实,心心念佛,心心不昧,此心妙乐,有不可言者。” “消磨习气,必定要念力为主。或古人话头,或单提一咒(念佛人则是一句佛号),切切记心,时时在念。久久此念纯熟,中心有主,则于遇境逢缘,内不出,外不入,中闲(间)一念,炯炯孤明。一切应事接物,如镜现像,不将不迎,来无所黏,去无踪迹,此便是最初得力处也。若于微细情想,潜滋暗长,不自觉时,或己知己见,吝惜护痛,不肯一刀两段,此便是因循软暖,自恕自欺处。者(这)里最要吃紧著眼,决不可放过,亦不可被他瞒过。若轻放恕过,便是自欺。故孔子曰:毋自欺也。此便是教吾人行路,把手拖步一般。以吾人情昏智暗,一向只在光影门头,识神影子里弄聪明,全于本地真实处不相干。若者里认得,便是披沙拣金。砂土若去,金体自纯,不患不到精耀时节。”
问:如何做到随时不乱? 答:以十句佛号为单位来念,可以不再计百、计千,只是不令间断。持得纯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随时不乱的要点是:做到念佛时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妄念,而不是觉得没有妄念即可。《文殊所说摩诃般若经》云:“若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箭发皆中。”念佛功夫深了,自会做到:佛号一举,妄念全消。 问:我一开始就用这个方法来达到随时不乱可以吗? 答:如果你用这个方法愈念愈清净则可。如果念佛时总是夹杂有妄念,不见退减,就要首先做到百句不乱,然后千句不乱,再使用这个方法。 问:上文说“随时不乱的要点是:做到念佛时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妄念”,但是我几经努力,仍没达到。应当从何着手? 答:这是由于观心功夫不够。你现在应当加强“觉知心念”一章的修学来提升观心功力,特别是要在“知而勿随”这一节上用功。到时候自会做到“念佛时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妄念”。 问:我已经达到千句不乱,现在修炼随时不乱,是否一定要以十句佛号为单位来念? 答:各人情况不同,没有定法。“以十句佛号为单位来念”,效果十分显著,要尽量多用。当然,在有些场合下,可采用自己已经习惯的方法来念。例如,吃饭时一嚼一字,经行时一步一字或二字。在这一阶段中,反复细读《念佛论》、《禅净要旨》和毛惕园居士选辑的《念佛法要》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念佛方法以摄心、持久、抗干扰为好,做到心心念佛,心心不昧。如果随时不乱比较有把握了,就可以一句一句地念,句与句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无异念。 问:这一阶段念佛是朗念(出声念)、默念还是金刚持? 答:一般来说,朗念费力,默念易昏沉,宜以金刚持为主,间以朗念、默念。但这仅只是就一般而言。具体说来是因人而异,因功夫的浅深而异。若是朗念能持久,默念不昏沉,则朗念和默念也不亚于金刚持,而且有其独到之处。自己最好多试一试,看看哪种方法在哪种场境更适宜。 〔金刚持〕念佛时,唇舌动而不出声。 问:“念念相续”甚妙。怎样做到念念相续呢? 答:当达到百句不乱以后,便可修炼“念念相续”。其要点是:照顾好这一句与下一句之间无妄念,并且念好下一句。如此递推下去,做到念念相续。若是中间有妄念生起,就一定要觉知到。然后,抖擞精神,集中注意力,继续念下去。善导大师云:“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关于“念念相续”,有一个形象的譬喻:冬夜,你手持电筒,行走在水田间的田埂上,稍不小心就会失足落入水中。怎么办?解决的办法是:始终都照亮脚下,跨好下一步。觉知就是电筒的光,始终都照亮脚下(这一句与下一句之间、以及下一句),跨好下一步(念好下一句)。 问:要做到随时不乱,应当怎样来工作和生活呢? 答:形象地说,我们所处的境可分为两个世界:当下世界和头脑世界。当下世界就是当下你五根(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的那个境,头脑世界就是你思这想那而存在于头脑中的那个境。修行人应当随时随地处于当下世界,若陷入头脑世界,即是与道相背。