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得生与否

湛然

 

没有力行的信愿,实际上是虚信浮愿,自欺欺人!

 

问:请问“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句出自蕅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其文曰:“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信愿)为前导,行行(持名)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在这段文中,“信、愿、持名,一经要旨”,是说:信、愿、行(持名)三者密不可分,是本经要旨,亦是净土修行之要径。“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和“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是说:信愿是前导,如同眼看;持名是正修,如同足行。没有眼看,会乱走;而没有足行,根本就不能够到达宝所(到达宝所譬喻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从“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的上下文来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得生者,必须要有信愿,而且还必须有持名功夫,功夫深者高品位往生,功夫浅者低品位往生。

问:不对。“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的意思应该是: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而且印光大师非常赞叹这两句话,因为它告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是:只要你真信、切愿,就能往生。

答:把“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理解成“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有两个问题:

一、如果这样来理解,那么“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的意思就是: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只要有持名功夫,即得往生(功夫深者,高品位往生;功夫浅者,低品位往生)。这样一来,前半段说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后半段说只要有持名功夫,即得往生。那么,往生究竟是只要有信愿,还是只要有持名功夫呢?试想,蕅益大师怎么会讲出这样自相矛盾的话来!?

而且蕅益大师在这段开示中,讲得清清楚楚:信愿是前导,行(持名念佛)正修所以蕅益大师以目喻信愿、以足喻行(持名念佛),开示道:要目足并运,才能够到达宝所。如果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的意思是:“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这相当于说:“只要眼睛看,不须足行,便可到达宝所。”岂不荒谬? 这哪里是蕅益大师的意思呢?!

所以,要特别注意“全由”与“全凭”二词在含义上的差别:“全由”是必要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全凭”是充分条件(只要具备这一条件就足够了)。

〔全由、全凭〕要特别注意“全由”与“全凭”二词在含义上的差别:“全由”是必要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全凭”是充分条件(只要具备这一条件就足够了)。因此,把“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篡改成“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意思就完全变了:“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是说必须要有信愿,才能够往生;而“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是说只要有信愿,就能够往生。现在有的人在宣讲经论时,就是别有用心地把“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篡改成“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然后讲蕅益大师说:只要有信愿就能往生。例如《只要有信愿就能够往生》中说:“所以这个经典才说:如果你有信心,就应当发愿。你只要有这个信愿,你就可以往生。蕅益大师前面讲的‘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他是对《阿弥陀经》的义理掌握得非常深遂所说出来的,是有经典依据的,你只要有信愿就能往生!你说这是多么不同的声音!”

二、在《要解》这段文中,蕅益大师讲得很清楚,信愿是前导(指引目的地),持名是正修(走向目的地),怎么可以只要有前导而无正修就可以了呢?而且大师还形象地譬喻说:信愿如眼看,持名如足行,那么行人要到目的地(西方极乐世界),就必须眼睛要看路、足要行走(“目足并运”),怎么可以只要有眼睛看路而足不行走就到达目的地了呢?正如蕅益大师在《要解》前面“明宗”一节中开示道:“宗是修行要径。......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详见《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注》

请注意:蕅益大师在上文阐释信愿行时,明确指出:“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将信愿行的关系,讲得一清二楚。

所以,印光大师在引用“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时,先就讲明:“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印光大师的这段开示是:“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居士书》)

印光大师在引用“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段话前,就讲得清清楚楚:“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而且印光大师明确开示道:“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哪里是说“只要有真信切愿就能往生”呢?更何况,没有力行的信愿,哪里是真信切愿呢?没有力行的信愿,实际上是虚信浮愿,自欺欺人!

 

而且,倘若藕益大师主张“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他怎么会在大病垂危之际,由于“心虽明了,力不自由”“痛哭号呼,罔知攸措(不知所措)?并且忏悔自己“观行荒疎”呢?怎么会要赶紧启建净社,精进念佛以求往生呢?而且还说道:“设非急勖净业(若不紧急地勉力精修净业),何以永脱苦轮(怎么能够永出生死轮回)?”(详见《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一文

〔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蕅益大师《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云:“今病患缠身,心虽明了,力不自由,痛哭号呼,罔知攸措。幸仗佛慈,残喘未绝,设非急勖净业,何以永脱苦轮?”译文:现今病患缠身,心明白应当提起正念、并保持正念,但是力不由己,痛哭号呼,不知所措。幸仗佛慈性命未绝(若是此时命绝,后果不堪设想),若不紧急地勉力精修净业怎么能够永出生死轮回?

〔号呼〕哀号哭喊。〔正念〕净宗的正念是不夹杂妄念的念佛之念(念念相续),禅宗的正念是无念(一念不生)。〔罔知攸措〕不知所措。罔,是“不”的意思;攸,是“所”的意思。〔勖xù〕勉力。〔苦轮〕生死之苦果轮转不止,故云

 

念佛之所以要一心,是因为“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印光大师云:“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印光法师文钞·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印光大师又云: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居士书》)

所以,确保往生的要诀是:真信切愿,临终正念。这也是念佛人的修学纲领。因为真信,眼光晓了前境,对目标和道路看得清清楚楚;因为切愿,动力强大无比,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有了真信切愿,就必然会遵循世尊“如说修行”的谆谆教导,做到临终正念,以证其所信,满其所愿。莲池大师云:“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阿弥陀经疏钞》)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如同江河的洪水把堤岸冲开,浩浩荡荡,无论什么都抵挡不住。

