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大慧禅法

湛然 辑述

 

第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

又不得思量卜度,

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

心无所之,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

 

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

 

一、缘起

二、方法

三、牧牛

四、开悟

五、祖语



参禅在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五彩缤纷。本文介绍大慧禅法:举个“无”字。

 

大慧宗杲(gǎo)大师简介:

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1089-1163年),字昙晦,号妙喜,又号云门。俗姓奚,宣州(安徽)宁国人。十七岁,出家于东山慧云寺之慧齐门下,翌(,次,第二)年受具足戒。先后参访洞山微、湛堂文准、圜(yuán,同“圆”)悟克勤等师。宣和年间,与圜悟克勤住东京(开封),大悟后,乃嗣圜悟之法,圜悟并以所著“临济正宗记”付嘱之。未几,令师分座说法,由是丛林归重,名振京师。靖康元年(1126年),承相吕舜徒奏赐紫衣,并得“佛日大师”之赐号。绍兴七年(1137年),应丞相张浚之请,住持径山能仁寺,诸方缁素云集,宗风大振。

绍兴十一年,侍郎张九成至能仁寺从师习禅,偶论议朝政。其时秦桧当道,力谋与金人议和,张九成则为朝中之主战派。秦桧大权在握,竭力斩除异己,师亦不得幸免,于十一年五月褫(chǐ,剥夺)夺衣牒,流放衡州(今湖南衡阳)。其间集录古尊宿之机语及与门徒间商量讨论之语录公案,辑成“正法眼藏”六卷。绍兴二十年,更贬迁至梅州(今广东梅州),其地瘴疠物瘠,师徒百余人毙命者过半,然师犹以常道自处,怡然化度当地居民。绍兴二十五年遇赦,翌年复僧服。

二十八年,奉敕住径山,道俗慕归如旧,时有“径山宗杲”之称。师辩才纵横,平日致力鼓吹公案禅法,其禅法被称为“看话禅”,此与宏智正觉之“默照禅”相辉映。晚年,住径山,四方道俗闻风而集,座下恒数千人。孝宗归依之,并赐号“大慧禅师”。隆兴元年(1163年)八月微恙,十日亲书遗奏,又书遗偈,掷笔委然而入寂,世寿七十五,法腊五十八。谥号“普觉禅师”。遗有大慧语录、正法眼藏、大慧武库等书。

〔看话禅〕为临济宗大慧宗杲之宗风。“看”,见之意;“话”,公案之意。即专就一则古人之话头,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此种禅风称为看话禅。看话禅之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赵州从谂之“狗子无佛性”为始,而于唐末五代,拈提古则公案以摧破知觉情识之风极为兴盛。至宋代大慧宗杲则极力主张专门参看一则话头,后之临济宗皆奉为圭臬。尔后其风益盛,如明代中峰明本特为提倡麻三斤、柏子树、须弥山、平常心是道、云门顾、赵州无等古公案,颇影响一代之禅风。明、清以至于今,此禅风犹未绝。此外,宋代以后,禅净合习之思潮甚盛,以“阿弥陀佛”四字为公案之风极盛一时,此亦为看话禅之一种。〔圭臬(guī niè)〕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圭表〕我国古代天文仪器,是在石座上平放着一个尺(圭),南北两端各立一个标杆(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一、缘起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翻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唐代黄檗祖师在《传心法要》中,首开看话禅之先河。

〔先河〕《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古代认为黄河是海的本源,帝王祭祀时,先祭黄河而后祭海。后用“先河”称首先创导的事物。

黄檗祖师开示大众云:

“预前若打不彻(预先若不做好充分准备),腊月三十夜到来(喻人生的尽头,临命终时),管取尔热乱(保管你手忙脚乱)

有般外道,才见人说做工夫,他便冷笑:‘犹有遮(这)个在!’我且问尔(你):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你拿什么来抵敌生死)尔且思量看,却有个道理,那(哪)得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有一般闲神野鬼,才见人有些少病,便与他人说:‘尔只放下著。’及至他有病,又却理会(处理、对付)不下(不了),手忙脚乱,争柰(怎奈)尔肉如利刀碎割,做主宰不得。万般事,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办,遮场狼藉,如何回避?前路黑暗,信采(肯定是)胡钻乱撞,苦哉!苦哉!平日只学口头三昧(平日只学得口头三昧),说禅说道,呵佛骂祖,到遮里都用不著。平日只管瞒(平日一味拿口头三昧来欺骗人),争(怎)知道今日(临终时刻)自瞒了也(这口头三昧把自己也欺骗了)。阿鼻地狱中,决定放尔不得。......

若是个丈夫汉(有所作为的人),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去二六时(昼夜二十四小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抖擞精神):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明心见性),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到这里,说甚么阎罗老子,千圣尚不奈尔何!不信道:直有(真有)(这)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颂曰: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翻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精彩〕这里是“精神”的意思。〔尘劳〕心劳尘境,是烦恼的别名。〔尘劳迥脱事非常〕完全脱掉烦恼(断尽见思惑)一事,非同寻常。〔紧把绳头做一场〕这是以牧牛为喻,紧紧把住牛鼻绳来牧心牛,而牛鼻绳就是“无”字话头。只要话头打失,心牛就会狂奔乱跑,甚至吃人庄稼。所以要“紧把绳头做一场”,直到牛驯人闲,乃至人牛双泯

 

现将“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这一则公案,注释如下:

【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

一僧问道:‘狗子也有佛性吗?’赵州回答道:‘无。’

州曰:无。”这个“无”字,就是“本来无一物”的无,是就诸法实相来回答。就实相而言,一切法都不存在,狗子当然不例外。狗子都不存在,哪里还说得上有没有佛性呢。一般所说的无,是对有说无,例如:牛有角,兔无角。这是无明梦中事。赵州所说的“无”,是超越有无的无,是本来无一物的物,是诸法实相。

〔无明梦〕《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一切如来,依此三昧,成就无量大威神力,乃至证入一切法空(一切法皆是幻象),能于十方一切佛刹,示现种种自在事故。譬如有人,梦见种种变异事等,及其觉已,所见皆无。凡夫亦尔,无明梦故,妄于诸法生实体想。诸佛觉已,皆无所著,故能十方一切世界,一念示现无量佛事,自在无碍,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皆令悟入无量深妙解脱门故。”〔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法华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关于诸法实相的更多论述,详见本院教材《佛藏经选注》

二、方法

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向一念未萌前究)”,

这是参禅的精髓,思尽还源,即见真佛。

 