对此,祖师早有明训。前面已经说过,现在不妨再引如下: 有学人问赵州禅师:明心见性之人该当如何?赵州禅师回答说:正好大修行。学人道:不知您这样境界的大师是否也还修行?赵州禅师说:我就是穿衣吃饭。学人道:穿衣吃饭乃寻常事,难道这也是修行?赵州禅师说:若不是修行,那你说我每天在干什么?(原文:“问:了事的人如何?师云:正大修行。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着衣吃饭。学云:着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做什么?”(《赵州禅师语录》)) 憨山大师云:“有问者云:‘古人饥时吃饭,困时打眠,便是道。今人饥时吃饭,困来打眠,为什么不是道?’答曰:‘古人吃饭只吃饭,打眠只打眠,所以是道。今人吃饭不吃饭,打眠不打眠,(而在)胡思乱算,所以背道耳。’由此看来,足下日用,只将眉毛剔起,叱咤一声,只教神惊鬼怕,天魔胆碎,阴鬼魂消,一喝喝退,落得本地静静悄悄,寸丝不挂,赤力力,净裸裸。将此一段家风,要读书便读书,不读则拈向一边,不许挂一字;要作文,便作文,不作便拈向一边,不许胡思算;乃至吃茶吃饭,就吃茶吃饭,要打眠,便打眠;要疴矢放尿,便疴矢放尿;撞着便了,更不许过后思量。如游魂鬼子一般,干干净净,洁洁白白,亦不许坐在干净洁白里(不要失掉觉照而落于无记)。如此单刀直入,一念向前,则读书亲见古人,作文也只向自胸中一口吐出,更无前后。涵畜时,便是吐露时;吐露时,便是涵畜时。如此不为动静明暗所转,不为种种伎俩所移。”(《梦游集·示黄惟恒》) 因此,一切时中,绝不可无谓地陷入头脑世界。即便工作时,其思惟也仅限于工作所须。待人接物应当是缘来即施,缘去即寂,过后不思量。这些,都是修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严守的原则。但是,由于无始劫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头脑世界中打滚,这一根深蒂固的恶习难于猝然拔除,必须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来磨除,这就是为什么要修行,同时,这也就是修行的着力之处。 问:有时候我明明知道在打妄想,想从头脑世界中脱离出来,但是禁不住还要想,怎么办? 答:你已经进入到“随时不乱”这一阶段,说明具有相当的定慧力,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好似深山学剑十年得真传,现在出山闯荡江湖。当被妄想笼罩难于自拔时,就百句佛号、百句佛号地不断念,紧紧把握住“即念即观”这一要点。如果愈念愈清净,最后进入一心不乱境界,这是很好的。倘若进入不了,也不要气馁,只要你是紧紧把握住“即念即观”这一要点,你的功力就在长进,而且是在实战中长进,日日坚持下去,定会战胜妄想。 还有一法是:当实在禁不住还要想时,你就不去禁止它,而是仔细的观察这个思考者,看他究竟要干什么。就像坐下来看戏一样,既然这个思考者要想表演,好吧,就让你表演,看你演个什么,但是自己一定要看清楚他在演什么。这是饶有趣味的,常常这样观看表演,紧紧把握住“看清楚”这一要点。不知不觉有一天你会发现,在要打妄想时,你对自己下命令:不思量。妄想一下子就停歇下来了,清清静静,妙不可言。到此时节,就能够做到妄念若起,立即以佛号取代,而处于一心不乱的境界。剩下来,就是巩固和加深这一定境。定者,内不随妄转,外不为境牵也。 问:如何死尽偷心? 答:偷心就是妄念(识情)。死尽偷心就是斩尽妄念,谁来谁斩!憨山大师云:“至若念佛一门,世人不知其妙,视为浅近,其实步步踏着实地(妙!)。何也?以吾人有生以来,念念妄想攀缘,造生死业,何曾一念回光返照自心?何曾一念肯断烦恼?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若此一念不乱(关键!),到临命终时,恶业消灭,佛境现前,一念随佛往生净土,永超生死,登不退地。”(《梦游集·答王于凡》)
