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

净修院       禅修院       修学园地

一念相应

摘自《彻悟大师遗集·覆香严居士书》

湛然 注

 


【直须深信谛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

应当深信并且确实了悟“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一境界——唯存念佛这一念,别无它念。功夫到达了这一境界,则:一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现前,便一念相应;念念现前,便念念相应。

这里的“心”,是心念;“佛”,是所念之佛号;“相应”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心系念佛,此心即是佛)的意思。彻悟大师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论(彻悟大师开示录)》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念外无佛念(念佛之念),佛念外无心念;全部心念即佛念,全部佛念即心念。这是描述心念与佛念完全重合,念佛之念纯净无杂的境界。〔一念相应〕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现前(这一句佛号中没有妄念),叫做“一念相应”。“相应”,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相应,则心在这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则心在这每一念都是佛。

关于彻悟大师这一段开示,印光大师《答念佛居士(周孟由)问》一书中云:“问:‘一念现前’,及‘念念现前’之念字,与心佛之‘心’字,意义相同否?答:心与念,只是一个。不过约常存者,名之为心;约现起者,名之为念耳。问:‘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四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是否指性德?‘一念现前,一念相应’四句(一念现前,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念念相应),是否指修德?答:二俱是修德。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功夫所致故也。”

〔性德〕本具之德。〔修德〕用功修来的德

【但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此之谓也。】

只要使这样的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开这样的念,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是讲的这个境界啊!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心观想佛,此心即是佛。《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译文: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因此,你们心想阿弥陀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此心观想佛,此心即是佛。如大海水一般众多的诸佛,都是从一心观想阿弥陀佛(一心系念,谛观彼佛)而成就的。因此,应当一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详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注》

〔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汉译:如来。阿罗诃,汉译:应供。三藐三佛陀,汉译:正遍知。这是佛之十号中的前三号。

 

 

参考阅读:

临终正念

临终正念答客问

信愿行

散心念佛亦必往生吗

称名必生吗?

往生的原理

第十八愿

临终十念相续即生

以心转业

莲池大师《一笔勾》词

觉知念佛