到了宋朝,大慧祖师极力倡导看话禅,中兴禅宗。话头虽有多种,他特别提倡举个“无”字。

大慧云: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厮捱)。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第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又不得思量卜度,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老鼠入牛角(有进无退),便见倒断(便见结局,指明心见性)也。又,方寸(心)若闹,但只举狗子无佛性话。佛语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个‘无’字,一时透过(立即一切透过),不着问人(用不着问别人)。若一向(若总是)问人,佛语又如何,祖语又如何,诸方老宿语又如何,永劫无有悟时也。(《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厮捱)〕若是话头尚未疑破,就以话头来抵住种种妄想(千疑万疑)坚持下去。〔厮捱〕抵住,熬过去。〔老宿〕年长资深之人。禅门指老成宿德之人。

 

大慧祖师在这一段开示中,除了说明举“无”字话头的重要性(若透得个‘无’字,立即一切透过),并且讲明举个“无”字的方法:“第一不得向(话头)举起处承当;又不得思量卜度;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往)。”

这段话有三个要点:

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即: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大慧祖师云:“只就这里看个话头。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看时,不用(不要)博量(抟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待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

二、“又不得思量卜度”,这是说:不可去思量卜度“无”是什么。憨山大师云:“古人说:‘话头如敲门瓦子,只是敲开门要见屋里人(本性),不是在门外做活计。’以此足见依话头起疑,其疑不在话头,要在根底也。”(《梦游集·示参禅切要》)又云:“咬定话头,不是要明话头;只借话头发疑,斩截妄想。其参究须离话头处参究,下得疑,方得力。”(《梦游集·径山杂言》)又云:“此一上(上面这番话)是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不是教你向公案上寻思,当疑情,讨分晓也。”(《梦游集·示参禅切要》)

三、“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这一句是参禅的精髓,是大慧开示学人如何举话头!“心无所之”,心不要跑到别处去。这样,就处于息妄的无念状态。此法之要点是:但着意(只是集中心力),就不可思量处思量。以此无相疑情,大逼大拶,思尽还源,即见真佛(本性)

 

问:怎样“就不可思量处去思量”?

答:“就不可思量处去思量”,即是向一念未萌前究(详见篇末“五、祖语”一章)。关于“向一念未萌前究”,详见《虚云禅法》

问:参禅要起疑情,什么是疑情?

答:所谓举“无”字话头,就是:提一个“无”字,即进入“就不可思量处去思量”(向一念未萌前究)的状态,此一“思量”(究),便是参。这个参的状态,就称为疑情,亦称疑团。疑情若在,便保持疑情继续参;疑情若失,就要立即提起话头而起疑——“就不可思量处去思量”(向一念未萌前究)。如此继续,尽量保持疑情持续不断。随着功夫的深入,疑情持续的时间会愈来愈长,而且愈来愈抗干扰,直至万念顿息,动静一如。

举个“无”字,既不是去看“无”字这个念头,也不是追问审究“无”字,而是“就不可思量处去思量”(向一念未萌前究)。众生无始劫来,思量成习,恒审思量是末那识的特征。要停止思量来截断妄想,非常困难,而且一旦不思量,又容易落入昏沉。现在通过“就不可思量处去思量”(向一念未萌前究)来截断妄想,乃是博换之法:因为在思量,所以心力集中,不会昏沉;因为思量的是在不可思量处思量,所以无妄想,离言思。——这是参禅的妙法。

举个“无”字,除了警醒自己进入疑情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警醒自己:本来无一物!从而斩断尘浊念想。憨山大师云:“若不能安忍,为烦恼之所障碍,才见起处,即将六祖‘本来无一物’句提起,如金刚王宝剑,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

问:什么是小疑?什么是大疑?

答:疑情的持续时间短,抗干扰性弱,就称为小疑;疑情的持续时间长,抗干扰性强,就称为大疑。宗门常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做功夫时,首先要话头站得住。所谓话头站得住,是说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疑情。然后,要话头站得长。进一步,就是要话头抗干扰,无论甚么情形下,话头一提,就站得住,站得长,所谓“话头一举,妄念全消”。如此下去,日久功深,直至万念顿息,动静一如。这就是明心见性的前奏,古德喻为:“钻燧烟飞,火之前相。”虚云老和尚在《自述年谱》中,记叙他在高旻寺打禅七而明心见性时写道:

“禅堂内职不令予轮值,得便修行。从此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指跑香时)。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qīng,厕所)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色色,悉皆了见,是时才鸣三板耳。翌日,询问香灯及西单,果然。予知是境,不以为异。至腊月八七(第八个“七”,这一期是连续打十二个“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因述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问:参禅与修定有何不同?

答:修定是凝心不动,而参禅是始终保持疑情——“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向一念未萌前究)。博山元来禅师云:“坐久则与静境相应,冥然无知,绝对绝待,纵得禅定,凝心不动,与诸小乘何所异也。”(《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问:请具体讲说二六时中,如何举个“无”字?

答: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各人情况不同,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具体运用。原则上是:遵循“万念归一,一归于无”的路线,只要达到了“万念顿歇,动静如一”的境界(宗门称为“功夫落堂”),明心见性是早晚的事。例如,如果能够直接进入“一归于无”的修学,就直接进入;如果还不能,就先进行“万念归一”的修学。“万念归一”的修学,就是二六时中,“无”字话头常提,只允许有“无”字一念(或者无念),别无它念。由于一天当中,情境不断变化,所以“无”字话头的运用,也相应不同。例如,静坐时、临睡前,“无”字是指令,“无”字一提,即进入“就不可思量处思量”的状态。如果是在应酬宾客,不用说话时,就守个“无”字。在有些情境下,“无”字是指令我们进入无念状态。由于已经有短暂时间处于无念的功力,所以能够“无”字一提,即进入无念状态;妄念不起,不必再提,妄念若起,立即提起,特别要在日常起心动念处做功夫。如前所说,举个“无”字,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警醒自己:本来无一物!每当境缘牵缠时,举个“无”字,即是六祖的“本来无一物”,千丝万缕,一刀斩断,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

以上所说,只是原则性的提示。自己要紧紧把握住“万念归一,一归于无”的修学路线,临机应变,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建立一套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修学方法。久久行之,待到功夫深了,虽不着意,也不分场合,都在“就不可思量处思量”。一旦思尽还源,即见真佛。

问:工作时怎样举个“无”字?