要注意的是,当信、愿还仅只停留在头脑中时,这只是一种想法而已。必须把信、愿实践出来,这才是真信切愿。所以,真信切愿必然导致力行。若无切实精进的念佛,何以证其所信?何以满其所愿?没有力行的信、愿,只不过是虚信浮愿而已。蕅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灵峰宗论》)

 

关于真信切愿力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净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开示道:“不信姑置(不信者,姑且放在一边不说他们)。即如信者,信而不愿,犹(也还是)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也还是不)愿也。行而不猛,犹弗(也还是不)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详见《念佛论(彻悟大师语录注释)》) 这里,彻悟大师开示道:“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这是信愿行的精髓。

〔三不退〕一、位不退,即修得之位不退失;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

因此,信愿行三资粮,乃净宗修学的核心。三者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彼此间的关系是:以信启愿,以愿导行;以行满愿,以行证信。这十六个字,是净宗修学的基本方针也就是说,信和愿要落实在力行上,方是真信切愿;而力行又是证信、满愿的实际行动,同时也是检查信有多真、愿有多切的标尺。念佛人必须:真信切愿,勇猛力行。

 

问:《佛说无量寿经》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所以,只要真信,称念十声佛名,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经文中的“乃至十念”,这是指临终相续十念。(详见《第十八愿》一文。)

问:《佛说无量寿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所以,只要真信,至心回向一次,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乃至一念至心回向”中,“一念”的意思是:一其念。所以,“乃至一念至心回向”的意思是:专一其念(无有杂念)至心回向。而不是“至心回向一次”。若是理解成:至心回向一次,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理解,讲得通吗?与往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吗?

总的来说,“只要真信,称念十声佛名,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真信,至心回向一次,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与净宗学人中实际往生的情况相符合吗?《佛说无量寿经》云:“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你所说的“真信”,做到了“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吗?做到了佛在下文中的告诫吗?佛言:“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佛说无量寿经》)

问:《佛说无量寿经》云:“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这是什么意思?

答:“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的意思是说: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拒绝任何众生(其国不逆违),但是众生之所以不能够往生那里,是因为自己临终时不能够保持正念而阴境现前,于是就随着业力去六道投生,自己丝毫不能做主(自然之所牵)。对此,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疏钞》中,有一段极其重要的开示,现引述并注释如下:

【临终颠倒者,由其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将舍暖触之时,一生所作,俱现于前,心神惶怖,动止挥霍。应入地狱者,刀山剑树,视作园林。应堕畜生者,马腹驴胎,认为堂宇。就令作善,合为人天,未免憎爱父母。乃至小圣初心,犹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谓颠倒也。乘此颠倒,三界七趣,随业受生。今既一心不乱,则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如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言:“一切国土,唯想所持。”净想成就,必得往生,固无疑也。】

临终颠倒者,都是由于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将四大分解之时,一生所作,俱现于前,心神惶怖,举止失措。应入地狱者,就将刀山剑树,看成美丽的园林。应堕畜生者,就将马腹驴胎,认作华丽的殿堂。即便作善者,应生人道或天道,入胎时也不免爱母憎父而作男身,或者爱父憎母而作女身。乃至小乘初果及初发心菩萨,犹有隔阴之迷,不能够正知地入胎出胎。这统统都是颠倒。由于临终的颠倒,于是就在三界中的七趣,随业而受生。如今既然已经成就念佛一心不乱,则临终时,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径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正如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其心净,则所生之佛土亦净。)佛又言:‘一切国土,唯想所持。’(一切国土,全是心想所依持。)所以,念佛人临终正念分明,净想成就,必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此,当然没有丝毫的怀疑。

〔七趣〕地狱、饿鬼、畜生、人、神仙、天、阿修罗。“趣”是趣向的意思。〔佛土〕一佛所教化的领土,有净土、秽土、报土和法性土之分。

 

问:那么,净宗学人应当怎样确保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答:往生的条件是:临终十念,相续即生。详见《往生的条件》一文。所以平日就要将十念相续,积习成性。详见《临终十念,相续即生》一文。

问:《佛说无量寿经》中,佛言:“易往而无人。”既然易往,又何必要临终十念相续呢?

答:所谓“易”,是比较其它法门而言。其它法门要了生死必须断尽烦恼,而净土法门只须临终十念相续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了生死,二者的难易相差天远,故曰“易往”。印光大师云:“使如来不开此法(假使释迦牟尼佛不开示此净土法门),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了生死者。”(《无量寿经颂序》)至于“而无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由于许多念佛人的修行路子不对(例如:只要有信愿就能够往生、称名必生、散心念佛等等),或者路子虽对,但努力不够,没有做到临终十念相续。《嘉祥疏》云:“只修十念成就(成就临终十念相续),即得往生,而行者希(而认真做到的人却很稀少)。故云‘易往而无人’也。”

 

附:念佛妙诀

草庵禅师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难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生者,盖(是因为)念佛之人未得诀耳。教(令)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头上,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得;见闻知解,到此时却使不行。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刹。不生净土,恐入驴胎。纵无恶业,亦不免人道往还。即有善因,其争奈(怎奈)天福易尽。

〔罗刹〕恶鬼的总名。

莫云自有主宰,业果所牵,诚难回避。莫道本无生死,识心未尽,总属轮回。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事为轻,错过此生,沉沦永劫。是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于一切时,总作临命终时,即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净土。须下死功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阶梯,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是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任何事,都不如生死大事重大,所以事事都不是紧急之事。

 

 

参考阅读:

只要有信愿就能够往生?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注

临终正念

临终正念答客问

信愿行

散心念佛亦必往生吗

称名必生吗?

往生的原理

第十八愿

临终十念相续即生

以心转业

莲池大师《一笔勾》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