莲池大师云:“夫生死不离一念,乃至世出世间万法皆不离一念,今即以此念念佛,何等切近精实。若觑破此念起处,即是自性弥陀,即是祖师西来意。纵令不悟,乘此念力,往生极乐,且横截生死,不受轮回,终当大悟耳。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 〔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莲池大师云:“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朱子全书·存养》云:“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 憨山大师云:“然净土一门,接引众生,利益最广,古今念佛得往生者甚多。但以专精为主,不是一月一两会,念佛几千声,如此便作正行也。第一要发心,深厌娑婆是苦,志求舍离,存想西方净土,莲花化生,念念定要往生彼国,亲见弥陀,以为本愿。每日早晚要刻定功课,或持金刚经,或持弥陀经,或持往生咒,定要念佛回向西方发愿往生,以此为定规。二六时中,无论闲忙动静,将一声阿弥陀佛,持在心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乃至睡梦之中,亦不忘失。如此打成一片,无有闲(古同“间”)断,名为一行三昧。此念纯熟,一切境缘不被打断,开眼合眼,一声阿弥陀佛,明明现前。将一切世闲父母妻子,种种恩爱妄想业念,都被一声佛号消磨清净,如此即得自心清净。经云:‘心净则佛土净。’如此念佛,如此用心,念到临命终时,单单只有一声阿弥陀佛现在目前,一心不乱,自然得见阿弥陀佛亲来接引。一念之顷,即得往生净土,从此即得永脱生死之苦,高登极乐,莲华化生,便是一生念佛之效验也。如此精专,若不往生,则诸佛堕妄语矣。若是悠悠岁月,口说念佛,心无实行,是为自瞒自欺,岂有效验之时耶?善男子等,既发信心,当行实行,万勿自欺。”(《梦游集·示宜华众道人》)
问:我决心全力以赴地念佛,当从何着手? 答:给自己规定:(白天)应事一毕,就立即念佛;(夜晚)尚未睡着,就一直念佛。为了保证念佛的质量,可以采用分段念佛法:将一天的时间按照活动单元划分成段,然后分段来念佛。每一段念得怎么样,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作出针对性地改进。例如,起床穿衣为一段,整理床铺为一段,去盥洗室为一段,刷牙洗脸为一段,一顿饭为一段,如此等等。又例如外出步行,将前面的一棵树或一个招牌作为现前一段的终点,来确定一个距离为一段;这一段走完,又确定下一段;如此等等。又例如在公车上,每一站为一段。开始时,每一段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划分得短一些;随着功夫深入,再逐渐增长每一段的时间。总之,自己灵活掌握,力求实效。每一段都一定要努力做到:念佛一心不乱。形成定例,坚持不懈,日久功深,积习成性。如此,则上品可期。 关于怎样念好佛,同修之间要多交流,多互相鼓励,待人如待己,度人即度己,集思广益,形成团队。有好的念佛经验,也应在网上公布、交流,万众一心,同奔极乐。 问:我吃饭时念佛,咀嚼一口念一字。这样做,妄念减少了许多,但是不能除净。怎么办? 答:功夫要一步一步落实。你可以这样来念,咀嚼一口念一字,每三句佛号记一次数,从一到十;然后又从一到十;如此继续。每记一数时,注意一下有无妄念。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到日常生活中许多一字一动作的情形,非常有效。当然,数目字只是拐杖而已,心念凝聚到一定程度,即可扔掉,做到没有拐杖也能够一心不乱。 问:念佛必须计数每天念了多少句吗? 答:念佛计数的目的,是督促自己不生懈怠,对自己每天念佛多少,是勤是惰,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已经做到持久而不懈怠,即可不再计数。云谷大师(憨山大师之师)云:“汝(指了凡先生)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见《了凡四训》)此开示虽然是讲怎样持咒,但对持名念佛亦颇多启迪。 〔无计无数〕不用计数。〔於持中不持〕念咒时十分真诚专注,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念咒了。〔於不持中持〕不念咒时,下意识还在念。这就是念佛人常说的:“念而无念,不念而念”的境界。〔到得念头不动〕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