答:工作时,应当聚精会神地工作,只要一门心思在工作上,即是举个“无”字。切忌处于“一边工作,一边打妄想”的状态。一旦陷入这种情形,就要立刻提起“无”字,斩断妄想,回到聚精会神工作的状态。

如果你是在做家务事,或者重复性的劳动,可以这样来修炼:举个“无”字,立即进入无念状态。此无念状态就是疑情。疑情在时,不用提话头;疑情不在,就要立即提起。首先令疑情站住脚,然后站得久,抗干扰。最初,这是在做万念归一的功夫,进而即是在做一归于无的功夫。

处州白云无量沧禅师云:“二六时中,随话头而行,随话头而住,随话头而坐,随话头而卧。心如棘栗蓬相似,不被一切人我、无明、五欲、三毒等之所吞啖。行住坐卧,通身是个疑团。疑来疑去,终日呆桩桩地,闻声睹色,管取㘞地一声去在。”(《禅关策进》)

〔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佛遗教经》中,佛言:“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三毒〕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名“三毒”,这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问:是否可以在任何情境中,都“无”字一提,即进入“就不可思量处思量”的状态?

答:能够做到这样,这是最好的。通常,这是功力已深的境界。在修学中有任运和对治二门。任运门就像弄潮的舟子,在惊涛骇浪中随高随下,而不翻船。如果做不到,就先入对治门,有什么问题,就针对性地处理什么问题,念念不放过。对“万念归一”的修学阶段而言,只要能令心念归一,便是好方法。“万念归一”的功夫愈得力,“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功夫就会渐入佳境。

问:在实践中,我发现以“思”字作为话头,效果甚好。此话头一举,即进入“就不可思量处思量”状态。这样做,可以吗?

答:你通过实践找到了自己的话头,这是很好的。古德将话头喻作敲门瓦子,其作用是要敲开门见屋里人(本性)。所以,是什么样的瓦子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敲得开门。大慧祖师的开示中,就使用了各式各样的话头来接引学人。

问:我在静中做“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功夫,很得受用。但是,在动中做时,甚感困难。怎么办?

答:若是这样,动中你就做临在功夫。提一个“无”字,即进入临在。临在状态就是疑情。(关于临在,详见《觉知禅》第四章“觉知当下”。)

 

问:自古以来,参禅方法的开示甚多,学人无所适从,请为抉择。

答:参禅而见性的开示,始见于《六祖坛经》。六祖开示惠明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就是一念未生之际。所以见性的方法是:一念未生之际,回光返照,如何是本来面目?对于上等根性来说,仅此一言足矣。因此,惠明言下大悟。但是对一般人而言,要能够“一念未生之际,回光返照,如何是本来面目”,首先要能够处于稳定的无念状态,也就是说,一念不生的功夫成片。而要一念不生的功夫成片,首先要有万念归一的基础。所以,参禅见性有三段功夫:一、万念归一;二、一归于无;三、见自本性。为了能够迅速地奠定万念归一的基础,又有各种前行(例如《觉知禅》之前行篇)。在见自本性(破初关)之后,又有保任功夫(破重关、牢关)。公案、语录中对参禅方法的种种开示,不外乎是在讲如何做前行、万念归一、一归于无、见自本性,和见性之悟境,以及悟后的保任(伏烦恼、断烦恼、悟无生)。你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情形来选用。

 

问:参禅用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参禅用功的关键是:放下皮囊(色身),单提一念(疑念),绵密做去,无令间断。虚云老和尚开示道:“我们这个躯壳子,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我们所以放不下,只因将它看重,方生出人我是非、爱憎取舍。若认定这个躯壳子是具死尸,不去宝贵它,根本不把它看作是我,还有什麽放不下?只要放得下,二六时中,不论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通身内外只是一个疑念。平平和和不断地疑下去,不杂丝毫异念。一句话头,如倚天长剑,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怕什麽妄想,有什麽打得你闲岔,哪个去分动分静?哪个去着有着空?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觉清净,早已不是清净;怕落空,已经堕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所谓运水搬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不是一天盘起腿子打坐,才算用功办道的。”(详见《虚云禅法》

三、牧牛

牛一入草去,蓦鼻拽将回。

〔牛一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只要牛一离开正道(打妄想),就猛拉鼻绳拽将回来(立刻提起觉照,止息妄想)。〔蓦鼻拽将回〕蓦然拽鼻令回。〔立刻提起觉照,止息妄想〕如果提起觉照,都不能够止息妄想,这说明功力不足,宜从万念归一起修。(详见《参禅法要》

 

见性后的保任功夫,有如牧牛(心念是牛,觉照是牛鼻绳,心主是牧童),故称之为牧牛行(驯服心念,不令妄想)。

〔牧牛行〕《修心诀》云:“悟后长须照察,妄念忽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是也。”(注释详见《修心诀精解》)悟,就是见自无念心体(见性)。牧牛行就是保持心的无念状态,也就是息妄想。《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所谓“牛入草去”、“犯人苗稼”,喻指打妄想。

《禅苑瑶林注》记载:昔日懒安参访百丈禅师,礼而问曰:“学人欲来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你的自性就是佛,还说什么欲来识佛)。”曰:“识后如何(识佛(见性)后又当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依性起修,令自性返本还源)。”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不知道至家途中,自始至终应当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不许妄想)。”

〔保任〕保护和任运。保:在没有干扰和诱惑的环境中生活,以做到无念,例如古人见性后住山(在偏远的山上结茅蓬而居)。任: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无念,例如保的功夫成就后,下山回到繁华的都市历境炼心,历境验心,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在欲而离欲,在世而出世。《六祖坛经》云:“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徧(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六门〕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叫“六门”。

元音老人云:“今悟道(见性),虽已明悟自己空寂之灵知即是真佛,但以多生习染深厚,一下不能顿除,遇事尚还生心,见境卒难无念。但于生心动念时,非如盲目者(不像盲人那样),不知尘境本空,粘著攀缘,流浪忘返。而能于前念动时,后念即觉,顿时扫空。不过较全不动心者有生灭的痕迹,力量稍差而已。但能绵密保任,时时觉照,日久功深,自能打成一片。历代祖师之牧牛行,即此悟后用功之楷模也。”“故须念念薰修,心心觉照,于大悟后,于恶断恶,断而无断(不著相),于善修善,修而无修(不著相),登堂入室,归家稳坐,所谓‘绝学无为闲道人’。”《略论明心见性》

〔绝学无为〕既不学,也不作,因为道果是息虑而成。《传心法要》云:“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通“亡”)虑,佛自现前。”又云:“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只打算)学取,有甚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闲道人〕不作不起诸业行的清闲无为之修道人。《大智度论》云:“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

普明禅师十牛图颂

 

 

图中牛的颜色由黑转白的过程,标示着被驯服的程度。

 

