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无不定时

(原文录自《六祖坛经》)

湛然 注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甚么?隍曰:入定。】

禅人智隍,当初参见五祖弘忍的时候,就自以为已得三昧(正受),独居茅棚长坐,达二十年之久。六祖的弟子玄策,游方至黄河之北。听到智隍禅师精于禅定的名声,就到茅棚去拜访他,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智隍回答说:入定。

〔正受〕想心都息、缘虑并亡的禅定,又名三昧。〔游方〕周游各地寺刹,参学问道。〔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造〕到,去;例如:造访。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玄策说:你说入定,是有心入定呢?还是无心入定?如果是无心入定,那么一切无情之物草木瓦石等等都无心,都应当得定;如果是有心入定,那么一切有情众生都有心,也都应当得定。

〔含识〕含有心识者,即有情众生。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

智隍说:我正入定之时,不见有有心或无心。玄策说:既然不见有“有心或无心”,就是常定,无时不在定中,哪还有什么出定、入定?(针对上文“隍曰:入定”而言)若定有出、入,即非大定。智隍无言对答。

【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沉默了许久,智隍问道:请问你的师父是谁?玄策说:我师父是曹溪六祖。智隍说:那么六祖是以何为禅定?玄策说:我师父说的是,本性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即五蕴,指身心)本空,六尘(指内外境)非有,没有出也没有入,没有定也没有乱。禅性无住,故不住禅寂;禅性无生,故不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有虚空之想(不著空见)。

这是说:对境不惑,如如不动,泯灭有无,才是真定。

〔如如〕如于真如。这是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真如〕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即诸法实相。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智隍听了这番道理,径直前来拜见六祖。六祖问道:仁者前来有何贵干?智隍详细地叙述了与玄策相会之事。六祖说:定的道理,确如玄策所说。你只要心如虚空,亦不著空,应用无碍,动静无心,不起凡见圣见(凡圣情忘),能所俱泯,理性和事相融通无碍,自然无时不在定中。

〔能所〕自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

本经云:“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智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来长坐入定而有所得之心,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天夜里,河北民众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天神赞叹):隍禅师今日得道!后来智隍礼辞六祖,回到河北,开化僧俗四众。

明师去粘解缚:多年来,智隍尚执著于得定、入定;现在粘缚一去,海阔天空,无不定时。

 

 

参考阅读:

坐禅禅定

坐禅要术

离四相

六祖坛经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