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念佛人的定慧等持湛然
安住佛号,不起分别, 定慧等持,昼夜提撕。
慧:不取于相。定:如如不动。 定慧等持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问:我已成就念念相续,请问下一步怎样修学? 答:恭喜你成就了念念相续。这时候,当解第一义,以求上品往生。为此,建议你阅读:《心、自性、如来藏》和《诸法实相》。下一步修学是:安住佛号,不起分别,定慧等持,昼夜提撕。这就是在修念佛三昧。现解释如下: 安住佛号把心安住在佛号上,这就是善导大师开示的:“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一文) 〔厉心克己〕厉心,激励其心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克己,约束自己不要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厉心克己”四个字,是克服困难、扫除障碍的强大武器。〔昼夜莫废〕昼夜都不要停止念念相续。 要将思量尘事之心(这是在造轮回业),迴到佛号上来(这是在修净业)。只要心一走失,在思量尘事,便要立即迴到佛号上来。不断地做“旋失旋收”的功夫,直至心能够稳定地安住在佛号上。 〔修净业〕净业修成,便能够预知时至。〔旋失旋收〕心一走失,旋即(立即)收回来。 不起分别分别,就是思量区分事相之人我、是非、善恶、好坏、美丑,而起爱憎取舍之心。于是为境所转,而生死轮回。《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六》云:“如是诸法虽如幻化,而有情类愚痴不了,非有计有、无常计常,于诸法中种种分别,或分别色或分别心,有为无为、有漏无漏,如是等类种种分别。由此分别于诸法中,不如实知皆如幻化,由不知故生死轮回(由于不如实知诸法皆如幻化,因此生死轮回)。” 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禅宗四祖道信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五灯会元》) 〔如〕即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此本性极难用语言文字来形容,故借“如”字来做代表。本性即实相,实相即如,因其不二、不易、不变、不动,万法的真面目,都同一相,故名为“如”。 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不取不念。 〔无前境界〕实际上并没有当前的境界,因为它是幻象。〔修远离法〕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不起分别念的方法是:观心念佛。也就是:即念即观当念,妄念若起,知而勿随。(观心念佛的具体内容,详见《觉知念佛》中“觉知当念”一章。) 〔知而勿随〕妄念若起,就立刻回到佛号上来,不让幻妄当权。 做功夫的要点是:对于妄念,知而勿随。不知,即无慧;随之,即无定。知而且不随,即是定慧等持。这样做下去,功夫深了,分别念自然不起。分别念不起,哪里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呢?四相俱离而念佛,必是上品往生。 〔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详见《金刚经精解》) 定慧等持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事相之真谛为“慧”。《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定慧等持,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看破幻相,这是慧。如如不动:把持得住,这是定。就像人在梦中,猛虎追来,惊惶奔跑,苦不堪言。有的人却能够立即对自己说道:这是梦!这是梦!就醒来了。——这是解救自己的妙法。 〔二谛〕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凡夫所见到的世间事理;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诸法实相。圣智所知见的真实理性,离诸虚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变,故云“谛”。〔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就是真实的情形;“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实情形。佛言:“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佛藏经》)关于诸法实相的详细论述,见《诸法实相》一文。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执相为真,为其牵动。也就是说,不著相,不动心。〔如如〕第一个“如”是如同;第二个“如”是真如(本性)。“如如”就是如同真如,这是不动、寂灭、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境界。 “不取于相”——如果遇境(外境、内境)心有所動,有愛憎好惡之感,這就是“取于相”。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时说道:“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而妄想执著,皆来自“取于相”(把幻象当真了)。所以,遇境要不取不念,事事处处,勤加勘验,功夫就下在点子上。定慧等持的核心就是离幻: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佛言:“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修持有两个阶段:伏和任。伏,通过调伏其心来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任,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地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在做定慧等持功夫时,一方面要足踏实地一步步地做,同时也须要通过明理和熏修,把根深蒂固的以幻为真的观点和思想转过来。“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之“般若破妄”阶段的课程(《金刚经精解》、《心经精解》、《六祖坛经精解》、《佛藏经选注》、《真心直说精解》)就是起这个作用。能够系统地修学这五门课程最好。若是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可先仔细研读《心经精解》。 昼夜提撕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念佛之念)。莲池大师云:“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 《禅宗无门关》云:“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 《朱子全书·存养》云:“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瑞岩和尚每日间,常自问:“主人公,惺惺否?” 又自答曰:“惺惺。”〔惺惺〕神志清醒。对于修行人来说,陷入妄想或者昏沉,都是神志不清醒,因为自己没有做得主。
底事分明在己躬,不须向外问穷通; 但能触处回光照,莫被尘劳困主公。
〔底事〕此事。〔己躬〕自己躬行(自己亲自实行)。〔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主公〕主人公,指自性。 本诗录自憨山大师《梦游集·将之南岳留别岭南法社诸子十首》。
参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