(一)未牧: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这是讲牛未牧的情形:“狰狞头角恣咆哮”,是形容牛之狂野(妄念纷飞);“奔走溪山路转遥”,是说牛东奔西跑,离正道愈来愈远;“一片黑云横谷口”,是暗藏的危险,跌下去便粉身碎骨(喻指造恶业,遭恶报);“谁知步步犯佳苗”,是说牛随时随地都在犯规(打妄想)。

在这一阶段,牛完全没人管束,任其狂野乱奔,牛全黑。

(二)初调: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这是讲最初调制牛的情形:“我有芒绳蓦鼻穿”,突然在牛之鼻穿上牛鼻绳(觉照);“一回奔竞痛加鞭”,心只要一打妄想,便大力加功地修持,专注、连续、持久地觉照;“从来劣性(打妄想的恶习)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尽力提起觉照)”,此时牛不服调制,所以念念不可放松觉照(如履薄冰,全力以赴),用牛鼻绳(觉照)牢牢牵住牛,不让他犯规(打妄想)。

在这一阶段,牛不服管束,拼命反抗,牛全黑。

(三)受制: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在痛加鞭策,反复教训之后,牛不再反抗,野性渐去,服从命令(觉照下,不再妄念纷飞)。但此时处于关键时刻,牧童的制御功夫仍不可省,步步跟随,觉照不断,不能稍懈,否则便会前功尽弃。调制牛(心念),虽然极其辛苦,但此时功夫得力,终于把牛制服下来,故乐而忘苦,终日忘掉疲劳。

在这一阶段,牛虽然反抗,挣扎之下还是得服从牧童的命令,牛的头部变白。

(四)回首: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牛既受制已久,调驯功深,便开始回心转意,不再反抗,而是服从牧童的管束。然而,此时牧童仍然不能完全信任,放松警惕。因为颠狂之心,虽已调和柔顺,但长时间的习染,不可能一下子就荡涤殆尽,稍不留意,便会旧病复发(打妄想)。因此省察克制功夫断不可去,还需把觉照这条芒绳,系在牛鼻上。

在这一阶段,牛不再反抗,而是服从牧童的管束,牛的前半部分变白。

(五)驯伏: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

牛的野性全消,无论是在绿杨阴下,抑或是在古溪岸边,都会放收自如。此时牛已经驯伏,不劳牵调,在薄暮浓云的芳草地上,步步跟随主人之后,牧童终于做主。

在这一阶段,牛已经驯伏,不用牧童管束,牛的大部分变白。

(六)无碍: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牛已绝大部分变白,喻心念由劣性臻于善境,不用鞭策,露地安眠,丝毫不加防范。此时,心念的所作所为,皆出自然,合乎本性,无拘无碍。所以牧童便可安闲自在,憩息青松之下,短笛横吹,升平快乐。

在这一阶段,牛循规蹈矩,不须牧童操心,牛绝大部分变白。

(七)任运: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牛全部变白,喻心念任运自在皆无念,饥餐渴饮,随缘度日,毫无勉强。牧童也可以安眠石上,高枕无忧,任随牛走东去西。此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牧童也就撒手不管了。

在这一阶段,牛完完全全循规蹈矩,牧童也就撒手不管了,牛全部变白。

(八)相忘: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牧童和牛彼此相忘(“人自无心牛亦同”),主客之间的对立泯灭。对于牧童来讲,已无牛的存在,更不会作意去调伏;对于牛来讲,再也不需要牧童的牵拽,而能自然合道。“白牛常在白云中”喻指牛愈来愈淡薄,时隐时现。人牛相忘,主客不立,犹如白云明月两不相干,任东任西,无不自在。

在这一阶段,人牛相忘,主客不立,牛全白。

(九)独照: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牛已泯去(消失),牧童自然安闲无事,逍遥自在地“拍手高歌明月下”,但还不究竟,尚须泯去牧童。故云:“归来犹有一重关。”——离回家还有“尚须泯去牧童”这一道关。

在这一阶段,牛消失了。

(十)双泯: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牧童和心牛双泯,无明梦醒,究竟圆满,生机盎然。

在这一阶段,牧童也消失了。

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

 

 

 

(一)寻牛。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家山渐远,歧路俄差(讹差,讹误差错)。得失炽然,是非锋起。

颂曰: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何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二)见迹。依经解义,阅迹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正邪不辨,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明众器为一金〕明了众多的金器虽然形状各不相同,其实都是由金制成。

颂曰: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芳草离披见也么〕只见芳草散乱间杂。〔离披〕散乱;间杂。〔也么〕衬词,无义。唐·钟离权《赠吕洞宾》诗:“説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三)见牛。从声得入,见处逢源。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目,非是他物。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盐溶于水中,可以尝出盐的味道,但是看不见盐的形体;白布着色,但是只看见颜色,而看不见染料的形体。〔胶青〕颜料、染料。

颂曰: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廻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四)得牛。久埋郊外,今日逢渠(他)。由胜境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楚。

颂曰: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霞深居处。

(五)牧护。前思方起,後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不由境有,唯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颂曰: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惹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形又逐人。

〔逐人〕牛已牧得驯伏,步步随人。

(六)骑归。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背,目视云霄。呼唤不回,捞笼(围裹)不住。

颂曰: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七)存人。法无二法,牛自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如金出矿,如月离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蹄、筌〕蹄是捕兔的工具,筌是捉鱼的工具。《庄子.外物》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譬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威音〕威音王佛,劫初之佛。〔威音劫外〕劫初之前。

颂曰: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八)俱忘。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含花,一场懡㦬。

〔百鸟含花〕百鸟衔花来供养。牛头法融禅师未见禅宗四祖道信之前,已修成百鸟衔花来献的境界。四祖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奇异之人,乃躬自寻访。见后为渠(他)指点迷津,自后百鸟不复衔花。〔懡㦬mǒ luó〕梵语,汉译:惭愧。〔一场懡㦬〕一场悔愧。这是说法融见四祖前,妄自以为“百鸟含花”是究竟境界。(详见《四祖开示法融》)《续古尊宿语要》曰:“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百鸟含花来?’师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问:‘见後,为什麽不含花?’师云:‘贫与贱。’”杨无为曰:“紫气氤氲透白云,因逢宗匠指迷津,衔花百鸟空惆怅,不见庵中旧主人。”

颂曰: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怎么)容雪,到此方能合正宗。

(九)还源。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空寂。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颂曰: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怎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十)入鄽。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提瓢入市,杖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鄽chán〕古同“廛”,集市。

颂曰:露胸跣足入鄽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妙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跣xiǎn〕光着脚。

 

大慧祖师云:“既学此道(参禅),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对修道人而言,妄念即是恶念,因为它会断掉法身慧命)相续。或照顾不著,起一恶念,当急著精彩(就要立即抖擞精神,拽转头来由妄念转回到正念上来。若一向(总是)随他去,相续不断,非独障道,亦谓之无智慧人。昔沩山问懒安(大安禅师):‘汝十二时中,当何所务?(二十四小时中,你在干什么?)安云:‘牧牛。’山云:‘汝作么生牧?(你怎样牧?)安云:‘一回入草去(妄念生起),蓦鼻拽将回。(只要牛一离开正道,就猛拉鼻绳拽将回来。)山云:‘子(您)真牧牛也!(您真正是在牧心牛啊!)学道人制恶念制止妄念),当如懒安之牧牛,则久久自纯熟矣(妄念不起)。”(《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懒安〕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号懒安,郡之陈氏子。受业于黄檗山,习律乘。尝自念言:“我虽勤苦而未闻玄极之理。”乃孤锡游方。将往洪井路出上元,逢一老父,谓师曰:“师往南昌,当有所得。”师即造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来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曰:“识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不妄想)。”师自兹领旨,更不驰求。同参祐禅师创居沩山,师躬耕助道。及祐归寂,众请接踵住持。上堂:“汝诸人总来就安(你们都来依止我),求觅甚么?若欲作佛,汝自是佛。担佛傍家走,如渴鹿趁(追逐)阳焰相似,何时得相应去!汝欲作佛,但无许多颠倒、攀缘、妄想、恶觉、垢净,众生之心便是初心正觉佛,更向何处别讨!所以安(我)在沩山,卅年来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学沩山禅。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把鼻孔拽转来;才犯人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愧受众人赞誉),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趁不去(终日清清楚楚地在面前赶不走)。”(《禅苑瑶林注》)〔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幻象。大乘十喻之一。〔露地白牛〕露地,为门外之空地,喻平安无事之场所;白牛,意指清净之牛。《法华经·譬喻品》中,以白牛譬喻一乘教法,从而指无丝毫烦恼污染之清净境地为露地白牛。

又云:“疑情未破,但只看个古人入道底话头,移逐日许多作妄想底心,来话头上,则一切不行矣。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只这一字,便是断生死路头底刀子也。妄念起时,但举个‘无’字,举来举去,蓦地绝消息,便是归家稳坐处也。此外别无奇特,前所云难进底一步,不觉蓦然过矣。”

〔蓦〕突然,意外。

 

《无门关》曰:“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这)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透得过者,非但亲见赵州,便可与历代祖师,把手共行,眉毛厮结(同体相连),同一眼见,同一耳闻,岂不庆快(庆幸喜悦)?莫有要透关底么?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蓦然打发,惊天动地,如夺得关将军大刀入手,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向六道四生中游戏三昧。且作么生提撕(那么,怎样提撕呢)?尽平生气力举个‘无’字,若不间断,好似法烛(蜡烛),一点便着。”

〔无门关〕《无门关》一书,是宋代禅僧无门慧开因学人请益,遂将古人公案,作敲门瓦子,随机引导学者。随手抄录,不觉成集。书中共举古来著名公案四十八则,再加颂与评唱而成。体例是先举本则,次出评唱,后附自作之颂。〔祖师关〕祖师必须通过之关门。不通过此关,则不能成为祖师。祖师关为顿悟境界,此关之要,在一“无”字;参透此关,始能绝心路、得妙悟,与历代祖师把手共行。〔提撕〕警醒地保持正念。莲池大师云:“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二十四小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朱子全书·存养》云:“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法烛〕即现在所说的蜡烛。“烛”是指照明之火。汉代刘安首先制作蜡烛来代替油灯,淮南王将它立为楷法普遍推广,故称其为“法烛”。

四、开悟

未透彻时,如老鼠咬棺材,不可移易。

 

在《继灯录》中,蒙山德异禅师自述参禅开悟的经过:

(蒙山德异禅师自称)年二十,知有此事(明心见性)。至三十二,请益十七八员长老,问他做工夫,都无端的。后参皖山长老,教看‘无’字。十二时中,要惺惺,如猫捕鼠,如鸡抱卵,无令间断。未透彻时,如鼠咬棺材(只有咬穿才能够活命),不可移易。如此做去,定有发明(心花顿发)时节。于是昼夜孜孜(勤勉不倦地)体究,经十八日,吃茶次(饮茶时),忽会得‘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胜欢喜。(“忽会得”,这是解悟。)求决三四员长老,俱无一语。或教只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馀俱莫管。便信此说。

〔惺惺〕神志清醒。对于修行人来说,陷入妄想或者昏沉,都是神志不清醒,因为自己没有做得主。〔海印三昧〕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风平浪静澄清之海面,无相不印现。《楞严经》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过了二载(过了两年),景定五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六月,在四川重庆府,患痢(患痢疾),昼夜百次(昼夜腹泻百次)。危剧濒死,全不得力(功夫全不得力)。海印三昧,也用不得;从前解会的,也用不得。有口说不得,有身动不得,有死而已。业缘境界俱时现前(亲身体验到解悟敌不得生死),怕怖慞惶,众苦交逼。遂强作主宰,分付后事。高着蒲团,装一炉香,徐起坐定,默祷三宝龙天,悔过从前诸不善业:若大限当尽,愿承般若力,正念托生,早早出家;若得病愈,便弃俗为僧,早得悟明,广度后学。

作此愿已,提个‘无’字,回光自看。未久之间,脏腑三四回动,只不管他。良久,眼皮不动。又良久,不见有身,只话头不绝。至晚方起,病退一半。复坐至三更四点,诸病尽退,身心轻安。

八月至江陵落发(削发为僧),一年起单(离开寺庙)行脚。途中炊饭,悟得工夫须是一气做成,不可断续。到黄龙归堂,第一次睡魔来时,就座抖擞精神,轻轻敌退。第二次亦如是退。第三次睡魔重时,下地礼拜消遣,再上蒲团。规式已定,便趁此时,打并(收拾)睡魔。初用枕短睡,后用臂,后不放倒身。过二三夜,日夜皆倦,脚下浮逼逼地。忽然眼前如黑云开,自身如新浴出水一般清快。心下疑团愈盛,不着用力,绵绵现前。一切声色,五欲八风,皆入不得。清净如银盆盛雪相似,如秋空气肃相似。

〔五欲〕色、声、香、味、触。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宛转的声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的心,故名五欲。〔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却思工夫虽好,无可决择(没有善知识决断其疑,分别其理)。起单(于是离寺参访)入浙,在路辛苦,工夫退失。至承天孤蟾和尚处归堂,自誓:未得悟明,断不起单(决不离开这个寺庙)。月馀,工夫复旧(工夫恢复)。其时遍身生疮亦不顾,舍命趁逐(追究),工夫自然得力,又做得病中工夫。

因赴斋出门,提话头而行,不觉行过斋家,又做得动中工夫。到此却似透水月华到此时,疑团就像透水之月影,急滩之上,乱波之中,触不散,荡不失,活鱍鱍地。三月初六日,坐中正举‘无’字。首座入堂烧香,打香盒作声。忽然㘞地一声,识得自己(识得自己本来面目,这是证悟),捉败赵州(透过赵州的“无”字公案)。遂颂云:没兴(晦气)路头穷,踏翻波是水(悟得波即是水);超群老赵州(出类拔萃的赵州老和尚),面目只如此(其本来面目也不过是同我悟得的一样啊)

〔鱍鱍bō bō〕鲜活貌。

秋间,临安见雪岩、退耕、石坑、虚舟诸大老,舟劝往皖山。山(到了皖山,皖山愚谷贤禅师)问:‘光明寂照遍河沙,岂不是张拙秀才语?’某开口,山便喝出。

〔光明寂照遍河沙,岂不是张拙秀才语〕这是皖山愚谷贤禅师要他参张拙之偈,令他有无俱泯。

自此行坐饮食,皆无意思。经六个月,次年春,因出城回,上石梯子。忽然胸次疑碍冰释,不知有身在路上行。乃见山,山又问前语,某便掀倒禅床。却将从前数则极淆讹公案,一一晓了。

诸仁者,参禅大须仔细山僧若不得重庆一病,几乎虚度。要紧在遇正知见人。所以古人朝参暮请,决择身心,孜孜切切,究明此事。”

〔山僧若不得重庆一病,几乎虚度〕我若不是在重庆患重病濒死,身临其境,才晓得解悟敌不得生死,几乎虚度这一生。病中亲身体验到解悟敌不得生死,大慧的师父圆悟克勤禅师年轻时也有同样的经历,这是修行人的警钟。

《僧宝正续传》记载:克勤禅师投五祖法演座下,“师(克勤)恃豪辩,与之争锋。演不怿(法演不悦;怿yì,喜悦)曰:‘是可以敌生死乎(你这雄辩能敌生死吗)?他日涅槃堂孤灯独照时,自验看!’(克勤)以不合辞去。抵苏州定慧,疾病几死。因念畴昔(从前)所参,俱无验(临命终时,从前的参究功夫都无效验,生死关头做不得主),独老演不吾欺(只有法演老师父不骗我,对我说实话:‘是可以敌生死乎?’)。会病间即日束包而返(病一好,当天就收拾行李回到法演那里)。演喜其再来,容为侍者。

〔五祖法演〕法演禅师晚年住蕲州五祖山东禅寺,世称“五祖法演”。

 

《五灯会元》记载:张拙秀才因禅月大师指参石霜(张拙秀才因禅月大师指点,去参访石霜禅师)。霜问:“秀才何姓?”曰:“姓张名拙。”霜曰:“觅巧尚不可得,拙自何来?”(寻求巧尚且不可得,哪里还有拙?这是石霜禅师就张拙的名字来讲诸法实相,引导他入不二法门。)(张拙)忽有省(豁然大悟)。乃呈偈曰: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这首偈(世称《见道偈》)是张拙大悟后,对自己境界的描述,呈给石霜禅师,请他印证。现将此偈注释如下:

 

【光明寂照遍河沙】是说开悟时彻见本性的情形:本性光明湛寂,遍照恒河沙那样无数的大千世界。

【凡圣含灵共我家】凡夫圣人之自性与我家那个(自性)其体相同(彼此等同)。含灵,含有灵性者,指有情众生,但在本句中是指自性。这句是说,凡夫与圣人,他们的自性与我这个自性其体相同,只不过迷与觉有差别。《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关于自性,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

〔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不生(粗念、细念和微细念都停息),则本性彻现(全体现)。

【六根才动被云遮】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才动,自性本有光明即被烦恼遮盖,呈习性状态。

【断除烦恼重增病】自性灵明湛寂,万德具备,本自圆成。起心动念去断除烦恼,反增迷惑。《修心诀》云:“不知善恶性空,坚坐不动捺伏身心,如石压草以为修心,是大惑矣!故云:‘声闻心心断惑(见思惑),能断之心是贼。’但谛观杀盗淫妄从性而起,起即无起,当处便寂,何须更断?所以云:‘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又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故悟人分上,虽有客尘烦恼,俱成醍醐。但照惑无本,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化六尘如汤消冰。”(注释详见《修心诀精解》但要注意的是,悟后起修有两门:任运门和对治门。“断除烦恼重增病”和下一句“趣向真如亦是邪”是讲任运门;如果自己虽然开悟,但是基础不够,烦恼浓厚,习气坚重,做不到“但照惑无本,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化六尘如汤消冰”译文:只须观照见思惑本来就没有,就知道三界如空华,于是烦恼如风卷烟一样地消失了;知道六尘是幻化,于是烦恼如滚汤消冰一样地融化了),即应先入对治门,切不可妄执“断除烦恼重增病”而“随心自在”。

〔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轮回。〔醍醐〕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药中第一。《大般涅槃经》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

【趣向真如亦是邪】起心趋向真如(本性)也是错误的。这是入不二法门之说,凡圣俱泯。《圆觉经》中,佛言:“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都是幻相)。”

〔不二法门〕超越一切相对、差别的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说无垢称经·不二法门品第九》云:“生灭为二,若诸菩萨了知诸法本来无生,亦无有灭。证得如是无生法忍,是为悟入不二法门。”〔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无性〕没有实体,是幻象。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大师,有次听见一僧人念张拙的《见道偈》,当念到“断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时,紫柏说:“错了!应该是‘断除妄想方无病,趣向真如不是邪’。”僧云:“你错他不错。”紫柏大疑,从此以后,每到一个地方,就把这两句话写下来,挂在墙壁上,行住坐卧都在参究这个问题,最后参至头面俱肿。一日吃完斋饭后,紫柏突然开悟,头面之肿立消。

【随顺世缘无罣碍】如今了悟第一义谛,因此随顺世缘,无有挂碍地化生度日,缘来即施,缘去即寂。

〔第一义谛〕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

【涅槃生死等空华】因为涅槃与生死都是幻相(空华)啊。《圆觉经》云:“生死涅盘犹如昨梦。”

〔空华〕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幻相。

五、祖语

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

 

下面是大慧祖师的开示,摘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请只把闲思量底心,回在‘无’字上,试思量看,忽然向思量不及处,得这一念破,便是了达三世处也。

 

只这一(无)字,便是断生死路头底刀子也。妄念起时,但举个‘无’字,举来举去,蓦地绝消息,便是归家稳坐处也。

 

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厮捱)。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却另外去文字上打妄想),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

第一不得向(话头)举起处承当,又不得思量卜度,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往),老鼠入牛角(有进无退),便见倒断(便见结局,指明心见性)也。

又,方寸(心)若闹,但只举狗子无佛性话。佛语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个‘无’字,一时透过(立即一切透过),不着问人(用不着问别人)。若一向(若总是)问人,佛语又如何,祖语又如何,诸方老宿语又如何,永劫无有悟时也。

 

疑情未破,但只看个古人入道底话头,移逐日许多作妄想底心,来话头上,则一切不行矣。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只这一字,便是断生死路头底刀子也。妄念起时,但举个‘无’字,举来举去,蓦地绝消息,便是归家稳坐处也。此外别无奇特,前所云难进底一步,不觉蓦然过矣。

 

常以‘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二事,贴在鼻孔尖上,茶里饭里,静处闹处,念念孜孜(念念勤勉不倦),常似欠却人万百贯钱债,无所从出(无法偿还),心胸烦闷,回避无门(无法躲债),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当恁么时(当这样的时候),善恶路头相次(依次)绝也。觉得如此时,正好著力,只就这里看个话头。

〔恁(nèn)么〕如此。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看时,不用博量(抟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待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但行住坐卧,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提撕得熟,口议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退心),得如此时(因为到得如此时),却是个好底消息。

〔无事甲〕无所事事的甲壳,指无妄想、亦无参究之空心静坐。法演禅师云:“须是猛著精彩,提个话头,昼参夜参,与他厮捱。不可坐在无事甲里,又不可蒲团上死坐。若杂念转斗转多,轻轻放下,下地走一遭,再上蒲团。开两眼,捏两拳,竖起脊梁,依前提起话头。便觉清凉,如一锅沸汤,搀一杓冷水相似。如此做工夫,定有到家时节。”(《佛祖纲目》)

不见古德有言:‘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师门下如是,佛说一大藏教,尽是这般道理。

 

疑‘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底心未忘,则是生死交加。但向交加处,看个话头。僧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将这疑‘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底心,移来‘无’字上,则交加之心不行矣(则生死交加之心不行矣)。交加之心既不行,则疑生死来去底心将绝矣。但向欲绝未绝处,与之厮崖。时节因缘到来,蓦然喷地一下,便了教中(便做到经教中)所谓‘绝心生死,止心不善,伐心稠林,浣心垢浊’者也。

〔绝心生死,止心不善,伐心稠林,浣心垢浊〕断绝心对生死的疑虑和执著,制止心中不善的念头,砍伐心中的稠林(指各色各样的念头),浣洗心中的垢浊(业习)。

 

行住坐卧,造次颠沛,不可忘了妙净明心之义。妄念起时,不必用力排遣,只举:‘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举来举去,和这举话底亦不见有,只这知不见有底亦不见有,然后此语亦无所受。蓦地于无所受处,不觉失声大笑,一巡时便是归家稳坐处也。

 

但常教方寸(心)虚豁豁地,只以‘不知生来、不知死去’底心,时时向应缘处提撕。提撕得熟,久久自然荡荡(方寸空荡荡)地也。觉得日用处省力时(觉得日用处提撕并不费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却得无限力。

 

但莫于古人言句上只管如迭塔子相似,一层了又一层,枉用工夫,无有了期。但只存心於一处,无有不得底(的)

 

左右(大众)若信得山僧及,试向闹处看狗子无佛性话,未说悟不悟。正当方寸扰扰时,谩提撕举觉看,还觉静也无,还觉得力也无?若觉得力,便不须放舍。要静坐时,但烧一炷香静坐,坐时不得令昏沉,亦不得掉举。昏沉掉举先圣所诃,静坐时才觉此两种病现前,但只举狗子无佛性话,两种病不着用力排遣,当下怗怗(驯服貌)地矣,日久月深才觉省力便是得力处也。亦不着做静中工夫,只这(举狗子无佛性话)便是工夫也。

〔怗怗tiē tiē〕安静貌;驯服貌。〔掉举〕心念动摇。

 

但莫起心管带(管束),将心忘怀,十二时中放教荡荡地。忽尔旧习瞥起(突然生起),亦不着用心按捺,只就瞥起处,看个话头‘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正恁么时,如红炉上一点雪相似(旧习立刻消融)

〔放教〕使;令。

 

既不知来处,又不知去处,便觉心头迷闷。正迷闷时亦非他物,只就这里看个话头。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但举此话,忽然伎俩尽时,便悟也。

切忌寻文字引证,胡乱抟量注解。纵然注解得分明、说得有下落,尽是鬼家活计。疑情不破,生死交加;疑情若破,则生死心绝矣。生死心绝,则佛见、法见亡矣。佛见、法见尚亡,况复更起众生烦恼见耶?

但将迷闷底心,移来干屎橛上,一抵抵住。怖生死底心,迷闷底心,思量分别底心,作聪明底心,自然不行也。觉得不行时,莫怕落空,忽然向抵住处绝消息,不胜庆快平生!

得消息绝了,起佛见、法见、众生见,思量、分别,作聪明、说道理,都不相妨。日用四威仪中,但常放教荡荡地,静处闹处常以干屎橛提撕,日往月来水牯牛自纯熟矣。第一不得向外面别起疑也,干屎橛上疑破,则恒河沙数疑一时破矣。

〔干屎橛〕即厕筹。拭粪的小竹木片。〔四威仪〕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坐、卧。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所谓工夫者,思量世间尘劳底心回在干屎橛上,令情识不行,如土木偶人相似。觉得昏怛没巴鼻可把捉时,便是好消息也。莫怕落空,亦莫思前算后几时得悟;若存此心,便落邪道。佛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着即祸生。

〔巴鼻〕可把持之处,即现代所说的“抓手”。〔着即祸生〕若去思量分别,则永无悟时。

 

日用应缘处,才觉涉(涉及)差别境界时,但只就差别处,举狗子无佛性话。不用作破除想,不用作情尘想,不用作差别想,不用作佛法想,但只看狗子无佛性话。但只举个‘无’字,亦不用存心等悟。若存心等悟,则境界也差别,佛法也差别,情尘也差别,狗子无佛性话也差别,间断处也差别,无间断处也差别,遭情尘惑乱身心不安乐处也差别,能知许多差别底亦差别。若要除此病,但只看个‘无’字。

 

举话时都不用作许多伎俩,但行住坐卧处勿令间断,喜怒哀乐处莫生分别。举来举去,看来看去,觉得没理路、没滋味、心头热闷时,便是当人放身命处也。记取!记取!莫见如此境界便退心,如此境界正是成佛作祖底(的)消息也。

 

但将妄想颠倒底心,思量分别底心,好生恶死底心,知见解会底心,欣静厌闹底心,一时按下。只就按下处,看个话头——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此一字子,乃是摧许多恶知恶觉底器仗(武器)也。

不得作有无会,不得作道理会,不得向意根下思量卜度,不得向扬眉瞬目处垛根,不得向语路上作活计,不得掉在无事甲里,不语向举起处承当,不得向文字中引证,但向十二时中、四威仪内,时时提撕,时时举觉——‘狗子还有佛性也无?云:无。’不离日用,试如此做工夫看,月十日(一月或十日)便自见得也。

 

承留心欲究竟此一段大事因缘。既办此心,第一不要急,急则转迟矣;又不得缓,缓则怠堕矣。如调琴之法,紧缓要得中,方成曲调。但向日用应缘处,时时觑捕,我这个能与人决断是非曲直底(的),承谁恩力?毕竟从甚么处流出?觑捕来觑捕去,平昔生处路头自熟(往常生处之路头自然熟悉),生处(参究)既熟,则熟处却生矣

(哪)个是熟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无明业识、思量计较心识,昼夜熠熠,如野马无暂停息底是。这一络索(这一连串),使得人流浪生死,使得人做不好事。

〔熠(yì)熠〕鲜明貌;闪烁貌。〔五阴〕亦名五蕴,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色蕴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印光大师云:“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涅槃经》云:“临命终时,眷属哭泣。其人惶怖,不能自持。一生善恶,俱现目前。暖气尽后,过去五阴灭,现在中阴生。入胎之后,现在中阴灭,未来五阴生。譬如灯生暗灭,灯灭暗生,相续不断。”〔六入〕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亦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别名。〔十二处、十八界〕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二十五有〕由业因而有果报生,故果亦名为“有”。三界的果法,分为二十五类,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恶趣(又名四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四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禅天为四有,另外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为三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处。

这一络索既生(这一连串既然生疏),则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便现前矣,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故古德(高城和尚)契证了,便解道:‘应眼时,若千日(如像一千个太阳),万象不能逃影质;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如此等事,不假他求,不借他力,自然向应缘处活鱍鱍地。

未得如此,且将这思量世间尘劳底心,回在思量不及处。试思量看,那(哪)个是思量不及处?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只这一字,尽尔有甚么伎俩,请安排看,请计较看。思量计较安排,无处可以顿放,只觉得肚里闷,心头烦恼时,正是好底时节,第八识相次不行矣。觉得如此时,莫要放却,只就这‘无’字上提撕。提撕来提撕去,生处自熟,熟处自生矣。

 

情识未破,则心火熠熠地。正当恁么时,但只以所疑底话头提管。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只管提撕举觉,左来也不是,右来也不是,又不得将心等悟,又不得向举起处承当,又不得作玄妙领略,又不得作有无商量,又不得作真无之无卜度,又不得坐在无事甲里,又不得向击石火、闪电光处会。直得无所用心,心无所之时,莫怕落空,这里却是好处。蓦然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

 

但自时时提撕。妄念起时,亦不必将心止遏,只看个话头。行也提撕,坐也提撕。提撕来,提撕去,没滋味,那时便是好处,不得放舍。忽然心华发明,照十方刹,便能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欲妙喜(大慧自称)因书,指示径要处。只这‘求指示径要’底一念,早是刺头入胶盆了也,不可更向雪上加霜。

〔径要〕要领。〔底〕的。〔刺头入胶盆〕 禅林用语。比喻落入文字语言之陷阱而不得脱出。胶盆,系溶胶之器皿,若不知究里,一头栽入满盛胶液之盆中,则如身陷泥淖,动弹不得。因之,学人若以可见之文字、所闻之言教即为究竟佛法,遂钻入其中,紧紧抓持,辗转思虑,乃至吟咏玩味,竟无法放下一切,以求证悟;犹如栽入胶盆之中,粘手缚足,不得解脱。

虽然,有问不可无答。请左右(请您),都将平昔或自看经教话头、或因人举觉指示得滋味欢喜处,一时放下,依前百不知,百不会,如三岁孩儿相似,有性识而未行,却向未起‘求径要’底一念子前头看。看来看去,觉得转没巴鼻,方寸转不宁怗时,不得放缓,这里是坐断千圣顶𩕳处。往往学道人,多向这里打退了。

〔转〕愈发。〔巴鼻〕可把持之处。〔方寸〕心。〔宁帖〕安宁平静。〔坐断〕占据,把住。

左右(您)若信得及,只向未起‘求径要指示’一念前看,看来看去,忽然睡梦觉(大悟,明心见性),不是差事,此是妙喜平昔做底得力工夫。(向一念未起前看,这就是径要处)

〔向未起‘求径要’底一念子前头看〕即是:向一念未起前看。这就是大慧常说的“就不可思量处思量”,也就是虚云老和尚所说的:“向一念未萌前究。”(详见《虚云禅法》))——此乃参禅之精髓。〔差事〕异事。

 

《五灯会元》记载:“师坐次(药山惟俨禅师打坐时),僧问:‘兀兀地(你这样一动不动地坐着)思量甚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的)。’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不起妄念地思量)。’”

〔思量个不思量底〕思量个不思量的。“底”,同“的”。〔非思量〕意思是:这不是寻常那种考虑事情的思量,而是不起妄念地思量。若会此意,如龙得水,似虎倚山。要是将药山所回答的“非思量”,误理解为不思量,那就点金成铁了。

以上之问答,成为曹洞宗坐禅之要术。

〔曹洞宗〕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沩仰宗)之一,创始于洞山良价(jiè)、曹山本寂。

药山禅师所说的“思量个不思量底”,实际上就是大慧禅师所说的:“就不可思量处思量。”

 

要说明的是:“思量个不思量底”“就不可思量处思量”“一念未萌前究”这三者相同,是就大体上讲。但其中每一种方法,各具特色,都非常精妙,须行人细心体会,灵活运用。

 

 

参考阅读:

大慧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